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应急预案
- 格式:doc
- 大小:75.50 KB
- 文档页数:26
一、前言井下作业是一种高风险的工作,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
为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井下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公司所有井下作业场所,包括但不限于矿井、地下开采、隧道工程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井下工作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井下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 紧急救援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调度应急救援行动,下设以下职能小组:(1)现场指挥小组:负责现场指挥、调度、协调应急救援工作。
(2)医疗救护小组:负责救治伤员,保障伤员生命安全。
(3)工程抢险小组:负责现场抢险、排险、恢复生产。
(4)通信保障小组:负责保障现场通信畅通,确保信息传递。
(5)后勤保障小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筹备、调配。
四、应急处置流程1. 事故报警(1)井下作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向现场指挥小组报告。
(2)现场指挥小组接到报警后,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
2. 应急响应(1)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2)现场指挥小组根据事故情况,制定救援方案,组织救援队伍开展救援工作。
3. 救援行动(1)医疗救护小组对伤员进行救治,保障伤员生命安全。
(2)工程抢险小组对事故现场进行抢险、排险,恢复生产。
(3)通信保障小组确保现场通信畅通,为救援工作提供信息支持。
(4)后勤保障小组调配应急救援物资,保障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4. 应急结束(1)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伤员得到妥善救治,生产恢复正常后,应急救援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
(2)现场指挥小组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救援情况,总结经验教训。
五、注意事项1. 井下作业人员应掌握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2. 井下作业场所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施和物资。
3.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5. 做好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防止事故发生。
一、指导思想为保障煤矿井下生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确保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煤矿安全规程》,结合本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矿井下发生各类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煤矿井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由矿长担任总指挥,分管安全生产的副矿长担任副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以下几个小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工作,包括人员搜救、伤员救治、事故原因调查等。
(2)技术保障组:负责提供应急救援技术支持,包括救援设备、物资调配等。
(3)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和医疗救护工作。
(4)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和宣传报道。
(5)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采购、调配和供应。
四、应急处置流程1. 事故报告(1)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
(2)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小组和人员到位。
2. 现场救援(1)现场救援组迅速赶到事故现场,开展救援工作。
(2)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救治,确保伤员生命安全。
(3)技术保障组提供救援设备、物资支持。
3. 事故调查(1)事故发生后,现场救援组对事故现场进行保护,确保事故原因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2)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4. 信息发布(1)信息宣传组对事故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发布。
(2)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及时向社会发布事故信息。
五、预防措施1. 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2. 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3. 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4. 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
六、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煤矿井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解释。
3. 本预案如有未尽事宜,由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修改。
本预案旨在提高煤矿井下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一、预案背景为确保井下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根据我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井下生产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确保井下人员在发生火灾、爆炸、冒顶、水灾等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序地撤离现场,降低事故损失。
