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术后腹腔种植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78.00 KB
- 文档页数:3
2020年第四节原发性肝癌病人的护理一、A11、肝癌患者术前肠道准备中,口服新霉素的主要目的是A、减轻腹压B、增加肠蠕动C、减少氨的产生D、减少胃肠道出血E、防止便秘2、以下有关肝动脉插管化疗的病人护理叙述不正确的是A、严格无菌操作B、注药后用肝素液冲洗导管C、若出现发热,应使用抗菌药物D、定期局部换药E、剧烈腹痛时应警惕其他部位动脉栓塞及胆囊坏死等并发症3、为明确肝内占位病变的性质,下列检查项目最有意义的是A、谷丙转氨酶B、谷草转氨酶C、甲胎蛋白D、癌胚抗原E、乳酸脱氢酶4、原发性肝癌主要转移的部位是A、肝内B、肺C、左锁骨上淋巴结D、骨E、腹腔内种植5、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关系最密切的疾病是A、甲型肝炎B、乙型肝炎C、肝脓肿D、中毒性肝炎E、肝棘球蚴病6、资料表明,肺癌的一个最重要致病因素是A、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B、长期接触致癌物质C、长期吸入污染的空气和烟尘D、长期大量吸烟E、长期接触石棉、铬、镍等物质7、下列因素中,可能成为原发性肝癌最主要促进因素的是A、油腻饮食B、乙型肝炎病毒C、亚硝胺类化学物质D、酒精肝E、吸烟8、原发性肝癌患者的饮食宜A、高蛋白高脂肪B、高蛋白高糖C、高蛋白低维生素D、高脂肪高糖E、高蛋白高维生素9、在我国诱发原发性肝癌最主要的疾病是A、甲型肝炎B、乙型肝炎C、肝脓肿D、肝棘球蚴病E、血吸虫性肝硬化10、原发性肝癌患者突然出现腹部剧痛及腹膜刺激征,首先应考虑的是A、肝癌腹膜转移B、肝癌结节破裂C、急性胃穿孔D、急性胆囊炎E、急性胰腺炎11、原发性肝癌肝区疼痛的特点是A、间歇性隐痛B、持续性钝痛C、阵发性绞痛D、刀割样疼痛E、烧灼样疼痛12、目前根治原发性肝癌最好的方法是A、手术治疗B、化学药物治疗C、放射线治疗D、免疫治疗E、中医药治疗13、肝癌非手术治疗首选的是A、肝动脉插管化疗B、全身化学药物治疗C、放射线治疗D、免疫治疗E、中医药治疗14、肝癌患者最常见和最主要的症状是A、肝区疼痛B、低热C、腹胀、乏力D、食欲缺乏E、消瘦15、对诊断原发性肝癌具有较高特异性的检查是A、放射性核素肝扫描B、B超C、CTD、血清甲胎蛋白测定E、选择性肝动脉造影16、严重肝脏疾病患者手术前,最需要补充的维生素是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KE、维生素E17、肝癌患者术前肠道准备最主要的目的是A、预防术中污染B、有利切口愈合C、预防术后血氨增高D、预防术后肠道感染E、预防腹腔脓肿的形成18、肝癌高发人群普查的方法是A、AFP和B超B、放射性核素肝扫描C、肝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D、选择性肝动脉造影E、CT检查19、我国最常见的肝癌类型是A、混合型B、巨块型C、肝细胞型D、胆管细胞型E、弥漫型二、A21、男性,66岁,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行肝叶切除术后3天,出现嗜睡、烦躁不安、黄疸、少尿等,应考虑A、胆汁性腹膜炎B、膈下脓肿C、肝性脑病D、休克E、内出血2、某肝癌病人做肝叶切除术后第1天,病人感腹痛、心慌、气促、出冷汗,血压12/8kPa,首选应考虑并发了A、胆汁性腹膜炎B、肠梗阻C、肝断面出血D、膈下脓肿E、阑尾炎3、患者女,52岁。
・926・中国卫生统计2020年12月第37卷第6期结直肠癌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572000)张美娟【提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分析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具有完整病例资料的、行手术治疗的796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
术后发生腹腔感染122例,设为感染组;术后未发生腹腔感染674例,设为对照组。
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分期、合并疾病等)、围术期资料(如:术前ASA评分、腹腔镜使用情况、吻合器使用情况等)。
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及围术期资料,将有统计学差异(P<0.05)的变量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结果合并糖尿病、联合脏器切除、手术时间三2.5h、术后发生吻合口痿、引流管留置时间M10d、住院时间M30d为结直肠癌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
术中使用吻合器为结直肠癌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保护性因素(P<0.05)。
结论在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也要积极的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以降低术后腹腔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结直肠癌腹腔感染手术危险因素【中国分类号】R619+.3【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2-3674.2020.06.033结直肠癌为胃肠道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1]。
手术切除为临床主要治疗方法,然而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影响了预后,也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腹腔感染为结直肠癌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手术部位感染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积极地采取预防措施及相应的对策,有效地降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腹腔感染的发生率,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0-3]。
