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城建史思考题
- 格式:docx
- 大小:34.61 KB
- 文档页数:10
外国建筑史题⽬汇总外国建筑史⾦字塔:古埃及法⽼的陵墓,造型多为正四⽅锥体,象汉字的“⾦”,所以称作“⾦字塔”⽅尖碑古埃及崇拜太阳的纪念碑,常成对的竖⽴在神庙的⼊⼝处。
太阳神庙古埃及新⽣王国时期,太阳神庙代替陵墓成为皇帝崇拜的纪念性建筑物,占了最重要的地位。
玛斯塔巴古埃及的⼀种住宅形式,以卵⽯为墙基,⽤⼟坏砌墙,密排圆⽊成屋顶,再铺上⼀层泥⼟,外形象⼀座有收分的长⽅形⼟台。
古王国时期——⾦字塔:中王国时期——⼭地陵墓:曼都赫特普三世墓、哈特什帕苏墓新王国时期——太阳神庙:卡纳克阿蒙神庙、鲁克索阿蒙神庙早在公元前四千纪,古埃及⼈已经会⽤正投影绘制建筑物的⽴⾯和平⾯图。
(2次)1.古埃及⾦字塔最成熟的代表是吉萨⾦字塔群,是由库富⾦字塔、哈弗拉⾦字塔、门卡乌拉⾦字塔三座⾦字塔和⼤斯芬克斯组成。
最⾼的⾦字塔是(库富⾦字塔)P82.古埃及的早期陵墓被称为玛斯塔巴,是略有收分的长⽅形台⼦,⽤砖建造;第⼀座⽯头⾦字塔也是最有名的多层⾦字塔是萨卡拉的昭赛尔⾦字塔。
1.在古埃及⾦字塔形制的演化过程中,最著名的过渡形式是昭赛尔⾦字塔,它分为6层,形状是阶台形的。
形制是(六层阶台形)2.古埃及的太阳神庙有两个艺术重点:⼀个是外部的⼤门,⼒求富丽堂皇;⼀个是内部的⼤殿,⼒求幽暗威压。
P147、古埃及第⼀座⽯头⾦字塔昭赛尔⾦字塔⼤约建造于(D )P8A.公元15世纪B.公元1世纪C.公元前1000年D.公元前3000年下列哪项不是曼都赫特普三世墓的特点( D )P11A.内部空间和外部形象的作⽤势均⼒敌B.墓区的⼤门内⽯板路上密排着狮⾝⼈⾸像C.充分利⽤⾃然环境,利⽤悬崖增强陵墓的雄伟宏壮D.彻底淘汰了⾦字塔,使陵墓的轴线布局统⼀(错误,见P12)下列不属于古埃及太阳神庙的特点的是【 A 】A.是⾃然神崇拜的纪念性建筑物(错误,见P13)B.建筑上布满彩⾊的阴刻浮雕作为装饰P15C.有⼀条明显的纵轴线P13D.从柱廊经⼤殿到密室,屋顶逐层降低,地⾯逐层升⾼P13古埃及的⼤型纪念物⼀般都有许多浮雕,其特点是( D )P3A.凸浮雕B.凹浮雕C.早期使⽤凹浮雕,到新王国时期使⽤凸浮雕D.早期使⽤凸浮雕,到新王国时期使⽤凹浮雕古代埃及最早的柱⼦雕饰图案是以_____为题材的。
外国城建史复习题1-古埃及城市建设的成就古埃及人认为现实世界是暂时的,灵魂是永存的。
因此皇帝的陵墓,庙宇,方尖碑,狮身人成为主要的建筑物构成死者之城,并用花岗岩材料建设;而城市与住房甚至宫殿都是短暂的,因此常用粘土,土坯和芦苇等不耐久的材料,它们构成了生者之城。
城市建设的成就:1.在用地选择上,注意因地制宜。
2.最早运用功能分区原则。
3.最早运用棋盘式路网。
4.早期规划的死者之城以及新国王时期规划的阿玛纳城均出色的进行了建筑群与城市景观设计。
2-希波丹姆规划模式及其演变,典型城市规划模式:采用一种几何形状,以棋盘式路网为城市骨架的规划结构型式。
城市平面为两条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穿过,中心大街的一侧布置中心广场,广场占有一个或者几个以上街坊,街坊面积一般较小。
城市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圣地,主要公共建筑区,私宅地段。
私宅地段分为三种住区:工匠住区,农民住区,城邦卫士与公职人员住区。
希波丹姆规划模式的演变:从单纯的棋盘式街道(米利都城),到有显著的城市轴线(塞里纳斯城),更进而到道路与建筑有计划的配合(普南城)。
米利都城:三面临海,四周筑城墙,城市道路为棋盘式,中心开敞式空间呈L型,有多个广场。
普南城:城市背山面水,位于向阳的陡岩脚下,东西600米,南300米,市中心广场居城市主要位置,是商业,贸易,政治活动中心。
3-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时期广场的异同相同特点:均由广场群主场的大型广场空间,是城市的中心。
不同特点:1. 共和国时期:由广场群组成,是城市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的中心,空间呈开敞状,周围的房屋比较散乱自由,广场为市民聚欢的公共活动性质比较强烈。
