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危害
经济损失 公共卫生 食品安全
重大动物疫病的控制一直以来是各国政府所关注的重要工作之一。动物疫病 的暴发不仅给所在国家和地区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与财产损失, 而且成为影响国际贸易和国家之间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济损失严重:尤其是一类动物疫病和新病。动物死亡率:猪8-12
%,牛2-5%,羊7-9%,家禽 12-20%。每年因疫病直接经济损失 260-400亿,间接经济损失800亿,疫病防制经费需100亿。 1999 年以来,口蹄疫在我国大面积暴发,遍及31 个省、市、自治区, 发病动物涉及牛、猪、羊,多种动物同时暴发。2003 年4 月份以后,O 型口蹄疫病毒的变异以及A 型和亚洲Ⅰ型的出现,进一步增加了疫情的 复杂性和控制难度,仅2005 年口蹄疫导致的经济损失就达150 亿元。 2006年6 月以来我国暴发的猪“高热病”已造成生猪发病和死亡500 万 头以上,是造成当时猪价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引起了我国政府和国际 组织的高度关注。
5.耐药菌株增加,临床疗效难度加大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细菌性疾病明显增 多。由于在饲料中长期添加抗生素,临床治疗中滥用和超量、频 繁使用抗生素,致使许多病原菌产生耐药性而且是多重耐药性, 或形成新的变异菌株,一旦发病,除对经典抗菌素如青霉素、链 霉素等产生明显耐药,还对新研制的抗生素很快就产生耐药性, 大大降低了抗生素对细菌性疾病的治疗效果,甚至诸多抗菌药物 治疗很难奏效。一些细菌性疾病如巴氏杆菌、猪链球菌、大肠杆 菌(仔猪黄、白痢)、沙门氏菌、副猪嗜血杆菌、葡萄球菌、猪 肺疫、仔猪副伤寒等感染引起的疫病危害变得较严重,治疗失败 死亡的现象经常发生。一些体内正常菌群也成为致病菌群。
动物疫病防治 基本知识
一动物防疫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