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特岗教育心理学模拟精炼试卷2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3
新疆小学心理健康特岗教师考试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爱国意识的发展阶段不包括()。
A. 抽象国家观念阶段B. 国家组织系统阶段C. 国家认同阶段D. 国家形象阶段2.关于自我中心的表述,正确的包括()。
A. 少年期的自我中心性是自我意识发展中的现象B. 幼儿的自我中心是认知现象C. 童年期处于认知领域的脱自我中心阶段D. 老年人的自我中心表现兼有幼儿和少年儿童的特点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是()。
A. 学习心理辅导B. 智能训练C. 人际关系指导D. 思想政治教育4.下列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B. 心理健康教育只关注有心理问题的学生C. 心理健康教育应以预防为主D. 心理健康教育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二、多项选择题1.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
A. 讲授法B. 讨论法C. 角色扮演法D. 案例分析法2.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A. 家庭环境B. 学校教育C. 同伴关系D. 社会环境三、判断题1.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
()(答案:错误。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还包括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等。
)2.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角色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指导者。
()(答案:错误。
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指导者,还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和促进者。
)四、简答题1.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答案要点:可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预防心理问题、提高适应能力等方面阐述。
)2.如何有效地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答案要点:可从明确教育目标、丰富教育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等方面回答。
)五、案例分析题某小学五年级学生小明,近期表现出情绪低落、学习兴趣下降、与同学交往减少等问题。
班主任发现后,及时与小明进行了谈话,并了解到小明因为父母工作调动,近期搬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对新环境感到不适应。
最新小学教育心理学模拟题库(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建构的过程?A.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C.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D. 联结主义学习理论2. 下列哪种情绪对儿童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A. 悲伤B. 愤怒C. 兴奋D. 害怕3. 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以下哪个阶段智力发展最为迅速?A. 婴儿期B. 幼儿期C. 学龄前期D. 学龄期4. 下列哪种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A. 传统讲授法B. 发现法C. 练习法D. 实验法5. 下列哪个心理品质对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A. 认知能力B. 情绪调节能力C. 自我控制能力D. 社交能力6. 下列哪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A. 强化奖励B. 惩罚C. 榜样示范D. 指令性教育7. 下列哪种心理现象与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密切相关?A. 记忆B. 注意C. 情绪D. 思维8. 下列哪种教育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A. 竞争法B. 合作法C. 鼓励法D. 指令法9. 下列哪种心理现象是指儿童在感知、记忆、思维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A. 认知发展B. 情绪发展C. 个性发展D. 社会性发展10. 下列哪种心理现象是指儿童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A. 认知发展B. 情绪发展C. 个性发展D. 社会性发展11. 下列哪种教育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A. 强化奖励B. 惩罚C. 榜样示范D. 鼓励法12. 下列哪种心理现象是指儿童在行为、习惯、技能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A. 认知发展B. 情绪发展C. 个性发展D. 社会性发展13. 下列哪种心理现象是指儿童在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社会适应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A. 认知发展B. 情绪发展C. 个性发展D. 社会性发展14. 下列哪种教育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A. 强化奖励B. 惩罚C. 榜样示范D. 鼓励法15. 下列哪种心理现象是指儿童在智力、能力、技能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A. 认知发展B. 情绪发展C. 个性发展D. 社会性发展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些因素影响儿童的学习效果?A. 学习环境B. 学习动机C. 学习策略D. 学习时间2. 下列哪些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A. 游戏化教学B. 案例教学C. 合作学习D. 探究式学习3. 下列哪些心理现象与儿童的道德品质密切相关?A. 情绪调节能力B. 自我控制能力C. 社交能力D. 创造力4. 下列哪些教育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A. 小组讨论B. 角色扮演C. 竞争比赛D. 分工合作5. 下列哪些心理现象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密切相关?A. 情绪发展B. 个性发展C. 社交能力D. 自我价值感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学习是一个被动的、接受的过程。
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模拟卷和答案单选题(共20题)1. 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维果茨基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答案】 A2. 强调知识的系统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这一思想家被称为()。
A.人文教育学派B.传统教育学派C.现代教育学派D.实验教育学派【答案】 B3. 控制健康风险的最重要的措施是()A.服用保健品B.定期体检C.改善健康行为D.购买保险E.体育锻炼【答案】 C4. 校园文化的核心( )A.学生亚文化B.学校的物质文化C.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D.学校的精神和观念文化【答案】 D5. 下列学生的表现中,不属于心理健康问题的是()A.过分依赖B.吸烟C.认为生活没有乐趣D.一到考试就有不适应反应【答案】 B6. 教师要“指导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这表示了教师具有()A.科研学术活动权B.教育教学权C.管理学生权D.进修培训权【答案】 C7. 目标管理的班级管理方法,是由美国的()提出的。
