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智能急救白皮书 V1.0
- 格式:pdf
- 大小:989.95 KB
- 文档页数:14
5G应用场景白皮书一、智能制造领域在智能制造中,5G 技术能够实现工业设备的智能化连接和控制。
通过 5G 网络,工厂内的机器人、数控机床、传感器等设备可以实时、高效地进行数据传输和交互。
这使得生产过程更加灵活和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例如,在汽车制造工厂中,5G 可以支持无人驾驶的运输车辆在车间内准确无误地运输零部件,同时能够对生产线上的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故障预警。
一旦某个设备出现异常,相关数据会立即通过 5G 网络传输到控制中心,技术人员可以迅速采取措施进行维修,大大减少了生产中断的时间。
此外,5G 还能实现远程操控和虚拟工厂。
技术人员可以在千里之外通过 5G 网络对工厂内的设备进行精准操控,就如同在现场一样。
虚拟工厂则利用 5G 带来的高速数据传输,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模拟和优化,提前发现潜在问题,降低生产成本。
二、智能交通领域5G 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将极大地改善交通状况和出行体验。
首先,5G 支持车联网技术的发展,使车辆之间能够实时通信和共享信息。
车辆可以获取周边车辆的速度、位置、行驶方向等信息,从而提前做出预警和决策,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同时,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之间的通信也变得更加顺畅,交通信号灯可以根据实时交通流量自动调整时长,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其次,5G 助力自动驾驶技术的实现。
自动驾驶车辆需要大量的数据来感知周围环境和做出决策,5G 的低延迟和高速率能够确保这些数据的快速传输和处理,使车辆能够及时响应各种复杂的路况。
再者,5G 还可以用于智能公交系统。
乘客可以通过手机实时获取公交车辆的位置和预计到达时间,合理安排出行。
公交公司也可以根据实时客流量数据,灵活调整车辆的发车频率和线路,提高公交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三、医疗健康领域在医疗健康领域,5G 技术为远程医疗、医疗物联网和医疗大数据等方面带来了新的突破。
远程医疗借助 5G 网络的高速和低延迟,专家可以远程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
华为5G技术认证开放架构,构建5G人才生态以智能化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到来19世纪18世纪20世纪21世纪,现在5G 作为核心基础设施,驱动智能化革命加速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制造智慧城市AlphaGo AI 机器人5GIoT云+AI工业传感设备5G 成为国家数字战略的先导领域新加坡智慧国2025泰国4.0数字马来西亚全球170多个国家发布数字战略沙特:“2030年愿景”助力数字化经济发展巴西:效率巴西战略澳大利亚:数字化经济战略美国:先进制造战略,工业互联网加拿大:数字加拿大150计划英国:2015~2018数字经济战略德国:工业4.0,数字化战略2025俄罗斯:数字经济战略印度:用“印度制造”和“数字印度”引领国家未来日本:制造业白皮书韩国:制造业创新3.0战略中国:数字中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美国:2018《美国国家网络战略》5G 之争上升为政治之争和经济之争欧盟:2016《欧盟5G 宣言》将发展5G 作为构建“单一数字市场”的关键举措中国:中央将5G 列入国家战略4G 改变生活,5G 改变社会日本:2020 东京奥运会5G 正式商用5G 是2030年实现革命性电波系统的前奏韩国:2015发布5G 国家战略,投入1.6万亿韩元;2018 冬奥会首商用华为已推出5G 全系列全场景E2E 