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钢 高产能以及高库存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6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进一步推进钢铁水泥行业淘汰落后化解过剩产能有关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日期】2018.05.03•【字号】沪质技监监〔2018〕193号•【施行日期】2018.05.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市场监管正文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进一步推进钢铁水泥行业淘汰落后化解过剩产能有关工作的通知沪质技监监〔2018〕193号各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质量发展局),市质量技监局执法总队、业务受理中心,相关行业协会、相关技术机构: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发〔2017〕24号)关于提高供给质量的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的部署要求,根据《质检总局关于进一步推进钢铁水泥行业淘汰落后化解过剩产能有关工作的通知》(国质检监函〔2018〕115号)精神,决定在2018年全市范围内继续严厉打击无证生产,分类处理涉及“地条钢”的企业,持续开展生产企业监督检查,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
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严厉打击钢铁、水泥产品违法生产行为各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要加强排摸,对涉嫌生产“地条钢”和无生产许可证违法生产企业的信息组织调查核实,加大打击力度,依法从严查处违法生产行为,并通报相关部门,应移交司法的一律移交。
二、分类处理涉及“地条钢”的获证企业(一)如有被政府相关部门明确认定为涉及违规生产“地条钢”的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各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要立即对企业集中开展一次专项检查;对没有被认定为涉及违规生产“地条钢”的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可参照行业协会联合发文《关于支持打击地条钢、界定工频和中频感应炉使用范围的意见》(钢协〔2017〕23号)(详见附件)进行界定,并进行专项检查。
重点检查企业是否严格做到“四个彻底”(彻底拆除中(工)频炉主体设备,彻底拆除变压器,彻底切割掉除尘罩,彻底拆除操作平台及轨道),拆除后是否保持获证条件要求。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解决建议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产能扩张,我国钢铁行业面临着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
这不仅给行业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也严重影响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以下是我对解决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的建议。
一、淘汰落后产能首先,应该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来缓解产能过剩问题。
对于那些技术落后、污染严重、能源消耗高的钢铁企业,应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行淘汰。
这可以通过设立补偿机制,为这些企业提供合理的退出策略和补偿方案,同时鼓励新能源和清洁技术的采用,推动行业的升级和转型。
二、加强供给侧改革其次,要加强供给侧改革,优化供需结构。
通过放松市场准入、推进产业整合和优化布局,减少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实现产能的合理配置。
同时,要加大对高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力度,提高行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三、推进钢铁产业国际化合作第三,要积极推进钢铁产业的国际化合作。
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开展技术交流和市场开拓,寻求国际市场的机遇和合作伙伴。
同时,还要进一步参与国际钢铁产能合作与输出,促进我国钢铁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合理化解。
四、加强行业监管和政策引导此外,要加强行业监管和政策引导。
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包括减免税费、降低融资成本、优化贸易环境等,为钢铁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支持。
同时,要加强对行业的监管和约束力度,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规范市场秩序,防止产能过剩问题再次出现。
