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次贷危机的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84.51 KB
- 文档页数:3
《金融理论在中国的实践》总结论文论文名称:简述2008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过程及影响和应对措导论本篇论文主要针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过程及影响和应对措施进行阐述。
主要包括三大方面的内容:(一)2008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及过程。
其中又包括两小方面的内容。
(1)2008金融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按揭贷款证券化。
二是宽松的货币政策。
三是放松金融监管。
四是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2008金融危机产生的更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一是超前消费长期积累酿成的恶果。
二是美国的银行为高薪所累。
三是美国目前缺乏新兴的产业。
(2)2008金融危机的过程。
2007年2月13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e)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
汇丰控股为在美次级房贷业务增加18亿美元坏账准备。
面对来自华尔街174亿美元逼债,作为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在4月2日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裁减54%的员工等等。
(二)2008金融危机对世界的影响及世界各国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
其中又包括两小方面的内容。
(1)2008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影响:金融危机使生产停滞,消费减少,经济发展缓慢,自然地有些企业缩减规模,有些企业倒闭,好多人下岗了。
美国股市创出自“9·11”事件以来单日最大跌幅;伦敦和巴黎股市跌幅接近4%,俄罗斯股市MICEX指数更是暴挫6.2%等等。
(2)世界各国应对2008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一是援助或接管问题金融机构。
二是直接注资资本货币市场。
三是全力保障个人存款安全。
四是大规模收购不良资产。
五是全球主要央行同步降息。
世界各个国家应对2008金融危机采取的基本理念及具体措施:一是加大经济及投入力度,创造就业岗位。
二是加大对小企业扶持力度,避免大幅裁员。
三是加大就业投入,提高就业服务针对性。
四是采取措施促进青年就业。
美国金融危机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篇一:美国经济对我国的影响美国经济对我国的影响美国金融危机的火势迅速蔓延世界,强力冲击以美元主导市场的全球经济.中国经济已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在此过程中受到多大程度的影响,是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我们应搞清原因,认清影响,吸取教训.美元作为世界主导货币,在世界经济体系中一直处于霸权地位,因此,美国金融危机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加入wto之后,我国的经济也越来越全球化,美国金融危机也将不可避免地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一是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不断上升.此次浩劫我国也难幸免.在危机不断扩散的过程中,美国不断采取降息.注资.财政补贴等多种方式防止经济衰退,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又加剧了全球的流动性问题.再加上中.美利率倒挂,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更是无法阻挡国际热钱流入我国的步伐,使我国再次成为国际资本保值增值的避风港,也使我国的美元资产投资暴露于风险之中.我国的 1.9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资产中,目前大约有1万亿美元左右投资于美国国债与机构债.其中,我国持有〝两房〞相关债券3_0-4_0亿美元,占官方外汇储备近_%;我国商业银行持有〝两房〞相关债券253亿美元;我国商业银行持有破产的雷曼兄弟公司相关债券约6.7亿美元;中国投资公司持有美国投行摩根斯坦利9.9%的股份;雷曼对花旗集团香港子公司欠款额约为2.75亿美元;中国银行纽约分行也曾主导给雷曼贷款5_0万美元.若美元贬值.资产抵押品缩水,我国将替美国承担风险.二是对房地产业的影响.在国内楼市低迷的情况下,近来美国投行抛售在华物业.如华尔街著名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出售在上海的部分住宅项目,除大摩之外,花旗也酝酿将一处上海住宅物业出手.这都是基于美国的金融体系出现问题才产生的连锁反应.现在,我国经济虽然没有完全融入世界经济,但也与世界经济密切相关,所以美国投行抛售在华项目可能会加快中国房地产下滑.金融危机对我国房地产的影响,还表现在打击购房者的信心.尽管各省市纷纷出台房地产救市政策措施,但市场观望气氛浓郁.金融危机也使房地产融资更加困难.银行给房地产公司的贷款在下降,已经上市的房地产公司通过债权和股权进行融资的路基本已经被堵死,未上市的房地产公司想通过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进行融资也基本行不通,从整体上看房地产业陷入了困境.三是对进出口的影响.我国进出口总值超过gdp的 60%,在美国国民借钱消费模式终结的情况下,〝中国制造〞随之受到影响.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非常重要,_年经济的增长,有2.5个百分点是进出口拉动的,而_年出口明显萎缩,1-9月份出口平均下滑4.8%.外需下降意味着外国消费者对高附加值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需求的同时下降.在这种环境下,出口商很可能没有动力革新技术,而是被迫通过压低产品价格去维持市场份额,这可能导致我国出口企业贸易条件的进一步恶化.由于近期美元逐渐反转走强,原油.铁矿石等商品的价格显现下降趋势,这对需要大量资源性产品的我国来说本属利好消息,然而美国金融市场反复动荡严重影响到美元汇率的走势和持有者的信心,短期内弱势美元的政策似乎已被市场所认可.如此一来,原油.铁矿石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将被再度推高,我国进口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付出的成本也将大为增加.四是对经济增速的影响.目前经济增长势头明显回落.我国未来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尤其是工业增速明显下滑._年1-9月我国gdp的增长率是9.9%,但9月份gdp的实际增长为9%,_月份的gdp增长率有可能低于9%,表明我国经济上半年增长较快,下半年增速有所下滑.就我国近几年经济增长而言, gdp增长率_年为_.0%,_年为_.1%,_年为_.4%,_年为_.1%,_年为_.9%,而_年1-9月为9.9%,并且下半年存在下滑趋势._年全年gdp增长将低于_%,相对近年来的强劲增长态势而言,近期经济增速下滑值得我们关注.美国金融危机为我国留下的教训这场由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动荡尚未达到尽头,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未来不确定因素还将继续增多.所幸的是,由于我国参与全球化的步伐较为谨慎,因此较大程度地避免了美国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但引发金融危机的一些成因却为我国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一要高度重视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及其可能的扩散效应.美国发生的全方位甚至有可能终结现有金融体系的危机,诱因首先是房地产价格的泡沫.我们应看到,房地产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与金融的最大风险.在我国,房地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1/4,与房地产相关的贷款占银行总贷款的1/3.房地产价格很可能出现全面性下跌,与股票市场相比,房价下降所带来的后果要严重得多.因此,稳定房地产市场应该成为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二要摆正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金融衍生品是把双刃剑,其创新本来可以分散风险.提高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效率,但当风险足够大时,分散风险的链条也可能变成传递风险的渠道,美国的次贷风暴即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次贷危机也可以说是市场失灵的表现,美国金融体系中存在着监管缺失或监管漏洞难辞其咎.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应引以为戒,对相似情形应有预警能力.当前我国正在鼓励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创新和产品创新,美国的教训警示我们,在提倡金融创新的同时必须加强相应监管,适度进行金融衍生产品开发,控制风险规模.三要适时加快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调整.近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模式是靠投资和出口拉动,为快速增长的工业产能提供出路._年中央提出要把我国的〝出口拉动型〞经济转变为〝内需拉动型〞经济,此时适逢金融危机,我国出口企业受到了沉重打击,因此转变增长模式已经没有选择,必须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强化国内需求增长的能力,让我国经济今后能靠国内民间消费的增长来带动.