产品方案Ecosystem+业务使能数字平台5G 管道芯片终端云AI大数据IoT… …核心网微波传输接入网刀片站M-MIMO AAU全制式BBURRULampSite杆站N53685G CPE ProMate20XMateX巴龙5000… …模组工业制造交通车联网智慧城市… …… …能源华为是业界公认的5G 最佳商用合作伙伴积极推动标准与生态多项关键技术创新成为核心标准率先完成主流芯片组厂商互操作测试Cloud PCCloud Gaming Cloud VR瘦终端、宽管道、云应用,5G 极致体验仪表芯片极化码F-OFDM 上下行解耦FlexE 服务化5G 全频段射频全制式基带5G 全场景承载全融合智简核心网唯一5G 端到端供应商海思自研全系列产品芯片5G is ON首发端到端解决方案技术创新网络最优商用领先网络持续演进技术创新升级应用日渐丰富经验技能融合职业背景云、大、物、智、5G 行业显著矛盾10700万华为认证体系是业界唯一覆盖ICT ICT 技术知识。
C-V2X概述国际C-V2X发展现状我国C-V2X发展基础与现状我国C-V2X产业发展倡议贡献单位P2 P9 P15 P28 P30目录IMT-2020(5G)推进组于2013年2月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联合推动成立,组织架构基于原IMT-Advanced推进组,成员包括中国主要的运营商、制造商、高校和研究机构。
推进组是聚合中国产学研用力量、推动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和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平台。
1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5GAA5G 汽车协会(5G Automotive Association )CA证书授权(Certificate Authority )C-ITS合作智能交通系统(Cooperative-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缩略语ITS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 )LTE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MEC 多接入边缘计算(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 )OBU 车载单元(On Board Unit )RSU 路侧单元(Road Side Unit )2IMT-2020(5G)推进组C -V 2X 白皮书1. C-V2X 内涵车用无线通信技术(V e h i c l e t oEverything, V2X)是将车辆与一切事物相连接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其中V代表车辆,X代表任何与车交互信息的对象,当前X主要包含车、人、交通路侧基础设施和网络。
V2X C-V2X 概述交互的信息模式包括:车与车之间(Vehicle to Vehicle,V2V)、车与路之间(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V2I)、车与人之间(Vehicle to Pedestrian, V2P)、车与网络之间(Vehicle toNetwork, V2N)的交互,如图1.1所示。
白皮书:Versal ACAPWP505 (v1.0) 2018 年 10 月 2日Versal:首款自适应计算加速平台 (ACAP)正式推出 Versal ACAP ,一个完全支持软件编程的异构计算平台,将标量引擎、自适应引擎和智能引擎相结合,实现显著的性能提升,其速度超过当前最高速的 FPGA 20 倍、比当今最快的 CPU 实现快 100 倍,该平台面向数据中心、有线网络、5G 无线和汽车驾驶辅助应用。
© Copyright 2018 年赛灵思公司版权所有。
Xilinx 、赛灵思标识、Artix 、ISE 、Kintex 、Spartan 、Virtex 、Vivado 、Zynq 及本文提到的其它指定品牌均为赛灵思在美国及其它国家的商标。
“PCI ”、“PCIe ”和“PCI Express ”均为 PCI-SIG 拥有的商标,且经授权使用。