2. 帝国时期:成为皇帝们为个人树碑立传的纪念场地,皇帝的雕像占广场中央主要位置,广场群以巨大的庙宇,华丽的柱廊来表彰各代皇帝的业绩,广场形式又开敞转为封闭,又自由转向严整。
4-文艺复兴不同时期的典型城市及其格局,文艺复兴时期城市特点。
早期文艺复兴的城市,代表为佛罗伦萨:16世纪后半叶,从阿诺河修建了联通市中心西格诺利亚广场的乌菲齐大街两侧严格对称,且设有骑楼的联排式多层房屋,丰富了市中心广场的群体构图。
近代外建史真题答案解析近代外建史是指近代国家在建筑方面的发展和变化。
在近代,各国在建筑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采用了新的技术和设计理念,创造出了许多令人惊叹的建筑作品。
本文将对近代外建史的真题进行解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各个题目的答案。
1. 请列举近代一位有代表性的建筑师及其作品,并分析其设计理念和影响。
近代建筑的发展离不开一些有代表性的建筑师。
其中,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是近代建筑史上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
他的作品包括了位于法国罗纳河畔圣热拉尔的罗纳河谷计划,以及巴黎市中心的蓬皮杜艺术中心等。
勒·柯布西耶的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对空间、材料和光线的运用上。
他注重创造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建筑,同时充分考虑建筑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他的作品充满了自然的元素,通过运用大量的玻璃幕墙使室内外环境融为一体,并通过独特的空间设计创造出视觉上的开放感。
勒·柯布西耶的设计理念对世界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不仅在设计上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而且在施工技术和材料运用上也引领了时代潮流。
他提出的“人类需要一种改变的周遭环境”的观念,为建筑师们带来了新的启示,促使他们探索更多的设计可能性。
2. 近代建筑中的哪种材料应用较广泛?请分析其优点和特点。
在近代建筑中,钢结构材料应用较为广泛。
钢结构由于其高强度、耐腐蚀和可塑性等特点,成为近代建筑的主要结构材料。
钢结构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钢结构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
相比于传统的混凝土和砖石结构,钢结构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和力矩,在大跨度建筑的设计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其次,钢结构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钢材经过特殊的处理和涂层制造,可以有效地抵抗外部环境的侵蚀,增加建筑的使用寿命。
另外,钢结构的可塑性能够满足建筑师的创意设计需求,丰富建筑的形式和风格。
相比于传统的材料,钢结构可以制造出更加轻巧、灵活和开放的空间,提供更多的设计可能性。
钢结构在近代建筑中应用广泛,特别是在摩天大楼、桥梁和体育馆等大型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考前最终建筑史名词解释,问答题目及答案整理1.巴西利卡巴西利卡原是古罗马用作法庭、商业贸易或会议厅的大厅或建筑,平面长方形,被两排又四排柱子分成若干空间,它对后来的基督教建筑影响很大。
2.哥特式 12世纪形成于法国,使用了尖券、尖拱、骨架券、飞扶壁、束柱、花窗棂等,典型实例是巴黎圣母院。
