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7
茶马古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茶马古道是中国古代贸易路线之一,起源于唐代,发展壮大于明清时期。
它是连接中国内地和西南地区及东南亚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国茶叶、丝绸、瓷器等商品的主要输出通道,被誉为“东方丝绸之路”。
茶马古道在历史上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茶马古道促进了中国茶叶贸易的繁荣。
茶叶是中国的传统农产品之一,通过经过茶马古道运输到东南亚及其他国家,使得中国茶叶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从而促进了中国茶叶贸易的发展。
其次,茶马古道对于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其他商品的输出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茶马古道的贸易,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得到了更广泛的推广和销售,从而带动了中国的制造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增强了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最后,茶马古道也对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茶马古道贯穿中国西南地区,使得西南地区的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等产品得以运往其他地区和国家,从而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推动。
总之,茶马古道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贸易路线之一,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促进了中国茶叶、丝绸、瓷器等商品的贸易繁荣,也为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 1 -。
茶马古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茶马古道是中国古代的一条重要贸易通道,连接了中国的内陆地区和海外市场。
茶马古道贯穿了中国西南部地区,将中国的茶叶、丝绸和其他商品运往印度、尼泊尔和东南亚国家,同时也将这些国家的香料、药材和其他商品带回中国。
在历史上,茶马古道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
茶马古道的建立源于古代中国人对贸易的需求。
中国古代文明的中心主要位于大陆的东部沿海地区,而西南地区的山区和高原地带资源丰富却交通不便。
为了将西南地区的资源能够运送到其他地区,中国人发展了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不仅是一条经济贸易通道,同时也是一条文化交流的纽带。
随着贸易的发展,茶马古道上出现了许多交易点和停靠站,形成了独特的茶棚、客栈、市场等建筑和设施,各族群和不同民族的人们经过茶马古道的交流和交往,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首先,茶马古道通过连接内陆和海外市场,促进了贸易的繁荣。
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商品通过茶马古道运往印度、尼泊尔和东南亚国家,成为重要的贸易产品。
茶叶是中国的传统饮品,通过茶马古道的贸易,中国的茶叶成为了世界各地的热门商品,不仅促进了中国茶叶业的发展,也推动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交流。
其次,茶马古道也促进了资源的开发和产业的发展。
西南地区的山区和高原地带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通过茶马古道的贸易,这些资源得以运送到其他地区,促进了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茶叶是西南地区的主要农产品之一,通过茶马古道运往其他地区,提高了茶叶的市场需求,推动了茶叶产业的发展。
同时,茶马古道也促进了其他行业的发展,如瓷器、药材、香料等行业,因为这些产品也是茶马古道上重要的贸易商品。
此外,茶马古道也推动了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茶马古道连接了中国的多个民族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交往。
来自中国、印度、尼泊尔和东南亚的商人和旅行者经过茶马古道,互相交流贸易信息、文化和技术,促进了各族群的文化融合和民族团结。
茶马古道上的交流还推动了语言、宗教和艺术的交流,促进了人们的相互理解和交流。
茶马古道古代贸易之路的历史遗迹古代的贸易之路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交流,其中茶马古道是中国古代贸易的重要一环。
茶马古道作为连接中国和西南亚、南亚的重要商路,留下了众多的历史遗迹,丰富了我们对古代贸易的认识。
本文将带您一起探索茶马古道的历史遗迹,领略这条古代贸易之路的魅力。
一、茶马古道的背景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是连接了中国西南地区和丝绸之路的古代贸易通道。
