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音乐与电影赏析的关系
- 格式:docx
- 大小:23.01 KB
- 文档页数:3
影视音乐赏析以《铁甲钢拳》为例第一篇:影视音乐赏析以《铁甲钢拳》为例《铁甲钢拳》的音乐赏析音乐与剧情摘要:电影音乐是在影片中体现影片艺术构思的音乐,是电影综合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在增强影片的抒情性、戏剧性和烘托气氛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
音乐构思须根据电影具体情境使音乐的听觉形象与电影的视觉形象相融合,以体现综合性的美学原则。
在电影中,音乐与电影中情节的关系极为密切。
它既可以抒情,又可以渲染气氛,还可以让人了解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关系,更可以塑造完美的银幕艺术形象,而通过研究电影本身这样一个画面与音乐共存的载体,也能看出音乐与叙事的关系。
本文从《铁甲钢拳》入手,分析电影音乐是怎样在影片中参与,烘托和强化叙事的。
关键词:《铁甲钢拳》电影音乐,美学功能,作用。
音乐是一部电影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以音乐特有的旋律和节奏为电影增添意蕴和魅力,并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发挥叙事的功能。
从最早的黑白默片开始,电影音乐就开始辅助电影画面,直到现在,各大电影公事出品的大片都配以了气氛磅礴或优雅动听的音乐。
它与电影视觉画面一起展现在银幕上,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增强剧情的表现力,使画面富有节奏感,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完美的艺术形象。
现在,我们以《铁甲钢拳》来讨论电影音乐与电影叙事的关系。
《铁甲钢拳》讲述了在未来,人类拳击是非法行为,取而代之的是让人类训练的重达2000磅机器人的机器人拳击。
休杰克曼扮演的一个退役拳击手查理(Charlie),他从没拿过冠军,他训练的机器人也从来没有拿过冠军,知道他买下一个叫“大声公”(Noisy Boy)的机器人。
当时机器人拳坛的霸主是一个叫做宙斯(Zousi)的机器人,它的主人Tak Mashido 让它可以在比赛中不断进化。
查理训练大声公的计划被自己从未谋面的11岁儿子马克斯(Max)的到来所打破,他们有着共同的爱好,最终在Atom 的训练之路中,他们渐渐接受了彼此,建立起了父子亲情,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团队。
电影《钢琴家》中钢琴音乐对电影艺术的诠释和演绎电影《钢琴家》是根据钢琴家的自传体小说改编而成的,由波兰导演罗曼·波兰斯基执导的。
影片通过描写动荡的二战时期中,一位勇敢的犹太钢琴家的遭遇,客观冷静地反映出了战争与和平。
同时,影片通过对肖邦音乐的成功运用,没有粉饰雕琢的特技表演,没有强大宏伟的战争场面,而是以抒怀、惆怅的旋律表达了一种隐忍的精神和力量,充满了钢琴音乐的艺术魅力,使这部电影脱颖而出。
在2002年戛纳电影节中,获得了第55届的金棕榈大奖。
并且在2003年第75届奥斯卡电影节上,获得了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奖和最佳导演奖三大奖项。
在《钢琴家》这部影片中,选用了肖邦的11首钢琴音乐曲目。
这些作品创作于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风格题材,充满了鼓舞人心的戏剧性力量,使影片充满了浓厚的音乐情调,也对影片起到了贯穿剧情的作用。
片中展现的肖邦夜曲显露出在夜晚万籁俱寂的心声,表达出一种幻想和沉思。
在钢琴上每一个跳跃的音符都用妥协甚至舍身的态度敲打着人们的心灵,充斥着一种反抗和痛苦的声音,因此,肖邦这11首不同时期的作品衬托出了斯皮尔曼饱经风霜的命运。
尤其是《夜曲》就像是为斯皮尔曼量身定做的一样。
一、钢琴音乐对影片艺术的完美演绎(一)音乐与电影音乐是电影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数百年的历史。
如今,伴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音乐突破了传统空间局限性,效果也随之展现得非常完美,表现出了新的题材和新风尚。
电影艺术成了导演领导下的音乐、摄影、美术等全方位的群体艺术,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导演艺术。
首先,电影是音画的艺术形式,而电影的表现形式离不开音乐,电影是听觉和视觉的感受。
在电影的整个发展过程中,都体现出了人们对声音的需要,因此,在喧闹的城市中,没有声音的电影是没有办法立足的,人们到电影院观看电影,除了电影剧情的需求,还有就是想感受音乐特效带给我们的震撼。
其次,电影中许多场景片段的乐曲中有各种各样的节奏,从影片开始到结束,通过音乐节奏,把不同的电影风格和电影场景充分的表现出来了。
