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6
建筑工程中的太阳能光伏技术随着环境保护和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认识到,太阳能光伏技术正日益在建筑工程中被广泛应用。
太阳能光伏技术以太阳能发电为核心,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建筑提供清洁、可再生的能源。
本文将探讨建筑工程中太阳能光伏技术的应用,并分析其对建筑工程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太阳能光伏技术的原理及组成太阳能光伏技术基于光伏效应,光伏效应是指在某些材料中,当光能照射到材料表面时,光子与材料中的原子发生相互作用,使得电子获得能量从而产生电流。
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光伏技术的核心设备,它能够将太阳光转化为直流电能,并经过逆变器的处理后供电给建筑系统使用。
太阳能光伏系统通常由太阳能电池板、逆变器、电池储能系统和监控系统等组成。
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光伏系统的核心组件,它由多个太阳能电池芯片组成,并通过串联或并联的方式组成电池板阵列。
逆变器是将直流电能转化为交流电能的关键设备,它能够将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以满足建筑系统的用电需求。
电池储能系统用于储存太阳能光伏系统所产生的电能,以供给夜间或低光照条件下的用电。
监控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太阳能电池板的工作状态和发电效果,提供数据支持和故障诊断。
二、建筑工程中太阳能光伏技术的应用1. 能源供给太阳能光伏技术可以为建筑提供清洁、可再生的能源供给。
通过在建筑外立面、屋顶或阳台等位置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满足建筑系统的用电需求。
太阳能光伏系统可以将电能直接供给建筑系统使用,也可以将多余的电能存储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在光照条件较好的地区,太阳能光伏技术甚至可以实现建筑对电网的逆向供电,将多余的电能反馈到电网中,提供给其他用户使用。
2. 建筑外立面的美化太阳能电池板可以灵活安装在建筑外立面的幕墙上,不仅实现了能源的收集,还可以美化建筑外观。
通过选择不同材质、颜色和造型的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打造出各种各样的艺术效果,增加建筑的美观性和独特性。
太阳能光伏技术将能源利用和建筑设计相结合,为建筑工程带来了更多的创意和可能性。
建筑物屋面光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对清洁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建筑物屋面光伏技术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光伏技术作为一种利用光照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本文将探讨建筑物屋面光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探讨其优势、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建筑物屋面光伏技术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建筑物开始将太阳能光伏板安装在屋顶,以便利用太阳能发电。
这种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充分利用了建筑物自身空间,减少了对土地资源的占用。
同时,建筑物屋面光伏技术还可以为建筑物提供电力支持,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
然而,建筑物屋面光伏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光伏电池板的造价较高,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
其次,光伏电池板的效率仍然有待提高,尤其是在低光照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此外,光伏电池板的安装与维护也面临一定困难,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和高额的运维成本。
这些挑战都制约了建筑物屋面光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推广。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建筑物屋面光伏技术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一方面,科学家们致力于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转换效率,寻求新材料和新结构的突破,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性能。
例如,柔性太阳能电池板的研发,可以更好地适应建筑物屋面的曲面形状,并且可以大规模生产,降低了制造成本。
另一方面,建筑设计师也开始将光伏技术融入到建筑设计中,通过优化建筑的方位、造型和材料选择等手段,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
这种将建筑与光伏技术结合的创新设计,在城市中掀起了一股绿色建筑风潮。
未来,建筑物屋面光伏技术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太阳能电池板的转换效率将不断提高,成本将进一步降低。
此外,新型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也将为光伏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例如,正在研究的透明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应用在建筑物的窗户和幕墙上,不仅提供电力支持,还保持了建筑的美观性和采光性。
建筑施工中的新型节能技术应用有哪些在当今社会,能源短缺和环境保护成为了全球性的重要议题。
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的大户,积极采用新型节能技术不仅有助于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还能提高建筑的舒适度和可持续性。
