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声降噪设计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595.00 KB
- 文档页数:18
消声降噪方案计算书引言消声降噪技术是一种通过减弱或消除环境噪音来改善人们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技术手段。
消声降噪方案的设计需要进行一系列计算和分析,以确保在实施方案之前可以准确预测噪音的减弱效果。
本文档将介绍消声降噪方案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提供一个示例以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这些计算方法。
1. 问题描述1.1 背景在某工业区域,一台噪音较大的机器设备正在运行,给周围的居民带来了较大的噪音干扰。
为了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需要设计一个消声降噪方案以减少机器设备产生的噪音。
1.2 目标设计一个消声降噪方案,使机器设备产生的噪音水平降至合理范围内,以满足周围居民对安静生活的需求。
2. 计算方法2.1 声压级计算方法声压级(Sound Pressure Level, SPL)是评价噪音强度的物理量,用dB(分贝)表示。
在消声降噪方案设计中,需要对机器设备产生的噪音进行声压级计算。
2.2 噪音源建模为了进行声压级计算,首先需要对噪音源进行建模。
常见的噪音源建模方法包括点源模型、线源模型和面源模型等。
在本次消声降噪方案中,考虑到机器设备的复杂形状,采用面源模型进行建模。
2.3 距离衰减计算噪音在传播过程中会衰减,由于声波的能量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在消声降噪方案设计中,需要通过距离衰减计算来预测噪音在不同距离上的声压级。
2.4 遮蔽效应计算噪音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遮蔽效应的影响,即噪音在过程中会遇到物体的阻挡而减弱。
在消声降噪方案设计中,需要通过遮蔽效应计算来考虑噪音的减弱情况。
2.5 吸声材料计算吸声材料是一种可以吸收噪音能量的材料,对于消声降噪方案来说非常重要。
在设计方案中,需要通过吸声材料的计算来确定需要使用的吸声材料的类型和数量。
2.6 噪音源控制计算除了利用吸声材料进行消声降噪外,还可以通过噪音源控制来减少噪音。
在消声降噪方案设计中,需要通过噪音源控制计算来确定需要采取的措施,如降低设备运行速度或使用隔音罩等。
降噪系数(通常简称NRC)是描述材料平均吸声性能的单一数值,其标准范围通常为0.0到1.0。
这一系数是中心频率为250Hz、500Hz、1000Hz及2000Hz的中线频率下,材料吸声系数的算术平均值。
具体来说,NRC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的:
NRC=(a250+a500+a1000+a2000)/4
其中,a250、a500、a1000和a2000分别代表在250Hz、500Hz、1000Hz和2000Hz下的吸声系数。
根据降噪系数的不同,可以将材料分为不同的吸声性能等级。
一般来说,NRC大于0.2的材料被视为吸声材料,而NRC大于0.56的材料则被视为高效吸声材料。
对于室内音质设计和噪声控制所用的吸声材料,我国已制定了进行吸声性能等级划分的国家标准GB/T16731-1997—建筑吸声产品吸声性能分级。
在特定的应用场景中,例如铁路声屏障,降噪系数的要求可能会更高。
例如,在我国,铁路声屏障的降噪系数要求不小于0.70,这是根据TB/T 3122-2005《铁路声屏障声学构件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的规定来确定的。
总的来说,降噪系数的标准会因应用场景和具体要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一般都在0.0到1.0的范围内。
