红色资本家荣毅仁
- 格式:ppt
- 大小:1013.50 KB
- 文档页数:10
中信银行材料说明——胡雪岩和荣毅仁的对比考官您好:接下来是我的材料说明:在我国近现代史上,有着两位著名的商人,他们就是号称“红顶商人”的胡雪岩和“红色资本家”荣毅仁。
胡雪岩出生贫寒,吃苦耐劳,靠自己的才能和广泛的官员人际资源,积累资本与经验和人脉,将生意做的风生水起。
虽然很好的利用了官场资源,但也陷入了左宗棠与李鸿章的政治斗争漩涡之中,又因与洋商进行争利的贸易活动而与外人结下旧怨,最后,引发了其整个商业的败落。
荣毅仁出生于民族资本家荣氏家族之中,尽管其出身豪门,但是步入社会加入家族企业后,还是从基础做起,首先担任无锡茂新面粉公司助理经理,在这个岗位上充分锻炼,成为工商界的典范,并且其在建国初期积极为党和国家献计献策,为社会主义经济复苏作出了巨大贡献。
胡雪岩和荣毅仁的经历都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下面对两人进行比较分析:共同点:1.两人通过自己的勤劳智慧,经历中华民族内忧外患时局,都成就了一番商业伟绩。
在晚清时际,我国民族资本发展萌芽且遭到外国列强侵略,民族资本被压榨,但他还是借助权贵、政要的势力,营造了亿万家财;而荣毅仁出生于民族资本家族之中,受到民族资本主义思想和新思潮的影响较大,继承荣氏家族企业后,受时代特征的影响,经历过一番波折,后来创办中信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发展成今天的中信集团,并且担任国家副主席,是一个亦官亦商的成功典范。
2.两人都有不凡的传奇人生, 有独特而敏锐的处世观和卓越的专业能力。
胡雪岩有惊人的判断力,扶持王有龄为官后,在其帮助下开设阜康钱庄。
他从小跟随师傅生活在钱庄,对金融业有着良好的熏陶,熟悉各个环节的操作,且他精于人情世故,善于说话办事;荣毅仁从最基层的岗位做起,对家族企业的各个环节十分了解。
他说生意人既要看得准又要看得远,看好了中信的增值空间,都敢为人先,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扇窗口。
3.两人都是顺时借势,巧借天时,在动荡的时局中逆流而上。
胡雪岩生长的时代正是清廷时局动荡,内忧外患。
精心整理
“红色资本家”——荣毅仁
荣毅仁,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爱国主义战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副主席,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原主席,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原董事长。
1916年5月生,江苏无锡人。
1937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历史系。
民建成员。
1943
年任上年任中19821983主席。
年31996年9月9日被推举为中国扶贫基金会第三届理事会荣誉会长。
历任全国工商联第一至五届执委会副主席(副主任委员),第六届主席;民建第一至四届中央常委、副主委。
精心整理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2/2
是第一、二、三、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1957年曾被陈毅副总理誉为“红色资本家”。
1979年创办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
1986年底,被美国《幸福》半月刊评为世界50
2005。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案例荣毅仁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荣毅仁则是在改造经过中的一位关键人物。
荣毅仁是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开创者,他曾多次参加工业抗战,对中国独立解放和建立现代工业具有重要贡献。
1947年,荣毅仁担任东北工业局局长,负责重工业的调查和恢复。
随着人民政府的成立,荣毅仁接任国营工业总局副局长。
他在实践中,牢固地坚持社会主义经济改造和发展,为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荣毅仁参与过的资本主义企业改造案例有很多,以下是其中的两个代表性案例:一、万宝集团的改造万宝集团是中国30年代的最大的私人资本集团,产业广泛,包括煤炭、金属、机器制造等。
1956年,中国政府开始了对万宝集团的社会化改造。
万宝集团的改造中,荣毅仁被任命为该集团副总经理,负责对万宝集团的重组和改造。
荣毅仁指出,唯一的生产者是劳动者,唯一的管理者是国家,唯一的所有者是全民。