以下将详细介绍建筑施工中常见的新型节能技术及其应用。
一、太阳能技术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太阳能热水器是较为常见的应用之一,通过吸收太阳能将水加热,为建筑提供生活热水,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更是具有巨大的潜力。
在建筑屋顶或外墙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不仅可以满足建筑自身的用电需求,多余的电能还可以并入电网。
这种技术不仅能为建筑提供清洁电力,还能降低建筑的运营成本。
此外,太阳能采光技术也逐渐受到关注。
通过合理设计建筑的采光系统,利用反射镜或导光管将阳光引入室内,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二、地源热泵技术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
它通过地下埋管与土壤进行热量交换,在冬季将地下的热能提取出来用于供暖,夏季则将室内的热量排放到地下,实现制冷。
与传统的空调系统相比,地源热泵具有高效节能、运行稳定、环保无污染等优点。
其能效比传统空调系统高出 30%至 50%,大大降低了建筑的能耗。
同时,由于地源热泵系统不直接排放温室气体,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在建筑施工中,地源热泵系统的安装需要进行专业的地质勘察和设计,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节能效果。
三、保温隔热技术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是建筑节能的关键。
新型保温隔热材料的不断涌现,为建筑节能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例如,真空绝热板具有极低的导热系数,能够有效减少热量的传递。
气凝胶保温材料不仅保温性能优异,还具有防火、防水等优点。
在建筑施工中,除了选择优质的保温隔热材料外,还需要注重施工工艺。
确保保温层的连续性和密封性,避免出现热桥现象,从而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效果。
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利用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利用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本店铺为大家解答。
我国蕴藏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的利用前景广阔。
随着最近三十年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能耗大国,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依赖度也在增强。
绿色、节能等关于节约能源的话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1. 建筑围护结构与太阳能建筑围护结构是建筑空间的皮肤,是建筑室内外环境的分界点,它具有隔热、抗寒、防水、通风和采光等功能,也为室内空间提供安全、隐私、出入口和视域,同时它还调整室内外光、热、声、气等各种形式的能量流。
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是建筑围护结构的基本目标之一,但在舒适与节能之间往往存在着矛盾。
要在围护结构的设计中引入生态概念,将太阳能的利用与建筑围护结构的设计巧妙地结合起来。
从古到今,创造节能舒适的室内环境始终是建筑围护结构的基本目标之一。
然而这个目的并不容易达到,得失总是相伴而生的。
当建筑围护结构遮蔽严寒的时候,也把阳光隔离在外;当开大窗户以获得充足光线的时候,建筑的隔热性能又大幅度降低。
同时,建筑的室外环境总是在四季的更替、昼夜的交换中时刻地变化。
尽管有时居住者可以从天气的变化中获益,但大多数情况下,室外环境的变化总是使得人们为了维持舒适的环境而付出过多的能耗。
这从围护结构与太阳能的关系中可见一斑:在夏季,为了抵御强烈的太阳辐射带来的高温,人们不得不消耗大量电能制造清凉的室内环境,而作为无污染的能源太阳能却得不到利用。
在冬季,为了阻挡寒风,围护结构将太阳能阻挡在外,而为享受空调带来的温暖环境却消耗着大量不可再生的能源。
[1]2. 太阳墙的原理与应用由加拿大Conserval 公司研制的太阳墙系统是一种复合式和开放式的围护系统,通过在建筑外墙安装的复合金属墙板,可以使围护结构与自然界共同呼吸,这种生态围护结构能够利用太阳能高效采暖、有效通风,很好地解决了太阳能利用和建筑设计一体化的问题。
通过在围护结构设计中引进生态概念,太阳墙这种多功能围护结构将围护功能和太阳能的利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7绿色施工技术
7.10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
1.主要技术内容
“建筑太阳能一体化”是指在建筑规划设计之初,利用屋面构架、建筑屋面、阳台、外墙及遮阳等,将太阳能利用纳入设计内容,使之成为建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分为太阳能与建筑光热一体化和光电一体化。
太阳能与建筑光热一体化是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的利用技术,建筑上直接利用的方式有:①利用太阳能空气集热器进行供暖;②利用太阳能热水器提供生活热水;③基于集热-储热原理的间接加热式被动太阳房;④利用太阳能加热空气产生的热压增强建筑通风。
太阳能与建筑光电一体化是指利用太阳能电池将白天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由蓄电池储存起来,晚上在放电控制器的控制下释放出来,供室内照明和其他需要。
光电池组件有多个单晶硅或多晶硅单体电池通过串并联组成,其主要作用是把光能转化为电能。
2.技术指标
(1)太阳能与建筑光热一体化,按《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和《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规范》GB50495技术要求进行。
(2)太阳能与建筑光电一体化按《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JGJ203技术要求进行。
3.适用范围
适用于太阳辐射总量在5000MJ/m2的青藏高原、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北大部,以及云南、广东、海南的部分低纬度地区。
