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通报63种违添化学药物保健品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7
卫生部通报各地严肃查处不合格补钙类保健食品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药店》
【年(卷),期】2000(000)002
【摘要】最近,各地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卫生部关于印发2000年健康相关产品监
督抽检计划的通知》文件的要求及卫法监发[2000]296号文件精神,对北京、天津、河北、广东、湖北、河南、江苏、福建、上海、云南、黑龙江、宁夏、浙江、辽宁、甘肃、江西、湖南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85种补钙类保健食品进行监督抽查,抽查发现:合格产品175种,合格率为94.6%,其不合格产品情况如下:
【总页数】1页(P59-5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03
【相关文献】
1.卫生部通报查处5种不符合要求的不合格卫生用品 [J],
2.卫生部对不合格保健食品的查处情况 [J],
3.食药监总局部署各地严肃查处生产经营不合格大桶水 [J],
4.食药监总局部署各地严肃查处不合格大桶水 [J], 时坚
5.卫生部关于通报核查“脑白金加锌补钙奶粉”等3种不合格奶粉情况的函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曝光六种保健食品严重违法广告2010年08月27日发布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集中曝光了“厚德牌蜂胶软胶囊”等六种违法情节严重、违法发布广告频次高的保健食品广告。
目前,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已经将这些违法广告移送有关部门查处。
为加大对违法发布保健食品广告的整治力度,规范广告发布秩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对全国部分报纸发布的保健食品广告进行了重点监测。
在对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后,集中对其中违法情节严重、违法发布广告频次高的保健食品广告进行了集中曝光。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公众:保健食品不是药品,没有治疗作用;患有疾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不要相信违法广告的宣传。
违法情节严重、违法发布广告频次高的六种保健食品广告具体内容如下:一、保健食品“厚德牌蜂胶软胶囊”[卫食健字(2002)第0599号],其批准的保健功能为“调节血糖、调节血脂”。
广告宣称“厚德蜂胶是糖尿病专用蜂胶,添加了胰岛素辅助因子,吸收率达到惊人的99.99%,服用可以血糖平稳,胰岛被修复,并发症全面逆转……”等。
该广告宣传不规范,含有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和保证,并使用消费者名义为产品功效作证明等内容,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二、保健食品“绿海牌复方蜂胶胶囊”(国食健字G2*******),其批准的保健功能为“辅助降血糖、增强免疫力”。
广告宣称“服用当天,血糖就正常了,脚麻酸都明显变轻了……”等。
该广告宣传不规范,含有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和保证,并使用消费者名义为产品功效作证明等内容,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三、保健食品“诺尔牌养正堂胶囊”(国食健字G2*******),其批准的保健功能为“辅助降血糖”。
广告宣称“很多糖尿病患者服用养正堂胶囊不到一周时间,以前剧烈波动的…7点血糖‟变的非常平稳,皮肤不痒了,随脚灵便了,看东西清楚了,从来没有过的舒畅感觉遍布全身……”等。
该广告宣传不规范,含有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和保证,并使用消费者名义为产品功效作证明等内容,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卫生部、国家经贸委、工商总局、药品监管局关于开展保健食品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已撤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已撤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日期】2002.07.16•【文号】卫法监发[2002]172号•【施行日期】2002.07.