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INITY分布式集群云存储产品彩页
- 格式:pdf
- 大小:833.06 KB
- 文档页数:5
分布式缓存服务(DCS) 1.10.0用户指南文档版本01发布日期2023-03-30版权所有 © 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2023。
保留一切权利。
非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档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商标声明和其他华为商标均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商标。
本文档提及的其他所有商标或注册商标,由各自的所有人拥有。
注意您购买的产品、服务或特性等应受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商业合同和条款的约束,本文档中描述的全部或部分产品、服务或特性可能不在您的购买或使用范围之内。
除非合同另有约定,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对本文档内容不做任何明示或暗示的声明或保证。
由于产品版本升级或其他原因,本文档内容会不定期进行更新。
除非另有约定,本文档仅作为使用指导,本文档中的所有陈述、信息和建议不构成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
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地址:贵州省贵安新区黔中大道交兴功路华为云数据中心邮编:550029网址:https:///目录1 快速入门 (1)1.1 创建实例 (1)1.1.1 创建前准备 (1)1.1.2 准备实例依赖资源 (2)1.1.3 创建Redis实例 (3)1.2 查看实例信息 (5)2 用户指南 (8)2.1 登录分布式缓存服务 (8)2.2 实例日常操作 (8)2.2.1 变更规格 (8)2.2.2 重启实例 (11)2.2.3 删除实例 (12)2.2.4 主备切换 (13)2.2.5 清空实例数据 (14)2.2.6 导出实例列表 (15)2.2.7 命令重命名 (15)2.3 实例配置管理 (16)2.3.1 配置管理说明 (16)2.3.2 修改实例配置参数 (16)2.3.3 修改实例安全组 (24)2.3.4 查看实例后台任务 (24)2.3.5 查看Redis 3.0 Proxy集群实例的数据存储统计信息 (25)2.3.6 管理分片与副本 (26)2.3.7 管理实例白名单 (27)2.3.8 查询Redis实例慢查询 (28)2.3.9 查询Redis实例运行日志 (29)2.4 实例备份恢复管理 (30)2.4.1 备份与恢复说明 (30)2.4.2 设置自动备份策略 (32)2.4.3 手动备份实例 (33)2.4.4 实例恢复 (34)2.4.5 下载实例备份文件 (35)2.5 使用DCS迁移数据 (36)2.5.2 备份文件导入方式 (37)2.5.2.1 备份文件导入方式-OBS桶 (38)2.5.2.2 备份文件导入方式-Redis实例 (40)2.5.3 在线迁移方式 (41)2.6 密码管理 (45)2.6.1 关于实例连接密码的说明 (45)2.6.2 修改缓存实例密码 (46)2.6.3 重置缓存实例密码 (47)2.6.4 修改Redis实例的访问方式 (48)2.7 用户Redis切换DCS Redis操作指导 (49)2.7.1 概述 (49)2.7.2 创建DCS Redis实例 (50)2.7.3 迁移用户Redis数据 (50)2.7.3.1 备份文件导入方式-OBS桶 (50)2.7.3.2 在线迁移方式 (51)2.7.3.2.1 约束条件 (51)2.7.3.2.2 在线迁移实施步骤 (51)2.7.4 数据完整性校验 (53)2.7.5 切换访问DCS Redis (53)2.7.6 业务功能验证 (54)2.8 参数模板 (54)2.8.1 查看参数模板信息 (54)2.8.2 创建自定义参数模板 (60)2.8.3 修改自定义参数模板 (66)2.8.4 删除自定义参数模板 (73)2.9 监控 (74)2.9.1 支持的监控指标 (74)2.9.2 查看监控指标 (95)3 最佳实践 (96)3.1 使用DCS实现热点资源顺序访问 (96)3.2 使用Redis实现排行榜功能 (101)3.3 Redis使用规范 (103)3.4 Redis客户端重试指南 (110)3.5 使用主备切换功能验证应用是否实现自动重连 (113)4 