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杯】(符小燕)漆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的优化
- 格式:docx
- 大小:470.51 KB
- 文档页数:29
摘要为筛选高温淀粉酶高产菌株,利用淀粉酶水解圈作筛选模型,从稻田中采集土样,筛选得到产淀粉酶能力较高的菌株E10。
为提高菌株产酶能力,进行了碳源种类及浓度,氮源种类及浓度,无机盐种类及浓度,pH 值,种龄及接种量、温度、时间的单因素试验,并对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了L 9(34)正交优化试验。
结果表明:最佳产酶发酵培养基为2.0%麸皮、0.1%硝酸钾、0.25%氯化钙,最适初始pH 值为6.0。
最适产酶条件为种龄24h ,接种量7mL ,于36℃下培养48h 。
在优化条件下,菌株产酶活力可达180.94IU/mL 。
关键词高温淀粉酶;高产菌株;筛选;发酵条件中图分类号TQ92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4)07-0240-04Screening of High-yield Strain Producing Thermostable Amylase and Optimization of Enzyme ProductionYI Zheng-xuan ZHAO Tong SHI Xuan WANG Zheng LI Li-heng *(College of Bio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128)Abstract In order to screen a high-yield strain producing thermostable amylase ,starch hydrolysis circle was employed as a screening model.The E10strain achieved from the paddy field soil has high capacity of enzyme production.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apability of enzyme production of E10,the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s was conducted for the kinds and concentrations of carbon source ,the kinds and concentrations of nitrogen source ,the kinds and concentrations of inorganic salt ,pH value ,seed age ,inoculate volume ,temperature and time ,then the L 9(34)orthogonal optimization test for the fermentation medium and conditions was carried ou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est fermentation medium of the enzyme production of E10was 2.0%wheat bran ,0.1%KNO 3,0.25%CaCl 2,initial pH value of 6.0.The optimal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of the enzyme production of E10were 24hours of seed age ,7mL of inoculates volume ,36℃of culture temperature ,48hours of time.Under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 ,the enzyme production of E10reached 180.94IU/mL.Key words thermostable amylase ;high-yield strain ;screening ;fermentation condition高温淀粉酶高产菌株筛选及产酶条件优化易征璇赵彤师旋王征李立恒*(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淀粉酶是水解淀粉和糖原的酶类总称,广泛分布于动物(唾液、胰脏等)、植物(麦芽、山萮菜)及微生物中,是最早实现工业生产并且迄今为止用途最广、产量最大的酶制剂品种[1]。
产纤维素酶菌种的筛选与优化一、菌种筛选的原理与方法菌种筛选的原理是通过筛选产纤维素酶活性高、产量大的菌种。
常用的菌种筛选方法有以下几种:1.传统菌种筛选:分离环境中的纤维素降解菌株,通过纤维素酶活性测定筛选产纤维素酶能力较强的菌株,再通过多次温育和活性测定,逐步筛选出高活性的菌株。
2.显性菌种筛选:利用纤维素酶结构上保守的区域设计引物,在环境DNA中扩增出纤维素酶基因片段,使用这些基因片段进行克隆构建,然后在宿主中进行表达,通过纤维素酶活性测定筛选产纤维素酶能力较强的菌株。
3.基因工程菌种筛选:利用已知纤维素酶的基因进行基因工程,通过载体导入宿主细胞中,通过外源表达基因,从而获得产纤维素酶菌种。
二、菌种优化的原理与方法菌种优化的原理是通过改变菌株基因组或环境条件,提高纤维素酶产量和活力。
常用的菌种优化方法有以下几种:1.自然进化优化:通过长期培养,逐渐挑选出产酶能力强、极端环境适应能力强的突变菌株。
2.诱变优化:利用物理、化学或基因工程等方法对菌株进行诱变,通过筛选获得产纤维素酶能力强、菌株稳定的变种。
3.基因工程优化:利用已知纤维素酶的基因进行基因编程,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菌株基因组进行改造,以提高纤维素酶的产量和活力。
三、未来的研究方向1.菌种筛选方法的改进与创新:应综合运用传统筛选、显性筛选和基因工程筛选等方法,发展新的高效、快速的菌种筛选方法。
2.菌种优化技术的优化与提高产量、活性:要通过生理、代谢工程的方法改造纤维素酶产生菌,提高纤维素酶的产量和活力。
3.开发新型纤维素酶菌株:从不同环境中分离筛选出产酶能力强的菌株,进一步发现和研究产纤维素酶的新菌株。
4.提高纤维素酶产量与废弃物转化率的研究:将纤维素酶应用于废弃物转化过程,提高纤维素酶产量和转化率。
综上所述,产纤维素酶菌种筛选与优化的研究是促进纤维素酶应用的关键。