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食品安全正文卫生部、国家经贸委、工商总局、药品监管局关于开展保健食品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17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经(商)委、工商局、药监局:当前,全国各地正在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精神,集中力量开展了以保健食品等为重点的食品打假专项斗争,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在专项整治工作中,我们发现保健食品市场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如:有的保健食品中擅自添加药物甚至违禁药品;有的保健食品大肆进行虚假广告宣传,甚至违法宣传产品具有治疗作用;有的伪造卫生部门批准文号,冒充保健食品进行经营活动;有的未取得卫生许可证和工商登记,违法生产经营保健食品等等,以上行为严重扰乱了保健食品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给保健食品行业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社会反响强烈。
根据国务院领导批示精神和卫生部、国家工商总局等部门《关于继续深入开展食品打假专项斗争工作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102号),经研究决定,从现在起直至今年年底,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保健食品专项整治工作。
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突出重点,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各地在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中,要突出工作重点,紧紧围绕重点地区、重点市场和重点产品,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一)重点地区: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重点整治的地区、市场和生产企业。
(二)重点市场:食品批发市场(如食品城、食品批发中心等)、保健品批发市场、药品经营企业等。
(三)重点产品主要包括:1、伪造批准文号或未取得批准文号宣传保健功能的食品。
一、当前保健品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在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甚至违禁药品。
对于服用保健食品的人来说,它所起的保健作用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显现出来。
怎样才能使保健食品迅速见效呢?一些不法生产企业在保健食品中擅自添加药品,以求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好“疗效”。
保健食品里添加药品主要出现在减肥、调节血糖以及抗疲劳产品中。
所添加的药品也是五花八门,且大多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的处方药。
2004年5月,海口五洲保健食品有限公司送审的33个保健食品中,其中29个违规加入枸橼酸西地那非。
2005年6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部通报了“苦乐康”胶囊等14种保健食品因被查出含有化学药物被下令停止销售。
有的利欲熏心的生产厂家不顾消费者的生命健康,甚至添加国家命令禁止的禁药。
来我局投诉的就有一起因服用“苦乐康”胶囊一周后死亡的事例。
(二)篡改、假冒保健食品批准文号。
一些保健食品将普通食品批号“卫食字”擅自改为“卫食健字”或“国食健字”;有的将保健食品、保健品批号擅自改为药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还有一些根本没有获得批准的三无产品直接冒充保健食品或药品,在包装上印制以上文号。
这样,它们就批着合法的“外衣”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消费者面前,让普通消费者无法辨认。
(三)擅自篡改包装、标签和说明书内容。
有的保健食品虽然经过批准,但为了扩大市场,诱使不明真相的人购买,就会超出审批部门批准的功能范围,在包装标签上肆意扩大、添加产品功能,有的甚至添加只有药品才具有的适应症和功能主治,误导消费者。
(四)进行违法广告宣传。
在我市一年多的保健食品广告监测工作中,就在电视和报纸上发现并移交了20起违法保健食品广告。
保健食品如果宣传得好,卖得好,在短时间内即可获得非常丰厚的利润,一些企业就不考虑长远发展,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广告上,大赚一笔后可能就改做其他项目了。
他们虽然在包装上不夸大,但在进行广告宣传时,却肆意夸大。
他们或在小报小刊上发布虚假广告,或印制宣传手册散发给晨练的老年人,或利用营销人员举办知识讲座并免费赠送礼品等欺骗群众。
上海食药监部门依法查处7种不合格保健食品
作者:暂无
来源:《食品与生活》 2013年第10期
