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9.71 MB
- 文档页数:30
中医院火针技术操作规范2018中医院火针技术操作规范2018火针技术,是用一种特制的针具,经加热烧红后采用一定的手法刺入到人体腧穴或患处的一种针灸治疗方法。
火针作为针灸技术中的一种特殊针法,具有温通经络、扶正助阳、祛邪引热的功效,临床可以单独或与其他针法结合应用。
常用于颈、肩、腰腿、关节痛,以及带状疱疹、湿疹、白癜风、银屑病等临床常见病和难治性疾病的治疗。
一、常用器具和基本操作方法(一)常用器具火针作为一种特殊针具,其制作的材料不同于一般毫针,根据临床需要分为粗、中粗、细3类。
细火针为针体直径不超过0.5mm的火针,适用于面部、四肢等皮肉浅薄部位;中粗火针的直径0.8mm,适用范围较广泛,除面部穴位及肌肉浅薄的部位外,其他部位包括四肢、躯干、所有压痛点和病灶周围均可应用;粗火针,直径1.1mm或更粗,主要用于针刺病灶部位,如窦道、痔漏、淋巴结核、痈疽、乳痈、臁疮、腱鞘囊肿、皮肤病变等。
(二)基本操作方法操作步骤:包括消毒、烧针、进针、行针、留针、出针。
确定好穴位或针刺部位以后,以75%乙醇局部消毒,以点燃的酒精灯或止血钳夹持的95%乙醇棉球为火源,左手将火源移近针刺的穴位或部位,右手以握笔式持针,将针尖针体伸入火焰的外层,根据针刺深度,确定针体烧红的长度。
将针烧至通红时,迅速准确地将针刺入穴位,并迅速将针拔出,这一过程不超过一秒。
一般情况下不留针,特殊情况需留针时,可以配合行针手法。
出针后需要用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
火针的进针角度以直刺为多,对于疣、赘生物等可采用斜刺法。
进针深度由针刺部位、疾病、体质等多因素决定。
胸背部一般不超过3mm,四肢可刺入超过10mm。
(三)刺法可分为经穴刺法、痛点刺法、密刺法、围刺法、散刺法等。
1.经穴刺法根据临床表现辨证选穴,在经穴上施以火针。
本法主要适用于内科疾病,针具以细火针、中粗火针为主。
进针的深浅较毫针要相对浅一些。
2.痛点刺法(即点刺法)根据临床症状、辨证归经,在经络上选择一定的穴位,或在病灶部位寻找最明显的压痛点,在该点上施以点刺。
火针的基本操作方法
火针是一种用火来进行治疗的中医疗法,它可以用于刺激穴位和疏通经络。
下面是火针的基本操作方法:
1. 准备工作:
- 要选择一个安全的操作环境,并保持通风良好。
- 准备火针,可以是细长的金属针或者竹签等材料。
- 准备好点火工具,如火柴或打火机。
2. 消毒:
- 在使用火针之前,必须先对火针进行消毒,以防感染。
- 可以使用酒精或者用火将火针烧热消毒。
3. 寻找穴位:
- 根据具体病症确定要刺激的穴位。
- 使用手指或者针灸定位仪等工具找到穴位的位置。
4. 点燃火针:
- 将火针的一端点燃,并使其燃烧到适当大小的火焰。
- 可以将火焰靠近四周以预热穴位。
5. 刺入穴位:
- 将点燃的火针垂直刺入准确的穴位中。
- 刺入深度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一般为几分之一到一寸左右。
6. 调控火焰:
- 火针刺入穴位后,需要根据个人感觉和体质调控火焰大小。
- 可以用吹气或者对火焰进行调整来控制火针的温度。
7. 处理火针:
- 在使用完火针后,可以将其扔掉或者保存进行下次使用。
- 如果是一次性使用的火针,务必将其进行正确的处理,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请注意,火针是一项专业的技术,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和指导方可进行操作。
在使用火针时,务必谨慎、小心,避免对自身或他人造成伤害。
最好在qualified 的医生或针灸师的指导下进行火针治疗。