主要贸易品是茶叶和马匹,茶叶作为中国的特产,通过茶马古道运往西南亚和南亚地区,而马匹则源自西南地区,通过这条古道运往中原和其他地方。
茶马古道的开通,促进了中国与中亚、南亚地区的贸易往来,也成为中华文明与外部文明交流的重要桥梁。
二、丝绸之路的茶马支线茶马古道是连接了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线。
丝绸之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与中亚、西亚贸易的重要通道,而茶马古道作为丝绸之路的一部分,为贸易往来提供了便利。
从中国传出的茶叶通过茶马古道运送到丝绸之路,再经过中亚、西亚运往国外。
同时,茶马古道也将来自中亚、西亚地区的商品运往中国内地。
茶马古道的开通,不仅加强了中国与西亚、中亚地区的贸易往来,也使得丝绸之路更加畅通。
三、茶马古道的历史遗迹1. 茶马古道起点——敦煌敦煌是茶马古道的起点之一,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在敦煌,可以看到众多的历史遗迹,如著名的莫高窟和敦煌城。
莫高窟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保存了大量的壁画和雕塑,反映了当时丝绸之路上的多元文化交流。
而敦煌城则是古代贸易的集散地,曾经是中国与中亚地区商贸往来的重要城市。
2. 茶马古道节点之一——昆明昆明是茶马古道的重要节点之一,也是茶叶贸易的中心地。
在昆明,有着许多与茶叶贸易相关的历史遗迹。
其中最著名的是西山茶园,这里是中国最早种植和加工茶叶的地方之一。
西山茶园不仅保存了古代茶叶生产的遗址,还展示了茶叶加工的传统工艺和文化。
3. 茶马古道节点之一——拉萨拉萨是茶马古道的另一个重要节点,也是连接中国与南亚地区的贸易枢纽。
依材料思考茶马古道的当代价值介绍茶马古道是一个重要的交通通道,连接着中国的云南、四川和西藏三个地区。
这条古道贯穿了高山、峡谷和河流,是长期以来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本文将探讨茶马古道在当代的重要价值,并对其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保护历史遗迹茶马古道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交通通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保护茶马古道的文物和遗迹,有助于保留历史记忆,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古代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方式。
促进文化交流茶马古道不仅仅是一个经济交流的通道,也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桥梁。
通过保护和恢复古道上的文化建筑和文物,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学者前来研究和交流,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促进经济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茶马古道是中国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
古道沿线的风景秀丽,自然环境优美,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旅游。
发展茶马古道旅游业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推动区域发展茶马古道贯穿了云南、四川和西藏三个地区,经过的城镇和村庄可以作为贸易和经济交流的节点。
通过发展古道沿线的经济,可以推动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协作和互利共赢。
促进环境保护生态旅游的推动茶马古道的沿线自然环境丰富多样,是生态旅游的重要资源。
通过推动生态旅游,可以保护和恢复古道沿线的自然环境,提高当地居民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促进绿色发展茶马古道经过的地区大多为山区,资源相对匮乏。
发展绿色产业和可持续发展模式,可以减少对资源的过度开发,推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结论茶马古道作为一个历史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保护和开发古道,可以促进文化交流、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环境保护。
政府、学者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加强古道的保护和利用,确保其当代价值的实现和传承。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历史、发展现代,并实现持久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茶马古道的现实意义展开全文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绝品线路,它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
“茶马古道”是云南茶人常提及的古道,而情怀与精神,则是一方百姓的气质和秉性。
记载着特定时期的繁华历史。
提及茶马古道,无疑,已颇具声名。