五、发展高附加值钢铁产品最后,要加大对高附加值钢铁产品的发展力度。
通过提供技术支持、政策扶持和市场推广等措施,鼓励企业加大对高端装备制造、汽车、船舶、能源等领域的研发和生产。
这不仅可以提高行业的附加值和利润空间,也有助于提升行业的竞争力和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解决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协作。
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加强供给侧改革、推进国际合作、强化监管和政策引导、发展高附加值产品等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促进钢铁行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产能过剩问题的解决,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国内五大钢材品种库存情况分析变宝网5月25日讯2016年5月,全国20个城市5大类品种钢材社会库存合计环比继续下降,其中长材产品库存全部下降,板材产品库存略有上升。
本月库存811.6万吨,环比减少20.28万吨,下降2.44%。
其中钢材市场库存总量712.5万吨,比上月减少33.12万吨,下降4.44%;港口库存99.1吨,比上月增加12.85吨,上升14.89%。
具体钢材品种库存情况如下:一、热轧卷板热轧卷板本月库存145.04万吨,比上月增加0.81万吨,上升0.56%。
其中钢材市场库存125.54万吨,比上月减少3.04万吨,港口库存19.5万吨,比上月增加3.85万吨。
本月热轧卷板库存增加的地区有8个,其中增加较多的地区有天津,库存增加1.1万吨,其中钢材市场增加0.1万吨,港口增加1.0万吨;石家庄库存增加0.1万吨,武汉2.16万吨,长沙1.2万吨,成都0.74万吨,重庆0.7万吨,西安1.2万吨;库存减少的地区有8个,其中减少较多的地区有上海,库存减少0.5万吨,其中钢材市场减少2.0万吨,港口增加1.5万吨;广州库存减少4.4万吨,其中钢材市场减少5.75万吨,港口增加1.35万吨;沈阳库存减少1.0万吨,济南0.23万吨,郑州0.2万吨。
二、冷轧卷板冷轧卷板本月库存143.65万吨,比上月增加9.84万吨,上升7.36%。
其中钢材市场库存112.95万吨,比上月增加8.14万吨,港口库存30.7万吨,比上月增加1.7万吨。
本月冷轧卷板库存增加的地区有7个,其中增加较多的地区有天津,库存增加1.0万吨,其中钢材市场增加0.5万吨,港口增加0.5万吨;广州库存增加8.7万吨,其中钢材市场增加8.1万吨,港口增加0.6万吨;郑州库存增加0.2万吨,武汉3.55万吨,长沙0.55万吨,西安0.2万吨;本月库存减少的地区有8个,其中减少较多地区有上海,库存减少2.3万吨,其中钢材市场减少2.9万吨,港口增加0.6万吨;沈阳库存减少0.1万吨,成都0.42万吨,重庆1.5万吨。
钢铁行业的市场供需平衡分析产能扩张需求波动与价格波动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基础产业,在现代化建设与工业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市场供需关系的不断变化,以及产能扩张需求波动与价格波动的影响,钢铁行业的市场供需平衡常常受到一定的冲击与调整。
本文将深入分析钢铁行业的市场供需平衡以及产能扩张需求波动与价格波动之间的关系。
一、市场供需平衡的概念与影响因素市场供需平衡是指市场上供应与需求之间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状态的情况。
在钢铁行业中,市场供需平衡的实现需要考虑一系列的影响因素。
首先,需求因素。
钢铁行业的需求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工业产业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国内外市场需求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随着国内外对钢材需求的变化,钢铁产品的市场供需关系也会发生调整。
其次,供应因素。
钢铁行业的供应与产能水平紧密相关。
产能扩张是保持供应足够与满足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是,在市场供需关系不平衡的情况下,过度扩张产能可能导致市场供过于求,进而影响价格稳定与行业盈利。
再次,行业政策因素。
政府的行业政策对于钢铁市场的供需平衡也具有重要影响。
政府的产能限制政策、消费刺激政策以及进出口政策等均会直接影响钢铁行业的供需关系。
二、产能扩张需求波动与价格波动的关系钢铁行业中,产能扩张需求波动与价格波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产能扩张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与资源,企业往往通过对市场需求的判断来决策产能扩张。
然而,需求的波动性使得市场供需关系不断变化,导致价格波动。
当市场需求旺盛时,钢铁企业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增长会进行产能扩张,提高生产能力。
而当市场需求疲软或过剩时,产能扩张带来的供过于求现象导致价格下跌。
因此,产能扩张需求的波动直接决定了钢铁行业价格的波动。
另外,产能扩张需求的波动还会影响到行业内竞争与市场格局。
当钢铁企业纷纷扩张产能时,行业竞争加剧,可能导致价格战,进而影响行业盈利水平。
三、如何保持市场供需平衡与应对波动为了保持钢铁行业的市场供需平衡,减轻产能扩张需求波动和价格波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应采取一系列措施。
