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光的折射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3
初二物理光的折射试题1.阳光下,在平静水面上观察水中的鱼,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甲图能看到鱼B.只有乙图能看到鱼C.只有丙图能看到鱼D.四个图都能看到鱼【答案】D【解析】只要有折射光线射入人眼,人就能看的鱼的虚像,所以四个图都能看到鱼。
【考点】光的折射2.如图所示,两个并排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未装水,另一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一长度相同且比池深略长的标杆,此时,阳光斜射到水池。
下列关于两水池中标杆的影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B.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C.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D.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答案】 B【解析】光由空气中进入水中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使装水的标杆中标杆的影子变短,故选项B正确。
【考点】光的折射3.如右图所示,画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
下图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是()【答案】D【解析】水池中的水看起来没有那么深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人的视觉感受。
人看到水底情景是水底物体反射的光从水中折射入空气进入了人的眼睛。
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过去,由于视线不会拐弯,感觉水没有那么深,对照各图,D符合题意,选填D 。
【考点】光的折射规律4.如图S′是潜水员在水中看到的岸上的灯的虚像,请你画出由空气射入水中的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大致的位置。
【答案】如图所示【解析】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会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S′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连接眼睛与S′与界面交点O为光线的入射点,空气射入水中的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大致位置如图所示。
【考点】根据光的折射规律作图5.图是水中的鱼反射出的一条光线。
(1分)请在图中画出此光线在空气中的大致传播方向。
【答案】如图所示【解析】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初中阶段可理解为空气大角)。
【考点】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路作图。
6.如图所示的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面中时情况,请在图中画出该入射光线斜射入水面时的光路图。
初中物理《八上》第四章光现象-光的折射考试练习题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1、如图甲所示,一束光斜射人盛有水的容器中,在容器底形成光斑P1。
保持光束和容器的位置不变,向容器中缓慢加水,光斑移到P2位置时,请在图中画出此时的折射光线及水面位置。
知识点:光的折射【答案】【详解】光斑由P1向P2移动的过程中,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则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也不变,那么经过P2的折射光线与经过P1的折射光线平行,所以过P2作平行于过P1的折射光线的射线,此线即水平上升后的折射光线,此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交点即入射点,入射点所在的水平面即上升后的水面,所以作图如下:2、标有甲、乙两点的筷子放在空碗中如图 1所示,向碗中加水至虚线处,观察到如图 2所示场景,此时看到筷子上的甲点或乙点,光的传播路径正确的是()A .B .C .D .知识点:光的折射【答案】D【详解】光线是由筷子反射的,所以光线的传播方向从水中到眼睛,空气中折射角大于水中的入射角。
故选 D。
3、如图所示,光沿CO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O,分别透过平直界面AOB和圆弧形界面AMB时的光路。
则在玻璃中的光线为 ______(选填“OD ”或“OE ”),光射出圆弧形界面AMB时的光线为: ______(选填“DF ”、“DG ”、“EH ”或“EI ”)。
知识点:光的折射【答案】OE EI【详解】[1] 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则在玻璃中的光线为OE 。
[2] 当折射光线OE从玻璃砖进入空气时,由于此光线经过圆心O,当到达第二个折射面时,与该入射点所处的切线垂直,因此第二次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故射出圆弧形界面AMB时的光线为EI。
4、光从室外透过玻璃进人室内,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A. B .知识点:光的折射【答案】B【详解】光从室外透过玻璃进人室内,光从空气折射进入玻璃,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再从玻璃折射进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由于光路可逆,空气中的两条光线平行,故ACD 错误, B 正确。
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练习题一、填空:1.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__________现象而形成的,所成的像的性质是______,像和物体的大小_________,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___ ____,它们到镜面距离____________2.伞式太阳灶是利用____________镜对光线的__________作用制成的。
3.凸面镜能使平行光线_____ ____,为了扩大视野,汽车上用__ ____镜做观后镜。
4.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时,折射角_____________入射角,光从水斜射入空气里时,折射角____________射角。
5.使用幻灯机时,要增大银幕上的画面,幻灯机应____________银幕同时镜头应___________幻灯片。
6.小芳同学的身高是1.6米,站在竖直放置的穿衣镜前1米处,镜中她的像高是_______ 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__________米。
7.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中,首先要在一条直线上依次放上蜡烛、_______、________,然后调节它们的_____,使它们的位置大致在同一________.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体距透镜15cm时.可以成一个______、______的_______像,当物体距透镜5cm时,可以成一个_______、________的______像.8.孩子在湖边观鱼(图6-3),这条鱼实际在C点处,但孩子看见鱼是在D点处。
则小孩这样看的结果是因为从水下发射的光发生了_______,所看的是鱼的______像,(填实像或虚像),光是从_________________(空气中射到水中或水中射到空气中),鱼的反射光线折射时______(靠近或偏离)法线,小孩看到鱼的水平距离比实际距离________,小孩看到鱼的深度比鱼所在的实际深度______,由于折射使孩子感到好像鱼的真实位置________(改了或没改变)。