常见问题 (115)4.1 实例类型/版本 (115)4.1.1 版本差异 (115)4.1.2 如何查询Redis实例的原生版本 (116)4.1.3 DCS Redis 4.0支持的新特性说明 (116)4.1.4 DCS Redis 5.0支持的新特性说明 (120)4.2 客户端和网络连接 (125)4.2.2 DCS实例支持弹性IP访问吗? (126)4.2.3 DCS实例是否支持跨VPC访问? (126)4.2.4 客户Http的Server端关闭导致Redis访问失败 (127)4.2.5 客户端出现概率性超时错误 (127)4.2.6 使用Jedis连接池报错如何处理? (127)4.2.7 客户端访问Redis实例出现“ERR unknown command”的原因是什么? (129)4.2.8 如何使用Redis-desktop-manager访问Redis实例? (129)4.2.9 使用SpringCloud时出现ERR Unsupported CONFIG subcommand怎么办? (130)4.2.10 Redis实例连接失败的原因排查 (131)4.2.11 连接池选择及Jedis连接池参数配置建议 (131)4.2.12 使用Redis实例的发布订阅(pubsub)有哪些注意事项? (134)4.3 Redis使用 (134)4.3.1 Redis实例CPU使用率达到100%的原因 (134)4.3.2 Redis实例能否修改VPC和子网? (134)4.3.3 Redis 4.0/5.0实例为什么没有安全组信息? (134)4.3.4 Redis实例支持的单个Key和Value数据大小是否有限制? (134)4.3.5 Redis集群可以读取每个节点的IP地址吗? (135)4.3.6 创建缓存实例,为什么可使用内存比实例规格少一些? (135)4.3.7 Redis实例是否支持多DB方式? (135)4.3.8 Redis集群实例是否支持原生集群? (135)4.3.9 Redis实例是否支持配置哨兵模式? (135)4.3.10 Redis默认的数据逐出策略是什么? (135)4.3.11 使用redis-exporter出错怎么办? (136)4.3.12 Redis3.0 Proxy集群不支持redisson分布式锁的原因 (136)4.3.13 实例是否支持自定义或修改端口? (136)4.3.14 实例是否支持修改访问地址? (137)4.3.15 DCS实例是否支持跨可用区部署? (137)4.3.16 集群实例启动时间过长是什么原因? (137)4.3.17 客户使用Redis版本和DCS Redis版本不同是否存在兼容问题? (137)4.3.18 DCS Redis有没有后台管理软件? (137)4.3.19 Redis实例经常内存满了但是key不多的原因 (137)4.3.20 DCS缓存实例的数据被删除之后,能否找回? (138)4.3.21 访问Redis返回“Error in execution” (138)4.3.22 Redis key丢失是什么原因 (138)4.3.23 重启实例后缓存数据会保留吗? (138)4.4 Redis命令 (138)4.4.1 如何清空Redis数据? (139)4.4.2 高危命令如何重命名? (139)4.4.3 是否支持pipeline命令? (139)4.4.4 Redis是否支持INCR/EXPIRE等命令? (139)4.4.5 Redis命令执行失败的可能原因 (140)4.4.7 Redis命令执行是否有超时时间?超时了会出现什么结果? (141)4.5 扩容缩容与实例升级 (141)4.5.1 Redis实例是否支持版本升级?如Redis4.0升级到Redis5.0? (141)4.5.2 DCS实例规格变更是否需要关闭或重启实例? (141)4.5.3 DCS实例规格变更的业务影响 (141)4.5.4 Redis实例变更失败的原因 (142)4.6 监控告警 (143)4.6.1 如何查看Redis实例的实时并发连接数和最大连接数 (143)4.6.2 Redis命令是否支持审计? (143)4.6.3 Redis监控数据异常处理方法 (143)4.6.4 为什么实例实际可用内存比申请规格小而且已使用内存不为0? (143)4.6.5 监控数据出现实例已使用内存略大于实例可使用内存是什么原因? (144)4.6.6 为什么带宽使用率指标会超过100% (144)4.6.7 监控指标中存在已拒绝连接数是什么原因? (144)4.7 数据备份/导出/迁移 (145)4.7.1 如何导出Redis实例数据? (145)4.7.2 是否支持控制台导出RDB格式的Redis备份文件? (145)4.7.3 迁移过程中为什么进程总是被kill? (145)4.7.4 Redis在线数据迁移是迁移整个实例数据么? (146)4.7.5 DCS支持数据持久化吗?