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砾岩砂岩粉砂岩
- 格式:ppt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17
粉砂岩的结构和构造特征粉砂岩是一种由石英颗粒和粉状矿物颗粒组成的沉积岩。
它的结构和构造特征使其在地质学和工程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下面将详细介绍粉砂岩的结构和构造特征。
粉砂岩的结构特征主要包括颗粒结构、层理和节理。
粉砂岩的颗粒结构由颗粒的大小、形状和排列方式决定。
颗粒通常由砂粒和粉状矿物组成,它们的大小在0.06到2毫米之间。
颗粒的形状可以是圆形、角状或不规则的,这取决于它们的起源和运动方式。
颗粒的排列方式取决于沉积环境和沉积过程。
在河流和海洋沉积环境中,颗粒通常以堆积层和斜层的方式排列。
粉砂岩中常见的层理现象是指岩石中的平行层状结构。
这些层理反映了岩石形成时的沉积过程。
层理的形成可以是由于沉积物在水中沉积时的重力分选作用,也可以是由于流体动力作用或风化作用等外力作用。
层理的存在可以使岩石具有良好的分层性和可分割性。
粉砂岩中还经常出现节理现象。
节理是岩石中的裂隙或断层,其方向和排列方式取决于地质构造和应力作用。
粉砂岩中的节理通常是平行于层理面或与之成一定角度的。
节理的存在对岩石的抗剪强度和透水性等物理性质有重要影响。
在工程领域中,节理的特征常常被考虑在内,以评估岩石的稳定性和工程可行性。
除了结构特征,粉砂岩的构造特征也是研究的焦点之一。
粉砂岩常常受到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构造特征。
例如,在构造抬升过程中,粉砂岩可能发生褶皱、断层和变形等现象。
这些构造特征可以提供有关岩石形成和地质演化的重要信息。
通过研究这些构造特征,可以了解地壳的变形历史和构造运动的性质。
粉砂岩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构造特征,这些特征对于理解岩石形成和地质演化非常重要。
通过研究粉砂岩的颗粒结构、层理和节理等特征,可以揭示岩石的成因和沉积环境,为工程建设和地质灾害评估等提供科学依据。
因此,粉砂岩的结构和构造特征是地质学和工程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对于我们来说,了解这些特征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地球的历史和现状,为人类的生活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一、.单层厚度极薄层状<1cm薄层状1~10cm中层状10~50cm厚层状50~100cm巨厚层状100~200cm块状>200cm二、碎屑岩分类1.砾岩分类1)按砾石含量分类:砾石含量≥50%:砾岩砾石含量≥30%,<50%:砂质砾岩,泥质砾岩砾石含量≥5%,<30%:砾质砂岩,砾质泥岩砾石含量>0.01%,<5%:含砾泥岩,含砾砂岩2)按砾石大小分:巨砾岩(≥128mm)、粗砾岩(<128~32mm)、中砾岩(<32~8mm)、细砾岩(<8~2mm)。
3)按砾石成分划分:单成分砾岩,同成分砾石含量占砾石总含量的75%以上,如石英岩(质)砾岩、花岗岩(质)砾岩;复成分砾岩,砾石中,没有哪一种单一成分超过75%。
4)按成因的划分(表):见工作手册。
可综合命名,如复成分中砾岩。
2.砂岩分类砂岩是粒度为2~0.063mm(1~+4ф)的砂级颗粒占50×10-2以上的碎屑岩。
砂岩的进一步划分:1)按粒度:按碎屑的粒级范围可进一步分为粗砂岩(2~0.5mm,或-1~1ф);中粒砂岩(0.5~0.25mm,或1~2ф);细砂岩(0.25~0.063mm,或2~4ф)三种基本类型。
