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问答题

  • 格式:docx
  • 大小:61.32 KB
  • 文档页数:3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

▲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理论意义:

1.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依据;

2.心理学的俺就对邻近的社会科学,如文学、艺术、法学、政治学、经济学

等,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

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效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试工作;

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

2.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

要条件。

3.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

惯。

4.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

记或作文。

5.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

良好的观察品质。

▲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1.识记的目的与任务。

2.识记的态度和情绪状态。

3.活动任务的性质。

4.材料的数量和性质。

5.识记的方法。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1.学习材料的性质。

2.系列位置效应。

3.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

4.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5.识记的方法。

6.时间因素。

7.情绪和动机。

▲以及记忆规律合理安排和组织教学

1.合理安排教学

(1)学校在排课时应尽可能地避免把性质相近的课程排在一起,这样能减少材料相似性引起的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对记忆的干扰。

(2)教师要保证学生的课间休息。

(3)教师应控制每堂课的信息投入量。

2.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识记任务

3.是学生处于良好的情绪和注意状态

4.充分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教学

5.使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并把它系统化

6.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提高其记忆能力

▲依据记忆规律有效地组织复习

1.复习时机要得当

(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间隔复习

(4)循环复习

2.复习方法要合理

(1)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2)复习方法多样化

(3)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4)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3.复习次数要适宜

要掌握复习的量

▲小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

1.加强对小学生有意识记的培养。

2.要充分利用无意识记的特点。

3.对小学生进行意义识记的培养。

4.对小学生进行抽象记忆的培养。

5.重视小学生记忆品质的培养。

6.及时复习,防止遗忘。

7.教给小学生记忆的方法。

8.掌握回忆的策略。

▲再造想象产生的条件

1.必须有丰富的表象储备

2.为再造想象提供的词语及实物标志要准确、鲜明、生动

3.正确理解词语与实物标志的意义

▲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

1.强烈的创造愿望

2.丰富的表象储备

3.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

4.原型启发

5.积极的思维活动

6.灵感的作用

此外,创造性思维能力、高水平的表象改造能力、丰富的情绪生活、正确的理想和世界观也是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

▲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想象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再造想象

1.要扩大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储备;

2.教师要帮助学生真正弄懂描述中关键刺激和实物标志的含义;

3.教师要唤起学生对教材的想象,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

1.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2.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

想象能力。

4.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5.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6.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良好思维能力的培养

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3.加强言语交流训练;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

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科学概念的掌握(怎样进行概念性知识的教学)

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

2.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

3.充分利用“变式”

4.正确运用语言表达

5.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1.运用启发式教学,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并将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

3.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

4.组织创造性活动,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性

5.开设具体创造性课程,教授学生创造性思维策略和创造技法

6.结合学科特点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常见的创造性课程

①创造发明课。

②直觉思维训练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