3.维特鲁威古罗马的御用建筑师,公元前一世纪完成《建筑十书》。
4.万神庙古罗马的庙字,曾是现代结构出现以前跨度最大的建筑(43.43米),内部空间单一、完整。
5.建筑十书作者维特鲁威,它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
6.空中花园是古代西亚的杰出建筑,建于公元前7~前6世纪,位于新巴比伦内城。
尼布甲尼撒二世为取悦其王妃所建。
是一座阶梯式的花园,被描述成披着花木盛装的小山。
7.帕拉弟奥母题是一种券柱式。
具体作法是在两柱子中间按适当比例发一个券,券脚落在两棵独立的小柱子上.上面架着额枋,小额枋之上开一个圆洞,每个开间里有三个小开间。
8.孟莎式屋顶孟莎式屋顶是方底两折式屋顶,这种屋顶的特点是,下部很陡,而上部坡度突然转折,变得很平缓,甚至做成小平顶,使内部空间好用。
它是法国17世纪的独特屋顶形式。
9.穆达迦西班牙八世纪被阿拉伯占领。
十世纪后,大量伊斯兰建筑手法掺入到哥特建筑中去,形成了特殊风格,叫做穆达迦风格。
它的特点是用马蹄形券、镂空的石窗棂,大面积的几何图案或其它花纹。
10.支提窟支提窟是印度石窟中有窣堵坡的佛殿。
11.数寄屋草庵风茶室盛行之后,出现了一种田舍风的住宅,模仿茶室,称为数寄屋。
数寄屋的传统形式在日本现代建筑中仍可见到。
12.柱式建筑中的檐部、往子与基座等构件的定型组合即为柱式。
13.帆拱沿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又在四个券的顶点之上作水平切口,水平切口所余下的四个角上的球面三角形部分,称为帆拱。
这是拜占庭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
14.飞扶壁飞扶壁是哥持建风所特有的,它是一种飞券,在中厅两侧凌空越过侧廊上方,在中厅每间十字拱四角的起脚住侧推力。
简答题
简要说明沙利文的高层建筑典型形式?
新理性主义建筑的建筑主张?
简要说明雅典卫城布局的特点?
浪漫主义建筑的建筑主张是什么?
粗野主义建筑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代表人物和作品?
简要回答拜占庭建筑的主要特征?
简要回答高技派的建筑主张?
克里特文化建筑与迈锡尼文化建筑有什么异同之处?
法国古典主义的建筑主张是什么?
简述高技派的建筑主张?
简述古罗马建筑的主要成就?
什么是“典雅主义”?有哪些重要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论述题
请结合一位建筑大师的作品,分析现代主义建筑的特点。
试分析多立克和爱奥尼柱式的区别
谈谈你对阿尔瓦·阿尔托的建筑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并结合作品进行分析(10分)。
外国城建史——知识要点(古代中古)第一篇古代的城市1.古埃及的城市建设成就1)用地选择上因地制宜。
村镇庙宇修筑于尼罗河畔的高地上,解决水源与交通运输;金字塔修筑于远离河道的高地沙漠上,免受水患。
2)最早运用城市分区(不是功能分区),如卡洪城分两区,阿玛纳分三区3)最早运用棋盘式路网,对希伯丹姆规划型式有重要的影响4)出色的建筑群落与景观设计,规划中应用对称、序列、对比、主题等构图手法。
2.希波丹姆规划型式及其演变、影响、米利都城规划要点a.希波丹姆规划型式特点希波战争前,希腊大多数城市都是自发形成。
希波丹姆采用了一种几何形状的,以棋盘式路网为骨架的规划结构型式。
希波丹姆最早从理论上予以阐述,在希波战争后大规模用于城市建设中。
1)几何形式,以棋盘路网为城市骨架2)两条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大街一侧布置中心广场,中心广场占1个或1个以上街坊。
3)城市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圣地、公共建筑区、私宅地段。
私宅地段划分为3种住区。
b.米利都城规划要点(希波丹姆的规划思想在米利都城的建设工作中得到完整的体现)1)三面临海,四周筑城墙,城市采用棋盘式路网。
2)两条主要大街垂直从城市中心穿过,中心开敞空间呈“L”型,有多个广场3)城市中心分为四个功能区。