在此基础上,万宝集团彻底取消了私人资本家和股票,全体员工共同组成新的生产队和经济责任制集体,全面实行国家统一领导、全民所有、劳动者自治的原则。
经过改造,万宝集团的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工人的收入也明显增长。
万宝集团的改造实践,为中国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经验和理论指导。
二、上海汽车制造厂的改造上海汽车制造厂是一家生产汽车的资本主义企业,1957年被引进到国营体制中。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制度下企业的经营要求,上海汽车制造厂在改造中采用了“技术改造、管理改造、工人自治三步走”的方针。
首先进行的是技术改造,引进了大量的新技术和新设备,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其次进行的是管理改造,厂内实行了民主集中制,员工群众中选出代表组成企业管理委员会,负责决定企业大事。
最后进行的是工人自治,员工参加企业管理,享有管理权利,将工人个人与集体的利益高度一致,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了“自办、自力、自负盈亏”的目标。
经过改造,上海汽车制造厂的年产能力从改造前的800辆汽车提高到了2000辆,产品质量也大幅提升。
最富有的国家副主席,亲家也是副国级,大富翁
说起中国最富有的国家副主席,那肯定非荣毅仁莫属了。
荣毅仁号称“红色资本家”,是荣家第二代的杰出代表。
1993年,荣毅仁当选为国家副主席,副国级。
荣毅仁本来是一个商人,他怎么成为国家领导人了呢?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的那些资本家门纷纷外迁,荣毅仁却依然留了下来,还把荣家两代人辛苦创立的商业帝国无偿交给了国家。
1957年,上海市长、开国元帅陈毅亲自为荣毅仁助选,说“因为他既爱国又有本领,应当选为国家领导人”。
最终,荣毅仁当上了上海市副市长,后来相继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职,并最终于1993年当选为国家副主席。
2005年,荣毅仁逝世,享年89岁。
他共有五个子女,独子荣智健继承了他的商业帝国,曾任中信泰富集团主席。
小女儿荣智婉远嫁澳门,丈夫叫马有恒。
马有恒的父亲叫马万祺。
在澳门有三大家族,都是既富且贵。
其一就是何厚铧家,何厚铧是澳门回归之后的第一位行政长官,其二是现任澳门行政长官崔世安家,其三是就是马万祺家族。
(赌王与何厚铧之间的是马万祺)
马万祺作为一个大富豪,和荣智健一样,也是一个爱国的资本家。
他曾担任澳门大华行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副国级。
邓小平曾亲自为《马万祺诗词选》题写书名。
需要说明的是,荣毅仁的一个侄女荣智丰是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的侄媳。
成思危被誉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也是副国级。
荣毅仁座右铭
89岁的“红⾊资本家”和政治家荣毅仁,在漫长的⼈⽣舞台上,运筹帷幄,纵横驰骋,展⽰出⼀种近乎完美的个⼈魅⼒和游刃有余的雄才⼤略,堪称商界奇才。
荣毅仁先⽣值得称道的地⽅有很多,他所信奉的座右铭,值得⼀议。
座右铭出⾃⽆锡荣家梅园的⼀副楹联:“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处⽴,就平处坐,向宽出⾏”。
这24个字,浓缩我国古贤“极⾼明⽽道中庸”的⼈⽣哲学,与荣毅仁的家庭教育、⾃⾝涵养与理想抱负极为合拍。
所谓“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就是胸怀远⼤抱负,只求中等缘分,过普通⼈的⽣活;“择⾼处⽴,就平处坐,向宽出⾏”,则是看问题要⾼瞻远瞩,作⼈应低调出世,做事应该留有余地。
这⾥含有从⼤处着眼、⼩处着⼿、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意思。
正是这种⽬光远⼤,⼜求真务实的⼈⽣修炼,造就了荣毅仁极富传奇⾊彩的⼀⽣。
他是民族资本家荣德生的儿子、荣宗敬的侄子,也是中信公司创始人、国家副主席荣毅仁。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资本家朋友圈里,他是年龄最小、资历最浅的一位,却在国家对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次运动中,带头走在前面,因缘际会成长为“资本家”的一面旗帜、一个标杆。
他的人生经历过许多舍,也经历过许多得。
大学读历史“红色资本家”荣毅仁的舍得人生学专业的他,慢慢参透了历史运转的密码,学会在风起云涌中,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