开启持久化有什么影响? (146)4.7.6 AOF文件在什么情况下会被重写 (146)4.7.7 使用Rump在线迁移 (147)4.8 主备倒换 (148)4.8.1 发生主备倒换的原因有哪些? (148)4.8.2 主备倒换的业务影响 (148)4.8.3 主备实例发生主备倒换后是否需要客户端切换IP? (148)4.8.4 Redis主备同步机制怎样? (148)5 错误码 (150)5.1 111400111 实例重启中,请稍后重试 (150)5.2 111400113 实例正在规格变更中,请稍后重试 (150)5.3 111403002 租户只有只读权限,无法操作DCS (150)5.4 DCS.2007 您的权限不足 (151)5.5 dcs.08.0002 操作超时 (151)5.6 111403003 角色没有操作权限,无法执行此操作 (151)5.7 111400010 实例名称不合法,请以字母,中文,或数字开头,且只能包含中文、字母、数字、下划线或者中划线,长度为4-64 (152)5.8 111400096 当前实例正在备份中,请稍后再试 (152)5.9 111400011 实例描述长度必须为0~1024 (152)5.10 111400017 实例正在执行后台任务 (153)5.11 111400020 子网的DHCP必须开启 (153)5.12 111400019 密码复杂度不符合要求 (153)5.13 DCS.4026 实例的当前状态不支持此操作 (154)5.14 111400027 当前节点不支持该操作 (154)5.15 111400035 租户实例配额不足 (154)5.16 111400039 请求调整配额超出限制范围 (155)5.17 111400036 租户内存配额不足 (155)5.18 111400042 可用区不存在。
云计算与存储思维导图云计算与存储思维导图1、介绍1.1 什么是云计算1.2 云计算的特点1.3 云存储的概念1.4 云计算与传统计算的区别2、云计算基础技术2.1 虚拟化技术2.2 分布式计算2.3 自动化管理2.4 弹性扩展3、云服务模型3.1 软件即服务(SaaS)3.2 平台即服务(PaaS)3.3 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3.4 云服务模型的优势与应用场景4、云计算架构4.1 云计算基础架构4.2 云计算服务架构4.3 云计算安全架构4.4 云计算架构的规划与设计5、云存储技术5.1 对象存储5.2 块存储5.3 文件存储5.4 云存储技术的发展趋势6、云计算与存储的应用6.1 企业级云计算和存储解决方案6.2 云计算与存储在物联网中的应用6.3 云计算与存储在大数据分析中的应用6.4 云计算与存储在中的应用7、云计算与存储的挑战与未来发展7.1 安全与隐私7.2 数据管理与治理7.3 技术标准与互操作性7.4 云计算与存储的未来发展趋势附件:云计算与存储案例研究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 云计算:指通过网络提供计算资源与服务的一种方式。
根据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定义,云计算包括以下五个特点:按需自助服务、广泛网络访问、资源池化、快速弹性扩展和按使用量付费。
- 云存储:指将数据存储在云服务器上的一种方式。
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访问存储在云中的数据。
- 虚拟化技术:指将实体资源抽象为虚拟资源的一种技术。
“虚拟化技术可以将一台物理计算机划分为多个虚拟计算机,每个虚拟计算机可以独立运行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 分布式计算:指将任务分解为多个子任务,并通过网络连接的多台计算机并行地完成这些子任务的一种计算方式。
- 自动化管理:指利用软件和工具实现对计算资源的自动调度、监控和管理的一种方式。
- 弹性扩展:指根据实际需求动态调整计算资源的容量,以适应业务的变化,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框架:MindSpore / TensorFlow / PyTorch / …芯片使能:CANN智能边缘使能:MindX Edge深度学习使能:MindX DLAtlas 500智能小站Atlas 200AI加速模块Atlas 500 Pro 智能边缘服务器Atlas 300I 推理卡具链MindStudio昇腾社区FusionDirector / SmartKitAtlas 800推理服务器Atlas 800训练服务器Atlas 900AI集群Atlas 300T 训练卡Atlas 900 PoD极致性能•半张信用卡大小即可提供22 TOPS INT8算力,支持20路高清视频实时分析(1080P 25FPS )•多级算力配置,支持22/16/8 TOPS 三级算力超低功耗•支持毫瓦级休眠、毫秒级唤醒,典型功耗仅5.5 W ,使能边缘AI 应用嵌入边缘设备,使能智能边缘Atlas 200 AI 加速模块型号:3000Atlas 200 AI 加速模块(型号:3000)集成了昇腾310 AI 处理器,可以在端侧实现目标识别、图像分类等,广泛用于智能摄像机、机器人、无人机等端侧AI 场景。