太阳能与建筑光电一体化宜建小区式发电厂。
4.以应用的典型工程
乌鲁木齐市华源·博瑞新村以太阳能真空管为组件的屋顶和外挂墙壁,进行热水供应,小区路灯和地下车库照明采用LED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学楼。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立面与太阳能利用原则随着全球能源危机日益严重,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建筑设计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建筑的立面设计对太阳能的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建筑设计中,合理地利用太阳能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还能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针对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立面与太阳能利用原则展开讨论。
首先,建筑立面的朝向和角度是太阳能利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南向是太阳辐射最丰富的方向,因此建筑的立面朝向南方可以最大限度地吸收太阳能。
同时,倾斜角度的选择也影响太阳能的利用效率。
通常来说,对于位于北纬30度左右的地区,太阳能接收面的倾斜角度约为30度最为合适,倾斜角度过大或过小都会降低能量的收集效率。
其次,建筑立面的材料与颜色对太阳能的利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太阳能是通过光线的照射而转化为能量的,因此建筑立面的材料应具备良好的储热性能和光吸收能力。
常见的太阳能利用材料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热水器、光热集热器等。
另外,建筑立面的颜色也需谨慎选择,建议选择较为浅色的颜色,以提高反射太阳光的能力,从而减少热量的吸收。
第三,建筑立面的窗户设计和遮阳设施是太阳能利用的关键之一。
合理设计窗户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实现室内的自然采光,减少对人工照明的需求。
同时,窗户玻璃的选择也应考虑太阳能的利用。
例如,选择具有较高热反射和低热传导的窗户玻璃,可以减少热量的传递,提高室内的舒适度。
此外,设置遮阳设施,如遮阳板、帘子等,可以控制室内的光线强度,降低由于强光引起的视觉不适。
最后,建筑立面的通风设计也是太阳能利用的重要方面。
通过合理设置通风窗口和通风设备,可以实现室内的空气流通,降低室内温度,减少对人工空调的依赖。
此外,通过设置太阳能风扇或通风塔等设备,可以借助太阳能的热效应来实现室内空气的自然流动。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立面与太阳能利用原则是紧密相连的。
合理选择建筑立面的朝向和角度、选择具备良好太阳能利用性能的材料与颜色、设计合理的窗户和遮阳设施,以及实现良好的通风设计,都有助于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建筑工程中的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能源供应。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日益增强,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成为了现代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的意义在传统的建筑工程中,建筑只是简单地承载和隔离人类的居住和工作空间,而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则将太阳能利用融入到建筑中,提供了更多的功能和价值。
1. 节约能源: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减少对传统能源的需求,实现能源的节约与减排。
2. 提高建筑性能: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将太阳能热利用、光伏发电等技术融入建筑,提高建筑的热舒适性和能源利用效率。
3. 实现可持续发展: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使建筑与自然环境实现良好的融合,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二、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的主要原则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需要遵循一系列原则,以保证设计方案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1. 建筑适应性: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需要根据建筑的朝向、气候特点和功能需求,合理安排太阳能设施的布局和性能参数。
2. 能源利用效率: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应当最大程度地提高太阳能的吸收、利用和转换效率,确保能源的充分利用。
3. 综合性能优化: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结构、能源系统、环境条件等因素,实现整体性能的最优化。
4. 美观与功能统一: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需要将太阳能设施与建筑的外观、功能融为一体,实现美观与功能的统一。
三、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的具体应用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已经在各类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涉及住宅、商业、工业等各个领域。
1. 太阳能建筑外墙:通过将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建筑外墙上,实现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建筑立面的美观统一。
2. 太阳能建筑屋顶:利用太阳能光伏电池板或太阳能热水管路覆盖在建筑屋顶上,实现电力和热能的收集和利用。
