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模型
- 格式:docx
- 大小:22.40 KB
- 文档页数:4
人体解剖学实验二:人体骨架的观察人体骨架是构成人体内部支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体内部保护器官和运动器官必要的基础。
通过人体解剖学实验二,可以进一步认识人体骨架的构成、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知识,促进对人体内部结构的理解和掌握。
一、实验目的•了解人体骨架的基本构成和结构形态;•掌握人体骨骼命名规则;•学会人体骨骼的形态结构特征;•能够识别并描述人体骨骼的生理功能。
二、实验材料1.人体骨架模型;2.人体骨骼图谱;3.解剖刀。
三、实验方法1.观察人体骨架模型,了解骨骼的分布和结构特点。
2.使用人体骨骼图谱,学习各部位骨骼的名称和命名规则。
3.逐个观察人体骨骼,并记录下其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
四、实验步骤1.将人体骨架模型放在实验台上,仔细观察模型中的各个组成部分,理解人体骨架的分布结构和基本形态。
2.通过对人体骨骼图谱的学习,了解骨骼的命名规则和各部位骨骼的名称。
3.对人体骨骼进行逐一观察和分析。
从各个角度观察,比较不同骨骼之间的异同点,并记录下来。
4.针对各个部位骨骼的特征和功能进行描述。
包括:–头颅骨骼:由颅骨、上颌骨、下颌骨等组成,保护大脑、眼睛、口鼻等重要器官,为听觉和平衡提供支持和保护。
–脊柱骨骼:由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等组成,支撑身体,保护脊髓,提供运动、支撑、保护神经、调节身体姿态和平衡等功能。
–肋骨:共有12对,连接于胸椎和胸骨,保护心和肺,起支撑和保护作用。
–前肢骨骼:由锁骨、肩胛骨、上肢骨骼和手骨组成,支持和保护躯干,为手的运动提供支撑。
–后肢骨骼:由骨盆、股骨、膝骨、腓骨、胫骨和足骨等组成,支撑身体,提供运动、支撑、保护神经和调节姿态平衡等功能。
五、实验结果通过对人体骨架进行观察和分析,我们深入认识了人体骨骼的基本构成和结构,掌握了各部位骨骼的名称和命名规则,也了解了不同骨骼之间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
这些知识对于我们进一步掌握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原理和规律,也为日后的医疗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人体模型讲解医学人体模型讲解,这里介绍了两种最常见的人体骨骼骨架,四肢骨和躯干部位。
在这些骨架上装有肌肉和软组织,还包括韧带、血管等一切可以想象到的东西。
它们都被固定在一块木板或塑料片上,使得这个“活”起来的人体形态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
我国古代就已掌握了用石膏制成人体模型的技术,而且也早已知道利用动物的皮毛做成衣服穿着。
但直至19世纪末期,才由德国的维尔纳发明了第一具完全仿真的人体模型。
从此,人类便开始探索更加逼近于自然状况下的人体造型艺术。
通过医学人体模型的操作,让同学们进行实践练习,熟悉各个关节的名称,并初步认识其主要功能;观察不同姿势时身体的变化情况,为今后学习人体解剖打好基础。
生理功能:1、大脑—记忆中枢2、心脏—循环中枢3、呼吸系统—调节呼吸运动4、消化系统5、泌尿系统6、内分泌系统7、神经系统8、感觉器官9、神经系统是对人和脊椎动物整个神经组织以及外周神经结构与功能的综合描述。
10、神经系统又叫反射弧,是指将信息传递给神经元的路径。
11、神经系统的机能是产生兴奋和抑制,即传导兴奋和阻断兴奋。
12、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13、神经系统按照联络方式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14、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
15、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
16、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
17、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是大脑皮层。
18、大脑皮质的结构复杂,由许多不同的区域所组成。
19、大脑皮质是人的意识、思维、语言、情绪、智力等高级神经活动的物质基础。
20、大脑皮质的功能是支配人的行为。
21、在皮质的某些特殊区域中含有各种腺体,其分泌物参与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
22、植物性神经系统在胚胎发育早期便已建立,并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成熟。
23、植物性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
24、下丘脑在内分泌腺的控制和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25、垂体在内分泌腺的促激素分泌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医学人体解剖模型摘要:一、中医学人体解剖模型简介1.中医学人体解剖模型的概念2.中医学人体解剖模型的历史发展二、中医学人体解剖模型的特点1.注重整体观念2.强调经络系统3.融合五行学说三、中医学人体解剖模型的分类1.骨骼模型2.经络模型3.脏腑模型四、中医学人体解剖模型的应用1.教学与研究2.临床诊疗3.科普宣传五、中医学人体解剖模型的现代发展1.数字化解剖模型2.生物力学模型3.跨学科研究正文:中医学人体解剖模型是中医学中重要的教学工具,具有悠久的历史。