产品规格AI 芯片昇腾310AI 算力22/16/8 TOPS INT8 11/8/4 TFLOPS FP16内存规格LPDDR4X ,8 GB/4 GB ,总带宽51.2 GB/s编解码能力•支持H.264硬件解码,16路1080P 30 FPS(2路3840*2160 60 FPS )•支持H.265硬件解码,16路1080P 30 FPS (2路3840*2160 60 FPS )•支持H.264硬件编码,1路1080P 30 FPS •支持H.265硬件编码,1路1080P 30 FPS•JPEG 解码能力1080P 256 FPS ,编码能力1080P 64FPS ,最大分辨率:8192*4320•PNG 解码能力1080P 24 FPS ,最大分辨率:4096*2160接口•PCIe ×4 Gen3.0•×1USB2.0 / USB3.0•×1 RGMII串行总线UART / I2C / SPI 接口规格144 pin BTB 连接器典型功耗 4 GB: 5.5 W / 8 GB: 8 W 工作环境温度-25℃~ 80℃重量30 g结构尺寸52.6 mm *38.5 mm *8.5 mm摄像机机器人无人机工控机图像分析视频分析图像分割物体识别应用场景高集成度•基于华为昇腾310 AI 处理器,集成丰富的外设接口和MindStudio 开发环境,方便开发者简捷接入、快速开发易用的软件环境•MindStudio 编程界面友好,具备图形化调试能力,可全自动管理离线模型并提供仿真环境Atlas 200 DK 开发者套件(型号:3000)是一款高性能AI 应用开发板,集成了昇腾310 AI 处理器,方便用户快速开发、快速验证,可广泛应用于开发者方案验证、高校教育、科学研究等场景。
华为视频云节点华为VCN3020视频云节点是基于行业视频监控业务需求,结合华为视频监控软件和专业存储技术而定制开发的一体化视频监控产品。
该产品采用高性能硬件平台,集成视频监控软件,实现视频接入、转发、存储、备份及业务管理等于一体,提供大容量、高可靠的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产品特性性能卓越⏹4U/40 个硬盘槽位高密度设计,支持4T/6T 硬盘,有效节省机房空间⏹单设备支持512路2M 视频并发录像, 512路2M 视频转发,1024Mbps 视频回放及下载⏹支持自堆叠组网,单域支持60000个前端接入,支持级联扩展到200000个前端接入可靠性高⏹支持磁盘坏道修复技术,优化业务数据I/O ,降低磁盘占空比,延长磁盘服务周期⏹支持LUN 不失效存储技术,RAID 组多盘失效情况下,数据仍然可读,保证业务数据可用⏹支持多RAID 组间业务负载均衡,某一RAID 组故障,业务可智能调度到其他RAID 组,保证业务连续性⏹N+0云化集群,实现设备间负载均衡及设备故障切换功能,保证系统负载均衡及业务连续性⏹支持数据保险箱技术,快速恢复系统配置及业务数据⏹内嵌视频质量诊断,无需配置单独服务器,实现9种视频诊断功能⏹支持缓存补录技术,保证业务数据的完整性 ⏹支持录像备份,关键数据双重备份⏹采用嵌入式Linux 操作系统,支持7×24 小时稳定运行,且不易受到黑客、病毒的入侵和攻击开放兼容⏹符合行业标准协议和规范,支持ONVIF 、GB/T28181、SIP 、RTP/RTSP 等标准协议,兼容主流厂商前端设备⏹可提供完整SDK/OCX 二次开发包,与第三方平台互联互通系列化平台⏹技术参数VCN3020型号VCN3020设备性能视频输入512路2Mbps 转发 512路2Mbps 录像回放 1024Mbps控制器 处理器 2个64位六核处理器 缓存 16GB (支持扩展) 存储容量磁盘数量 40个(含2个独立系统盘) 磁盘接口 SATA/SAS ,支持SAS 、SATA 混插使用,4T/6T ,支持热插拔 RAID 级别系统盘:RAID1;数据盘:RAID5,SafeVideo ,支持热备 其他 电源 2个热插拔电源,支持1+1冗余功耗(含盘) 最大功耗:≤700W 尺寸447mm(宽)*175mm(高)*748mm(深)重量 ≤57Kg (满配硬盘) 机箱19英寸4U 标准机箱。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iMaster NCE-Campus产品彩页iMaster NCE-Campus 是华为面向园区网络的新一代自动驾驶网络管理控制系统,是业界首个集管理、控制和分析功能于一体的网络自动化与智能化平台,提供园区网络的全生命周期自动化、基于大数据和AI 的故障智能闭环能力,帮助企业降低OPEX 运维成本,加速企业云化与数字化转型,让网络管理更自动、网络运维更智能。