它既是我国古代川、滇、藏地区的一条交通要道,又是西南各民族,经贸文化交流的走廊。
茶马古道分川藏、滇藏两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西亚、西非红海海岸。
茶马古道之兴,源于古代西南边陲的茶马互市,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并且在上世纪“二战”中达到鼎盛。
虽往事已去,如今,沉寂的古道,却如一条潜藏于历史烟尘中的丝带,串联着凤庆乃至西南各地的岁月变迁。
这条古道上的人文轶事、兴衰典故、文物旧址,更成为一种隐形的力量,体现着历史的价值,更彰显着现实的意义。
茶马古道是一部史诗,其背后所藏,是一个民族的贸易史和奋斗史,其中的艰辛困苦,无需赘述。
值得一提的是,茶马古道之上,是一个星罗棋布的文物带。
在大小数十个文物遗留之中,它为我们编织的,是一个地域文化的现实存在。
其中,如始建于宋代的“茶马司”,又如留存于荥经,以制茶闻名的姜氏族人修建的“姜家大院”,再如明代义兴茶号遗址、清代永昌茶号遗址等。
此外,茶马古道之上,留存的关隘、古镇、碑刻、佛寺、庙宇等,更是不乏有可观之处。
茶马古道,它不光为云南人提供了一份民族记忆,甚至,还是历史与文化得以延续的现实标本。
它的存在,让凤庆的地域文化,变得立体和丰满,也因为它的存在,久远的历史,为现代人提供一份珍贵文化。
在一定程度上,让久远的历史得以传承。
茶马古道还是一条艺术的古道,充满着审美意义的古道。
试想,那些散落于滇西南各地的关隘、古镇,其历史弥久,西风劲吹,诸如这样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美,体现着文明的厚重和苍凉。
茶马古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茶马古道是连接中国西南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一条历史悠久的商路,也是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和物质贸易交流通道,它是中国西南边陲地区和中原地区之间的重要联络线,被誉为“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马古道的开辟始于唐朝,至明清时期达到顶峰。
在这条古道上,“茶”象征着中国,“马”象征着藏区,而“茶马”则成为双方的重要交流媒介。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古道逐渐成为一个大而纷繁的商贸网络,涵盖了茶叶、金银、药材、丝绸、珠宝、玉石等物品的贸易。
茶马古道的开辟也促进了区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通过茶马古道,人们可以了解西南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树立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
茶马古道的开辟,也使贵州、四川、云南等西南地区的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促进了地区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同时,茶马古道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传承了藏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为西南地区的多元文化融合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历史的发展,茶马古道被逐渐淘汰,但它仍为现代经济发展留下了重要的启示。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发展,茶马古道的旅游价值和商业价值得到了发掘和重视,这条古道经过的城镇和景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欢迎和青睐。
同时,对于中国来说,茶马古道也是重要的文化遗产,也受到了国家和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总之,茶马古道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贸易和文化交流通道,对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茶马古道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仍然存在,值得后人继续研究和挖掘。
同时,茶马古道也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启示,为我们开辟了连接西南地区和中原地区的新途径,也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古代茶马古道的历史发展与文化价值茶马古道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商业通道,连接着中国大陆西南地区的云南、四川、贵州等省份及和南亚地区的缅甸、印度、孟加拉国等国家。
由于该道路沿途可以采摘到优质的茶叶和医药材料,特别是香料,因此它促进了云南等地的经济发展,并承载了许多民族文化的瑰宝。
古代茶马古道的历史发展在唐代之前,茶马贸易交通主要是两类:一是云南与西番贸易,二是云南与吐蕃(藏)贸易。
唐代中期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经济活动模式,即利用茶马古道直接将云南茶叶输送到吐蕃、蒙古草原等地。
这种传统的茶叶贸易通道,现已经发展成为茶叶交通大道。