从古代的甲骨文、铜器铭文到现代的各类教材,中医学人体解剖模型不断发展,为中医学的传承和发扬光大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医学人体解剖模型具有注重整体观念、强调经络系统和融合五行学说的特点。
在中医学中,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器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中医学人体解剖模型以活生生的人体为研究对象,注重揭示人体各部分的相互关系。
同时,模型强调经络系统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将经络、腧穴与脏腑联系起来,揭示脏腑病变时在经络上的表现。
此外,中医学人体解剖模型还融合了五行学说,将五行与五脏相对应,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中医学人体解剖模型可以分为骨骼模型、经络模型和脏腑模型。
骨骼模型主要用于展示人体骨骼结构,帮助学生掌握骨骼的形态、位置和名称。
经络模型则展示了经络的走向、分布和循行,以及腧穴的位置和功能。
脏腑模型则重点展示了五脏六腑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以及与经络的联系。
中医学人体解剖模型在教学、研究和临床诊疗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教学中,解剖模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体结构,掌握中医学的理论知识。
在研究中,解剖模型可以作为实验器材,为中医学实验研究提供支持。
在临床诊疗中,中医学人体解剖模型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病情,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医学人体解剖模型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数字化解剖模型和生物力学模型等新型解剖模型应运而生,为中医学的研究和教学提供了更为便捷和高效的工具。
人体解剖学的基本原理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类身体结构及其组织的科学,通过对人体的解剖学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人体的构造和功能。
本文将介绍人体解剖学的基本原理,包括解剖学的分类、研究方法、组织学结构和器官系统等内容。
一、解剖学的分类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解剖学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人体整体解剖学:研究人体整体器官和组织的形态、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2. 人体局部解剖学:对人体各个局部的结构及其特点进行研究,如头颈部、躯干、四肢等。
3. 人体俯卧位解剖学:以人体俯卧位的解剖结构为研究对象。
4. 人体切片解剖学:通过对人体组织进行切片观察,研究组织的微观结构。
二、解剖学的研究方法在人体解剖学研究中,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以获取准确的解剖学知识和信息:1. 解剖学实验:通过对人体及其组织的实验研究,观察和测量各种解剖结构的形态、大小、位置及其相互关系。
2. 解剖学断层扫描技术:利用X射线、CT扫描、MRI等断层扫描技术,获取人体内部结构的三维影像。
3. 解剖学标本:通过采集人体遗体或动物组织,制作解剖标本,以供学习和研究。
4. 解剖学模型:采用人体解剖学模型,如人体塑像、模型等,以便对人体结构进行学习和演示。
三、组织学结构人体组织学研究了人体的基本组织单位——细胞及其组织构成。
1. 细胞:人体中的基本单位,包括血液细胞、骨骼肌细胞、神经细胞等。
各种细胞按其形态和功能的不同,组成不同的组织。
2. 组织:细胞按其形态和功能特点组合而成的结构单元,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3. 器官:由不同的组织相互结合,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如心脏、肺、肝脏等。
四、器官系统人体的器官通过不同的系统相互协作,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
以下是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1.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肠等器官,负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2. 呼吸系统:包括鼻腔、气管、肺等器官,负责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3. 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血液等器官,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全身各个组织。