电影与音乐,两者在各自的领域中独树一帜,却又在交融中展现出无与伦比的魅力。
本文将通过赏析几部经典电影及其配乐,探讨电影与音乐如何相互成就,共同构建出令人难以忘怀的艺术体验。
一、电影《星际穿越》与汉斯·季默的配乐电影《星际穿越》以其宏大的叙事、深邃的科学理念和震撼的视觉效果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喜爱。
汉斯·季默为这部电影创作的配乐更是将观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在电影中,音乐与画面相互辉映,时而宁静如宇宙深邃,时而激昂如星际穿越的冒险。
特别是在主角与女儿告别的场景中,悠扬的旋律与主角的悲伤情感完美融合,使观众在感动中体会到了亲情与时间的沉重。
二、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与托马斯·纽曼的配乐《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经典影片,讲述了安迪在监狱中通过智慧和信念赢得自由的故事。
托马斯·纽曼为这部电影创作的配乐同样令人难以忘怀。
音乐中融入了爵士乐元素,既有哀怨与苦楚,又有希望与自由。
特别是在安迪挖通隧道、奔向自由的那一刻,激昂的乐曲如同奔涌的河流,将观众的情感推向了顶峰。
三、电影《疯狂动物城》与拜伦·霍华德、瑞奇·摩尔的配乐《疯狂动物城》是一部充满想象力的动画电影,讲述了一个充满正义感的兔子朱迪通过努力奋斗完成自己梦想的故事。
拜伦·霍华德、瑞奇·摩尔为这部电影创作的配乐同样充满了活力与创意。
音乐中融入了多种风格,既有欢快的爵士乐,又有激昂的摇滚乐,为影片增色不少。
特别是在朱迪与狐狸尼克共同面对挑战的场景中,音乐与画面相得益彰,展现出了勇敢与智慧的力量。
四、电影《泰坦尼克号》与詹姆斯·霍纳的配乐《泰坦尼克号》是一部永恒的爱情传奇,讲述了杰克与露丝在泰坦尼克号沉船事故中的爱情故事。
詹姆斯·霍纳为这部电影创作的配乐堪称经典,其中的主题曲《My Heart Will Go On》更是传唱至今。
音乐中融入了浓郁的浪漫气息,既有柔情似水的旋律,又有激昂悲壮的乐章。
影视⾳乐赏析,电影《⼩城之春》中的⾳乐和歌曲中国⾼端艺考培训教育品牌影视⾳乐赏析,电影《⼩城之春》中的⾳乐和歌曲⾳乐和歌曲。
费穆是⼀位在电影艺术形式上精益求精的探索者,他对于⾳乐的运⽤⾮常重视,早在1935年的⽆声电影《天伦》中,就⼤胆采⽤国乐为全⽚配乐,既极具民族特⾊,⼜与宣扬儒家仁爱的主题相互契合,成功地烘托了影⽚的⽓氛。
在《⼩城之春》中,费穆对⾳乐的运⽤仍然精彩。
影⽚中⾳乐的运⽤主要集中在字幕、开端和结尾部分,作为背景配乐的交响乐仍具有较强的民族风格。
费穆创造性地将⼀般电影中静⽌的字幕部分化为影⽚的序幕虽然影⽚⼀开始就是连绵不断的残破城墙,但是,明媚的⾳乐伴随着野外的风景,传递出了⼀派草长莺飞的春之⽣机。
伴随着⽟纹的画外⾳独⽩,⾳乐变得缓和低回,刻画了她内⼼的苦闷惆怅。
礼⾔出场时,提琴拉出幽怨的旋律,烘托出了他因家园颓败、病魔缠⾝⽽⽣乖戾和怨⽓;相反,戴秀出场时,管乐吹奏出明快清新的⾳符,表现了青春少⼥的朝⽓蓬勃,乐观开朗。
⽟纹躲到妹妹房中,推开窗⼦,乐声转为明亮昂扬,如阳光般扑⾯⽽来,“仿佛在这间屋⾥,阳光也特别好些。
”在结尾部分,似乎什么都没有发⽣,也没有改变,但是,⼈物内⼼都经历了情感、欲望与责任、伦理的搏⽃,⼀番痛苦的洗礼以后,客⼈即将远⾛,关系似乎恢复原状,但是,在所有⼈的内⼼⼜有什么已经在⽆形之中改变了。
藏秀理解并对⼤嫂⽣出了深切的同情,⽟纹决⼼改变⾃⼰的⽣活,不再逃避,结尾显然对于未来寄予了新的希望,伴随着藏秀、⽼黄送⾏志忱远去的画⾯,乐声再度出现,却是那么肯定和有⼒。
⽟纹眺望三⼈远中国⾼端艺考培训教育品牌去,乐声变得缠绵哀怨,但是,很快乐声中⼜注⼊了新的活⼒,因为⾝后礼⾔挂着拐杖登上城头,两⼈携⼿跳望志忧远去,影⽚在渐趋昂扬⾼亢的乐声中结束,表现了费穆以礼节情、修复⼈伦关系的乐观愿望。
在影⽚中,妹妹戴秀唱了两⾸歌曲《在那遥远的地⽅》和《可爱的⼀朵玫瑰花》(原名《都达尔和玛利亚》)。
电影音乐欣赏伴着轻音乐那段优美的旋律去体会着课程给我的感受,因为它让我感受到了音乐带来的难以言述的美妙和魅力。
以往看电影都只是看情节,但是上了这个课以后,我开始感受到音乐在这个环境里渲染的气氛,就像我之前上过的一个课程,音乐给绘画带来的美感,闭上眼睛聆听音乐之后用快速的手绘能力描绘成音乐带来的感受,上完这个电影与音乐的课程后,让我的对音乐的有了一种审美的愉悦。
使我对音乐欣赏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对我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让我分几方面谈谈我对电影与音乐的认识及感受,以及音乐对我的影响。
在那么多的电影中,我对《海角七号》和《钢琴家》,还有《黑色星期天》这三部电影印象最深刻,特别是《海角七号》到现在我已经看了很多遍,每次看完都让我回味无穷。
《海角七号》给我最深印象的就是里面的音乐,可以说,音乐在整部电影中的地位是很高的,是构成整部影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甚至音乐的渲染氛围比情节更耐人寻味。