AMBA 、AMBA Designer 、ARM 、ARM1176JZ-S 、CoreSight 、Cortex 、PrimeCell 均属于 ARM 在欧盟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注册商标。
所有其它商标均是其各自所有者的财产。
摘要近来涌现的技术挑战迫使业界跳出传统的通用 (one-size-fits-all) 型 CPU 标量处理解决方案,进而探索新的发展方向。
大型的矢量处理 (DSP-GPU) 技术能够解决一些问题,但由于其灵活性欠佳及低效率存储器带宽的使用,导致再次陷入了传统的扩展挑战。
传统 FPGA 解决方案提供可编程存储器层级,但传统的硬件开发流程一直是阻碍数据中心市场等应用领域广泛、大规模采用FPGA 的障碍。
该解决方案将所有这三大要素与一个新的工具流相结合,通过单个自适应计算加速平台 (ACAP),提供了从框架到 C 到 RTL 级编码的各种不同抽象。
赛灵思 Versal ™ ACAP 作为一大新器件门类,支持用户利用三大可编程要素定制自己的特定领域专用架构 (DSA)。
5g白皮书读后感读完5G白皮书,就像被拉进了一个超级酷炫的未来世界,不过这个未来世界已经悄悄在我们身边冒头啦。
白皮书里那些关于5G的描述,一开始看觉得像是在讲天书里的魔法一样。
啥超高速、超低延迟、超多连接数的,我寻思这都是些啥厉害玩意儿呢?但仔细想想,这可都是能改变咱生活的大魔法呀。
就说这超高速吧。
以前下一部高清电影,我得等老半天,就像等着蜗牛慢悠悠地把电影驮过来似的。
可5G一来,那速度,就像是闪电侠亲自来给我送电影,眨眼的功夫就下好了。
这对咱们这些爱看剧、玩游戏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
玩游戏再也不用担心卡顿了,那感觉就像开着超跑在游戏世界里狂飙,一点磕绊都没有。
还有超低延迟这个特性。
我想象着在未来的智能工厂里,那些机器人就像是被5G 施了魔法的小助手。
因为延迟超低,机器人能瞬间接收指令并执行,就像它们和操作员之间有心灵感应一样。
这可不得了,生产效率蹭蹭往上涨,东西造得又快又好。
超多连接数也很有趣。
以后家里的各种智能设备,什么智能冰箱、智能灯泡、智能门锁,都能轻松地连接到5G网络上。
就像开一场超级大派对,每个设备都是小宾客,它们在5G这个大派对组织者的带领下,和谐共处,互相配合。
冰箱可以提醒我鸡蛋快没了,然后我在手机上下个单,快递小哥就像被5G吹了一阵风似的,快速把鸡蛋送到家。
不过呢,5G虽然这么厉害,但感觉要让它的魔法完全发挥出来,还有不少路要走。
就像一个超级英雄刚刚诞生,他还得慢慢成长,让大家都能感受到他的全部力量。
比如基站的建设,有些偏远的地方还覆盖不到呢,这就像超级英雄的力量还没延伸到每个小角落。
而且现在有些设备还不能完美地适配5G的超能力,就像给超级英雄穿上了不合身的衣服,有点施展不开拳脚。
但不管怎么说,读完5G白皮书,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就像知道自己已经拿到了一张通往超酷未来的门票,虽然还没完全到达目的地,但沿途的风景已经让我兴奋不已了。
5G就像一个带着无限可能的魔法盒子,一点点地打开,给我们展示出一个前所未有的精彩世界。
中国5G通信行业专网技术白皮书中国移动5G行业专网技术白皮书目录1.5G行业专网能力需求 (5)1.1组网需求 (5)1.1.1业务加速 (5)1.1.2业务隔离 (5)1.1.3本地业务保障 (5)1.1.4业务数据不出场 (5)1.1.5边缘计算 (5)1.1.6无线上行带宽增强 (6)1.1.7无线专用 (6)1.1.8接入控制 (6)1.1.9能力开放 (6)1.2运营及运维类需求 (6)1.2.1业务运营 (6)1.2.2网络运维 (7)1.2.3安全 (7)1.2.4计费 (7)1.3业务能力与网络技术能力的映射 (7)2.技术架构及技术要求 (9)2.1技术网络架构 (9)2.2技术要求 (10)2.2.1端到端QoS优先调度 (10)2.2.2专用DNN (11)2.2.3网络切片 (12)2.2.4边缘计算 (14)2.2.5无线专网定制 (15)2.2.6无线专网增强 (16)2.2.7核心网定制 (16)2.2.8能力开放 (16)2.2.9开通 (20)2.2.10计费 (21)2.2.11安全 (21)3.产业及商用发展建议 (23)4.结束语 (24)缩略语列表 (25)1.5G行业专网能力需求1.1组网需求行业客户基于不同的应用场景,业务需求众多且差异巨大,各类行业应用的差异化组网需求主要包括:业务质量保障、业务隔离、超低时延需求、数据不出场、边缘计算、超级上行、接入控制和能力开放。
