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公路设计中勘察设计新理念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233.05 KB
- 文档页数:2
交通科技与管理65规划与管理0 引言公路修建对于国家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当前发展现状来看,现阶段我国公路实施建设的目标是解决山区交通瓶颈、完善区域交通建设和提升运营质量。
我国人口分散、地域辽阔,山区由于地形崎岖、道路建设困难,山区往往公路密度小,是区域交通的瓶颈。
为保障山区居民的出行、促进与城区的交流、促进山区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完善山区公路路网建设。
山区环境复杂,在建设的时候常会出现许多问题以及挑战,因此,在公路设计之初就确定好公路的基本思路和设计原则显得十分重要。
1 影响山区公路设计的因素1.1 地形因素山区公路所处地形复杂,地形崎岖,建设任务十分困难。
在满足设计指标的前提下,灵活运用设计指标,使路线顺应地形,保护生态、减少工程规模、节约造价是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的重点。
1.2 地质因素公路设计工作之初就应做好地质勘察工作,为设计提供准确的基础资料。
根据地勘单位提供的项目地质资料进行路线设计,应尽量避让不良地质,无法避让的需做好多方案比选论证,确保路线方案经济合理。
1.3 环境保护因素公路沿线景观始终是公路景观的主体,公路路线设计应以“融入环境、不突兀”和“展现环境、适当强化外部景观特征”为目的。
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尊重自然的地形水文条件和历史风貌,因地制宜,凸显原生态的自然景观与乡村风情,同时挖掘当地特色文化,推动特色文化景观打造。
2 山区公路选线原则根据项目社会环境、地形条件、沿线经济格局、路网结构和道路现状,路线布设主要遵循以下原则:政策选线:积极协调项目与“三区三线”关系,避免占压生态红线、尽量减少占用永久基本农田,避免与城镇规划干扰。
规划选线:符合公路路网、地方路网规划总体要求,与区域路网合理衔接。
地形选线:合理利用地形,避免片面追求高指标、高代价的路线方案。
地质选线:采用综合勘察手段,全面了解沿线地质条件,贯彻地质选线原则。
环保选线:坚持“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的理念,尽量避让沿线环境敏感点,尽量减少高填深挖。
P LANNING & DESIGN 规划设计前言由于目前新的设计理念的出现,对道路路线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设计者的设计理念要及时从传统的经济思维模式转变过来,树立全局观念和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均衡协调处理公路设计中遇到的各种矛盾。
本文主要探讨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及具体技术指标要求,以期为广大道路线形勘察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勘察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更新建设理念的前提和核心是要更新设计理念。
作为公路勘测设计人员如果不彻底转变设计理念,进而转变设计方法和习惯,将难以承担公路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重任,使公路建设重走低水平、低标准、低质量的老路。
因此更新设计理念已成当务之急。
结合国内外公路设计的情况,要求设计人员对路线方案选择应该树立的新理念。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众所周知,人本主义是一种把人生物化的形而上学观点。
它把人看作生物学意义上的、抽象的、一般的人,主张不联系具体历史和社会实践来观察人,因而看不到人的社会性。
如果以人为本的重点是以人的这种自然属性为本,那无疑是把人看作“动物人”或“经济人”。
因此,以人为本应该主要以人的社会属性为本。
根据上述观点,把公路设计中关注的人分为三类,一类是公路的服务对象-驾驶员(包括非机动车驾驶员),另一类是行人,第三类是旅客和沿线的公众。
设计者要做到对这三类人的关注,首先应该明确两类人的行为特征及其对公路的要求或者期望。
以人为本的路线设计要求驾驶员的角度考虑设计人员在设计时,要站在驾驶员的立场,换位思考。
路线的走向,公路平、纵面线形、横断面指标的确定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的和驾驶员的期望值相一致,想驾驶员所想,使驾驶员连续且方便进行驾驶操作,降低驾驶员的工作强度。
连续和顺畅的行车视线是保证行车安全和舒适的必要条件,清楚明了的交通标志标线对驾驶员能起到一定的行为诱导作用。
在线形指标比较低的路段,如急弯陡坡,应设置避险车道,防护墙或护栏,使驾驶员有一定的安全感和心理上的安慰。
创新勘察设计理念降成本的措施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不断探索如何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益。
在勘察设计领域,降低成本同样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创新理念和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创新勘察设计理念的角度,探讨降低成本的措施,并且分享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1.精准勘察设计首先,精准的勘察设计是降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
精准的勘察设计需要充分了解项目需求,包括地形地貌、地下水位、地质构造等方面的信息。
这需要充分发挥勘察设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进行科学的勘察设计。