本研究通过收集近年来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旨在为预防术后腹腔感染的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客观依据。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一、概述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以下简称肝癌) 是常见恶性肿瘤。
由于起病隐匿,早期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进展迅速,确诊时大多数患者已经达到局部晚期或发生远处转移,治疗困难,预后很差,如果仅采取支持对症治疗,自然生存时间很短,严重地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CC)、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和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细胞癌混合型等不同病理类型,在其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不同;由于其中HCC占到90%以上,故本文所指的“肝癌”主要是指HCC。
二、诊断技术和应用(一)高危人群的监测筛查。
我国肝癌的病因因素,主要有肝炎病毒感染、食物黄曲霉毒素污染、长期酗酒以及农村饮水蓝绿藻类毒素污染等,其他肝脏代谢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隐原性肝病或隐原性肝硬化。
由于肝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有效治疗和长期生存至关重要,因此,十分强调肝癌的早期筛查和早期监测。
常规监测筛查指标主要包括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和肝脏超声检查(US)。
对于≥40岁的男性或≥50岁女性,具有HBV和/或HCV感染,嗜酒、合并糖尿病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一般是每隔6个月进行一次检查。
一般认为,AFP是HCC相对特异的肿瘤标志物,AFP持续升高是发生HCC的危险因素。
新近,有些欧美学者认为AFP的敏感性和特异度不高,2010版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指南已不再将AFP作为筛查指标,但是我国的HCC大多与HBV感染相关,与西方国家HCC致病因素不同(多为HCV、酒精和代谢性因素),结合国内随机研究(RCT) 结果和实际情况,对HCC的常规监测筛查指标中继续保留AFP。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肝癌的亚临床前期是指从病变开始至诊断亚临床肝癌之前,患者没有临床症状与体征,临床上难以发现,通常大约10个月时间。
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肺转移1例发表时间:2017-10-24T14:32:08.460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28期作者:冉恒泉熊勇孙昌勤[导读] 患者男性,53岁,因“右上腹隐痛1周”于2016年8月入院。
(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肝胆胰外科四川攀枝花 617017)【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8-0081-01全球范围内,肝癌在癌症相关死亡率中男性患者中排第2位,女性患者中排第6位。
2012年全球肝癌新发病例约782 500例,肝癌死亡病例745 500例,而我国就占据了50%的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1]。
目前肝癌的治疗手段主要有手术切除、肝移植、消融治疗、经动脉化疗栓塞(transhepatic arterial chemotherapy and embolization,TACE)、姑息治疗等。
早期肝癌多选择手术切除、肝移植或消融治疗,中期肝癌主要选择TACE,进展期肝癌可选择药物治疗,对于晚期肝癌主要是支持治疗。
即使早期肝癌经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也仅在70%左右,而5年复发率却高达70%[2]。
而肝癌术后的复发或转移病灶的治疗,目前尚无规范有效的措施。
根据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推荐,对于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靶向药物索拉菲尼。
索拉菲尼是一种多激酶抑制剂,主要靶点有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factor receptors,VEGFRs)、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s,PDGFRs)和KIT等。
和索拉菲尼类似,甲磺酸阿帕替尼也是一种靶向药物,不过它的靶点仅限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factor receptor-2,VEGFR-2)。
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多因素分析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以提高直肠癌根治疗效。
方法: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13年我院148例直肠癌根治术后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
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病理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与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有关。
多因素分析显示,Dukes’分期是影响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重要因素。
结论:Dukes’分期是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重要危险因素。
标签:直肠肿瘤;复发;转移;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直肠癌是我国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
