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病毒性感冒治疗

  • 格式:doc
  • 大小:74.5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病毒性感冒治疗

感冒既可由病毒引起,也可由细菌引起。由病毒引起者称为病毒性感冒,由细菌引起者称为细菌性感冒。病毒性感冒最为常见。

病毒性感冒

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流感)和病毒性咽炎等,又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90%以上的感冒都是病毒性感冒。

病因

多种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冠状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等)都可以引起病毒性感冒。

诱因

病毒性感冒通常都有诱因,比如受寒、受风、淋雨、从炎热室外进入温度较低的空调房间、集体生活、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等。

症状

病毒性感冒起病急骤,主要表现为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咽干、咽痛(较轻)、咳嗽、声音嘶哑等,一般口腔无脓性分泌物,但可伴腹泻或眼结膜充血,一般来讲,如果舌头颜色是深粉红色、白细胞下降的话多是病毒性感冒,舌头颜色是淡粉红色、白细胞上升的话多是细菌性感冒。有的人会出现头痛、浑身酸痛、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可不发热,或出现低热、高热、畏寒等全身症状。

化验检查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下降或正常。

发病特点

病毒性感冒有自限性,就是说即使不经治疗,病程一般3~7天。另外,它还具有传染性、流行性,患者的鼻涕、唾液、痰液含有的病毒,可通过打喷嚏、咳嗽、说话将病毒散播入空气中,感染他人。健康人也可由于接触患者的毛巾、脸盆或餐具等感染病毒而得病。患病毒性感冒后,部分人会因此出现抵抗力下降,从而继发细菌感染。

轻度感冒患者不经治疗,只要通过卧床休息、注意保暖、通风、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多饮开水,吃清淡和稀软的食物,一般3~7天就可恢复健康病程。发热较高时可用冷水擦身或温水擦身,水温以32℃~34℃为宜,或30%~50%酒精擦拭颈部、胸部、腋部、腋窝、腹股沟等处,或头枕冰袋。

如果病情较重、症状明显,就需要对症采用抗过敏药、减轻鼻黏膜充血药、解热镇痛药、抗病毒药(病毒性感冒)、镇咳药、中枢兴奋药等进行药物治疗,或辨证采用中药治疗。这个时候,用药的目的并不是治疗感冒,而是缓解症状、减轻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虽然病毒性感冒有一定的自限性,但有一些特殊人群必须特殊对待,也就是说即使得了普通的感冒也要引起重视,认真对待。这些人群是:

65岁以上或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患者这些人自身的免疫功能已有所减退,普通的感冒对他们来说,也可能是一种很难对付的疾病,稍有拖延,或是控制不当,即可能发生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如糖尿病患者,一旦感冒,就很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因为糖尿病患者的痰里有很多糖,这是细菌很好的培养基。

幼儿

由于幼儿免疫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因而普通感冒也可以引起很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中耳炎、高热惊厥、心肌炎、支气管炎和脑膜炎等,因此,必须予以及时正规的治疗。

孩子病毒性感冒不要滥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抗生素主要针对细菌感染。

中药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比较有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疗效确切。

第二,经济实惠,价格便宜。

第三,安全性高,没有任何副作用。

所以当孩子出现病毒性感冒时,可以使用广谱抗菌、抗病毒中药,多休息、多饮水、注意呼吸道隔离、预防并发症。

常用的抗病毒药有病毒唑,病毒灵,中药有金银花、板篮根等,对症药有感冒中成药,一些感冒冲剂,退热药。还有抗病毒滴鼻液,滴眼液等。

感冒的药物治疗并不是很重要的,重要的是护理好,监测体温,防止热惊,让小儿保证充足的睡眠,补充足够的水分和营养,注意病情的转归,合并症的发生。因为,感冒是自限性疾病,病毒在体内有一定的生存期。到病程自然好转。另外,一些抗病毒药的疗效也不是很可靠,有的杀伤白细胞,造成白细胞减少,因此,临床上多使用中药清热解毒,如金银花、板篮根等。症状重的服用一些对症药,如感冒冲剂,退热药,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双黄连冲剂、蒲地蓝口服液等进行治疗。

