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思想政治教育
- 格式:ppt
- 大小:3.54 MB
- 文档页数:22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2000字(精选3篇)【第1篇】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2000字通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寻找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形势与政策对我们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
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
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
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
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意识,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
关注世界。
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
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
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形势与政策论文,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只是短暂的一节课,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2013.09学教育128加强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顾小花(南京钟山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49)[摘要]本文主要就民办学校在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以及创新思想政治方面的工作提出一些简单的看法。
[关键词]民办院校;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强化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尤其是改变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工作,对实现学校培养专业人才的目标,以及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民办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1、民办高校学生自身的问题民办高校的学生在具备普通大学生特点同时,自身还有一些更为独特的地方。
他们一般都有比较优越的生活环境,家长对他们更是宠爱有加,同时他们又都经历了社会的改革转型期,所以他们普遍都是自我意识强、个性突出、情感和想象力丰富、创新与独立意识强、对新事物也有很好的接受能力,但是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却不强,而且不善与人相处;其次他们对时事特别关注,有参与、民主和法律意识,思想积极,有进取心、求知欲,但是他们却没有形成完整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缺少目标,更强调自我的发展,有较强的功利性;最后从学习上来看,民办高校的学生学习能力普遍较差,吃苦精神与自觉性都很低,容易受困难和挫折的影响,自卑感强却信心弱,而且很多学生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的,这些都是民办高校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2、社会变革对大学生的影响首先,是我国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分配方式是个人的收入差距不断增大,一些学生因为家庭的低收入导致在校的学习与生活都非常困难,再加上国家很多助学政策都无法在民办高校中得以落实,这就使得有很多困难学生无法完成学业;其次,虽然大多数学生对国内外大事十分关注,对中日关系、政治腐败以及台湾问题等都有正确的理解,但是仍有一部分学生不关心时事,对这些问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对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是非常不利的;最后,很多民办学校只重视招生工作,却忽视了学校的教学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学生对此十分不满,他们迫切的希望学校在教学改革方面能与时代接轨,能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这一问题也严重影响着学校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浅析当前新娱乐节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作者:刘晶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03期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几年来全国上下一片风风火火的“新娱乐节目”掀起了娱乐浪潮。
通过对新娱乐节目的特点和影响进行浅显的分析,探讨新娱乐节目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新娱乐节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新娱乐节目及其特点新娱乐节目是相对于传统娱乐节目而言的,有专家认为,新娱乐节目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
娱乐节目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在“互动参与”时代,每一个公民都可以做娱乐节目的参与者,甚至是主导者,主角。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部分的新型娱乐节目,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且产生了很多负面的影响。
体现在一下几点:(一)积极价值不足,错误导向有余比如现正仍在流行的选秀节目,它们所展示就是具有某些特长“平民”,通过选秀,脱颖而出,在短时期内很快“出名”的案例。
本来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大学生,只是参加了这类的节目,得到社会上的关注,而且还有经纪公司来包装,成为一个风光的明星。
(二)营养缺乏、内涵不高在娱乐节目中,娱乐是应该的,搞笑也是可以的。
但有些娱乐节目不止是搞笑和娱乐,而是在游戏人的情感,这样的文化导致的娱乐元素在当今的社会表现得很明显。
如,有些节目为了博人一乐,使出浑身解数,将网络红人邀请到节目做客,以装疯卖傻,胡说八道为乐。
如,台湾如今当红的娱乐节目的女主持人以捉弄嘉宾或者语出惊人为大卖点,而这恰好击中了当今青少年价值观的痒处。
因此,当下种种的新娱乐节目对当前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极大的挑战。
二、新娱乐节目对大学生的影响首先,大学生的娱乐方式和内容出现了新的变化。
借助于网络大学生的娱乐方式和内容更加趋于自由,欣赏娱乐节目成为其娱乐的一种重要的组成部分。
然而,这些信息是否属于正确的价值取向,科学的思维方式,他们往往不会思考,不去真正的辨析。
这种娱乐节目的“热闹”环境带有多种欣赏和理解的路径,影响了大学生这一受众群体的观看与思考信息的方式。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2000字(精选3篇)【第1篇】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2000字通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寻找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形势与政策对我们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
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
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
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
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意识,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
关注世界。
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
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