火针怎么用合适火针是用火烧红的针尖迅速刺入穴内,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那火针应该怎么正确使用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火针的用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火针的用法1.选穴与消毒:火针选穴与毫针选穴的基本规律相同,根据病症不同而辨证取穴。
选定穴位后要采取适当体位以防止患者改变姿势而影响取穴的准确性。
取穴应根据病情而定,一般宜少,实证和青壮年患者取穴可略多。
选定穴位候进行严密消毒。
消毒方法宜先用碘酒消毒,后用酒精棉球脱碘,以防感染。
2.烧针:烧针是使用火针的关键步骤,《针灸大成·火针》说“灯上烧,令通红,用方有功。
若不红,不能去病,反损于人。
”因此,在使用前必须把针烧红,才能作用。
较为方便的方法是用酒精灯烧针,但也有不足,有人采用打火机和一次性5ml注射器(戴针头)火针治疗脊椎损伤和小儿脑瘫疗效确切。
3.针刺与深度:针刺时,用烧红的针具,迅速刺入选定的穴位内,即迅速出针。
关于针刺深度,《针灸大成·火针》中说:刺针“切忌太深,恐伤经络,太浅不能去病,惟消息取中耳。
”火针针刺的深度要根据病情、体质、年龄和针刺部位的肌肉厚薄、血管深浅而定。
一般四肢、腰腹针刺稍深,可刺2—5分深,胸背部穴位针刺宜浅,可刺1—2分深,夹脊穴可刺3—5分深。
火针的注意事项1.面部应用火针要慎重。
《针灸大成·火针》说:“人身诸处,皆可行火针,惟面上忌之。
”因火针刺后,有可能遗留有小疤痕,因此除治疗面部小块白癜风、痣和扁平疣外,一般面部不用火针。
2.对于血管和主要神经分布部位亦不宜施用火针。
3.在针刺后,局部呈现红晕或红肿未能完全消失时,则应避免洗浴,以防感染。
4.发热的病症,不宜用火针。
5.针后局部发痒,不能用手搔抓,以防感染。
6.针孔处理:如果针刺1—3分深,可不作特殊处理。
若针刺4—5分深,针刺后用消毒纱布贴敷,用胶布固定1—2天,以防感染。
火针的临床应用1.毫针火针治疗带状疱疹许氏用26号1.5寸毫针置酒精灯上烧红,迅速刺入疹后并立即拔针,每个疱疹上点刺1针,涂上紫药水。
如何运用针刺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是由嘌呤代谢异常和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和周围组织中引起的急性炎症。
它主要影响拇指和趾关节,其次是脚踝、手腕、膝盖、肘部等。
在其他关节中,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发红和肿胀,包括关节变形和突然的发作性疼痛。
痛风性关节炎属于“痹病”、“历节病”和“白虎历节风”。
不良的作息或饮食会阻塞经络和四肢造成气血瘀阻,从而流入关节,气血阴阳变得紊乱,并发生疾病。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海鲜、啤酒、动物内脏以及广东独特的古火汤都是导致痛风发病率逐年上升的原因。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疼痛非常严重,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痛风的急性发作(也称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没有预兆,剧烈的疼痛通常在夜间突然发生,并且疼痛集中而严重。
对于痛风,针刺放血疗法有助于加速该病瘀血毒素的排泄。
中医辨证分析是瘀血湿热在内积聚,导致局部阻塞。
治疗的原则是清热祛湿、行气化瘀、通经活络。
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是针刺放血疗法,常规局部皮肤消毒后,用采血针针刺患处红肿发热位置,使瘀血流出,在放血过程中可见瘀血的颜色为深红色,可待其变为鲜红色后予以止血。
