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血祛风汤治老年性皮肤瘙痒症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2
老年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症是一种皮肤剧烈瘙痒,搔抓后引起抓痕、血痂,皮肤肥厚、苔藓样病变,皮肤受损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痒风”。
方选“养血祛风汤”:当归15g,川芎10g,熟地黄15g,生地黄20g,白芍15g,鸡血藤15g,夜交藤20g,乌梢蛇15g,蝉蜕10g,荆芥10g,防风10g,五味子6g,蒺藜15g,何首乌15g,地肤子15g。
主治:老年瘙痒症。
每日1剂,水煎。
禁忌:腥辣食物、嗜酒。
案例:单某,男,77岁,2000年10月11日初诊。
自诉:近1个月来,全身不定处瘙痒,夜间尤甚,不得安眠,不搔破不解痒,经服“湿毒清”“乌蛇止痒丸”半月无效来诊。
查:上臂及后背局部有抓痕,局部有血痂。
西医诊断:皮肤瘙痒症。
中医诊断:风疹。
辨证:血虚风燥。
治法:养血,祛风,止痒。
方药:“养血祛风汤”化裁。
当归15g,白芍15g,川芎10g,生地黄30g,何首乌15g,蒺藜30g,夜交藤20g,五味子6g,乌梢蛇15g,蝉蜕10g,鸡血藤15g,茯神20g,酸枣仁15g,防风10g,荆芥穗10g,远志10g,白鲜皮15g。
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
上方连用3周后瘙痒减轻,但没完全治愈。
体会本病以老年患者为多,病机不外乎血虚风燥所致,所以本病主要应养血祛风、安神镇静,一般不少于3周。
外治仅为治标,应以内服为主。
附外用明矾水涂擦可止痒:取明矾50g,先捣成细粉,用少量开水融化,再加白醋100ml即成,可用棉球蘸药液外擦剧痒处,止痒效果不错。
注意必须先用开水化开明矾,先加白醋则明矾不化。
(陈胜威)。
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中药偏方皮肤瘙痒症是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损害的皮肤病,可分为全身性与局限性两种;其临床表现为初起并无皮肤损害,由于搔痒难当经常搔抓,患处可出抓痕、血痂、色亲沉着及苔藓样化或湿疹样变,有时可继发感染;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中药偏方1.百部洗剂治皮肤瘙痒症方剂百部、艾叶各50克、蛇床子、白鲜皮、苦参、地肤子、徐长卿各30克,川椒、白矾各20克;制用法水煎滤渣,集药液,趁热洗浴,每天1剂,每天洗1-2次,每次搓擦15-20分钟,7天l疗程;如果条件不变,可以直接外用此方剂制作的中药液“百部皮肤舒”外擦,效果相同;功效祛风、清热解毒,杀虫止痒;验证莫xx,女,47岁,工人,2009年11月4日来诊;自述患全身皮肤瘙痒症多年,每逢冬季更甚,不分昼夜;曾注射苯海拉明注射液和静注葡萄糖注射液、内服强的松、外搽硫磺软膏等,均不显效;笔者用该方煎水,嘱每次外洗30分钟,3剂后瘙痒消失,追访2年未复发;2.凉血祛风汤治疗皮肤瘙痒症方剂生地30克,白鲜皮、玄参、苦参、银花、连翘各15克,地肤子、丹皮、赤芍各12克,紫草、荆芥、防风各10克,升麻、薄荷、甘草各6克,蝉蜕3克;制用法每天1剂,水煎2次内服;药渣再煎反复擦洗患处;一般用药2剂即可;功效治皮肤瘙痒症;验证叶xx,女,17岁;全身性皮肤瘙痒1月余;瘙痒以夜晚尤剧,奇痒难忍,经用西药内服及外用,稍有缓解,但停药后复剧痒;患者全身皮肤致密丘疹,并有抓痕、血痂及色素沉着;舌质淡红,脉弦细;即予上方,每天l剂,内服并外洗;2剂后告愈继服2剂以资巩固,后未再复发;3.盐泔煎洗治皮肤痛痒症方剂食盐、米泔水;制用法取米浴水1000毫升放食盐100克,置锅内煮沸5-10分钟,然后将药液倒于面盆中,温热以适应为度,用消毒毛巾蘸药液擦洗患部,早晚各l次,每次擦洗l-3分钟,一般l-2次见效,多则3天;搽洗前先抓后擦洗,以疏松毛孔,使药力直达病所;验证陈x,男,23岁,1986年10月2日诊;患周身皮肤瘙痒半月;开始服西药扑尔敏及外搽地塞米松软膏有效,但易复发,后则无效;经用盐潜煎洗汤治疗2天,瘙痒止,至今未复发;备注忌饮酒,戒鱼、虾、蟹等食物;洗澡时不用碱性强的肥皂;。
