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老板跑路潮
- 格式:ppt
- 大小:1.36 MB
- 文档页数:20
危险的民间借贷。
李宏宇/C FP◎谢作诗浙江财经学院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院长、教授自今年年初,已有90多位温州老板负债出走。
无论是频发的老板路跑,抑或偶发的事主跳楼,都足以令人对温州高利贷乱象痛心疾首。
是高利贷之罪?是温州商人丢失了企业家精神?是温州模式宣告失败?究竟是什么原因造就了温州目前的危机?解决之道又是什么?(南方都市报 SouthernM 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资产泡沫是高利贷产生的根源高利息不是高利贷者推上去的。
高利贷者想以年100%的利率借给你,你要吗?真正要追问的是:对于天价高利息,为什么还有人愿意借?逻辑上只有两种可能性:其一,借家以借新钱还旧钱的方式骗钱,这是典型的“庞氏骗局”;其二,某个领域有超高的回报率,吸引资金流入,形成资金黑洞。
鉴于温州高利贷规模巨大,参与者众,并且也非温州所独有,所以一定不是前一种情况。
那么就要进一步追问了,那个有超高回报率的领域是什么?那个有超高回报率的领域正是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市场。
自1998年房改以来的十多年,尽管房价短线有所波动,但长线一直上涨,并且已经上涨了数倍,像北京等城市房价在这个时期内上涨了五六倍。
试问有哪一个实体行业有如此高的收益率?面对如此高的收益率,资金可能不涌入这个市场吗?要素总是要追求高回报率。
能高价卖出自己,不可能低价卖,而不管这个要素是以什么方式、以怎样的代价获得的。
资金利息是要素价格。
要素需求是派生需求。
高利息不过是产品市场上强需求、高收益的反映。
当指责高利贷的时候,其实要想一想产品市场发生了什么。
从已有的报道和资料看,近几年,温州很多个人和企业都投机房地产,于是有了全国闻名的温州“炒房团”,而利润也是一翻再翻。
利润的实现是如此轻易,炒房大军不断拥入,需要大量的资金,融资的需求也随之成倍地扩大;银行存款利率如此之低,股市不利,手头存款不多无法进入房地产市场进行投资的人们,于是抱团集资也拥入房地产,个别抱不了团的,被高收益率说服加入高利贷行列。
“跑路”与“回笼”——“温州企业病”纪实
李平
【期刊名称】《资源再生》
【年(卷),期】2011(000)011
【摘要】温州企业“跑路潮”今年4月,位于温州龙湾区的江南皮革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鹤失踪,据传他曾参与大额赌博,欠下巨额赌资出逃;4月,位于乐清的三旗集团董事长陈福财,因资金链出现困境、企业互保出现问题而出走;6月,温州铁通电器合金实业有限公司的股东之一范某出走,涉及上千万元民间借贷;6月,位于乐清的浙江天石电子公司老板叶某出走,据传欠下7 000万元巨债;7月,瑞安的恒茂鞋业老板虞正林出逃7月,位于温州龙湾区海滨街道的巨邦鞋业有限公司老板王某出走,据传参股一家担保公司,涉资金约一亿元.
【总页数】2页(P26-27)
【作者】李平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跑路”与“回笼”——“温州企业病”探究 [J], 李平
2.从温州老板“跑路”风波谈中小企业偿债风险控制对策 [J], 太树田
3.温州民营企业老板“跑路”的深层原因与效应 [J], 马山水;胡加佳
4.温州民营企业主“跑路潮”的启示 [J], 王方华
5.积极引导民间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从温州“跑路潮”说开去 [J], 熊泽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温州老板逃跑,政府“维稳”是关键2011-09-30来源:深圳广电集团今年以来,受国际国内各种因素和自身经营不善的影响,温州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运行困难加大,个别企业因盲目扩张规模、借贷高利资金等原因出现企业资金链断裂的现象。
如今,“跑路”成为围绕在温州企业身边的新名词,仅9月22日就出现9家企业主“跑路”。
有报道指出,温州部分老板因为怕别人误会自己也“跑路”了,手机每天24小时不敢关机。
昨日下午2时许,温州市政府针对近期温州地区连续发生的企业主“跑路”现象,召开了“规范民间金融秩序,促进经济转型发展”新闻发布会。
现象温州老板纷纷跑路都与欠债有关,中秋节过后,温州宝康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保忠突然不知所踪。
坊间传言,吴保忠欠下巨额债务,无力偿还,仓皇出逃。
温州宝康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位于龙湾区海滨街道蓝田标准厂房东区2号,厂房面积有1000多平方米。