针刺放血后,可采用针灸疗法,具体穴位为百会、神庭、曲池、合谷、神门、足三里、太冲、丰隆、内庭、阴陵泉,每天一次,通常2到3次可起到镇定神经、缓解疼痛的目的。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临床针刺放血方法。
1.常规三棱针放血疗法①刺络:取患部或患肢静脉的浅表部分,用三棱针刺穿,使其自然出血。
该治疗每7天进行一次,适合于局部瘀血阻滞、湿热互结的病证。
②点刺:照海、太冲、丘墟、地五会、足临泣、解溪、委中、阿是穴等穴位,每次取2、3点,并用三棱针快速刺穿皮肤组织,用手指挤压周围的皮肤以挤出少量的血液,每两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如果出血量较少,针刺后可加拔罐,并留罐15分钟。
③ 同时结合针刺手法:取健侧的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同时取患侧的阴陵泉、血海、丰隆、太冲、内庭,患侧穴位用针刺泻法,并取双侧的曲池用泻法,采用提插捻转手法,每10分钟行针1次,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火针进针的操作方法
火针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在治疗特定疾病时使用。
以下是火针进针的操作方法:
1.准备火针。
需要准备一根粗细适中、长约15-20厘米的银针或钢针,用火烧红并用湿布擦拭干净。
2.穴位定位。
根据具体疾病的需要,在经络上确定相应的穴位。
如果不确定穴位的位置,可以向专业中医师咨询。
3.消毒操作。
用酒精或碘酒消毒待针入穴的位置和周围皮肤。
4.调整自己的状态。
进行火针进针需要专注和放松的态度,保持身心平静。
5.握针进针。
将红热的火针握在指尖,用拇指扣住针柄,可以选择刺向指针大臂的上半部分肌肉。
6.迅速刺入。
用力迅速将火针刺入相应穴位,一般深度为0.5-1.0寸,感到刺入肌肉后稍停一下。
7.疏通和再插。
在停顿片刻后,可以略微扭转或抖动针尖,以达到疏通经络的效果。
针尖再次刺入肌肉后,稍作停顿。
8.扭转和抖动。
再次扭转和抖动针尖,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舒缓病情。
9.拔针。
拔针时需要轻柔,尽量避免刺激穴位周围的组织。
拔针后再次进行消毒。
需要注意的是,火针进针是一种专业技术操作,非专业人士不建议自行进行。
如果需要使用火针治疗,建议寻求专业中医师的指导和治疗。
什么是中医电火针治疗?中医电火针有什么优势?火针疗法是将特制的针具,在火上烧红后迅速插入人体一定穴位或部位,以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特殊针刺治疗方法。
现在改良型第四代中医电火针横空出世,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简单安全高效的治病.什么是中医电火针治疗?中医电火针有什么优势?接下来,就带你了解一下吧!中医电火针相比传统火针的优势明显中医电火针通电后36秒针能烧红,针红亮长度达20mm,温度达1000度左右,针身长度可以在1——20mm,一秒内自由转换,它集合了传统火针、针灸、刺血笔、圆利针的优点,针身1000的高温自动消毒无交叉感染的可能,前端定位盘采用医用材料易于消毒也不会藏污纳垢干净卫生,发热管采用注瓷磁窑一次烧制成型经久耐用,内部机构采用简单弹簧机械式不会出现故障,设有开关、随时开关,整体高端大气上档次,不见明火患者不畏惧易于接受,火与针加灸的结合秒杀慢性疼痛当场见效,特别对顽固的偏瘫、颈椎病、腰痛、腰间盘突出、肩周炎、膝关节增生、乳腺增生、网球肘痉挛性疼痛、痛风、腱鞘囊肿、静脉曲张、受风、寒、湿、凉引起的一切的疾病针后配合火罐效果特效,早拥有早拓展门诊患者量,实现自身价值中医电火针拥有国家多项专利技术,温度深度随临床需要能快速调节、高温达1000左右度左右、(不用担心火针温度低.针烧不红.烧不透)三点定位、针具定位、(针刺更精准)换针简单快捷、针具直径0.3-1.2mm、针具耗材,可用传统的酒精灯烧的手工火针或普通园利针、针灸针替代。