《养血祛风汤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的临床观察》一、引言老年皮肤瘙痒症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瘙痒,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养血祛风汤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方剂,具有养血润燥、祛风止痒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
本文旨在通过临床观察,探讨养血祛风汤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二、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共纳入XX例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年龄均在XX岁二、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共纳入XX例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年龄均在XX岁2. 研究方法基于对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结合理解,我们采用了一种双盲、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来观察养血祛风汤的治疗效果。
在保证受试者及医护工作人员对治疗方法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养血祛风汤治疗组,另一组为常规治疗组。
3. 治疗方法对于养血祛风汤治疗组,我们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中医理论,为其量身定制了养血祛风汤的配方,并按照疗程进行服药。
对于常规治疗组,我们则给予常规的止痒药物及皮肤护理措施。
4. 观察指标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定期对患者的皮肤状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包括皮肤干燥程度、瘙痒程度、皮肤颜色等。
同时,我们还记录了患者的其他症状如睡眠质量、食欲等,以全面评估养血祛风汤的治疗效果。
三、结果通过对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观察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发现养血祛风汤治疗组在改善皮肤干燥、减轻瘙痒症状等方面有显著效果。
具体来说,养血祛风汤治疗组的皮肤瘙痒程度明显减轻,皮肤颜色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食欲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养血祛风汤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四、讨论根据临床观察结果,养血祛风汤在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这主要得益于其养血润燥、祛风止痒的功效。
养血祛风汤通过调节患者的气血平衡,改善皮肤的营养状况,从而达到缓解皮肤干燥、减轻瘙痒的目的。
同时,由于该方剂是中药制剂,其安全性也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养血消风汤内服联合解毒止痒方外洗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的疗效马长春;朴松兰;白静丽
【期刊名称】《中国老年学杂志》
【年(卷),期】2010(030)020
【摘要】@@ 老年性瘙痒病是一种由于皮脂腺机能减退、皮肤干燥和退行性萎缩而引起的仅有皮肤瘙痒而无明显原发性损害的皮肤病[1],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阵发性瘙痒,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采用自拟中药方剂治疗本病69例,并与临床常规药物治疗57例对照,进行了临床观察.