3. 太阳能建筑阳台:在建筑阳台上设置太阳能热水器或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实现太阳能资源的合理利用。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中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应用与评价摘要: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可再生能源技术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探讨可再生能源技术在建筑能源系统中的应用与评价,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环境;能源应用;可再生能源技术1建筑环境中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概述1.1太阳能技术在建筑环境中的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是指利用光伏电池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过程。
在建筑环境中,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可以安装在建筑的屋顶、外墙或阳台等位置,通过吸收阳光并转换为电能,为建筑提供电力供应。
光伏发电系统具有安装灵活、零排放、可再生等优点,能够有效降低建筑的能耗,减少对传统电网的依赖。
此外,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还可以实现建筑能源系统的多元化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
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是指利用太阳能的热量进行供暖、热水生产等用途的技术。
在建筑环境中,太阳能热利用系统通常包括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集热系统等设备,通过收集太阳能的热量,为建筑提供热水、供暖等服务。
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具有绿色、环保、节能等优点,可以有效减少建筑的能耗,降低碳排放,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在实际工程中,太阳能技术在建筑环境中的应用需要考虑诸多因素。
首先,建筑的朝向和结构设计应考虑太阳能的辐射情况,最大化利用太阳能资源。
其次,光伏组件的选用和安装位置需科学合理,确保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和稳定性。
在建筑环境中,太阳能技术的应用还需要进行质量验收和性能评估。
质量验收包括对光伏系统和太阳能热利用设备的安装质量、运行状态等进行检查,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性能评估则需要对系统的发电量、热利用效率等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优化,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性能优良。
1.2风能技术在建筑环境中的应用风能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在建筑环境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风能技术通过利用风的动能来产生电力,为建筑能源系统提供清洁、可再生的能源来源。
建筑设计中的可持续能源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当今世界各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们所追求的目标,这也包括了建筑设计行业。
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愈发重要,特别是太阳能利用的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如何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可持续能源利用。
一、太阳能的应用太阳能作为一种无限的可再生能源,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中。
太阳能光伏系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应用。
通过安装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应建筑的用电需求。
同时,还可以将多余的电能存储于电池中,以备晚上或阴雨天使用。
这种系统不仅能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除了光伏系统,太阳能热水器也是常见的太阳能利用方式之一。
通过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系统,太阳能可以用于加热供应建筑内的热水需求。
这种系统由太阳能集热器、热水储存装置以及管道组成。
太阳能集热器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然后将热能传递给热水储存装置,使得热水储存装置内的水温升高。
这种方式既能减少能源消耗,也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二、可持续能源在建筑设计中的好处1. 节能减排: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可以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
这对于减缓全球变暖、改善空气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
2. 成本节约:尽管在建造阶段,可持续能源技术可能需要额外的投资,但长期来看,利用可再生能源可以降低建筑的运营成本。
太阳能光伏系统和太阳能热水器可以减少建筑的用电和用水费用,从而回收投资并为建筑带来经济效益。
3. 增加建筑价值:随着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加,建筑的可持续能源利用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卖点。
具备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的建筑将与其他建筑有所区别,并可能更受市场欢迎。