9.小孔成像是由于____________,平面镜成像的原因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凸透镜成像的原因是由于光的_______,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_________,日食、月食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树木的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看到的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__。
人教版《2.4光的折射》同步练习题及答案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下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了B、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树木的倒影C、茂密的森林的地面上有圆形的光斑D、人在穿衣镜前能看到自己在镜子里的像2、下面四幅图中,哪一个图正确地表示了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的情况()3、如图,S为发光点,试作出三条射向水面的入射光线SO、SA和SB的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4、站立在游泳池旁看到池内的水深度要比实际的深度要________些,这是由于光在________上发生_______现象的缘故。
5、在游泳池内潜水的泳者,看到水池旁的一根竖直标杆高度要比标杆的实际高度()A、高一些B、低一些C、一样高D、二者皆可6、站在清澈见底的平静湖岸上的人看到水中有:游鱼、树木及白云,属折射现象的是()A、水中游鱼B、水中树木C、水中白云D、都不是7、潜水员在水下看河岸上的路灯比实际位置要高一些,这是由于光从______斜射到___________中发生了______________造成的。
8、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并在容器底部形成一光斑,这时向容器中逐渐加水,则光斑的位置将()A、慢慢向右移动B、慢慢向左移动C、慢慢向水面移动D、仍在原来位置不动9、夏天晴朗的夜空,我们会看到星星眨眼,这是由于光通过疏密不同的空气时产生了()A、反射B、折射C、漫反射D、反射和折射10、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逐渐增大入射角,则折射角()A、逐渐减小且总大于入射角B、逐渐减小且总小于入射角C、逐渐增大且总小于入射角D、逐渐增大且总大于入射角11、天气晴朗,河水清澈见底,我们看到河水中的鱼在白云中游嬉,所看到的云实际是由于______而形成的云的_________;所看到的鱼实际是由于光______而形成鱼的_________,看到的鱼的位置在鱼的实际位置的______方。
答案:1、A2、C3、入射光线SO是垂直入射,故一部分光线垂直反射回来另一部分光线进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不变;作入射光线SA、SB的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时,应先过入射点作法线,再依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出反射光线,而作折射光线时,要注意两点(1)入射角大于折射角;(2)入射角变大时,折射角也变大。
【物理】初中物理光现象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初中物理光现象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 桥在水中的倒影B. 屏幕上的手影C. 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D. 从后视镜中看车后景物【答案】 C【解析】【解答】解:A、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桥在水中形成“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手在墙上形成手影,是因为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根据光的折射,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者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出现了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的现象,如同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的道理是一样的。
D、汽车观后镜,是利用凸面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扩大视野,是光的反射原理,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2.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 光年是时间的单位C. 水0℃时结冰是因为分子停止运动D.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答案】D【解析】【解答】解:A、宇宙由众多的星系组成,银河系是其中一个星系,而太阳是银河系中众多恒星中的一颗,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地球是其中之一,由此可见,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故A错误;B、在天文学中,用“光年”作为距离的单位,它表示光在一年中通过的距离,故B错误;C、水结冰状态发生变化,分子运动剧烈程度发生变化,但分子不会停止运动,故C错误;D、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故D正确.故选D.【分析】(1)从宏观上,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宇宙是无边无际的,我们常用光年来描述天体间的距离;(2)从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分子由更小的原子组成,原子还可以再分,目前发现最小的粒子为夸克;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自行车是一种轻便、利于环保的交通工具,从它的结构和使用来看,用到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为了减小摩擦,轮胎上制有花纹B. 为了骑行省力,链条与其连接的两个齿轮组成滑轮组C. 车把上的手闸刹车系统是应用了省力杠杆及摩擦的知识D. 晚上灯光照在自行车尾部,尾灯会发光这是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答案】C【解析】【解答】解:A、轮胎上制有花纹,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错误;B、后轮是主动轮,用链条带动前轮转动,前后齿轮不是滑轮组,也不是为了省力,故B 错误;C、刹车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同时也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杠杠增大了车闸和车圈之间的压力,增大了摩擦力.故C正确;D、自行车的尾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工作的,射向自行车尾灯的光线经尾灯反射后进入司机的眼睛,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故D错误.故选C.【分析】自行车上应用了很多的物理知识,刹车利用杠杠和摩擦;车把是轮轴;车把手、脚蹬板、轮胎上的花纹利用了摩擦力;车座比较软是利用了压强知识等.4.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人们佩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B. 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绿、蓝三色光C. 在阳光下晒晒被褥可以杀菌,这主要是利用了阳光中的紫外线D. 