昨天下午,公司大门紧闭,厂名招牌也已被人撤下了。
工厂里,聚集着30来名被拖欠工资的工人以及几名来讨债的供货商。
一工人说,9月12日中秋节,厂里放假。
过完节,回来上班却发现工厂停工,老板也“失踪”了。
无独有偶,温州最大的眼镜企业浙江信泰集团的董事长胡福林日前也突然“失踪”,至于失踪的原因,坊间传言,胡福林也欠下巨额债务,无力偿还。
关于欠款数额,网上流传不一。
有网友爆料胡福林欠款8个亿,但又有信泰集团内部高管透露,董事长胡福林真实欠款高达20多亿。
不过虽然有很多版本的说法,但均未得到证实。
记者了解到,温州市目前至少已有80多家企业老板逃跑、企业倒闭。
其中9月份就发生26起。
9月22日以来,温州市发生3起因债务危机后老板被逼上绝路而跳楼自杀事件,造成2死1伤恶果。
高息吞噬企业利润温州市政府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当地民间借贷综合利率持续上扬,年利率由1月的23.01%一路上升到9月的25.44%。
其中,7月份融资中介机构出借年利率高达39%,意味着民间借贷月息在3分到4分之间。
10 | ECONOMY近些日子,有关温州老板弃厂“跑路”的新闻,成了公众议论的焦点。
有说已经跑了好几十位的,有说一天跑了七八个的。
好家伙,连中国经济最活跃地区温州的老板们也吃不消当前经济形势的严峻与冷酷,抛妻弃子,落荒而逃,可见问题已经严重到了何等地步!这就难怪温总理要风尘仆仆亲临温州,召开会议,稳定人心,提出诸多应对之策了。
温州老板跑路,原因并不复杂。
企业资金链断裂,内外压力骤增,不得不逃之夭夭也。
即以此番“跑路”领头羊信泰集团为例。
信泰乃温州最大眼镜生产厂商,经营中国市场销量最大的太阳镜品牌。
2008年,企业开始进军光伏产业,但其年仅数亿元的产值,根本无法支撑扩张需求。
银行信贷管得严,只好高利贷圈中摸爬滚打,企业民间借贷已达12亿元,光月息就得支付2000多万元。
近来经济形势趋紧,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陷入绝境,老板无奈,一跑了之。
信泰的例子,在温州并不典型,因为信泰毕竟还算正儿八经经营实业的企业。
此番温州“跑路”老板,不少早已心不在焉,转而从炒房卖房和民间高利贷中赚钱牟利了。
换句话说,当年以立足百姓需求而从消费市场打拼出来的温州大大小小老板们,如今已有不少为追逐更高利润而跳到房地产和金融大海洋中去呼风唤雨。
而当年屡试不爽的“温州模式”,在风云变幻的政策与日趋严峻的市场环境下,似乎也有些不大灵光了。
何谓温州模式,人们说法不一。
有学者总结其两大特点:其一,与市场拥抱。
温州老板们始终坚持市场导向,不听政府指挥、不被计划引路。
这也才是真正意义上商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其二,与政策博弈。
温州老板们始终在与政府政策进行博弈,他们有自己的生意经。
当投机倒把还是一个坏词时,他们已毅然投身其中。
在没有任何政策资源的条件下,所谓投机恰恰是捕捉市场变化的正当经营行为,这让温州老板获益不浅。
近些年来,温州模式已发生悄然改变。
老板们虽然大多从做针头线脑等蝇头小利的生意起家,但如今更为人们所推崇的是炒地炒房和民间高利贷。
在温州,假如某老板还整天埋头于做好做大某一品牌或者实业,不但不会受到称赞,反而会被讥笑为头脑不活络,没什么本事。
“温州跑路现象”的原因和启示
何锡金
【期刊名称】《河北企业》
【年(卷),期】2012(000)003
【摘要】温州经济被称为“草根经济”.民间融资异常活跃.是中小企业在银行
信贷融资外的重要补充.长期以来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外需萎靡、内需不足、通货膨胀等因素,使中小企业的发展遭遇多重困难。
自2011年4月份起.温州中小企业老板因还不起债而“跑路”的消息不断.从而引发中小企业倒闭潮.让温州草根式的金融信用体系被打破,民间借贷崩盘。
【总页数】1页(P36-36)
【作者】何锡金
【作者单位】邢台学院贸易经济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55
【相关文献】
1.温州鞋企老板“跑路”事件给温岭鞋业的启示 [J], 潘克诚;王丽惠
2.从温州老板“跑路”风波谈中小企业偿债风险控制对策 [J], 太树田
3.温州民营企业老板“跑路”的深层原因与效应 [J], 马山水;胡加佳
4.温州民营企业主“跑路潮”的启示 [J], 王方华
5.从“温州跑路现象”谈我国金融体系制度改革 [J], 王媛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温州老板胜利大逃亡名单温州老板胜利大逃亡名单(天涯2011-9-23 作者:浙江三每木木)曾经的民营制造业之都-温州,已风光不再。
拥有“中国鞋都”之称的温州,有鞋企近4000家,而6年后的现在仅有2600家鞋类企业处于生存状态。