【总页数】2页(P2977-2978)
【作者】马长春;朴松兰;白静丽
【作者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吉林,长春,130117;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8.3+1
【相关文献】
1.止痒外洗方联合当归饮子治疗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疗效观察 [J], 钱轶雯;郭敏骅;蔡茂庆
2.养血止痒片联合消炎止痒霜治疗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病的临床研究 [J], 梁瑞;范瑞强;林宝珠
3.养血祛风汤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 [J], 孔丹暘
4.探讨养血祛风汤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
[J],
5.健脾养血止痒方联合中药外洗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临床体会 [J], 许丽娟;林跃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养血祛风汤治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文章发布者:来源:寻医问药网收藏本文老年皮肤瘙痒症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属中医“血风疮”范畴。
其特点有四:一是多为老年人,年龄一般在50~60岁以上;二是以秋冬发病为多;三是病程较久;四是周身皮肤瘙痒,剧痒,痒无定处。
舌质偏红,苔薄黄腻,脉象多见细数或细滑数。
该病虽全身瘙痒,但多无原发性皮损,经反复搔抓后,则可引起抓痕、血痂、皮肤粗糙少泽,搔时有白屑纷落等继发皮损。
究其原委,现代医学认为是皮脂腺分泌功能减退或萎缩,分泌减少,脱水,皮肤干燥所致。
中医学认为,年老体虚,肝肾不足,精血亏损,而致血虚生热化毒,生风化燥,热毒风燥阻于皮肤之间,肤失濡养,久病及络,脉络瘀阻,则通身皮肤作痒,干燥少泽、粗糙,搔后起抓痕,血痂及脱落皮屑。
舌红苔薄黄腻,脉细数或细滑数,皆为阴血亏虚,热毒风燥阻于皮肤之间。
治宜滋阴养血,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祛风止痒法。
我常采用自拟方养血祛风汤加减治疗,疗效颇为满意。
方药组成:银花10g,连翘10g,生地10g,丹皮10g,赤芍10g,当归10g,制军6g,荆芥10g,防风各10g,蝉衣6g,制首乌10g,女贞子10g,生甘草6g。
方解:生地甘、苦、寒,《本经逢原》谓:“骨专凉血滋阴,外润皮肤荣泽,病人虚而有热者,宜加用之。
”有清热凉血,滋阴生津之功,还有“逐血痹”(《本经》)之效用。
当归质地滋润,为补血要药,“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
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景岳全书·本草正》)。
制首乌具补血、活血的双重作用,固涩精气,补肝肾,乌须发。
李时珍称其为“滋补良药”。
女贞子甘凉清补之品,药性平和,“气味俱阴,正入肾除热补精之要品”(《本草经疏》),常用于肝肾虚证。
以上四药,相协而用,滋阴养血,补肝肾之阴,更为卓著。
银花、连翘二药,清热解毒,皆为外科常用药。
丹皮与赤芍,均能清热凉血,用于血热瘀滞之证,其与当归、生地为伍,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作用更好。
老年人皮肤瘙痒中药治疗方法老年人皮肤瘙痒的治疗方法内服方当归饮子(当归、白芍、川芎、生地、防风、何首乌、黄芪、甘草)煎水服用,每日一剂,日服两次。
养血润燥,祛风止痒,治疗血虚所致季节性或老年皮肤瘙痒。
活血祛风止痒方(红花、当归、桃仁、僵蚕、蚕蜕、地肤子)煎水服用,每日一剂,日服两次。
活血祛风止痒,治疗血瘀血虚所致的全身性皮肤瘙痒。
马尾松针60g,煎水服用,每日一剂,日服两次。
清热祛风止痒,治疗全身性皮肤瘙痒。
外洗方夹竹桃叶5片,加500ml热水浸泡,水变浅黄色时,趁热外洗瘙痒处,每日两次,清热祛风止痒。
百部、蛇床子、艾叶、枯矾各15g。
加水1500ml,煮沸20分钟滤药液,先熏后洗,每日一剂,熏洗1次~2次,每次30分钟。
注意水温,防止烫伤,祛风止痒。
麦饭石适量,煎水,浴缸全身浸泡或趁热涂洗局部瘙痒处,每日1次~2次。
润燥肌肤,祛风止痒。
老年人皮肤瘙痒食疗推荐1.猪肤汤猪肤500g、用白皮。
从内刮去肥者,令如纸薄,白米粉15g,白蜜30g。
先用水煎猪肤煮至一半去渣,加白米粉及白蜜,熬香,和匀饮服,每天3~4次分服。
适用于血虚风燥型的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患者,每年秋末冬初常服,有预防或减轻病症作用。
2.绿豆藕片绿豆20g、鲜藕300g、鲜薄荷叶3片。
将鲜藕洗净去皮,绿豆泡好后,装入藕孔内,蒸熟切片,鲜薄荷切碎,撒于其上,加调料后凉拌食用。
本品有补血清热,祛风止痒作用,适用于老年皮肤瘙痒症之属于血虚化燥者。
3.银花枇杷露鲜银花10g、鲜枇杷4个。
将枇杷洗净,切开去核并捣烂,入银花后,开水冲泡,频饮。
本品有清热祛风,宣透止痒作用,适用老年皮肤瘙痒之属风热外邪所致者。
4.芥末猪肚猪肚400g、芥末20g、香菜10g。
将猪肚洗净煮熟,切丝后加调料,后入芥末、香菜末。
本品有补养气血,祛风散寒的作用,适用于老年人皮肤瘙痒症之属虚证、风寒证者。
5.山鸡姜丝肉山鸡肉300g、生姜50g。