人体气管食管图高级成人气管切开护理模型价格|高级成人气管500×500异物卡住气管急救图气管异物图片人体食管和302×226人体呼吸系统- 人体呼吸系统- 中国长寿480×600人的嘴,人体内脏器官,人类肺脏,气管,食管_93120162376×456食管气管瘘修复术500×375气管、食道-人体生理解剖图508×440心脏解剖模型人体解剖模型心脏模型立式心300×300医学人体解剖图:喉的软骨及韧带(后面观)-医745×1118胃肠动力检查/生理- A+医学百科388×333高级人体气管插管训练模型KAS-50|高级人体气管365×217消化系统生理- 《实用人体机能学》开放式书300×257躯干教学模型|无性躯干模型18件CBB-XC-207200×100人体生理:颈气管食道支气管解剖图_健康465×385女青年拒嫁有妇之夫被刺断食管和气管(图)_500×330不典型表现的气管食管瘘2012-11-26[华西重症721×541第2 页气管食管树胶样肿是怎么回事_气管食管树胶样220×165食管反流与呼吸道疾病-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500×500五官异物|君健网--谨防小儿异物入五官506×337组图:女青年拒嫁有妇之夫被刺断食管和气管500×378示意图5:在气管后方提出食管_图片_互动百科185×128食管-支气管瘘- 《实用人体机能学》开放式书176×200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 食管气管瘘- zhaobenhao640×600第四节气管、支气管及食管解剖-医海之星:574×431食管-支气管瘘- 《实用人体机能学》开放式书200×159食管气管联合导管_气管插管_picc导管_ 气管800×600食管气管联合导管_气管插管_picc导管_ 气管3264×2448(米)又是铁丝!勒断了气管、食管和声带!即便1024×768气管食管瘘|气管食管瘘治疗方法|气管食管瘘220×165食管闭锁和食管气管瘘CT表现1772×1074第3 页气管食管异物的急救(VCD)图片400×400正确诊断和治疗挽救行气管切开的胃食管喉气管605×893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 食管气管瘘- zhaobenhao379×640女青年拒嫁有妇之夫遭毒手食管气管被刺段500×332喉气管食管裂喉气管食管裂专家喉气管食管350×241人体解剖学(第2版)txt免费下载_读后感_在线500×733《人体反射区全真图解》(郭长青,等)【摘要280×280食管镜怎么做_食管镜和胃镜的区别_喉镜支气管405×607食管气管瘘-食管气管瘘价格-食管气管瘘批发522×400经典病例_食管-支气管瘘合并巨大憩室--女性547×361先天性食管重复先天性食管重复专家先天性568×371《耳鼻咽喉外科学》_第二节咽、喉、气管、242×289食管镜怎么做_食管镜和胃镜的区别_喉镜支气管345×499一种胃食管喉气管反流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_320×487食管气管联合气管插管的应用-医学教育网-青288×123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引起十二指肠胃食管喉气管553×711应对气管插管置入食管的口咽通气道_专利查询320×487食管气管联合导管_气管插管_picc导管_ 气管750×668第4 页(米)又是铁丝!勒断了气管、食管和声带!即便700×525第二节咽、喉、气管、食管检查法_中医中药202×291人体头颅详细解剖图_飞华健康网144×108(米)又是铁丝!勒断了气管、食管和声带!即便700×461(米)又是铁丝!勒断了气管、食管和声带!即便768×1024社会新闻_女青年拒嫁有妇之夫被刺断食管和500×378(米)又是铁丝!勒断了气管、食管和声带!即便827×553食管气管瘘修复术_红领巾的相册(大图)_医通490×366女青年拒嫁有妇之夫被刺断食管和气管__澳洲500×378。
医学人体解剖学常见问题解读人体解剖学是医学领域中的一门基础学科,研究人体各个器官及其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
解剖学的研究对于医学生和临床医生来说都非常重要,而人体解剖学常见问题解读则是一个帮助读者更好理解该领域的指南。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逐一解答一些关于医学人体解剖学的常见问题。
一、人体解剖学究竟是什么?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各个器官及其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通过解剖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人体内部器官的形态、位置和功能,从而更好地了解人体的生理机制。
二、为什么对于医学生和临床医生来说人体解剖学很重要?对于医学生来说,人体解剖学是其基础学科的一部分,是理解和掌握临床医学知识的基础。
只有通过对人体器官结构的深入理解,才能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临床医生在进行手术、用药和进行其他医学操作时,也需要对患者的解剖结构有清晰的认识,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三、人体解剖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人体解剖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解剖学实验、组织切片观察、医学成像技术(如X光、CT扫描、MRI等)以及解剖模型和计算机辅助研究等。
四、人体器官有哪些?它们的位置和功能是怎样的?人体的器官非常复杂,包括心脏、肺、肝脏、胃、肾脏、脑等。
这些器官在人体的不同位置分布,且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
例如,心脏是位于胸腔内、左侧肺下方的一个重要器官,其功能是泵血并维持全身血液循环。
五、人体解剖学研究对于外科手术有何意义?人体解剖学的研究对外科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外科手术需要医生对患者的解剖结构有清晰的认识,以确保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同时,对于复杂手术或器官移植手术而言,医生需要深入了解人体器官的结构和相互关系,以便进行精确的操作。
