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 格式:pptx
- 大小:272.77 KB
- 文档页数:13
电视新闻报道综述1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含义所谓深度报道就是指对社会重要事件进行深入的探究,追踪事件的来龙去脉,探索事件背后的规律,这是一种独立的新闻形式,属于介于新闻通讯和新闻评价之间的一种独立的新闻形式。
同时,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观众对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凭借于生动的画面和现场感,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电视深度报道的特点。
11客观性电视新闻报道通过视频记录和反映客观的事实,通过多方面的取证追踪事件的最新动态,最终加以评论和总结,发现事情的真相。
电视新闻报道与报纸新闻深度报道和杂志新闻深度调查的区别就是在于其画面的真实可感性,观众可以从电视画面上直观的感受到整个新闻事件的发展和变化过程,并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
12启发性观众观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需要用理想的思维去剖析和解读新闻事件背后蕴含的真相和规律。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为了争取更多的观众,就必须收集各种一手资料,通过媒体表现技巧来揭露事情的真相。
观众在观看新闻报道节目的同时,也会从中受到启发,得到警策。
从这个角度说,新闻报道对观众具有道德启发作用。
2我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现状相比于西方国家的媒体,中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起步较晚。
中国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才开始引入这种新闻形式,中国第一个新闻深度报道节目是央视的《观察与思考》,这个节目的特点是不仅是对新闻世纪的评说,而且还深入到新闻事件背后,寻找到其中隐藏的故事。
之后,诸多电视台都开播了类似的节目,显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其中,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节目就属于成功的典范。
当前,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以下问题。
21注重叙述,缺乏评论当前,各级电视台的新闻深度报道节目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注重叙述而缺乏评论。
有的媒体在进行报道是,为了突出新闻的新奇特点,用夸张的手法渲染气氛,而缺乏对事件的思考。
有的电视台甚至以这样的方式作为标准,例如中央电视台就明确指出把编辑记者对事实本质的认识通过对事件的报道,对事物内在逻辑的揭示,达到引导观众思考判断的目的。
[电视深度报道探析]电视深度报道深度报道,起源于西方新闻界,是西方新闻传媒竞争的产物。
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是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地报道新闻事态,相对于动态性报道而言,是对事件、事态做深层次的剖析。
电视深度报道的特点立体构成式的深度剖析。
立体化报道要求体现事物相互之间较为复杂的关系,要注意对事物横向和纵向的开拓、比较。
因此,背景材料,包括有关知识都是报道所不可缺少的,离开纵向横向的比较,报道就会缺乏应有的深度。
因此,背景材料是深度报道不可缺少的添加剂。
深度报道的题材,事实比较复杂,问题形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事实的真相,需要记者通过艰难深入的采访挖掘出来。
为了把事实真相说清,并能引发观众的思考,要求报道像层层剥笋一样,一个层次一个层次递进式地展示出来。
要充分展示事物的多侧面、多角度,要展示各方不同的观点,力求事实分析有说服力,通过不同意见的撞击,通过材料的巧妙组合,让观众自己得出结论,形成对问题的共识。
要有严密的构思和理性思辨。
具有较强的理性思辨色彩是深度报道的又一显著特征。
深度报道要构思严密,有逻辑力量。
它通过记者、编辑对事实的宏观把握,精心选择材料,以生动感人、有说服力的微观事实,对事实作深层的理性思索,让观众从中悟出一些道理,这也是深度报道的生命力所在。
它不仅向社会传播一个客观的新闻事实,同时,也展现记者对这一事实的剖析、思考,并引导观众去思考。
多元化的表现手法。
深度报道在表现手法上、结构上是多样的。
深度报道要求在结构上能超越时空,可以以记者、主持人的思考为主线来贯穿报道。
记者要善于动脑,结合电视的特点挖掘有时代特色的内容,不断地创造出多样化的结构方式。
社会反响强烈。
深度报道不管是正面的报道还是对问题的反思性报道,只要题材选择得好,是观众所关注的事情,都能引起社会的反响,有显著的传播效应。
电视深度报道的要求电视深度报道重在对事物的分析、解释,重在传播新的观点,重在理性思考,重在思想的启示。
它不仅要有宣传、解释和鼓动的功能,还要进一步担负其社会思辨、社会认识的功能。
浅析如何改进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我国电视节目中“大器晚成”的一种节目形式。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随着报纸深度报道的日益繁荣,电视新闻界开始涉足这一崭新的领域。
1980年中央电视台的《观察与思考》开播,这是中国电视新闻界较早进行深度报道的栏目。
1993年5月1日,《东方时空》创办,其中的小栏目《焦点时刻》是一个社会焦点类栏目,对深度报道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
此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队伍不断壮大。
各级电视新闻媒体在深度报道上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面对信息技术进步和新媒体兴起后国内、国际之间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以及受众越来越高的需求,我们应认真思考如何进一步改进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一、电视评论对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不可或缺我们通常把深度报道栏目的风格表述为“把编辑记者对事实本质的认识通过对事件的报道,对事物内在逻辑的揭示,达到引导观众思考判断的目的”。
因此,提倡“多报道,少评论”。
在《新闻调查》中也存在“重报道轻言论”的倾向,为了显示节目的公平、公正,记者和主持人时常摆出一副绝对公允的面孔。
从电视形态的发展历程来看,对评论的排斥是由纪实热曝光热的误导造成的。