山鸡肉洗净切细丝,生姜切丝,先用温油煎炒山鸡肉,待半熟时入调料及姜丝,翻炒即可。
养血祛风汤治疗老年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究养血祛风汤治疗老年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老年慢性荨麻疹患者84例,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为中药组,42例,采用养血祛风汤治疗;一组为西药组,42例,采用西药氯雷他定治疗;评价临床疗效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因子水平,对两组进行比较。
结果:临床疗效方面,中药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较西药组高(P<0.05)。
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前两组的各项积分相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中药组的各项积分均明显较西药组低(P<0.05)。
免疫因子水平方面,治疗前两组的各项水平相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中药组的各项水平均明显较西药组优(P<0.05)。
结论:采用养血祛风汤治疗老年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理想、症状改善显著、预后良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养血祛风汤;老年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红色斑块,伴有剧烈的瘙痒和烧灼感。
由于老年人的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对药物、食物等致敏物质的过敏反应也可能增加,因此老年人出现荨麻疹的情况亦逐渐增多。
老年慢性荨麻疹的症状可以持续数月至数年不等,对生活质量会造成很大影响,因此需要及时诊治。
本文为探究养血祛风汤治疗老年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现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老年慢性荨麻疹患者84例,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老年慢性荨麻疹患者84例,随机均分为两组:中药组(42例)中男、女各23例、19例,年龄60~82(69.56±4.38)岁;西药组(42例)中男、女各24例、18例,年龄60~80(69.24±4.75)岁;两组的一般资料相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中药组采用养血祛风汤治疗:取当归、白芍、荆芥、刺蒺藜、地肤子各10 g,生地、黄芪、白鲜皮各15 g,川芎、甘草各6 g,以500 mL水煎至150 mL,温服,1剂/d,连续治疗2周。
养血熄风活血法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观察王建军;张楠【摘要】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是皮肤科常见病,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该病发病率在我国也不断升高,多由于激素水平生理性下降、皮肤老化萎缩、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功能的减退使皮肤含水量减少、缺乏皮脂滋润、易受周围环境因素刺激诱发等所致[1].常因皮肤瘙痒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笔者运用养血熄风活血法,自拟养血平肝止痒汤治疗5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年(卷),期】2012(011)001【总页数】1页(P38)【关键词】养血熄风活血法;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养血平肝止痒汤【作者】王建军;张楠【作者单位】吉林省白山市中医院,白山134300;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深圳518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71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是皮肤科常见病,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该病发病率在我国也不断升高,多由于激素水平生理性下降、皮肤老化萎缩、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功能的减退使皮肤含水量减少、缺乏皮脂滋润、易受周围环境因素刺激诱发等所致[1]。
常因皮肤瘙痒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笔者运用养血熄风活血法,自拟养血平肝止痒汤治疗5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4例均为2010年7月—2011年5月来我科就诊的门诊病例,男48例,女6例;年龄60~87岁,平均年龄(73.8±1.82)岁;病程 2~21 年,平均病程(3.86±0.58)年。