产品概述随着企业业务的快速发展和园区网络全面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园区网络正在朝着无线化,云化,智能化的方向加速发展,BYOD/IOT 物联网、Cloud UC 、Cloud office 、VR 、AR 、直播等创新性的业务大量涌现,海量终端的接入、指数型增长的网络规模、各数字化业务的频繁上线/调整。
在这样的趋势下,网络管理员的数量却没有随之增加,若仍然采用传统的命令行、网管脚本的方式进行管理,网络势必成为业务快速创新的瓶颈,成为企业数字化的绊脚石。
作为园区与分支网络的自动化管理中心,如何为提供加速网络业务的部署效率,提供可靠的SLA 保障,从而提升用户体验,成为新时代下园区网络领域的机遇和挑战。
面向园区与分支网络场景,iMaster NCE-Campus 利用云计算、SDN 、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网络自动化和集中化管理,提供传统方案无法提供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支持集中控制园区用户的访问权限、QoS 、带宽、应用、安全等策略,基于业务驱动提供简单、快速、智能的园区虚拟化发放,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提供实时体验可视、智能故障预测等智能运维能力,让网络更自动、更智能地为业务服务。
解决方案描述iMaster NCE-Campus 产品彩页作为园区网络的智能管理运维中心,iMaster NCE-Campus 覆盖大中型园区、SMB 、多分支互联、IP+POL 设备融合组网等全网络场景,其具备如下关键能力:●网络部署自动化:网络部署自动化、虚拟网络业务发放自动化、多分支互联自动化●业务策略自动化:海量用户认证、终端即插即用、多级QoS 层次化调度●智能运维:实时体验可视、智能故障预测、网络预测性调优架构及关键组件/Key ComponentsiMaster NCE-Campus 基于云计算与分布式的架构设计,采用服务化的模块设计、支持分布式部署。
以弹性高效满足关键业务数据存储需求FusionStorage 将HDD 、SSD 等存储介质通过分布式技术组织成大规模存储资源池,为上层应用和客户端提供工业界标准接口,消除传统数据中心烟囱式存储系统构建导致的硬件资源利用不均问题,实现存储资源的按需服务能力。
支持初始小规模部署,横向扩展至数千节点的大规模存储集群,提供性能容量的线性增长能力。
FusionStorage 采用独有的FlashLink®性能加速技术,通过智能分条聚合、I/O 优先级智能调度、智能Cache 算法、智能数据识别与处理等系列关键技术,结合NVMe SSD 介质,即使在开启数据缩减功能的情况下,也能提供低至1毫秒的稳定时延,更好地支撑关键业务云化。
无论您的数据中心在未来需要扩展I/O 密集型、时延敏感型或大容量需求业务,FusionStorage 提供的分布式块存储系统都可以应需承载。
丰富的企业级特性,助您构建高可用数据中心FusionStorage 采用端到端数据完整性校验(Data Integrity Field ,简称DIF )、多类型数据冗余保护、全面的系统亚健康检测与自一个数据中心一套存储一个数据中心一套存储存储系统永新,数据免迁移实现数据智能产品特性双活、异步远程复制、快照、华为FusionStorage 新一代智能分布式存储提供数据缩减、Active-Active QoS 等丰富的企业级数据服务特性,助您轻松应对业务快速变化时的数据灵活、可靠存取需求;同时,兼容容器、各类主流虚拟化及云平台,提供基于标准接口协议的开放API ,支持融入OpenStack 云基础架构。
FusionStorag e广泛适用于金融、运营商、政府公共事业等行业云资源池、关键业务数据库等场景。
华为FusionStorage 是一款可大规模横向扩展的智能分布式存储产品,是既具备云基础架构的弹性按需服务能力、又满足企业级关键业务需求的全自研存储系统。
分布式集群云存储
产品介绍
INFINITY分布式集群云存储是DATATOM立足当前环境,为解决大规模增长的非结构化数据的云存储而推出的第二代集群存储产品。
这一代产品采用了全新的
Shared-Nothing分布式计算架构和软件定义系统的设计思想,整个系统全对称式分布,避免了传统集群存储架构带来的容量和性能瓶颈,可实现节点数目和存储性能的同步无限制式扩展。
