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宣肺法治疗功能性便秘98例
- 格式:pdf
- 大小:123.07 KB
- 文档页数:2
自拟益气润肠方治疗气虚型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1. 引言1.1 研究背景老年功能性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其主要病因是气虚引起的肠道功能失调。
气虚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常伴有腹胀、腹痛、大便干燥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中医认为,气虚可导致肠道蠕动减弱,大便在肠道内停滞时间过长,导致便秘。
目前治疗气虚型老年功能性便秘的方法多为中药治疗,益气润肠方是其中一种常用方剂。
该方剂可补充气虚,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症状。
目前对于益气润肠方在治疗气虚型老年功能性便秘方面的疗效观察尚不充分,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一定数量的患者进行益气润肠方的治疗观察,评估其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自拟益气润肠方治疗气虚型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探讨该方剂对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评估其对气虚型老年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效果。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临床治疗气虚型老年功能性便秘提供新的治疗方案,促进老年慢性便秘的有效治疗和管理。
对该方剂的临床应用疗效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完善该方剂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进一步探讨气虚型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病理生理机制,为临床诊疗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2. 正文2.1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符合气虚型老年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的患者,年龄范围在60岁以上。
患者需符合以下临床症状:大便稀少,干硬,常伴有腹胀、肚痛;排便费力,需用力过强或者时间较长;排便次数少,每周少于3次;排便时存在便秘突出或者无法完全排尽感。
患者的辨证符合中医气虚类型的特点,如精神疲乏、不思饮食、肢体乏力等表现。
研究对象将在筛选过程中排除患有器质性疾病或者精神障碍的患者,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研究对象将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自拟益气润肠方治疗和常规治疗。
研究将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以验证自拟益气润肠方治疗在治疗气虚型老年功能性便秘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便秘治疗八法1.宣肺通便法肺与大肠相表...便秘治疗八法1.宣肺通便法肺与大肠相表里,外邪袭肺,肺气郁闭不能宣降或肺热移热于大肠导致便秘,可用桑白皮、杏仁、生石膏、浙贝、全瓜蒌、莱菔子等药。
2.攻下通便法“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属阳明腑实证,大便燥结不通,可用承气汤类之厚朴、枳实、大黄、芒硝等,临床时根据病情轻重,体质强弱,再斟酌用药的配伍比例。
3.清热导滞通便法胃肠湿热,气机阻滞,肠道壅塞不通,可选用枳实导滞汤化裁:枳实、大黄、黄芩、黄连、神曲、苍术、茯苓、泽泻、青皮、槟榔等。
4.消食导滞通便法饮食不节,暴饮暴食,胃弱肠虚,湿邪食滞,停滞胃肠,可选用三仙、苍术、厚朴、陈皮、青皮、槟榔、莱菔子等品。
5.疏肝理气通便法肝主疏泄,肝郁气滞致使胃肠气机阻滞而大便不通,可选用柴胡、栀子、香附、青皮、木香、防风、羌活、神曲、佛手、槟榔、莱菔子等品。
6.补气升提通便法亦属塞因塞用法。
脾肺气虚,大肠传导无力,若误用苦寒攻下之药,伤伐中气,致使脾肺气虚下陷而大便不通。
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党参、生白术、陈皮、升麻、柴胡、甘草、当归、桔梗、杏仁、紫菀、太子参、火麻仁、蜂蜜等,尤重用黄芪。
7.滋阴润燥通便法素体阴虚血燥,或失血,或热伤津液致使肠虚津液不足而导致便秘。
当选用首乌、当归、熟地黄、生地黄、阿胶、柏子仁、火麻仁、桃仁、女贞子、玄参、二冬等品。
8.温阳通便法平素恣食寒凉或误服苦寒类药,导致寒凝气滞或肾虚阳气不得敷布而大便不通。
可选用黑附片、干姜、细辛、肉苁蓉、核桃、鹿角胶等品,并酌配以理气导滞之木香、沉香、莱菔子、神曲等药。
临证必须详查病因病机辨证施治。
实证先治其标,虚证必先扶本,虚实相兼者,宜标本兼顾。