三、建筑设计中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尽管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成本问题是应用可再生能源的一大障碍。
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成本通常较高,需要考虑投资回报周期等因素。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是通过政府的支持和激励措施,如提供补贴或减税政策。
建筑中太阳能应用案例分析摘要现今,资源问题已经开始困扰世界各国。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能源生产和消耗大国,因此建筑节能对建筑的节能减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太阳能作为一个清洁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是现今的技术无法在建筑中充分利用太阳能,进而无法更好地达到建筑节能的目的。
本文通过对太阳能应用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和优秀案例分析,来总结出我国建筑太阳能应用的发展方向以及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太阳能应用;建筑节能;发展方向1引言当今社会,世界各国都把能源问题放到了关系国际民生的战略位置,发达国家都空前地重视节能问题。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要求能源的大量消耗。
其中建筑耗能是我国三大“耗能大户”之一,目前我国现有建筑的99%以上属于高能耗建筑,单位建筑面积采暖用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的3倍-5倍。
在能源紧缺的形势下,许多国家将目光投向了未来最有发展潜力的新型能源太阳能。
通过先进的技术利用太阳能这种最丰富、最便捷、无污染的能源来进行采暖制冷、供应热水和进行光电转换,以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同时达到减少和不用矿物燃料的目的。
据专家估计,到21世纪中叶,可再生能源将占世界电力市场的3/5,燃料市场的 2/5,“太阳能经济”将成为未来全球能源结构的主流方向之一。
2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及建筑应用2.1中国现阶段的太阳能建筑应用领域现代建筑为满足居住者的舒适要求和使用需要,应具备供暖、空调、热水供应、供电(包括照明、电器)等一系列功能,太阳能建筑应用的总体目标,即是用太阳能代替常规能源来提供建筑物的上述功能要求。
目前中国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建筑应用,包括太阳能热水、、太阳能供热采暖和太阳能空调三大领域。
其中,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产业化发展最快的是太阳能热水供应,其次是被动式采暖太阳房,太阳能供热、采暖和太阳能空调则处于建设示范工程的起步阶段。
2.2被动太阳能采暖被动太阳能采暖是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通过建筑朝向和周围环境的恰当布置,建筑内、外空间布局的巧妙处理以及维护结构和建筑材料的合理选择,使建筑物本身在冬季有集取、贮存和分配太阳热能的功能,在夏季又能遮蔽太阳辐射、散逸室内热量。
光伏发电技术在城市建筑中的应用随着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与需求的增加,光伏发电技术作为一种可持续且环保的能源解决方案,逐渐在城市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光伏发电技术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以满足建筑物的能源需求,同时也能减少对传统燃煤发电的依赖。
本文将探讨光伏发电技术在城市建筑中的具体应用,并分析其优势和挑战。
一、光伏发电技术在屋顶上的应用1.屋顶光伏发电板的安装为了利用太阳能,现代建筑将光伏发电板直接安装在屋顶上,以最大程度地接收阳光。
这些发电板可以是硅基光伏面板、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或柔性光伏面板等。
安装光伏发电板需要一定的结构支撑和电气系统,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2.屋顶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营与维护一旦安装了光伏发电板,建筑师和运营商需要确保发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这包括对发电系统的监测、性能评估以及定期的清洁和维护。
此外,发电系统需要与建筑物的电网连接,以实现电能的传输和利用。
二、光伏发电技术在幕墙上的应用1.光伏幕墙系统的设计与制造光伏幕墙是将光伏发电技术与建筑外墙结合的一种创新方案。
通过在建筑外墙上安装光伏面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同时保持建筑的外观美观。
光伏幕墙的设计和制造需要充分考虑外观、材料选择、发电效率以及与建筑结构的整合。
2.光伏幕墙对能源利用和建筑保温的影响光伏幕墙在城市建筑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产生清洁能源,还可以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
光伏幕墙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减少空调和供暖系统的负荷。
同时,光伏幕墙还可以提供额外的隔热层,改善建筑的保温性能。
三、光伏发电技术在立面和遮阳系统中的应用1.立面光伏发电板的设计与材料选择立面光伏发电技术是将光伏面板集成到建筑立面中,使建筑表面具有发电功能。
立面光伏发电板通常使用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以确保光线透过建筑立面进入室内,同时实现发电。
设计和材料选择需要结合建筑美学要求和光伏发电效率。
2.光伏遮阳系统的设计与调节光伏遮阳系统是一种创新的太阳能利用解决方案,它将光伏发电技术与遮阳结构相结合。
混凝土结构中太阳能光伏技术的应用混凝土结构中太阳能光伏技术的应用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太阳能光伏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混凝土结构作为建筑结构的主要材料之一,也在不断探索太阳能光伏技术的应用。