通过不断改进筛选和优化方法,进一步开发新的菌种,提高纤维素酶的产量和活力,将对纤维素酶的应用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碱性脂肪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的优化摘要利用筛选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出了产碱性脂肪酶活性较高的菌株bl1011。
经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
运用单因素试验和均匀试验优化了bl1011菌株摇瓶产酶培养基和最佳发酵条件。
在培养基为麦芽糖2.5%,蛋白胨3.0%,大豆油0.5%,k2hpo4 0.2%,培养条件为起始ph值7.5,温度33 ℃,转速180 r/min,装液量20 ml,发酵周期为60 h的条件下,酶活力达到最高,为223 u/ml。
关键词脂肪酶;筛选;发酵优化;均匀试验中图分类号 q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2-0274-03脂肪酶(lipase,e.c.3.1.1.3,又称三酰基甘油水解酶)是一种特殊的酯键水解酶,能在油水界面催化油脂水解,生成甘油和脂肪酸,具有化学选择性和底物选择性[1]。
脂肪酶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轻纺、皮革、香料、化妆品、洗涤剂、有机合成、医药等领域[2]。
尽管自然界中产脂肪酶的微生物很多,但用于商业化生产的细菌很少,主要有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色杆菌属(chromobacterium)、产碱杆菌属(alkaligenes)、节杆菌属(arthrobacter)[3]。
假单胞菌产碱性脂肪酶国内外虽有研究,但酶活力均不高[4]。
该研究通过罗丹明b平板法快速筛选出一株产碱性脂肪酶能力较强的菌株,并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研究。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1.1.1 菌株。
细菌:bl1001-1020;酵母:bl2001-2015;霉菌:bl3001-3025。
试验菌株均由郑州轻工业学校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酶分子工程研究室保藏。
1.1.2 培养基。
①种子培养基。
高产乙酸乙酯酵母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冉霞;肖雨荷;蔡晶钰;刘智文;朱家豪;汪江波;余启
【期刊名称】《中国酿造》
【年(卷),期】2024(43)5
【摘要】该研究以产酯酵母为研究对象,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测定菌株的乙酸乙酯产量并筛选高产乙酸乙酯的酵母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并以乙酸乙酯产量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
结果表明,筛选得到一株高产乙酸乙酯的酵母菌株P-3,乙酸乙酯产量为134.32 mg/L。
菌株P-3被鉴定为库德里阿兹威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其产乙酸乙酯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0℃,乙醇体积分数18%,发酵时间4 d,在此条件下,乙酸乙酯产量达到281.47 mg/L,比优化前提高
109.55%。
【总页数】6页(P105-110)
【作者】冉霞;肖雨荷;蔡晶钰;刘智文;朱家豪;汪江波;余启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工业发酵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发酵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微生物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62.3
【相关文献】
1.高产谷胱甘肽面包酵母菌种的筛选与发酵条件优化
2.水果表面高产γ-氨基丁酸酵母菌菌株的筛选、鉴定和发酵条件优化
3.水蜜桃酒速酿酵母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4.一株高产己酸乙酯酵母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5.产胞外多糖酵母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产酶条件优化”资料合集目录一、耐低温降解纤维素菌株筛选、鉴定及产酶条件优化二、脂肪酶高产菌株筛选、产酶条件优化及脂肪酶大量纯化研究三、一株纤维素酶真菌的筛选鉴定及产酶条件优化四、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发酵产酶条件优化及酶学特性研究五、一株产纤维素酶的暹罗芽孢杆菌筛选及产酶条件优化六、烟草秸秆废弃物中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产酶条件优化七、耐低温降解纤维素菌株筛选、鉴定及产酶条件优化八、产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菌株分离、产酶条件优化与酶学特性研究九、脂肪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优化耐低温降解纤维素菌株筛选、鉴定及产酶条件优化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生物可降解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变得日益重要。
其中,纤维素作为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之一,其降解和利用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然而,纤维素的降解需要特定的微生物菌株,尤其在低温环境下,筛选和鉴定具有耐低温特性的纤维素降解菌株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从不同环境中收集了多种微生物,通过在低温条件下筛选,我们成功获得了一株具有良好耐低温性能的纤维素降解菌株。
该菌株可以在低温条件下有效降解纤维素,并且表现出较高的酶活性。