绝不可遇见便秘者,就滥用苦寒攻下之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番泻叶等药伤伐正气,患者虽有一时之快,病情却会愈加严重,终至努责之苦,戒之戒之。
自拟温阳宣肺方治疗阳虚型老年功能性便秘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分析自拟温阳宣肺方治疗阳虚型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
方法:共选择2018年6月份至2019年12月份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上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
对照组患者给予莫沙必利、多库酯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自拟温阳宣肺方进行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8.10%),显著高于对照组(42.86%),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排便时间、排便周期,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排便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缓泻剂的使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自拟温阳宣肺方能够显著提高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其便秘症状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温阳宣肺方;阳虚型;老年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老年功能性便秘是老年人比较常见的一种肠道功能异常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持续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排便不尽感、大便性状异常等,但患者并未发生器质性病变。
临床数据显示,在老年人中该疾病的发病率可达到8%-20%左右,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呈正相关增长[1]。
老年功能性便秘的危害是比较大的,首先长期便秘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较大的危害,同时由于老年人的心脑血管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生催化,便秘会引起腹压增加,从而导致其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大[2]。
因此,对于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需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缓解其便秘症状。
中医药在老年功能性便秘的治疗中,优势明显,我科室应用自拟温阳宣肺方对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实施治疗,收效甚佳。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共选择2018年6月份至2019年12月份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上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补中益气法治疗顽固便秘病案:张某,女,46岁,2014年7月10日。
主诉:便秘3月余。
病史:便秘,3-5日排便一次,虽有便意,临厕努挣乏力,汗出气短,便后乏力,大便并非燥硬,曾用各种增加肠蠕动,缓泻药无效,偶用番叶,大黄等药当时可排便,次日仍如常,面色白,神疲气乏。
初诊:便秘,排便无力,3-5天一次。
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中医诊断:便秘辨证审机:中气不足,气虚而肺脾功能受损,肺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
治法:补中益气,润肠通便。
方药:黄芪60克白术60克陈皮15克升麻10克党参30克当归25克生地35克二丑20克丹参25克甘草10克莱菔子2.5克。
七剂水煎服,每日分三次服之。
二诊:2014年7月17日。
服药第三日开始,已4天开始有便感,如厕后顺利排出,从未有过的排便畅通感。
为了巩固疗效,仍以上方加减。
方药:黄芪60克党参30克白术60克陈皮15克升麻10克当归20克桃仁10克二丑20克莱菔子15克枳实10克生地30克甘草10克。
七剂水煎服,每日三次服之。
三诊:服药十四剂后,从服药七天后排便基本正常,由原来3-5日一次已改变成1-2日一次,从原来每排便一次需15-30分钟,现在只需5-10分钟,排便完毕,于上述情况,可以停止治疗。
按语本方黄芪为补益脾、肺之要药;加入党参、白术增加补气之力;升麻以益气举陷,使心、肺、脾之气得以内充,使之传送有力;当归、丹参滋补养血;桃仁同用兼能润燥通便;枳实、莱菔子引气下行,增加肠蠕动,本方以补中益气为主,润肠通便为辅,是治疗气虚便秘首选方法,其适应证广泛,除老年人外,妇女产后、手术后病人、放疗、化疗术后病人、久病卧床病人等,凡辨证气虚型便秘均有效。