在当时,资本积累还不是普遍存在的,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主要以物物交换为主。
因此,茶马古道也是那些时光中,重要的物物交互通道。
通过茶马古道,云南的茶叶和其他地区的商品,例如马匹和布匹等,被在茶马古道上往返的马队吸引,他们将这些商品奉献给在古道上生活的少数民族,从而促进了两地地区之间的贸易交流,提高了当地的经济实力。
到宋、元时期,茶马古道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较完整的交通网。
茶马古道往东走,连通昆明与贵阳;往西走,便是到了缅甸的姐俩镇引领进入印度东北部;而往南走,就能到达越南等地。
过茶马古道的商旅都会经过“滇池码头”,不仅是一种富有振奋的无形资本,也是一个货运商人必经之地,他们可以在这里修补车辆、补充食物和其他必需品,并租借和收购动物。
文化价值茶马古道不仅是古代商业产业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流传着广和悠久的茶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茶马古道已经成为中国珍贵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1. 茶文化茶叶,是中国的一张名片。
茶马古道不仅是中国古道中最为重要的一段道路之一,也是中国茶文化的传播者和推动者。
早在唐代时期,茶叶的价格就已经被普遍想象地赋予了极高地价值。
随着时间的推移,茶叶的价值也逐渐显露出来,不仅成为了交换贵重物品的通行工具,更是咖啡、牛奶、酒精等調和物中的佼佼者。
茶马古道沿途的茶园、茶居、茶馆等,无不展现出传统茶文化的美好场景。
茶马古道的历史影响
历史影响
1.纽带作用
茶马古道是一条政治、经济纽带。
促进了西藏与祖国的统一和藏汉人民唇齿相依、不可分离的亲密关系。
2.经济发展
茶马古道带动了西藏社会经济的发展。
沿着这条道路、伴随茶马贸易,不仅内陆大量的工农业产品被传入西藏丰富了西藏的物资生活,而且内陆的先进工艺、科技和能工巧匠也由此进入西藏,推动了西藏经济的发展。
3.西藏兴起
促进了西藏城镇的兴起和发展。
茶马古道上的许多交易市场和驮队、商旅的集散地、食宿点,在长期的商贸活动中,逐渐形成为居民幅凑的市镇,促进了西藏社会的城镇化发展。
4.文化交流
沟通了藏族与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
茶马贸易的兴起使大量西藏商旅、贡使有机会深入祖国内陆;同时,也使大量的汉、回、蒙、纳西等民族商人、工匠、戍军进入西藏。
在长期的交往中,增进了对彼此不同文化的了解和亲和感,形成了兼容并尊,相互融合的新文化格局。
茶马古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茶马古道是古代贸易路线中的重要一环,它连接了中国西南的云南、四川、贵州等地与印度、孟加拉国等南亚国家的贸易往来。
在古代,茶马古道上流通的物品主要是茶叶、马匹、丝绸、瓷器等。
这条古道不仅在文化、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着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首先,茶马古道促进了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
茶马古道的起点是中国西南的云南地区,这里盛产优质茶叶。
古代的茶商们通过茶马古道将茶叶运往南亚国家,这不仅促进了茶叶的销售,也带动了当地的茶叶种植业发展。
此外,在古代,茶马古道还是马匹贸易的主要通道之一,当地的马匹养殖业也因此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其次,茶马古道对当地的商贸业也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古代的茶商们通过茶马古道将茶叶、香料、丝绸、瓷器等商品运往南亚国家进行交易,这促进了当地的商贸业的繁荣。
茶马古道上的贸易往来还促进了文化和传统的交流,加深了不同地区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
最后,茶马古道也为当地的旅游业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茶马古道历史悠久、景色优美,成为了旅游胜地。
近年来,各级政府也加大了对茶马古道的保护力度,投入大量的资金修建茶马古道景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为当地的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总之,茶马古道在文化、历史、经济、旅游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为当地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茶马古道的
地位已经不再是过去的主要贸易通道,但它的美丽和历史价值仍将被人们传承和珍视。
茶马古道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木霁弘、陈保亚等几个年轻学者,通过对“滇、藏、川大三角”的文化考察,第一次提出了“茶马古道”的概念,此后十多年,在云南和中国学术界掀起了研究、探讨和考察茶马古道的热潮,并带动了云南旅游业和普洱茶产业的开发与发展。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茶马古道学术问题的争议也越来越多,而这种争议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众对茶马古道及其意义的正确认识。
一、茶马古道的两个争议
争议之一:茶马古道的起始时间。
汉朝?唐朝?宋朝?