日前,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开展了保健食品常规抽检,共抽检223件,合格216件,抽检合格率为96.86%。
其中6件产品重金属含量超标,1件检出添加禁用药物西地那非和他达拉非。
以下是7件不合格保健食品信息:
1.管通扶芳降脂减肥茶,卫食健字( 2003)第0337号,不合格项目:铅、总砷;
2.东祥牌宣草香三疏胶囊,卫食健字( 2003)第0247号,不合格项目:总砷;
3.常青春牌润通胶囊,国食健字G2*******,不合格项目:铅;
4.御用强肾金丹恒久牌邦奇胶囊,国食健字G2*******,添加禁用药物:西地那非、他达拉非;
5.柔迪牌减肥茶,卫食健字[1997]第619号,不合格项目:铅;
6.圣塘山牌绞股蓝茶,卫食健字[1998]第128号,不合格项目:铅、总砷;
7.臻好大肚子TM华凯银杏茶,卫食健字( 1998)第626号,不合格项目:铅。
目前,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对以上不合格产品的经营单位立案查处并下架。
8种减肥违禁保健品
央视国际消息:卫生部26日公布了全国减肥类保健食品的抽检结果,8种含有违禁成分的减肥类保健食品被撤销了保健食品批准证书。
卫生部组织全国各卫生监督部门,抽检了118种减肥类保健食品,其中,8种产品经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兴奋剂检测中心检验证实,含有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的违禁药物成分。
卫生部调查属实后,召开了听证会,撤销了这8种减肥类保健食品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
12家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被吊销了卫生许可证,逐出保健食品市场。
北京御宝堂保健化妆品有限公司、济南隆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欣美姿减肥片”,含有“去氢表雄酮”成分。
上海倩飞贸易有限公司生产的“纤妃纤维片”,含有“去甲麻黄素”成分。
武汉市洪山生源医药技术研究所、珠海市康尼有限公司生产的“贝美牌秀身材减肥胶囊”,含有“双氢克尿噻”成分。
陕西高贵瘦身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高贵牌高贵美体减肥胶囊”,含有“西布曲明”成分。
北京华卫康科技有限公司、咸阳妇康保健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宿旨牌秀复胶囊”,含有“西布曲明”成分。
北京中卫健科技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咸阳大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赘克牌丽尔胶囊”,含有“西布曲明”成分。
陕西澳美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澳美欣减肥胶囊”,含有“西。
8种违禁减肥保健食品被查
佚名
【期刊名称】《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年(卷),期】2003()1
【总页数】1页(P32-32)
【关键词】营养卫生;减肥保健食品;卫生许可证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55.5
【相关文献】
1.减肥保健食品中违禁添加双胍类西药的分析方法研究 [J], 马微;代汉慧;陈冬东;李晓娟;彭涛;王海波;唐英章
2.减肥保健食品添加违禁药物的危害及快速检测的方法 [J], 张晓千;周群华;
3.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减肥保健食品中违禁添加药物利莫那班 [J], 马微;何浩;王海波;王秀君;陈伟;李永亮;唐英章
4.基质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减肥保健食品中20种违禁添加药物 [J], 马微;程丽;张兰威;张英春;王海波;焦月华;代汉慧;唐英章
5.减肥类保健食品违禁添加药物现状及特点 [J], 赖天兵;胡小红;刘晓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FDA:今日起,这10种保健品全国禁售!总局关于10起保健食品虚假宣传广告的通告(2017年第204号)2017年12月15日发布近期,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互联网上监测到10起保健食品广告宣传内容存在含有不科学的功效断言、扩大宣传治愈率或有效率、利用患者名义或形象作功效证明等问题,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严重危害公众饮食用药安全。
现将有关情况通告如下:一、“洛阳九九龄维他醋官网”网站发布的标识为“99龄维他醋”的广告。
该产品批准文号为卫食健字(1996)第053号,证件持有人为洛阳九九龄醋业保健品有限公司,广告中宣称“喝的九九龄醋太神奇比吃药强多了,然后又检查卵巢,一查卵巢囊肿也没有了,九九龄能给人类大益处,真的能给人类作出突出贡献,无药胜药,屡见神效”等内容。
二、“正颖牌红景天颗粒官网”网站发布的标识为“正颖牌红景天颗粒”的广告。
