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458.00 KB
- 文档页数:5
10.3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预习案一、预习目标及范围1、预习目标(1)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和力与运动的关系描述物体的浮沉条件;(2)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预习范围教材第10章3节内容二、预习要点1.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和沉,决定于所受的的合力的情况。
还可以通过改变密度来改变物体的浮沉状态。
2.物体的浮沉条件:上浮 F浮 >G;ρ物 < ρ液漂浮 F浮= G;ρ物 < ρ液悬浮 F浮= G ;ρ物 = ρ液下沉 F浮< G;ρ物 > ρ液三、预习检测1、一个鸡蛋悬浮在配制好的盐水中,要想使它浮到水面上来,可以()A.往盐水里加些水; B.往盐水里加些盐;C.将盐水倒掉一些; D.以上方法都不行.2、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浮沉情况,此时甲、乙、丙三个物体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F丙,则下面关系正确的是()A.F甲>F乙>F丙B.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D.F甲=F乙>F丙3、把质量相等的实心木球和实心铝球浸没于某种液体中,放手后,木球悬浮而铝球下沉,静止后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A.F木=F铝 B.F木<F铝C.F木>F铝D.无法确定探究案一、合作探究(一)轮船:1.怎样能让铝箔漂浮在水面上?2.铝箔为什么能漂浮在水面上?3.轮船原理:采用________的办法,增大可以利用的_______,使密度大于水的钢铁能漂浮在水面上。
4. 同一艘轮船从河流驶入海里是浮起一些还是沉下一些?____________。
(二)潜水艇:1.潜在水下的潜水艇受_____力和______力作用。
潜水艇原理:潜水艇是靠改变_____________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2.画出潜水艇上浮、下沉、悬浮、漂浮的受力示意图。
上浮下沉悬浮漂浮F浮______G F浮______G F浮______G F浮______G(三)气球和飞艇①热气球原理。
第三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一、学习目标:(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2)知道浮力的应用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物体的浮沉条件(重难点)问题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浮力,但是有的物体要上浮,有的却要下沉,这是为什么?你能画出图中物体所处几种状况下受力的情况吗?物体上浮:F 浮 G 物 上浮的物体最终要漂浮,物体漂浮:F 浮 G 物物体下沉:F 浮 G 物物体悬浮:F 浮 G 物(根据上图你能说出什么是悬浮吗?)问题2:利用上浮、悬浮、下沉时F 浮和G 物的关系推导: 物体上浮: ρ物_______ρ液 物体下沉: ρ物_______ρ液 物体悬浮: ρ物_______ρ探究点二:浮力的利用:(难点) 问题1:采用“空心”的办法增大浮力 — 轮船的发明(1)观察课本图10.3-5 思考怎样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2)橡皮泥为什么能漂浮在水面上? 悬浮 上浮 v下沉 v(3)轮船原理:采用________的办法,增大可以利用的________,使密度大于水的钢铁能漂浮在水面上。
【合作探究】潜在水面下的潜水艇在上浮和下沉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是否变化?(写出判断依据)问题2:气球和飞艇气球里充的是的气体。
高空探测气球充的是,热气球充的是。
飞艇充的是。
针对训练:1.一个质量是50g的鸡蛋悬浮在盐水中,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N。
(g=10N/kg)2. 某课外活动小组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将重为100g的物体放入盛满水的盆中,有90g水溢出,则()A.物块会浮在水面上B.物块会悬浮在水中C.物块会沉入盆底D.不能据此判断出物块的沉浮。
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导学案备课人:王欣2015-5-7一、学习目标1、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和力与运动的关系描述物体的浮沉条件,并能通过改变物体所受的重力或浮力的大小,使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处于不同的浮沉状态2、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认识浮力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二、重难点重点: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及浮力应用。
难点:通过调节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来得到或增大可利用浮力,初步建立应用科学技术的意识。
三、课堂学习(一)、物体的浮沉条件。
阅读课本P57-59页,请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你能画出图中物体所处几种状况下受力的情况吗?1.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力和力,物体的沉浮就取决于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
一共有三种受力情况:①当F浮G时,上浮(物体处于不平衡状态),逐渐调整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最后漂浮在水面;物体上浮过程中:未露出液面时,F浮(不变、变大、变小),露出液面后F浮(不变、变大、变小)直到F浮G物时,物体漂浮在液面上。
②当F浮G时,下沉(物体处于不平衡状态),最后沉在容器底部;③当F浮G时,悬浮或者漂浮(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对实心的物体而言........①ρ液>ρ物, 物体,最终是状态。
②ρ液=ρ物, 物体③ρ液<ρ物, 物体,最终是状态提高:当把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如图甲所示,是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的受力情况。
(1)当F浮>G物时,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物体上浮,会露出液面一部分体积,最终漂浮在液面上,如图乙所示.漂浮时:F浮=G物(2)当F浮=G物时,这两个力相互抵消,物体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会悬浮在原来的位置,如图丙所示.悬浮时:F 浮=G 物(3)当F 浮<G 物时,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物体下沉,最终沉在底部,并受底部的支持力,如图丁所示.沉到底部时:F 浮<G 物另外:物体的重力G 物可表示为:G 物=ρ物gV 物,排开液体的重力G 排可表示为G 排=ρ液gV 排,又因F 浮=G 排,所以F 浮=ρ液gV 排,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V 物=V 排,所以 当F 浮>G 物时,即ρ液gV 排>ρ物gV 物,可得出ρ液>ρ物时,物体上浮,最终漂浮在液面上。
《物体的沉浮》导学案
一、导入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进修的主题是《物体的沉浮》。
在我们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物体沉下去,有些浮起来,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
二、目标
1. 了解物体的沉浮原理;
2. 掌握物体沉浮的条件;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三、导入问题
1. 为什么有些物体会沉下去,有些会浮起来?