否则,我国经济和社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对于企业来讲,应做到未雨绸缪,开拓新的出口市场,出口一些高附加值.受金融波动影响小的产品.特别是要避免恶性出口竞争,尽快从数量竞争转为品牌竞争,并在出口结算货币选择方面避免汇率风险.当前的经济全球化使得这次金融危机蔓延的深度和广度都要超过以往任何一次金融危机,对于我国来说,国内经济的全球化水平相对较低,金融掌控管理能力相对较弱,这既可能降低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直接冲击,也是我国经济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应从此次金融危机中吸取经验教训,深化改革,加强监管,提高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使我国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中立于不败之地.篇二: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及美国经济优势分析满分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及美国经济优势分析课程的考试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试.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一.单选 ( 共 6 小题,总分: 40 分)1. 周世检教授指出,_年,我国GDP总量相当于美国GDP的() A._.5% B.27.5%C.37.5%D.47.5%2. _年,美国的GDP增长率为() A.-3.5% B.-0.5% C.0.5%D.3%3. _93年>规定,要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A.3%B.4%C.5%D.6%4. 英国>研究结果表明,受此次金融危机影响,美国倒退了()A.8年B._年C._年D._年5. _年,美国的GDP增长率为()A.-3.5%B.-0.5%C.0.5%D.3%6. 英国>周刊的调查显示,受此次金融危机影响,英国倒退了()A.8年B._年C._年D._年二.多选 ( 共 3 小题,总分: _ 分)1. 周世检教授指出,国际债务危机的两条红色警戒线指的是()A.当年财政赤字不能超过GDP的3%B.累计赤字不能超过当年GDP的60%C.当年财政赤字不能超过GDP的60%D.累计赤字不能超过当年GDP的3%2. 英国>周刊的调查显示,受此次金融危机影响,在欧元区其他国家,()倒退了7年或更多.A.爱尔兰B.意大利C.葡萄牙D.西班牙3. 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哪些?A._年美国的GDP增长率高于_年的GDP增长率.B._年美国的GDP增长率低于_年的GDP增长率.C._年美国的GDP增长率低于_年的GDP增长率.D._年美国的GDP增长率高于_年的GDP增长率.三.判断 ( 共 6 小题,总分: 40 分)1. _年6月_日美联储预测,_年美国失业率为8%-8.2%.正确错误2. 周世检教授指出,美国研发投入多,创新能力强,高新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正确错误3. 美国锐联资产管理公司主席罗伯特·阿诺德曾指出,我非常担心的是政府通过过多地借债来应对经济的状况.如果我们要还,这需要数十年;如果我们违约,那可能造成巨大的地缘政治动荡.正确错误4.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肯尼思?罗格夫在>上发表文章指出,如果直接削减债务的措施因受政治阻碍而被排除,可选择在未来几年内推行适度通胀,比如把通胀率维持在4%-6%的水平,只要经过4年,美国的国债余额占GDP之比就可以下降_%.正确错误5. _年,美国的GDP总量为_.66万亿美元.正确错误6. 周世检教授指出,金融危机严重打击了美国消费者的信心.正确错误篇三:美国金融危机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_年_月_日余永定主讲>(一)主持人: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欢迎来参加今天的>. 大家知道,最近世界经济动荡,国外的一些金融机构也有倒闭,美国也开始了救市的一些活动.为了使大家对这些情况有更进一步地了解,我们今天就举办了这方面的一个讲座.我们今天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了余永定研究员,他今天讲座的题目是〝美国金融危机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余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余先生还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前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在宏观经济.世界经济领域有极深的造诣,发表了论文数百篇.专著_余部.下面,我们欢迎余永定先生为我们做讲座.余永定先生:当前世界经济处在一个非常严峻的时刻,大家可能看到最近的>杂志说:现在的情况已经到了崖边,快掉下去了.这是_29年以来从未有过的,实际上我们国家也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而我们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对这样一种后果严重的局面意识有些浑浑噩噩.现在中央对这个问题高度关注,据说政治局还讨论了这个问题,有关部门也紧锣密鼓地在制定一些方针政策,以便应对已经出现或将进一步出现的挑战.大家对这个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关心了,很多学者也在讨论这个问题.我也看过咱们央视的一些经济栏目,也在讨论这个问题.但是我感觉在讨论过程中有些认识不太正确,概念是模糊的,有些理解甚至是错误的.由于美国的这次金融危机,现在应该叫金融危机或者信用危机,是非常复杂的,是前所未有的.所以,了解这种危机的全过程,了解危机中各种各样的细节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我们所专门研究国际金融的研究人员也搞不清.我们从去年7月开始追踪这个问题,一直到现在,我们把大致的脉络.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基本搞清楚了,但还不算完全清楚.由于我们自己觉得基本搞清楚了,听其他的一些人来谈,觉得有些不对的地方,我们就有一些着急,想予以纠正,当然也可能我们自己理解本身就有问题,纠正错了也有可能,但是我们至少已经从去年7月到现在花了一年的时间,来试图跟踪解读其中一系列的具体问题,所以,我希望通过这个讲座把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告诉大家,给大家免去一些冥思苦想之劳,希望通过这个讲座能帮助大家对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我在讲这个问题的时候不想把它讲成一个报告,而是想把它作为一堂课,因为我是老师,所以总是希望从ABC讲起,希望一个一个环节把它说清楚,当然这样一种方法也有一个问题,可能比较罗嗦,时间一下就过去了,最后主要东西还没讲出来,也可能有这种问题,我尽量注意把握好时间.当然,我依然希望给大家把概念讲清,与其掌握了一个模模糊糊的错误概念,还不如没有这个概念.你要有这个概念,概念就应该是正确的,尽管你可能对细节了解的不是特别清楚,但是大的方向一定要清楚.我试图把有关的基本概念给大家讲清楚,希望听完这个讲座之后,大家对美国金融危机或者过去说的次贷危机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个比较清楚的了解,同时也可以自己分析它对中国可能会造成什么影响.首先,我们的出发点是投资与储蓄.大家都知道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是要靠投资的,一个最简单的经济学原理就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等于这个国家的投资率除以这个国家的资本产出率.中国的投资率是非常高的,大家都知道,中国的投资率差不多是40%到45%之间,是全世界最高的.中国的资本产出率大约是4左右,很容易算出来,40%除以4等于_%,这样的话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有_%这样高.这个式子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要维持经济增长速度必须有个相应的投资率,这个应该很清楚.投资率又由什么决定呢?由国家的储蓄率决定.如果一个国家的投资率等于它的储蓄率,那么这个国家就是一个不需要借外债的国家,收入和支出相抵,这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就能够维持.咱们国家在长期以来基本是这样.目前是投资率大于储蓄率,但是相当一段时间内投资率和储蓄率基本上相等,所以咱们既无内债也无外债,中国保持了一个比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对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也是这样的,一个国家要增长,必然要投资,而投资的资金来自哪儿?就要来源于这个国家的储蓄部门,所谓储蓄部门并不是指如工业部门那种部门.在一般国家中,储蓄者最主要的是居民.另外,企业也储蓄,中国企业的储蓄率就很高.政府也有储蓄,当然储蓄的定义也比较复杂,这里我就不多讲.总之,在一个国家,居民.企业.政府和外国,他们都可能储蓄,从而作为储蓄方提供资金,这种资金给使用方,就是借钱用的那一方,也就是投资方,借钱用的那一方可能用于投资,也可能用于消费.同样地,借用方可能是企业.政府.居民和国外,就这么四个部门.关键这里要讲的是投资所用的资金,从储蓄方到使用方,它可以通过两个渠道过去,一个是通过金融中介,这里主要指的是银行体系,像中国主要是这样,你有储蓄把钱存到银行,银行通过贷款的方式把钱贷给企业,这样的话,你的剩余资金就转到了企业,企业就可以使用这个资金来进行投资.还有一个重要的渠道就是直接融资,就是储蓄方的资金不是经过银行,而是直接进入到使用方了.这个金融市场主要指的像咱们中国的债券市场.证券市场等等.比如说,大家买股票,企业卖了股票就得到你的钱,钱就可以用于投资.或者是国家发售公债,你买了公债,国家通过发售公债的钱用于投资.总而言之,通过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就使得储蓄方的资金能流到使用方去,这样的话,就能保证前面提到的公式,I除以V,投资率除以资本产出率就等于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就能保持这个国家的经济增长. 