经多年临床换代改进、性能更加的精准安全、医者必备顺手工具、适合临床医师使用!火针是一种创伤性物理刺激,利用高温针具刺入体内,造成组织点状深部烙伤,使局部蛋白质变性,细胞崩解、炭化,导致机体产生某些内源性生物活性物质释放,如溶酶体释放的介质以及T淋巴细胞产生的多种淋巴因子等趋向病变区,诱导机体对病变组织的免疫作用,促进病灶的消散、吸收、修复、重建。
中医把火针称为“燔针劫刺”,用其热和针刺的双重作用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使机体恢复健康。
火针产品简介及常见疾病治疗一、粗火针:适合针刺皮肤丰厚、肌肉坚实之处,有激发经气,通经活络之功能。
临床应用也较广泛,对于寒症、痹症、皮肤角化严重等皮肤类疾病均较适宜。
除面部及肌肉菲薄的部位外,其他部位均可施用,包括四肢、躯干、所有压痛点和病灶周围。
【治疗范围】①用于外科排脓,如化脓性乳腺炎、瘰疬成脓、多种瘘管、久不愈合的溃疡面等。
②用于皮肤病,如点刺各种色素痣、疣赘、囊肿、面部雀斑等。
二、中火针:体形适中,临床最为常用。
既有较易刺入皮肤的特点,同时也可用于皮肤较为丰厚之处。
【治疗范围】与细火针治疗范围相似,但是由于针形较粗,多治疗病邪在肉之病患。
三、细火针:因其形体细瘦,较易刺入皮肤,针孔较小,主要用于面部、额部,肌肉较薄的部位、老人、儿童以及体质虚弱的患者,以减轻疼痛,避免面部遗留瘢点等。
【治疗范围】①寒证、虚证:如慢性胃肠炎、慢性胃炎等虚寒性慢性脏腑疾病,风寒湿痹、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网球肘炎、顽固性面神经麻痹等一切虚寒证。
②某些外科病证:如淋巴结核、脊椎结核、其他骨结核、结核性腹膜炎、腱鞘囊肿、外阴白斑、雀斑、黑色痣、多发性疣赘等。
三、平头火针:专用来治眼病,也可治疗某些皮肤疾病。
【治疗范围】①治疗肝虚目翳遮目,采用平头火针熨烙法来治疗。
②用于治疗皮肤病,如各种痣、疣、牛皮癣、白癜风(小片形)、外阴白斑、朱砂痣、老年斑等。
火针【火针作用】1.温壮阳气;2.生肌敛疮;3.散寒除湿;4.祛风止痒;5.祛瘀祛腐排脓;6.散结消肿;7.止痛缓急,消除麻木;8.清热泻火解毒;【火针疗程】1.急性病3-6次为一个疗程;2.慢性病6-10次为一个疗程;3.疼痛类疾病每日或者隔天一次;4.慢性疾病3-5天为一个疗程。
【注意事项】施针:红、准、快(快/慢,进2种)【预防】1.疼痛;2.出血;3.感染;4.瘢痕。
常见疾病治疗【带状疱疹及遗留神经后遗症】皮肤局部、同侧夹脊穴。
【网球肘】主穴:阿是穴,配穴:曲池。
一、粗火针适合针刺皮肤丰厚、肌肉坚实之处,有激发经气,通经活络之功能。
临床应用也较广泛,对于寒症、痹症、皮肤角化严重等皮肤类疾病均较适宜。
除面部及肌肉菲薄的部位外,其他部位均可施用,包括四肢、躯干、所有压痛点和病灶周围。
【治疗范围】①用于外科排脓,如化脓性乳腺炎、瘰疬成脓、多种瘘管、久不愈合的溃疡面等。
②用于皮肤病,如点刺各种色素痣、疣赘、囊肿、面部雀斑等。
二、中火针体形适中,临床最为常用。
既有较易刺入皮肤的特点,同时也可用于皮肤较为丰厚之处。
【治疗范围】与细火针治疗范围相似,但是由于针形较粗,多治疗病邪在肉之病患。
三、细火针因其形体细瘦,较易刺入皮肤,针孔较小,主要用于面部、额部,肌肉较薄的部位、老人、儿童以及体质虚弱的患者,以减轻疼痛,避免面部遗留瘢点等。
【治疗范围】①寒证、虚证:如慢性胃肠炎、慢性胃炎等虚寒性慢性脏腑疾病,风寒湿痹、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网球肘炎、顽固性面神经麻痹等一切虚寒证。
②某些外科病证:如淋巴结核、脊椎结核、其他骨结核、结核性腹膜炎、腱鞘囊肿、外阴白斑、雀斑、黑色痣、多发性疣赘等。
三、平头火针专用来治眼病,也可治疗某些皮肤疾病。
【治疗范围】①治疗肝虚目翳遮目,采用平头火针熨烙法来治疗。