为了进一步了解该菌株的特性,我们采用了多种分子生物学和生理学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
结果表明,该菌株属于一个名为Xylanimonas 的属,这是一个在纤维素降解方面具有良好前景的菌种。
接下来,我们对该菌株的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我们发现该菌株的最佳产酶条件为:温度20℃,pH值为6.5,在含有1%纤维素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
在此条件下,该菌株的酶活性达到了最大值。
总的来说,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具有耐低温特性的纤维素降解菌株,并对该菌株的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
这为纤维素的生物降解和利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有助于推动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发展和环保事业的发展。
脂肪酶高产菌株筛选、产酶条件优化及脂肪酶大量纯化研究一、引言脂肪酶(Lipases)是一类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作用的酶,它们能够水解脂肪,生成脂肪酸和甘油。
高温淀粉酶高产菌株筛选及产酶条件优化作者:易征璇赵彤师旋王征李立恒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第07期摘要为筛选高温淀粉酶高产菌株,利用淀粉酶水解圈作筛选模型,从稻田中采集土样,筛选得到产淀粉酶能力较高的菌株E10。
为提高菌株产酶能力,进行了碳源种类及浓度,氮源种类及浓度,无机盐种类及浓度,pH值,种龄及接种量、温度、时间的单因素试验,并对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了L9(34)正交优化试验。
结果表明:最佳产酶发酵培养基为2.0%麸皮、0.1%硝酸钾、0.25%氯化钙,最适初始pH值为6.0。
最适产酶条件为种龄24 h,接种量7 mL,于36 ℃下培养48 h。
在优化条件下,菌株产酶活力可达180.94 IU/mL。
关键词高温淀粉酶;高产菌株;筛选;发酵条件中图分类号 TQ9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7-0240-04Screening of High-yield Strain Producing Thermostable Amylase and Optimization of Enzyme ProductionYI Zheng-xuan ZHAO Tong SHI Xuan WANG Zheng LI Li-heng *(College of Bioscience and Technology,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Hunan 410128)Abstract In order to screen a high-yield strain producing thermostable amylase,starch hydrolysis circle was employed as a screening model. The E10 strain achieved from the paddy field soil has high capacity of enzyme produc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apability of enzyme production of E10,the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s was conducted for the kinds and concentrations of carbon source,the kinds and concentrations of nitrogen source,the kinds and concentrations of inorganic salt,pH value,seed age,inoculate volume,temperature and time,then the L9(34) orthogonal optimization test for the fermentation medium and conditions wa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est fermentation medium of the enzyme production of E10 was 2.0% wheat bran,0.1%KNO3,0.25% CaCl2,initial pH value of 6.0. The optimal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of the enzyme production of E10 were 24 hours of seed age,7 mL of inoculates volume,36 ℃ of culture temperature,48 hours of time. Under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the enzyme production of E10 reached 180.94 IU/mL.Key words thermostable amylase;high-yield strain;screening;fermentation condition淀粉酶是水解淀粉和糖原的酶类总称,广泛分布于动物(唾液、胰脏等)、植物(麦芽、山萮菜)及微生物中,是最早实现工业生产并且迄今为止用途最广、产量最大的酶制剂品种[1]。
产脂肪酶菌株C7828-5的筛选、鉴定以及产酶条件的优化麻琼丽;张家明
【期刊名称】《工业微生物》
【年(卷),期】2010(0)6
【摘要】以花生油为唯一碳源,从海口市各地被油脂污染土样中分离筛选出1株中温碱性脂肪酶菌株C7828-5.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该菌所产脂肪酶的最适温度为37 ℃,最适pH为8.0.优化了菌株的产酶条件,最适产酶培养基(g/L)为:蔗糖5、牛肉膏20、(NH4)2SO4 1、MgSO4·7H2O 0.5、CaCl2 0.5,聚乙烯醇花生油乳化液120 mL,发酵72 h,获得高达8.08 U/mL的脂肪酶表达量.