1.1.1业务加速行业用户要求增强的数据业务质量保障,根据业务质量要求在带宽和时延方面提供差异性的服务质量保障,保证高优先级用户获得更好的业务加速体验。
1.1.2业务隔离行业客户要求专用网络资源与公众网隔离,通过专用的业务数据通道实现业务流量的定向汇聚传输和隔离,保证数据专用和安全。
1.1.3本地业务保障行业客户要求对时延敏感的业务(20-40ms)在靠近用户的位置进行卸载,就近处理。
1.1.4业务数据不出场行业客户要求超低时延保障(≤20ms),企业内部相关业务数据要在园区内分流卸载,不出园区,满足数据安全和本地数据快速处理的需求。
5g网络安全白皮书5G网络安全白皮书摘要本白皮书旨在探讨5G网络的安全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面对日益复杂和智能化的网络攻击,保障5G网络安全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5G网络存在的安全威胁、5G网络的安全需求和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读者提供实用的参考和指导。
引言随着挪移通信技术的不断迭代,5G网络作为第五代挪移通信技术的代表,具备高速、低延迟、大连接等特点,将会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然而,5G网络带来的高速连接和大量的终端设备也带来了更多的网络安全威胁。
当前网络犯罪和黑客攻击的频繁发生已经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关注。
为了保障5G网络的安全,我们需要深入研究5G网络的安全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5G网络存在的安全威胁1. 窃听和窃取数据威胁由于5G网络的高速连接和大容量传输,使得窃听和窃取数据的威胁变得更加严重。
黑客可以通过攻击基站、无线传输介质以及网络设备等手段,获取敏感数据。
这对于个人隐私和商业机密构成为了潜在的威胁。
2. 网络攻击和拒绝服务威胁5G网络的高速传输和大连接性也为网络攻击和拒绝服务(DoS)攻击提供了更多机会和手段。
黑客可以利用网络漏洞、恶意软件和僵尸网络等方式,对5G网络发起攻击,导致网络瘫痪或者无法正常运行,给用户带来严重的影响。
3. 虚拟化和云化安全威胁5G网络的虚拟化和云化技术使得网络更加灵便和可扩展,但也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
恶意用户可以通过攻击虚拟化平台和云服务,获取未经授权的访问权限,或者利用虚拟化网络的隔离脆弱性进行攻击。
5G网络的安全需求为了应对5G网络存在的安全威胁,我们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安全需求:1. 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是5G网络的核心关注点。
我们需要加强终端设备的安全性,采用合适的身份验证和数据加密技术,确保用户隐私和敏感数据不被窃取。
2. 确保网络可用性和稳定性5G网络的可用性和稳定性对于用户和业务来说至关重要。
目录IMT-2020 (5G)推进组5G应用创新发展白皮书1 5G融合应用发展态势2 第二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项目洞察3 十大重点应用领域分析4 5G融合应用的挑战与发展建议5 主要贡献单位P1 P5 P15 P46P4815G融合应用发展态势1.1 全球多个国家加速推进5G应用全球5G应用整体处于初期阶段。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监测,截至9月30日,全球135家运营商共进行或即将进行的应用试验达到391项。
AR/VR、超高清视频传输(4K或8K)、固定无线接入是试验最多的三类应用。
在行业应用中,车联网、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受到广泛关注。
整体来看,全球5G 应用整体处于初期阶段,主要应用场景是增强型移动宽带业务,行业融合应用仍在验证和示范中。
美国家庭宽带成为最受关注的5G应用之一。