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形状各异的光斑【答案】C【解析】【解答】解:A、远视眼使物体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因此需要用凸透镜来矫正,人们佩戴凹透镜是矫正近视眼,故A错误;B、白光通过三棱镜时,因为不同颜色的光通过玻璃时偏折的角度不同,所以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故B错误;C、紫外线可以杀菌消毒,在阳光下晒晒被褥可以杀菌,这主要是利用了阳光中的紫外线,故C正确;D、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是通过小孔成的太阳的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C.【分析】(1)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方,戴凸透镜进行矫正.(2)太阳通过玻璃三棱镜后,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从上往下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说明了白光不是单色光,不同颜色的光折射时的偏折程度不同;(3)紫外线的用途: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如验钞机)、杀菌消毒等;(4)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5.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 雨后的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 人向平面镜走近的过程中,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C. 喝完可乐常常会打嗝是因为发生了碳酸分解的化学反应D. 用纯碱检验真假红酒,利用的是纯碱溶液呈碱性,能使红酒中色素变色【答案】 D【解析】【解答】A、雨后的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B、人向平面镜走近.的过程中,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不变,B不符合题意;C、可乐中溶解有二氧化碳气体,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人体内的温度比体外高,故喝完可乐常常会打嗝,C不符合题意;D、红酒中的葡萄汁含有花青素,可以随着溶液的酸碱性改变颜色,溶液呈酸性则偏红,溶波呈碱性则偏蓝,故利用纯碱溶液呈碱性,能使红酒中色素变色来检验真假红酒,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彩虹是光的折射现象,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喝完可乐打嗝不是化学反应.6.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 图甲中漫反射的反射光线虽然杂乱无章,但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 图乙是人们常说的“天狗吃月”,这一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 图丙是炎热夏天沙漠中出现的海市蜃楼景象,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D. 图丁是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答案】 C【解析】【解答】解:A、只要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A不符合题意。
初二物理光折射练习题1. 在折射定律中,光线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线通过折射时会发生反射B. 光线通过折射时不能改变传播方向C. 光线折射时速度会改变D. 光线的频率在折射过程中会改变2. 下列光学器件中,将光线折射的是()。
A. 平面镜B. 凸透镜C. 凹透镜D. 光栅3. 在光线通过平面镜反射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线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B. 光线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一半C. 光线的入射角与反射角无关D. 光线在反射过程中会改变速度4. 下列材料中,折射率最高的是()。
A. 空气B. 水C. 玻璃D. 金属5. 光线由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线向法线的方向偏离B. 光线沿着法线传播C. 光线会逆时针转向D. 光线的速度不变6. 下面哪个图中,光线不会发生折射?()A. [插入一个图示,其中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B. [插入一个图示,其中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C. [插入一个图示,其中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D. [插入一个图示,其中光线从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7. 以下关于折射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折射是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传播时发生的现象B. 折射过程中光线会改变速度C. 折射率越大,光线在介质中传播速度越慢D. 折射定律规定了入射角、折射角和折射率的关系8. 光在媒质中传播速度的变化与以下哪种现象有关?()A. 光的反射B. 光的折射C. 光的散射D. 光的干涉9. 当光线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线向法线的方向偏离B. 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变小C. 光线将会穿透光密介质D. 光线速度不变10. 光线垂直射入光密介质的表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线不会折射B. 光线全反射C. 光线继续直线传播D. 光线会进行透射。
1.光从空气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反射,一部分折射.则( )A .入射角大于反射角B .入射角等于折射角C .入射角小于折射角D .折射角小于反射角2.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角是40°,在水面上,有一部分光线被反射,另一部分被折射,则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是( )A .小于40°B .在40°与60°之间C .在50°与100°之间D .在100°与140°之间3.如图,一束光线射到空气与水的交界面MN 上时,经反射和折射,光路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O 是入射光线,OB 是折射光线 B .CO 是入射光线,OB 是反射光线,OA 是折射光线C .BO 是入射光线,OA 是折射光线,界面MN 的上方是空气D .BO 是入射光线,OA 是折射光线,界面MN 的下方是空气4.一束光从真空如射到某一透明物质的表面上后,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如果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α(α<180°),那么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 )A .一定小于180°-αB .一定等于180°-αC .一定大于180°-αD .一定大于(180°-α)/25.下列现象属于是( ) A 通过潜望镜观察海面上的船只 B 观察楼房在水中的倒影C 从水中看岸上的物体比实际位置高D 在路灯下出现了人的影子6.关于错误说法是( ) A .折射光线一定在法线和入射光线所确定的平面内 B .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一定不在界面的同侧C .入射角总大于折射角D .