特点为疗程短,一般病人只需用药1-2周,治疗后随访半年、一年均无复发,行医几十年,对此型便秘数以千计,疗效满意。
本医案摘自《黑龙江省名中医医案精选》,P18-19,杨占林医案。
治疗便秘的7个中医处方,让你从此告别便秘问题便秘的表现及原因便秘是指大便排泄困难或超过3到4天以上未能便解者,可能与肠道分泌功能不足,过度吸收水分,局部膜神经功能的等有关。
主要表现:便秘,便结、排便困难,伴有腹胀、腹痛,肛门胀痛、便血或黏液,甚至脱肛等。
中医认为,便秘是由于胃肠燥热、心情郁闷、气血不足。
单纯便秘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时性便秘即为急性秘,多属阳实;习惯性便秘称为慢性便秘,或虚或实,或为虚实夹杂证。
处方1加味理胃承气汤党参60g,杏仁、芒硝(后溶)各15g,大黄、甘草各7g;加水600ml后,煎后取药汁200到300ml,分成2次口服。
通常在煎服2到3剂后能使大便变软。
病情较重者,须加党参60g,杏仁10g,芒硝(后溶)7g,大黄、甘草各5g,续服3到5剂,并巩固其临床疗效。
能益气通便;主要防治老年性便秘,已经治疗85例,多于煎服2到3剂后奏效。
处方2芍草枳实汤生白芍30g,生甘草20g,枳实15g;将上药加水1500ml,以温火煎至400ml,分2次口服,每日服1剂。
能敛阴生津、行气和中;主治各种类型便秘。
此方治疗95例,包括习惯性便秘54例、晚期癌肿患者16例、脑血管意外后遗症14例、原因不明便秘者11例;疗效观察显示煎服1剂即可生效者59例、2剂能生效者33例、3剂生效者3例,总有效率达100%。
处方3白术煎生白术60g,生地黄30g,升麻3g;每剂水煎2次,取药汁分服,每日1剂。
能补气益阴、润肠通便;主用于防治各类便秘。
此方治疗妇产科术后便秘50例,总有效率约为92%;治疗21例习惯性便秘,有16例于服药第2日即可排出软便,临床总有效率为76%。
处方4三仁通便煎加减黄芪15g,桃仁、瓜蒌仁、火麻仁、肉苁蓉、苍术、当归、白芍各12g,生地黄、槟榔、炒莱子各1g,炙甘草6g;每剂水煎2次,每日早、晚2次分服,每日1剂。
能宣降肺气、润肠通便;主治习惯性便秘。
以此方治疗64例,服后次日即可排便者51例,连服3剂后开始排便者12例,总有效率可达98%。
〔〔临]床〔硏]遶送doi:10.3969/j.issn.1002-2619.2019.04.010宣肺通便方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及对胃肠激素、结肠传输功能的影响※裴静波乐芳华潘建锋孔芳芳邹媛媛卢建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消化内科,浙江杭州311201)【摘要】目的观察宣肺通便方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及对胃肠激素、结肠传输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10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对照组50例予麻仁丸治疗;治疗组50例予宣肺通便方治疗。
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胃肠激素[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血管活性肠肽(VIP)]、结肠传输功能,并统计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00%,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2组血清MTL、GAS、VI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0.01),治疗组血清MTL、GAS、VI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2组右半结肠、左半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全结肠传输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P<0.01),且治疗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P<0.01)。
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宣肺通便方能提高功能性便秘患者胃肠激素水平,改善结肠传输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用药安全。
【关键词】宣肺;通便;阴虚;便秘;胃肠激素类;中药疗法【中图分类号】R256.350.531【文献标识码】A功能性便秘临床主要症状为持续性或间断性排便困难或排便不通,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相关研究表明,功能性便秘患者是一种常见的胃肠运动障碍性疾病,与结肠传输功能、胃肠激素紊乱密切相关口勺。
现代医学多采用促胃肠动力药物、微生态制剂、生物反馈治疗等方法,但只能暂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无法完全治愈,且存在较多不良反应[4'5]o宣肺通便方为临床经验方,单独治疗或联合西医治均可达到治标治本的效果,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中医从肺治疗顽固性便秘医案1则,健脾益肺、通调水道