高产能、高库存国内钢市风险积聚文/本刊特约记者赫荣亮在市场“双高”(高产能、高库存)背景下,国内钢厂持续上调出厂价格。
2月份,我国粗钢日均产量179.9万吨,创下历史最高水平;3月12日,全国库存达到1900万吨水平。
笔者认为,尽管短期钢价有一定回升空间,但钢市风险正在积聚,钢厂持续上调钢材价格,钢铁产能继续释放,终难以缓解高库存压力,而持续推高的库存,终将成为压倒钢价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市场价格倒挂,库存继续攀升近期国内钢厂一直在上调钢材出厂价格,3月11日,钢铁龙头宝钢出台4月线材产品价格,多数品种价格上涨,幅度在150元-300元/吨之间。
国内各大钢厂纷纷上调钢材出厂价格,对市场形成短期刺激,目前市场充满乐观氛围。
但笔者认为,虽然钢材价格普遍上涨,但随着目前钢铁产能继续释放,市场库存大幅增加,将对后期钢市增添危险。
一面是库存创新高,另一面是钢厂不断上调钢价。
尽管库存高企,但主导钢厂保持价格稳定甚至提价,带动各家钢厂出厂价格普遍上调,国内市场已经出现倒挂现象。
据兰格钢铁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钢材市场处于季节性需求淡季,倒挂品种较多,长材、板材品种都在倒挂之列。
比如,3月份沙钢的14-25mmHRB335螺纹出厂价格每吨为3950元,3月上旬,国内各地Φ25mm螺纹钢价格普遍在3800元左右,上海地区市场价格为3710元/吨;3月份宝钢冷卷订货价格5926元/吨,3月上旬,上海地区市场价格为5760元/吨。
据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市场监测显示,3月13日,全国29个重点城市钢材社会库存为1932万吨,比前一周上升1.2%,比2月初(农历春节前一周)大幅上升31%,较年初涨幅高达44%。
图一:全国钢材库存趋势图单位:万吨数据来源:兰格钢铁2009年,我国钢市经历了两轮过山车式的行情,但目前,这种历史正在重演。
在去年2月和8月两个月,在钢材价格经历了一段时间上涨后,最后由钢厂提价形成一轮上涨冲击波后,钢市出现高台跳水般的陨落行情。
浅析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及政策建议1. 引言1.1 我国钢铁产业现状我国钢铁产业是我国的基础工业之一,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我国钢铁产业发展迅速,生产能力不断扩大,产量稳居世界首位。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变化,我国钢铁产业出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
我国钢铁产业现状可以说是“矛盾重重”。
一方面,我国钢铁产能过剩,生产能力远远超过市场需求,导致钢铁价格持续低迷,企业利润不断下滑。
我国的钢铁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断提升,出口量居高不下,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支柱产品之一。
产能过剩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还影响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解决我国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面对这一困境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产能过剩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推动我国钢铁产业健康发展。
1.2 过剩产能的定义过剩产能是指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可以生产的产品超过市场需求量,导致供大于求,价格下跌,企业利润减少或亏损的现象。
在钢铁产业中,过剩产能主要表现为生产能力过剩、产量过剩和库存过剩。
产能过剩不仅会导致行业竞争激烈,价格战频繁,还会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市场混乱等问题。
解决钢铁产业产能过剩问题,需要深入分析产能过剩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1.3 问题的严重性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在我国已经变得愈发严重,对整个产业和经济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过剩的产能导致了市场供需失衡,价格持续下跌,企业利润减少甚至亏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生产效率的降低。
产能过剩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高耗能高污染的钢铁产业加剧了环境污染问题,直接影响着人民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解决钢铁产业产能过剩问题势在必行,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协调。
近期,我国政府已经开始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希望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化解钢铁产能过剩问题,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
