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发展史
- 格式:pptx
- 大小:4.94 MB
- 文档页数:60
什么是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是人类在科学研究中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
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及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什么是科学发展。
一、科学发展的历史科学发展具有长期性和连续性,始于古代,由萌芽到发展,不断壮大。
历史上,人类通过书写文字、制造工具、探索天文、化学等领域的知识积累和实践经验的累积,不断发展科学技术。
古代希腊、中国古代、印度古代、埃及古代等典型的文明古国,都有着非常丰富的科学技术,成为了人类科学发展的起点。
二、科学发展的特点科学发展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不断革命、不断积累、不断开拓、不断创新。
科学发展无止境,因为科学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不断推陈出新、更新迭代,从而实现科学技术的更好服务于人类的发展。
在这里,我们可以举例种植业、制造业、医疗卫生等领域,这些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与科学的规模化、产业化的应用。
三、科学发展的作用科学发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促进了人类的认识和探索,进一步拓展了人类的知识面;2.改善了人类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3.创造了经济财富和就业机会,推动了社会和人类文明的长足进步;4.保障了国家的繁荣和安全,为国家的发展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科学发展的未来21世纪是高科技和知识产业的时代。
未来的科学发展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的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推动科学技术向更加深入、广泛的领域持续前进。
而这一身手不仅仅应该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发生效应,中国也应积极进一步加强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实力,更全面地推动中国的科技发展。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用更加前沿和优秀的技术、理论和方法,才能够更好地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
五、结论科学发展是指人类在科学研究中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
它是一个持续的、不断革新的过程,提升了人类认识、创造了大量的经济财富,同时又可以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繁荣积累更多的实力。
人类文明进步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历史人类自诞生以来,便一直在与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通过不断思考、实验、创新和理性理解,不断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不断前进和创新。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探讨人类文明进步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历史。
一、早期文明时期的科技创新早期的人类文明时期,以农业为基础,人类社会从部落采集社会向农业社会转型。
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人类利用石器和火种等新技术,使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古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中国的万里长城等众多古代工程和科技成就,都是在早期文明时期取得的。
早期文明时期的科技创新不仅是经济生产的需要,也是人类思维方式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人类利用自然材料和力量,发明了简单的工具,不断发展进步。
比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技术,极大地推动了文化、学术、艺术的进一步繁荣发展。
二、中世纪科技革命与工业革命中世纪是思想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期,人类文明取得了重大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深远。
13世纪,欧洲的哥白尼修改了波兰天文学家库普尔尼克的“地心说”理论,提出了“日心说”和周而复始的宇宙观,大大促进了天文学科的发展。
这标志着欧洲的科学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17世纪时,欧洲发生了工业革命,人类科技和经济生产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蒸汽机出现,纺织、矿业和冶金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由此带来的产业化进程,不仅推进了经济发展,而且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
三、现代科技的突破和创新20世纪初,电气工业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科技领域的突飞猛进。
电气通信、发电、电子学等技术领域不断创新,推进了现代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
人类目前面临的许多技术挑战与之前的不同,比如面临着环境、医疗、人工智能、太空、可再生能源等重要领域的创新挑战。
戈达德太空飞船中轨道实验室的成功发射,以及特斯拉电动汽车、苹果公司研发的人工智能、谷歌无人驾驶汽车、微软的人工智能帮助医生判断癌症的AI算法都是现代神奇力量所创造的。
一.填空题:2.????在医学上,阿拉伯人继承了古希腊医学的成果,伊斯兰的学者几乎全是医生,有许多人还是专业医生。
P573.????中国的许多发明由阿拉伯人介绍给欧洲人,在欧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并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后果。
4.????主张“欧洲文化中心论”的人们,往往由于近代科学技术诞生于欧洲,也把中世纪晚期广泛应用的技术发明,说成是欧洲人的独立创造。
P635.????各国政治体制不同,宗教信仰也不同。
世界三大宗教是: 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11.在早期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中,最杰出的是意大利的达芬奇。
他既是一位人文主义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又是出色的工程师和科学家。
14.1752年美国人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用他自己制造的风筝进行捕捉雷电的实验,终于发明了避雷针。
P10415.就在近代科学家伽利略去世的1642年,正是英国资本主义上升的时期,另一位伟大的科学人物牛顿诞生了。
P911、物理学革命首先是由??和???放射性的发现引起的。
2、爱因斯坦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
3、李四光在1945年发表了《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的专着。
标志着???的诞生。
4、量子力学建立后,人们开始用量子力学的原理来研究分子的微观结构,由此而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量子化学。
5、我国化学家????对分子轨道理论的发展和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判断题:1、20世纪的热电子发射、光电效应的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任何原子都包含电子的结论。
????????????????????????????(∨)2、对量子论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的第一个推动是对光电效应的解释。
第二个(×)3、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人类开始了向粒子世界进军的新时代。
?????(∨)4、板块学说阐明了地球形成和发展的基本面貌。