影片中很多场景都有音乐的铺底,虽然使用音乐的频率和种类都很多,但是却一点也不烦乱杂绕,反而每次使用音乐都能触动人内心的那根弦。
片中运用大量的主题音乐、场景音乐和背景音乐,并且通过音乐蒙太奇等方式推动整个影片的发展。
我最喜欢的就是电影旁白在读那几封信的时候响起的音乐,感情基调是感伤的。
如果没有那段音乐而是简单的读信,就会缺少那种牵动人心的效果。
音乐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这段音乐在影片中起到用语言所不能表达的效果。
同时,这些内容的插入也起到了整部电影的首尾呼应,有了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
影片中以《野玫瑰》作为主题曲贯穿于整部片之中,音乐在电影旁白读那几封信的时候响起,感情基调是感伤的,旋律的凄凉似乎暗示着这封信中的悲剧。
听着那个音乐,观众仿佛也回到那个时代,可以体验到当时人物心中无限的凄凉与无奈,把观众也融入电影中,极具感染力。
电影音乐创造了使人信服的时间和地点气氛。
其次喜欢的是《钢琴家》,讲述的是二战时期德国军占领波兰首都华沙,对犹太人进行疯狂屠杀。
音乐欣赏之影视音乐影视音乐是指用于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中的音乐作品。
它通过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表达来增强影视作品的氛围和情绪,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音乐欣赏之影视音乐的相关内容。
一、影视音乐的分类影视音乐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类:1:主题曲:影视作品开头或片尾播放的歌曲,常用于引出或概括整个作品的主题。
2:背景音乐:伴随整个影视作品的音乐,用于营造氛围、强调情节,增强观众的情感体验。
3:插曲:在影视作品中插入的独立音乐作品,常用于表达角色的内心独白或突出某一情节。
4:配乐:专门为影视作品创作的音乐,用于衬托情节、突出人物形象,融入剧情。
二、影视音乐的欣赏方法1:注意曲风:不同的影视作品可能用到不同的曲风,如古典、流行、摇滚等,欣赏时要注意曲风与影视作品的契合度。
2:品味旋律:影视音乐中的旋律往往是其魅力所在,欣赏时可重复聆听并体会其中的情绪变化。
3:着眼于细节:影视音乐中的细节处理十分重要,如配器、编曲、音乐搭配等,关注这些细节能更好地领略作品魅力。
4:融入情节:欣赏影视音乐时可结合影视作品情节理解音乐的表达意图,进一步感受作品的内容。
三、著名的影视音乐作品赏析1:《泰坦尼克号》:由詹姆斯·霍纳创作的主题曲《My Heart Will Go On》,伴随着泰坦尼克号沉船的故事,表达了深刻的爱情与失去的情感。
2:《哈利·波特》系列:由约翰·威廉姆斯创作的主题曲,通过音乐中魔法般的旋律和庄严的乐器,打造了一个奇幻的魔法世界。
3:《阿甘正传》:由艾伦·西尔维斯特里创作的插曲《Forrest Gump Suite》,用优美的旋律展现了阿甘的人生旅程。
4:《霸王别姬》:由许鞍华执导,自申震创作的插曲《十面埋伏》,在音乐中表达了戏剧性的情节和角色的悲剧命运。
5:《冰雪奇缘》:由克里斯托夫·贝克创作的主题曲《Let It Go》,通过悦耳动人的旋律和歌词,展现了女主角安娜的成长与勇气。
电影音乐赏析心得体会(优秀2篇)电影音乐赏析心得体会篇1探索电影音乐的美妙世界:心灵震撼与艺术共舞电影音乐,这个词对我来说是充满敬畏和热爱的。
自从我接触电影音乐以来,我对这门艺术形式的看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它不再只是电影的背景,而是与电影本身同等重要的角色。
每一次的旋律,每一个音符,都带给我无尽的思考和深深的感动。
一部电影的音乐就像其灵魂,它能让观众在感官上与电影产生共鸣。
在电影《泰坦尼克号》的音乐中,我感受到了那份永恒的爱情,那艘船,那些人,他们的悲剧和壮丽。
在《阿甘正传》的音乐中,我感受到了人生中的起起伏伏,那是一种从无知到明了,从失败到成功的挣扎。
让我深深感动的是,电影音乐如何将我引入电影的世界,让我感受到电影的氛围。
就像在《星球大战》系列中,那首激励人心的《帝国进行曲》让我感受到反抗压迫,勇往直前的决心。
而那首悠扬的《星舰迷航》主题曲,又让我体验到了探索未知,勇闯新世界的激动。
电影音乐不仅为电影增添了色彩,它还能在电影本身无法表达的领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在《肖申克的救赎》中,那段激励人心的主题曲《费加洛的婚礼》让我感受到了希望和坚韧。
音乐,就像电影的灵魂,赋予了电影生命和意义。
总的来说,电影音乐是我生活中无法分割的一部分。
它让我体验到电影的魅力,感受到了艺术的震撼。
每一次的欣赏,都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对生活,对爱情,对梦想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期待着每一次新的电影音乐之旅,期待着新的感动和体验。