1.2 入选病例标准①60岁以上,性别不限。
②全身皮肤瘙痒,呈阵发性剧烈瘙痒,夜间尤甚,无原发性皮肤损害,皮肤因剧烈瘙痒搔抓继而出现继发皮损,烦燥不安,心悸失眠。
③舌质淡红或紫暗有瘀点、苔薄或少,脉弦细数或细涩。
④中医辨证属精血亏损,血虚生风、肝风内动,瘀血阻络之证。
1.3 排除标准某些系统疾病如:神经衰弱、心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血脂的异常、肝胆疾病、贫血、恶性肿瘤晚期、寄生虫病、尿毒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发性疾病引起的症状性皮肤瘙痒和过敏体质或对中药过敏者。
〖祖传秘方〗皮肤瘙痒百治百愈养血润燥汤
【祖传秘方】皮肤瘙痒百治百愈养血润燥汤秘方:黄芪、熟地、生地各30g,当归、麦冬、防风、荆芥、蝉衣、秦艽各10g,制首乌、玄参各15g,炙
甘草3g。
加减:顽固剧痒加全蝎6g,蜈蚣3g;四肢痒加威灵仙10g;下肢痒加川牛膝15g;夜间痒甚加制鳖甲15g;外阴痒加蛇床子
30g;气虚加党参15g;失眠加煅龙齿30g;纳差加焦山楂30g;大便秘结加郁李仁30g。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加水适量,头煎六十分钟,二煎四十分钟,两次煎液合并混匀,分两至三次服用。
方解:本方具有益气活血,润燥止痒之功。
主治顽固性皮肤瘙痒患者。
疗效:临床
应用本方治疗31例,一般服药三至五剂见效,瘙痒逐渐减轻,最多服药二十一剂,最少七剂。
总治愈率达100%。
疗效显著。
随访多年未见复发。
荐方人:汪厚根。
祛风止痒润肤汤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疗效分析目的观察祛风止痒润肤汤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疗效。
方法将符合老年皮肤瘙痒症诊断标准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口服氯雷他定等治疗,治疗组52例,内服祛风止痒润肤汤。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纯中药祛风止痒润肤汤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治愈率高,无明显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皮肤瘙痒症;中医药疗法;祛风止痒润肤汤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以瘙痒为主的老年性皮肤病。
现代医学研究本病多由年老皮肤退行性改变,其皮脂腺,汗腺机能低下而皮肤长期干燥所致。
中医认为本病病因复杂,病程长,治疗棘手,往往缠绵难愈。
笔者近年来自拟纯中药祛风止痒润肤汤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52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98例,所有病例均符合《皮肤性病学》诊断标准。
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男24例,女28例,年龄60~76岁,平均(67.3±8.5)岁,病程6个月~15年,平均(3.95±0.68)年;对照组46例,男21例,女25例,年龄61~78岁,平均(68.2±8.1)岁,病程8个月~14年,平均(3.97±0.69)年。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1.2.1治疗组自拟祛风止痒润肤汤,药物组成:当归12 g,生地18 g,赤芍12 g,川芎12 g,玉竹15 g,白蒺藜15 g,白鲜皮15 g,地肤子15 g,防风12 g,何首乌12 g,蝉衣10 g,乌梢蛇15 g,甘草6 g,每日1剂,水煎400 mL,早中晚3次分服。
若顽固不愈者加全蝎6 g,桃仁、红花各6 g,心烦不寐者加酸枣仁12 g,琥珀3 g;大便秘结者加枳壳10 g,火麻仁18 g。
自拟养血祛风汤治疗老年糖尿病皮肤瘙痒症55例临床观察邓菊华(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古塘乡卫生院,湖南娄底417100)摘要目的:在本研究中通过采用自拟养血祛风汤以观察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皮肤瘙痒症的治疗效果。
方法:挑选2(19年1月到2(19年12月在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古塘乡卫生院皮肤科以及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110例有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及观察组55例,在均服用降糖药物基础上,观察组使用自拟养血祛风汤中药口服,对照组使用西药西替利嗪片口服治疗,经治疗后比较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在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观察患者药物服用之后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异常。