2. 提高井下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
3. 增强井下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逃生技能,提高井下安全生产水平。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井下发生火灾、爆炸、冒顶、水灾等突发事件时的应急疏散。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井下应急疏散工作。
成员包括:矿长、副矿长、各科室负责人、各车间主任等。
2. 应急救援小组负责现场救援、疏散指挥、医疗救护等工作。
成员包括:安全员、救护员、电工、钳工等。
3. 疏散小组负责组织井下人员有序疏散,维护现场秩序。
成员包括:各车间班组长、安全员等。
五、应急疏散程序1. 发现事故井下人员发现火灾、爆炸、冒顶、水灾等突发事件时,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报警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上级部门报告。
3. 疏散指令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下达疏散指令。
4. 疏散实施疏散小组按照疏散指令,组织井下人员有序撤离。
(1)井下人员应迅速佩戴自救器,保持冷静,按指定路线撤离。
(2)疏散过程中,各车间班组长、安全员要负责组织本班组人员有序撤离,并确保人员安全。
(3)救援小组负责协助疏散,确保人员安全撤离。
5. 人员清点疏散完毕后,各车间班组长、安全员向应急指挥部报告本班组人员撤离情况。
6. 事故处理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组织救援小组进行事故处理。
六、应急疏散注意事项1. 井下人员应熟悉应急预案,了解疏散路线。
2. 疏散过程中,严禁拥挤、推搡,确保人员安全。
3. 严禁使用电梯等非应急通道。
4. 疏散过程中,遇到火灾、爆炸等事故时,应迅速佩戴自救器,低姿势撤离。
5. 事故发生后,井下人员应保持冷静,听从指挥,有序撤离。
一、引言井下作业是煤矿、金属矿山等地下开采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由于地质条件复杂、作业环境恶劣等因素,井下安全隐患较多,容易引发事故。
为提高井下安全生产水平,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特制定本预案。
二、井下安全隐患1. 地质灾害:包括顶板事故、边帮冒落、冲击地压、水害、瓦斯等。
2. 通风系统:通风不良、风流紊乱、瓦斯积聚等。
3. 电气设备:电气设备老化、漏电、短路、过载等。
4. 爆破作业:爆破作业不规范、药包放置不当、爆破后处理不及时等。
5. 人员操作:违规操作、疲劳作业、安全意识淡薄等。
6. 设备维护:设备维护不及时、检修不到位等。
三、应急预案1. 预防措施(1)加强地质勘探,了解地质条件,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
(2)完善通风系统,确保风流稳定,瓦斯浓度达标。
(3)定期检查电气设备,消除安全隐患。
(4)严格执行爆破作业规程,确保爆破安全。
(5)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6)定期检查设备,及时维护和更换。
2. 应急组织机构成立井下安全隐患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井下安全隐患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3. 应急响应(1)发现安全隐患,立即上报应急指挥部。
(2)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
(3)迅速切断事故区域电源,防止火源蔓延。
(4)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确保人员安全。
(5)对事故现场进行封锁,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4. 应急处置(1)针对顶板事故、边帮冒落,采取支护、加固等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2)针对水害,立即组织排水,降低水位,防止事故蔓延。
(3)针对瓦斯事故,迅速切断事故区域供风,降低瓦斯浓度,防止爆炸。
(4)针对火灾事故,立即组织灭火,防止火势蔓延。
5. 应急恢复(1)事故处理后,对事故现场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无安全隐患。
(2)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3)对事故责任人进行追责,严肃处理。
四、总结井下安全隐患及应急预案的制定,旨在提高井下安全生产水平,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
一、编制目的为保障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井下专项安全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矿井下所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场所,包括但不限于采煤工作面、运输巷道、通风系统、生活区等。
三、事故类型及危害1. 火灾事故:由于电气设备故障、胶带输送机火灾、瓦斯自燃等原因引起的火灾。
2. 水灾事故:由于井下水压变化、排水系统故障等原因引起的水灾。
3. 有毒有害气体中毒事故:由于瓦斯、煤尘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标引起的中毒事故。
4. 顶板事故:由于地质构造变化、支护不到位等原因引起的顶板事故。
四、应急处置原则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在事故发生时,首先确保人员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2. 迅速响应,协同作战: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各部门、各单位要密切配合,协同作战。
3. 科学处置,减少损失:根据事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处置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五、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2. 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工作,包括人员搜救、伤员救治、火灾扑救等。
3. 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供应、伤员转运、通讯联络等工作。