本文将从太阳能光伏技术的基本原理、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方式和优缺点三个方面,对太阳能光伏技术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一、太阳能光伏技术的基本原理太阳能光伏技术是指利用太阳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电效应,在半导体材料中通过光子与电子的相互作用,使电子跃迁到导体带中,形成电流和电压。
太阳能光伏技术的核心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是由多个太阳能电池片组成的,每个太阳能电池片由一个薄片半导体材料制成,通常是硅。
二、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方式1.屋顶太阳能光伏板在混凝土结构的屋顶上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应到建筑物内部的用电设备。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省去了建筑物外部的光伏电站,节省了空间,并且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为建筑物提供独立的电力供应。
2.外立面太阳能光伏板在混凝土结构的外立面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应到建筑物内部的用电设备。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节省了空间,同时还可以为建筑物提供一定的隔热、降噪和外观效果。
3.太阳能光伏墙太阳能光伏墙是将太阳能光伏板直接嵌入到混凝土结构的墙体内部,实现太阳能光伏和建筑结构的完美结合。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不占用建筑物的地面和空间,同时还可以为建筑物提供一定的隔热、降噪和外观效果。
三、优缺点分析1.优点:(1)环保节能:太阳能光伏技术是一种清洁的能源,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物,具有较高的环保性;同时太阳能光伏技术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节约了传统能源的使用。
(2)美观性:太阳能光伏技术可以与混凝土结构完美结合,不仅可以为建筑物提供独特的外观效果,还可以为建筑物提供一定的隔热和降噪效果。
(3)可靠性:太阳能光伏技术可以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自动工作,不需要任何外部的能源供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绿色建筑的最新技术和应用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人们对环保、绿色建筑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全球建筑业的一个热点话题。
为了满足人们对绿色建筑的需求,世界各地的建筑师和设计师一直在努力寻找最新的绿色建筑技术和应用。
以下将介绍一些最新的绿色建筑技术及其应用。
一、太阳能技术太阳能技术是绿色建筑领域中最受欢迎的技术之一。
它可以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或热能,从而提供可再生的能源。
在绿色建筑中,太阳能技术可以用来取暖、照明和供电。
目前,最常见的太阳能技术是太阳能电池板和太阳能热能系统。
太阳能电池板是一种能够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的设备。
这种设备适用于绿色建筑中的各种应用场合,包括屋顶、墙壁、窗户等。
太阳能电池板可以为建筑物提供电力,并可以将多余的能量存储在电池中,以备不时之需。
太阳能热能系统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将水加热的设备。
太阳能热能系统可以为建筑物提供热水,并可以用于供暖和空调系统。
这种设备不仅能够节约能源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而且还可以节约建筑物的运营成本。
二、地热能技术地热能技术是一种利用地下热能的技术。
在绿色建筑中,地热能技术主要用于供暖和空调系统。
这种技术利用地下深处的稳定温度,将地下的热能转化为建筑物所需的热能或冷能。
同时,地热能技术还可以用于热水供应和制冷系统。
地热能技术的优点在于,它不会使用任何外部能源,因此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地热能技术还可以帮助建筑物降低运营成本,因为地热能系统的维护成本相对较低。
三、节水技术节水技术是一种绿色建筑技术,可以帮助建筑物节约用水。
在绿色建筑中,节水技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包括用于灌溉植物的雨水收集系统、节水洗手间设备以及低水消耗的墙壁涂料。
在绿色建筑中,节水技术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因为全球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利用节水技术可以帮助建筑物节约用水,从而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
四、绿色屋顶绿色屋顶是一种让建筑物更环保的方法。
它是利用屋顶平台上的植物和土壤来改善空气质量、减少热岛效应和增加建筑物的可持续性。
建筑设计中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是指在人类使用过程中,能够不断生成以维持其自身供应相当长或无限时间的能源。
随着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建筑设计中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三个方面分析建筑设计中的可再生能源利用。
1. 太阳能利用太阳能是一种无穷的、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中。
太阳能发电和太阳能热利用是建筑中常见的利用方式。
太阳能发电主要通过光伏系统实现。
光伏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给建筑内的电力需求。
在建筑设计中,可以通过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或整合太阳能电池板的建筑外墙、屋顶以及阳台等部位,将太阳能充分吸收并转化为电能,实现供电与能源储备的可持续性。