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7.下列现象中属于是( ) A .人在湖边看到对岸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 B .司机从后视镜看到汽车后面的景物C .人在河边看到水底的石头D .小孔成像8.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现象中属于现象是( ) A 立杆见影 B 小孔成像 C 水中花,镜中月 D 水清疑水浅 9.岸上人观察到下列现象中,属于是( ) A 水中月 B 水中的鱼 C 水中楼的倒影 D 水中白云飘动10.如图所示四种现象中属于是( )A .通过玻璃观赏白鹤梁水下奇观B .小鸭在水看见自己的像C .阳光透过树林时留下树的影子D .岸边植物的倒影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是( ) A 光从空气射向水中传播方向一定会改变 B 光从空气垂直射向水中时,入射角为0,传播方向不变C 光从空气射向水中,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减小D 光在水和空气界面上发生折射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1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是( )A 小孔成像B 叉鱼时,要把叉对准稍低于所看到的鱼的位置叉去才能叉中鱼C 影子的形成D 太阳灶13.下列事实或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是( ) A 站在游泳池边,可以看到清澈的池底,感到池水变浅了B 在阳光下行走的人,出现人影相随C 清晨,当我们刚刚看见太阳时,其实它还在地平线以下D 小商店的墙壁上装有一面大镜子,给人以增大空间的感觉1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是( ) A .演员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的表演动作B .光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在物体后面会形成影子C .潜水艇里的人通过潜望镜观看海面D .用放大镜看地图15.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是( ) A .三日同辉.透过上升的烟雾看到物体在晃动C .在太阳光照射下,树木出现了影子D .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的景物16.下列哪个情景中“影”是由于产生( ) A .立竿见影 B .毕业合影 C .湖光倒影 D .树影婆娑17.下列现象由于形成是( ) A .镜花水月 B .管中窥豹 C .一叶障目 D .海市蜃楼18.一束在空气中经凸透镜后( ) A .是会聚光束 B .是发散光束 C .是平行光束 D .比原来的光束变得会聚些19.下列连线哪一组是有错误的( ) A .光的折射------水中月 B .光的反射------镜中花C .光的直线传播------一叶障目D .光的色散------雨后彩虹 20.一束从真空如射到某一透明物质表面上后,同时发生了反射和现象,如果反射线跟线之间夹角为α(α<180°),那么反射线跟入射线之间夹角( ) A .一定小于180°-α B .一定等于180°-α C .一定大于180°-α D .一定大于(180°-α)/221如图21,B’是人眼在A 处透过水面看见的河底一白色鹅卵石的虚像,这虚像是由光的 形成的。
初中物理光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光的折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B. 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C. 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D.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答案:D2. 光的反射定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B.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C.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D. 反射角大于入射角答案:D二、填空题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
答案:3×10^8 m/s2. 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
答案:会聚三、简答题1. 请简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答案: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体等大,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是虚像。
2. 为什么说光的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答案:光的直线传播是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发生的,当介质不均匀或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路径会发生改变,即发生折射。
四、计算题1. 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30°,求折射角。
答案:根据斯涅尔定律,n1 * sin(θ1) = n2 * sin(θ2),其中n1为空气的折射率(约为1),n2为水的折射率(约为1.33),θ1为入射角(30°),θ2为折射角。
代入公式得:1 * sin(30°) = 1.33 * sin(θ2),解得θ2 ≈ 22.9°。
2. 一束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为45°,求入射角。
答案:同样根据斯涅尔定律,1.33 * sin(θ1) = 1 * sin(45°),解得sin(θ1) ≈ 0.75,所以θ1 ≈ 48.6°。
五、实验题1. 请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实验步骤如下:a. 准备一面平面镜和一束光线。
b. 将光线射向平面镜,观察反射光线。
2022年初中物理《八上第四章光现象》光的折射(选择题)习题库汇总考试卷(一)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判断题计算题附加题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1、一条光线A0从空气中斜射向平静的水面,如图所示.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在下图中有四幅描述其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A.B.C. D.答案B2、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路灯下人在地面上的“影子B.湖边的树在湖水中的“倒影”C.从水面上看到水中的“鱼” D.在平面镜前看到镜中的“自己答案C/p>3、如下图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 B C D答案C4、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利用光的折射现象的是景物5、在茶杯里放一枚硬币,慢慢地向杯里注水,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眼睛看到硬币的位置是() A.逐渐降低B.逐渐升高 C.先升高后降低D.不升高也不降低答案C6、如图,下列光现象中,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现象是:()答案B7、当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角为40°,则折射角可能为()A. 30°B. 40°C.50°D.60°答案A8、以下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用放大镜观察到邮票的图案被放大B.从不同方向能看到黑板上的文字C.人站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人影 D.水面上出现岸边青山的“倒影”答案A9、游人在公园所看到的下列情景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水中的“白云” B.阳光下游客的影子C.水中游动的鱼D.垂柳在水中的倒影答案C10、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的是A.小孔成像B.水中“月亮”C.海市蜃楼D.墙上手影答案C11、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