A.德鲁克B.马卡连柯C.杜威D.布鲁纳【答案】 A8. 我国早在4000年前就有了学校,是在哪个朝代? (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答案】 A9. 看到某件物品时常被其惯常的用途所束缚,很难想到它别的方面的功能。
这种现象被称为()。
A.习惯B.定势C.功能固着D.定向【答案】 C10. 诊断无急性心肌梗死病史也无典型心绞痛的冠心病时,需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其中()是重要的检查手段A.B超检查B.X射线检查C.多层螺旋CTD.核磁共振E.超声检查【答案】 C11. ()在他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提出教育目标应该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A.布卢姆B.根舍因C.布鲁纳D.赞科夫【答案】 A12.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
A.教育规律B.教育现象C.教育问题D.学生【答案】 B13. 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人不同于动物的()。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模拟卷附带答案单选题(共20题)1. 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和“教育即生活”。
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强调目的与生活的统一,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的教育思想家是()。
A.杜威B.凯洛夫C.陶行知D.裴斯泰洛齐【答案】 A2. “只要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
”说明教育具有()。
A.历史性B.继承性C.永恒性D.相对独立性【答案】 C3. 情绪稳定,性格开朗,兴趣广泛体现了教师的( )。
A.知识素养B.人格特征C.教育专业素养D.能力素养【答案】 B4.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答案】 C5. 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A.赫尔巴特B.杜威C.凯洛夫D.斯宾塞【答案】 A6. 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始于( )。
A.赫尔巴特B.洛克C.夸美纽斯D.康德【答案】 D7. 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
A.后勤职工B.行政干部C.学生D.教师【答案】 D8. 小红为了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学习非常刻苦,她的学习动机表现为()。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C.附属的内驱力D.求知欲【答案】 C9. 下列表述中符合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的是( )。
A.根据学生考试成績来评价教育教学质量B.必須根据语文、数学等主课的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发展状况C.根据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状况来评价教育教学质量D.根器文化课成绩来评价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答案】 C10. 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关键性指标是( )A.学生发展B.学校管理C.教师队伍D.办学条件【答案】 A11. 在古印度,被剥夺了受教育权的种姓是( )。
A.僧侣祭司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答案】 D12. 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B.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C.教育者提出的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D.教育者与德育内容的矛盾【答案】 C13. 学、思、习、行的提出者是( )A.孟子B.苟子C.孔子D.墨子【答案】 C14. 我国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有A.吸烟B.HBV感染C.膳食不合理D.职业危害E.情绪因素【答案】 A15. 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大约为( ) 个组块。
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模拟题库附带答案单选题(共20题)1. 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大致在()。
A.20世纪20年代以前B.20世纪20年代?50年代C.20世纪60?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以后【答案】 A2. 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最关键的准则是()A.课程文件B.课程目标C.教材D.教科书【答案】 B3. 认为“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的状态”,提出“教师中心”观点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B.杜威C.夸美纽斯D.斯宾塞【答案】 A4.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A.讲授法B.谈话祛C.讨论法D.练习法【答案】 C5. 影响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的()。
A.生产力发展水平B.政治制度C.社会意识形态D.经济制度【答案】 A6. 有位学生随意将纸屑扔在走廊上,王老师路过时顺手捡起并丢进垃圾桶,学生羞愧万分,王老师的行为体现的职业道德是( )。
A.廉洁奉公B.为人师表C.爱岗敬业D.热爱学生【答案】 B7. 关于心理健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心理健康与不健康有明确的界限B.心理健康是固定不变的C.心理健康是动态变化的D.没有心理疾病就是心理健康【答案】 C8. 我国古代思想家管仲说过:“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生之计,莫如树人。
”反映了教师劳动特点中的()。
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长期性【答案】 D9. 课程计划的中心内容是( )。
.A.学科编制B.学科顺序C.教学科目的设置D.课时分配【答案】 C10. 属于教育本体功能的有()。
A.提高人口素质B.经验和人才的选择C.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D.产生新的生产力【答案】 A11. 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划分标准是()。
A.社会意义B.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C.个人的前途D.动力来源【答案】 D12. 艾里克森认为童年期(7~12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模拟题库及附答案单选题(共80题)1、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义务教育法》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C.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D.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答案】 B2、校园文化的核心( )A.学生亚文化B.学校的物质文化C.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D.学校的精神和观念文化【答案】 D3、国家用于全面调整各级各类教育关系,规范我国教育工作行为的基本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答案】 B4、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A.十五大B.十四大C.十三大D.十二大【答案】 B5、《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