【总页数】6页(P39-44)
【作者】麻琼丽;张家明
【作者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海南,海口,571101;海南大学,农学院,海南,海口,57110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海南,海口,571101;海南大学,农学院,海南,海口,5711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3
【相关文献】
1.产脂肪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产酶条件优化 [J], 胡珺;杜新凯;王常高;林建国;杜馨;蔡俊
2.产脂肪酶菌株的筛选、鉴定与产酶条件优化 [J], 黎小军;谢莲萍;刘建宏;朱婷婷;刘蓉
3.产脂肪酶菌株筛选及柠檬酸杆菌产酶条件优化 [J], 张晶晶;刘金峰;牟伯中;杨世忠
4.高产脂肪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产酶条件优化 [J], 刘延波;邢星月;赵志军;刘宁;潘春梅;孙西玉
5.产脂肪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产酶条件优化 [J], 吴子君;陈思沅;杜昭君;胡双;李海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果胶酶高产菌株筛选发酵条件优化以及酶学性质的研究果胶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了提高果胶酶的产量,本研究旨在筛选果胶酶高产菌株,并优化其发酵条件,同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
首先,我们从自然环境中采集了一系列样品,包括土壤和水体样品。
然后,将这些样品进行稀释并接种到含有果胶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
经过连续传代和筛选,最终从中获得了一株具有较高果胶酶活性的菌株A。
接下来,为了优化菌株A的发酵条件,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实验。
首先是培养基的优化。
我们通过改变碳源、氮源和矿物盐等成分的浓度和组合,最终确定了一种最适合菌株A生长和果胶酶产量的培养基配方。
然后,对于菌株A的培养条件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
我们调整了温度、pH值、培养时间和初始菌体浓度等参数,并通过检测果胶酶活性来评估不同条件下的产酶效果。
最终,找到了最适宜的发酵条件,菌株A在这种条件下果胶酶的产量显著提高。
接下来,我们对菌株A产生的果胶酶进行了酶学性质的研究。
首先是酶活温度和酶活pH的测定。
我们利用不同温度和不同pH值下的底物降解实验,确定了菌株A产生的果胶酶的最适活性温度和最适活性pH。
然后,对菌株A产生的果胶酶进行了酶动力学性质的研究。
我们通过测定果胶酶对果胶的降解效果,建立了不同底物浓度下果胶酶的反应速率曲线,并利用Michaelis-Menten方程对其进行了分析。
最后,我们对菌株A产生果胶酶的产酶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究。
通过基因组测序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应用,我们发现菌株A产生果胶酶的基因和调控机制,为进一步提高果胶酶产量和改良菌株奠定了基础。
总结而言,本研究通过筛选果胶酶高产菌株并优化发酵条件,成功提高了果胶酶的产量。
同时,对果胶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究了其最适工作温度、pH值以及底物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通过对产酶机制的初步探究,为今后果胶酶的应用及菌株改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菌株A产生的果胶酶进行了全面的酶学性质和酶动力学性质的研究,同时对其产酶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究。
漆酶产生菌初筛条件的优化研究
王宜磊;朱陶
【期刊名称】《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3(025)002
【摘要】运用不同底物,不同浓度,不同基础培养基进行了漆酶产生菌初筛条件的优化,找到了愈创木酚、邻联甲苯胺、联苯胺三种较好的底物,及其他们的最适使用浓度和最佳观察时间.