而太阳能热利用主要通过太阳能热水器来实现,将太阳能热能转化为热水供给建筑内的热水需求。
太阳能热水器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地降低燃料成本、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时也对环境和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2. 风能利用风能是指由大气运动而产生的动能,是另一种常见的可再生能源。
建筑设计中,可以利用风能来实现风力发电。
风力发电通过风力发电机将风的动力转化为机械能,再经由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在建筑设计中,可以将风力发电机安装在高层建筑、桥梁等容易受到风的场所,充分利用风能资源进行发电。
风力发电对于城市的电力供应和能源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了环境污染的程度。
3. 地热能利用地热能是指地球内部储存的热能资源,通过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为建筑提供供暖和制冷的能源。
地热能主要通过地源热泵来进行利用。
地源热泵利用了地面的稳定温度来进行热能转换。
在建筑设计中,可以利用地下的稳定温度来进行空调系统的供热和制冷。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显著节约能源,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总结:建筑设计中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在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的合理利用,可以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能源的可持续供应。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太阳能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太阳能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建筑节能的背景分析,引出太阳能技术在推广应用,从解决节能建筑中采暖和通风问题入手,提出了较为完善可行、能够有效提高室内热舒适的太阳能技术设计和应用思路。为今后深入研究、推广理论,寻求适合建筑的节能设计方法打下基础。
关键词:建筑设计;太阳能;采暖;通风;技术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background of building energy saving, leading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in application, starting with the solution of heating and ventilation problems in energy saving buildings, the more perfect and feasible,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indoor thermal comfort in solar technology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ideas. Key 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solar energy; heating; ventila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世界范围内能源短缺问题的突显,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势在必行。在全世界的能源消耗中,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30%~40%。在我国,建筑能耗问题更为紧迫。据国家最新统计: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能耗建筑;既有建筑近40亿平方米,而其中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 目前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至3倍,对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能耗负担和严 重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因此,有效地降低建筑能耗已经变得愈发具有现实意义。进入21世纪后,建筑节能的主题内容是建筑能源的可持续性。由此可见,高效、充分地利用太 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己经成为建筑节能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发展方向。 1太阳能建筑技术策略的理论研究 1.1 太阳能建筑技术的原理 在建筑中进行太阳能热利用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集热器吸收太阳能光热,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或机械能,利用热能加热空气进行采暖或通风。由于太阳能具有分散性、间歇性、不稳定性、利用率相对较低,所以设计时应当从该地区太阳能资源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把太 阳能技术应用到建筑中去,寻求和发展适合不同地域的太阳能应用技术,使太阳能 更充分的发抨作用。 1.2 太阳能建筑技术的设计方法 在建筑中应用太阳能技术,不仅要节能,还要实现太阳能建筑一体化。一是考虑太阳能在建筑上的应用对建筑物的彩响,包括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围护结构的特性、建筑体型和众而的改变;二是考虑太阳能利用的系统选择,以及太阳能产品与建筑形体的有机结合。 1.2.1太阳能采援设计 太阳能采暖技术总体可分为两大类:被动式和主动式,其中每类都包括多种形式。在设 计和使用时往往采用不同形式相结合,以求合理与最优化。 (l)被动式太阳能采暖设计 被动式太阳能采暖设计是通过建筑朝向和周围环境的合理分布、内部空间和外部形体的巧妙处理、以及建筑材料和结构构造的恰当选择,使其在冬季能集取、保持、储存、分布太阳热能,从而解决建筑物的采暖问题。该设计的基本思想是控制阳光和空气在恰当的时间进 入建筑并储存和分配热空气。其设计的基本原则是要有有效的绝热外壳,有足够的集热面积,室内布置尽可能多的储热体,以及主次房间的平面位置合理。其典型的设计形式如图l所示。