义无反顾的“舍”父亲垂老,伯父去世,一个哥哥也因常年奔波英年早逝,那个昔日里风光团结的荣氏家族,濒于凋零,四散求P eak 巅峰·记忆本栏目冠名:北京风云人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生。
风云变幻中,有的人去了香港,也有人去了国外。
荣毅仁成为家族里唯一留守的年轻人。
1916年荣毅仁出生时,家族企业正如日中天。
当列强忙于应战,荣家抓住时机,创造出了一段民族工商业发展的佳话,成为享誉一时的面粉与纺织大王。
等到荣毅仁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准备大展拳脚,却没有等来属于自己的时运。
上海遭受淞沪会战,荣家产业除了在租借的几个厂免遭侵害外,要么被火烧掉,要么落入日本人手中。
荣家随潮流在西南艰难求生,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迁回上海。
没有盼来安稳的营商环境,他和父辈却经历了一桩桩、一件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被日本人占领的企业,本以为可以顺利接受,却被官僚资本拦截;官匪合谋把父亲荣德生绑架,还几次三番索要财产;与所有民族资本家一起面对胆战心寒的“经济戡乱急要措施”与银圆券政策,无异于被巧取豪夺;堂兄荣鸿元以私套外汇嫌疑被上海市警察局押交特种刑事法庭审理;荣毅仁自己也没有逃掉厄运,因为国民党官僚之间互相倾轧受到牵连,官方污蔑其为政府提供的面粉是发霉产品。
开庭审判的日子是1949年5月25日,这一天,如果不是解放军解放上海,等待他的可能是牢狱之灾。
种种遭遇让他对时局感到心寒,而中国共产党统战人士也多次与荣毅仁接触,告诉他新民主主义时期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
荣毅仁简历资料范文导语荣毅仁,1916年5月生,江苏无锡人。
1937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历史系。
民建成员。
1916年5月生,江苏无锡人。
1937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历史系。
民建成员。
1957年曾被陈毅副总理誉为“红色资本家”。
xx年10月2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是第一、二、三、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曾任 * 原副主席,第六、七届全国人民 * 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原主席,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长。
基本资料荣毅仁荣毅仁,1916年5月生,江苏无锡人。
1937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历史系。
民建成员。
1937年任无锡茂新面粉公司助理经理。
1939年兼任上海合丰企业公司董事。
1943年兼任上海三新银行董事、经理。
1945年任无锡茂新面粉公司经理。
1956年1月25日,陈云同荣毅仁、胡厥文交谈历任全国工商联第一至五届执委会副主席(副主任委员),第六届主席;民建第一至四届中央常委、副主委。
是第一、二、三、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1957年曾被陈毅副总理誉为“红色资本家”。
1979年创办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
1986年底,被美国《幸福》半月刊评为世界50名知名企业家之一,是建国后国内企业家跻身世界知名企业家行列的第一人。
1992年12月获美国加州荣誉公民称号。
爱好:业余摄影、收藏相机、养玫瑰花;足球,尤爱女子足球。
父亲:荣德生;伯父:荣宗敬;夫人:杨鉴清,有四女一子;儿子:荣智健。
精彩推荐成都女子闹市强暴过路男醉酒情侣乱性打野战?盘点查韦斯与美国的“恩怨”曝曾志伟携三花旦陪酒照苟芸慧在列住建部新国五条内容泰囧侵权案引关注《泰囧》编剧怒斥剽窃说王宝强昔日少林寺习武照《泰囧》武功身手不凡荣毅仁在上海圣约翰大学的毕业照荣毅仁同志1916年5月1日出生于江苏无锡一个著名的工商业家族。
“红色资本家”荣毅仁的部分经历“红色资本家” 现身说法荣毅仁的父亲荣德生是解放前上海最有实力的大企业家和最有钱的人。
解放前,荣德生父子考虑再三,留在了上海。
荣德生认为:中国人还是在中国好。
荣毅仁也想,共产党来了,总不至于比国民党坏吧?上海解放的那段时间,解放军不扰民的做法让荣毅仁对共产党产生了好感。
与陈毅的一次交往,让他对新社会抱有信心。
1949年6月初,市军管会通知他去开会,会上见到了陈毅、曾山、潘汉年等领导人。