外科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虽然外科手术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术后总的5年生存率仍在50%左右[1],病死率高达80%~90%。
术后复发和转移是其死亡的重要原因。
本文回顾性分析148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合文献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术后复发的关系,探讨大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高危因素,以期为临床制定术后个体化治疗及预防方案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0年1月2013年12月间,经本院手术后病理确诊且随访资料完整的直肠癌患者共148例。
全部病例经病理确诊,病理分期参照我国大肠癌协作组2002年制订的病理分期方案。
且复发转移病例经临床病理、CT、B 超、X线片等证实。
其中:男性80例,女性68例,男女之比为1.17:1;年龄22-71岁,平均54.2岁。
入选标准:手术为根治性;术后复发转移情况明确;术后随访满3年。
排除标准:直肠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肛管癌病例;家族性息肉病恶变病例;148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见(表1)。
1.2 随访对本组经过根治性手术治疗的148例患者,利用其病案记录资料,以首次根治手术治疗作为观察的起点,出现术后复发转移为随访终点。
术后第1年每3个月患者住院或门诊复查随访,以后每6个月门诊随访1次。
随访截止日期为2013年12月。
临床诊疗规范|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完整版)1、概述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1-2]。
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和HCC-ICC混合型3种不同病理学类型,3者在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差异较大,其中HCC占85%~90%。
因此,本规范中的“肝癌”指HCC。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肝癌诊疗行为,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于2017年6月主持制定和颁布了《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
该规范的颁布反映了当时我国肝癌诊断和多学科综合治疗以及研究的状况,对规范肝癌诊疗的临床行为、改善肝癌病人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以及优化医疗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2017年至今,在肝癌的诊断、分期及治疗方面国内外新出现了许多符合循证医学原则的高级别证据,尤其是适应中国国情的研究成果。
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委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组织全国肝癌领域的多学科专家,结合目前肝癌临床研究的实际,修订并更新形成《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以下简称规范)。
本规范参照的循证医学证据等级按照《牛津循证医学中心2011版》进行分级(附录1)。
2 筛查和诊断2.1 肝癌高危人群的监测筛查对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有助于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肝癌疗效的关键。
在我国,肝癌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具有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过度饮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长期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各种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人群,尤其是年龄>40岁的男性风险更大。
原发性肝癌病人的诊疗及护理试题及答案A1型题1.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是()[单选题]*A、肝√B、肾C、心D、脑E、胃2.肝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单选题]*A、肝窦B、肝小管C、肝小叶√D、肝细胞索E、肝门3.肝脏每天分泌胆汁的量是()[单选题]*A、100~300mlB、300~500mlC、500~800mlD、600~1000ml√E、1000~1200ml4.常温下一次阻断入肝的血流时间不应超过()[单选题]*A、3~5分钟B、5~10分钟C、8~15分钟D、10~20分钟√E、30分钟5.原发性肝癌最容易转移的部位是()[单选题]*A、肝内√B、肺C、左锁骨上淋巴结D、骨E、腹腔内种植6.原发性肝癌肝外血行转移最多见于()[单选题]*A、肠B、胰腺C、脑D、肺√E、骨7.以下与原发性肝癌发病无关的因素是()[单选题]*A、亚硝胺类致癌物B、病毒性肝炎C、肝硬化D、肝脓肿√E、水土因素8.原发性肝癌的淋巴转移至()最多。
()[单选题]*A、胰腺周围B、腹膜后C、肝门淋巴结√D、主动脉旁E、锁骨上淋巴结9.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癌种局限于1个肝叶内,可作()[单选题]*A、半肝切除B、肝叶切除√C、三叶切除D、肝段或次肝段切除E、根治性局部肝切除10.对诊断原发性肝癌具有较高特异性的检查是()[单选题]*A、放射性核素肝扫描B、B超C、CTD、血清甲胎蛋白测定√E、选择性肝动脉造影11.原发性肝癌最常见和最主要的症状是(),半数患者以此为首发症状。
()[单选题]*A、肝区疼痛√B、食欲减退C、肝大与肝肿块D、肝性脑病E、上消化道出血12.肝癌的术前护理措施中,不正确的是()[单选题]*A、高蛋白、高脂肪、高维生素饮食√B、适量输血浆或白蛋白C、术前2天口服肠道不吸收抗生素D、术前晚、术晨清洁灌肠E、配血宜鲜血与库血各半13.中、晚期肝癌的主要体征表现为()[单选题]*A、肝区疼痛B、肝大与肝肿块√C、食欲减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