2)按杂基含量划分杂基≥15%,杂砂岩杂基<15%,净砂岩(简称砂岩)3)按砂屑成分划分:石英(Q)、长石(F)、岩屑(R)三角分类图解。
为了尽可能表示出此类岩石的形成机理与环境特征,建议采用成都地质学院的砂岩成分、成因分类(图,见工作手册)。
如岩石中含有某种特殊矿物时可用附加命名办法,如海绿石石英砂岩、锆石砂岩等。
4)综合划分在以上三种划分中,同时选用两种或全部三种作综合划分,如细粒长石石英净砂岩。
此外,化学沉淀胶结物占岩石总量10%以上,或胶结物具有较重要成因意义时,以X质作为附加修饰词,如硅质长石石英细砂岩。
混入了其它粒级陆源碎屑的命名,以含X质、X质作为附加修饰词。
混入砾石时,命名规则见前文。
1、未胶结沉积物:未胶结沉积岩;表土和积土层;粘土;卵石;砾石;角砾石;砂砾石;泥砾石;粉沙砾石;粘土质砾石;砂姜;粗砂;中砂;细砂;粉砂;泥质粉砂;砂质粘土;粉砂质粘土;植物堆积层;腐植土层;化学沉积;填筑土;泥碳层;贝壳层;红土;漂砾。
2、砾岩类:砾岩;巨砾岩;粗砾岩;中砾岩;细砾岩;小砾岩;泥砾岩;角砾岩;灰质砾岩;灰质角砾岩;铁质砾岩;硅质砾岩;凝灰质砾岩;凝灰质角砾岩;凝灰质砂砾岩;砂砾岩;砂质小砾岩;砂质不等粒小砾岩;泥质小砾岩;灰质小砾岩;云质小砾岩;白垩土质砂砾岩;白垩土质小砾岩;高岭土质砂砾岩;砂质角砾岩;玄武质砾岩;泥质砾岩;沥青。
3、砂岩类:砂岩;砾状砂岩;粗砂岩;中砂岩;细砂岩;粉砂岩;不等粒砂岩;含砾不等粒砂岩;泥质不等砂岩;含砾泥质砂岩;硬砂岩;含磷细砂岩;含磷中砂岩;含角砾中砂岩;含角砾细砂岩;含角砾粉砂岩;碳质粗砂岩;碳质中砂岩;碳质细砂岩;凝灰质砂岩;海绿石砂岩;角砾装砂岩;砾状粉砂岩;白垩土质粗砂岩;白垩土质中砂岩;白垩土质细砂岩;含螺中砂岩;含沥青细砂岩;石英砂岩;含螺砂岩;玄武质砂岩;高岭土质砂岩;石膏质砂岩;硅质砂岩;白云质砂岩;白云质粉砂岩;灰质粉砂岩;灰质砂岩;沥青质砂岩;铁质砂岩;泥质砂岩;泥质粉砂岩;含磷砂岩;含角砾砂岩;碳质粉砂岩;铁质粉砂岩;长石砂岩;碳质砂岩;鱼子状砂岩;石英华砂岩;石膏质粉砂岩;硬石膏质粉砂岩;凝灰质粉砂岩;鱼子状粉砂岩;鱼子状灰质粉砂岩;高岭土质粉砂岩;泥灰质砂岩;生物碎屑砂岩;灰质含砾砂岩;白垩质砂岩;鲕状砂岩;中—细砂岩;粉—细砂岩;含砾粉—细砂岩;含砾中—细砂岩;含砾粗砂岩;含砾中砂岩;含砾细砂岩;含砾粉砂岩;含砾泥质粗砂岩;含砾泥质中砂岩;含砾泥质细砂岩;含砾泥质粉砂岩;海绿石粗砂岩;海绿石中砂岩;海绿石细砂岩;海绿石粉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玄武质粗砂岩;玄武质中砂岩;玄武质细砂岩;玄武质粉砂岩;高岭土质粗砂岩;高岭土质中砂岩;高岭土质细砂岩;石膏质粗砂岩;石膏质中砂岩;石膏质细砂岩;硅质粗砂岩;硅质中砂岩;硅质细砂岩;硅质粉砂岩;硅质石英砂岩;白云质粗砂岩;白云质中砂岩;白云质细砂岩;灰质粗砂岩;灰质中砂岩;灰质细砂岩;沥青质粗砂岩;沥青质中砂岩;沥青质细砂岩;沥青质粉砂岩;凝灰质粗砂岩;凝灰质中砂岩;凝灰质细砂岩;铁质粗砂岩;铁质中砂岩;铁质细砂岩;泥质粗砂岩;泥质中砂岩;泥质细砂岩;含磷粗砂岩;含磷中砂岩。
矿区常见的沉积岩有角砾岩、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和页岩、以及石灰岩等6类。
角砾岩由有棱角的、大小不同的碎石块颗粒被矿物质胶结起来形成的岩石,称为角砾岩。
其中,直径大于2毫米的碎屑占 50%以上(见图1—3)。
砾岩在搬运过程中被磨去棱角的石块和岩屑,被矿物质咬结起来形成的岩石,称为砾岩。
其中,直径大于2毫米的碎屑占 50%以上(见下图1—4)。
砂岩砂岩中的碎屑颗粒为2毫米~0.1 毫米的占50%以上。
按照碎屑直径大小,砂岩可分为粗砂岩(碎屑直径为2毫米~0.5毫米)、中粒砂岩(碎屑直径为0.5毫米~0.25 毫米)和细砂岩(碎屑直径为0.25 毫米~0.1 毫米)。
碎屑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还含有白云母和其他暗色矿物。
胶结物有钙质、硅质、铁质和泥质等。