4. 安全监控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监控,防止事故扩大。
六、应急处置措施1. 火灾事故- 立即切断灾区电源,关闭通风系统,防止火势蔓延。
- 利用消防器材进行灭火,并组织人员撤离灾区。
- 遇险人员佩戴自救器,按照预定路线撤离灾区。
2. 水灾事故- 立即关闭灾区排水系统,防止水源进一步涌入。
- 利用排水设备进行排水,降低灾区水位。
- 遇险人员佩戴自救器,按照预定路线撤离灾区。
3. 有毒有害气体中毒事故- 立即关闭灾区通风系统,防止有毒有害气体扩散。
- 利用呼吸器、防毒面具等防护装备进行救援。
- 遇险人员佩戴自救器,按照预定路线撤离灾区。
4. 顶板事故- 立即对事故现场进行封闭,防止事故扩大。
- 利用支护设备进行支护,确保人员安全。
一、前言为了确保井下生产安全,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矿井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矿井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矿井井下发生各类事故时的应急救援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救援指挥部是矿井井下应急救援工作的最高指挥机构,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调度应急救援工作。
其主要职责如下:(1)组织制定井下应急救援预案;(2)指挥、协调应急救援行动;(3)组织应急救援演练;(4)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备、调配和使用;(5)负责应急救援信息的收集、汇总、上报。
2.应急救援小组应急救援小组由矿井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具体实施应急救援工作。
其主要职责如下:(1)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备、调配和使用;(2)负责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和演练;(3)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防护和救援行动;(4)负责应急救援信息的收集、汇总、上报。
四、应急响应程序1.事故报告井下发生事故后,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伤亡情况等。
2.应急响应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小组进行救援。
3.现场救援应急救援小组到达事故现场后,应立即开展以下工作:(1)组织事故现场的安全防护,确保救援人员安全;(2)查明事故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3)实施救援行动,尽快救出被困人员;(4)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确保其生命安全。
4.事故处理事故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查明事故原因,追究相关责任;(2)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修复;(3)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4)对应急救援工作进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
五、安全措施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矿井应定期组织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完善安全设施矿井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通风设备、监测设备、应急救援设备等,确保井下生产安全。
一、预案背景为确保井下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矿井生产的正常进行,针对可能发生的下井事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方案。
二、预案目标1. 快速、有序地组织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及时恢复矿井生产,确保矿井安全稳定运行。
3. 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提高矿井抗风险能力。
三、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1)总指挥:矿长(2)副总指挥:生产副矿长、安全副矿长(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2. 应急救援小组(1)组长:生产副矿长(2)副组长:安全副矿长(3)成员: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3. 应急救援队伍(1)救援队伍:由矿山救护队、井下作业人员、地面工作人员组成。
(2)救援物资:应急照明、通风设备、救生器材、医疗救护等。
四、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响应1. 事故报告(1)事故发生后,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
2. 应急响应(1)应急救援小组迅速赶到现场,了解事故情况,制定救援方案。
(2)应急救援队伍按照救援方案开展救援工作。
3. 事故现场处置(1)迅速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确保人员安全。
(2)切断事故区域电源、水源,防止事故扩大。
(3)采取通风、排水等措施,降低事故区域有害气体浓度。
(4)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护,并送往医院救治。
五、事故处理与恢复1. 事故调查(1)事故发生后,应急指挥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2)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责任进行认定,提出处理意见。
2. 事故处理(1)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 矿井恢复(1)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快恢复矿井生产。
(2)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六、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
2. 演练内容应包括事故报警、应急响应、现场处置、事故处理等环节。