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治疗效果更好,患者在临床症状、体征总分等方面优于对照组。
结论:糖尿病皮肤瘙痒患者采用自拟养血祛风汤具有显著治疗效果,且其药物安全性好。
关键词自拟养血祛风汤;糖尿病;皮肤瘙痒症中图分类号:R275.9文章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351(2021)01—0043—02引言皮肤瘙痒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达到7%〜40%左右,是非糖尿病患者概率发生的2.7倍左右,可导致患者严重的全身瘙痒问题,并且久难治愈会导致皮肤继发性感染[1]。
在西医临床治疗过程中通常以抗组胺药物处理,虽然能够从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部分症状,但整体治疗效果不理想。
在本研究中主要观察了我院采用自拟养血祛风汤进行治疗的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患者,发现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研究资料1.1一般资料在本研究中通过对2(19年1月到2(19年12月在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古塘乡卫生院皮肤科以及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110例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55例。
其中观察组的患者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5例、30例,平均年龄为66岁,观察组的患者中糖尿病病程平均为11年,皮肤瘙痒的症状持续时间平均为31个月,在空腹下平均血糖指标为6.1mmol/L;对照组中患者男性和女性分别为30例、25例,平均年龄为67岁,对照组的患者糖尿病病程平均为12年,其皮肤瘙痒症状的病程持续时间平均为33个月,在空腹条件下的血糖值平均为5.9mmol/L。
中药养血祛风汤内服加熏洗治疗老年皮肤顽固性搔痒症疗效观察目的提高老年皮肤瘙痒症的康复疗效,提高生活质量。
方法我们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中药内服加熏洗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98例。
结果总有效率90.32%。
结论中药内服加熏洗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疗效满意。
标签: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中药内服加熏洗皮肤吸收中药离子导入老年皮肤瘙痒症多由于皮脂腺机能减退,皮脂分泌减少,皮肤干燥和退行性萎缩等因素而引起。
临床上常见因搔抓而出现抓痕、血痂、湿疹化、苔藓样变,甚至出现皮肤感染,严熏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病治疗困难,属于中医的顽症。
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加熏洗治疗老年皮肤顽固性搔痒症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病例来源于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干部科住院及皮肤科门诊病人,共计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62例中男46例,女16例;年龄最小65岁,最大84岁;平均年龄68.2岁。
病程最短10个月,最长17年。
平均病程17.8个月。
对照组36例中男23例,女13例;年龄最小69岁,最大81岁;平均71.4岁。
病程最短11个月,最长15年,平均病程19.3个月。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人选标准均符合赵辩主编的《临床皮肤病学》(1)瘙痒病诊断标准,并除外糖尿病、肝胆疾病、肾功不全、内脏肿瘤、自体免疫性疾病等由内脏疾病引起的瘙痒。
所有病人4周内未服雷公藤等免疫抑制剂,1周内未服皮质类固醇激素。
无药物过敏史。
2 治疗与观察方法2.1 治疗方法治疗组:养血祛风汤中药药物组成:生地、熟地、首乌、当归、防风各l2g,五味子、白芍、丹参、白藓皮、乌梢蛇各15g,天冬、麦冬各10g,生龙骨、生牡蛎、夜交藤各20g。
若皮肤遍布血痂,加丹皮、生地榆凉血清热;若皮肤出现渗出、糜烂,加土茯苓、生薏米健脾利湿;若瘙痒剧烈、夜不能寐,重用夜交藤,加酸枣仁、炒栀子养心安神、清心除烦。