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形势与政策论文,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只是短暂的一节课,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我所向往的大学作者:赵艺肖冰黄悦周莹吴嘉敏丘淑岭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8年第38期摘要:本次研究聚焦到华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与台湾师大公民教育与活动领导学系学生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期望与满意度。
在前期运用引入SEM模型建构对满意度进行多层次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以亲身体验为情感依托,以统计得出的学生满意度问卷数据为理论支撑,以人才培养的文本方案为事实依据,展开两专业的比较研究。
结合与我校专业有第二校园经历的学生的访谈,把自己在专业培养过程中的体会和思考梳理出来,以此为据,描画我们所向往的大学,为本专业的发展提供基于学生体验的第一手材料。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案;学生满意度;学生期望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8-0069-04一、前言党中央、国务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决策以及广东省全面建设高水平大学的要求,督促社会各界、省市高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这样一个最具中国特色的专业,一直以来因学科特点的限制,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交流仅限于中国大陆的高校,发展现代化、国际化问题亟待解决。
作为华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以下简称思教专业)的本科生,我们对母校怀有深厚的感情,希望这个专业能在教育改革中抓住机遇。
为此,我们乘着华南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华南师大)交换生项目的东风,开展了长达1年半的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与台湾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台湾师大)公民教育与活动领导学专业已经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交换生项目。
我校思教专业的学生在台湾师大的第二校园经历与分享让我们灵光一现:相似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同样的作为怀揣“师范梦”的莘莘学子,两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或许可以来一场深度的切磋与交流。
因此,我们以亲身体验为情感依托,探索分析两专业学生在专业培养过程中的体会和思考,以统计得出的学生满意度问卷数据为理论支撑,以人才培养的文本方案为事实依据,展开两专业比较研究,描画我们所向往的大学。
素质与思想政治教育平时作业答案素质与思想政治教育第一次平时作业一、填空题〔共 10 分,每空1分〕1.心理学家认为意识一般是指自觉的心理活动,即人对客观现实的自觉的反响;唯心主义哲学家把意识当成了物质世界的起源;唯物主义哲学家强调从物质对意识的角度对意识进行认识,也即我们常说的意识。
2.生理学研究说明,意识产生的核心器官是丘脑。
3.按照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一切有生命的物质都是由非生命物质进化而来。
4. 边缘意识是指对注意范围边缘刺激所获得的模糊不清的意识经验。
5.人类意识是在与其衍化环境中敌对的力量——自然和劳动对象中锻造的。
6.人类区别于动物的认知功能在于人类的学习是有明确的目的、以概念为根底的认知能力上。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等价交换、公平竞争;强调个人自由、人人平等;强调各尽其力、各显其能。
二、名词辨析题〔共24分,每题6分〕1.潜意识与前意识答:潜意思:是指隐藏在意识层面下的感情、欲望、恐惧等复杂经验,因受意识的控制和压抑,导致个体不自觉的意识。
前意识:是指位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意识层面,人们只有在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检索时,才会对它们产生觉知。
2.法制与法治答:法制:是指当权者按照法律治理国家,但这些法律不一定是由普通公民组成的立法部门制定的。
法制侧重在法律的适用上。
法治:其目的是在于为人们提供一个寻求公正的平台和框架,其实施必须建立在法制上。
3.伦理与道德答:伦理:是一种实体性的特定的社会关系,它包括社会生活的全部过程,是一种包含着道德与法同时又高于道德与法的一类社会现象。
道德:道德就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特殊手段维系的,并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原那么标准、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4.平等意识与公正意识答:平等意识:平等是公正首要的、根本的含义,强调全体公民在法律上、人格上都是平等的。
公正意识:公正是实现平等的制度和环境保障,没有公正的制度和环境作为保障,平等很难实现,没有平等作为价值导向,公正又会迷失方向。
浅谈历史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中学历史课的内容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历史学科的重要功能,也是我国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规定的主要任务之一。
许多国家都有通过历史课传授政治理念、开展价值观教育的惯常作法。
应该如何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更好地融合思想政治教育,这是目前学科教师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一、历史的学习离不开思想政治学科的帮助,利用好政治理论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历史问题1.政治教育可以让学生懂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唯物论的观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看待历史问题、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会讲述封建制度的发展与消亡的过程,世界历史也会讲述世界各国各阶段的发展,政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阶级斗争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等历史的发展规律中去分析时代的兴替。
把政治学科阐述的历史发展规律,运用到历史学科中,就能够把单独的历史问题贯穿成体系,形成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
2.政治教育让历史教学有所取舍。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历史的借鉴是有选择性的,不同时代对历史的借鉴内容都不同。
古往今来,历史教育一直就承载着资政育人、经世致用的职责。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国民教育需求。
在开展历史教育,尤其是近现代史教育时,教师要强调“中国百年屈辱的原因和启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优越性”、“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等知识内容,坚定学生的思想认识,从历史中让学生理解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历史学习应承担的功能通过历史的学习可以对学生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1.爱国情怀的传统教育。
(1)讲述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有人类生活的地域之一,也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我国是第一个进入封建社会的国家,比西方国家早了近1000年,而且也是第一个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基本要素特点分析摘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场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网络的结合形成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网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和教育环体四项基本要素呈现出了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不同的新特点,各要素之间运动变化规律也表现为新的矛盾运动规律。