东北及西南为宗教区,其北与南为商业区,东南为公共建筑区。
城市用地选择适合于港口运输与商业贸易要求。
c.演变希波丹姆规划系统,在古希腊长期实践过程中有所发展,这就是从米利都城单纯的棋盘式街道,发展到赛里纳斯城的有显著的城市轴线,更进而到普南城的道路与建筑之有计划的配合3.希腊化时期城市建设的特点1)希腊化时期,城市建设大都按照希波丹姆规划形式来建造,布局规整,模式统一2)城市广场整齐划一,从城市功能分区,道路系统,邻里住区的划分都是按照几何和数的规律进行规划建设。
3)城市中心由广场取代卫城和庙宇4)城市广场普遍设敞廊,讲究气势和透视效果。
5)城市环境卫生条件好4.罗马营寨城布局特点及典型城市a.布局特点:1)有方整的城墙,城市平面为正方形,朝向罗盘的基本方位2)中央十字交叉道路通向方城的东西南北四门3)在道路交叉处建神庙b.典型城市:北非提姆加德(罗马帝国时期)平面正方形4)5)两条垂直干道成十字相交,交点处是城市的中心广场6)城市道路网为方格形7)城市有剧场、浴场等大型公共建筑8)在主要道路起迄点和交叉处,有壮丽的凯旋门,它们之间有列柱街5.罗马共和时期与罗马帝国时期广场建设的异同1)罗马共和时期广场是城市社会经济政治的中心,罗马帝国时期广场是皇帝树碑立传的纪念地2)共和时期广场建筑连续形成不相协调,帝国时期通过柱廊得到统一3)广场由开敞走向封闭,有自由走向严整,目的在于塑造一个供人观赏的三维空间4)共和时期广场组织较乱,帝国时期通过多个彼此垂直轴线组成一个整体6.维特鲁威《建筑十书》主要内容1)城市选址。
外国建筑史(古代部分)习题集一、单项选择1、所谓的古典柱式一般是指()A.古希腊三柱式 B.古罗马五柱式C.19世纪以前的西方建筑所使用的一切柱式 D.A和B2、早期基督教堂的格局大致有三种,下列何者除外?()A.巴西利卡式 B.列柱围廊式 C.十字式 D.集中式3、18世纪英国重要的建筑师谁率先把中国建筑和园林艺术介绍到英国甚至西方()A.拉斯金 B.马可波罗 C.钱伯斯 D.利马窦4、下列哪一座哥特教堂最早采用骨架券,并在圣坛部分开启了彩色玻璃窗()A.巴黎圣母院 B.巴黎圣德尼教堂 C.韩斯(兰斯)主教堂 D.夏特尔主教堂5、以下何种结构是罗马风建筑创造的()A.Pendentive B.Rib Vault C.Buttress D.Arch6、古罗马建筑为解决柱式和多层建筑的矛盾,最常用的方法是()A.巨柱式B.叠柱式C.连续券D.券柱式7、下列哪一点不是古埃及建筑的特点()A.追求永恒性 B.讲究秩序感C.注意利用大自然来加强建筑艺术的表现力 D.内部空间是艺术的主角8、下面关于古希腊及古罗马建筑说法正确的是()A.古希腊建筑在所有环境层面上遵循同样的规则B.古罗马建筑最早开始使用叠柱式C.古罗马建筑跟古希腊建筑一样,最杰出的建筑艺术都与神有关,不强调世俗的现实生活D.古希腊建筑使用了视觉修正方法,表现了古希腊人精微的审美能力9、下面说法哪一种是错误的()A.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响应封建君主专治制度的政治需要B.法国古典主义强调以经验、感觉为认识和艺术创作的来源C.法国启蒙主义建筑的核心思想就是批判理性,即对以往的一切建筑都进行反思,不盲目崇拜D.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形成与考古发掘的进展及艺术史学的发展有很大关系10、帕提农神庙是古典建筑代表性作品,它是由什么柱式构成()A.Doric B.Ionic C.Doric + Ionic D.Doric + Corinthian11、洛可可风格是___世纪产生于___的一种室内装饰风格()A.17,罗马 B.18,巴黎 C.16,佛罗伦萨 D.19,巴黎12、文艺复兴建筑的产生与下列那些因素有关()①经济变革②新兴的资产阶级③三维空间物体定位技术的发明④意大利的古典化⑤科学的觉醒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 D.全部13、下列哪一点不是古代西亚建筑的特点()A.以土作为基本材料 B.拱券的应用 C.对称的平面布局 D.建筑多建于高台之上14、下列关于广场的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A.圣彼得教堂前广场和圣马可广场都是文艺复兴时期广场的典型代表B.罗马帝国广场的典型代表是罗曼鲁姆广场C.文艺复兴时期的广场恢复了古典的传统,克服了中世纪广场的封闭、狭隘。