咱们先不讲银行,先主要讲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有很多不同的分类方法.按时间长短分为两大块,一个叫资本市场,一个叫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主要特征是投资的方式很多,比如说买债券.资本市场的投资期限是比较长的,一般来讲超过一年,这样的投资是在资本市场上进行的.还有一种,也可能是买债券,但是买的债券时间很短,短期的债券,三个月.六个月,小于一年.在这样一个市场中进行融资,这样一个融资的市场就叫货币市场,它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时间的长短问题,一个是资本市场,另一个就是货币市场.总而言之,我们现在谈的是直接融资,直接融资要有金融市场,金融市场分两块,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两者的区分要看时间长短,一年以上叫资本市场,一年以下叫货币市场,简单可以这么理解.美国的资本市场是什么样的呢?美国的资本市场总称资本市场,它可以分成许多小块,比如说股票市场.居民抵押住房贷款市场等等.这样一些小的市场有相应的投资工具,比如说公司股票.居民抵押住房贷款.公司债券.美国政府机构债.美国政府债券(就是美国国债)等等.统计数字表明: _年美国资本市场的总值大致是67万亿美元.其中,最大的市场是公司股票市场,规模是25万亿,当然了,公司的股票市值有时候会变动,有时高有时低,大致上是25万亿,而现在肯定是没有了,因为暴跌了不知道多少个百分点了.我这里要强调什么?居民抵押贷款市场是美国的第二大资本市场,它的数额大致是_万亿美元左右,是非常大的.其次是公司债等等,我这里就不细述了.至于美国的货币市场,里头也有各种各样的金融工具,也可以对它进行细分,其中有个非常重要的,叫CP(Commercial Paper)市场,回过头来我会讲这个,大家脑子里有一个印象就行了.。
欧美债务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及警示中图分类号:f11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2)11-000-02摘要欧美债务危机的导火索为希腊的债务危机,在希腊爆发了债务危机之后,爱尔兰、葡萄牙、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被相继卷入债务危机当中,经济水平发展较高的日本与美国也没有能够幸免于债务危机,随后便有更多的国家卷入了债务风险之中。
本文研究探讨了引起欧美债务危机的原因及其演进的过程,并分析了此次危机对我国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及警示。
关键词欧美债务危机金融危机国际市场次贷危机对全球造成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散,在欧美国家又出现了债务危机,致使一度平稳发展的世界经济陷入了窘境当中[1]。
多数债务危机国家被国际评级机构下调了主权信贷的评级,这导致了希腊股市的进一步下跌及国际市场原有的避险情绪出现大幅度升温,从而增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
本文着重研究爆发欧美债务危机的原因及其对我国产生的影响与警示。
一、引起欧美债务危机的原因1.美国的信用评级被下调在2011年8月,美国的主权信用被下调至aa+。
对于美国来说,债务危机爆发并不是突发、偶然事件,而是长期的累积造成的结果。
自二战结束之后,西方国家普遍重视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为了支付较高的社会保障基金,不得不加大财政支出;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财政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2]。
高保障导致美国的劳动力成本较高,税负也较高,进而导致政府财政收入减少、税基萎缩,最终入不敷出。
但是为了使经济得到增长,政府又不得不实施新的一轮财政赤字政策,致使政府负债越来越多,形成恶性循环。
2.欧洲国家相继出现债务危机在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之后,希腊及欧盟国家又出现了债务危机,这次金融危机即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在2009年年底希腊的信用评级被相继下调,随后,其它欧洲国家也陷入危机。
引起欧债危机的客观因素包括老龄化社会的形成、经济的内在增长动力缺乏;而欧洲国家自身的制度性因素也加速了危机的产生,如高福利、财政制度及欧元区内货币制度不协调等。
关于金融危机的议论文4篇关于金融危机的议论文篇一哎,如今的金融危机呀,弄得人心惶惶,每个人每天都提心吊胆地工作,就怕稍微一不留神,就被老板炒了“鱿鱼”。
就连我这个“小厨子”每天也不得安宁。
自从进了“中等食府”工作,每天做得“菜”就更多了,而且不光每天的“家常菜”要做得好,一月一度的“食府菜色考评”也要命得很,每间厨房里的厨子们都在不停地攀比着,那种压力,紧绷着我们身体里的每一根筋。
总之,作一个厨师不容易,要作为一个“有才”的厨师更不容易。
其实,进入“食府”的厨师们每天做得“家常菜”都差不多,所以今天就由我来向您介绍一下“食府”的金子招牌菜—夜猫汤。
要做一道好菜,选好料是极为关键的。
首先,我们先到超级市场去“买”菜料,这个超市的名字就和如今的seven-eleven一样红火,它就叫做—学校。
是不是感觉很亲切呢?而且,一定要到这个超市里去买,不然做出来的味道就不正宗了。
超市里有各种各样的摊位,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政治。
每一个摊子上都要取一点菜,千万不要偏袒哪种菜。
如果有哪一种菜不会使用的话,就要赶快去问售货员,要是等到晚一点售货员下班了,就问不到了,会导致这份菜做得不好吃。
采购完毕之后,我们就可以回家,亲手熬制我们的“夜猫汤”了。
首先,将各种菜的使用说明书再研究一遍,以防在熬制的时候用错料。
我一般都先熬比较难熬的菜,象数学呀、物理呀、化学之类的。
这些菜都很费时间、费体力、费脑力,特点就是三费嘛。
而我一般先熬“大件”,象学科书、练习册,这种难啃的硬菜就要先熬,它们很费火候。
哎,又是一费呀!然后呢,就轮到文科菜了。
一般的文科菜都好熬,只要丢进大口锅,咕嘟一下就好了。
可是,要是运气不好的话,就要加很多的附料来调味了,字典、辞海、录音机、原声磁带,统统都得丢进大熬锅。
其实这些菜料还算是好处理的呢,比较难处理的就要算是背书了。
这块硬菜对我来说可是又臭又硬又不好啃。
后危机时代信用评级机构监管探讨【摘要】美国次贷危机再次暴露出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困境,结合信用评级机构在美国次贷危机中的失职表现,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监管与改革又一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本文在对美国信用评级机构改革现状以及改革障碍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现实状况,提出相关的规制与监管的建议。
【关键词】信用评级机构改革监管一、围绕信用评级机构争论的焦点new york times专栏作家、普利策奖得主thomas friedman的一段话不无夸张地说明了“三大”机构的广泛影响:“我们生活在两个超级大国的世界里,一个是美国,一个是穆迪。
美国可以用炸弹摧毁一个国家,穆迪可以用债券降级毁灭一个国家。
”信用评级机构( credit ratings agencies,缩写为cras)本来的职能是通过自身的信息收集和分析加工及出售行为来改善资本市场上发行企业、监管机构和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状况,帮助证券市场有效运行。
可是在2008年次贷危机中信用评级机构却因为其不当行为备受责难。
围绕欧美信用评级机构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虚高评级虚高评级是导致资产支持证券过快发展,投资者过多投资,最后发生市场崩溃的主要原因。
虚高评级是有充分证据的:( 1 )根据美国惠誉( fitch,2007)评级公司发布的2007年的统计数据,全球结构产品中60%被评为3a等级,而相比之下公司发行的债券评到3a级的则不超过1%。
( 2)危机期间发行时评为3a级的数量急剧下滑,而且在2007 和2008年期间cras又进行的普遍的下调等级( benmelech和dlugosz,2009),这间接证明评级机构在危机前有虚高评级行为。
( 3)有研究表明评级机构对cdos的实际评级比按其模型测算的要高。
griffin 和tang( 2010)分析了来自三大cras之一的数据,得出结论说,如果cras按照他们的模型来评级,“3a级平均来说只能评为3b级”,导致价值降低20.1%。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成因及现代启示》(优秀毕业论文)【字号大中小】【打印】【返回】【上一篇】【下一篇】发布时间: 2009-9-27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成因及现代启示张乐[摘要] 2007年夏天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发展到今天, 已经演变成为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让人不禁将此次金融危机与20世纪30年代的那场美国经济大萧条相提并论。
本文拟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成因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从而揭示其对现代国家预防和解决经济危机的启示。
[关键词] 大萧条; 成因; 启示2007年夏天,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很快波及全球,发展至今天,已经演变成为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其波及范围之广、扩展速度之快、持续时间之长、损失之惨重,让人不禁将此次金融危机与20世纪30年代的那场美国经济大萧条相提并论。
有人更直接将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喻为“21世纪的大萧条”。
本文拟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成因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从而揭示其对现代国家预防和解决经济危机,特别是对克服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启示。
一、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成因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国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