电影音乐赏析心得体会篇2____电影音乐赏析心得体会____在探索电影音乐的过程中,我深感其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以及与电影艺术的紧密结合。
电影音乐不仅是音乐的一种形式,更是电影整体氛围和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我总是被电影音乐深深吸引。
它让我更深入地感受到电影的情感和主题,甚至能够回忆起电影的每一个细节。
电影音乐有时可以引导观众的情感反应,有时则可以提供重要的背景信息,有时甚至可以引发观众的反思。
电影《音乐之声》音乐赏析——歌声里的剧情记得第一次听说过《音乐之声》,是在我初中的英语课文中(the sound of music)。
那个时候没有过多的对这部电影的认识,更不要说对电影里音乐的赏析呢。
今年学校开了音乐赏析课,我或多或少从音乐老师那儿学会一点点对音乐的赏析。
《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是一部改编自玛丽亚·冯·崔普的著作《崔普家庭演唱团》的戏剧作品,最初以音乐剧的形式于百老汇上演,之后被改编成电影,其主题曲与电影同名。
影片清新有致,细腻感人,雅俗共赏。
既有幽默的情趣,又有深沉凝重的感情,被誉为电影史上最经典的歌舞片之一。
作为一部音乐剧,不得不说影片中音乐的安排,两位大师的集合尤其善于在复杂的节奏中寻求一种惊人的和谐,旋律自然、流畅而简洁,但简洁中又显示出高度的技巧。
片中的作曲就是这种创作风格的代表作,其中不乏许多经典歌曲。
此时两位大师均处于事业的顶峰,开创了称霸百老汇近二十年的音乐剧黄金时期,他们的作品还包括《南太平洋》、《国王与我》等。
该影片1966年获得第3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佳音效和最佳配乐六项大奖以及十项奥斯卡提名;同年获得金球奖最佳电影。
《音乐之声》是一部以音乐、家庭和爱情为主题的电影,故事结构紧凑,风格轻松温馨,音画一流。
影片讲述了天性自由、活泼善良的实习修女Maria到萨尔茨堡当前奥地利帝国海军退役军官Captain Georg Von Trapp家当个孩子的家庭教师的故事。
在上校离家去维也纳期间,Maria用窗帘布给孩子们做了游戏服,带他们去野餐、郊游,教他们唱歌、跳舞,给这个呆板、冰冷的家庭带去了歌声和笑声。
当上校带着准备与他结婚的男爵夫人回来时,看到这个家庭又重新充满了欢乐温馨的气氛,而他的“水兵们”也已被训练成了一支有素养的家庭合唱队,这激起了上校对生活的热爱,也唤起了他对Maria的爱情。
在男爵夫人的介绍舞会中一支奥地利的民间舞蹈(Laendler)是彼此了解到对方的心意,关系迅速升温,而这一切都被男爵夫人看在了眼里,舞会中途退场劝Maria回修道院,玛丽亚恐怕自己对上校的感情会越陷越深,于是,她悄悄地离开了,后经心灵导师MotherAbbess院长的开导,Maria终于再次鼓起勇气,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真爱,之后,德国纳粹占领了奥地利。
电影《音乐之声》赏析摘要:这篇文章简略阐述了电影《音乐之声》的剧情,列举了一系列影片中的经典曲目,并对其中一些最主要和经典的曲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在分析中将音乐与该影片所表达的情感相结合,分析了女主人公的诗性美,并进行了总结概括。
关键词:《音乐之声》风格音乐特点情感引言:《音乐之声》以音乐剧的形式塑造了一群各具清晰性格特色的鲜活人物形象,讲述了一个既富有生动活泼的浓郁生活气息,又充满理解与爱心的真实感人的故事。
与其他影片不同的突出风格是:它不仅具有浓厚的戏剧性情节,而且有优美悦耳的歌声和大量自然而又精彩的人物对白。
其语言独具特色:既有用词精练、韵律整齐、节奏规范、艺术性强的高雅诗歌歌词,又有大量朴实、自然而又颇具风趣的日常生活对话。
《音乐之声》四十年前第一次在美国演出起,便一直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电影中优美的自然景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可爱的孩子,感人的爱情,博大深厚的民族感情,以及出色的电影音乐,使得无论从哪个标准来评价,它都是美国音乐片的经典之作。
它获得了最佳影片、景佳导演、最佳音响、最佳剪辑与最佳作曲五项奥斯卡大奖。
成龙曾给这部影片以很高的评价:“我最喜爱的电影既不是史泰龙的枪炮,也不是施瓦辛格的特技,而是充满温馨的《音乐之声》。
因为在这部影片中,我所感到的是人世间那种最淳朴、最简单的友爱和挚爱之情,这部影片让我的全身心都得到放松。
”每一次看《音乐之声》,它都带给观众不一样的欢乐、感动,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
《音乐之声》讲述了热情活泼的修女玛丽亚到奥地利退役军官特拉普海军上校家当7个孩子的家庭教师的故事。
上校的妻子几年前去世,上校心灰意冷,用管理水兵的方法来管教孩子。
孩子们的生活就像钟摆一样循规蹈矩,毫无生气。
玛丽亚来到上校家后,顺应孩子们天性活泼的特点,教他们唱歌跳舞,带他们去野餐、郊游、爬树和划船,使家中充满欢乐。