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勘察工作,从而减少成本。
另外,精准的勘察设计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勘察周期,降低勘察成本。
例如,利用先进的勘察技术和工具,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地质信息,避免重复勘察和漏项勘察,从而减少成本,提高效率。
2.优化勘察流程其次,优化勘察流程是降低成本的关键。
勘察设计的流程有时会因为繁琐冗长而增加成本,而优化流程可以有效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例如,通过合理规划勘察路线、合理安排勘察人员和设备,可以有效减少勘察的时间和成本。
此外,引入信息化技术可以优化勘察流程,提高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效率。
通过建立勘察设计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数据的全面管理和共享,避免重复勘察和资源的浪费,从而降低成本。
3.开发新技术除了优化勘察流程,开发新技术也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勘察设计的效率,并降低成本。
比如,利用遥感技术、无人机技术、激光雷达技术等先进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大面积的地质信息,避免高成本的实地勘察。
同时,针对勘察设计中的特定问题,也可以开发针对性的新技术。
例如,对于地下水位的测定,可以研发一种更精准、更高效的探测技术,从而降低勘察成本。
4.强化项目管理此外,强化项目管理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举措。
严格控制勘察设计的预算和成本,对各项费用进行合理分配和管理,可以有效地避免成本的过度支出和浪费。
“画卷中的公路”设计新理念探讨——以山西省闻垣高速公路设计为例摘要:本文以山西省闻垣高速公路设计为例,介绍如何在风景优美,名胜古迹众多、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的山区环境设计建设“画卷中的公路”,合理灵活选用现行的高速公路的技术标准、设计标准、规范和规程,研究适应山区地质、地貌、环境和气候特点的系统设计理念,突出以人为本、以质量为命脉、以科技为先导、以生态环保为主线,注重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在充分结合本项目所处的地域、地形及项目功能的基础上,更新设计理念、拓宽设计思路。
关键词:画卷、公路、设计、新理念引言在我国过去的20多年里,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公路建设活动突飞猛进地全面展开,实现了公路交通的跨越式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在建设快速发展过程中,为实现公路建设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按照“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全国各地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公路设计项目,山西省的“闻垣高速公路”设计就是其中杰出代表之一,该设计中处处体现了建造“绿色交通、和谐交通”核心思想的“画卷中的公路”设计新理念。
按照“画卷中的公路”设计新理念要求,本项目在路线走向方案设计,平、纵面设计以及各主体技术方案设计等方面紧扣“绿色交通、和谐交通”核心思想,积极做到节约型和环保型交通。
在路线平面设计和纵线设计中满足安全性和功能性的前提下,灵活运用指标,并多方案比较,以及在路线走向方案上进行认真分析,总体设计注重路线的景观选线、环保选线、地质选线、安全选线。
同时,针对不同的地形灵活选线,在纵断面设计中,在工程造价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进行了路基与桥梁、隧道方案的综合比较,以桥隧代路既能消除路基病害又能节约占地,有利于工程安全和保护环境,路基设计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地形、地质、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做到与地形、周围环境相协调;并加强沿线绿化,结合原始的大地景观进行景观设计,营造良好的视觉形象,使乘客有“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的良好情感,行驶过程中带来一种审美愉悦,真正建造一条“画卷中的公路”,使其成为匍匐在大地上的一条绿色长龙。
路线平面设计中新理念路线设计原则的应用摘要:设计是工程起始阶段,在项目的设计阶段深入贯彻交通部提出的勘察设计新理念,在接下来的工程建设和管理阶段才能够具体的落实。
所以设计阶段是打造节约型、环保型交通,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化交通,和实现公路与环境、人的协调发展的关键阶段。
关键词:新理念高速公路设计交通部于2005年编写发行了《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南》,总结出“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设计理念。
按照国家标准和部颁的有关公路勘察设计方面的现行标准、规范等,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转变设计理念,实现公路建设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在总体设计中坚持:安全性原则、服务社会原则、尊重地区特性原则、整体协调性原则、自然性原则、节约资源原则、经济合理性原则;同时,加强动态设计,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创新设计理念,优化设计方案,提高设计水平,合理运用国内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产品,争创精品工程,实现公路的“安全、环保、舒适、和谐”。
