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地质素描图画法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6.21 MB
- 文档页数:154
隧道掌子面地质素描相关概念及具体实施简介1岩石分类1.1 岩石一级分类即按成因进行分类,可以划分为三类: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岩浆岩是上地幔或地壳深部产生的炽热粘稠的岩浆冷凝固结形成的岩石,如花岗岩、闪长岩、玄武岩等。
沉积岩是成层堆积的松散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
在地壳表层,母岩经风化作用、生物作用、火山喷发作用而形成的松散碎屑物及少量宇宙物质经过介质(主要是水)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如灰岩、白云岩、砂岩等。
变质岩是由于地质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使原先已形成的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改变所形成的岩石,如片麻岩、大理岩等。
1.2 地质年代与地层单位的概念地质年代按照宙、代、纪、世表示,具体可参见“表1.1 地质年代表”。
地层单位按照宇、界、系、统、组等表示。
如,我国辽西的寒武系、第四系地层分组可参见图1.1、图1.2。
对于第四系黄土,Q1、Q2为老黄土,Q3、Q4为新黄土。
新黄土一般有湿陷性。
古生界Pz图1.1 寒武系地层示意新生界Kz图1.2 第四系地层示意1.3 地质符号参见“表1.2 部分地质符号简表”及表1.3。
表1.3 第四系地层成因及符号Q al冲积层Q dl 坡积层Q pl洪积层Q el 残积层Q l 湖积层Q eal风积层Q n 沼泽堆积Q eol 崩塌堆积Q del滑坡堆积2 岩层产状2.1 产状要素任何面状构造或地质体界面的产状均以其走向、倾向和倾角的数据表示,参见图2.1。
走向,倾斜平面与水平面的交线叫走向线(图2.1中AOB)。
倾向,倾斜平面上与走向线相垂直的线叫倾向线(图2. 1中OD)。
图2. 1 倾斜平面的产状要素图示图2. 2 真倾角与视倾角的关系图示α-真倾角;β、β-'视倾角;ω-二者夹角倾角,倾斜平面上的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之间的夹角(图2.1及图2. 2中之α角),即在垂直倾斜平面走向的直立剖面上该平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
绘制野外地质素描图地质素描是从地质观点出发,运用透视原理和绘画技巧来表达地质现象或地质作用的画幅。
野外勾绘的地质素描,通常是在调查观察过程中进行的,往往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一般就在自己野外记录本上用铅笔或钢笔画,不可能精工细作,故又称“地质素描草图”。
1 、地质素描的优越性地质素描比地质摄影优点多。
地质素描除了不受天气、镜头取景范围、近景与远景的限制和比较经济等优点外,更重要的是,当我们分析某种地质现象,认为哪些特征应当强调,哪些附属物或近旁的草木对这些特征有所干扰而应当排除时,若采用照像的办法,忠实于客观景物的复制,就会主次不分,不能突出地质内容,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若采用素描技术处理,则完全可以根据观察者的需要,对各种地质现象特征和附近的景物有所取舍,该突出哪些,该精简哪些,都任凭自己的运笔予以描绘和体现。
事实表明,一份地质调查报告,如果能充分运用地质素描,既有助于揭示和说明问题的现象本质,又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文字叙述,做到简明扼要、文图并茂,效果更佳。
2、地质素描的基本步骤选定素描对象的范围,确定景物在画框内的位置。
安排主要对象和次要对象的大小比例及其相对位置关系,并在图框内勾画出其范围。
勾画景物(或地质体)的轮廓线。
主要是抓住外形轮廓,如山脊、陡崖、河床、阶地、层面、断层之类。
勾画时先近后远,近处画得细致、清晰、浓重,远处画得粗略、轻淡、隐约。
尽量符合透视原理来运笔。
在轮廓线勾画就绪的基础上,加阴影线。
这一步骤主要是掌握景物形象的立体感,使其逼真如实。
适当画些背景或衬托物,用以美化画面。
为了清楚地表达画面的内容,可在景物(或地质体)附近标上必要的文字,如村庄、地层年代符号或其他符号等。
最后写上图名、地名、方位、测量数据、比例尺及其它必要的说明。
3、地质素描的种类地质素描按其内容,最常见的有下列几种类型:地层素描。
素描对象是地层,表示地层层位关系、地层特征等,如地层剖面素描图。
地质构造素描。
本页停留时间:00:04:48 七王坟地质地貌实习地质素描图的绘制方法:地质素描是从地质观点出发,运用透视原理和绘画技巧来表达地质现象或地质作用的画幅。
野外勾绘的地质素描,通常是在调查观察过程中进行的,往往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一般就在自己野外记录本上用铅笔或钢笔画,不可能精工细作,故又称“地质素描草图”。
1 、地质素描的优越性地质素描比地质摄影优点多。
地质素描除了不受天气、镜头取景范围、近景与远景的限制和比较经济等优点外,更重要的是,当我们分析某种地质现象,认为哪些特征应当强调,哪些附属物或近旁的草木对这些特征有所干扰而应当排除时,若采用照像的办法,忠实于客观景物的复制,就会主次不分,不能突出地质内容,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若采用素描技术处理,则完全可以根据观察者的需要,对各种地质现象特征和附近的景物有所取舍,该突出哪些,该精简哪些,都任凭自己的运笔予以描绘和体现。
事实表明,一份地质调查报告,如果能充分运用地质素描,既有助于揭示和说明问题的现象本质,又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文字叙述,做到简明扼要、文图并茂,效果更佳。
2、地质素描的基本步骤(1)选定素描对象的范围,确定景物在画框内的位置。
(2)安排主要对象和次要对象的大小比例及其相对位置关系,并在图框内勾画出其范围。
(3)勾画景物(或地质体)的轮廓线。
主要是抓住外形轮廓,如山脊、陡崖、河床、阶地、层面、断层之类。
勾画时先近后远,近处画得细致、清晰、浓重,远处画得粗略、轻淡、隐约。
尽量符合透视原理来运笔(4)在轮廓线勾画就绪的基础上,加阴影线。
这一步骤主要是掌握景物形象的立体感,使其逼真如实。
(5)适当画些背景或衬托物,用以美化画面。
(6)为了清楚地表达画面的内容,可在景物(或地质体)附近标上必要的文字,如村庄、地层年代符号或其他符号等。
(7)最后写上图名、地名、方位、测量数据、比例尺及其它必要的说明。
3、地质素描的种类地质素描按其内容,最常见的有下列几种类型:地层素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