A.社会权利客体的独立地位B.社会权利主体的非独立地位C.社会权利主体的独立地位D.社会权利客体的非独立地位【答案】 C6、糖尿病的常见干预效果评价指标不包括()A.糖化血红蛋白B.尿蛋白C.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D.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E.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答案】 B7、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A.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B.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C.教师的贵任心D.热爱学生【答案】 D8、卫生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A.居民个人健康档案B.居民家庭健康档案C.社区健康档案D.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档案E.常见病档案【答案】 A9、在我国,长期通行的看法是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一种( )。
A.交往活动B.获得经验的活动C.特殊的认识活动D.一般的认识活动【答案】 C10、下列关于小学生教育具体任务表述中,正确的是( )A.教师无需培养学生学习的正确姿势B.教师暂时无需培养学生自我意识C.要培养学生初步分辨是非的能力D.小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可以等他们长大后在培养。
【答案】 C11、教育目的的一般是由两部分组成的:规定要培养人的身心素质、要规定所要培养出人的()A.质量规格B.发展方向C.发展速度D.社会价值【答案】 D12、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划分标准是()。
特岗教师上岗考试必备:《教育学》《⼼理学》试题(附答案)教育学⼼理学试题1、教育学是⼀门研究(教育)的科学;它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
2、教育是⼀种(培养⼈)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教育本⾝独有的基本特点。
从宏观来看,教育是指(整个社会的,国家的教育活动);从微观来看,教育则是指(单项的教育实践活动)。
3、教育是教育者的教育受教育者学开成的双边活动。
⼀⽅⾯,教师作为教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另⼀⽅⾯,学⽣作为学的主体,他既是(接受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
4、教育活动的三要素: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媒体。
5、(《学记》)是我国教育这门学科的萌芽。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第⼀部教育学的著作(《⼤教学论》)。
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出版《普通教育学》书,他第⼀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
他的教育学说,成为后世传统教育学的根基。
6、美国实⽤主义教育家杜威的教育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标志着现代教育理论的诞⽣。
7、教育产⽣于(原始社会),学校教育产⽣于(奴⾪社会)时期。
8、教育按其各⾃发挥的作⽤不同,可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我教育)。
9、我国教育的社会功能分为(对社会物质⽂明建设的教育)和(对社会精神⽂明的教育)两⼤⽅⾯。
10、在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物质⽂明建设中,经济是(中⼼),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
11、我国现阶段教育⼯作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
12、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战略⽅向是教育(要⾯向现代化,⾯向世界,⾯向未来)。
13、基础教育⼜称为国民基础教育,其特征是:(全民性),(基础性),(未来性)。
14、影响⼈的发展的因素分为:(客观因素的遗传和环境)两个层次。
其中(⼈的实践活动是⼈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学校教育的实践活动在年轻⼀代的发展中起主导作⽤。
15、⼩学教育根本任务是(使⼉童的德智体美劳等和谐地发展,为他们将来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奠定良好的基础)。
2012年小学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知识精选模拟卷二(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是( A )。
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B、《教育目标分类学》 C、《教育过程》 D、《教学与一般发展》
【答案解析】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
2、通过准备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交流、对过程及时总结是( C )运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练习法
3、布鲁纳在教学上提倡( C )。
A、指导法 B、讨论法 C、发现法 D、接受法
【答案解析】布鲁纳在教学上提倡发现法,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
4、( B )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A、斯金纳 B、布鲁纳 C、苛勒 D、加涅
【答案解析】布鲁纳的认知一结构学习论强调教学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5、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小红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则她的认知方式是( D )。
A、场依存型 B、发散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6、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 D )。
A、孔子 B、昆体良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答案解析】夸美纽斯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了自己的教学理论。
7、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D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差异性
【答案解析】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不能搞“一刀切”。
8、( C )即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来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
A、直接强化 B、壳? C、自我强化 D、替代性强化
9、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D )。
A、交往能力 B、管理能力 C、学习能力 D、研究能力
【答案解析】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一定的研究能力。
10、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阶段是( C )。
A、依从 B、认同 C、内化 D、坚定