关于茶马古道的历史,不少人主张“大约有二千多年时间”这一观点,即认为茶马古道开通于汉代。
这里忽略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即茶叶进藏的时间。
据笔者所知,无论藏史专家还是汉史专家、或是茶史专家,都一致认为是文成公主把茶叶带进西藏的。
藏族史研究专家黄奋生先生说:“文成公主入蕃,带进了蔓菁种子、车舆、
马、骡、骆驼。
到蕃后添制了农具,直接发展了生产。
松赞干布又向唐王请来蚕种、造酒、碾、水磨、纸、墨等工匠……茶叶也是从文成公主入蕃后输入的。
此种饮料的采用,对农牧民的生活,特别是对以肉食为主的牧民生活,发生了良好作用,其后成为藏族人民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之一”。
茶马古道研究学者木霁弘等也认为:“茶叶入藏是唐太宗时候的事,当时文成公主出嫁吐蕃,带去了饮茶的习俗”。
又据记录着唐开元至长庆一百多年时间故事的《唐国史补》记载:“常鲁公使西蕃,烹茶帐中。
赞普问曰:‘此为何物’?鲁公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
赞普曰:‘我此亦有’。
遂命出之,以指曰:‘此寺州者,此舒州者,此顾州者,此蕲门者,此昌明者,此邕州者。
’”说明唐代初期西藏就已有茶叶,而且早期进藏的茶叶大都是江南和四川一带的产品,并未提到云南茶。
另外从茶叶史及语言学中分析,中国最早的茶叶出于巴蜀等地,称为“荼”、“茗”、“贾”等,而西藏称茶为“咱”或“贾”,说明从内地传入。
而“云南各族人民饮用之茶,主要来自西双版纳,今西双版纳傣语称茶为La,彝语撒尼方言、武定方言也称为La,纳西语称为Le,拉祜语称为La,皆同傣语,可知这些民族最早饮用的茶是傣族供应的,西南各族人民仰赖西双版纳茶叶的历史很久了”。
一旦确定了茶叶进藏的时间,就可以肯定茶马古道形成
的时间是在唐代,而不是汉代,至今已有1300多年。
当然,在此之前,滇藏之间就应该有通道存在,但这只是茶马古道的前身,而不是茶马古道本身。
那么,能不能确定茶马古道的具体形成时间呢?
笔者以为,可以从“神川都督府”的建立时间算起,即公元680年。
按《中国全史・茶史》的说法:“吐蕃最初是从大唐王朝得到茶叶的,但是唐玄宗开元至天宝之际,唐蕃关系十分紧张,唐玄宗好大喜功,与吐蕃发生了多次大规模战争,大多以失败告终。
因此,以不准向吐蕃出口茶叶向吐蕃施加压力。
然而,吐蕃却成功地与地处云南的南诏结为联盟,并从那里获取了大宗茶叶,解决了饮茶的需要”。
据史书记载,吐蕃王朝是在松赞干布之父郎日松赞时崛起的,时在公元六世纪中期。
至公元581年,,郎日松赞死,松赞干布嗣位,年仅13岁。
公元583年,迁都拉萨,至618年,征服东方诸羌部落,成为一个强盛的部族。
公元641年,松赞干布向唐王请婚成功,于642年迎文成公主至西藏,这是唐蕃关系最好的时期。
但好景不长,唐太宗于649年去世,松赞干布也于650年去世,此后唐蕃之间开始了长达百余年的时战时和时期。
公元678年,松赞干布的孙子芒松芒赞派禄东赞之弟大论尊业多布率兵南下,入侵洱海地区。
680年,芒松芒赞之
子都松芒布结执政时期,与丽江纳西族结成军事联盟,在金沙江边的铁桥城设立了“神川都督府”,吐蕃“向白蛮征税,乌蛮亦款服,兵精国强,为前王所未有”。
其中茶叶应该是“征税”的内容之一。
因为在唐代樊绰的《云南志》中就有“茶出银生城界诸山”的记载,并说“大羊多从西羌、铁桥接吐蕃界三千二千口将来博易”。
说明古老的滇藏通道已经变成茶马贸易的通道。
当唐玄宗因为多次战败而对吐蕃实施“经济制裁”的时候,吐蕃利用“神川都督府”开辟的道路,从云南获取了大批茶叶,其中的主要操作者是纳西族,因为他们长期居住在滇藏要冲,而丽江是云南通往藏区的重要门户,这就是纳西人与茶马古道之间密不可分的原因所在。
至于宋朝的“茶马互市”,是在唐朝的茶马古道基础上的发展,不能成为茶马古道的起始点。
争议之二:茶马古道的线路。
一条?五条?