她的热情、爱心赢得了孩子们的信任和喜爱,最终也赢得了上校的爱慕,后来成了孩子们的母亲。
电影第五元素音乐鉴赏电影鉴赏《第五元素》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尤其是在音乐的选用上,可以说实现了电影内容与配乐的完美结合,有效融合了现代电子音乐与古典交响乐,因此也成为整部影片的关键所在。
音乐是一种相对活跃的艺术形式,音乐与电视电影这两种艺术形式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有效的结合,形成了一种新型的艺术体系。
因此,本文首先阐述了电影音乐的主要作用,然后对电影《第五元素》从多个角度进行音乐赏析,通过音乐更深入地了解与感受电影的主题思想。
音乐通过与电影画面的完美结合提升观众对电影的情感体验,促进对电影在情感上的理解,由于音乐的独特性,对电影主题具有升华作用,因此可以获得最佳的视听效果。
所以,音乐在电影发展的过程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下面,就简要谈一下电影音乐的主要作用。
一、电影音乐的主要作用从本质上来讲,音乐是电影中的重要组成因素之一,并且它不是单纯以音乐的形式出现在电影当中,而是与其他电影要素进行有效的协调配合,促进电影剧情与情感的发展。
例如,电影中要想插入一段音乐首先要考虑这段音乐是否符合电影的故事情节,会对电影剧情的发展有何种影响,是一种对剧情的弥补还是情感的烘托作用。
所以,在电影作品中一定要慎重选择音乐,要让音乐融入整个剧情发展的过程中,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而不是对电影作品的艺术审美价值有所破坏。
根据功能特点与性质可以将电影音乐分为主题歌、主题曲、插曲和场景音乐。
下面从音乐的特点来分析电影音乐的主要作用。
第一,音乐对电影主题具有深化作用。
也就是说,电影音乐能够创造一种情感式的体验,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被当作电影的另一种“台词”,并且在电影方面具有特定从属性。
一个音乐主题只可以代表某个特定的人或事,这主要是因为在电影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音乐与电影画面及其情节的有效结合。
另一方面,电影音乐能够参与到电影剧情的发展之中,由于电影这种艺术具有浓缩性,所以为了保证舒适的完整性与画面的连接,有时需要借助音乐实现声画的完美结合,实现电影情节在不同画面间的过渡。
影视音乐赏析——以《泰坦尼克号》电影音乐为例影视音乐赏析——以《泰坦尼克号》电影音乐为例[摘要] 在电影中,音乐与电影情节的关系极为密切。
它既可以抒情,又可以渲染气氛,还可以让人更进一步的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关系,更可以完美的塑造银幕艺术形象,而通过研究电影本身这样一个画面与音乐共存的载体,也能看出音乐与叙事的关系。
本文从《泰坦尼克号》入手,分析电影音乐是怎样在影片中参与,烘托和强化叙事的。
[关键词] 《泰坦尼克号》、电影音乐、赏析音乐是一部电影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以音乐特有的旋律和节奏为电影增添意蕴和魅力,并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发挥叙事的功能。
从最早的黑白默片开始,电影音乐就开始辅助电影画面,直到现在,各大电影公事出品的大片都配以了气氛磅礴或优雅动听的音乐。
它与电影视觉画面一起展现在银幕上,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增强剧情的表现力,使画面富有节奏感,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完美的艺术形象。
现在,我们以《泰坦尼克号》来讨论电影音乐与电影之间的关系。
一、《泰坦尼克号》影片内容简介《泰坦尼克号》英文名称为:《TITANIC》1997年,导演詹姆斯·卡梅伦(James Cameron)将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改编为电影搬上大银幕。
影片再现了1912 年泰坦尼克号豪华客轮首次出航的壮观场景,讲述了贵族小姐露丝与穷画师杰克唯美浪漫的爱情故事,并在沉船那一刻表现出人性的光芒。
该片获得第70 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音效、最佳摄影等11 项大奖,成为当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最大的赢家。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凭借此片登上了世界商业电影的最高峰。
故事讲述的是1985年,“泰坦尼克号”的沉船遗骸被发现。
美国探险家洛维特在船舱里看见了一幅画,102岁高龄的罗丝声称她就是画中的少女,然后罗丝就开始叙述她当年的故事。
1912年4月10日,被称为“世界工业史上的奇迹”的“泰坦尼克号”从英国的南安普顿出发驶往美国纽约。