要想彻底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仍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有效的政策支持。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钢铁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公布日期】2012.07.10•【字号】沪经信重[2012]409号•【施行日期】2012.07.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原材料工业正文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钢铁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沪经信重[2012]409号)各区县经委(商务委)、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钢铁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是上海产业和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体系中的重点专项规划。
规划的编制依据国家及本市的产业政策,并参照了国家《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上海市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相关内容。
现将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2年7月10日上海市钢铁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技术、资金、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
“十一五”期间,以宝钢集团为主体的钢铁产业作为全市六大支柱工业之一,在落实国家战略、促进本市产业发展、支撑本市先进制造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基础作用。
“十二五”期间,上海钢铁产业将全面聚焦国家战略,瞄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本市先进制造业需求,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坚持高端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低碳发展,在现有生产规模的基础上优化结构,发展精品,进一步提升钢铁产业水平。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十一五”期间,上海钢铁产业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满足了上海工业实际钢铁产品需求量的45%左右(按产值计算),有力地支撑了上海先进制造业发展;大力实施精品战略,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着力淘汰落后产能,在产品结构、技术创新、节能减排、数字化经营等方面保持国内领先;同时,上海钢铁产业规模适度增长,2010年粗钢、钢材产量分别达2214万吨和2476万吨,钢铁工业总产值达到1722.87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7%,宝钢集团在世界500 强排名第276位。
上海钢材市场价格行情分析上海建筑钢材市场价格消失小幅上调,市场心态开头消失略有好转。
在建筑钢市场上,价格大幅下挫。
上海、杭州、济南等地吨价一周下跌50元至270元。
在上海等地的市场可以看到,钢材价格大幅下跌,市场成交低迷,而高炉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却在进一步复苏,市场库存消化的进程趋缓,商家为掌握风险,只能大幅降价出货。
以下是上海钢材市场价格行情分析。
上海建筑钢材市场价格连续走低,没有止跌企稳反弹的迹象。
现在上海市场三类品牌螺纹钢成交价已跌至1930元/吨~1940元/吨,再创新低。
这周上海被暴雨、阵雨天气覆盖,几乎没有工地方来选购。
上海十几家大户的建筑钢材日平均成交量不足千吨。
有家特地为市政建设工程供应钢材的贸易商向记者介绍,最近以来,工程施工所消耗的钢材明显增加,每天得往工地送上头两百吨钢材,主要是螺、线等建筑钢材,还有部分型钢和板材。
随着上海重大工程项目的开工建设,拉动了钢材需求。
据日前召开的上海市重大工程建设工作会议传递的信息,2022年列入上海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有85项、年方案投资1184亿元。
2022年上海重大工程项目中还有涉及民生工程的保障房建设,亦是拉动钢材需求的一个亮点。
今年全年方案供应保障房3.5万套、建成保障房2.5万套,上、下半年各供应1.75万套、建成1.25万套。
保障房建设所需的钢材同样不少,除了螺纹钢、线材等建筑钢材外,还需要其它的板材、型钢、钢管等,上海最近规定从6月1日起,6层以下的多层住宅必需安装电梯,此举也将近动电梯用钢材。
据2022-2022年中国一般钢材行业进展前景分析及进展策略讨论报告分析,在2022年上海85项重大工程项目中,还有不少属于制造业的,其中有商用飞机发动机、中船长兴基地、上汽集团自主品牌研发中心扩建二期等,这些重大工程建设,将提升先进制造业能级,其对拉动钢材需求将是长期的,在建设工程中消耗的主要是建筑钢材,而当建成投产后,飞机发动机、船舶、汽车产能释放,优特钢的需求量随之而增加,对钢材市场将带来长期的利好。