2. 什么条件会影响物体的沉浮?
四、探究过程
1. 实验一:用不同的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其沉浮情况。
2. 实验二:改变水的温度,观察物体的沉浮情况。
3. 实验三:用不同密度的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其沉浮情况。
五、总结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物体的沉浮与其密度有关,密度大的物体会沉下去,密度小的物体会浮起来;
2. 物体的沉浮还受到水的密度和温度的影响,水的密度越大,物体越容易浮起来;
3. 物体的形状也会影响其沉浮情况。
六、拓展应用
1. 请同砚们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物体的形状对其沉浮的影响。
2. 请同砚们思考,为什么船只能浮在水面上?
七、课后作业
1. 阅读相关资料,总结物体的沉浮规律;
2. 请同砚们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水的温度对物体沉浮的影响。
八、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物体的沉浮原理,掌握了物体沉浮的条件,希望大家能够在平时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加深对物理学的理解。
感谢大家的参与,下节课再见!。
10.3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预习案一、预习目标及范围1、预习目标(1)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和力与运动的关系描述物体的浮沉条件;(2)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预习范围教材第10章3节内容二、预习要点1.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和沉,决定于所受的的合力的情况。
还可以通过改变密度来改变物体的浮沉状态。
2.物体的浮沉条件:上浮 F浮 >G;ρ物 < ρ液漂浮 F浮= G;ρ物 < ρ液悬浮 F浮= G ;ρ物 = ρ液下沉 F浮< G;ρ物 > ρ液三、预习检测1、一个鸡蛋悬浮在配制好的盐水中,要想使它浮到水面上来,可以()A.往盐水里加些水; B.往盐水里加些盐;C.将盐水倒掉一些; D.以上方法都不行.2、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浮沉情况,此时甲、乙、丙三个物体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F丙,则下面关系正确的是()A.F甲>F乙>F丙B.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D.F甲=F乙>F丙3、把质量相等的实心木球和实心铝球浸没于某种液体中,放手后,木球悬浮而铝球下沉,静止后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A.F木=F铝 B.F木<F铝C.F木>F铝D.无法确定探究案一、合作探究(一)轮船:1.怎样能让铝箔漂浮在水面上?2.铝箔为什么能漂浮在水面上?3.轮船原理:采用________的办法,增大可以利用的_______,使密度大于水的钢铁能漂浮在水面上。
4. 同一艘轮船从河流驶入海里是浮起一些还是沉下一些?____________。
(二)潜水艇:1.潜在水下的潜水艇受_____力和______力作用。
潜水艇原理:潜水艇是靠改变_____________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2.画出潜水艇上浮、下沉、悬浮、漂浮的受力示意图。
上浮下沉悬浮漂浮F浮______G F浮______G F浮______G F浮______G(三)气球和飞艇①热气球原理。
《物体的浮与沉》导学案一、导入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物体浮在水面上,而另一些物体则会沉入水底。
你知道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进修一下物体的浮与沉。
二、目标1. 了解物体的浮力和重力的观点;2. 掌握物体浮与沉的条件;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诠释平时生活中的现象。
三、进修内容1. 物体的浮力和重力- 什么是浮力?什么是重力?- 浮力和重力之间的干系是什么?2. 物体浮与沉的条件- 一个物体会浮在水面上的条件是什么?- 一个物体会沉入水底的条件是什么?3. 应用实例- 为什么船能够浮在水面上?- 为什么石头会沉入水底?四、进修方法1. 观察实验:准备一个容器和一些不同材质的物体,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浮沉情况;2. 讨论交流:和同砚们一起讨论物体的浮与沉的原理,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3. 解决问题:尝试诠释一些平时生活中的现象,如为什么气球可以漂浮在空中等。
五、实践应用1.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2. 通过观察和实验,总结出物体浮与沉的规律,并写出实验报告;3. 分享实验结果,和同砚们一起讨论物体的浮与沉的原理。
六、拓展延伸1. 了解更多关于浮力和重力的知识,如阿基米德原理等;2. 探究其他物体在不同介质中的浮沉规律,如气体中的浮力等;3. 应用所学知识诠释更多平时生活中的现象,如为什么气球可以漂浮在空中等。
七、总结反思通过本次进修,我们了解了物体的浮与沉的原理,掌握了浮力和重力的观点,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诠释平时生活中的现象。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平时生活中多加观察和实践,不息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物体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物体浮沉的条件及其原理;2. 掌握浮力、密度等观点;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导学内容:1. 物体浮沉的条件;2. 浮力的观点及计算方法;3. 密度的观点及计算方法;4. 物体浮沉的应用。