外国城市建设史重要内容汇总第一篇古代的城市重要知识点:1、城市的产生(原因)P1~P3三次社会大分工2、第一批城市诞生的时间P1~P34000BC~3000BC3、古埃及城市布局与其宗教信仰的关系P4⏹宗教信仰人生短暂、灵魂永生、千年复活生者之城简单马虎,死者之城神圣永恒,生死分离⏹皇帝的陵墓和庙宇成为主要的建筑物4、卡洪城的主要特点P5~P6十二王朝建成,通往法尤姆绿洲路上的小城,中王国时期,长方形,砖砌城墙,东西分区(死墙)、南北分阶层5、古埃及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和影响P9(1)因地制宜选择城建用地(2)出现最早的城市分区(3)棋盘式道路布局---古希腊希波丹姆(Hippodamus)结构形式的雏形(4)建筑群落与景观设计6、山岳台建筑与古西亚宗教信仰的关系P10⏹信仰宗教:多神教⏹天体(山岳台)崇拜与国王(宫殿)崇拜相结合、宗教与社会商业活动一体、波斯时期露天拜火不设庙宇7、乌尔城、巴比伦城和新巴比伦城的基本特征P10~P12⏹乌尔城2100BC.~2000BC.建城、有城墙城壕的卵形城市(外城)、方形内城。
内城为宫殿和僧侣府第、分区明显、以山岳台为核心的公共中心(税收、署衙、作坊、商店、仓库等)、四合院宫殿、小街避日晒。
⏹巴比伦城与新巴比伦城双重城墙,九处城门,城市主轴8、古希腊的文化与历史发展P22 9、圣地建筑群与卫城的区别P23⏹卫城:国家政治、文化、宗教、军事中心,高处神圣之所、专政时期的产物。
在建筑上,卫城以防御为主,它与自然环境不相协调。
⏹圣地:由宗教发展起来的公共活动场地。
圣地因地制宜,构成活泼多姿的建筑空间突破了旧式卫城的格局。
圣地中心的神庙在构图上统率全局,既照顾远处观赏的外部形象,又照顾到内部各个位置的观赏。
利用地形灵活构图、以神庙为构图中心、考虑活动时的内外观赏视线变化、公众场所。
10、雅典卫城的基本特征P27⏹卫城:原意为奴隶主居住的地方,希波战争以后被视为国家的象征,遇有宗教活动或国家庆典,公民列队上山祭神。
外建史思考题 3: 古埃及城市建设有哪些成就?(P4-8) 答:1.在埃及用地选择上,注意因地制宜。2.最早运用功能分区的原则。3.最早应用棋盘式路网。对其后古希腊希波丹姆规划形式的形成有重要影响。4.早期规划的“死者之城”以及新王国时期规划的阿玛纳城均出色的进行了建筑群与城市景观设计。规划中应用了对称、序列、对比、主题、尺度等建筑构图手法。 6: 古代两河流与城市新巴比伦规划布局有何特点?有何成就?(P12-13) 答:城市跨越幼发拉底河两岸,大体呈矩形。由于防御的需要,有两重城墙,内城9门。城市主轴为北偏西。沿大道及河岸布置宫殿,山岳台古神庙,成一排一列的布局。其空中花园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新巴比伦是当时城市中最富丽的一个。城墙外有深阔的壕沟环绕,甚为壮观。城市规划整齐,路径明确。 9: 古代美洲曾形成哪三个大的文化中心?各有何著名的城市?城市有哪些主要要素?其规划布局有何特点?(P18-20) 答:三个文化中心:墨西哥地区 古代玛雅地区 古代印加地区 墨西哥地区 ①特奥蒂瓦坎城【都城、宗教中心】 城市中的主要是一组举行宗教礼仪的纪念性建筑,分布在一条2公里的大道两侧。其他建筑形式成若干横轴,布局严整。 ②丹诺奇迪特兰特城【阿兹台克人的主要建设成就】 在盐湖中央,形状方正,被运河切割开。中央广场四周分布了3所宫殿和1座多级金字塔。宫殿和住宅都是四合院式。市内街道与运河交错,城市中果木园与花园极多。 古代玛雅地区 ①提卡尔城【美洲最古的城市之一,建筑组合非常优美】 神庙、广场、金字塔、院落和回廊组合得非常优美而闻名。建筑物分布在南北向德院落和广场的周围。城市有一座庙宇,早在金字塔上。塔下有一些四合院式建筑。 ②奇清依扎城【土著玛雅造】 古代印加地区 马丘比丘【保有大量印加庙】 最重要为一座金字塔礼庙,塔前有一密排柱子的大型建筑,此城还有建设质量极高的一些圆形庙。 12:希腊古风时期和古典时期的卫城有何演变和发展?为什么说城市建设的市民参与传统可以上溯到古希腊的城邦国家?