【总页数】3页(P26-27,81)
【作者】王宜磊;朱陶
【作者单位】菏泽师范专科学校,生物系,山东,菏泽,274015;菏泽师范专科学校,生物系,山东,菏泽,2740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36
【相关文献】
1.一株漆酶产生菌的筛选与发酵条件研究 [J], 张强
2.高活性漆酶产生菌的发酵条件优化 [J], 马瑛;贾红华;周华;韦萍
3.产漆酶裂褶菌的筛选及其产酶培养条件优化研究 [J], 赵文娟;徐升运;任平
4.反-Prelog规则羰基还原酶产生菌Debaryomyces castellii ZJB-12032产酶条件优化研究 [J], 姚震;罗希;王亚军;郑裕国
5.一株脂肪酶产生菌的筛选及产酶条件优化研究 [J], 欧阳敏;孙晗笑;莫雪梅;李秀英;张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漆酶工程菌株的构建及其培养条件的研究
刘卫晓;钞亚鹏;钱世钧
【期刊名称】《微生物学报》
【年(卷),期】2004(44)5
【摘要】提取产漆酶白腐菌(Fomelignosus)的总RNA,利用RT-PCR的方法克隆到漆酶的cDNA,并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PIC9k,重组质粒经线性化、电激转化Pichia pastoris GS115、通过底物显色反应筛选到漆酶生产工程菌株.其中2*工程菌株产酶活力较高.培养基、培养温度、诱导用甲醇浓度及培养基中铜离子浓度对该菌产酶活力均有一定的影响.在最适条件下(用含200μmol/L Cu2+的BMMY培养基,于20℃,250r/min;用0.5%甲醇诱导)培养至第6天时,该菌株产酶活力达到最高(1510U/L).
【总页数】4页(P596-599)
【作者】刘卫晓;钞亚鹏;钱世钧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100080;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100080;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1000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3939.9
【相关文献】
1.右旋糖酐蔗糖酶工程菌株的构建及其培养条件的研究 [J], 张洪斌;朱春宝;胡又佳;朱宝泉;王雅洁
2.L—天冬酰胺酶工程菌株培养条件及稳定性 [J], 王颖达;钱世钧
3.人溶菌酶工程菌株培养条件的研究 [J], 郭良栋;钱世钧
4.L-天冬氨酸α-脱羧酶工程菌株的构建及其培养条件研究 [J], 洪敏; 赵春田; 张正波; 吴瑶瑶; 裘娟萍; 白彦兵
5.新月弯孢霉高产漆酶菌株的诱变及其培养条件优化 [J], 房小雪;郑楠;赵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产酶条件优化李争明;张娟;邓中洋;卢凡;秦文胜【摘要】To isolate efficient cellulase-producing bacteria, 180 bacterial isolated from rotten wood, humus, and other soil samples, and 44 were screened from them and confirmed as cellulase-producing bacteria by Gram's iodine solution staining. In the subsequent secondary screening tests, those 44 isolates were cultured in fermentation media and their total cellulase activities(FPase)were measured and compared. The strain J1-3-1, with the highest FPase activity, was identified as Sphingobacterium sp. by 16S rRNA sequence analysis. The optimal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for enzymes production of J1-3-1 were determined.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s, its activities of FPase, CMCase, and β-glucosidase reached 8.76,28.04和7.02 U/mL,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J1-3-1 wasa promising candidate for potential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cellulase.%以腐烂木材、腐殖土等材料作为菌源,从中分离出180个菌株,以期得到具有纤维素酶活性的菌株.采用革兰氏碘液染色法进行定性初筛,获得了44个纤维素酶产生菌株.将此44个菌株发酵培养后,使用滤纸酶活性测定法进行定量复筛,滤纸酶活性最高的是菌株J1-3-1.通过对J1-3-1菌株的16S rRNA的序列测定分析,将J1-3-1鉴定为鞘氨醇杆菌(Sphingobacterium sp.).经对J1-3-1进行产酶发酵条件优化,分别确立了产生最高滤纸酶(FPase)活性、内切葡聚糖酶(CMCase)活性和β-葡萄糖苷酶(β-glucosidase)活性的发酵条件.在最优发酵产酶条件下,菌株J1-3-1的滤纸酶、内切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的最高酶活性分别为8.76、28.04和7.02 U/mL.【期刊名称】《生物技术通报》【年(卷),期】2015(031)005【总页数】7页(P146-152)【关键词】纤维素酶产生菌;筛选;鉴定;发酵;鞘氨醇杆菌【作者】李争明;张娟;邓中洋;卢凡;秦文胜【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微藻实验室工业发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湖生态修复及藻类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68;湖北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微藻实验室工业发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湖生态修复及藻类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68;湖北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微藻实验室工业发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湖生态修复及藻类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68;湖北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微藻实验室工业发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湖生态修复及藻类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68;Department