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问题请同砚们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有的物体会浮在水面上,而有的物体会沉入水中?这与物体的哪些性质有关呢?第二步:进修物体浮沉的条件1. 什么是浮力?它是如何产生的?2. 物体浮沉的条件是什么?请简要描述。
第三步:进修浮力的观点及计算方法1. 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2. 如何计算物体所受的浮力?第四步:进修密度的观点及计算方法1. 什么是密度?如何计算密度?2. 密度对物体浮沉有何影响?第五步:进修物体浮沉的应用1. 请同砚们思考一下,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如何利用物体浮沉的原理?2. 举例说明物体浮沉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六步:小结与拓展1. 请同砚们总结一下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2. 请同砚们思考一下,如果一个物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它会浮还是沉?为什么?导学案答案:1. 物体浮沉的条件与物体所受的浮力和重力有关。
当物体所受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会浮在水面上;当物体所受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会沉入水中。
2. 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推力,它是由液体对物体的压力差产生的。
物体浮沉的条件包括物体的密度和液体的密度,当物体的平均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会浮在水面上。
3.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体积有关,可以通过公式F=ρVg计算,其中F为浮力,ρ为液体密度,V为物体排开的体积,g为重力加速度。
4. 密度是指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可以通过公式ρ=m/V计算,其中ρ为密度,m为质量,V为体积。
密度对物体浮沉有影响,密度大于液体密度的物体会沉入水中,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的物体会浮在水面上。
5. 物体浮沉的应用包括船只浮沉、气球浮空等。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物体浮沉的原理设计各种工具和器具,实现各种功能。
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学习目标1.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和力与运动的关系描述物体的浮沉条件,并能通过改变物体所受的重力或浮力的大小,使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处于不同的浮沉状态。
(重点)2.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认识浮力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重点、难点)自主学习1.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两个力:竖直向下的________和竖直向上的________。
根据物体所受这两个力的不同,物体的浮沉存在三种情况:(1)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__ ______;(2)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受力____ ____,可以____ ____在液体内;(3)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_____ ___。
2.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它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________;如果它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物体可以________在液体内;如果它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物体________。
3.把橡皮泥捏成_____状放在水面,虽然它所受的重力没有改变,但是排开的水____,因而受到较大的___,所以能____在水面上。
轮船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造的。
轮船的大小通常用_____来表示,就是轮船装满货物时排开水的___ _____。
4.潜水艇是靠改变____ ____来实现上浮和下潜的。
5.气球和飞艇是靠充入密度比空气的密度____ ____的气体而升空的。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物体的浮沉条件1.分析图中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力的大小关系,填在下面的空白处。
物体上浮时,F浮________G物;上浮的物体最终要漂浮,物体漂浮时,F________G物;物体下沉时,F浮________G物;物体悬浮时,F浮浮________G物。
(根据图你能说出什么是悬浮吗?)其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处于非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2.根据F浮=ρ液gV排,G物=ρ物gV物,利用上浮、悬浮、下沉时F浮和G物的关系推导实心物体ρ物与ρ液的关系:物体上浮,ρ物________ρ液;物体下沉,ρ物________ρ液;物体悬浮,ρ物________ρ液。
图1第十章浮力 第三节 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导学案八( )班 学号( )姓名:_________学习目标(1)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2)知道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工作原理. 学习重难点:知道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工作原理;运用物体的沉浮条件解释生产或生活中的现象。