砂岩的坚固性系数主要取决于岩石的厚度、成分、胶结物质以及岩石受地质构造影响的程度。
粉砂岩粉砂岩主要由直径为0.1毫米~0.01毫米的细碎屑组成。
其外表象泥岩,但用手摩擦有轻微的粗糙感。
以上几种岩石均为碎屑岩类。
泥岩及页岩由各种粘土矿物压实而成的岩石,属于粘土岩类。
其颗粒直径小于0.01毫米,肉眼不能分辨,结构致密。
厚层状或没有明显层理的叫泥岩,薄层而层理发育的叫页岩。
石灰岩矿物成分主要是方解石,一般为白色或灰色,含杂质较多时为深灰色,呈现致密状、结晶状和鲕状,性脆,遇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气泡。
石灰岩可以是化学沉积而成,也可能是生物化学沉积而成。
石灰岩容易被水溶解形成溶洞。
煤的种类通常按工业用途分成三个大类:无烟煤、烟煤、褐煤。
其中烟煤又分成:贫煤、瘦煤、焦煤、肥煤、气煤、弱粘煤、不粘煤、长焰煤等8种。
划分煤的种类依据的煤质指标主要是:水分( W ) 、灰分(A)、挥发分(V)、固定碳(C)、胶质层厚度(Y)、发热量(Q)。
工业分析时还有全硫(S)。
煤系岩石的颜色也往往是以灰色、灰黑色、灰绿色、黄绿色为主。
煤系地层主要由粉砂岩、砂岩、泥岩及煤层等沉积岩组成,有时还有石灰岩和砾岩层。
认识常有的堆积岩一、判定内容和方法:碎屑岩:砾岩、砂岩、粉砂岩黏土岩:页岩、泥岩砾岩砂岩页岩泥岩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碳酸盐岩:石灰岩、泥灰岩、白云岩;硅质岩 ;铁质岩等石灰岩泥灰岩白云岩火山碎屑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比较教材中所列堆积岩的主要判定特点,在肉目前借助于放大镜、小刀等察看不一样岩石种类的主要矿物成分、结构结构特点。
堆积岩是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堆积物经过成岩作用形成的。
堆积岩的特点主要经过其颜色、结构、结构和成分来认识,堆积岩一般呈层状。
按成因及成分可大概分类为:1、碎屑岩类:包含正常的碎屑岩、火山碎屑岩;2、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
一)堆积岩的颜色:堆积岩的颜色常常反应了岩石的成分和形成的环境。
白色的堆积岩多为纯净的高岭土、石英、方解石、盐类成分构成。
深灰色 -黑色一般说明岩石中含有有机成分或散状的硫化铁等杂质。
是复原环境下形成的岩石;肉红色或深红色可能含有许多的正长石或氧化铁,是在氧化环境下形成的;含二价铁的硅酸盐构成绿色堆积岩,形成于弱复原环境。
二)堆积岩的结构:层理和层面结构是堆积岩独有的结构。
堆积岩因层理结构显示其非平均性,层理有:水平的、波状起伏的、倾斜的、交织的等,肉眼看不到层理结构的为块状层理。
层面结构是各种地质作用在堆积物表面留下的印迹。
常有的有波痕、泥裂、雨痕、虫迹等。
三)堆积岩的结构:堆积岩的结构与堆积岩的成因密切有关可分为:碎屑岩拥有碎屑结构、化学岩拥有化学结构、生物成因的生物结构。
碎屑结构:按碎屑颗粒的直径大小又可分为:砾状结构: >2mm砂状结构: 0.05 — 2mm 之间粉砂状结构:0.O05 — 0.05mm 之问.泥质结构: <0.005mm 。
化学结构:矿物是经过胶体溶液或真溶液中以化学方式积淀而生成的结构,它能够是隐晶的,也能够是显晶的。
生物结构:岩石中几乎所有或大多数由生物遗体 ( 如贝壳等 ) 所构成 .四)堆积岩的矿物成分:堆积岩中的常有矿物有二十多种,各种堆积岩中的矿物成分有较大差异。
粉砂岩研究报告引言粉砂岩是一种由细粒颗粒组成的沉积岩,其主要成分是石英和长石,并含有少量的云母和其他岩石颗粒。
粉砂岩在建筑、景观和雕塑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本研究报告旨在深入了解粉砂岩的特性、成因和应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特性1.颗粒大小和组成:粉砂岩的颗粒细小,直径一般小于0.0625毫米,没有粉尘。