【医案】:患者男,2004年5月13日初诊。
症见微有咳嗽,活动量大时稍有气喘;大便7-8天1行,干结难解,用力排大便即可出现胸闷气短,咳嗽吐黏痰涎,满头大汗,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辨证】:顽固性便秘。
【治则】:健脾益肺、通调水道。
【方药】:生黄芪,太子参,桂枝,桃仁、杏仁,全瓜蒌,紫菀,炙甘草。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
二诊:药后已无咳嗽、气喘,大便二日1行,且较前通畅。
舌脉同前,既见效机,仍宗上法。
原方去桂枝加麦冬,大便通畅,诸症消失。
【疗效】:停药半年未复发。
【方解】:本医案患者年界古稀,肺气亏虚,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不宣肃,失于通调水道之职,大肠失于濡润,故大便秘结难解。
意含上窍不开,下窍不通之意;大便秘结,腑气难通,肺气难降,失于宣肃,故胸闷喘咳。
肺与大肠互为影响,形成恶性循环,然其本在肺,其标在大肠。
故用保元汤健脾益肺,加桃杏仁、瓜蒌、紫菀宣降肺气,通调水道以治其本,此腑病治其脏,意函“提壶揭盖”之意。
肺气健旺,宣肃有常,自能通调水道,便秘之症不药而愈。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所述配伍、方剂药方、验方,药膳等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本文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席作武教授治疗功能性便秘临证经验席作武教授是一位资深的中医内科专家,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治疗功能性便秘。
在他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治疗经验,从中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本文将介绍席作武教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证经验,希望能为广大患者提供一些参考。
功能性便秘是指排便不畅或排便逐渐减少并且引起大便干燥、排便困难等症状,但排除有机性疾病所致的便秘。
功能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肠道问题,常见于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久坐不动、饮食不规律、生活压力大的人群中。
传统中医认为功能性便秘是由肠道湿热、气滞、血燥等因素导致,因此在治疗上需调理气血、行气化湿。
席作武教授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总结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治疗方案。
席教授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了解,包括排便习惯、饮食习惯、生活作息等方面的情况。
然后对患者的舌脉进行仔细观察,辨别病因所在。
接下来,席教授会根据患者的体质情况和病因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制定,通常包括中药治疗、饮食调理、心理护理等多方面综合治疗。
在中药治疗方面,席教授常用的方剂包括桃仁、苍术、莱菔子、大黄等中草药,这些中草药可以通过行气化湿、润肠通便的作用,来达到改善患者排便困难的目的。
席教授还会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进行个性化调配,以求更好的疗效。
在饮食方面,席教授注重引导患者调整饮食习惯,特别是增加粗纤维食物的摄入,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同时减少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的摄入,以减轻肠道负担,促进肠道蠕动和排便功能。
席教授还重视心理护理,在治疗中耐心倾听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引导,帮助患者放松心情,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从而缓解便秘的症状。
席教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许多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排便恢复正常,身体感到轻松舒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席教授的治疗方法也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
席作武教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证经验主要体现在对患者的个性化治疗,充分考虑体质差异、病因多样等因素,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中药治疗、饮食调理、心理护理等多方面综合治疗。