of Biology,Lakehead University,Ontario,P7B 5E1,Canada【正文语种】中文随着人口的膨胀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全球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幅提升,其中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耗的85%以上[1,2]。
《一株产香酵母的筛选、鉴定及其产香条件的优化研究》一、引言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产香酵母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产香酵母能够产生丰富的香气成分,为食品增添独特的风味。
因此,筛选、鉴定一株具有优良产香性能的酵母,并对其产香条件进行优化研究,对于提高食品品质、丰富食品风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一株产香酵母的筛选、鉴定,以及对其产香条件的优化研究,为食品工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1)样品来源: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食品中采集酵母样品。
(2)培养基:采用酵母提取物、蛋白胨等成分配制酵母培养基。
2. 方法(1)产香酵母的筛选:从样品中分离、纯化酵母,通过初步的产香实验,筛选出具有优良产香性能的酵母。
(2)酵母鉴定: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筛选出的产香酵母进行鉴定。
(3)产香条件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温度、pH、糖浓度、氮源等产香条件对酵母产香性能的影响,优化产香条件。
三、结果与分析1. 产香酵母的筛选结果经过初步的产香实验,从采集的样品中筛选出一株具有优良产香性能的酵母,命名为“XY-1”。
该酵母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产生丰富的香气成分。
2. 酵母鉴定结果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出XY-1酵母属于假丝酵母属(Candida)的一种。
其形态特征为圆形或椭圆形,具有典型的出芽生殖特性。
生理生化试验结果表明,XY-1酵母能够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具有较广的代谢范围。
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显示,XY-1酵母的序列与假丝酵母属其他菌株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3. 产香条件优化结果(1)单因素实验结果: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温度、pH、糖浓度、氮源等产香条件对XY-1酵母产香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8-32℃,适宜的pH值为5.5-6.5,适宜的糖浓度为5%-8%,适宜的氮源为蛋白胨或酵母提取物等。
(2)正交实验结果: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进一步优化了产香条件。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
大学生科技创新
漆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和产酶条件的优化
符小燕 刁惠萍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
指导教师 林俊芳 研究员
学院名称 食品学院 专业名称 03食品科学与工程
摘 要
漆酶是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Laccase ,p-diphenol
oxidase ,EC1.10.3.2),具有降解木质素,去除酚类和芳胺类化合物的毒性作用,
漆酶的造纸工业,环境保护,食品工业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课题主要选取实
验室现有的大型真菌,及从野外采集华南地区特色菌株进行产漆酶菌株的初筛,
并进行产酶条件的研究。实验结果如下:
(1) 用PDA-Bavendamn方法进行漆酶菌株的初筛。从69个土样和本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
实验室现有的大型真菌菌株共200株,筛选出两个漆酶野生菌株M1、M2及十
六个大型真菌漆酶菌株。
(2) 选取两个野生菌株M1、M2和一个大型真菌菌株(菌株2号)进行
液体发酵,优化产酶培养条件。
① 比较研究了天然马铃薯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对菌株
M1,M14的产酶的影响。与其他培养基相比,添加有淀粉的PDA培养基漆酶
活性较高。
② 对于菌株2号,摇瓶培养比静止培养能明显加快产酶的速度,缩短了最
高产酶的天数。
③ 不同碳源对菌株2号漆酶的分泌的影响很大,产漆酶最好的碳源是麦
芽提取物,其次是淀粉和葡萄糖,最低的是蔗糖。
④ 不同的葡萄糖添加量对菌株2号漆酶分泌影响不显著。
⑤ 不同的氮源对菌株2号分泌漆酶活性影响很大,与无机氮相比,有机氮
对漆酶分泌影响较大。最佳的氮源是酪蛋白胨,其次是酵母膏,漆酶活性最低是
硝酸铵。
⑥ 铜离子的菌株2号漆酶分泌影响较大,与对照(铜离子浓度0mmol/L)
相比,添加铜离子达到终浓度为0.1mmol/L,漆酶最高活性提高3倍。
(3) 比较目前研究最多的漆酶菌株侧耳和菌株2号分泌漆酶最高酶活,得出
本实验筛选得到的菌株2号的最高酶活明显比侧耳的高,差不多是侧耳分泌漆
酶最高酶活的2倍。
关键词 漆酶 筛选 产酶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