3.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井下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矿井安全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矿井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矿山应急救援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矿井井下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爆炸、透水、顶板事故、有害气体泄漏、设备故障等。
1.4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4)快速反应,协同作战。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应急指挥部成立井下应急救援指挥部,由矿井主要负责人担任总指挥,分管安全生产的副矿长担任副总指挥,下设办公室、救援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信息联络组、现场警戒组等。
2.2 办公室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协调、指挥和监督,处理应急指挥部日常工作。
2.3 救援组负责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制定救援方案,组织实施救援行动。
2.4 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现场救护、转运和救治工作。
2.5 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调配、运输和保障工作。
2.6 信息联络组负责应急救援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和发布工作。
2.7 现场警戒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警戒和人员疏散工作。
三、应急救援程序3.1 报告与响应(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情况、事故性质等。
(2)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进行救援。
3.2 救援行动(1)救援组根据事故情况,制定救援方案,组织实施救援行动。
(2)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护,并根据伤情转运至救护站。
(3)后勤保障组调配应急救援物资,确保救援行动顺利进行。
(4)信息联络组及时向上级汇报救援情况,对外发布信息。
3.3 事故处理(1)事故原因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井下作业事故,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降低事故损失,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1.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各类井下作业场所,包括煤矿、金属矿山、石油天然气开采等。
1.3 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以人为本,安全第一;(3)快速反应,高效处置;(4)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二、事故风险分析2.1 事故类型井下作业事故主要包括以下类型:(1)坍塌事故;(2)井喷事故;(3)透水事故;(4)火灾事故;(5)中毒窒息事故;(6)其他井下作业事故。
2.2 危害程度井下作业事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
三、应急组织体系3.1 应急指挥部成立井下作业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3.2 应急指挥部职责(1)制定事故应急救援方案;(2)组织应急救援队伍;(3)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应急救援工作;(4)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5)组织事故调查和处理。
3.3 应急救援队伍根据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组建相应的应急救援队伍,包括:(1)现场救援队;(2)医疗救护队;(3)技术支持队;(4)后勤保障队。
四、应急处置程序4.1 报警程序(1)事故发生单位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3)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4.2 应急响应程序(1)现场救援队立即赶赴事故现场,进行现场勘查、救援;(2)医疗救护队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3)技术支持队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提供技术支持;(4)后勤保障队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资和设备。
4.3 应急处置措施(1)坍塌事故:立即进行支护,防止事故扩大;(2)井喷事故:迅速控制井喷,防止油气泄漏;(3)透水事故:组织排水,防止事故扩大;(4)火灾事故:扑灭火灾,防止事故蔓延;(5)中毒窒息事故:组织人员撤离,进行解毒救治;(6)其他井下作业事故:根据事故类型采取相应措施。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井下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井控事故,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减少财产损失,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油田井下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井控事故,包括井涌、井喷、井漏、井壁坍塌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井下作业井控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领导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救援、人员疏散、伤员救治等工作。
(2)技术支持组:负责事故原因分析、技术支持、设备调配等工作。
(3)信息联络组:负责事故信息收集、上报、发布等工作。
(4)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装备、车辆等后勤保障工作。
四、应急处置流程1. 事故报警(1)现场人员发现井控事故时,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