(a) 直接受益式(b) 集热蓄热墙式 图l被动式太阳能采暖设计的典型形式 ①直接受益式 直接受益式太阳房是被动式采暖技术中最简单的一种形式,具有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大面积玻璃窗的南向房间都可以看成是直接受益式太阳房。在冬季,太阳光通过大玻璃窗直接照射到室内的地面、墙壁和家具上,大部分太阳辐射能被其吸收并转换成热量,从而使它们的温度升高;少部分太阳辐射能被反射到室内的其他表面,再次进行太阳辐射能的吸收、反射过程。温度升高后的地面、墙壁和家具,一部分热量以对流和辐射的方式加热室内的空气,以达到采暖的目的;另一部分热量则储存在地板和墙体内,到夜间再逐渐释放出来,使室内继续保持一定的温度。为了减小房间全天的室温波动,墙体应采用具有较好蓄热性能的重质材料,例如:石块、混凝土、土坯等。另外,窗户应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并配备保温窗帘。 直接受益式太阳房窗墙比的合理选择至关重要。加大窗墙比一方面会使房间的太阳辐射得热增加,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室内外的热量交换。《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中规定,窗户面积不宜过大,南向不宜超过0.35。但这是指室内通过采暖装置维持较高的室温状态时的要求。当主要依靠太阳能采暖,室温相对较低时(约14℃),加大南向窗墙比到0.5左右可获得更好的室内热状态。 ②集热蓄热墙式 集热蓄热墙是由朝南的重质墙体与相隔一定距离的玻璃盖板组成。在冬季,太阳光透过玻璃盖板被表面涂成黑色的重质墙体吸收并储存起来,墙体带有上下两个风口使室内空气通过集热蓄热墙被加热,形成热循环流动。玻璃盖板和空气层抑制了墙体所吸收的辐射热向外的散失。重质墙体将吸收的辐射热以导热的方式向室内传递,但另一方面,冬季的集热蓄热效果越好,夏季越容易出现过热问题。目前采取的办法是利用集热蓄热墙体进行被动式通风,即在玻璃盖板上侧设置风口,通过空气流动带走室内热量。另外利用夜间天空冷辐射使集热蓄热墙体蓄冷或在空气间层内设置遮阳卷帘,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降温的作用。通过对位于辽宁省大连农村地区采用集热蓄热墙的被动式太阳房进行实测,表明太阳房室内温度在夏季比对比房低5 ° C。冬季高9° C。 (2)主动式太阳能采暖设计 主动式太阳能采暖设计是以太阳能的集热器、管道、散热器、风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机或泵以及储热装置等组成强制循环的太阳能采暖系统。相对于被动式系统而言,主动式系统较为复杂,造价较高,多用于大型公共建筑,其典型的设计形式如图2所示。
a ) 空气集热式 ( b ) 液体集热式 图2主动式太阳能采暖设计的典型形式 目前在所有太阳能采暖方式中,用空气做介质的系统相对而言技术简单成熟、应用广泛、运行安全、造价低廉。 1.2.2 太阳能通风设计 随着能源短缺的加剧,自然通风这项传统技术逐渐被重视。在建筑特别是住宅中,自然通风是最经济、有效的环境调节手段。自然通风形成的条件主要有室外风速形成的压差和洞口间位置及温度造成的温差,即“风压”和“热压”。一般来讲,风压是一个不稳定因素,它随着室外风速和风向的变化有很大的波动,而热压相对来说比较稳定。 1.3 太阳墙采缓通风系统设计 太阳墙系统是近年来在欧美国家开始使用的一种新型太阳能建筑技术,原则上属于太阳能采暖系统。 (1)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太阳墙系统是由集热器和气流输送两部分系统组成,房间是储热器。集热器系统包括垂直墙板、遮雨板和支撑框架。太阳墙板材覆于建筑外墙的外侧,上面开有小孔,与墙体的间距由计算确定,一般在200mm 左右,形成的空腔与建筑内部通风系统的管道相连,管道内设置风机,用于抽取空腔内的空气,其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
图3太阳墙系统工作原理图 (2) 系统特点 太阳墙系统采用多孔波形金属板集热,并与风机相结合,与采用传统的被动式玻璃集热的做饭相比,有自己独到的优势和特点,主要表现为:(1)热效率高:(2)良好的新风系统:(3 )不受房间朝向与空间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的约束;(4)经济效益好:(5) 应用范围广泛。 2太阳能采暖通风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2.1节能与舒适兼顾的太阳能采暖 太阳能采暖依靠的是白天最大限度地获取太阳光热,因此需要增大建筑向阳面,增强集热效果。但是窗户过大,会带来室内环境的不舒适,而且夜晚有热量损失,所以在建筑平面和 断面设计中,功能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到温度、热量和光照的变化。建筑外墙对光热和空气的穿透性以及墙体本身的通透程度应当是可调控的,以便可以根据气候条件的变化作出调整。另外,不同的太阳能采暖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需要结合建筑类型与功能进行设计使用,不能生搬硬套,形式与需求的统一是实现节能与舒适兼顾的保证。 2.2适宜技术层面的通风组织 在通风设计中应当遵循“思路先行、设计统筹、技术简单”的原则。首先分析建筑所在 的环境条件,由此确定加强自然通风的措施。如果有较为理想的外部风环境,且建筑朝向夏季主导风向,房屋进深不大,则可以利用风压形成穿堂风。如果自然风不稳定,或者受高大建筑、植被的影响,建筑周围不能形成足够的风压,就要利用热压实现自然通风。因此,这两种通风手段是不可分割的,设计时要统筹安排,全面考虑,争取实现效果最优化。 3结语 我国过去主要发展的是被动式太阳能技术,建筑功能单一,技术较为简单。虽然在国家大 力倡导节能设计的大环境下建成了部分示范工程,但是推广力度不大。因此,今后政府部门在加强宣传的同时,应当发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太阳能技术,并与建筑全面结合;另外,应当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鼓励下,加强太阳能建筑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市场运作,既重视社会效益,又重视经济效益,这样才能快速推广、稳步发展。相信随着太阳能技术的大力推广,在我国终将出现房屋舒适度逐步提高、建筑物总能耗下降的趋势。 参考文献 1.王奎.太阳能技术在建筑上的应用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