美国四大移动运营商全部商用5G,在若干个重点城市推出服务,覆盖城市重合度高,相继推出5G固定无线接入的服务;在工业互联网方面,AT&T正在探索基于4K视频的安全监测、AR/VR员工培训及定位服务;与此同时,美国也在尝试5G与VR/AR用于医疗领域,帮助临终患者减少慢性疼痛和焦虑等。
FCC通过采取一些举措促进5G技术向精准农业、远程医疗、智能交通等方面的创新步伐,如设立204亿美元的“乡村数字机遇基金”等。
韩国出台5G战略,引领5G用户发展。
韩国“5G+”战略选定五项核心服务和十大 “5G+”战略产业,其中五项核心服务是:沉浸式内容、智慧工厂、无人驾驶汽车、智慧城市、数字健康。
在商用进展方面,韩国运营商针对VR、AR、游戏推出基于5G的内容和平台活动。
截至2019Q3,韩国5G用户数超过300万,占据全球5G商用大部分市场份额。
韩国用户发展速度快主要得益于运营商加速建网,手机高额补贴,内容应用丰富,提速不提价。
欧盟5G应用涵盖工业互联网及其他多种应用场景。
欧盟于2018年4月成立工业互联与自动化5G联盟(5G-ACIA),旨在推动5G在工业生产领域的落地。
中国联通目录1.政策背景 (3)2.建设意义 (3)3.5G救护车分类 (4)3.1.5G智能急救型、转运型、监护型救护车 (5)3.2.5G特种救护车 (5)3.3.5G专科医疗救护车 (5)4.5G智能急救流程分析 (5)5.5G智能急救信息系统 (6)5.1.智慧急救云平台 (6)5.2.车载急救管理系统 (7)5.3.远程急救会诊指导系统 (7)5.4.急救辅助系统 (8)6.不同场景下的5G智能急救方案 (9)6.1.本地医院急救场景 (9)6.2.医联体远程指导急救场景 (10)6.2.1.典型场景脑卒中病人远程急救 (11)7.5G智能急救组网建设方案 (12)1.政策背景据统计,全国平均每10秒就有一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每25秒就有一人死于车祸,平均每天有150人死于溺水,第一时间实施急救至关重要。
从医学角度讲,急救医学包括:院前医疗急救、院内急诊室、危重病人监护病房(ICU)三部分。
其中,院前医疗急救是指将急、危、重症患者从现场急救到送达医院过程中的医疗救护,包括:现场抢救、途中医疗监护、同接收医院交接三个重要环节。
院前医疗急救具有时间紧迫性、环境不确定性,专业多样性、操作复杂性等特点。
然而,我国院前急救模式尚处于起步阶段,体系无统一标准,并且我国绝大部分急救中心集中在城市地区,可覆盖农村地区的急救中心较少,随车医务人员及设备配备水平也普遍低于城市地区;宏观数据表明,城市与农村急救中心数量比例大致为2:1。
2019年1月20日,全国63个城市急救中心与102家医院联动,同时举办了相关120急救培训活动。
在北京活动主会场,中国医院协会急救中心(站)管理分会主任委员张文中宣读了《中国急救大联盟关于在1月20日设立“国家急救日”倡议书》。
据悉,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也将出台一系列急救管理的政策法规,加强急救体系建设,保障百姓生命安全。
由于公众急救知识缺乏,院前急救设施不完善,且我国院前急救水平相对较低,国家将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急救体系,普及公民急救知识,将卫生应急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
2.建设意义急救医学是一门处理和研究各种急性病变和急性创伤的一门多专业的综合科学,需要在短时间内对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意外灾伤和疾病采取紧急救护措施,它不处理伤病的全过程,而是把重点放在处理伤病急救阶段,其内容主要在于心、肺、脑的复苏,循环功能引起的体克,急性创伤,多器官功能的衰竭,急性中毒等。
并且急救医学还要研究和设计现场抢救、运输、通讯等方面的问题,急救设备是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急救医学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且农村与城市地区发展极不平衡,诸多地方待改善,即:急救医务人员结构不合理、设备配置不足等;鉴于存在上述问题,加之缺乏高清音视频通信手段,使得多数院前急救工作仅为简单的处理和患者转运,急诊医学目前在我国呈现出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危重病监护相互脱节现象,制约了患者急救质量提升。