2. 现场救援(1)现场救援组立即展开救援,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2)根据事故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如关闭井口、控制井喷、井漏等。
(3)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治,送往医院。
3. 技术支持(1)技术支持组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为救援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2)根据事故情况,组织设备调配,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4. 信息联络(1)信息联络组及时收集事故信息,上报应急指挥部。
(2)根据事故情况,发布相关信息,确保公众知情。
5. 后勤保障(1)后勤保障组提供应急物资、装备、车辆等后勤保障。
(2)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五、应急恢复与总结1. 事故处理后,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2. 根据事故原因,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3. 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六、预案培训与演练1. 定期对员工进行预案培训,提高员工应对井控事故的能力。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 根据演练情况,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特殊情况,由应急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火灾应急预案(井下)1、目的为确保在煤矿井下发生火灾事故后能够有效地防止事故扩大,迅速抢救受灾人员,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和损失,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阳煤五矿井下发生火灾事故时的应急措施。
3、职责执行《阳煤五矿矿井重大灾害预防措施及处理计划》中职责规定。
4、预防措施执行《阳煤五矿矿井重大灾害预防措施及处理计划》中关于火灾预防措施的规定。
5、发生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5.1应急准备执行《阳煤五矿矿井重大灾害预防措施及处理计划》中的规定。
5.2发生火灾事故的汇报5.2.1发生火灾事故后,事故地点及附近的人员在安全地点利用电话迅速将发生事故的地点、性质、原因和灾害程度向矿应急指挥中心汇报,井下其它地点人员发现烟雾等异常情况后,也应及时汇报。
5.2.2调度员接到井下灾情汇报后,立即通知矿值班领导、集团公司调度室,并做好记录,值班领导接到通知后,立即到调度台并根据事故性质和受灾范围,决定是否通知集团公司救护大队,用电话通知灾区和受威胁区域人员,上述地区人员按《阳煤五矿矿井重大灾害预防措施及处理计划》中的撤退方式及避灾路线进行撤退。
5.3.3值班领导按《阳煤五矿矿井重大灾害预防措施及处理计划》制定的电话通知程序通知矿长、矿总工程师、各副矿长、相关业务矿副总工程师以及有关科室负责人。
5.3应急措施5.3.1救护组织计划5.3.1.1应急指挥中心在矿总工程师、集团公司总经理、集团公司总工程师的领导和矿山救护队队长的协助下,制定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
5.3.1.2应急指挥中心应迅速查明并组织通知撤退灾区和受威胁区域的人员,积极组织矿山救护队抢救遇难人员,同时探明火区地点、范围和发火原因,并采取措施,防止火灾向有人员的巷道蔓延。
5.3.1.3切断火区电源。
5.3.1.4根据已探明的火区地点和范围,制定出具体的灭火方案。
5.3.2发生火灾事故的自救计划执行《阳煤五矿矿井重大灾害预防措施及处理计划》中火灾自救、互救的有关规定。
6、事故调查分析执行《事故、事件调查处理程序》及《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中的规定。
7、应急预案的评审和修改矿总工程师每年定期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一次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的评审,发现问题及时修改并记录。
8、应急预案的学习、演习8.1井下各单位负责组织本单位职工学习本应急预案和《阳煤五矿矿井重大灾害预防措施及处理计划》,工作地点发生变化后或有新工人调入时,都必须进行学习,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8.2井下各单位按应急预案每年必须组织一次模拟演习,对演习中发现的问题,由演习单位通知应急预案编写单位,对预案中的内容进行相应的修改,并保存记录。
瓦斯超限、瓦斯(煤尘)爆炸应急预案1、目的为确保在煤矿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后能够有效地防止事故扩大,迅速抢救受灾人员,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损失,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本矿井下发生瓦斯超限及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后的应急处理。
3、职责执行《阳煤五矿矿井重大灾害预防措施及处理计划》中职责规定。
4、预防措施执行《阳煤五矿瓦斯管理规定》。
5、发生瓦斯超限事故的应急处理5.1井下发生瓦斯超限(瓦斯浓度超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允许浓度)事故后,瓦检员查明原因,将瓦斯超限原因、地点、浓度及范围向矿调度汇报,并通知现场负责人,执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控制程序》中的有关规定。
5.2矿调度室接到瓦检员汇报后,立即通知通风队负责人,由通风队负责人安排处理,瓦检员根据通风队的指示处理超限瓦斯,瓦检员现场无法处理的,由通风队派技术人员下井现场处理。
5.3由于无计划停风事故或启封盲巷造成的瓦斯超限事故需进行瓦斯排放的,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141条的规定。
6、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理6.1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汇报和救灾组织计划6.1.1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后,事故地点及附近的人员在安全地点利用电话迅速将发生事故的地点、性质、原因和灾害程度向矿应急指挥中心汇报,井下其它地点人员发现异常情况后,也应及时汇报。
6.1.2调度员接到井下灾情汇报后,立即通知矿值班领导、集团公司调度室及集团公司救护大队,并做好记录,值班领导接到通知后,立即到调度台并根据事故性质和受灾范围,电话通知灾区和受威胁区域人员,上述地区人员按《阳煤五矿矿井重大灾害预防措施及处理计划》中的撤退方式及避灾路线进行撤退。