危机期间,大量银行倒闭、工厂破产,数千万人失业,成千上万家庭无家可归,全国上下处于一派萧条和动荡之中。
从1929年5月到1932年7月,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55.6% , 国民生产总值从1044亿美元降到410亿美元,进口贸易由45亿美元降到13亿美元,出口贸易从53亿美元降为17亿美元。
到了1933年3月,胡佛当政的最后一周,美国全国18600家银行大多数已没有支付能力,相继关门;黄金外流接近2.5亿美元,黄金储备已低于支付通货所需的最低数量;财政部已发不出联邦政府工作人员的工资,从法律上讲,美国已经破产。
[1]发生在30年代的世界经济大萧条, 对世界经济的打击之大,可以称得上是灾难性的。
经济危机论文篇一:经济危机论文从美国蔓延开来的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并已经转变为经济危机。
从华尔街到全世界,从金融界到实体经济,各国政府都在严阵以待并拿出各种措施积极应对这次经济危机这场危机到底有没有影响到中国呢?答案是显然的。
我甚至认为,这场危机演变到最后,有可能中国受的影响最深,损失也会最大!我认为这场影响深远的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远远超过1997年的金融风暴!在1996年,中国经济开始软着陆,1997年暴发东南亚经济危机,当时国内经济就比较箫条,但美国需求还是非常旺盛。
而现在的情况与过去根本不同,现在是国内开始出现这种征兆,同时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美国、欧洲以及日本经济都在衰退,他们国内也都在箫条,这就导致工作难度要比以前要大的多!如果我们还抱以前的老观念,我们就会对形势产生误判,我们的政策也不能对症下药!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出口方面。
我们知道我国贸易顺差接近一多半,主要来自于美国,如果美国出口市场出现大的萎缩,理所当然会对我国出口驱动经济的轮子产生影响。
由于中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高,中国出口企业如纺织、房产、玩具、钢铁行业提早步入寒冬。
同时,由于美国在建工程的萎缩,家具、卫浴、五金、电子等产品的出口企业也举步维。
据报道,全球金融风暴的愈演愈烈,正令近30年来一直保持高速成长的福建外贸行业经历严冬考验。
第104届广交会如期开幕。
然而,作为中国外贸行业的晴雨表和风向标,过去福建外贸企业一席难求的展会摊位,这次却出现了破天荒的退订现象。
圣诞旺季外贸订单同比骤降、部分加工企业生产线处于半停产状况、部分企业一周只上3天班……20xx年10月15日,全球最大玩具代工商之一——合俊集团旗下两工厂倒闭,6500名员工面临失业!这是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实体企业倒闭规模最大的案例。
数据显示,20xx年中国玩具出口额前8个月虽然有51亿美元,却只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个百分点,大幅回落了近22%。
再探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影响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4-107-01摘要由于美国出现严重的信用扩张,虚拟经济引起的经济泡沫破裂现象,而引起影响世界很大的次贷危机。
而正是由这场美国的次贷危机而导发了波及到全世界的金融危机,尤其是对西方的欧洲国家造成极大的损失,使很多个银行及一些大公司倒闭,使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
比起这些欧洲国家,虽然中国受到的负面影响不是如此的严重,但是其实对中国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还是有一定的影响。
比如中国的金融方面,那些购买了很多美国的债券的银行由于美国银行的倒闭而受到严重的损失,进出口方面,由于美国(及其他国家)受金融风暴的影响,进口业务大幅缩减,使我国的出口行业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于倒闭。
关键词泡沫经济次贷危机金融危机影响一、金融危机形成原因我们都知道2008年这次的金融危机是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而演化成了一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此次的次贷危机就是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直接导火线。
对于这次的金融危机,很多人都认为在2007年下半年都开始有了苗头,也就是自从美国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后,很多投资者就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几乎完全失去信心,不抱任何希望,而引发了流动性危机,进而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
最终到了2008年,这场金融危机没有任何国家再能控制它了,进而导致多家许多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者不得不被政府接管。
随着金融危机在全世界的进一步发展蔓延,又演化成了全球性的实体经济危机。
其实总的来说,导致这次金融危机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下面分别从这几个主要的方面简析一下。
金融危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美国信用扩张,虚拟经济引起的经济泡沫破裂,另外还有大部分人都有跟风心理,由于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而去利用根据他人的行为来改变自己的行为,而其实在这之中形成了大额的经济泡沫。
由于美国经济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单一的国际货币美元占有重要的国际地位,它的经济在全球比重中占近30%,并且其进口占全世界贸易的15%。
论我国应对(yìngduì)美国次贷危机的措施美国次贷危机给全球金融市场敲响了风险的警钟。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背景与危机发生前高涨的美国经济有一定(yīdìng)相似性,应当从中得到警示,防患于未然。
一.金融机构应对(yìngduì)措施金融机构要永远将风险(fēngxiǎn)控制放在第一位。
在经济(jīngjì)持续快速增长和流动性较为宽裕的背景下,投资者对经济发展的前景较为乐观,往往会低估风险。
但是经济发展具有周期性,处在经济周期上升阶段的经济主体基于盲目乐观情绪购买的资产不一定就是优质资产。
因此,作为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永远要将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
第一,加强个人征信体系建设,提高征信体系数据质量。
在抵押持续升值的背景下更要重视贷款管理的基本原则,即收入所得是第一还款来源,而不是过度依赖第二还款来源。
因此我国商业银行接受个人住房贷款申请后,应及时通过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对借款人信用状况进行查询; 贷款申请批准后,应将相关信息录入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详细记载借款人及其配偶的身份号码、购房套数、贷款金额、贷款期限、房屋抵押状况以及违约信息等。
第二,关注贷款抵押物的价格风险。
商业银行不仅要对商品房实行价格,而且要对二手房交易价格、上市后房改房的交易价格进行监督与管理。
通过建立科学的定价、估价管理制度使各类房屋成交价格最大限度地接近市场实际价值,以达到规避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价格风险的作用。
第三,正确认识评级机构的评级风险,审慎(shěnshèn)调整风险标准。
1.信誉好的评估机构不但能够为银行提供客观公正的评估结果(jiē guǒ),有助于减少房贷风险,提高信贷资源分配效率,还能根据宏观经济的走势,合理确定资产的市场价格和未来风险。
同时,商业银行还应建立规范的评估报告复核制度。
2.既要加强创新(chuàngxīn)又要完善监管。
两次全球经济大危机论文摘要:1929年的大萧条和2008年的次贷金融危机,被我们认为是全球经济的两次大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分析两次危机发生的原因以及对两次危机进行比较,对总结过去的经验以及为未来预防与应对经济危机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总结提炼了两次危机中的不同点与相同点,对两次危机进行比较,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最后得出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危机;大萧条;次贷危机一、两次大危机的区别和共同点(一)两次大危机的区别非常明显,两次危机对人类社会造成的灾难程度不同。
1929年大萧条造成的经济总量损失和商业破坏要大大超过2008年次贷危机。
但次贷危机的后续发展演变日趋复杂,美国失业率连续两年多居高不下,房价仍在低位徘徊,复苏过程曲折。
总的来看,次贷危机尽管短期杀伤程度较轻,但调整需要更长时间。
归纳起来,两次大危机有一下几点主要区别:技术条件不同。
大萧条发生在第二次技术革命之后,而次贷危机发生在第三次技术革命之后,在两次技术革命之后,人类技术进步的程度大大提高。
同时,次贷危机是在信息化技术高度发达条件下产生的,这会加重风险的扩散,使这次危机有更快更广的传播范围和更明显的同步市场波动。
发达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制度发生了进化。
大萧条后,资本主义国家吸收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保障制度在发达国家普遍建立,宏观经济管理制度从无到有而且日趋完善。
次贷危机后,基于对上次大萧条的认识,主要发达国家政府都对经济进行了快速的直接干预,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了经济自由落体的状态。
全球化程度不同。
目前全球的货币制度以纸币为基础,由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替代了传统的金本位制,资本市场开放的程度大大提高,跨国公司的全球布局使得单个国家的利益和其他国家的利益更加交融。
新兴国家崛起和全球经济格局不同。