(P23-24) 答:卫城位于城市内高地或山顶,并视为神圣地段,古风时期,在贵族寡头专政的城邦里神庙及其它建筑的规划构图,同自然环境不协调,缺乏生气感。希波战争胜利后,古典时期的希腊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以雅典卫城为代表的卫城发展了民间圣地建筑群自由活泼的布局方式。建筑物的安排顺应地势,同时照顾山上山下的观赏。出色的体现了希腊民主政治的进步。在古希腊共和制城邦里,已经出现了人们在圣地定期举行节庆,他们从各地汇集,举行体育,戏剧,诗歌,演说等比赛。商贩云集,圣地周围建起了竞技场,旅社,会堂,敞廊等公共建筑。圣地建筑群突破了旧式卫城格局。它是公众观聚的场所,是公众活动的中心。 13:古代雅典城市是怎样形成的?其城市布局的混乱和空间规划设计的高超艺术如何统一解释?(P26) 答:希波战争以后,科学文化的进步和居民思想抬头,使城镇建设从只考虑帝王和神灵转向了为整个城镇团体服务。雅典在城镇形态上也有变化,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目标是把它建设成为一个宗教文化中心。并纪念希波战争的胜利,使原来一个破落小城变成拥有许多重要建筑的城市。 雅典城市布局不规则,无轴线关系。但建筑类型甚为丰富,以方格网划分街坊。居住街坊面积小,贫富住户混居同一街区。仅用地大小与住宅质量有所区别,临巷的住宅,在外观上区别不大。 15:古希腊公共外部空间有何特点?希波丹姆的规划原则包括哪些内容?在米利都城规划中得到如何运用?(P28-30) 答:城市大多自发形成,道路系统,广场空间,街道形状均不规则,许多城市的外部空间以一系列“L”形空间叠合组成,造型变化多姿。 ①探究几何和数的和谐,以取得秩序美,典型平面为两条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大街一侧布置中心广场,中心广场占一个或一个以上街区。街坊面积一般较小。 ②把城市分为3个主要部分:圣地,主要公共建筑区,私宅地段。私宅地段划分3种住宅:工匠住区,农民住区,城邦卫士与公职人员住区。 四周筑城墙,棋盘式路网。两条主要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开敞式空间呈“L”形,有多个广场。城市中心规划分为4个功能区。东北与西南为宗教区,北与南为商业区,东南为公共建筑区。 18:古代伊达拉里亚的城市规划程序和思想有何意义?(P36)古罗马城市有哪些基本要素? 答:在划分地区,地区再分地块的阶段,规划师企图在规划的土地上反映天体模式。主轴代表世界轴线,地区分块反映宇宙模式,而分块的居住区代表了人对世界的认识。这个城市是在一个较长时间里自发形成,城市中心广场在帕拉丢姆的北边,后来在这里逐步形成广场群,即共和广场和帝国广场,周围房屋比较散乱。这些建筑群组形成了古罗马的城市空间。 19:罗马共和时期和帝国时期城市建设有何成就和问题?(P37,41-43,46) 答:共和时期 ①成就:古罗马城由著名的罗马士丘组成,其中帕拉丢姆为士丘之心,山顶有自然的蓄水池,供应全城用水,四周有墙以资保护。城市中心广场群是城市社会、政治和经济活动的中心。 ②问题:罗马城市仍是自然发展,布局比较紊乱。 帝国时期: ①成就:广场组成山奥古斯都广场和杜拉真广场等多个广场群组成。 ②问题:城市总体布局比较凌乱。它是由许多点凑合而成,而未形成完整的系统。 24:西欧中世纪城市发展的基础有那几种类型?其选址,规模,产业人口分布有何共同特征?(P48) 答:①要塞型②城堡型③商业交通型 一般都选址于水源丰富,粮食充足,易守难攻,地形高的地区。四周以坚固的城墙包围,随经济的发展,市区扩大,因而不断扩建城墙,既而受城墙的束缚,规模很小,当城市发展,城墙外产生城郊区,主要是手工业者居住的市街地,同行者多居住一条街。 27:中世纪意大利几座著名城市的空间布局有何特色?(P49-52) 答:佛罗伦萨:最初仅在阿诺河的一边。平面呈长方形,路网较规则。1172年在原城墙外扩展了城市,筑新城墙。1284年又向外扩建了一圈城墙。到14世纪,市区已越过阿诺河向四面放射,成为自由布局。 威尼斯:城市水系作枝节状分布,一条大河从城中弯曲而过,形成以舟代车的水上交通。 锡耶纳:由几个行政区组成,每一区有自己个别的地形和小广场,市中心坎波广场是几个区在地理位置上的共同焦点。 