自拟益气润肠方治疗气虚型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1. 引言1.1 研究背景老年功能性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特点是大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大便干硬等症状。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年功能性便秘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给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
气虚是中医药理论中的一种病机,指人体气血不足,气血循环不畅。
气虚型老年功能性便秘多表现为气滞大肠,大肠蠕动减弱,以致大便干燥、排便困难。
传统中医药认为益气润肠具有调理气机、通畅大肠的作用,可有效缓解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症状。
目前关于自拟益气润肠方治疗气虚型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还比较缺乏,因此有必要开展本研究,评估该方剂在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中的疗效。
通过系统观察和评估,为临床治疗提供更科学依据,促进老年功能性便秘的规范化治疗。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评估自拟益气润肠方治疗气虚型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探讨该治疗方案在改善老年人便秘症状和生活质量中的作用。
通过观察疗效评估指标的变化,比如大便次数、大便性状、腹痛腹胀情况等,来验证自拟益气润肠方对气虚型老年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本研究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促进老年人便秘疾病的管理和预防,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2. 正文2.1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设计。
共招募了100名符合入选标准的气虚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治疗组接受自拟益气润肠方治疗,包括中药口服煎汤1剂每日,连续治疗4周。
对照组接受惯用药物治疗,如托拉塞米等。
在治疗过程中,对两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详细观察和记录。
定期进行肠功能检查、血常规、大便常规等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
研究人员经过系统培训后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包括基线资料的描述性统计、治疗前后各指标的比较分析等。
通过以上研究方法,旨在客观评价自拟益气润肠方对气虚型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活血化瘀宣肺调气法治疗顽固性便秘———程焕章临诊经验谈Stasis2Melting and Q i2R egulating Therapy for I ntractable Constipation ———On CHENG H uanzhangπs Clinical Experience上海市静安区老年医院Senility H ospital of Jingπan District,Shanghai(上海 200040) 陈道恒CHE N Dao2heng 摘要:介绍程焕章治疗顽固性便秘的经验。
认为顽固性便秘因迁延难愈,多为久病兼瘀。
大肠传导功能与肺之宣肃功能密切相关,腑病治脏,当采用活血化瘀、宣肺调气法,方用桃红四物汤合枳桔汤加减临床疗效较好,并举病例佐证。
关键词:顽固性便秘;活血化瘀;宣肺调气中图分类号:R249.56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334(2001)03-0029-02 程焕章老师,是上海名医程门雪之子,师承于黄文东教授,治学严谨,精于脾胃病调治,善用桃红四物汤合枳桔汤加减治疗顽固性便秘。
现将程师对顽固性便秘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一、久病兼瘀 顽固性便秘大多病程较长,少则数月数年,多则可达数十年。
程师认为此病主要由于阴血不足,滋生内热,血虚津亏,不能下润大肠,以致肠道干涩,通降失常而成。
由于病程迁延,正气必伤,而脏腑阴阳气血的耗损终将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而致瘀,故有“久病必虚,久病兼瘀”之说。
据此,程师治疗本病多从瘀、虚着手,寓祛瘀于补虚之中,选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顽固性便秘。
方中当归辛甘而润,养血和血,润肠通便;赤芍药凉血行瘀;地黄滋阴补血,与当归配伍可增强补血作用;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活血行气止痛;桃仁、红花活血祛瘀,桃仁又兼润燥滑肠。
诸药合用,共奏活血祛瘀、补血调经之功,瘀血去则津血生,肠道润而大便通。