同时,INFINITY是一套兼容了文件系统、块存储和对象存储三大协议在内的统一存储产品,并且,借助对象存储接口和直接对接云平台的特性,INFINITY可作为云平台和数据云存储的强大后端支撑,实现与云的无缝对接。
产品架构
应用服务层:包括文件系统,块设备和对象存储客户端。
部署在客户机上,负责处理来自客户的业务请求。
应用接口层:该层是为支持不同类型的业务而部署的。
对上与应用服务层进行通信以支持不同的业务逻辑,对下与存储服务层进行交互。
存储服务层:为上层提供经过统一封装的存储服务接口,同时负责对上层服务的调度管理,确保重要业务优先得到处理。
基础存储层:它是整个分布式集群云存储的核心,提供存储系统最基本的服务,包括数据分布存储,IO请求处理,数据保护和集群管理等。
产品特色
➢随需扩展
针对传统集群架构中因元数据节点性能瓶颈而造成的扩展困难问题,INFINITY采用了全新的Share-Nothing分布式计算架构。
这种架构摈弃了传统元数据节点+存储节点的思想,所有节点在软件和硬件配置上完全对等和独立,整个系统不存在由单点竞争,可以方便地扩展至1024个节点,100PB以上的空间。
集群的性能也会随着容量的扩展而得到提升。
➢对接云平台
INFINITY是一款拥有丰富云特性,能够与云进行无缝对接的集群云存储产品。
它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云对接:一方面INFINITY通过开放包含S3和Swift在内的对象存储访问接口,直接与云计算中心对接,支持用户进行数据的云备份和云归档;第二种是直接做为Open Stack等云平台的后端存储,向外提供弹性的存储服务。
➢数据分层技术
INFINITY支持多种硬盘,包括SATA、SAS、NL-SAS和SSD。
不同硬盘具有不同的性能。
为了能同时满足不同业务类型对存储系统的不同要求,INFINITY支持将不同的磁盘设置为不同的存储池。
例如,可将SSD盘设为缓存层,将SATA盘设为普通存储层。
INFINITY系统会根据数据的活跃程度自动将热数据迁移至缓存层,将冷数据迁移至存储层,从而充分利用不同硬盘的特点,提升访问性能的同时,又保证了存储容量。
同时,还可以为缓存层设置不同的读写策略以满足不同业务的需求。
➢全局缓存技术
针对分布式系统中由于各节点的缓存相互隔离而造成的缓存利用效率低的问题,INFINITY 将集群内所有存储节点的缓存视为一个统一的缓存空间,所有IO请求都将在该空间中得到统一处理,从而有效提升了缓存的利用率,以及系统整体的性能。
➢快照备份技术
INFINITY支持提供快照,支持生成源卷在某个时间点上虚拟的一致性映射。
利用快照技术,一方面,可以使用极少量的空间对某个时间点的数据进行记录,后续若有必要,则可以将源卷数据快速回滚至该时间点。
另一方面,使用快照技术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分析和应用测试等工作。
INFINITY单卷支持的快照数高达2048个。
快照过程快速完成,且无须中断业务。
快照生成之后可进行读写,读写过程不影响原来的数据。
还可以针对快照再次创建快照。
➢纠删码和副本技术
INFINITY支持纠删码和副本双重数据保护模式。
纠删码方面,从上一代K+1模式强化至支持K+M模式,在兼顾存储得盘率的情况下,大幅提升存储系统的数据可靠性。
副本方面,支持机房,机柜,节点和硬盘等多级别的副本策略,全方位保障数据安全。
INFINITY还支持为不同的存储池设置不同的数据保护策略,最大程度发挥不同存储池的优势。
集群存储全台网集中存储案例
广播电视台原有的分散式存储存在多种问题,包括数据查找困难、数据易丢失和部门间权限不明确等。
即便是已经采用网络化编辑和存储单位的电视台,也面临原有存储在性能和容量扩展方面难以应对高清素材的需求。
DATATOM根据中小电视台的实际环境,将涉及到数据的业务系统分为若干系统:播出系统、制作网、媒资系统。
INFINITY集群能够通过灵活配置适应不同系统的需求。
采用INFINITY实现集中存储不但能简化数据管理,做到统一聚合,同时也能提升全台网的整体性能。
此外,在数据安全方面INFINITY能做到高效冗余,
和科学的权限管理,全方位保护媒体数据安全。
CG制作集群渲染统一存储解决方案
CG制作渲染是一种特殊的影视制作方式,通过对素材文件的特效制作和包装渲染,可以使影视作品达到更好的视觉体验。
渲染制作过程包含大量的告诉计算,需要后端存储系统提供GB级的持续稳定带宽。
INFINITY集群渲染存储解决方案以INFINITY存储平台为核心,依托领先的扩展能力和数据分布技术,实现对海量文件的频繁读写和热点数据的高效访问,助力客户缩减渲染时间,提供生产效率。
产品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