②用于治疗皮肤病,如各种痣、疣、牛皮癣、白癜风(小片形)、外阴白斑、朱砂痣、老年斑等。
四、三头火针【操作方法】所刺部位常规消毒后,将针头烧至白亮为度,浅刺到皮间勿至皮下,须准而稳地点刺。
【使用范围】用于治疗皮肤病,如黑色痣、扁平疣、牛皮癣、白癜风(小片形)、外阴白斑、朱砂痣、老年斑、寻常疣、疮疖等。
【描述】本针之粗细、质料、制作同细火针,但针柄长8cm,针体长lcm,系三针一体缠制而成,故名曰三头火针,根据治疗所需临证活用。
火针采用钨钢制造,针柄采用紫铜丝缠绕。
选用钨钢材料手工制作而成。
火针疗法:火针法是用特制的粗针用火烧红针尖后, 迅速刺入穴内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火针疗法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等作用。
火针疗法的操作方法
火针疗法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需要专业中医师的操作。
以下是一般火针疗法的操作方法:
1.准备工作:中医师需要准备好专用的火针和灭火器,以确保安全。
同时需要把治疗区域做好消毒和准备好消毒棉球。
2.找准穴位:根据患者病情和病史,中医师需找到需要针刺的穴位。
3.点燃火针:将火针点燃,等待火针完全燃烧,以减少挑战皮肤时的急剧感受。
4.适当距离皮肤进行刺激:中医师将火针从皮肤距离保持适当的距离(通常为数厘米)进行刺激。
每个穴位刺激时间通常不超过2-3分钟。
5.牵引针尖刺激穴位:再次点燃火针,牵引着针尖点燃,接着将针尖放在确定的穴位上,并进行针刺。
6.消毒伤口:操作完毕,中医师需要用消毒棉球清洁消毒被刺的皮肤,避免感染。
7.凉敷被刺部位:被刺的部位可能会有热感,中医师会让患者进行立即凉敷,
注意事项:
1.操作人员必须具有执业中医师资格证书
2.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消毒规范
3.患者不宜在下雨或出汗过多时接受火针治疗
4.操作时必须小心谨慎,避免发生意外。
火针治疗的操作方法
火针治疗指采用火烧针等热刺激手段促进人体自我调节、自我恢复的一种中医治疗方法,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 准备工作:准备好火针、酒精棉及消毒器械。
2. 消毒:对治疗部位进行消毒,保持治疗区域清洁卫生。
3. 准备火针:点燃火针,在大火处燃烧3~5秒,然后在酒精棉上擦拭净。
4. 插针:用镊子夹住火针,垂直插入皮肤下约0.5~1公分左右,等待1-2秒钟,再缓慢拔出。
5. 处理:处理完治疗区域后用酒精棉消毒一遍,等待治疗完成。
6. 治疗:在指定的穴位进行火针疗法治疗,每穴针刺1~3次,根据病情和患者身体状态来调整治疗频率和刺激强度。
7.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要注意自我保护,注意治疗区域的清洁,预防感染。
若出现出血、胀痛、感染等情况,应及时向医生反映。
痛风性关节炎的诊疗指南【定义】痛风(浊瘀痹)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和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并可发生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严重者可出现关节致残、肾功能不全。
痛风常与中心性肥胖、高血脂症、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心脑血管病伴发。
猜猜为什么要这么问?【病因分类】1·原发性痛风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约10%~20%的患者有阳性家族史。
除1%左右的原发性痛风由先天性酶缺陷引起外,绝大多数发病原因不明。