使大陆漂移说以新的形式出现。
(∨)5、人工智能模拟的生产是现代计算机发展的成就。
(×)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6、第五代计算机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软件工程、新型计算机系列等综合而成的产物。
科技发展的历史变迁和趋势分析一、科技发展的历史变迁1.古代科技: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建筑、天文、医学等方面的技术,如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
2.近现代科技:以工业革命为标志,涉及到蒸汽机、电力、内燃机、计算机、互联网等关键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3.现代科技: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等领域。
二、科技发展的趋势分析1.智能化: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将推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
2.绿色化:以新能源、节能环保技术等为代表,旨在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3.融合化:科技领域之间的交叉融合,如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农业、医疗等行业的融合,提高产业竞争力。
4.个性化:以3D打印、定制化生产等为代表,满足人们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5.全球化:科技发展打破国界限制,国际间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日益紧密,促进全球科技进步和创新。
三、我国科技发展现状及战略1.现状: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部分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整体上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差距。
2.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创新,培育新兴产业,提升国家竞争力。
3.政策举措: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
四、科技发展对中学生的启示1.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为未来科技发展奠定基础。
2.关注科技发展趋势,了解新兴领域,为个人职业规划提供参考。
3.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参加科技活动和实践项目,锻炼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
4.关注国家科技政策,了解我国科技发展现状,为国家和民族的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习题及方法:1.习题: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分别是什么?方法/答案:四大发明分别是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
这些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习题:工业革命期间,哪项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标志着近现代科技的开始?方法/答案: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标志着近现代科技的开始。
一、科学与技术的起源发展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始社会时期。
这阶段的人有了意识,他们的认识水平、社会生产能力都非很低。
随历史长河向前推进,正因为人的生产方式有了进步,从而使得人类文明缓慢地从低级演变到高级文明。
在人类生产工具产生与发明的进程中出现了技术的萌芽。
原始社会最重要的发明要数火的发明,那时的人类通过学会利用火这一工具,能够烹饪食物和驱走野兽。
这是原始人类区别其他动物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锄的发明使得原式农耕栽培、养殖技术成为可能。
人类进步过程就是技术发展的过程,技术促进了人类进步,人类多的进步又使技术向前推进。
虽然原始社会的技术非常落后,但始终是存在的。
科学这段时期没有丝毫的踪迹,当时的人类还不具备探索自然科学所需的高级意识形态,还未形成辨证的思维,从而科学是不存在与原始社会的。
在这个时期人类社会形成了高级意识形式,由此人类开始以他们的理解方式解释所观察到的自然形象,比较初级的探寻这些自然现象的内在原因。
与原始社会变比,此时人类的生活生产水平和思维水平普遍提高。
古代的自然科学就这样的环境下产生。
恩格斯指出:“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
[1]”在十六世纪以前,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缓慢。
进入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推动下近代的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迅猛。
现代意义的自然科学在西方产生和发展起来了, 以牛顿为代表的经典力学体系和微积分的建立与发展为标志,在经过两段时期的迅猛发展,成为了现代的科学系统。
随着这个时期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蒸汽机的方面和航海技术的发展,由以英国为代表兴起的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近代技术发展进步得更全面了。
科学与技术的革命推动现代科学与技术的进程。
二、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与技术关系紧密,一般“科学”与“技术”连着出现,甚至简称为“科技” [2],科学与技术变成同一范畴的两个概念。
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3]。
科学的任务在于揭示自然和社会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
科学五千年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3个长周期的科技高潮及3次科技中心的转移。
第一次高潮发生在远古时期到公元前3世纪,科技中心在古希腊、罗马;第二次高潮发生在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3世纪,科技中心在汉唐宋元(前期)的中国;第三次高潮发生在公元14世纪—20世纪,科技的中心在文艺复兴后的西方。
1、前秦科技的优势主要在系统的天文观测、天干地支的发明和青铜冶炼的高度发达。
如春秋时期的37次日食记录,冬至和夏至的测定,哈雷彗星的观测,战国时期甘德、石申的《甘石星经》;医学上的《内经》、扁鹊的四诊法,青铜艺术;水利建设上的都江堰、郑国渠等在当时世界有一席之地,但总体水平不如西方古国。
2、一二千年以前则先后完成了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这闻名于世的四大发明,数学家朱世杰的“四元术”及“招差术”、天文学家郭守敬的简仪和《授时历》、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乐律学家朱载的“十二平均律”理论、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以及17世纪初地理学家徐霞客的《游记》、科学家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和技术专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都在世界科技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秦汉时期的世界,科技的主要领域开始形成独立体系。
中西方在科学上各有长短,东汉宦官蔡伦的造纸术,张衡的浑天仪、地动仪,“医圣”张仲景的《伤害杂病论》、华佗的“麻沸散”等创造发明突出。
尤其是秦王陵兵马俑体现了我国科技发展的精湛水平。
秦汉时期中国的科技和西方的科技各有特点。
数学方面,中国形成了由《九章算术》奠基、以实用为特征的算法化体系;西方则形成了由《几何原本》奠基、以抽象空间形体关系的推导为中心的纯逻辑体系。
天文方面,中国形成了精细观测、天文历法、比附人事的传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约3到6世纪),南朝的祖冲之把圆周率的数值,准确到小数点以后的七位数字,这比德国人奥托和荷兰人安托尼兹算出这个数值要早1100多年。
这时期我国的地学(《水经注》)、农学(《齐民要术》)、医术、冶炼(灌钢)和机械技术都超过了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