1 新理念路线设计原则1.1 景观协调考虑结合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植被等条件,路线布设顺势而为,线形走向尽可能与山川、河流、大地的势相吻合,接近自然,融入自然,达到自然景观与再造景观的和谐统一。
同时,对再造景观用连续的手法,通过形态、质地、色彩的渐进,达到“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游”的景观效果。
1.2 贯彻“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设计理念路线设计结合地形,顺势而为,接近自然,融入自然,尽可能减少人为的影响,坚持“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的原则。
路线方案选择:本工程地形、地质条件较复杂,线位方案将直接影响工程的投资规模及施工、营运的安全。
路线方案选择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出发,坚持地形选线、地质选线、环保选线和安全选线,并对可能潜在的路线方案进行全方位优化和比较,尽可能避开不良地质路段;对重点、难点路段进行重点研究,选择有利于环保、纵坡平缓、线形均衡、行车安全、占用耕地少、有利于社会协调发展的方案。
山区公路设计中勘察设计新理念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07-23T17:29:04.80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作者:王桂虎
[导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我国的贫困山区的开发力度越来越大,加强山区的基础设施主要体现在对公路的建设方面。
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省沈阳市 110116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我国的贫困山区的开发力度越来越大,加强山区的基础设施主要体现在对公路的建设方面。
贫困山区的道路大多数较陡峭、环境较复杂,而且危险系数较高,因此,在公路开发设计等方面必须要结合良好的技术来开展山区公路设计的工作。
公路设计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便是公路勘察,要对公路勘察予以重视,这样才能够将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很巧妙地融合到山区公路设计中去。
本文主要对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的特点进行简要地介绍,然后再探讨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在山区公路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山区公路;应用
引言
公路工程施工建设中,勘察设计是其重要环节之一,对公路工程施工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公路建设事业的不断进步,当前公路工程勘察设计中,不仅需要从公路路线的安全性、耐久性以及经济、舒适等性能效果方面进行设计考虑,同时还需要从公路工程所在地区的整体环境情况及美观性要求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分析,以确保在公路勘察设计的新理念指导下公路工程设计质量与效果可靠,从而进一步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与公路建设进步。
1 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的简要阐述
1.1 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的概念
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是伴随着设计经验的不断总结、观念的更新以及技术创新的发展与进步而出现的,公路勘察指的是在线路勘察设计的过程中,在掌握和应用设计规范和标准的前提情况下,将新理念融入设计的过程中,来让设计水平得到提升,让工程的质量得到保障,同时为车辆的安全、顺利通行提供更多的便利。
公路勘察新理念中例如:“和谐公路”、“美丽公路”等,在山区公路的设计中是具有较积极的引导性作用的。
1.2 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的优点及其意义
公路勘察新理念是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一个产物,因此,该理念具备较鲜明的时代感,同时,该理念会随着设计经验的总结和技术的提升而不断改善,成为更新的理念。
另外,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不光重视路线设计水平的提升,还强调将人、路和自然进行统一,进而为公路路线的运行和车辆的通过提供更好的条件。
在设计山区公路的时候,注重路线设计与周围景观、环境的协调发展,能够为人们创造更美的体验,同时,在创造优美的环境的时候,要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线路的环境,山区公路的工程质量的提升对山区线路的设计水平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让来往的车辆安全、顺利地通行。
2 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在山区公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2.1线路选择以及线性设计