电影《音乐之声》音乐赏析电影《音乐之声》音乐赏析1、简介1.1 影片概述1.2 制片信息1.3 主要演员介绍2、音乐剧风格2.1 音乐剧的定义与历史2.2 《音乐之声》的音乐剧风格2.3 影片中的音乐舞蹈表现形式3、原声音乐3.1 原声配乐的作曲家介绍3.2 影片原声音乐的特点3.3 著名音乐片段赏析4、歌曲分析4.1 《Do-Re-Mi》4.1.1 歌曲的背景故事4.1.2 歌曲的音乐特点4.1.3 歌曲的寓意与感染力4.2 《My Favorite Things》4.2.1 歌曲的背景故事4.2.2 歌曲的音乐特点4.2.3 歌曲所传递的情感与主题4.3 其他影片中的经典歌曲分析5、音乐与故事情节的关联5.1 影片中音乐与故事情节的呼应关系5.2 音乐在影片中的角色与作用5.3 音乐的表现手法对剧情的推动效果6、法律名词及注释6.1 版权法:保护创作者对其作品的独立权益,包括音乐的著作权。
6.2 表演权:指演员对其表演作品的独立权益,如音乐剧中演员的表演权。
6.3 音乐授权:指将音乐创作授权给特定个体或机构进行使用。
7、附件7.1 影片剧照7.2 歌曲原声录音7.3 音乐剧相关资料-----------------------------------------本文档涉及附件:请查看附件部分。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6.1 版权法:保护创作者对其作品的独立权益,包括音乐的著作权。
6.2 表演权:指演员对其表演作品的独立权益,如音乐剧中演员的表演权。
6.3 音乐授权:指将音乐创作授权给特定个体或机构进行使用。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主题音乐赏析作者:段况嵽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年第09期摘要:音乐是电影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其在电影中发挥着叙事、抒情、审美等功能,对于影片的成功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拍摄于1994年,在技术条件等相对有限的情况下,电影之所以能够获得巨大成功,与画面完美结合的音乐功不可没。
在电影作品中,仅仅凭借莫扎特的一段古典音乐,就起到了震撼人心灵的效果。
关键词:人物;形象;真实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7-0111-01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有弗兰克·达拉邦特执导的一部电影,改编自同名小说,影片的背景是在1947年,银行家安迪由于被指控枪杀妻子及其情人而含冤入狱,将要在肖申克监狱中渡过余生。
虽然如此,安迪并没有放弃对自由的渴望,凭借着自己的能力以及一把小小的鹤嘴锄,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安迪终于重获自由。
整部影片的主题是“希望”,通过监狱的特殊背景,展现出人们对于时间流逝以及环境变化的恐惧。
一、主题音乐与电影情节的结合在影片开头,采用的是轻松而舒缓的爵士乐If I Didn’t Care,而此时,安迪正打算以手枪杀死妻子和她的情人,在轻快音乐掩盖下,却是安迪内心巨大的愤怒以及对于婚姻的愧疚。
随后,安迪被带上法庭接受公审,影片通过沉闷、抑郁的音乐,将安迪内心的不安和紧张完全衬托出来,同时也对安迪孤立无助的心态进行了描述①。
在入狱后,影片采用了New Fish这样旋律简单的音乐,通过循环给安迪未来牢狱生活铺满了阴暗难明的色彩。
单纯的钢琴演奏不仅撩人心弦,其所具备的自然回音更进一步的加重了这种阴暗色彩,新老犯人之间的状态对比更是安迪监狱生活的一种真实写照。
在饱受两年监狱生活的摧残后,安迪终于得到了外出劳役的机会,恰逢监狱队长海利面临着兄长遗产的继承问题。
安迪凭借自身作为银行家的能力,帮助海利合法取得了大部分遗产。
音乐与剧情的交融姓名:刘婷玉学号:5801210106 班级:环化测仪103摘要:电影离不开音乐,无论是唯美动人的爱情片,还是激烈紧张的动作片,抑或是触目惊心的惊悚片,都要有音乐在旁与每一个剧情,每一个情节相互交融,才能成功地把剧情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把人物的内心形成听觉上的写照。
本文主要是从课堂上所赏析的电影《歌舞青春》作为赏析的作品,分析其音乐与剧情是如何交融在一起的。
关键字:影视音乐;音乐剧情交融;《歌舞青春》一、电影音乐介绍为电影而创作的音乐,是电影综合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演奏通过录音技术与对白、音响效果合成一条声带,随电影放映而被观众所感知。
电影音乐是20世纪新出现的音乐体裁,有音乐的一般共性,又有自己的特性,在当代人的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电影音乐是在影片中体现影片艺术构思的音乐,是电影综合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在突出影片的抒情性、戏剧性和气氛方面起着特殊作用。