由于急救医师须掌握多学科医学知识和急救能力,导致专业急救医师数量不足。
在现场没有专科医生或全科医生的情况下,通过网络传输,能够将患者生命体征和危急报警信息传输至远端专家侧,并获得专家远程指导,对挽救患者生命至关重要,并且远程监护也能够使医院在第一时间掌握患者病情,提前制定急救方案并进行资源准备,可实现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的无缝对接。
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合理在急救场景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医卫人员、医疗信息、医疗设备、医疗资源互联互通,从而缩短急诊流程,提高急诊效率。
5G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不仅能大幅提升移动用户高带宽的业务体验,更契合物联网大连接、广覆盖的海量应用需求。
在医疗行业中,5G的高带宽能够充分支持多路高清视频、MR/AR 等应用;5G的低时延能够良好支持基于远程触觉传递的远程手术等应用;5G的大连接能够在医院内外实现大量医疗设备联网,随时随地医疗应用与信息互通;5G的网络切片能够为医疗分配一个或若干专用切片,从而保障专用无线空口资源和提供独立管控,保障业务独立和隔离,提高业务实时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保障能力。
通过5G网络,实时传输医疗设备监测信息、车辆实时定位信息、车内外视频画面,便于实施远程会诊和远程指导。
通过对院前急救信息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共享,将充分提升管理救治效率,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服务流程和服务模式。
基于大数据技术可充分挖掘和利用医疗信息数据的价值,并进行应用、评价、辅助决策,服务于急救管理与决策。
5G边缘医疗云可提供安全可靠医疗数据传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互联互通,为院前急救、智慧医疗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3.5G救护车分类移动医疗车作为院前急救服务体系的重要急救资源,可为日常院外发生的急、危、重症等急救医疗场景需求提供迅速、有效的支持。
根据不同情形,将5G急救车针对不同疾病类型、适用场景与车型划分为以下几类:3.1.5G智能急救型、转运型、监护型救护车该类车型主要负责在院前急救时为危重病人提供现场诊察、防护、救治及途中监护的医疗技术服务。
鉴于院前急救病人可能出现问题:心脏骤停、休克、昏迷、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心衰、多发严重创伤等。
该车型需要能够基于5G实现实时移动交互式的高清视频(1080P、2K、4K)及AR/MR远程会诊功能;对车内医疗设备进行实时数据采集、记录、存储、分析及转发;实现与急救中心或医院的HIS管理系统的对接;提供急救智能辅助系统。
3.2.5G特种救护车特种救护车指在公共卫生突发灾害事故现场,实施应急医疗救援工作和特殊医疗用途的救护车,主要分为应急诊疗救护车、应急救援指挥型、传染病防护型急救车等。
5G特种救护车需在突发灾害现场能够实现医疗救援补给、现场照明、应急手术等功能,基于5G网络实现远程监测、高清视频会诊、AR/MR术前导航及远程术中指导功能。
3.3.5G专科医疗救护车专科医疗救护车主要针对专病急救场景,包括脑卒中急救车、重症妇婴急救车、基因测序体检车、核磁体检车、采送血车、妇女两癌筛查车、眼科专用车等。
5G专科医疗救护车需根据不同专病配备不同医疗设备,如针对脑血管病的5G 移动卒中车,除常规的呼吸机监护仪等生命功能监测设备外还需配备移动车载CT、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便携式血凝仪、气管插管器等医疗设备,并能将车内CT影像、常规监测、电子病历、高清监护视频等数据通过5G网络传输到医院急诊科或卒中中心或卒中专家的电脑及手机中,实时获得卒中专家团队基于高清视频或AR/MR的远程指导。
4.5G智能急救流程分析5G智能急救可实现“病人发病-分配急救医疗车-现场急救-急救车中处置-远程会诊-院内处置”的完整流程中各环节中患者信息连续、实时传输,打造多方协作的远程急救、远程会诊和远程手术指导。