沪钢高产能以及高库存,后期压力依然较大--瑞达月度分析报告〖黑色金属〗前言:4月份全球金融面颓势尽显,大宗商品全线下挫,市场恐慌情绪迅速蔓延,工地采购观望为主,钢材期现价格延续下挫之势,而进入5月粗钢产能继续释放的可能性较大,下游需求放量则相对有限,钢价恐难改弱势格局。
一、钢材价格走势(一)国际钢材价格走势4月份全球钢材指数继续回落。
数据显示,截止4月22日全球钢材基准价格指数为116.1,较上月跌1.44 %。
美国市场需求呆滞,钢价整体下滑,美洲钢材价格指数为112.68,较上月涨0.16 %;欧洲市场仍然疲软,但出口需求开始回升,欧洲钢材价格指数为106.25,较上月跌1.44 %;亚洲市场整体保持弱势运行,数据显示亚洲价格指数为121.52,较上月跌1.76 %。
分品种方面,板材价格指数为106.17,较上月跌2.01 %;长材价格指数为128.86,较上月跌0.64 %。
(二)国内钢材价格走势4月份全球金融面颓势尽显,黄金、原油等大宗商品大幅下挫,市场恐慌情绪迅速蔓延,工地采购观望为主,商家出货倍显艰难。
主力合约RB1310合约最低下探3581元/吨,截止4月24日RB1310合约报收3645,较上月底跌165元/吨,跌幅为4.3%。
现货市场方面,上海8mm Q235高线报价3440元/吨,较上月跌30元/吨;20mm HRB400螺纹钢为3530元/吨,较上月跌130元/吨。
二、经济环境(一)国际经济形势G20会议落幕,欧洲问题仍值得关注全球20国家的财长及央行行长19日在完成了为期两天的会议之后发表了新一期的会议公报。
公报显示,全球主要发达国家需要在下次G20元首峰会于今年9月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之前进一步制定出中期财政战略目标。
G20公报还指出,各国货币政策需先行确保国内的物价稳定,并有利于支持全球经济复苏,同时各国也需对宽松政策措施所可能带来的意想之外的负面状况表示警惕。
此外,具有大量贸易盈余的国家还应考虑进一步设法拉动内需。
另外,近期在全球央行均趋向于实施刺激货币政策的环境下,欧洲央行的降息预期有所升温。
对此,欧洲央行德拉基日内表示,近期的汇率变动是国内政策的结果,欧元兑美元的汇率持稳在区间内震荡,无明显异动。
同时,德拉基还认为,黄金近期的大幅下挫是由很多因素共同导致的。
欧洲央行执委兼德国央行行长魏德曼周五曾重申,如果欧元区各国此后发布的各项经济数据持续糟糕,那么欧洲央行将别无选择,只能采取继续降息的措施,不过降息并非上策,各界仍应寻求其他的有效措施来使经济走出低谷。
(二)我国经济形势中国一季度GDP意外探低位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1188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
这一数据不仅低于此前业界预期的8%,而且弱于去年四季度的7.9%。
在经历连续七个季度GDP同比增速下滑之后,去年四季度刚刚有所起色,今年一季度GDP增速又再次下跌,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恢复不足是一季度经济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今年单季GDP增速超过8%的可能性仍然存在,政策应该更加趋稳,不宜因一个季度GDP增速的下降便操之过急。
而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中,最令人忧心的是工业增加值,该数据与GDP增速呈现直接的正相关联系。
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5%,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回落0.5个百分点。
宏观经济增速面临重新放缓现状,决策层对此显然有明确的认识。
4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专门组织了由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企业家参与的座谈会,把脉当前经济形势。
李克强表示,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必须远近结合,在有效应对好短期问题、保持经济合理增长速度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把力气更多地放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上来,放到扩大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上来。
三、钢铁市场(一)铁矿石4月份铁矿石现货价格整体处140美元/吨附近整理,相较于钢价走势显得更为抗跌,但日前力拓呈递给投资者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说铁矿石价格即将出现大幅下跌,预计未来18个月内铁矿石价格将回落到100美元/吨水平之下,也就是说相较于目前价格140美元将下跌28.5%。
据估计,力拓集团铁矿石开采的平均成本仅为50美元/吨,即使价格下跌到100美元/吨附近仍然有可观利润空间。
截至4月19日,国内港口铁矿石库存为6809万吨,由低库存6654万吨开始回升。
可以说过去近半年时间,铁矿石去库存化非常明显,也是导致铁矿石价格大幅走强的重要原因。
但最近几周,铁矿石库存下降速度得到抑制并开始回升,主要原因在于钢材需求疲软,预计后市铁矿石港口库存将逐步回升,并可能刺激铁矿石价格进一步走弱。