在剧情中,音乐发挥了其特有的作用。
音乐以其特有的旋律和节奏为电影的每一个情节增添了无限的底蕴和魅力,让人切身其境,并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上发挥了叙事的功能。
每部电影都配有自己一套独特的音乐,或气势磅礴,或优雅动听。
音乐与电影的视觉效果一起展现在荧幕上,一方面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另一方面,增强了剧情的表现力。
电影情节与音乐的交融,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了完美的艺术形象。
二、音乐对电影的影响1、体现故事发生的时代的文化精神电影诞生一百多年米,除了默片时代以外,可以说,很多的影片部和声乐有着密切的联系,两曲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随着电影和声乐艺术自身的发展,各自表现范围的扩大,功能张力的增强以及人们审美领域的不断拓展,,诸多的原因造就了电影中声乐艺术存在的必然性。
与此同时,电影中声乐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美学原则、价值体系、功能属性等方而的独特品质。
从人类文化生成的角度米看,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旅的文化都有其特定的时空位置,都是特定时代、特定空间的文化产物。
电影声⾳与画⾯的关系2019-07-17电影的声⾳包括话语、⾳乐和⾳响。
笼统地讲,话语是相对于⽆声⽚的,即电影中⼈物的对话。
⾳乐是与电影相关的声乐与器乐。
⽽⾳响则是电影中出现的⾃然界的声响和⾳效。
当然,电影中还有其它的⾳乐,⽐如只出现在⽚⾸或⽚尾的⽚⾸曲、⽚尾曲。
在电影结束,字幕滚动,⽚尾曲便如期响起。
在声⾳的三个构成部分中,“话语”是影视借⾃戏剧或⽂学的元素,⾳乐本⾝就是另⼀种艺术,它们都不是影视⾃⾝所独⾃拥有的“本体”性语⾔;⽽“⾳响”则不同,它是影视独特的本体性语⾔。
⾃默⽚时代以来,声⾳出现在电影中,为电影打开和开创了更⼤的艺术表现空间,使电影这种蒙太奇艺术更加丰满、完善,也促使了电影的快速发展,成为⼈们不可或缺的娱乐及艺术形式。
使得电影加速朝着综合性,观赏性⽅⾯扩展,不断强⼤为全⽅位的“造梦机器”。
⾸先声⾳增强了电影的真实感。
在电影中插⼊声⾳,配上⾳乐与⾃然界的⾳响,通过观众的视觉听觉甚⾄知觉,还原时空真实感。
因为⼈对客观现实的感知最基本的就是视觉与听觉的并存。
在没有⾳乐元素时,电影只能将听到的内容⽤画⾯或字幕展⽰,⽽这违反⼈物和观众的真实感知,让电影这种形式看上去⼗分扭曲之外,也使电影艺术显得枯燥乏味,使观众⽆法长时间适应⽆声枯寂的画⾯世界。
即使画⾯再美,情节再吸引⼈,⼈的感觉是缺失的,⼈的观赏感受是失真的。
那么,当⾳乐出现,并且与画⾯协调⼀致,这不仅还原了电影本⾝的真实感,也⼤⼤增加了电影的观赏性和逼真感。
其次,增加电影画⾯的连续性,使电影出现的空间能够流畅和连续。
电影⽤⼆维画⾯表达三维空间,⽽空间是有隔断的,镜头与镜头的组接间有空间间断,甚⾄同⼀镜头的画格与画格之间也有细微的间断。
声⾳则是连续不断的,连贯的声⾳作为桥梁衔接了画⾯或空间。
使影⽚的启承转合具有了平滑的流畅感。
其次,声⾳释放了画⾯张⼒。
在默⽚时代,画⾯担负了⼀项本不该由它担负的任务,就是解释和描述声⾳。
⼀些本该由话语承担的叙事任务,因为没有声⾳,只好借助演员的表演或别的画⾯及字幕⽅式。
电影叙事与电影音乐之间的关系一部好的电影与剧情只见的关系固然密不可分,但是如果从配乐方面给予巧妙的配合,用音乐来暗示剧情的发展,用音乐来烘托影片主题,会是怎样一种结果呢?一部成功的电影往往会有优秀的音乐,优美动人的乐曲,荡气回肠的旋律,都可以增强影片的感染力,和主人公的活动共同交织成一篇又一篇扣人心弦的人生乐章。
如果说剧情是一部电影的灵魂,那么我们或许可以毫不吝啬的称电影配乐为电影的眼睛,而人们都说眼睛是窥视灵魂的窗口,放在电影上,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电影配乐只要略微地给观众一个眼神,也许观众就知道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大概是个什么样的方向。
结局是喜是悲,观众们心里也基本有了思想准备。
然而电影音乐的魅力却不仅仅在此,现在就让我们从以下三部电影中来体会电影配乐的艺术。
人类的叙事历史可以追溯至远古时代。
然而,电影叙事则是二十世纪电影诞生后而出现的新的叙事形式。
电影叙事学应运而生,成为当代叙事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每一种叙事形式都具有独特的叙事系统和叙事机制。
电影叙事远比传统的图画叙事、语言叙事、文字叙事复杂。
原因在于,传统方式通过单一媒介叙事。
例如,语言叙事和文字叙事在实质上都是通过语言的叙述来完成叙事。
而电影是通过画面、语言、音响、音乐、字幕五种元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复杂而有序的系统来完成叙事。