程师以此方加减治疗顽固性便秘,屡获良效,此即化瘀通便法。
补气宣肺汤治疗功能性便秘68例报告
牛治君;牛明星
【期刊名称】《中国肛肠病杂志》
【年(卷),期】1996(016)005
【摘要】采用自拟补气宣肺汤治疗功能性便秘68例,与中成药麻仁丸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5)。
认为补气宣肺汤治疗便秘疗效可靠持久,尤其适用于中老年及病后体弱、妇女产后等功能性原因引起的便秘。
【总页数】2页(P19-20)
【作者】牛治君;牛明星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阳市肛肠病专科医院;深圳市沙头角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350.5
【相关文献】
1.补气宣肺汤治疗功能性便秘68例报告 [J], 牛治君;牛明星
2.益气宣肺汤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气虚证临床研究 [J], 苏平;曹利平;蔡绪明;马也
3.补气宣肺法治疗功能性便秘98例 [J], 刘明月
4.补气宣肺汤治疗功能性便秘68例 [J], 牛治君;牛明星
5.补气宣肺理肝汤治疗老年性便秘52例 [J], 武锐;张如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补气宣肺法治疗功能性便秘98例刘明月广元市人民医院(四川广元628000)提要:采用中医补气宣肺法治疗功能性便秘98例,与中成药一清胶囊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认为补气宣肺治疗习惯性便秘疗效甚佳。
特别适用于产妇、病后体弱及中老年人等功能性原因引起的便秘患者。
关键词:便秘 中医疗法 补气宣肺 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欲大便而坚涩不畅的一种病症。
笔者从1998年10月至2002年12月4日中采用补气宣肺治疗习惯性便秘98例,经与对照组37例比较,其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两组患者共135例,男47例,女88例;发病年龄大多在15~65岁之间,以30~50岁最为多见;病程2~10年,排便间隔2~7天左右。
弛缓型(其主要表现为便意淡漠,腹部不适,排粪困难,食欲较差,倦怠乏力,舌苔黄腻为特征)86例,痉挛型(多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致肠蠕动异常。
最为常见的是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腹部不适及左下腹隐痛,情绪烦躁,最常见于慢性结肠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等)19例,直肠型(患者以肛门下坠排便困难,疼痛带血或滴血为主症。
此型多合并直肠炎、肛裂、内痔、直肠粘膜下脱、肛管括约肌乏力等) 20例。
治疗组98例,对照组37例,两组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病情、病程和排粪间隔时间均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治疗组以黄芪汤(黄芪、火麻仁、陈皮、白蜜)为主方加党参、白术、麻黄、生石膏、杏仁、生地、当归、桃仁、麦冬、甘草。
1日1剂,分3次煎服,1周为一疗程。
对照组服中成药一清胶囊,每日3次,每次2粒,1周为一疗程。
3 疗效观察疗效评定标准:近期治愈:排便无不适,每日1次,软便,患者食欲增加,精神好,停药2周后大便通畅正常。
显效:服药1周后每日排便1次,软便,排便无不适。
好转:在显效指标中达到1—2项者。
无效:服药1周后仍然便秘无改变。
两组对照疗效见表1。
表1两组疗效比较〔例(%)〕近期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治疗组9867(68)28(29)3(3)0对照组376(16)21(57)10(27)2(5)4 典型病例例1:患者王××,女,53岁,于1998年11月15日就诊。
5年前开始出现便秘,间隔2~5天1次,有便意临厕努挣汗出,乏力,短气,便后疲乏,有时大便并不干结,面色 白,神疲气怯,舌质淡嫩、苔薄,脉虚。
诊为肺脾气虚。
拟方:黄芪、火麻仁各20g,白术、党参、麦冬各15g,当归、陈皮、杏仁各10g,甘草5g,1日1剂,分3次煎服,每次服药时加白蜜20g。
治疗3天后上述症状好转,连续服药1周,患者排便正常,乏力、气短等症状好转,随访1年排便正常。
例2:患者张××,男,62岁,于1999年3月5日就诊。
心悸,气喘,大便秘结,面色无华,头晕目眩,舌质淡,脉细涩。
诊为气血两虚。
拟方:黄芪、党参、生地、麦冬各15g,当归、杏仁各10g,麻黄6g,生石膏、火麻仁各20g,甘草5g。
1日1剂,分3次煎服。
服药2剂后大便通畅,服药1周后上述症状好转,排便正常。
例31患者陈××,女,28岁,于2001年8月10日就诊,产后18天,3年前开始出现习惯性便秘,2~5天1次大便,干结难排,目前患者面色 白,排便时汗出、乏力、气短。
舌质紫、有瘀点,苔白,脉细弦。
诊为产后血虚挟血瘀。
拟方:黄芪、火麻仁各20g,当归、陈皮各10g,桃仁、生地、党参、白术、赤芍各15g,甘草5g,每次服药时加白蜜20g。
每天1剂,分3次煎服。
服药治疗3天后排便基本正常。
治疗1周后上述症状好转,排便正常,随访1年排便无异常。
5 讨 论祖国医学认为,便秘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