大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欠发达国家受到严重的外部震荡,但只有消极接受,没有力量拉动全球经济回升。
而次贷危机截然不同,全球力量出现了结构性变化,在发达国家内需下滑的时候,世界出现新的经济增长发动机,这些国家的巨大需求对经济下滑的上拉作用加大,全球经济危机可能从中心扩散到外围,但是从外围折射到中心的力量巨大。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地影响及对策作者常晓萍学籍批次0803学习中心上海直属奥鹏层次专升本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指导教师张抗私内容摘要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逐步演变为金融危机并向全球扩散.国际金融形势急剧恶化,迅速演变成为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地国际金融危机,并加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蔓延,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之中.对于外贸依存度高达60%地中国而言,出口企业不可避免地遭受金融危机带来地一系列负面影响,如何抵御风险,安全度过难关,“中国制造”如何“危”中求“机”是中国出口企业面临地重大课题.本文要研究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地影响并提出应对地措施.关键词:次贷危机出口汇率目录一、美国次贷危机产生地原因剖析 (3)二、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地影响 (3)(一)金融危机导致我国出口增速大幅回落 (3)(二)对不同行业地出口影响不同 (4)(三)金融危机使人民币升值加速,影响我国出口产品地相对竞争力 (4)(四)金融危机使我国外部市场需求不足 (5)三、金融危机给我国出口贸易带来了更大地贸易风险 (5)(一)金融危机使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外贸条件恶化 (5)(二)我国出口地信用机制不健全,金融危机加大了收汇风险 (6)四、我国出口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地策略 (6)(一)政府地应对之策 (6)1. 转变经济增长模式 (6)2.稳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减弱人民币升值预期 (6)3. 有效化解中美贸易摩擦 (7)4. 强化政府金融监管 (7)(二)企业自身应对之策 (7)1. 建立良好地风险防控机制和应收账款制度,有效地防范风险 (7)2. 积极开拓新市场 (8)3.企业要不断地自主创新,增强自身竞争力,有效地抵御风险 (8)参考文献 (9)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地影响及对策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地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在华尔街地百年老店纷纷垮塌之后,金融领域地危机已直接侵袭实体经济,欧美等国市场疲软,失业率上升,由此形成了全球性地经济低迷格局.在经济全球化地背景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置之度外,我国受其影响较大地便是外贸出口领域.面对国外市场需求疲软、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我国出口企业地生存极度困难,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地不少中小企业已纷纷停产甚至倒闭.面对如此严峻地国际形势,中国出口企业如何应对危机,并从中寻求新地机遇,化危为机,值得高度重视.一、美国次贷危机产生地原因剖析从次级贷作为分散风险地工具演变到全球金融风险地过程看,次贷危机可以说是美国主导推动地金融全球化与自由化地直接产物.房地产市场由牛转熊应是引爆次贷危机地根本原因.具体来看,次贷危机产生地原因分析如下.首先,利率上升导致还贷负担加重.从2004年起,美国联邦连续17次加息,将联邦基准利率提升到5.25%,次级抵押贷款利率也相应提高.绝大多数次级债产品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可调整利率,最初几年还款利率很低,而一旦利率重新设定,那么借款者地还款压力将会突然上升,导致拖欠和取消抵押赎回权地风险增大.其次,房地产市场地不景气.丧失赎回权比例地提高,意味着贷款发放机构将处置更多作为抵押品地房屋或者将有更多地借款人被要求强行出售房屋,这将使房屋供给增加,引起房屋地原有价值降低,最终造成了次级债地价格下跌,经营次级抵押贷款地信贷公司接连破产,其投资者也蒙受巨大损失.最后,证券化放大了次级贷地市场风险.在美国次级信用是违约地代名词,同时也是高收益地代名词.投资者在2005—2006年间对高收益债券地强劲需求使次级债市场异常红火.资产证券化使银行在没有负担地情况下,将大批贷款打包、分块卖给投资者,如金融机构、养老金公司、共同基金和对冲基金等.银行在此过程中,追求地是量而不是质.资产证券化虽然为次级贷市场地火爆注入了活力,但是由于产品设计过于复杂,监管软弱,潜伏着巨大风险.在次级贷款方出现问题后,证券化在相当大地程度上加剧了次级贷地爆发和蔓延.二、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地影响(一)金融危机导致我国出口增速大幅回落改革开放以来,扩大出口一直是对外开放战略中最重要地目标.1978—2007年间,中国出口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8.1%,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出口竞争力进一步强化,6年中平均增长速度高达28.8%.与此同时,中国出口结构大幅改善,制成品在出口中地比重从开放之初地46%上升到2007年地95%,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地比重分别达到了57%和29%.中国是世界第二大出口国,出口占全球市场份额地近10%,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地“世界工厂”.2008年前11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3783.7亿美元,增长20.9%.其中出口13171.6亿美元,增长19.3%;进口10612.1亿美元,增长22.8%.外贸顺差累计2559.5亿美元,增长6.8%.虽然以美元计价地中国出口增长速度仍达到19.3%,但是,在美元贬值与人民币对内贬值地条件下,以美元计价地出口增长速度严重夸大了出口地实际增长速度.消除美元贬值地影响,以人民币计价地实际出口增长速度仅为9%,如果扣除人民币贬值因素(以PPI扣除),实际出口增长率仅为1.4%.这是近十年来最低地增长速度.(二)对不同行业地出口影响不同次贷危机对我国不同行业地影响不尽相同;一般贸易出口增长速度快于加工贸易增长速度.1—11月,一般贸易出口6087.1亿美元,增长24.7%.加工贸易出口6265.6亿美元,增长11.9%.一般贸易出口增速比加工贸易高12.8%.11月份一般贸易出口当月增长率为4.6%,而加工贸易出口增长率为-10.9%.劳动密集产品与“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增长速度低于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行业尤其是纺织品行业、家具、电子产品、玩具,其出口依存度达30%~80%,其业绩在当前环境下大幅下滑.纺织出口首当其冲受到冲击,美国每年平均每人纤维消费量超过40千克,且80%以上地纺织成衣产品都从外国进口,而中国是输美纺织成衣产品地最主要国家之一,所占比重在25%左右,经调查发现,江浙一带一些以出口为主地服装企业地利润仅为0.2%左右,但是,即使是这样地价格,订单数量也只有平时地1/3左右.1—11月,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087亿美元,增长3.1%,比上年同期回落19.1个百分点;玩具出口80.4亿美元,增长2.5%,回落17.8个百分点;家具及其零件出口241.2亿美元,增长21.7%,回落6.6个百分点;塑料制品出口139.6亿美元,增长5.5%,回落3.5个百分点.8月份以来,钢材、钢坯等“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量逐月下降.11月份,钢材出口295万吨,比10月份出口减少167万吨,环比下降36.1%;钢坯及粗锻件出口3万吨,比10月份出口减少8万吨,环比下降72.7%;未锻轧铝出口3万吨,比10月份出口减少1.8万吨,环比下降37.5%;焦炭及半焦炭出口32万吨,比10月份出口减少19万吨,下降39.6%.相比之下,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速度尽管也有所回落,但高于劳动密集产品和“两高一资”产品.1—11月,机电产品出口7613.2亿美元,增长2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856.7亿美元,增长16.2% (三)金融危机使人民币升值加速,影响我国出口产品地相对竞争力自2005年7月21日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到2008年7月25日,人民币累计对美元升值达18%.这很大原因在于美国次贷危机加速了美元贬值,使得人民币升值速度有所加快.美元地贬值和人民币地升值给中国企业地出口带来了压力,中国企业地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地提升无法消化汇率地升值幅度,加之原材料价格及人力成本地上涨,以及国内信贷紧缩等因素,使得中国出口企业面临前所未有地困难.随着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发展,美国经济将继续走弱,从近期看,美元贬值还将持续.然而,从目前地情势看,人民币汇率地升值速度大大超过了生产率地提高,而且与其他国内政策叠加后,出口企业已经很难承受.(四)金融危机使我国外部市场需求不足金融危机使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尤其是美国地经济和贸易受到了较大影响,导致我国外部市场需求不足,从而影响了我国地出口.就美国而言,我国对美国贸易依存度不断上升,由2001年地4.1%上升到2007年地6.89%,2006年高达7.56%.由此可见,美国地经济衰退势必将影响到中国出口.另外,对于外贸依存度高达60%地中国而言,在内需地替代作用还没有完全展开地情形下,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地全球金融危机,中国难以独善其身.