目录一、相关标准及公式 (3)1)基本公式 (3)2)声音衰减 (4)二、吸声降噪 (5)1)吸声实验及吸声降噪 (6)2)共振吸收结构 (7)三、隔声 (8)1)单层壁的隔声 (8)2)双层壁的隔声 (9)3) 隔声测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组合间壁的隔声及孔、缝隙对隔声的影响 (10)5)隔声罩 (10)6)隔声间 (10)7)隔声窗 (11)8)声屏障 (11)9)管道隔声量 (12)四、消声降噪 (12)1)阻性消声器 (12)2)扩张室消声器 (14)3)共振腔式消声器 (15)4)排空放气消声器 (13)压力损失 (13)气流再生噪声 (13)五、振动控制 (16)1)基本计算 (16)2)橡胶隔振器(软木、乳胶海棉) (16)3)弹簧隔振器 (18)重要单位: 1N/m=1kg/s2 1r/min=1/60HZ 标准大气压1.013*105 气密度5273.2=1.29 1.01310PT ρ⨯⨯⨯基准声压级Po=10*105 基准振动加速度10-6m/s2 1Mpa=1000000N/m2倍频程测量范围: 中心频率两侧70.7%带宽;1/3倍频程测量范围: 中心频率两侧23.16%带宽 一、相关标准及公式 1)基本公式声速331.50.6c t =+ 声压与声强的关系22P I=cv cρρ= 其中v wA =,单位:W/m 2声能密度和声压的关系,由于声级密度I cε=,则22P c ερ= J/m 3质点振动的速度振幅p Iv c pρ== m/s 《环境影响噪声控制工程—洪宗辉P11》A 计权响应与频率的关系见下表《注P350》等效连续A 声级0.1110lg10AiL eq ti tiiL =∆∆∑∑ ti ∆第i 个A 声级所占用的时间昼夜等效声级0.10.1(10)5310lg 101088dnL L dn L +⎡⎤=+⎢⎥⎣⎦22:00~7:00为晚上本底值90L ,2109050()60AeqL L L L -=+如果有N 个相同声音叠加,则总声压级为110lg p p L L N =+ 如果有多个声音叠加10110lg(10)PIL Np i L ==∑声压级减法101010lg(1010)PT PB L L PS L =-背景噪声(振动)修正值2)声音衰减 (1)点声源常温时球面声波扩散的表达式210lg4p w QL L r π=+ 半径分别为r 1和r 2两点的扩散声压级差2120lg d r A r = 自由空间120lg 11p w L L r =-- 半自由空间120lg 8p w L L r =--(2)线声源声压级:110lg 3p w L L r =--半径分别为r 1和r 2两点的扩散声压级差2110lg d r A r = 声屏障计算规范 (3)有限长线声源如果测得在0r 处的声压级为0()P L r ,设线声源长为l 0,那么距r 处的声压: 当000r l r l >>且时,可近似简化为()0()()20/P P o L r L r r r =-,即在有限长线声源的远场,有限长线声源可当作点声源处理。
吸声降噪降低反射声的声能,若忽略直达声的影响,吸声量增加1倍,噪声降低3dB。
计算公式为:其中ΔL为降噪量,A1、T1和A2、T2分别为加入吸声材料前后的房间吸声量、混响时间,V为房间体积。
如果房间未做吸声处理,反射较严重,吸声量少,混响时间长,那么吸声降噪的效果比较好。
如果原房间已经有大量的吸声,混响时间短,那么吸声效果比较差。
例:一房间体积V=400m3,混响时间为6s,加入100m2的吸声系数0.9吸声吊顶,请问降噪量为多少?根据降噪公式,ΔL=10lg[8×90÷(0.161×400)]=9.2d B。
室内声源情况对吸声降噪效果的影响如果室内分布多个声源,室内各处的直达声都很强,吸声效果就比较差,往往只能降低3-4dB。
尽管降低量有限,但减少了混响声,室内工作人员的主观上消除了噪声来自四面八方的混乱感,反映较好。
吸声处理对于声源距离近的位置效果差,对于声源距离远的位置效果好,对传到室外的噪声降低效果也很明显。
吸声降噪效果与房间形状、尺寸、吸声位置有关如果房间容积很大,人们的活动区域靠近声源,直达声占主导地位,此时吸声效果差。
容积较小的房间,声音在天花和墙壁上反射多次后与直达声混合,反射声多,此时吸声处理效果就明显。
经验表明,3000m3以下的房间吸声降噪效果好,更大的房间,吸声效果不理想。
不过,若房间体型瘦长,顶棚低,房间长度大于高宽的5倍以上,由于声音的反射类似与在管道中爬行,吸声处理的降噪效果也较好。
吸声材料的频谱特性应与噪声源的频谱特性相适应应针对声源的频谱特性选择吸声材料,吸声材料的频谱应与噪声源的频谱特性匹配。
高频噪声大用高频吸声多的材料,低频噪声大用低频吸声多的材料。
如使用穿孔共振吸声材料,最好使吸声频率峰值与噪声频率最大值相对应,若噪声在中高频存在峰值,这样处理的降噪效果就非常显著。
建筑应用的考虑在建筑中应用时,吸声材料与吸声结构的吸声性能应稳定,防火,耐久,无毒,价格要适中,施工应方便,无二次污染,美观实用。