养血祛风汤外洗治疗尿毒症合并皮肤瘙痒30例临床观察杨春和;张国华【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6(011)035【摘要】目的:探讨养血祛风汤外洗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皮肤瘙痒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60例尿毒症合并皮肤瘙痒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两组均予规律透析以及控制血压、纠正贫血、维持水电解质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养血祛风汤外洗。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瘙痒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86.7%明显优于对照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皮肤瘙痒程度、皮肤瘙痒发生频率、皮肤瘙痒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皮肤瘙痒程度、皮肤瘙痒发生频率、皮肤瘙痒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养血祛风汤外洗治疗尿毒症合并皮肤瘙痒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Yangxue qufeng decoction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uremia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compound skin pruritus.MethodsA total of 60 patients with uremia compound skin pruritu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Both groups received symptomatic and supportive treatment, such as regular hemodialysis, blood pressure control, anemia correction and water and electrolyte maintenance. The treatment group also received Yangxue qufeng decoction washing.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clinical effect andimprovement of pruritus symptoms.ResultsThe Treatment had higher total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as 86.7% than 53.3% in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degree, frequency and duration of skin pruritus before treatment(P>0.05). The treatment group had better degree, frequency and duration of skin pruritus than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Yangxue qufeng decoction washing shows significant curative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uremia compound skin pruritus and it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总页数】3页(P19-21)【作者】杨春和;张国华【作者单位】515700 饶平县中医华侨医院;广东省肾脏病研究所、南方医院【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养血祛风汤配合中药外洗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60例临床观察 [J], 秦秀丽;王慧峰;祁琳2.养血祛风止痒汤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围绝经期妇女皮肤瘙痒症的临床观察 [J], 叶欣;黄雪梅;谭毅;冯德勇3.养血祛风止痒方治疗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观察 [J], 陈佳4.自拟养血祛风汤治疗老年糖尿病皮肤瘙痒症55例临床观察 [J], 邓菊华5.祛风止痒汤外洗加足浴配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92例 [J], 纪丹丹;孔秀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养血搜风汤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
刘小刚;乔跃兵
【期刊名称】《山东中医杂志》
【年(卷),期】2003(22)8
【总页数】1页(P453-453)
【关键词】老年;皮肤瘙痒症;养血搜风汤;中医药疗法
【作者】刘小刚;乔跃兵
【作者单位】承德医学院中医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5.983.1
【相关文献】
1.封髓养血息风汤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60例 [J], 李兴岭;王绍臣;张晓军;高午;郑丽
2.养血祛风汤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 [J], 孔丹暘