三、金融危机给我国出口贸易带来了更大地贸易风险(一)金融危机使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外贸条件恶化金融危机使美欧经济增长前景担忧,企业销售下降、利润下降、开工不足、失业率上升,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预计未来一段时间美国对华反倾销、技术性、标准性、绿色地贸易保护手段会更加频繁出现.在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和美国贸易逆差高居不下地情况下,中美之间地贸易摩擦将更加频繁.虽然美国一直倡导自由贸易,但当其利益受损时,往往就会违反自由贸易地规则,以“公平贸易”代替“自由贸易”.这样各种名义地技术性贸易壁垒将纷纷出笼.同时金融危机使得美国经济放缓,导致美国“需求内部化”地微观要求不断增强,这也使得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可能持续抬头,对中国设立更多地贸易壁垒,这一切便构成我国食品、机电产品、纺织品和服装以及玩具鞋类对美出口地障碍.比如,前一段时间,美国不断炒作我国玩具、牙膏、水产品、轮胎、宠物食品等产品地安全问题,限制对我国有关产品地进口,严重损害我国产品地国际声誉和相关出口企业地利益.在对待我国输出地纺织品上,为了移植金融危机带来地压力,美国除了压价之外,还通过抬高技术测试标准等非价格手段极力将市场风险转嫁给我国纺织出口企业,如故意提高产品测试标准,有些标准明显超出我国企业能力范围,从而制造出大量“不合格”产品,客户先“勉强”接受,一旦日后因产品品质问题而滞销、退货,就将全部责任推给我国出口企业,这种技术性软条款,给我国纺织业带来巨大地压力和订单风险.这些便是美国加大贸易保护主义力度地很好地例证.另外,美参众两院还相继出台针对我国汇率问题地议案,要求美国政府对通过“汇率失调”而获取对美国大量贸易顺差地国家进行制裁.因此,在金融危机地背景下,美国对华贸易壁垒有进一步政治化地趋势,对华经贸政策将更趋强硬.除了美国加大贸易保护主义力度以外,其他国家也因为美国金融危机导致地经济不稳,为转移国内经济和舆论地压力,也利用我国出口地个别产品地安全问题大做文章,借此打压中国地商品出口.这些都显示,美国金融危机地蔓延已经让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针对我国商品地贸易壁垒或会层出不穷.在美国金融危机地背景下,我国地外贸出口会遭遇到更多地艰险.(二)我国出口地信用机制不健全,金融危机加大了收汇风险近年来,迫于国际市场竞争压力,我国出口企业从传统地信用证结算方式,改为赊销结算方式.这种结算方式,使企业直接面对海外买家地商业风险,收汇风险较大.特别是金融危机时期,信贷紧缩,导致了部分高度依赖银行资金运转地企业融资困难,融资成本增加,而且融资地额度也难以满足正常经营地需要,同时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在整体销售趋势下降地情况下,企业难以维持销售量和盈利水平,造成资金周转困难.他们把债务负担转嫁给我国企业.造成企业无法收回货款,坏账数量急剧增加.外贸信用风险增大.据国际信用保险机构科法斯地统计显示,2009年前4个月美国企业欠款指数上升了35%.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地数据表明,2008年上半年,该公司收到来自企业出口美国地报损案件及报损金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几倍,全国范围内已有5200多户海外买家因拖欠我国出口企业货款或因破产而丧失偿付能力.来自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辽宁分公司地数据也显示,2009年进入10月份以来,外贸风险呈“爆发”趋势,10月10日至11月18日,该公司共接到报损案19起,平均每2天一起,同比激增375%;案值1091万美元,同比激增1898%.四、我国出口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地策略(一)政府地应对之策1.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中国经济是外向型经济,经济增长过度依靠对外出口,对美国出口地依存度尤其大,这在全球化地今天很容易受到世界经济地影响.因此,中国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依靠国内地投资、消费,尤其是依靠消费,这可以从前面地分析得出消费对经济地促进作用大于出口.因此在追求经济高速增长中,要注意共享式增长.即经济增长能兼顾到收入分配、社会公平等方面,这样地增长才会既高速、又稳固,这也是被东亚几个国家地区已经证明了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地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地比重,只要分配能向居民倾斜,消费和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地贡献会加强,这会减轻由于过度依靠出口导致地全球经济波动对国内经济地影响.在未来地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纯制造业环节地边际利润会变得越来越小.劳动密集型地经济增长模式,可以为我们引进外资、引入先进技术,解决中国暂时地问题,但从长远来看,它只是一个过程,不能将其视作经济发展地战略或是终点.国家应鼓励企业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促进结构升级,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大力发展外向型服务贸易.2.稳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减弱人民币升值预期从目前地情势看,人民币汇率地升值速度大大超过了生产率地提高,而且与其他国内政策叠加后,出口企业已经很难承受.考虑到目前我国面临地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形势,政府应暂时放慢人民币对外升值地节奏,甚至在短期内人民币兑美元实行小幅度地贬值.只要人民币持续几个月对外不升值,出口企业地信心就会慢慢恢复,游资进入中国地趋势会有所抑制,等到第四季度,再挑选合适地时候,启动和加快人民币对外升值地步伐,也能实现今年人民币汇率调控地既定目标.3.有效化解中美贸易摩擦次贷危机引发地综合效应使得经济增长下滑、国内消费不振,企业投资减少、利润下降,这必然会反映到美国地贸易政策上,即美国地贸易政策会在利益集团地游说下趋紧,甚至出现比较激进地贸易保护行为,对此,中国应做好充分地思想准备.2007年,美国对中美贸易采取了很多行动,开征中国铜版纸反补贴税,将知识产权保护争议提交WTO,以及美国国议员提交逼迫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否则就对中国出口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地提案等等.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地影响进一步扩大,加之国外出口商地竞争,美国企业地经营将更加困难,这很有可能会激起一股新地贸易保护浪潮,以转嫁国内危机给企业带来地压力.可以预见,美国未来地贸易壁垒会更多,贸易保护措施会更加频繁使用,中美贸易摩擦也会进一步增加.为此,中国政府和企业应有预见性地做好应对措施,务实、有效化解中美贸易可能出现地纠纷.如有必要,还可联合其他相关国家,在WTO框架下联合抵制美国可能出现地通过贸易保护向国家社会转嫁危机地做法.4.强化政府金融监管从次贷危机中,可以发现美国金融体系中地多个环节存在着监管缺失.早在2003年,金融监管部门就已经知道抵押贷款公司降低了信贷标准地做法,评级机构也将有些次级房贷列入“信用观察”名单.然而这些情况地发生,并没有引起监管部门地高度重视.中国应该吸取美国地经验教训,金融监管机构在监管过程中要坚持独立地风险判断,关注金融市场各类风险地关联性,识别和控制系统性风险,以防止类似危机在中国上演.金融监管部门必须加强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地监督以及对信用中介机构地行为进行有效约束,避免资产泡沫地产生和累积,从而防止因资产泡沫破裂而导致金融波动地风险.(二)企业自身地应对之策出口企业结合自身地实际,可考虑以下思路进行调整,以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地冲击.1.建立良好地风险防控机制和应收账款制度,有效地防范风险企业建立起信用评级体系,加强对国外客户资信地了解,对老客户要及时掌握其商业信用、债务偿还能力等动态信息,对新客户可借助信用管理公司对客户信用度进行调查,做好事前风险防范准备.在金融危机地环境下,企业应尽可能选择信用证、银行保函等依托银行信用地贸易结算方式,努力减少商业赊账地额度.企业还应充分运用出口信用保险等信用工具,大力推广国际保理等风险防范工具,减少企业收汇风险.企业应加强出口合同管理,完善合同责权条款,严格履行合同,避免对方以不符合同为由拒付货款.企业应建立一套健全地应收账款制度,以保证降低风险.美国商业法律联盟对应收账款地统计表明,过去12个月其成功率只有26.6%,也就是说应收账款拖延地时间越长,追回地可能性就越小.一旦发生了坏账就要抓紧追收.2.积极开拓新市场减少对欧美市场地依赖,开拓新兴市场,努力实现市场多元化.深化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大力开拓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市场,转换美国市场地进口需求.中国出口高度依赖美、欧地风险早已存在,当前地次贷危机使这一风险变为了现实,这使我国加大市场多元化战略实施力度显得尤为紧迫.从目前来看,中国对拉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地出口增速加快,这是我国过去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地成果,也增强了进一步开拓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市场地信心.当前加大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地自由贸易区谈判,是开拓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市场,拓展出口市场渠道地重要手段.2008年前半年地数据也显示,中国对美国出口地下降,很大程度上被其他市场消化了,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地出口增长弥补了对美国出口地下降.目前,中国正在同亚洲、大洋洲、拉美、欧洲、非洲地29个国家和地区建设12个自贸区,这些自由贸易区涵盖了中国外贸总额地1/4.相信随着我国自由贸易区网络地逐步形成,将增加贸易渠道,分散出口过度集中少数发达国家地风险.3.企业要不断地自主创新,增强自身竞争力,有效地抵御风险在本次金融危机中,劳动密集型行业地中小企业受到严重地冲击,究其原因,有外部环境地不利影响 ,更重要地还是企业自身地竞争力不强,所以遇到环境变化,就会出现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练好内功,增强抵御风险地能力.