有些编导甚至把电视评论与主题先行画上等号。
主题先行是事先有一个结论,然后再到生活中找事实,即先有思想,后有事实,而电视评论是对一个新闻事件进行进行评价,即先有事实,后有思想,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电视形态。
既然报纸有社论,有述评,为什么电视就不能有台论,不能有述评呢?电视作为新闻媒介的一种,不仅仅要传播事实,还应传播声音和观点,即应该有自己话语权。
二、电视评论能增强深度报道中媒体的公信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受众的新闻观念有了进一步的变化,尤其是对新闻报道中主客观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表现为以下三点:第一、受众逐步认识到,要求新闻事件传播的纯粹客观是不现实的。
新闻的客观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报道事件的过程本身就包括报道者对事件的发现和解释过程,主观介入不可避免。
文化传播·25·融媒体发展的背景下,对传统电视媒体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也加快了其升级转型进程,电视行业,尤其是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必须要把握住融媒体发展机遇,优化发展策略,扩大自身影响力。
一、以观众需求为导向,吸引潜在观众首先,把握好观众的需求,以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为例,关注焦点始终是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国际民生。
例如《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其受众群体基本上是一些知识分子,具有自己的判断和思考,对于社会发展方向,也有较为敏锐的感知力,媒介素养良好。
因此,在制作此类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时,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做好市场调查工作,准确把握观众的习惯,然后将其体现在节目中。
通过此种方式,不仅可以吸引潜在的观众,同时还能提升节目质量。
例如,构建一个节目的论坛或者是贴吧,还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不仅可以满足观众对于互动性的需求,同时还能有效掌握观众的喜好。
其次,保证节目的质量。
由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的观众,基本上是一些知识分子,因此,必须要保证节目质量,才能防止观众流失。
在制作新闻节目时,必须要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才能为观众带来真实可靠的信息。
例如,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运用一定的艺术包装手段,借助于传统电视媒体的优势,将声音、文字以及画面整合起来,提高节目的品质。
最后,吸引潜在的观众,媒体工作者需要积极将潜在观众转化成为忠实的观众,在这方面可以多开展一些特色活动。
例如,可以针对刚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举办一些主题活动,不仅有利于锻炼其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增加节目的知名度。
二、深入挖掘原创新闻,扩大影响力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只有坚持独立、独家以及独到等原则,才能引发观众的共鸣。
因此,对于其发展而言,必须要不断深入挖掘原创新闻的价值,然后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示出来,这对新闻记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必须具备新闻的敏感性,并且运用独特的写作方式展示出来,抓住观众的眼球。
以《新闻调查》节目为例,该节目的内容基本上均是对原有新闻进行整合,然后再继续展开调查,最终形成了一系列优质的节目。
新闻视界视界观OBSERVATION SCOPE VIEW13电视新闻记者如何做好深度报道徐磊(莒县广播电视台,山东,日照276500)摘要:在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应用,改革了传统媒介的传播方式,传播渠道也变得多种多样。
随着广大受众兴趣爱好的多样化,信息需求也变得多元化,人们对媒介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媒介不能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造成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严重下降。
在当前越演越烈的媒介竞争环境下,媒介发展的主流趋势就是要融合发展。
对此,电视媒体要跟上时代的脚步,与时俱进,对电视新闻节目进行创新。
同时,为了迎合广大受众的兴趣爱好,电视媒体也要对电视新闻记者提出更高要求,鼓励电视新闻记者提高新闻采写技巧,做出更多高品质、高质量的电视新闻节目。
关键词:深度报道;记者;电视新闻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平台也强势崛起,一些先进电子产品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作为其传播载体,大众利用各种新媒体APP 进行社交娱乐活动等。
也就是说,新媒体时代的受众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他们不再被动地接收电视媒体传播的新闻,可以自由的接收信息。
某种程度上,电视新闻记者受到一定的挑战。
所以,电视新闻记者要跟随新媒体时代的脚步,以广大受众的兴趣爱好为中心,促进信息多元化,打造更加精彩的电视新闻节目,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度报道电视新闻,使受众更清楚的了解前因后果。
电视媒体作为社会主流媒体,我们要全力维护其地位,加强媒体社会公信力和权威性,更好地发挥电视媒体的功能和作用。
一、加强基本功的强化,培养新闻敏感电视新闻记者只有通过艰苦学习、不断的工作实践和提升新闻专业技能,特别是新闻的写作和采访技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才能做好,这也是电视新闻记者的最基本技能。
电视新闻记者要练好基本功,这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前提,也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基础,当新闻记者具备极强的新闻专业技能,才会更有能力发现新闻线索,然后一步步完成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