3.探讨养血祛风汤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J],
4.探讨养血祛风汤联合西替利嗪滴剂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血虚风燥证)的效果[J], 王利红
5.养血祛风汤联合西替利嗪滴剂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血虚风燥证)的疗效观察[J], 胡伟才;黄玲;陈卫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养血祛风汤治老年性皮肤瘙痒症
文章发布者:来源:寻医问药网收藏本文
老年皮肤瘙痒症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属中医“血风疮”范畴。
其特点有四:一是多为老年人,年龄一般在50~60岁以上;二是以秋冬发病为多;三是病程较久;四是周身皮肤瘙痒,剧痒,痒无定处。
舌质偏红,苔薄黄腻,脉象多见细数或细滑数。
该病虽全身瘙痒,但多无原发性皮损,经反复搔抓后,则可引起抓痕、血痂、皮肤粗糙少泽,搔时有白屑纷落等继发皮损。
究其原委,现代医学认为是皮脂腺分泌功能减退或萎缩,分泌减少,脱水,皮肤干燥所致。
中医学认为,年老体虚,肝肾不足,精血亏损,而致血虚生热化毒,生风化燥,热毒风燥阻于皮肤之间,肤失濡养,久病及络,脉络瘀阻,则通身皮肤作痒,干燥少泽、粗糙,搔后起抓痕,血痂及脱落皮屑。
舌红苔薄黄腻,脉细数或细滑数,皆为阴血亏虚,热毒风燥阻于皮肤之间。
治宜滋阴养血,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祛风止痒法。
我常采用自拟方养血祛风汤加减治疗,疗效颇为满意。
方药组成:银花10g,连翘10g,生地10g,丹皮10g,赤芍10g,当归10g,制军6g,荆芥10g,防风各10g,蝉衣6g,制首乌10g,女贞子10g,生甘草6g。
方解:生地甘、苦、寒,《本经逢原》谓:“骨专凉血滋阴,外润皮肤荣泽,病人虚而有热者,宜加用之。
”有清热凉血,滋阴生津之功,还有“逐血痹”(《本经》)之效用。
当归质地滋润,为补血要药,“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
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景岳全书·本草正》)。
制首乌具补血、活血的双重作用,固涩精气,补肝肾,乌须发。
李时珍称其为“滋补良药”。
女贞子甘凉清补之品,药性平和,“气味俱阴,正入肾除热补精之要品”(《本草经疏》),常用于肝肾虚证。
以上四药,相协而用,滋阴养血,补肝肾之阴,更为卓著。
银花、连翘二药,清热解毒,皆为外科常用药。
丹皮与赤芍,均能清热凉血,用于血热瘀滞之证,其与当归、生地为伍,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作用更好。
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自灭”。
妙用一味制军(即制大黄)。
夫大黄,既是气分药,又是血分药,能“破癥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本经》),其与银花、连翘同用,清热解毒,能使热毒下泄,其与归、地、丹、芍同用,凉血活血,祛瘀生新而不留邪。
荆芥祛风止痒,常用于头风、皮肤瘙痒等症。
诚如《本草纲目》所语:“其功长于祛风邪,散瘀血,破结气,消疮毒,……故风病、血病、疮病为要药。
”防风辛、甘、温,药性缓和,为“风中润药”,祛风止痒,以祛风之功为著,所主诸证,多与风邪有关,《本经》论其主治,首以“主大风”三字为纲。
《本草经疏》谓之为“治风通用之品”。
蝉衣甘、咸、凉,散风清热止痒,其与荆、防为伍,祛风止痒,功用更佳。
甘草一则调和诸药,二则清热泻火解毒。
《别录》谓还有通经脉、利血气之功。
合而用之,有滋阴养血、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祛风止痒之功。
全方以养血祛风止痒为主,活血凉血散瘀为辅,有相辅相成之妙用。
与病证颇相合拍,故能获效。
临床使用时,若阴血不足较甚,皮肤粗糙,抓之皮屑较多者,可加桑椹子
10g,枸杞子10g,滋阴润肤;倘风较盛,走窜无定,遍身作痒,昼夜搔抓不停者,可加全蝎3g,或乌梢蛇10g,息风止痒;如夹湿较甚,舌苔黄浊腻者,加生苡仁15g,白鲜皮10g;或蛇床子10g,地肤子10g,祛湿止痒;如阴虚阳亢,头昏目眩者,可加白蒺藜10g,*豆衣10g,钩藤10g(后下),生白芍10g,滋阴潜阳,如阴虚火旺,口干颧红,手心烫者,可加黄柏10g,知母10g,以泻相火;津伤肠失濡润,大便秘结者,改制军10g;或可加杏仁10g,火麻仁10g,白芍10g,润肠通便;如胃纳不香,饮食减少者,可加炒谷麦芽各10g,健胃消食助运。
验案举例:王某某,男,67岁。
1994年11月13日诊:自述皮肤瘙痒4~5年,近2~3年未加重,每于秋冬季节加剧,通身皮肤瘙痒难忍,痒无定所,西医诊为老年皮肤瘙痒症。
曾服扑尔敏、强的松、注射葡萄糖酸钙,及中药消风合剂等,仅能缓解一时。
延诊于我。
患者形体较瘦,皮肤粗糙欠润,抓之有皮屑掉落,四肢躯干抓痕痂明显。
口干不欲饮,饮食及大小便均正常。
舌质偏红,苔薄黄腻,脉细略数。
证属中医血风疮,治宜滋养阴血,清热凉血,祛风止痒法。
用自拟方养血祛风汤加桑椹子10g,枸杞子10g。
水煎服,一日1剂,一天2次,每次约350ml左右。
服药期间,嘱其勿饮酒,忌食辛辣食物,避免各种刺激,以免影响疗效。
5剂后,瘙痒明显减轻,又5剂后,皮肤瘙痒消失。
嘱再服7剂,以资巩固疗效。
随访多年,未见复发。
(文章出处:中国中医药报第257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