楼市泡沫为全国之最,各制造业纷纷锐减,纷纷参与借贷,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借贷之城”、“炒钱之都”。
所谓人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不管是借的,还是贷的,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按温州习俗,过年都是要回收账款的)年关将近,跑路的人还会越来越多,等着看戏吧,这个年不好过哦,现在是一个一个的跑,年底可能一群一群的跑......以下都是今年媒体报道过的或比较大的知名企业,无数逃跑的小企业,私人的不包含其中!4月初,位于温州龙湾区的江南皮革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鹤失踪。
目前公开的原因黄鹤参与大额赌博,欠下巨额赌资出逃……4月,温州波特曼咖啡因经营不善,企业主向民间借入高息资金,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出走,相关门店停止经营……4月,位于乐清的三旗集团董事长陈福财,因资金链出现困境、企业互保出现问题出走............6月初,温州铁通电器合金实业有限公司的股东之一范某出走,估计涉及上千万元民间借贷……6月中旬,位于乐清的浙江天石电子公司老板叶某出走,据传叶某欠下7000万巨债无法偿还…… 7月,瑞安的恒茂鞋业老板虞正林出逃。
7月底,位于温州龙湾区海滨街道的巨邦鞋业有限公司老板王某出走,据记者了解其参股一家担保公司,涉资金约一亿……8月24日,位于温州瓯海区的锦潮电器有限公司老板戴某失踪,原因可能是其参与经营的担保公司出了问题……8月29日,位于温州鹿城区的耐当劳鞋材有限公司宣布停工,传言老板戴某因欠巨债潜逃…8月31日,永嘉县温州部落之神鞋业公司老板吴伟华失踪了.........9月1日,永嘉县蝶梦儿鞋厂老板黄杰失踪了......9月9日下午,在龙湾颇有名气的家电老板郑珠菊,郑珠菊共欠债权人现金借款、银行承兑汇票等高达2.8亿元,其中现金1.8亿元,银行承兑汇票1亿元左右“落跑”半个月之后,在温州经济开发区滨海园区被警方抓获。
温州小企业家跑路事件与改革问题的思索2010级2班孙成昊前几天在货币银行学课堂上,老师讲到了温州一些小企业主们由于深陷高利贷泥潭而跑的跑,跳楼的跳楼,我在讲台下聆听着老师的讲述,心中不禁感慨万千:温州企业主躲债出走事件,甚至“跳楼”的案例这一段时间屡屡出现。
当或真或假的消息满天飞舞之时,一种恐慌的情绪不仅只是在温州企业家和老百姓中间弥漫,还为中国经济平添了一份隐忧,温州问题成为了各大媒体焦距的重点。
而更值得我们去思索的,还是发生这一切的深层次的原因和小企业发展改革的深刻思考。
问题出现的本质是什么?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何在?这些都是我们普遍关心和迫切需要得到的答案。
首先我想从表面到内在进行自己的分析,众所周知,温州企业家跑路的问题的表面纠结于高利贷问题,温州小企业资金链的断裂也是因为承受不了剧增的高利贷放贷的压力。
那么首先是什么原因使得高利贷这种古老而血腥的获利方式在现代大行其道呢?一方面中小企业为了发展“求资若渴”,一方面国有银行惜贷如金。
与此同时,又有相当的民间资本无门,这三方以一种不健康的姿态在供求关系市场中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这次事件的基本根源。
当然,在此我也不想讨论高利贷如何产生的问题,老师也在课上说过高利贷即使在发达国家也有生存的土壤。
可是民间借贷市场过度繁荣,其背后一定有着深厚的土壤和政策的影响,我们再进一步进行分析。
通过查询资料得知,2011年,随着世界经济进入复苏阶段,中国的经济政策也从应对金融危机的应急状态回归常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与2009年相比,2011年的我国的市场资金供应紧缩,企业普遍感到资金紧张。
在此前到至今高通胀水平且通胀预期较强的背景下,各种成本大幅上升而导致融资需求的快速增加和融资成本的不断攀升。
而与此同时,小企业的生产成本却在进一步提高,在高通胀预期和高通胀的情况下,一方面受08年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以及非实体经济市场的诱惑,相当一部分以小实业发家的企业主们也将目光投向了房地产市场等非实体经济的投资市场,而这无疑需要大量资金去支持自己的市场投资行为;同时做实业的小企业面临着生产成本过大的压力,而由于制度的不尽完善,小企业的抗压能力较低,个别企业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也由于随之出现了资金链断裂的问题,当然还有一些决策失误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