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平法讲解入门详解
- 格式:ppt
- 大小:1.56 MB
- 文档页数:81
一、箍筋表示方法:⑴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
22g101 钢筋平法表达式详解22g101钢筋平法表达式是指一种用来计算钢筋平法的表达式,其中22g101是指该钢筋的规格型号。
钢筋平法是指将钢筋按照一定的规格和数量进行平放的工艺。
钢筋平法是在建筑施工中常见的一项工艺,它的作用是使钢筋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加固作用,并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钢筋平法表达式是计算钢筋平放所需的长度和数量的关键工具。
在钢筋平法表达式中,22g101表示钢筋的规格型号,它是根据钢筋的直径、形状和强度等参数确定的。
不同规格的钢筋在平放时所需的长度和数量也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规格来确定钢筋平法表达式。
钢筋平法表达式的详解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钢筋平法长度的计算:钢筋平法的长度是根据建筑设计中的要求来确定的。
一般情况下,钢筋平法的长度是根据构件的尺寸和要求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来确定的。
钢筋平法长度的计算可以根据构件的平面尺寸和横截面形状来进行,一般是根据构件的周长和横截面面积来计算。
2. 钢筋平法数量的计算:钢筋平法的数量是根据建筑设计中的要求和施工的需要来确定的。
钢筋平法的数量一般是根据构件的尺寸、受力情况和钢筋的间距要求来确定的。
钢筋平法数量的计算可以根据构件的长度、宽度和钢筋的间距来进行,一般是根据构件的面积和钢筋的间距要求来计算。
3. 钢筋平法的布置要求:钢筋平法的布置要求是根据建筑设计和施工的需要来确定的。
钢筋平法的布置要求一般包括钢筋的间距、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的连接方式等。
钢筋平法的布置要求可以根据构件的受力情况、钢筋的直径和钢筋的强度等参数来确定。
4. 钢筋平法的施工方法:钢筋平法的施工方法是根据施工的需要和施工的环境来确定的。
钢筋平法的施工方法一般包括钢筋的切割、连接和固定等。
钢筋平法的施工方法可以根据施工的顺序和要求来确定。
总结起来,22g101钢筋平法表达式是一种用来计算钢筋平放所需的长度和数量的表达式。
它的详解包括钢筋平法长度的计算、钢筋平法数量的计算、钢筋平法的布置要求和钢筋平法的施工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