【答案解析】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
11、《孟子》中“夏日校,殷日序,周日庠,学则三代共之”,其中“校、序、庠、学”都是指( B )。
A、教师 B、学校名称 C、私塾 D、六艺
12、心理学是研究人的( B )的科学。
A、心理活动的规律 B、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 C、生理与心理活动的规律 D、行为活动的规律
【答案解析】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
13、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属于(D)A、活动课程 B、潜在课程 C、综合课程 D、学科课程
【答案解析】语文、数学、外语等分别属于不同的学科。
14、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B )。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 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答案解析】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全面了解学生,是由班主任工作的性质决定的。
15、( B )是衡量一个测验正确性的重要指标,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答案解析】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
【答案解析】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异性。
2、简述小学教学的任务。
【答案解析】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创造能力和实践精神。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基
础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教师应如何备课?
【答案解析】 (1)钻研教材。包括钻研学科课程标准、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 (2)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原有
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与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 (3)制订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制订学期教学
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4、简述应当怎样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案解析】 学习动机的培养: (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
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
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5、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原因,课堂纪律分成哪四种类型?
【答案解析】 (1)教师促成的纪律。刚入学的小学生往往需要教师给予较多的监督和指导,需要教师为他们的学习和工
作设置一个有结构的情境,即组织一个良好的集体结构。这样的“结构”就是教师促成的纪律。 (2)集体促成的纪律。从
入学开始,同辈人的集体在学生社会化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他们开始对同学察言观色,以便决定应该如何思考
和如何行事。 (3)任务促成的纪律。每一次任务都有其特定的纪律,有时某一项任务会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而对其他
诱人的活动置之不理。 (4)自我促成的纪律。当外部的纪律控制被个体内化之后成为个体自觉的行为准则时,自律便出
现了。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曾根据名家传记和其它方面的材料,选取了包括政治家、法官、军官、文学家、画家、音乐家
在内的977位名人作为研究对象,他把对这些名人的调查结果同一般人的家庭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这些名人的
家属中,出名的父亲有89人,儿子129人,兄弟114人,共332人,而4000名一般人组中出名的亲属只有1人。因
此,高尔顿认为人的智能高低是由遗传决定的。
高尔顿这一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案解析】 这一观点是不全面的。高尔顿的研究揭示了遗传在人的智力发展的影响。遗传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前提或
物质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高尔顿的结论是正确的。但是,影响人的智力发展的因素不仅仅是遗传,还包括成熟、
环境、教育以及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环境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基础,为人的发展提供对象、手段、资源、机遇等。
人的智力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家庭结构、家庭教养模式、大众传媒和教育对人的智力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其中,教育的影响最为重要。不同的自然物理因素也会影响个体心理发展。另外,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也对智力的发展
有影响作用。在同样的环境、教育条件下,拥有类似遗传条件的人智力发展水平不一样,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个人主
观能动性不同。所以说,高尔顿的结论是片面,不够完整的。
2、桌五年级一女生把一男同学向其表达“爱慕之意”的情书交给了班主任,班主任认为,要严肃处理,“杀一儆百”,于
是在班会上把这封“情书”公之于众,结果导致了该男生的休学。
请用所学的德育规律、德育原则分析该案例。
【答案解析】 1)这一案例中的班主任违背了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违背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
则。 (2)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①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
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 ②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教育者既要给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外因,又要了解受
教育者的心理矛盾,促使其积极接受外界的教育影响,有效地形成新的道德品质; ③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
统一过程,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
(3)德育过程要坚持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①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的含义,是指进行
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
化为学生的品德。 ②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
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及时检查,坚持不懈,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请设计教学片断,让学生学会“左”、“右’’二字。(音、形、义三者结合)
[提示]音、形、义三部分综合考虑,左的字音难点、左右字形的比较、左右方位的辨析、词语的积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