陈毅传达了党中央的政策,鼓励民族资本家恢复工商业,党和政府可以帮助解决困难.当时困难重重,原料进不来,市场未恢复,碰到很多困难。
政府做了许多工作,尤其是派陈云、上海副市长潘汉年了解情况,解决问题。
1950年4、5月间,北京召开了全国税务工作会议,荣毅仁带队作为应邀代表参加。
陈云、薄一波主持会议.当时,荣毅仁就改进税收工作、调整税率等问题反映了工商界的意见,得到了中央的重视。
政治的昌明,社会的进步,使荣毅仁开始积极工作,并频频参加政治活动。
1950年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开幕前夕见第一次到了毛泽东。
1955年10月,第二次见到了毛泽东,当时正值全国范围内公司合营高潮,毛泽东的讲话语重心长,他说:“只要谁肯真正为人民效力,在人民有困难的时候确实帮了忙,做了好事,而且是一贯地做下去,并不半途而废,那么,人民和人民的政府是没有理由不要他的,是没有理由不给他以生活的机会和效力的机会的”.自此,他回到上海,向市人代会保证:“我一定要把所得的利润投资企业,购买公债,来支援国家的建设。
”同时表示:“我一定要吧自己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做一个真正的同志。
”1993年,76岁的荣毅仁当选为国家副主席。
民族资本家的心态-—1956年1月,荣毅仁答记者问记者直率地问:“ 消灭剥削,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对于你失去了什么?得到了什么?"荣毅仁很快就答道:“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于我,失去的是剥削阶级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互不信任;得到的是作为劳动人民的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信任,而这是金钱所买不到的。
红色资本家荣毅仁传奇谢幕红色资本家荣毅仁传奇谢幕11/01/2005/10:17华夏经纬网红色资本家,是他一生的关键词,凭借着一种超乎常人的睿智,他在支撑庞大家族的同时,参与和推动时代进步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卓越的国家领导人,伟大的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战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副主席,第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原主席,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原董事长荣毅仁同志,因病于2005年10月26日20时31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王文澜摄灯市东口史家胡同,这个北京四合院的白色铁门紧闭,不时有黑色轿车前来。
车门开处,来人面色严肃,左胸前挂小白花;铁门开时,远望可见院内摆放的素洁花圈。
新华社27日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副主席荣毅仁同志因病于2005年10月26日20时31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记者采访获悉,26日当晚,史家胡同的四合院内设立了小灵堂,荣氏亲友已全数赶回;2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成立治丧委员会,预定11月3日在八宝山举行追悼会。
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红色资本家、中国首富,人们曾经用这些词汇来描述荣氏家族以及荣毅仁本人,但这个家族早已不能简单地用商业阶层来概括。
1956年,荣毅仁将一个商业帝国的财产上交政府,次年1月,时任上海市市长,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毅,受毛泽东之托,专程到上海为荣毅仁“助选”,之后,荣毅仁就任上海市副市长,时年41岁。
毛泽东的评价是,“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
”荣毅仁因此被称为红色资本家,这是他传奇人生的关键词。
凭借着一种超乎常人的睿智,他在支撑一个庞大家族的同时,参与和推动时代进步。
“红色资本家”“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荣毅仁秉承了父亲荣德生和伯父荣宗敬两人的性格。
”王伟南,荣毅仁二哥的妻弟,曾在荣氏家族旗下茂新面粉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