(二)焦炭4月份国内焦炭现货市场延续低迷态势,市场价格仍以下跌为主,春节后主流降幅累计已达300元/吨,当前山西、河北、山东地区普遍维持20%-30%的限产力度;贵州焦企受路⒉际 菹允荆?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8.52万辆和203.51万辆,同期增速均在10%以上,环比增长均超50%。
其中,乘用车共销售158.55万辆,环比增长42.60%,同比增长13.25%。
乘用车整体保持了较快增长趋势,成为拉动汽车总体增长的主要动力。
今年第一季度迎来车市开门红,主要与国家整体宏观经济形势有关,尤其是十八大以后国家一些政策的调整,以及国家领导人对使用自主品牌汽车的倡导,给汽车市场带来了实质性的增长。
加上去年不利于汽车发展的政策影响基本都已经消除,今年汽车市场将整体转好。
五、小结与展望4月份全球金融面颓势尽显,大宗商品全线下挫,市场恐慌情绪迅速蔓延,工地采购观望为主,钢材期现价格延续下挫之势,而进入5月粗钢产能继续释放的可能性较大,下游需求放量则相对有限,钢价恐难改弱势格局。
首先,宏观经济弱势复苏。
4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初值为50.5,较3月的51.6小幅回落,降至两个月来最低。
4月中国制造业产出指数初值为51.1,同样为两个月来最低。
分项来看,4月制造业新订单扩张减速,新出口订单转向萎缩,就业转向萎缩,积压工作转向扩张,出厂价格和投入价格加速下降,采购库存萎缩减速,成品库存扩张加速,采购数量扩张减速,供应商供货时间转向缩短。
其次,全球金融市场仍然比较脆弱,欧债危机重新上演,制造业活动深陷衰退,欧元区经济前景堪忧,而美国最新出炉的零售数据意外萎缩,更是令全球经济成长忧虑加剧,系统性风险的增加牵制了工业品的反弹。
再次,供大于求的现状短期难改,我国粗钢日均产量处于历史高位。
当前钢市下游需求有所好转,但面对创新高的产量和库存,消费的增长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劲。
中钢协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粗钢日均产量高达213.21万吨,粗钢年化产量已经达到7.78亿吨。
从历史规律来看,通常在5、6月份,钢厂钢材产量将会达到高点,使钢市的供给压力有增无减,对后市钢价反弹形成制约。
最后,钢厂普遍下调出厂价。
素有国内钢厂调价"风向标"之称的宝钢,对5月份主要板材品种出厂价"明平暗补"。
据悉,宝钢此次调价在平盘的基础上,对稳定订货的代理商,还分品种给出了100-200元/吨不等的"暗补"优惠,这意味着宝钢结束了此前连续5个月的强势上调,也反映了对后期市场的谨慎心态。
整体来看,国内外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供需增速的不匹配是造成目前市场价格易跌难涨的主要原因。
同时目前在现货市场低迷,现货价格持续回落,商家接货意愿不强,经销商或继续以降库存、控制风险为主,而钢厂产量高企难下,后期压力将继续增加,建议保持反弹抛空思路。
焦煤资源紧张影响,限产力度在40%-60%,西南地区钢厂检修导致下游需求不高,市场成交较差。
从市场整体状况来看,煤矿方面近期的调价及自上月下旬焦企方面的连番降价并未实际带动起下游对原材料的需求积极性,下游钢企方面去库存速度之缓慢超出市场预期,煤炭及焦炭市场仍不容许过早乐观,预计短期内焦炭市场仍将弱势运行。
海关总署发布统计数据显示,3月全国出口煤炭78万吨,出口额115995千美元。
1-3月全国出口煤炭204万吨,同比减少36.1%,出口额314862千美元,同比减少43.7%。
3月出口焦炭及半焦炭10万吨,出口额28368千美元;1-3月累计出口27万吨,同比增加9.5%,出口额76677千美元,同比减少28.8%。
(三)海运指数4月份海运市场成交仍无明显起色。
截止至19日,BDI指数报收于888点,环比上月跌22点,跌幅为2.4%。
海峡型船型依然受运力过剩影响,BCI指数小幅下跌,报收于1238点。
目前,巴西至中国海运费为17.296美元/吨,而澳洲至中国海运费为7.191美元/吨。
巴拿马船型依旧需求难好,南美谷物运输开始走好,现BPI指数报收于1180点。
超灵便船型基本保持平稳,现BSI指数报收于898点。
(四)钢材产量据统计,2013年3月份全球63个主要产钢国和地区粗钢产量为1.35亿吨,同比增长1.1%,较2011年增长3.6%。
1-3月份,全球粗钢总产量为3.89亿吨,同比增长2.3%。
3月份中国粗钢产量为6629万吨,同比增长6.6%,较2011年增长11.8%。
扣除中国后,3月份全球粗钢产量为6873万吨,同比下降3.7%,较2011年下降3.2%。
3月份全球钢厂的产能利用率为79.4%,较2月份下降约1.1个百分点,较去年3月份下降2.4个百分点。
3月份全球粗钢日均产量为435.6万吨,同比增长1.1%,环比下降1.6%。
4月份全球主要地区钢材市场保持疲软,但各国开工率变化不大,预计4月份全球粗钢日均产量将继续保持在高水平。
据中钢协的最新数据,4月上旬钢协会员企业的钢材库存量旬环比增长0.24%。
在钢厂产量居高不下、市场需求又难有明显起色的情况下,钢铁企业偏高的库存如何消化,还是一个摆在眼前的难题。
一季度国内粗钢日均产量高达213.21万吨,粗钢年化产量已经达到7.78亿吨。
总体来看,当前多数钢铁企业已处于盈亏平衡甚至略有亏损的状况,但钢厂的减产并不明显,产能释放继续保持在高位,钢市的供应压力仍相当大。
(五)国内建筑钢材市场库存4月份国内钢材社会库存持续回落,但下降速度略显缓慢。
截止2013年4月19日,全国主要城市螺纹钢库存为995.11万吨,同比增加230.36万吨,环比减少76.15万吨;线材库存为283.12万吨,同比增加78.39万吨,环比减少29.76万吨。
由于大宗商品全线下挫,市场恐慌情绪迅速蔓延,工地采购观望为主,商家出货倍显艰难。
市场看空心态浓郁,为其降低风险,部分品牌迅猛杀跌,其他品牌被迫跟进,因此在杀跌形势之下,商家接货意愿不强,主要以降低库存为主,但钢厂产量高企难下,后期压力或继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