在线路选择阶段,为确保公路工程线路选择合理,在对公路沿线情况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分析基础上,根据对公路沿线地形与地质条件、气候、植被等基本情况的掌握和理解,按照有关公路设计技术标准与规范要求,在确保公路设计中线路选择满足各项规范要求的情况下,应用先进的公路勘察技术,并坚持安全、协调以及科学、合理的原则,严格遵循公路设计的理念要求,对公路线路进行合理选择和优化设计,从而促进公路设计的质量和水平提升,满足上述公路路线选择与设计的有关标准和要求。
在上述公路工程的线性设计阶段,为确保公路线性设计效果,在遵循公路线性设计一般要求情况下,应从以下方面,对其设计进行完善与改建。
其一,在公路线性设计中,注重公路线性与地质条件之间的相互和谐统一。
比如,针对滑坡以及泥石流、软土地基、沼泽等特殊公路工程地段,对公路设计规范及标准进行全面掌握与了解情况下,通过从公路线性设计的纵面与平面线性调整,以减少其对地质环境的干扰影响,同时在公路施工中通过合理的工程防护措施设计运用,在确保公路的排水等防护措施完善情况下,对公路路基及边坡稳定性进行保护,从而确保公路设计的质量水平。
其二,在上述公路线性设计中,为确保其设计效果,还从公路线性与地形的和谐性控制上,结合公路工程周围环境及地形特点,按照因地制宜原则,进行公路线性合理设计,以确保公路线性设计与地形特征之间的相互融合,满足其公路路线设计的安全性与实用性功能标准。
其三,公路路线设计中,还应注意与公路工程所在地区资源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
公路路线设计中不仅要注意对水资源、土地资源的节约保护,同时还应尽量避免公路路线选择与线性设计对生物资源的破坏,减少公路设计对资源环境的不利影响,提高公路设计的生态效益。
比如,在公路线性设计中,可以通过合理的线性设计,在绕开地下水源或者是进行公路桥梁桥面径流收集处置系统设计等方式,减少对水资源的破坏,合理收集、利用水资源,以促进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应用。
2.2总体规划
公路工程总体设计方案的规划实施阶段,结合山区公路地形起伏变化较大,且存在冲沟发育情况,因此,在公路设计方案的总体规划与设计实施阶段,不仅需要从整体方面进行设计方案的合理确定,还需要对公路路线的平、纵、横布置与周围环境的相互配合上,结合有关技术标准,对公路路线进行创新设计,以存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对公路工程整体稳定性以及路线设计的流畅、立体效果进行保障,确保公路设计与周围环境相适宜。
2.3方案确定
一般情况下,公路设计中可以通过多个方案设计与对比分析,从公路工程的地形以及生态环保、地质影响等各项设计指标上进行综合对比考虑,选择最优化公路设计方案进行应用;同时在进行复杂路段设计中,需要针对其技术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后,以降低公路工程施工量以及节约工程造价、保护生态环境的技术方案为最佳方案,提高公路工程设计的整体效益,并且对地质环境较为恶劣的工程路段,还需要从环境恢复与治理费用、运行成本等方面进行考虑,以尽量减少工程投入,实现周围环境保护和工程安全性保障,同时注意加强公路工
程的安全性评价,确保公路设计的质量和效果。
2.4细节完善
在确定公路设计的整体方案后,还应从细节方面,以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为指导,对其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完善,真正体现公路设计的生态、和谐等理念。
比如,针对公路工程的路线布设与路基防护、立交桥设计环节,在满足其基本设计要求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其景观设计及环境保护措施进行完善,对公路工程高填、深挖等施工建设对自然景观的破坏影响进行充分考虑,同时对公路分割在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上的影响进行考虑,减少公路开挖以及爆破施工等对地质结构稳定性的不利影响等,都是公路设计的细节完善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结束语
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的产生,对我国以往道路事业中存在的问题有很大的改善作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道路事业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让公路的质量得到较大的提升。
公路的质量与人们的安全息息相关,公路的质量合格与否尤其对人们的行车安全有重大的影响,纵观以往的行车安全事故,大多数都是在山区环境中发生的,因此,在建设山区公路的时候,一定要保障山区道路的质量,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全方位地考察,这样就能够一定程度上保障公路的质量,保障人们的行车安全。
参考文献:
[1] 陈中治,钮洪亮. 山区旅游公路设计新理念——湖北省兴山县的“最美水上公路”[J]. 中外公路,2017(6):1-5.
[2] 陈文珂. 基于绿色公路理念的乡村公路路基设计研究——以天府新区籍田连村路(一期)为例[J]. 低碳世界,2017(10):214-215.
[3] 柴义书. 新形势下公路勘察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J]. 低碳世界,2018(2):252-253.
[4]王健. 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在山区公路设计中的应用[J]. 交通科技,2015,(3):94-96.
[5] 彭圣华,牛圣宽,陈长胜. 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在山区公路设计中的实践[J]. 人民长江,2011(2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