该产品批准文号为国食健字G2*******,证件持有人为北京天草商贸有限公司,广告中宣称“坚持服用一段时间后,以往上课犯困的现象得到很大改善,以前困困洋洋的感觉一扫而光,学习效率也有所提高,全天都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和精神面貌”等内容。
三、“芝圣堂官网”网站发布的标识为“芝圣堂牌硒芝胶囊”的广告。
该产品批准文号为国食健字G2*******,证件持有人为山东芝圣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告中宣称“孢子粉多糖有效率达90%以上,天然有机锗,抑制癌细胞扩散率达89.3%,吃药十几年,不如吃硒芝胶囊三十天”等内容。
四、“健必依营养口服液官网”网站发布的标识为“健必依营养口服液”的广告。
该产品批准文号为卫食健字(1997)第482号,证件持有人为上海农工商工业发展有限公司和上海农工商工业发展有限公司健必依保健品厂,广告中宣称“效果显著,除药物之外见效最快,无添加剂,无不适应人群,化疗后白细胞低怎么办,求得良药我成功地多活了一辈子”等内容。
五、“尼亚人罗布麻茶官网”发布的标识为“尼亚人罗布麻茶”的广告。
11种假冒保健食品被查产品中检出化学药物成分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食品》
【年(卷),期】2012(000)017
【摘要】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8月2日发布通报,要求查处“丹健减肥营养晶”等11种假冒保健食品,提醒消费者不要购买。
据介绍,药监部门通过保健食品专项监督检查和抽验,在“丹健减肥营养晶”等产品中检出化学药物成分,经核实,上述产品为假冒保健食品。
【总页数】1页(P44-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18
【相关文献】
1.食药监局:假冒保健食品检出“西布曲明”等化学药物成分 [J],
2.食药局:明福牌清赘胶囊等12假冒保健品被检出化学药物成分 [J],
3.上海:“德佳福鹿丸”等8种保健食品检出违禁药物成分 [J],
4.食品药品监管局:多种假冒保健食品检出禁用成分 [J],
5.药监局曝光9种假冒保健食品检出化学药物成份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卫生部通报63种违添化学药物保健品(附名单)
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1 月4 日 | 文章来源:北京晨报
记者近日从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获悉,接到卫生部通报,在全省范围内对63种保
健食品进行“通缉”,添加了化学药物的这些产品不得进入药店、超市销售,各地要对市场
进行专项检查和查处。
据了解,此次被查处的保健食品大致分三类:
一类为减肥食品,比如“圣威赘消美减肥胶囊”等32种,含有西布曲明、芬氟拉明等
禁止加入食品的化学药物;
而另一类则为暗示有“补肾”作用的保健食品,共17种,比如“巴古那牌瓜拿纳活力胶
囊”,其中添加了化学药“西地那非”,而“西地那非”是壮阳药“伟哥”的主要功能成分,而另
外一些产品还添加了“西力士”等化学药品;
第三种为标示调节血脂的保健食品,共14种,比如“糖济可胶囊”,其中添加了“苯乙
双胍”等化学药物。
相关连接:
51种保健品违法添加药物 禁止销售(附名单)
卫生部近日公布今年查处的51种违法添加药物的保健品名单,靓丽减肥胶囊、同春
堂苦瓜口含片等产品名列其中。
卫生部公布了查处的51种违法添加药物的保健品名单,同时,100多家龙头企业法
人代表向社会作出“公信力承诺”,并举行“首届中国保健品公信力品牌推选活动”。
在这51种违法添加药物的产品中,有靓丽减肥胶囊等32种减肥产品,还有同春堂
苦瓜口含片、一生唐乐舒胶囊、绿因唐平口含片、济世慈航绿源蜂胶胶囊等19种调节血
糖类保健食品被查出违法添加了化学药品或药物。卫生部表示,根据规定,被查处的51
种保健品将不得在市场上销售。
部分添加药物的减肥保健品:
曲姿秀减肥胶囊
妙姿牌减肥胶囊
沙淇螺旋藻减肥胶囊
靓丽减肥胶囊
百丽减肥胶囊
雪蓝奇减肥胶囊
美轻松减肥计划减肥片精装套盒
减肥姿身胶囊
百草堂
瘦身の语
圣威赘消美减肥胶囊
塑尔美澳淇螺旋藻减肥胶囊
杨柳青减肥胶囊
轻松牌减肥胶囊
俏妹减肥胶囊
金盛牌辣妹2008果醋减肥胶囊
好身材软胶囊
72变减肥塑体胶囊+排毒养颜茶(套盒)
黄金身段红七子牌减肥姿身胶囊
苗条乐(草本胶囊)
纤纤东草本胶囊
瘦宝草本胶囊
顺康都市丽人怡美减肥胶囊
天天瘦减肥胶囊
数字减肥胶囊
塑丽婷排毒减肥胶囊
花旗-由美减肥胶囊
无限秀何贞灵胶囊
丽尔纤姿a-亚麻酸清脂软胶囊
果醋瘦螺旋藻减肥胶囊
卫生部让查处违法添加药物的14种保健食品
“9快9”减肥茶藏危险 涉嫌添加违禁药品
(北京娱乐信报 方芳)
揭开保健食品“治病”内幕
http://news.tom.com 2005年12月23日11时50分来源:天津日报
全市缉拿65种保健食品披露所谓疗效显著“秘诀”刘冬梅姚文生
执法人员“缉拿”违法保健品
记者刘冬梅摄影姚文生
事实披露
化学药物“造就”快速疗效
市卫生局正在查处的65种违法保健食品中,18种属于抗疲劳类。如瓜拿纳活力胶囊、
必达强身胶囊等违法添加的是西地那菲,即“伟哥”成分;阳光100习圣胶囊、今天龙强力
胶囊、力加力胶囊等添加了西力士,是一种类似伟哥的壮阳药物。这两种药物都是处方药,
服用不当会导致男性缺血性视神经疲劳甚至永久性失明等严重后果。