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右边的池壁上,当池内无水时,站在池旁左边的人,看到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5所示,现往池内灌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A.P点在S点的下方,Q 点在S点的上方B.P点在S点的上方,Q 点在S点的下方C.P点在S点的上方,Q 点在S点的上方D.P点在S点的下方,Q 点在S点的下方答案A/p>12、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光折射形成的是答案B1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演员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的表演动作B.光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在物体后面形成的影子C.潜水艇里的人通过潜望镜观看海面D.插入水中的筷子,从水面上斜着看,筷子在水下的部分向上弯折了答案D14、如图所示,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遥控器调电视B.激光准直C. 渔民叉鱼D.照镜子答案C15、北河公园为美丽的宝应又增添了一处靓丽的风景。
初二物理光的折射试题答案及解析1.如图所示,两个并排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未装水,另一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一长度相同且比池深略长的标杆,此时,阳光斜射到水池。
下列关于两水池中标杆的影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B.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C.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D.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答案】 B【解析】光由空气中进入水中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使装水的标杆中标杆的影子变短,故选项B正确。
【考点】光的折射2.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O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请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传播方向。
【答案】【解析】首先画出法线,然后根据折射规律画出折射光线.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所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答案如图。
【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3.下面四幅图,能正确表示渔民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的光路图是【答案】D【解析】人看到水里的鱼,说明鱼身上的光射入了人眼,其光路图如下所示:【考点】光的折射4.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
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径迹(注意标出法线)。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光从空气进入玻璃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玻璃进入空气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
因为两次折射的界面平行,光线偏向与偏离法线的程度相同,所以玻璃砖的入射光线与出射光线平行。
如图所示。
【考点】光的折射特点,光路的可逆性应用。
5.(11分)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⑴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____和____现象;(4分)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____,且折射角____(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4分)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⑵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是否存在不足?答:__;(2分)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1分)【答案】(1)①折射反射②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或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小于(2)是探究过程不完整,还应该做其他多种透明介质之间的折射实验(回答合理均得分)【解析】(1)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②由表中数据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当入射角不断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故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2)评价:存在不足,应该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再做此实验,这样得出的结论将更具有普遍性.【考点】光的折射规律.6.让一束光斜射一块玻璃砖,这束光射入玻璃和射出玻璃后的光路正确的是()【答案】B【解析】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而当光由玻璃砖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A当光由玻璃砖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仍小于入射角,所以A错误,B两次折射都符合折射规律正确,C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同一侧,而应该是要分居法线的两侧,所以C错误,D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应该是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D错误,只有B正确符合题意。
1.53度 37度 2. 折射反射 3. 凸透镜:b d 凹透镜:a c 4. 前伸远调焦环 5.小于正立、放大的虚像6.凸,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7..B 9.提示:u<f,物距越大,像越大;实验时,改变物距,虚像可以用眼睛观察其大小变化并得到结论10.在成实像的情况下,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相同时,焦距越大,像到凸透镜的距离越长。
11.可将眼镜稍靠近物体(如报纸上的字),看物体的像如果是正立的、放大的,则该镜为老花镜,因老花镜是凸透镜,当物体(或字)放在它的焦距以内时会出现正立放大的虚像。
而凹透镜对物体只能形成正立缩小的虚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