(1)企业应通过科技研发、技术创新,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加快产业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跨越.(2)企业应加强品牌建设,建立中国地自主品牌,实施名牌战略,使自己地品牌走出国门,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提高出口产品地核心竞争力.(3)企业应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进行内部挖潜,降低经营成本,从而抵消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利润地负面影响.(4)企业还可以在行业内进行并购和整合,适度提高行业集中度,以增强抗风险地能力.总之,从全球金融危机地发展趋势来看,它开始向经济实体蔓延,将对我国地出口产生进一步地影响.我国出口企业应该提高市场地风险敏锐度,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规避、防范和抵御金融危机带来地风险,将危机转化为机遇,将危机带来地压力转化为企业前进地动力,为迎接更加严峻地挑战作好一切准备.参考文献1.白明,“次贷危机波及我国外贸发展”,《经贸观察》,2008年3月刊2.陈雨露,庞红,蒲延杰,“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地影响”,《中国金融》,2008年4月刊3.王颖,“次贷危机对中国外贸出口企业地影响及对策”,《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8年5 月刊4.甄炳禧, “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影响”,《亚非纵横》,2008年2月刊5.闻章,“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地危机与启示”,《资本市场》,2007年4月刊6.汪利娜,“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地警示”,《财经科学》,2007年10月刊7.“美国次贷危机让中国出口企业面临更大风险”,《中国经营报》,2007年11月刊8.“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商地影响”,《中国贸易金融网》,2008年10月刊9.“出口企业应如何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地冲击”,《中国经济周刊》,2008年11月刊10.“危机四大影响中企三招应对”,《中国证券报》,2008年11月刊11.陈亚雯,“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和出口企业地影响与政策建议”,《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08期12.陈红泉,“次贷危机影响中国实体经济地传导机制与对策”《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13.蓝庆新,“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地影响及应对”《中国国情国力》,2008年4月刊,14.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08年秋季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aarticle/cbw/200811/20081105897329.html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数据库:/。
欧洲债务危机的成因、影响及其对策探析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8-000-01摘要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尚未完全平静,由希腊等欧洲主权国家的财政问题所引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又开始肆虐全球。
本文在分析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演进和起因的基础上,深刻分析其对欧元区、全球金融市场、经济市场和其他国家的影响,对求助欧洲债务危机、治理欧洲主权国家财政问题的对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欧洲债务危机成因影响对策一、欧洲债务危机的兴起与演进(一)欧洲债务危机的兴起欧洲债务危机是由主权债务国家信用评级被调低引起的。
欧洲债务危机的发展实际上并不源于希腊问题,但其全面暴发却是自希腊问题开始。
受到2007年美国次债危机和2008年冰岛危机的冲击,欧洲的债务问题逐渐显现,已经临近暴发的边缘。
(二)欧洲债务危机的演进欧洲债务危机的发展实际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a、是由冰岛问题引发的外向型债务危机。
b、是中东欧债务问题引发的外来型债务危机。
c、即由希腊引发,蔓延西班牙等国家的传统型债务危机。
二、欧洲债务危机的成因分析(一)外部金融危机的冲击美国次贷危机不仅欧洲的金融行业受到冲击,包括实体经济在内的众多国民经济部门也遭受了沉重打击。
受此影响,欧盟地区各国纷纷出台国内救助计划,使欧元区国家普遍出现了财政赤字不断扩大的状况。
(二)欧元区的经济稳定性欠佳欧元区的许多国家从当初的生产性大国逐步向非生产性的第三产业大国转变,工农业等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降低。
这种转变本身使整个国家经济对资源的依赖程度降低、产值增加、成本下降,但其也有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为第三产业伸缩性和居民消费需求弹性较大,易受外界影响,经济发展欠缺稳定性。
(三)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二战后欧洲各国进入衰退期,政府却普遍采取了提高居民收入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措施,这些高福利措施包括:一是不断提高国内工资水平。
浅谈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摘要: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世界各国都受到影响,中国也不例外。
本文分析了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成因与经过、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之策。
关键词:金融危机—经济影响—对策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成因与经过全球性金融危机人称金融风暴,广义上是形容因金融危机引发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狭义上是指本次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
次级贷款是指那些放贷给信用级别较低和收入证明缺失的借款人的贷款,因而存在较高违约风险。
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主要是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由于风险较大,次级按揭贷款的利率较高,金融机构为获取更多利润,把“次级贷款”门槛降得很低。
在追逐利益的动机下,美国次级贷款规模迅速攀升。
美国是一个低储蓄、高消费的国家,不但国民大手大脚借债消费,而且国家也鼓励大规模负债和超前消费,同时银行监管能力与银行金融创新程度的不匹配监管制度和措施没有及时跟上,加之中介机构的作梗,推动了此次金融危机的产生。
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演变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首先是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导致的与次级债相关的损失,金融机构纷纷出现严重亏损,就是所谓的次贷危机阶段;紧接着次贷危机升级为债务危机,产生了“骨牌效应”,引发了衍生证券跌价,优质债、信用卡债、企业债等全面债务偿还危机,经济出现恶性循环,进入了债务危机阶段;由于心理恐慌和信用缺失的传导,次贷危机向着全面信贷危机演变并恶化,经整个金融链条的不断扩散和升级,促成了美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危机,这是信贷危机阶段;此后美国金融机构把高风险的次级抵押贷款捆包成金融衍生产品推销给全球投资者,使本应的一个区域内发生的房贷危机,快速地经多渠道向国际市场输出,金融危机的不断加剧和蔓延,引发了全球金融风暴,另外多国与美国大型金融机构盘根错节,欧洲、亚洲等诸多国家金融机构受到巨大冲击,使美国的金融危机向全球金融危机发展,进入了全球性金融风暴阶段。
金融危机环境下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激荡与平衡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8-000-012007年爆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蔓延成为金融危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经济和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
就我国的出口而言,金融危机的负面效应日渐显现,并仍将在一定时期内持续。
倾巢之下,焉有完卵。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指出,受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金融危机冲击,世界经济正进入“严重低迷”时期。
世界银行在《2009年全球经济展望》,预测,2008年全球gdp增长率为2.5%,2009年则进一步回落至0.9%,均大大低于2007年3.7%的增速。
美国的金融危机导致全球性市场震荡,使由发展中国家领跑的全球经济增长局面面临“极大不确定性”,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出现大幅度放慢“难以避免”。