30:日本在中世纪如何吸收中国城市文化?有那些仿中国城市规划的作品?何时独立发展自己的文化?(P70-71) 答:公元694,日本在飞鸟地方建立的京城藤原京,是仿我国唐代首都长安建立起来的。 公元710,日本奠都平城京(奈良),日本加大吸收中国文化。 公元794,日本的都城由奈良迁到平安京(京都)平城京,城市全仿隋唐长安城,城市建筑面积约为长安的四分之一,形成整齐方格形城市,平安京也采用了方格形的布局。 自公元894,停止派遣唐使,逐渐摆脱对中国文化的模拟,形成日本独特文化。 33:试述文艺复兴的几个理想城。分述其平面布局和形式的依据(P74-76) 答:阿尔伯蒂:《论建筑》街道从城市中心向外辐射,形成有利于防御的多边形屋形平面,中心点设置教堂宫殿或城堡,整个城市有各种几何形体进行组合。 费拉锐特:《理想的城市》帕尔曼-诺伐城(意大利 斯卡莫齐)为防御而设,中心为六角形广场,辐射道路用三组环路联络。在城市中心点设防御性构筑物。 斯卡莫齐:中心为有宫殿的市民集会广场,两侧为两个方形的商业广场。南北分别为交易所及市场广场。主要广场的南侧有运河横穿。 这一时期,火药的发展,故一些多边形、星形城市均设置凸出的棱堡。由于星形城市内放射形的锐角很难设计房屋,于是出现了有栅格街道的矩形理想城市。 34:文艺复兴时期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手法是什么?巴洛克的城市设计手法有何特点?举例说明。(P76-79) 答:拓宽调直道路,改善城市公共设施与卫生条件,调整城市防御体系成为当务之急。文艺复兴的城市突破了中世纪宗教内容的束缚,教堂建筑退居于次要地位,大型世俗建筑构成了城市的主要景象。巴洛克时期城市改建,强调运动感和景深,这也有助于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分割的建筑构成整体环境,如教皇西斯塔斯五世在罗马的规划把主要的宗教和世俗建筑,凯旋门用道路轴线联系起来。 41:近代工业革命给社会带来什么巨大变革?对城市发展和城市建设带来什么影响?(P96-98) 答:它拉开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开始了机器工业的时代,促进了科学的发展。资本主义大工业产生,引起了城市结构的深刻变化,从而对城市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包括欧洲的旧城改造,亚非拉殖民地城市的产生,美国新城市的建设以及为探索解决资本主义城市的各种矛盾,促使近代各种规划理论的产生和探索。 45:俄国彼得堡改建规划有何成就?涅瓦大街的空间设计有何特色?(P106) 答:彼得堡营建了宽阔宏伟,联成一体的十二月党人广场、海军部广场和冬宫广场。在广场和广场对岸建造了一大批大型纪念建筑物,形成了世界上极为壮丽的隔岸鼎足而立的组景式市中心建筑群。涅瓦大街从海军部前开始,一直向东延伸,其路面越来越宽。 47:美国十八世纪城市规划一般采用什么平面形式?华盛顿的朗方规划布局构思有何特色?(P112-113) 答:对全国各类不同性质,不同地形的城市作机械的方格形道路划分。在规划中,曾以8个欧洲城市为借鉴,根据华盛顿地区地形、地貌、风向、方位、朝向等条件,选择了两条河流交叉处,北面地势较高和用水方便的地区,作为城市发展用地。规划以国会与白宫为中心制定。从国会和白宫两点向四周放射出许多放射状道路,通往许多广场纪念碑、纪念馆等重要的公共建筑。并结合林荫绿地,构成放射与方格型相协调的道路系统,形成许多美丽的街景。郎方的规划思想和设计手法是受他生活的巴黎和凡尔赛的影响。 48:近代空想社会主义城市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什么?有那些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城市方案?有何特点?(P114-115) 答: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到重要时期,作为政治控制手段和城市规划完全不适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