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25.85 KB
- 文档页数:9
第三组课文教学计划、学案设计
自忠小学 赵益涓
一、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听懂课文所描述的故事。能听懂同学、教师的谈论。能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积极与同学一道探讨本单元学习内容;能就课文内容提出相应问题并能解答同学提出的问题;
2.学生通过学习,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内容,能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并能通过表演体会课文思想教育意义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3.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根据学习内容,积极思考,了解童话内容,体会童话特点;讲述童话故事,品味童话语言,并就同学所讲的童话故事,说出自己的见解。
4.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主动识字、写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型。学会运用本科新字生词,探讨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认识21个生字,掌握16个生字,44个新词。
5.学习过程中,掌握童话创作特点,能自编童话,写出童话故事。开展读童话、讲童话、写童话活动。
二、教材分析
本组课文是一组童话故事。这组童话故事写的都是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
《巨人的花园》讲的是巨人回家,不让孩子去他家的花园玩耍,结果,连春天都不光顾他的花园。后来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及时纠正了对孩子的偏见,春天和孩子一起来到了他的花园。这篇童话是告诉人们,孩子是未来,是春天,是快乐的源泉,快乐要与人分享,只有和孩子在一起才能找到快乐、健康和幸福。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一课告诉我们劳动就能创造幸福,为他人带来好处,就是幸福。
《去年的树》是一篇沉重的话题,保护森林人人有责,这是关乎千秋大业之事,连小鸟都看出人类的错误,何况人类自己。通过小鸟的视角,我们了解到了朋友之间的深情和承诺的重要性,也了解到人类的生活的需求和保护资源的矛盾,留给大家更多的思考。
《小木偶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人光有笑的表情是远远不够的道理。笑非常重要,但是笑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必要的时候还是要寻求人家的帮助。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还可以认识到社会上是有不讲道理的人存在的,这个时候应该如何保护自己,战胜困难也很重要。
四篇文章虽然都是童话,但是折射出许多社会问题,让学生尽早接触社会,懂得如何生活,这是该单元最突出的地方。
在《语文园地三》的“我的发现”中,介绍了童话的特点:
1.童话的主人翁都是神仙精灵,能说人话,有超常的魔力。
2.童话想象丰富,故事有趣,令人回味。
3.童话里,有有益的启示,让聪明的学生自己感悟。 “词语盘点”、“日积月累”、“展示台”、“口语交际与作文”都围绕童话这个体裁进行训练的,因此,所有的听说读写训练都要围绕这个体裁进行。通过四个星期的训练,学生应该基本掌握童话特点。
三、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四篇课文,理解课文所描写的童话故事。
2.以4篇课文为研究材料,寻找童话描写的一般方法和规律。掌握童话故事的特点。
3.通过词语、句子的积累,增加语言的储存,为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4.培养学生通过语言想象的能力,理解语言的能力。
5.培养学生探究语言,对童话所描写的内容进行分类训练。
6.培养学生撰写童话的能力,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来描写。
7.认识21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能读、记文中词语。
8.感受童话魅力,体会真、善、美。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认识8生字,会写12字。正确读写“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读懂课文,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的感受。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童话的兴趣,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培养想象力。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
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四、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卡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情境:播放多媒体课件。(师入情入景的导语略)
2.出示: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3.学生围绕中心句质疑。
4.教师揭题:古人云:学贵生疑,疑则进也。解疑的最好方法就是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巨人的花园》。
二、初读感知:
1.教师检查预习读书情况。 2.检查自学。
○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生字情况。
○出示新词“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词语。
○交流自己理解了哪些词语。
3.学生再读课文。
○读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哪些问题。
三、再读课文
1.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把课文朗诵通顺流利。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指名回答补充。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溢 、允、墙、牌、添、训”认读。
2.引导学生用这些生字组和课文不一样的词。
3.重点指导:
“允”应该读yǔn 第三声,不要读成 rǔn。
“添”字的右下部分容易写错,要引导学生观察仔细。
4.生书写练习,教师巡视。
五、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回忆上节课内容: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分段朗读课文。
二、初读感悟:
1、师:这是王尔德童话中最优美、最富有诗意的一篇。据说,王尔德给儿子讲《巨人的花园》时,竟然情不自禁哭了起来。儿子问他为什么哭了,王尔德说,明媚的春天,可爱的孩子,是多么美呀!我是为真正美丽的事物感动、流泪。接下去,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篇感人的童话,读完后找一找,课文中哪句话使你感受最深,用笔划出来。
2、交流感受。
3、出示句子:
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三、精读感悟:
1、请同学到文中去找当花园里有了孩子时,是怎样的一派景色当花园里没有孩子时又是怎样的景色
2、全班交流。
3、为什么当花园里有了孩子时是春天,没有孩子时是冬天呢请你默读课文,画出描写巨人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句子,然后再出声读一读。
分别出示:
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
(读到这儿,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巨人他的态度越来越粗暴,想像巨人当时的态度,读一读。)
“噢!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4、巨人从砌围墙、立牌子到拆围墙,行为在改变,想法和情感也在变,你能想象,巨人每一次都在想什么吗
5、全班交流。
6、教师小结:
是啊,正是巨人的自私、任性、冷酷、粗暴,才一次次地赶走了孩子,也一次次赶走了美丽的春天。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既分工又合作读一读课文。男同学读巨人一次次发火和花园中春天不在的句子,女同学读孩子带来春天不同变化的句子。
四、感悟道理:
读到这里,你知道春天又到花园来的原因了吗
五、总结学法、初步谈谈自己理解的童话特征。
六、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
巨人的花园
阳光明媚 狂风大作
草翠花开 树叶飘落
绽出绿芽 鲜花凋谢
开出花朵 冰雪覆盖
有分享才会有幸福和快乐
《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朗读课文,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的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类有益的事情。
3、能和同学合作表演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了解故事内容。
三、教学难点:理解幸福的含义,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观。
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学生们齐读课题)你们有没有想过幸福是什么你们认为的“幸福”是什么呢
2、检查预习读课文情况。
3、浏览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三个牧童们小时候挖小水井时,为什么快乐那时他们认为幸福是什么十年后再回到这“看着这一切”,三个人为什么而快乐他们这时知道幸福是什么了吗
5、三个人是怎么知道“幸福”的含义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到底分别做了什么,最终知道了幸福是什么
小结:正是因为他们从自己的劳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人的快乐……
6、出示句子:
幸福要靠劳动,要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
反复读智慧的女儿的话,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理解。
7、谈谈你的幸福观,并以名言的方式概括成一句话。(若不行,老师给出事先备好的名言让学生读读)
8、演课本剧
分角色朗读。
学生排练,教师巡视。
汇报演出。
9、布置作业
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
推荐阅读毕淑敏的《提醒幸福》。
板书设计:
10*幸福是什么
靠劳动 尽义务 做益事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以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朗读体悟课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四、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卡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