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基础知识-艾灸的分类

  • 格式:docx
  • 大小:31.51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灸的种类

一、直接灸

将艾柱直接放置于皮肤表面。分为化脓灸和非化脓灸两种。

1、化脓灸(瘢痕灸)

将艾柱直接放置于皮肤表面施灸,烫伤局部组织,形成非感染性化脓,结痂后形成灸疮,留下瘢痕。

操作方法

①选择舒适体位;

②安放艾柱——穴位局部涂以少许葱、蒜的汁液,放置中、小艾柱;

③点火施灸——病人感到灼痛,可在施灸处周围轻轻拍打以减轻疼痛。灸完一壮后,用纱布蘸冷开水轻檫灸处,反复灸7~9壮。

适应病症:顽固性疾病,如哮喘、痹证、慢性肠胃病。

灸后调护:

①灸后用消毒棉球擦拭局部,贴上玉红膏,1-2天更换一次。

②灸疮化脓时,局部保持清洁,避免感染。

③灸后多食营养丰富的食物,促进灸疮正常透发。

④正常的化脓清稀色白,若脓稠色黄,甚至发黑,为细菌感染,应予抗感染处理,必要时切开排脓。

2、非化脓灸(无瘢痕灸)

灸后不化脓,不留瘢痕的直接灸法。

操作方法

①在施灸处涂少许凡士林,安放艾炷,点燃灸之;

②出现轻微灼痛时更换艾炷再灸;

③灸3~7壮,以皮肤轻度红晕为度。

适应病症:慢性虚寒性疾病。

二、间接灸(隔物灸)

用药物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

1、隔姜灸:在艾炷与穴位皮肤之间隔姜片施灸的方法

①选新鲜老姜,沿生姜纤维纵向切取,切成直径大约2-3厘米、厚约0.2 ~0.5cm 厚的姜片,大小可据穴区部位所在和选用的艾炷的大小而定,中间用三棱针穿刺数孔。

②把姜片放在穴位皮肤与艾炷之间,点燃至尽,除灰烬;

③患者感到灼痛时,略略提起姜片,姜片烧坏时更换姜片;

④灸5~7壮,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

○5灸毕用正红花油涂于施灸部位,一是防皮肤灼伤,二是更能增强艾灸活血化瘀,散寒止痛功效。

作用:解表散寒、温中止呕。

适应症:表证和虚寒性疾病,如感冒、风寒湿痹、腹痛、呕吐、泄泻等。

2、隔蒜灸:在艾炷与穴位皮肤之间隔蒜片施灸的方法。

分隔蒜片灸和隔蒜泥灸两种。

1、隔蒜片灸:取新鲜独头大蒜,切成厚约0.1~0.3cm的蒜片,用针在蒜片中间刺数孔。放于穴区,上置艾炷施灸,每灸3~4壮后换去蒜片,继续灸治。

2、隔蒜泥灸:以新鲜大蒜适量,捣如泥膏状,制成厚0.2~0.4cm的圆饼,大小按病灶而定。置于选定之穴区按上法灸之,但中间不必更换。灸5~7壮至皮肤潮红

作用: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杀虫。

适应症:未溃痈疮肿疖、腹中积块、肺痨、瘰疠、肺结核及初起的肿疡等症。

3、隔盐灸:在艾炷与穴位皮肤之间隔盐施灸的方法,仅用于脐部,又名神阙灸。

①病人仰卧屈膝,以细盐填脐;肚脐凸起者,以湿面条围脐如井口,填盐于其

中;如须再隔其他药物施灸。一般宜先填入其他药物(药膏或药末),再放盐。

②隔以姜片,置艾柱于其上,点燃灸之。

③患者出现灼痛时更换艾炷再灸,灸3~9壮。

对急性病证则可多灸,不拘壮数。亡阳脱证不拘壮数,灸至神清、汗止、脉起、手足复温为度。

作用:回阳救逆,温中散寒。

适应症:亡阳脱证,急性寒性胃肠疾病,久泻脱肛等。

4、隔附子饼灸:将附子片或附子饼间隔于艾火与皮肤之间而灸之的方法。

①将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调和做成直径约3厘米、厚约0.8厘米的附子饼,中

间以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

②将附子饼置于穴位皮表与艾炷之间,点燃施灸;

③患者出现灼痛时更换艾炷,灸5~7壮,以皮肤红晕为度。

作用:温肾壮阳,补益命门。

适应症:阳虚诸证。如阳萎、早泄、遗精、腰痛、遗尿、尿频、阴性疮疡等。多用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或疮疡久溃不敛等症。

5、隔胡椒饼灸

①定穴;

②将适量的药末(丁香、肉桂、麝香)填平胡椒饼中央的凹陷;

③置艾炷于上施灸,灸5~7壮,以温热舒适为度。

作用:温中散寒、活血通经

适应症:胃寒呕吐、腹痛、泄泻、风寒湿痹等病症。

隔盐灸隔姜灸

三、艾条灸

1、悬起灸

将点燃的艾条悬于穴位上方约2~3 cm。施灸时间10~20min,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至于烧伤皮肤,以出现红晕为度。操作时分为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三种方法。

①温和灸:距离相对固定,2~3 cm,灸10~15 min,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

无灼痛为宜,至皮肤红晕为度。对于昏厥、局部知觉迟钝的患者,医者可将中、食二指分开,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和防止烫伤。

适用于:慢性病、虚证。

②雀啄灸:点燃艾条对准穴位,上下移动,如雀啄食。

适用于:急性病、实证。

③回旋灸:距离相对固定,平行移动或左右旋转。

适用于:筋脉痹阻、风湿痹痛。

2.实按灸

在施灸部位垫上布或纸,点燃药条一端,趁热按到施术部位,使热力透达到深部的灸法。实按灸主要有太乙针和雷火针两种,雷火针中掺入的药物与太乙针不同,操作方法与适应症相同。

四、艾灸器灸

1、竹制艾灸盒:艾灸盒主要分为:单孔,双孔和多孔等。

2、随身灸:随身灸主要以其型号来区分温灸棒温灸盒。

3、柱式温灸盒:主要分单柱温灸盒与双柱温灸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