全面助力医务人员更快、更准、更好地完成医疗保障任务。
实现院前急救完整信息链,保障患者医疗信息完整可追溯。
图:一般急救流程示意5.5G智能急救信息系统5G智能急救信息系统包括智慧急救云平台、车载急救管理系统、远程急救会诊指导系统、急救辅助系统等几个部分。
5.1.智慧急救云平台智慧急救云平主要包括急救智能智慧调度系统、一体化急救平台系统、结构化院前急救电子病历系统。
主要实现的功能有急救调度、后台运维管理、急救质控管理等。
急救智能指挥调度系统软件是运行在120急救中心的核心业务模块之一,急救调度人员通过该系统可以接收120呼救电话、调度急救车辆、分配医院,并可以通过GIS系统实时地查看急救车辆位置、状态以及提供数据查询、统计功能等。
图:院前急救调度流程一体化急救平台整个系统的核心是协调监护数据、视频数据和院前急救的相关信息在指挥中心、急救车和接诊医院之间的通讯、显示、存储和统一管理。
同时提供急救中心管理、院前急救质控管理、集中监测管理、院前急救数据管理等功能。
5.2.车载急救管理系统车载急救管理系统包括车辆管理系统、医疗设备信息采集传输系统、AI智能影像决策系统、结构化院前急救电子病历系统等。
车辆管理系统主要是车载设备的数据集成,实现车辆定位、实时监控管理,包括GPS北斗定位、医疗设备实时数据传输、时间节点管理等。
医疗设备信息采集传输系统是基于5G网络对车载通用型号的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心电图机、急救呼吸机、彩色超声诊断仪、心脏标志物免疫分析仪、血气分析仪等急救车必备医疗设备的数据进行实时采集传输及远程监测,实现救护车和医院的数据同步,从而建立“绿色通道”,实现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的无缝连接,提高急救效率。
并基于5G低时延在PC、手机、PAD移动设备、医用显示器等的多终端对监测数据和电子病历进行同步显示,基于5G边缘云提供数据分析、数据存储、急救质控管理和异常报警等。
AI智能影像决策系统是基于5G网络将急救车上患者的DR\超声\CT\核磁的影像报告进行实时传输,利用边缘云的计算与存储能力并基于AI算法对患者影像进行分析,为车内医生提供决策辅助。
结构化院前急救电子病历系统参照《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院前急救调度专业培训教材》,对符合院前急救工作的部分进行挑选和调整,构建三类院前急救标准:电子病历信息模型、电子病历数据组与数据元标准,电子病历基础模板与数据集标准,并且诊断按照遵循国际ICD-10疾病分类标准进行编码。
5.3.远程急救会诊指导系统远程急救会诊指导系统包括基于高清视频和AR/MR的指导系统,实现实时传输高清音视频、超媒体病历、急救地图和大屏公告等功能。
(基于高清视频)远程急救智能指导:从发现病人、判断现场病人基本生理情况并传输实时地理位置,到急救车辆转运过程中实时车内医疗数据等全高清音视频可视化多方向同步传输,基于5G网络保证4K高清视频的无卡顿高质量传输,远端医生通过基层医生端传输的人体数字视频以及从医疗边缘云下载的医疗影像图片、电子病历,全方位了解患者病情,实时指导现场救援人员对患者施救。
图:基于高清视频的远程急救指导示意图(基于可视化AR/MR)远程急救智能指导:借助佩戴式可视化AR装置,通过5G高速数据传输完成全高清分辨率的多个医疗图像同步传输,支持多方专家或一方专家针对多方下级医院完成的远程实时讨论,若现场有紧急抢救手术,可完成对远端手术指导。
设备由AR/MR眼镜手术端和平板支持端组成,通过AR/MR眼镜前置摄像头将跟车医生的视野分享给远程指导专家,远程专家针对急救情况需要可以为术者提供语音/标注/记号/涂画/投放影像资料等方式的指导,跟车医生端设备可支持对特定部位的标记、测量、绘制等功能。
图:基于AR眼镜的远程急救手术指导示意图5.4.急救辅助系统急救辅助系统包括智慧医疗背包、急救记录仪、车内移动工作站、医院移动工作站等。
智慧医疗背包是针对在院内病房、院外急救、基层医疗机构等不同使用场景,将基于5G技术的智能检测终端、无线探头式B超、无线AR眼镜等设备进行组合,可快速检测心电图、超声、血压、血糖、血脂等十余项体征参数并通过5G 网络同步到云端电子病历,针对疑难病情患者,医护人员可通过AR眼镜,将患者情况以高清视频形式同步到专家端,专家可在远程进行救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