2·继发性痛风由其他疾病所致,如肾脏病、血液病,或由于服用某些药物、肿瘤放化疗、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等多种原因引起。
本指南主要介绍原发性痛风。
【临床表现】95%为男性,初次发作年龄一般为40岁以后,但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女性患者大多出现在绝经期后。
按照痛风的自然病程可分为急性期、间歇期、慢性期。
1. 急性期发病前可无任何先兆。
诱发因素有饱餐饮酒、过度疲劳、紧张、关节局部损伤、手术、受冷受潮等。
常在夜间发作的急性单关节炎通常是痛风的首发症状,表现为凌晨关节痛而惊醒、进行性加重、剧痛如刀割样或咬噬样,疼痛于24~48小时达到高峰。
关节局部发热、红肿及明显触痛,酷似急性感染,首次发作的关节炎多于数天或数周内自行缓解。
首次发作多为单关节炎,60%~70%首发于第一跖趾关节,在以后病程中,90%患者反复该部受累。
足弓、踝、膝关节、腕和肘关节等也是常见发病部位。
可伴有全身表现,如发热、头痛、恶心、心悸、寒战、不适并伴白细胞升高,血沉增快。
2. 间歇期急性关节炎发作缓解后,一般无明显后遗症状,有时仅有发作部位皮肤色素加深,呈暗红色或紫红色、脱屑、发痒,称为无症状间歇期。
多数患者在初次发作后出现1~2年的间歇期,但间歇期长短差异很大,随着病情的进展间歇期逐渐缩短。
如果不进行防治,每年发作次数增多,症状持续时间延长,以致不能完全缓解,且受累关节增多,少数患者可有骶髂、胸锁或颈椎等部位受累,甚至累及关节周围滑囊、肌腱、腱鞘等,症状渐趋不典型。
火针疗法简介火针疗法是将针具烧红后,迅速刺入穴位或者病患局部,并迅速出针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具有扶正助阳,温通经络,祛邪引热的功效。
可治疗的病种涉及到内、妇、儿、外、皮肤、五官等临床各科疾病近百种。
其临床应用的范围近年来仍在不断扩大。
毫火针是在火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火针功能的发展与延伸,具有安全,无痛,奇效,神速,微创的特点,是创新疗法。
火针是针灸中的一种特色疗法,是针法和灸法鬼斧神工般的巧妙结合,是机械能量与高强热能融于一体的祛除疾病的技术,是以烧红的针体迅速刺入肌体的形式表现的医疗手段,是火与针在人类与疾病斗争中演绎的精湛艺术,是中国古代微创医学中的一枝奇芭,是人类防治疾病的首创。
因为火针在对穴位刺激的方法中,合三而一,不但具有物理的机械刺激,物理的热能刺激,还具有生理的无菌性灼伤刺激。
因此刺激强度大,作用时间长,产生的医疗效应也强。
火针疗法,借“火”之力通经活络,集针之法激发经气,取炙之温阳驱散湿寒,聚三大攻势而歼于一疾,故而临床上非但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反倒如虎添翼,常有事半功倍,出手非凡,出人意料的疗效。
火针在过去主要用于痹症,筋骨痛,骨关节痛,现代火针疗法已具有了十大功能:1、止痛:祛寒除湿,温通经络,行气活血,津液运行,则疼痛自止,这是火针治疗痛则不通的病理机制。
因此火针能够治疗因为寒邪、湿或风邪引起的肿痛。
如对痹证、风湿关节炎、腰腿痛、尤其是顽固性风湿病有着特殊的疗效;2、止痒:疏通经络,使气机疏利,则祛风止痒。
火针不仅止痛,止痒效果也好。
火针可治疗各种以痒为主要症状的皮肤病。
所以对神经性皮炎,牛皮癣等各种疑难皮肤病,火针都有比较好的疗效。
3、止麻:气为血之帅,气到血则到,血到则营养到,火针引阳达络,助阳化气,则麻木自解。
火针可治疗各种以痒为主要症状的皮肤病。
4、止挛:运行气血,调整脉络,则痉解挛止。
面肌痉挛,神经麻痹晚期的痉挛现象,宜用火针。
5、止泻:健脾利湿,协调肠胃,温中收敛,泄泻可止,火针擅治慢性肠炎致腹胀腹泻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