其主要成分是石英和长石,云母和其他岩石颗粒的含量较少。
2.颜色和纹理:粉砂岩的颜色多样,常见的有白色、黄色、红色和灰色。
岩石呈均匀的细粒纹理,具有一定的抗滑性和耐磨性。
3.硬度和耐久性:粉砂岩的硬度较低,仅为3-4级。
虽然其耐久性没有花岗岩那么高,但粉砂岩在合适的环境下可以维持较长的使用寿命。
4.吸水性和渗透性:粉砂岩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和渗透性,但相对较低。
这使得它在雨水冲刷和水分蒸发方面表现良好。
成因粉砂岩的形成与沉积作用直接相关。
以下是粉砂岩形成的主要过程: 1. 岩石腐蚀:经过长时间的风化和侵蚀,原岩石颗粒逐渐破碎并形成细小的颗粒。
这些颗粒通过风力、水流等作用被搬运到其他地方。
2. 颗粒沉积:颗粒被河流、湖泊或海洋搬运到沉积盆地后,随着水流速度的减小,颗粒逐渐沉积在河床、湖底或海底上。
3. 压实和结晶:颗粒在沉积过程中受到了地质压力的作用,逐渐压实并结晶成为固态岩石。
这些过程通常需要数百万年的时间。
应用粉砂岩在建筑、景观和雕塑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它的几个常见应用:1. 建筑墙面:粉砂岩可以切割成各种形状和规格的石块,用于建筑墙面的装饰和保护。
其丰富的颜色和纹理提供了多种设计选择。
2. 室内装饰:粉砂岩被用于室内地板、墙壁和台面的装饰。
其天然的美观和纹理使室内空间更具个性和艺术感。
3. 园林景观:粉砂岩适用于制作花坛、景观石和石桥等园林景观的建设。
它的天然材质与大自然的环境相协调,增添了园林的美感。
4. 雕塑艺术:由于粉砂岩易于雕刻和塑造,它常被雕塑家用于制作雕像和艺术作品。
各类常见岩⽯描述1、凝灰岩凝灰岩是⽕⼭喷出地表,颗粒⽐较细(可以随风漂移,可距离⽕⼭⼝较远)下落地表的⽕⼭灰,堆积固结成岩的产物,主要以中酸性为主,⼤部分出露于晚侏罗系。
在福建“南园”地区出露最完整,所以命名为南园组。
在江西,上饶鹅湖岭附近出露最完整,故命名为鹅湖岭组。
主要为⼀套凝灰岩,凝灰质砂岩、粉砂岩互层夹安⼭岩、粗⾯岩的⽕⼭岩系地层。
承德避暑⼭庄我没有去过,所以,不知道⽯刻凝灰岩的成分,但凝灰岩(酸性的)不外乎以下这⼏种特征(描述⼏种常见的):1.晶屑玻屑凝灰岩:颜⾊以灰⽩⾊为主,凝灰结构,块状构造。
晶屑玻屑含量⼩于10%,晶屑以⽯英、长⽯及少量暗⾊矿物组成。
玻屑含量3-10%,玻璃质。
凝灰质胶结,块状构造,岩⽯坚硬,厚层-巨厚层状。
产于距离⽕⼭⼝较远地带。
2.凝灰岩:灰⽩⾊为主,晶屑特征同上,只是晶屑含量10-30%。
凝灰结果,块状构造。
产于距离⽕⼭⼝较远地带。
3.熔结凝灰岩:晶屑特征同(1),灰-深灰⾊,熔岩结构,块状构造,胶结物为熔岩胶结,岩⽯致密坚硬。
4.流纹质凝灰岩:晶屑特征同(1),灰-深灰⾊,流纹条带(⿊⽩相间)清晰,流纹结构,块状构造,熔岩质胶结,产于距离⽕⼭⼝较近地带,岩⽯致密坚硬。
2、辉绿岩⼀种基性浅成侵⼊岩。
深灰、灰⿊⾊。
主要由辉⽯和基性长⽯(与辉长岩成分相当的浅成岩类)组成,含少量橄榄⽯、⿊云母、⽯英、磷灰⽯、磁铁矿、钛铁矿等。
基性斜长⽯常蚀变为钠长⽯、黝帘⽯、绿帘⽯和⾼岭⽯;辉⽯常蚀变为绿泥⽯、⾓闪⽯和碳酸盐类矿物。
因绿泥⽯的颜⾊⽽整体常呈灰绿⾊。
辉绿岩为深源⽞武质岩浆向地壳浅部侵⼊结晶形成,常呈岩脉、岩墙、岩床或充填于⽞武岩⽕⼭⼝中的岩株状产出。
按次要矿物的不同,可分为橄榄辉绿岩、⽯英辉绿岩等。
可做建筑⽯材或⼯艺⽯料,是铸⽯原料。
质地均匀、⽆裂纹者可做⽯材原料,细粒者尤佳。
如贵州的“罗甸绿”、浙江临海的“孔雀绿”、河南的“五龙青”、“菊花青”均属此类矿床。
3、花岗岩花岗岩是⼀种⽕⼭爆发的熔岩且受到相当的压⼒在熔融状态下隆起⾄地壳表层之构造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