6.1.3值班领导按《阳煤五矿矿井重大灾害预防措施及处理计划》制定的电话通知程序通知矿长、矿总工程师、各副矿长、相关业务矿副总工程师以及有关科室负责人。
6.1.4应急指挥中心在矿长、矿总工程师、集团公司总经理、集团公司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和矿山救护队队长的协助下,制定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
6.1.5应急指挥中心应迅速组织撤退灾区和受威胁区域的人员,抢救遇难人员,组织矿山救护队探明事故地点、范围和气体成分,发现火源立即扑灭,并切断电源,防止二次爆炸。
6.1.6在证实确无二次爆炸的可能时,应迅速修复被破坏的巷道和通风设施,恢复正常通风,排除烟雾,清理巷道。
6.2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自救计划执行《阳煤五矿矿井重大灾害预防措施及处理计划》中瓦斯、煤尘爆炸自救的有关规定。
7、应急预案的评审和修改矿总工程师每年定期组织一次瓦斯煤尘爆炸应急预案的评审,发现问题及时修改并记录。
8、应急预案的学习、演习8.1井下各单位负责组织本单位职工学习应急预案,工作地点发生变化后或有新工人调入时,都必须进行学习,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8.2如条件允许,井下各单位按应急预案每年组织一次模拟演习,对演习中发现的问题,由演习单位通知应急预案编写单位,对预案中的内容进行相应的修改,并保存记录。
主扇无计划停风应急预案1、目的为保证我矿主扇发生无计划停风后能采取正确的措施,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及山西省“一通三防”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适用范围凡是事先未经批准,随意停止主扇供电或由于高低压供电系统突然停电、主扇本身电器事故以及机械故障而引起的停电停风,不论时间长短都属于无计划停风,按本预案进行处理。
3、职责3.1矿总工程师直接指挥主扇无计划停风后的撤人、断电,恢复通风送电工作。
3.2各分管副矿长在主扇发生无计划停风后负责各自业务范围内的工作,配合矿总工程师的指挥。
3.3各业务矿副总工程师在矿总工程师的指挥下负责各自范围内的技术工作。
3.4通风、机电、生产、运输及其它队长负责全面落实各自业务范围内的具体工作。
3.5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全面统一协调、落实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并有详细记录。
3.6安监处副处长负责全面掌握矿调度的各种台帐记录情况,并落实各级领导部门安排工作的执行情况。
4、主扇无计划停风汇报程序5、主扇无计划停风后的应急处理5.1主扇发生停风后,主扇司机应查明原因并及时向应急指挥中心汇报。
5.2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汇报后,立即向矿值班领导和矿总工程师汇报,并通知各分管副矿长及矿副总工程师和生产业务科室的科长到应急指挥中心指挥。
上述领导必须在10分钟内到达应急指挥中心。
5.3 矿总工程师根据主扇停风的原因及主扇停风后各采掘面瓦斯涌出情况及停风时间决定井下停电、撤人范围,矿调度负责落实停电、撤人的情况并向应急指挥中心汇报。
当主扇停风时间超过30分钟时,矿总工程师命令井下作业人员撤离到各采区进风大巷,当主扇停风时间超过2小时后,矿总工程师命令井下作业人员撤离至井上。
5.4井下生产队组的值班队干接到矿调度的命令后,及时通知作业现场人员,由作业现场的跟班队干组织作业人员撤离至采区进风巷道中有电话的地方待命,并切断作业地点的电源,掘进工作面跟班队干负责安排专人在巷道口设置栅栏,安全员负责现场监督并落实人员撤离情况,并及时向矿调度汇报。
5.5井下各队零散作业人员由各队组的值班队干负责通知邻近作业人员的撤离;未能通知的零散作业人员,感觉无风时,就近撤到采区进风大巷,电话向队值班队干汇报撤离的情况。
5.6通风队应确保主扇停风期间井下各监测点的探头能正常工作,井上下各队组应保证监测信号源接线正确,接点接触良好。
5.7 机运区、贵石沟井和五林井机电队根据应急指挥中心的安排,严格按要求进行停送电操作。
6、应急解除6.1当故障排除后主扇可以恢复通风时,主扇司机向应急指挥中心汇报,由矿总工程师下达主扇恢复正常通风的指令。
主扇恢复正常通风后,主扇司机要及时向矿调度室进行汇报。
6.2主扇恢复正常通风10分钟后,由瓦检员检查停风区域内变电所、采煤工作面回风流、上隅角以及掘进工作面局扇及开关附近10米范围内的瓦斯浓度并向应急指挥中心汇报,当各地点瓦斯浓度符合以下规定时,由矿总工程师下令各作业点恢复送电。
6.2.1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CH4<0.5%6.2.2采煤工作面回风流CH4<1%,上隅角CH4<1.5%6.2.3掘进工作面局扇及其开关附近10米范围内CH4<0.5%,局扇供风巷道口栅栏处CH4<1.5%6.2.4当上述地点瓦斯浓度超过规定值时,由通风队制定瓦斯排放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按要求进行排放。
6.2.5井下所有停电停风地点恢复正常通风30分钟后,经瓦检员检查各作业点瓦斯、二氧化碳浓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浓度时,方可恢复正常作业。
7、应急预案的学习、演习7.1井下各单位负责组织本单位职工学习应急预案,工作地点发生变化后或有新工人调入时,必须进行学习,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7.2如条件允许,井下各单位按应急预案每年组织一次模拟演习,对演习中发现的问题,由演习单位通知应急预案编写单位,对预案中的内容进行相应的修改,并保存记录。
局部通风机无计划停风应急预案1、目的保证矿井局部通风机发生无计划停风后能采取正确的措施,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及山西省“一通三防”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制定本应急预案。
2、适用范围凡是事先未经批准,随意停止局部通风机或由于高低压供电系统突然停电、局部通风机本身电器事故以及机械故障、瓦斯超限引起断电而造成的停风,不论时间长短都属于无计划停风,按本预案进行处理。
3、职责3.1通风队长直接指挥局部通风机停电停风后的恢复通风送电工作。
3.2机运区区长、贵石沟井和五林井机电队、通风队队长负责查找分析局部通风机停电或局部停电原因,并配合通风队长组织安排停送电工作,同时通风队长要负责监测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
3.3安监处处长负责恢复通风前后及送电前后的安全监督工作。
3.4应急指挥中心负责恢复通风前后及送电前后的组织协调工作。
3.5矿调度要做好局部通风机停送电期间的记录,并落实各级领导部门安排工作的执行情况。
4、局部通风机无计划停电停风的应急处理4.1局部通风机供风巷道因故发生局部通风机停电停风后,局部通风机管理人员要立即向通风调度进行汇报,瓦检人员(放炮人员)负责将停风区的人员撤至全风压供风巷道处,并安排专人进行警戒,设置明显警标,防止人员进入,安全员负责监督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