发热高并不可怕:

感冒发热是小儿机体对感染的微生物的一种反应,是保护性机制,有的父母,把发热看成是疾病轻重的象征,这是不对的。发热高,并不一定就是病情重,不发热,或发热轻就是病情轻,

一些气管炎、肺炎可没有体温升高。所以不能把体温作为衡量疾病轻重的指标,退热治疗也不能太急,大多数父母都想马上把体温降到正常,过量服用退热药,小儿出汗过多,机体体温调节中枢紊乱,甚至出现低温,电解质紊乱,这在临床工作中是常见的现象。退热要缓慢进行,只要把体温控制在高热以下,防止热惊就可以了。服用退热药时一定要注意水分和电解质的补充,口服退热要与物理降温措施交替使用,特别是婴幼儿,使用物理降温更好。还有,小儿不能象成人那样"捂汗"小儿的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汗腺发育也不完善,用"捂汗"的方法不但不能使体温下降,还会使体温骤升,出现高热惊厥,尤其是小婴儿,还会出现"蒙被综合征"危及生命,发热时要少穿、少盖,增加散热。这些都是临床中常常遇到的家庭护理错误。

不要随便服用抗菌素:

人们俗称的感冒就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引起上感的病原菌主要是病毒,占90%以上,细菌的原发性感染只占少数。引起上感的常见病毒有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冠状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常见的细菌有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等。病毒性上感后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可继发细菌感染。从感冒的病原体可见,病毒性感冒是占绝大多数。因此,感冒就服用抗菌素,甚至使用高级抗菌素的做法是不对的,小儿尤其上小婴儿,上感的几率很大,每次都服用抗菌素,有的连续感冒,连续使用抗菌素,抗菌素越用越高级,结果造成小儿耐药菌生长,一旦有细菌感染,使用药物效果不佳,而且,抗菌素有许多副作用,如杀伤白细胞,使白细胞下降,进一步降低机体的抗病能力,抗菌素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出现药物性胃炎,肠道菌群失调,长期使用抗菌素,或高级抗菌素,广谱或联合使用抗菌素。使肠道内一些非致病菌被杀灭,出现菌群失调,破坏肠道内微生物平衡,而出现肠道疾病。甚至出现伪膜性肠炎,机会菌--霉菌二重感染,一些非致病菌由于失去了相互制约,而成为致病菌。

在我国,特别是给儿童滥用抗菌素现象非常严重。据有关报道,我国是消耗抗菌素的大国。约占世界消耗量的一半。相当于发达国家使用抗菌素量的十几倍。感冒的90%以上是病毒感染。抗菌素对病毒是无效的,每次感冒都服用抗菌素是不好的。要有细菌感染的证据再投用抗菌素。不要因为怕细菌感染而预防性给药,这是错误观点。抗菌素是杀灭细菌的。没有细菌使用抗菌素只能杀灭白细胞。抗菌素的半衰期是有限的,最长不过几小时。没有长期作用。

父母常常忽视的感冒原因:

加强体质,注意营养,不到公共场所,注意与感冒病人隔离等措施都是大家熟悉的。常见的却易被父母忽视的原因是那些没有写在书本上的。如果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上多加注意,还是可以避免的。

◎小儿已经睡着了,不管是在怀抱中、推车中、自行车后座上、汽车座椅中,父母应该避免孩子受风。小儿睡觉时,遭受风的侵袭,是造成感冒的原因。

◎外面烈日炎炎,带小儿到超市,超市里空调开放,小儿满身的汗水很快就没有了,再给小儿吃些冷饮,从里到外都是凉的,结果小儿外感风寒,从凉爽的超市到闷热的户外,小儿又会风热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