被查处的15种调节血糖类保健食品,分别添加的是格列本脲、格列奇特、格列甲嗪、
格列美脲、苯乙双胍等,其中格列本脲降糖作用很强,但易出现低血糖,每日用量应严格
遵循医生的指导;苯乙双胍即降糖灵,易发生乳酸性酸中毒,已趋于淘汰。其他几种也都
是处方药,有严格的适应症、禁忌症,并非适用于所有糖尿病人。圣威赘消美减肥胶囊、
好身材软胶囊等32种违法减肥食品,无一例外都添加了西布曲明,有的还同时添加了芬氟
拉明。西布曲明能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和有中风史的病人有很大
危险性;芬氟拉明有抑制食欲、增加能量消耗等作用,从直观上看减肥效果的确快,但它
会损害食用者的心脏瓣膜,使人产生血管收缩、心悸等症状。
在被查处的产品中,有些曾一度被消费者推崇为疗效显著,但人们没有想到,所谓疗
效不是来源于纯中药或其他保健成分,而是保健食品绝对不能沾边的化学药物。
让我们重温一下调节血糖类保健食品糖济可胶囊的广告:一般服用三个月左右,就能
使血糖稳定在3.6至6.1之间……服用2至3盒,口渴、便秘、心慌、气短、失眠等症
状逐渐减轻,精神好转,心情愉悦;服用3至4盒,血糖得到控制,“三多一少”好转了,
听力提高,浑身有劲了;服用4至8盒,看东西越来越清晰,浮肿减退,血糖逐渐接近正
常;服用8至15盒,皮肤瘙痒消失,部分患者血糖已正常,血脂、血压回落,坏疽已经
结痂。
字里行间虽然没有直言可以治病,但已把治病的效果极尽渲染。而正是这种胶囊,违
法添加了格列美脲、苯乙双胍。
揭开真相
违法操作牟取经营暴利
今年7月1日起实施的《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做出了这样的定义:保健食品是指
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
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
害的食品。
保健食品专家、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董绮娜主任医师说,这一定义,更强调了保健食
品根本不具备治病的功能。如果一个病人不去服药而靠保健食品来治病的话,那是对自己
身体的不负责任。
相对于药品,保健食品给消费者的印象是食用比较安全,而不法企业正是抓住了人们
既想治病又追求“安全”的心理,添加药物以达到见效快,吸引消费者的目的。“有病还是得
吃药,保健食品所能起到的只是保健作用而已。”董绮娜说,保健食品的配方必须经过审查
并通过毒理实验证明无毒无害,即便含有一些中药成分,其药量也不可能达到治疗的效果,
否则在审批时就通不过。但一些消费者并不真正了解保健食品,希望食用后能像服用药品
一样见效。如果吃上几盒看不出效果,有的人可能就会放弃。其实,保健食品发挥保健作
用是一个长期过程,如果吃上很短时间就感觉有明显疗效,那极可能是生产商为了拉住消
费者、牟取高额利益,不计后果地往保健食品中违法添加药物。其中很多化学药物的价格
非常低廉,而消费者是以数倍甚至数十倍于这些药物的价格购买的保健品。
为诱使消费者购买,一些不法经营者花招迭出。上个月,本市卫生执法监督人员就根
据群众举报,在河西区查处了一打着义诊旗号,宣传一种免疫调节类保健品有临床功效进
行推销的不法经营者。据执法监督人员介绍,保健食品广告不得出现含有与药品相混淆的
用语,直接或者间接宣传治疗作用。有的企业为躲避查处,正式的标签说明书很规范,但
在私下印制发放的宣传单上,肆意妄言自己的治疗效果。义诊也是他们的一种手段,这在
调节血糖、减肥类等保健食品的推销中都曾出现,有的甚至直接向消费者承诺在短时间内
即可见到明显效果。
申请注册时成分都是符合规定的,到生产、流通环节就偷偷在保健食品中“下药”并想
方设法宣传疗效,成了一些不法企业的手段。对此董绮娜认为,这需要执法监督部门不断
加大监管力度,也需要消费者增强辨别意识,不要盲信广告宣传。
专家详解
保健品“治病”代价沉重
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保健食品,对身体健康的危害绝不逊于假药。这是市药品检验所
副所长、药检专家高立勤发出的警示。
她说,患者吃某种药之前,可以从医生那里或说明书上了解这种药的适应症、副作用、
用法、用量等情况。而如果这种药物被加入保健食品中,患者在服用保健食品时并不知道
自己吃了药,因而对其副作用根本不可能有任何防范。她以降糖类药物格列本脲为例分析
说,这种药物对肝肾功能不全和磺胺药过敏的患者是绝对禁用的,否则有可能导致昏迷。
即便是符合适应症,最大用量也不能超过每日15毫克,而且服药剂量有一个由少到多递增
的过程,使用不当则会产生低血糖等不良反应。但对于毫不知情的保健品食用者来说,他
们根本就不可能按临床治疗的方式使用。而且消费者追求效果心切,不像服药那么注意安
全问题,可能会出现按照高剂量甚至超剂量服用的情况。有的不法生产商添加药物的随意
性很强,更容易造成消费者超剂量服用。
高立勤说,目前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案例以调节血糖类和减肥类居多。譬
如苦乐康胶囊非法添加化学降糖药品的案例较为突出,在全国多个地区均被查处,本市也
有糖尿病患者服用该品种后出现不良反应,经药检所检测,发现其中非法添加了格列本脲。
保健食品中添加化学药物,未经任何毒理实验验证,安全性无法保证。专家们认为,
对于消费者个人来讲,规避这一风险,切忌将保健食品的功能与药品的治疗作用混为一谈,
别拿保健食品当药吃,让那些声称能治病的保健品失去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