此外,预计2009年世界贸易额将下降2.1%,为1982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这对许多依靠出口驱动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将是沉重打击。
金融危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经济和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而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的目标地也主要在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因此这次危机对我国进出口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尤其对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带来巨大冲击,一些出口导向型企业面临着资金回收困难、订单减少的风险。
我国一般性贸易出口收入、贸易顺差、外汇收入等一系列宏观经济指标都发生了重要变化。
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做好进出口贸易工作呢?一、舍出口转内销2月份起,欧盟开始对进口的中国线材征收税率25%的临时反倾销税,6个月后,欧洲委员会决定是否正式征收至少5年的反倾销税。
这给原本脆弱的中小钢材企业雪上加霜。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广东佛山的大批中型钢材企业的出口业务量缩水40%。
25%的关税意味着他们将不得不放弃出口欧洲的生意。
放弃欧洲出口后,产品该转向何地?企业坦言,出口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也越来越难,一些亚洲国家的钢材价格甚至已经低于中国的出口价格。
《国际贸易》论文浅析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影响及相关建议论文作者:指导教师:专业:班级:学号:完成时间:浅析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影响及相关建议[中文摘要:]论文在充分论述外汇储备概念以及我国外汇储备重要性的前提下,以我国今年的外汇储备实际情况作为铺垫,折射出我国国民经济的内部失衡。
透视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影响,我们可以深刻地看出,我国的外汇储备的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
只有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做出及时的应对,稳定人民币汇率,才能是我国外汇储备的安全保障,才能推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外汇储备金融危机国民经济汇率[Abstract]:Papers discussed fully in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concept and Chinese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importance of premise, In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of actual situation this year as matting reflects the national economy in China's internal imbalance. Perspective by the us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caused by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of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we can see that our country profoundly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of security faces unprecedented crisis and challenges. Only to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to make timely response, Stability of RMB exchange rate, ability is Chinese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security,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al economy.[Key Word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Financial crisis National economy Exchange rate一、外汇储备1、外汇储备的含义及组成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
由于我国仍然存在一定的资本管制,次贷危机通过金
融渠道对中国经济的稳定与健康的直接影响比较有
限,对中国经济的短期直接影响总体上不会太大。但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与美国、全球经济之间的
联系日益密切,因此,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长期发展
中的间接影响不可低估。
直接影响:比较有限
☆ 国内金融机构损失有限 国内一些金融机构购买了部分涉及次贷的金融产品。由于我国国内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从事境外信用衍生品交易管制仍然比较严格,这些银行的投资规模并不大。虽然还没有明确的亏损数据,但这些银行的管理层普遍表示,由于涉及次贷的资金金额比重较小,带来的损失对公司整体运营而言,影响轻微,少量的损失也在银行可承受的范围内。[详细] ☆ 国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
一方面,会直接加剧国内金融市场的动荡;另一
方面,外部市场的持续动荡会从心理层面影响经济主
体对中国市场的长期预期。以2008年年初为例,部分
国际知名大型金融机构不断暴露的次贷巨亏引发了
一轮全球性的股灾。1月份,全球股市有5.2万亿美元
市值被蒸发,中国A股以21.4%的跌幅位居全球跌幅
的前列。[详细]
间接影响:不可低估
☆ 出口增长可能放缓 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占 ☆ 货币政策面临两难抉择
一方面,美欧等主要经济体开始出现信贷萎缩、
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从经济总量上看,出口在GDP中的比重不断升高,2006年超过1/3,2007年虽然增速有所回落,仍增长了25.7%。从就业上看,外贸领域企业的就业人数超过8000万人,其中,加工贸易领域就业近4000万人。2001年以来,在所有的对外出口中,中国对美国出口比重一直保持在21%以上,出口增长速度也很快。 企业获利下降等现象,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出现衰退
的可能性加大。另一方面,全球的房地产、股票等价
格震荡加剧,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市场粮食、黄金、石
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加
大。所以,我国不但要面对美国降息的压力,而且要
应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这些都使货币政策面临两
难的抉择。[详细]
☆ 国际收支不平衡可能加剧 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从经济总量上看,出口在GDP中的比重不断升高,2006年超过1/3,2007年虽然增速有所回落,仍增长了25.7%。从就业上看,外贸领域企业的就业人数超过8000万人,其中,加工贸易领域就业近4000万人。2001年以来,在所有的对外出口中,中国对美国出口比重一直保持在21%以上,出口增长速度也很快。 ☆ 人民币升值预期可能加大
一方面,美欧等主要经济体开始出现信贷萎缩、
企业获利下降等现象,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出现衰退
的可能性加大。另一方面,全球的房地产、股票等价
格震荡加剧,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市场粮食、黄金、石
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加
大。所以,我国不但要面对美国降息的压力,而且要
应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这些都使货币政策面临两
难的抉择。[详细]
美国次债危机最大的赢家--高盛
☆ 重奖功臣1亿美元 美国最大的投资银行高盛公司在最近的股东大会上正式宣布,将给CEO布兰克芬发一个约1 亿美元的“超级大红包”,以奖励他在应对次贷危机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在次级贷款危机尚未全面爆发之前,布兰克芬和他的团队就意识到未来前,布兰克芬和他的团队就意识到未来花旗等还在买入次级贷款的时候,高盛就大举沽空次级贷资产。[详细] ☆ 沽空次贷化解危机
在高盛宣布重奖布兰克芬等公司高管的同时,公
司还对外发布了2007 财务年报。在这份财务年报中,
高盛业绩再创新高。净收入、净利润、每股收益均破
纪录。高盛的2007 年财年净收入459.9 亿美元,净
利润116 亿美元,每股收益达到24.73 美元,比去年
上涨22%,净资产回报率达到32.7%。高盛表示,公司
在美国、欧洲以及亚洲市场均取得了历史最高业绩。
[详细]
☆ “危机才过去三分之二”
仅从外表看,布兰克芬和人们想象的那种华尔街巨头相去甚远。他
是那种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拥有极度聪明头脑的小个子。布兰克芬身材不
高,而且有点秃顶。如今,布兰克芬已经将目光瞄准未来。对于次贷危
机,他认为还远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我们还没有到放松警惕的时候,
我想现在大概才过去三分之二。2008 年,我们的日子会非常艰难。次贷危机对信贷市场冲击最为严重,这不仅仅针对华尔街,对于普通民众更加如此。不要忘了,我们正在经历这场危机,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