六、什么是解剖学模型?如何使用?解剖学模型是一种用于教学和学习的教具,它可以模拟人体内器官的结构和相互关系。
通过使用解剖学模型,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人体内不同器官的位置和功能。
教师可以借助解剖学模型进行解剖学知识的讲解和演示。
人体骨骼模型人体骨骼是构成人体骨架的基础结构,不仅起到支撑人体重量和形状的作用,还参与了人体的各种运动、代谢和保护内脏等重要功能。
人体骨骼模型是研究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基础,也是医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1. 人体骨骼的组成人体骨骼由多块骨头组成,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头骨、躯干骨、四肢骨和骨盆。
头骨包括颅骨和面部骨,它们组成了人脑和保护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
躯干骨包括胸骨、肋骨和脊柱,支撑并保护内脏器官。
四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支持人体的运动和活动。
骨盆连接了躯干和四肢,是人体重要的支撑和稳定结构。
2. 人体骨骼的功能人体骨骼的功能主要包括支撑和保护、运动和代谢。
首先,骨骼提供了人体稳定的结构支撑,使身体能够承受重力和维持姿势,避免了身体塌陷和变形。
其次,骨骼通过关节的运动和肌肉的协同作用,实现了人体的各种运动,如行走、跑步、举重等。
同时,骨骼还参与了人体的代谢过程,包括骨骼中的造血功能、储存矿物质等。
3. 人体骨骼模型的研究意义人体骨骼模型在医学、生物学、工程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医学领域,通过研究骨骼模型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在生物学领域,通过骨骼模型的比较研究可以揭示物种进化的历史和关系。
在工程学领域,骨骼模型被应用于仿生学、人机界面设计等领域,推动了相关技术和产品的发展。
4. 结语综上所述,人体骨骼模型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人体骨骼模型,可以更好地认识人体结构和功能,并为医学、生物学、工程学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希望未来可以有更多的科研工作者和项目致力于这一领域的研究,探索出更多的人类健康和疾病治疗的新途径。
1. 了解髋骨的解剖结构和形态特点。
2. 掌握髋骨的骨性标志和关节面。
3. 认识髋骨在人体运动中的功能。
二、实验器材1. 人体骨骼模型(髋骨部分)2. 骨折模型3. 骨质疏松模型4. 骨髓穿刺针5. 线锯6. 骨锯7. 骨钻8. 骨折复位器9. 研究记录本三、实验对象人体骨骼模型(髋骨部分)四、实验方法1. 观察髋骨的整体形态,了解其大致结构。
2. 观察髋骨的骨性标志,如髂嵴、髂前上棘、髂结节、耻骨结节、坐骨大切迹等。
3. 观察髋骨的关节面,如髋臼、股骨头、股骨颈等。
4. 通过骨折模型,了解髋骨骨折的常见类型和部位。
5. 通过骨质疏松模型,了解髋骨骨质疏松的病理变化。
6.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骨髓穿刺和骨锯、骨钻等操作。
1. 髋骨的整体形态髋骨由髂骨、耻骨和坐骨三部分组成,呈不规则三角形。
髂骨位于髋骨的上部,耻骨位于中部,坐骨位于下部。
髋骨的前缘较薄,后缘较厚。
2. 骨性标志(1)髂嵴:髂骨的上缘呈弓形,称为髂嵴。
髂嵴的前端为髂前上棘,后端为髂后上棘。
(2)髂结节:髂骨的下缘有一小突起,称为髂结节。
(3)耻骨结节:耻骨的前端有一小突起,称为耻骨结节。
(4)坐骨大切迹:坐骨的下端有一深凹,称为坐骨大切迹。
3. 关节面(1)髋臼:髋臼位于髂骨和耻骨的后部,呈圆形或椭圆形,是髋关节的骨性基础。
(2)股骨头:股骨头位于髋臼的前部,呈球形,与髋臼相接。
(3)股骨颈:股骨颈连接股骨头和股骨干,呈圆柱形。
4. 骨折模型髋骨骨折可分为髋臼骨折、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干骨折。
髋臼骨折多发生在老年人,常伴有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多发生在中老年人,常见于跌倒时;股骨干骨折多发生在青少年和成年人,常伴有高速暴力。
5. 骨质疏松模型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髋骨骨质疏松可导致髋臼和股骨颈的骨密度降低,易发生骨折。
6. 骨髓穿刺和骨锯、骨钻等操作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骨髓穿刺和骨锯、骨钻等操作,以了解髋骨的骨髓分布和骨皮质结构。
六、实验结果1. 观察到髋骨的整体形态,了解其大致结构。
1.脊神经节:
脊神经前根、后根在椎间孔处合成一条脊神经干,后根在椎间孔附近有椭圆形的膨大,称脊神经节
2.腕管综合征:
在腕管内正中神经因周围结构炎症、肿胀或关节变化而受压迫,出现鱼际肌萎缩,手掌平坦,也称猿手,拇指、示指、中指掌面感觉障碍,即为腕管综合征。
3.肋下神经:顺便透露一个淘宝京东卖家圈里心照不宣的秘密。
淘宝京东85%的商品都有隐藏优惠券,95%的商品都有购物返利奖金的!没券的也甭担心,还有返利奖金!最关键的是:如果正常购买的话压根看不到隐藏券,也没有返利奖金!打开手机淘宝,复制您想要购买的宝贝链接复制商品链接打开桃朵APP即可!一键复制淘口令,然后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隐藏优惠券,购买后还能获得返利红包哦!待确认收货、订单结算之后获得返利!桃朵app就是基于这种条件和时代背景下诞生的,打开应用商店,下载安装桃朵,官方邀请码11199,即可注册成功,开启省钱赚钱模式!