其主要由燥热内结,情志失调,气机郁滞,气血两虚,下元亏损。
在临床上应根据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分辨虚实论治。
实证为热结气滞。
虚证即有气虚、血虚和阳虚。
较长时间的便秘患者多由气血两虚,阴伤所致,并以虚中挟实的便秘更为多见。
如脾肺气虚亦可致脏腑功能减退,气机升降失调可致太阴阳明经气化不足,脾胃之气升降阻滞引发的气机失调,宣降失职,肺气不得下达,大肠经络之气失于宣通,水谷津液不能肃降向下布散大肠,大肠失调,肠道即燥热内生,糟粕滞留而传导不利,因而产生大便秘结。
根据诸2004年第22卷第11期四 川 中 医Vol122,No111,2004Journal of Sichua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51 气者皆属于肺的理论,故用党参、黄芪、甘草、白术以补脾气、益肺气、培土生金以滋养肺脏;再用麻黄、杏仁、石膏、甘草、麦冬辛凉宣泄清肃肺气,有助于大肠经络之气宣通使传导功能恢复;生地配当归滋阴养血,由于气虚血流缓慢多有瘀滞,故配桃仁、当归、陈皮养血、活血、通络行气以气机流通并有润肠通便之功;火麻仁加白蜜滋润多脂,润燥滑肠以防生津不足。
诸药合用,共奏补气生血、宣肺通便之功效。
此疗法通便作用明显,疗效持久可靠,最为适用于中老年及病后体弱、妇女产后等功能性原因引起的便秘最理想的治疗方法。
(收稿日期 2004-07-20)用雷少逸清宣温化法治湿温久烧不退20例朱晓青四川省第五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31)提要:用清代温病学家雷少逸清宣温化法治疗湿温久烧不退,以其基本方化裁,临床疗效可靠。
关键词:湿温 发热 清宣温化法 雷少逸 湿温发热为夏秋季节常见病之一,在临床上常表现为久烧不退,缠绵难愈,甚而内陷逆传,痉厥昏狂,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笔者学习了雷少逸治疗湿温病所拟清宣温化法,颇受启发,多年来使用此法治疗此类久烧不退之疾病,运用其基本方获得满意疗效,特推荐于同道以供验证。
1 一般资料共观察病例20例,均为门诊病人。
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5~70岁;病程7~14天;体温在3710℃至40℃之间,所有病例发生时间在每年7月至10月,血象分析多为正常,均符合湿温诊断标准。
2 治疗方法基本方:陈皮、法夏、杏仁、荷叶各10g,茯苓、瓜蒌、佩兰各15g,连翘20g,甘草6g。
每日1剂,水煎服,日3次。
加减法:热盛于湿者:基本方基础上酌加石膏30g,青蒿20g或蒲公英20g;湿盛于热者:基本方基础上酌加厚朴15g,滑石20g,通草10g或藿香15g。
3 治疗结果发热及伴随症状消失为临床痊愈。
本组均痊愈,服药最少1剂,最多不超过5剂。
4 典型病例例1:祝某某,女,36岁,因感冒失治后,寒热似疟。
经西医治疗后,现午后发烧,最高达3816℃,约半月不退,口干不欲饮,烦躁、汗多、胸闷,舌苔黄腻,脉数。
辨证为湿温(湿重于热),治宜清热解毒,温宣化湿。
拟用清宣温化法治疗。
处方:连翘、滑石各20g,杏仁、瓜蒌、茯苓、佩兰、法夏、厚朴、淡竹叶、荷叶各15g,陈皮10g。
仅服两剂后烧退即愈。
例2:彭某某,男,20岁,因外感食滞以致发烧、胃胀,自服阿斯匹林,病势更甚。
高烧41度,予输液及口服抗生素,经4天治疗后高烧已退,但现仍低烧已逾7天。
头昏身软,口干思饮,尿黄便秘,苔白中心黄腻,脉浮大而数。
辨证为湿温(热重于湿),治宜清宣温化,处方:连翘、青蒿各20g,菊花、滑石、蝉蜕、通草、淡竹叶、神曲各10g,法夏、茯苓、瓜蒌、荷叶各15g。
服药2剂后,发热即退,体温降至3615℃,惟精神欠佳,四肢软弱。
再以和中健胃法以复其原。
5 讨 论笔者认为此发热疾病颇具中医湿温病特点,为中医治疗所擅长。
长夏初秋之时,时值溽暑,暑热下逼,地湿气上蒸,人在气交之中,湿热氤氲,热寓湿中,如油入面,郁而不宣。
尤其是疾病入里,稽留中焦,如果治疗未得要领,往往拖延病程,变生他患。
湿温蟠踞中焦,热盛阳明,汗出发热不退;湿遏清阳则见胸痞脘闷;脾为湿困运化失司,可见头身困倦,不饥少食,小便黄赤等症……如此发展最终可从阳化热或从阴化寒,或者深入脏腑,而致病情加重,出现变局。
因而在治疗上遵循清热必先化湿原则,使湿与热孤,达到治疗目的。
故化湿成为治疗首要。
此类湿温病久热,病变已入里,传至中焦,以脾胃为病变中心。
故要改善中焦湿困脾土,温运乏力之困境,雷氏妙师仲景“治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法,痰饮与湿异名同类,只有清浊之分。
用苦温燥湿之药即体现了此理念。
温即温补、温运、温化之意,以此来振奋已被湿困之脾阳是治其本,用药如法夏、陈皮、厚朴等;在用苦温药恢复中阳治本同时,以清热法治其标。
在此须谨慎选药,以免冒进寒凉,更致湿遏热伏,禁锢难出,又耗伤阳气,以致阳弱湿无以化。
用药取银花、连翘、蒲公英等药性平和清热解毒药。
另外,在用药时必配宣通气机之药,如杏仁、瓜蒌、荷叶等辛开宣泄,以畅达三焦气机,气化则湿化;芳香化湿,淡渗除湿亦为治湿之常法,亦可配伍用之,如藿香、佩兰、茯苓、通草之药。
雷少逸之温清宣化这一综合疗法,正切合了湿温病的病因病机,临证时可用此法下的基本方随证权衡配伍,治疗各型湿温,从而执简驭繁,取得较好疗效。
(收稿日期 2004-07-20)四 川 中 医2004年第22卷第11期52 Journal of Sichua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122,No111,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