一. 学点预习:1. 根据物体的重力与浮力的大小来判断物体的浮沉;①物体上浮:F 浮 G 物 ,上浮的物体最终要 浮;②物体漂浮:F 浮 G 物; ③物体下沉:F 浮 G 物 ;④物体悬浮:F 浮 G 物其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和 。
处于非平衡状态的是 和 。
2.根据组成物体(实心)的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大小来判断物体的浮沉;(1)若ρ物_______ρ液,物体上浮。
(2) 若ρ物_______ρ液,物体漂浮。
(3)若ρ物_______ρ液,物体悬浮。
(4)若ρ物_________ρ液,物体下沉。
3. 轮船、潜水艇、气球利用浮力的方法:(1)轮船:采用 的方法增大排水体积,从而增大浮力(轮船的大小用 表示);(2)潜水艇:采用改变自身的 利用浮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3)气球:采用内充密度 空气密度的气体,通过改变自身的 来改变浮力,从而实现上升和降落。
二、合作探究:活动一、根据物体的重力与浮力的大小来判断物体的浮沉。
阅读课本P57,观看演示实验,1、实验:将木块、塑料筒、石块分别浸没水中,观察他们浮沉的情况,并分析为什么? 画出图中物体所处几种状况下受力的情况。
2.根据浸在液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浮沉:当把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物体受到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作用:(1)当 时,物体受力 ,物体上浮.上浮的结果是漂浮.漂浮时物体也受力的作用.(2)当 时,物体受力_______,会悬浮在液体中.(3)当 时,物体受到 力的作用,物体下沉.活动二、根据组成物体(实心)的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大小来判断物体的浮沉; 1.观看演示实验(如图1): 取一只新鲜鸡蛋,放在清水中,观察它在水中沉浮的情况,向水中慢慢加些盐,并轻轻搅拌,观察到鸡蛋怎样运动?如果再加些清水,观察到什么现象?①鸡蛋放入清水后,鸡蛋 ,说明鸡蛋所受浮力 重力,鸡蛋密度 水的密度。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导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⑴知道物体的沉浮条件,会根据沉浮条件判断物体的浮沉。
⑵知道通过改变物体受到的浮力或重力的大小可控制物体上浮或下沉。
⑶能应用沉浮条件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⑷通过观察实验,认识浮沉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⑸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沉条件在技术上应用的事例,体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重难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学习内容一、物体沉浮的条件:1、前提条件:物体在液体中只受浮力和重力。
2、物体的浮沉条件在下图中画出圆球受到力的示意图,并表示圆球在液体中的状态。
二、悬浮和漂浮相同点和区别三、轮船的工作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轮船利用把密度比水大的钢材制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增大浮力。
四、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热气球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氢气球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练习:1. 把质量相同的实心木球和实心铁球浸没于水中放手后,木球上浮而铁块下沉。
静止后它们受的浮力大小是()A.F木球>F铁球 B.F木球<F铁球C.F木球=F铁球 D.无法判断2、把重5N,体积为6×10-4m3的物体投入水中,如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漂浮,F浮=6NB 物体悬浮,F浮=5NC 物体漂浮,F浮=5ND 物体沉在水底,F浮=6N3.潜水艇是通过改变实现浮沉的;而水中的鱼儿则是通过改变鱼鳔中的气体体积来实现浮沉的。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导学案
班级姓名小组学号等级
【使用说明】利用25分钟时间预习课本57—59页,用红笔勾画出重点,标记出疑点,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独立认真完成学案;鼓励提前在组内及组间进行相互讨论研究或请教老师,以备上课时展示和质疑。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2.会对生活中浮力的现象加以解释。
3.知道轮船、密度计、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工作原理。
4.以极度热情参与课堂,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重点: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及浮力应用。
难点:通过调节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来得到或增大可利用浮力,初步建立应用科学技术的意识。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吃过饺子,但你们煮过饺子吗谁能说一下饺子下锅后,浮沉情况的变化为什么饺子下锅后先下沉,悬浮再上浮,最终漂浮在液面上,它所受力的关系又是怎样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物体的浮沉条件(重难点)
问题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浮力,但是有的物体要上浮,有的却要下沉,这是为什么你能画出图中物体所处几种状况下受力的情况吗