胸神经前支共12对,第12对胸神经前支位于第12肋下方,故名肋下神经
4.腰骶干:
由第4腰神经前支的余部和第5腰神经前支合成,参与骶丛的组成。
1.翼腭神经节:
也叫蝶腭神经节,为副交感神经节,位于翼腭窝上方,上颌神经的下方的一不规则扁平小节,有交感根,副交感根,感觉根,它发出一些分支分布于泪腺、腭、鼻的粘膜,传导粘膜的一般感觉和支配腺体的分泌。
2.减压神经:
是迷走神经在颈部的分支(颈心支),有上下两支,在喉与气管两侧下行入胸腔,与颈交感神经节发出的心神经交织构成心丛,调节心脏活动。
上支有一分支称主动脉神经或减压神经,分布于主动脉弓壁内,感受血液变化和化学刺激。
1.植物神经系:
内脏运动神经调节内脏、心血管的运动和腺体的分泌,通常不受人的意志控制,是不随意的,称为自主神经系;又因为主要是控制和调节动、植物共有的物质代谢活动,并不支配动物所特有的骨骼肌的运动,所以也称之为植物神经系。
2.节前纤维:
内脏运动神经自低级中枢发出后并在周围部的内脏运动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再由节内神经元发出纤维达到效应器。
第一个神经元称节前神经元,胞体位脑干和脊髓内,其轴突称节前纤维。
3.xx交通支:
由脊神经发出的有髓鞘的节前纤维连于交感干神经节,呈白色,故称白交通支
4.内脏大神经:
由第5或第6~9胸交感干神经节的节前纤维组成,向前下方合成一干,并沿椎体前面斜行下降,穿过膈脚,终于腹腔节
5.牵涉性痛:
当某些官发生病变时,常在体表一定区域产生感觉过敏或痛觉的现象。
6.交感干:
椎旁节位于脊柱两侧,同侧椎旁节间借节间支连在一起,形成交感干。
交感干上起自颅底,下至尾骨,两侧交感干下端于尾骨前方合并于奇节。
交感干分颈、胸、腹、骶、尾五部,在交感干和脊神经间有灰、白交通支相连。
1.锥体系(pyramidalsystem):
有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巨型锥体细胞和其它类型的锥体细胞的轴突,组成的管理各种随意运动的下行纤维束。
直接或间接止于脑神经运动核者称皮质核束;直接或间接终止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者称皮质脊髓束。
2.xx运动神经元:
在组成锥体系的神经元中,那些胞体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的巨型锥体细胞和其它类型的锥体细胞,称为上运动神经元。
3.瞳孔对光反射:
光照一侧瞳孔,引起两眼瞳孔缩小的反应称为瞳孔对光反射,光照一侧的反应为直接对光反射;未照射一侧的反应为间接对光反射
4.锥体外系:
锥体系以外影响和控制躯体运动的一切传导路径,统称为锥体外系,它包括大脑皮质、纹状体、背侧丘脑、底丘脑、中脑顶盖、红核、黑质、脑桥核、前庭核、小脑和脑干网状结构等以及它们的纤维联系。
5.核下瘫:
即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指脑神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损伤后表现为迟缓性瘫痪、肌张力降低、肌萎缩、深浅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阴性等。
6.本体感觉:
本体感觉是指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本身在不同状态(运动或静止)时产生的感觉(例如,人在闭眼时能感知身体各部位的位置),又称深感觉
1.蛛网膜下腔:
位于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的腔隙称为蛛网膜下腔或蛛网膜下隙,其中充满着脑脊液。
2.海绵窦:
位于颅中窝蝶鞍两侧的硬脑膜静脉窦。
xx内有颈内动脉和展神经经过。
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的眼神经和上颌神经紧贴窦的外侧壁通过
3.Willis环:
又称脑底动脉环,由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和大脑后动脉互相吻合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