音乐作为独立的艺术门类无法直接叙事,但在电影叙事系统中,音乐对叙事的构建并非建立在语义性的基础上,而是通过音乐的独特的叙事方式来承担对电影叙事的构建。
电影音乐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段给电影艺术注入更多的活力。
在电影中,音乐与叙事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
首先,音乐可以渲染气氛。
比如《珍珠港》中,士兵出征以前和心爱的女子在层层叠叠的纬帐中嬉戏打闹,此时的配乐就是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曲子,温柔、欢快,营造了一种温馨幸福的氛围。
这一幕也和后边的悲剧结尾形成鲜明的对比。
《泰坦尼克号》中有类似场景。
其次,音乐可以抒情,这是电影音乐最常见的作用。
《The Piano》最震撼人心的片断就爱达在遥远空旷的新西
第三,音乐可以表现民族特色和时代特点。
迪斯尼电影《花木兰》中木兰入浴的主题曲,采用的就是中国传统的“宫商角徵羽”调式。
在电影《红提琴》中,音乐风格随着提琴流落的时代和地点的改变而变化。
当它在孤儿卡斯帕-威斯手中时,它被用来演奏巴洛克风格的曲子。
时间是十八世纪,地点是奥地利的修道院,正是巴洛克风格当道的时代。
后来红提琴落在云游四方的吉普赛人手中,一代又一代地在人间流传,粗犷奔放的民间乐曲体现了吉卜赛那不羁的民族魂。
第四,音乐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清楚地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什么样的人物登场就配相应的音乐,这个方法源于瓦格纳的“主导动机”。
在电影《花木兰》中,无论是在威严的皇宫,还是在村庄里宰相颁布圣旨招兵,只要和皇帝有关的场景,就使用相同的音乐;无论是木兰,还是单于,都有各自代表的音乐。
不同的曲调,不同的风格,观众一听到熟悉的音乐,就立刻明白电影正在讲述哪一方的故事。
1.音乐充当叙事要素
故事背景是电影叙事的要素之一。
电影叙事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交待故事发生的背景信息。
除了字幕、旁白等直观的叙述方式之外,叙事主体可以运用更为隐蔽的方式使观众间接感知背景信息,例如电影音乐。
隐蔽并非不存在,而是在不被意识到的状态下发挥作用。
影片所使用的音乐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对影片宏观背景的叙述具有标识功能,引起观众对故事发生的大背景产生整体的认知。
不同时代和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音乐文化,时代风貌和民族精神深深地注入到音乐艺术的本体中,外在的体现为音乐形式上的差异。
例如,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音乐有着不同的旋律系统。
中国传统民族音乐运用“宫、商、角、徵、羽”五声调式,西方古典音乐是建立在十二音体系上的和声大小调式,俄罗斯音乐中的旋律大小调式,日本以4, 7, 3为主音的都节调式等。
音乐本体充当叙事要素,与字幕、旁白有很大不
同。
第一,字幕、旁白直接作用于观众的理性思维,而音乐首先作用于观众的感性思维,随后,经过感性思维升华为理性的认知。
第二,与字幕、旁白不同,观众对音乐的感知将故事定位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地域。
音乐的这种定位功能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浓郁的个人情感。
2.音乐构造完整故事情节
情节与故事是叙事学的核心问题。
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
詹姆斯·莫纳科认为“故事,即被叙述出来的事件,是伴随着一定的观念和情感而产生的。
故事表明着叙事讲‘什么’,情节则关系到‘怎样讲’和讲‘哪些’。
”情节是构建故事的养料,是形成故事的结构性层面。
在电影的创作中,当叙事主体有意识的把音乐视为情节的制造手段时,音乐就不再作为一种辅助的表现方式,而是从平行的叙事空间进入到画面的叙事空间,音乐本身成为故事情节,并且推动剧情的发展。
“最成功的音乐作品,就是当作者没有打算超出剧作任务的范围,而是一心一意地为完成这种剧作任务而写出来的作品。
”音乐叙事具有局限性和间接性的特点。
音乐“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它通过听觉引发观众的想象,在头脑中形成带有强烈浪漫主义色彩的虚拟叙事空间。
虚拟叙事空间与画面叙事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
其实电影配乐的作用在一部电影中的作用是很大的,它不仅能够让影片中的场景表现得更加震撼人心,能把影片的主题表达的更加明确。
当然,也许配乐最大的作用还是给观众增加立体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