如果承认茶马古道起始于唐朝,那它的起源地应该是云南南部,即今普洱和西双版纳一带。
从普洱到西藏即滇藏通道,从西藏又通到印度的加尔各答,这是茶马古道的主要线路,其中有一条从四川雅安到芒康或昌都的线路即川藏线,称为北路,但最后与滇藏线重合。
在这个广大的地区和漫长征途中,又有无数的支路岔道,但并不改变滇藏线这个主干
有一种观点认为:茶马古道应该有好几条,如滇藏线、滇川线、滇湘线、滇粤线、滇越线、滇缅线等等,这几乎把云南历史上所有的对外通道都列进去了。
这种观点的荒谬处在于强调了云南为原生茶的发源地,而忽略了云南茶叶生产的历史。
前面说过,中国最早的茶叶出产于巴、蜀、荆、楚等地,即长江中上游地区,云南茶叶的祖先据称为诸葛亮,也即开发于东汉时期,但汉唐时期的云南茶叶没有也不可能突破“长江防线”到达中原地区,至少在史书中没有记载。
本来四川、湖北有茶,何必舍近求远从云南运进?所以滇川线和滇湘线与茶没有关系。
至于到越南、缅甸的茶路,那是近现代的事情,与“古道”扯不上。
从历史上看,中央王朝大规模开发云南是在明代以后,秦代的“五尺道”与汉代的“蜀身毒道”都是由当时的政治中心向云南或经过云南通向外国的通道,它基本上没有通过茶产地。
而唐代樊绰《云南志》卷七称:“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
茶的生产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上述通道还不能称为茶马古道。
二、茶马古道与南诏国的崛起
唐代以前,云南的政治中心在滇池以东地区。
唐王朝于公元738年封皮罗阁为“云南王”,赐姓“蒙归义”,扶持南诏兼并其他五诏为一,云南政治格局发生历史性改变,政治文化中心西移至大理。
此后的501年时间为南诏大理国时期,史学家称之为:“蒙段”政权,这个时期的云南文化被称作“南诏文化”,对后来云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南诏的崛起,许多学者都认为是自身的发展壮大,再通过“贿赂”而实现霸主地位,如《唐书》称皮罗阁以“破洱河蛮功,乃赂剑南节度王昱,求合六诏为一。
昱为请于朝,许之,赐姓蒙归义,册封为云南王,自是益强”。
笔者以为,把南诏崛起这样一个具有政治经济背景的重大历史事件归咎于个别领导人之间的贿赂行为,显得非常幼稚。
白族学者段鼎周先生在其著作《白子国探源》一书中指出:“纳西先民在公元三世纪时进入洱海区域东部……西汉时宾川为云南县地,至晋析为云平县,分县原因明显是因民族成份有了变化,即摩沙夷已在宾川有了一定实力,故封建王朝分而治之”。
这些磨些人来自汉朝时代的越�`郡,而“�`”与“析”、“西”相通混用,故称洱海东面和玉龙山南面的新区为“越析州”,到唐初称为“越析诏”,或称为“越析磨些诏”,他们在晋隋时期就占据了相当于今盐源、木里、冕宁、丽江、
宁蒗、永胜、鹤庆、宾川等地域,所以称“越析诏地最广,兵最强,素为南诏畏忌”,说明纳西先民早在隋唐以前就占据了这一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