物体上浮:F浮G物上浮的物体最终要漂浮,物体漂浮:F浮G物物体下沉:F浮G物物体悬浮:F浮G物(根据上图你能说出什么是悬浮吗)其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和。
处于非平衡状态的是
和。
问题2:利用上浮、悬浮、下沉时F浮和G物的关系推导:物体上浮: ρ物_______ρ液物体下沉: ρ物_______ρ液物体悬浮: ρ物_______ρ液
物体上浮过程中:未露出液面时,F浮(不变、变大、变小),露出液面后
F浮(不变、变大、变小)直到F浮G物时,物体漂浮在液面上。
问题3:如图新鲜的鸡蛋在清水中要下沉,为什么你能想办法让它悬浮吗大家动手做做看。
这是通过哪种方法来增大浮力,从而调节浮力和重力关系来实现悬浮的呢增大浮力还有什么方法
(g=10N/kg)针对训练:1.一个质量是50g的鸡蛋悬浮在盐水中,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N。
2. 某课外活动小组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将重为100g的物体放入盛满水的盆中,有90g水溢出,则()
A.物块会浮在水面上
B.物块会悬浮在水中
C.物块会沉入盆底
D.不能据此判断出物块的沉浮
探究点二:浮力的利用:(难点)
问题1:采用“空心”的办法增大浮力—轮船的发明
(1)观察课本图思考怎样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2)橡皮泥为什么能漂浮在水面上
(3)轮船原理:采用________的办法,增大可以利用的________,使密度大于水的钢铁能漂浮在水面上。
【合作探究】
1. 同一艘轮船从河流驶入海里的过程中,轮船的重力、轮船受到的浮力、轮船的排水量、
轮船排开液体的体积、轮船的吃水线这几个量中哪些没有变化哪些有变化怎样变化
2.同一艘轮船从河流驶入海里是浮起一些还是沉下一些
问题2:改变自身重力来调节浮力和重力关系实现浮沉- 潜水艇
1.潜在水下的潜水艇受_____力和______力作用。
2.潜水艇原理:潜水艇是利用改变________________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合作探究】
潜在水面下的潜水艇在上浮和下沉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是否变化(写出判断依据)
问题2:气球和飞艇
气球里充的是的气体。
高空探测气球充的是,热气球充的是。
飞艇充的是。
【合作探究】假如由你来设计一个可以载人的带吊篮的气球,气球里充的是氦气,为了使乘客能降回地面,你打算采用什么办法如果气球里充的是热空气,你又打算用什么办法
学以致用【合作探究】
1.解释煮饺子的原理。
2.例举生活中应用浮力的例子
针对训练:
1. 一艘船的质量为5×105t,最大载重量是×106t,则它满载时的排水量为________t,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如果卸下2×105t的货物,它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
(g取10N/kg)
2. 潜水艇是靠改变________________实现上浮和下沉的;轮船是采用________的办法,增大可以利用的________,使密度大于水的钢铁能漂浮在水面上。
3. 三国时代,诸葛亮曾放出一种“会飞”的灯笼,后人称其为“孔明灯”,如图所示.它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灯笼内的热空气密度________空气密度,导致灯笼受到的浮力________灯笼的重力,所以灯笼才上升.
四、当堂检测:
1. 把一个自制的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中,情况如图中甲、乙所示,由此得出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这个密度计在甲液体中受的浮力较大
B.这个密度计在乙液体中受的浮力较大
C.甲种液体的密度较大
D.密度计在B处的刻度值应大于在A处的刻度值
2.某农户生绿豆芽时,将绿豆倒人盛水的容器中,发现成熟饱满的绿豆沉入水底,干瘪、虫蛀的绿豆漂浮在水面上,产生这二现象的原因是( )
A.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漂浮在液面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B.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漂浮在液面的绿豆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C.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漂浮在液面的绿豆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D.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漂浮在液面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3. 漂浮和悬浮是物体在液体中时所能处的两种状态,它们的相同点是________;而从V 排和V物的关系上来区别,物体漂浮时V排________V物,而物体悬浮时V排______V物;从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的关系上来区别,能漂浮的物体,ρ物________ρ液,而悬浮的物体,ρ物________ρ液.(填“>”、“<”或“=”)
4. 用手将一重为6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为10N;则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放手后物体将________(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待物体静止时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N。
附加题:
如图所示,将一只玩具青蛙放入水中,它能漂浮在水面;把它放入另一种液体中,它却沉人底部,则在这两种情况下这只玩具青蛙受到的浮力大小相比较( )
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在另一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C.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无法比较浮力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