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要素特点分析是把握网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基础,将促进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提高工作实效性。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特点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2-00-02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主体特点(一)教育主体性弱化,活动目的性增强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教育主体大多是以匿名的方式对网民进行教育影响活动,教育者的身份在一开始就被弱化了;而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与网民互动,充分利用网络特点,教育者也会有意识的隐藏身份。
但是网络空间的复杂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者任务更重、挑战更多,特别是针对频繁发生的突发性事件,为了防止网络舆情的蔓延,教育者又不得不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烙印带到在网络空间的每个角落,教育活动的目的性更强。
(二)专业素质与工作能力提高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教育主体的信息优势被网络环境中的海量信息冲破,学生接收信息的横切面扩大,途径也更方便快捷,教育者只有在质上下功夫,提高自身理论素质的深度,才有可能把握学生思想状况规律,赢得学生的认可,更好的指导学生在网络空间中树立正确的“三观”。
同时,正是这种开放性对教育者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者必须要改进工作方法,采用一定的技巧,才能更有效的将“观念”的东西转化为受教育的行为,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三)善于借鉴经验,把握规律网络空间的交流实际是人机直接交流和人与人之间间接交流的结合,这个过程中经验的作用凸显。
教育者更多的靠经验来捕捉教育过程中学生可能存在的迷惑和思想问题以及估算教育效果,利用教育规律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文章编号:1007-2853( 2012) 02-0052-04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环境———情绪与情感李秀英( 北方工业学校文科教研室,辽宁盘锦124021)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环境因素对其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心理环境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对于教育内容的内化效果。
其中,情绪、情感因素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效果尤为重要。
充分发挥情绪与情感的积极作用,就要引导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间积极的情感互动、增强教育内容和形式的情绪与情感的分量,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情绪; 情感; 心理环境中图分类号: G 641 文献标志码: A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其中,心理环境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情绪与情感是心理环境中的重要因素,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总是融合着施教者和受教者的情绪、情感。
积极的情绪与情感会带动受教者心理中的积极因素,使其从内心深处接受教育内容,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因此,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环境,有利于形成优良的育人环境,进而促进教育对象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
当前,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环境已经成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重要着力点。
情绪与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表现出来的态度、体验。
客观事物是否能够引起人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以个体的自身需要为前提的。
凡是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客观事物,就能够使人产生心情愉快的肯定的情绪与情感体验; 凡是不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客观事物,就能够使人产生不愉快的否定的情绪与情感体验。
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根据受教育者的需要进行思想教育,使受教育者产生主观上的认同感,从而激发其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为思想教育内容的内化奠定良好基础。
情绪与情感也是有区别的。
首先,情绪一般是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为人类和动物所共有[1]。
例如,当有了饥饿感的时候,得到食物就会感到满足。
情感则是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比情绪复杂,并且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
清代前期地方官学对社会的教化研究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摘要:清代前期,作为少数民族的满族入主中原,激起国内众多汉族团体的反抗,满汉矛盾十分尖锐,清朝统治者采取各种手段对社会民众进行教化,以期维护其封建统治秩序。
本文将从地方官学入手,研究它对社会的教化作用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关键字:教化、规条、乡饮酒礼、思想政治教育清朝建立初期,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根基不稳,国家尚未完全统一。
南明政府的势力不容小觑,国内反清复明的情绪十分高涨,为了维护统治,清政府在江南一带残酷实行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等屠杀抗清军民的政策。
而另一方面,一大批鸿儒硕学心念旧国,屡征不就,隐居山林,同时书院讲学和结社蔚然成风,尤其是东林书院“讽议朝政,裁量人物”的举动,使清朝统治者感到惶恐不安。
因此,教化社会大众势在必行。
清建国以后,统治者依然把程朱理学钦定为官方哲学,作为支配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最高权威。
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治久安,就需要设立相应的教育组织,地方官学便是一条有效途径。
清代地方官学的学生数量之多、分布之广是历代之最,同时也是科举考试的主要生源。
清代地方官学分布之广令人惊讶,从东南的台湾到西北的乌鲁木齐,遍布地方官学。
清朝统治者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也广设官学,与东北地区遥相呼应,形成广泛的教育网络。
“在教育管理体制上,建立以学政为总负责的官学系统。
在教育制度上,与科举考试和国子监教育相联结。
在经费管理上,国家拨款与各省田租银相结合。
”①地方官学的组织性、目的性较强,以传播儒家正统思想为主,但它由官方承办,所以理所当然地为清政府控制、利用。
一、历代帝王对教化的重视历代统治者出于对“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的认识,都非常重视学校教育,他们认为学校是整饬学术、统一思想的重要场所之一。
其实早在汉朝初期,儒家学者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时就提出“兴太学以养士”的建议;宋朝三次著名的兴学运动,同样显示朝廷对学校教育的重视;明太祖朱元璋说:“今天下初定,所①李国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4急者衣食,所重者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