青岛农业大学本科生课程作业题目:吸声设计计算姓名:邵宁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专业:环境工程班级: 11级1班学号: 20112192 指导教师:陈翔2014 年 5月 2日设计任务第5组某计算机房长度为6米,宽度为6米,高度为3米,装置在6×3米侧墙的中部的空调是主要噪声源,进行吸声处理后希望在离开噪声源3米以上的地方(即房间的另半边空间,操作者的位置),室内噪声级不会超过NR-60曲线,试作吸声处理设计。
吸声减噪计算表(5组)选用厚度为3cm、密度为45㎏/m3的聚氨酯泡沫塑料为吸声材料。
需采用吸声材料的面积的理论值68㎡,实际布置面积为70㎡。
吸声设计计算步骤和结论一、记录房间尺寸、体积、总表面积、噪声源的种类和位置等事项。
1、该计算机房的长、宽、高分别为:L=6m,W=6m,H=3m.2、体积为:V=L×W×H=6×6×3=108m3.3、总表面积为:S=2(L×W+L×H+W×H)=2×(6×6+6×3+6×3)=144m2.4、噪声源的种类和位置:装置在6×3米侧墙的中部的空调是主要噪声源。
二、该噪声的倍频程声压级测量值,即现有噪声(dB)如任务表的第一行所示。
三、计算NR-60的各个倍频程声压级,即设计目标值NR-60(dB),记录在任务表的第二行。
倍频程声压级Lp与NR的关系:Lp = a + bNR式中 Lp——各中心频率下NR数对应的声压级,dB;NR——噪声评价数,dB,本设计取60 dB;a、b——各中心频率对应的系数,其为常数,可由下表3-1查出。
表3-1 NR曲线的a、b数值表则相应的数值和计算值如下所示:Lp,125=22+0.870×60=74.20dBLp,250=12+0.930×60=67.80dBLp,500=4.8+0.974×60=63.24dBLp,1000=0+1.000×60=60.00dBLp,2000=-3.5+1.015×60=57.40dBLp,4000=-6.1+1.025×60=55.40dB四、计算所需降噪量△Lp(dB), 记录在任务表的第三行。
吸声处理室内降噪一、吸声1.1吸声系数与降噪系数吸声是声波撞击到材料表面后能量损失的现象,吸声可以降低室内声压级。
描述吸声的指标是吸声系数a,代表被材料吸收的声能与入射声能的比值。
理论上,如果某种材料完全反射声音,那么它的a=0;如果某种材料将入射声能全部吸收,那么它的a=1。
事实上,所有材料的a介于0和1之间,也就是不可能全部反射,也不可能全部吸收。
不同频率上会有不同的吸声系数。
人们使用吸声系数频率特性曲线描述材料在不同频率上的吸声性能。
按照iso标准和国家标准,吸声测试报告中吸声系数的频率范围是100-5khz。
将100-5khz的吸声系数取平均得到的数值是平均吸声系数,平均吸声系数反映了材料总体的吸声性能。
在工程中常使用降噪系数nrc粗略地评价在语言频率范围内的吸声性能,这一数值是材料在250、500、1k、2k四个频率的吸声系数的算术平均值,四舍五入取整到0.05。
一般认为nrc小于0.2的材料是反射材料,nrc大于等0.2的材料才被认为是吸声材料。
当需要吸收大量声能降低室内混响及噪声时,常常需要使用高吸声系数的材料。
如离心玻璃棉、岩棉等属于高nrc吸声材料,5cm厚的24kg/m?的离心玻璃棉的nrc可达到0.95。
测量材料吸声系数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混响室法,一种是驻波管法。
混响室法测量声音无规入射时的吸声系数,即声音由四面八方射入材料时能量损失的比例,而驻波管法测量声音正入射时的吸声系数,声音入射角度仅为90度。
两种方法测量的吸声系数是不同的,工程上最常使用的是混响室法测量的吸声系数,因为建筑实际应用中声音入射都是无规的。
在某些测量报告中会出现吸声系数大于1的情况,这是因为测量的实验室条件等造成的,理论上任何材料吸收的声能不可能大于入射声能,吸声系数永远小于1。
任何大于1的测量吸声系数值在实际声学工程计算中都不能按大于1使用,最多按1进行计算。
在房间中,声音会很快充满各个角落,因此,将吸声材料放置在房间任何表面都有吸声效果。
噪声分析常用计算公式汇总(二)吸声降噪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噪声分析的一些常用计算公式。
在本文中,我们将继续探讨一些吸声降噪方面的常用计算公式。
1. 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计算公式(Sabine公式)Sabine公式是用来计算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的常用公式,其表达式为:α=1-(1/R)其中,α为吸声系数,R为反射系数。
2.单层吸声材料的声阻抗计算公式单层吸声材料的声阻抗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Z=ρc/α其中,Z为声阻抗,ρ为吸声材料的密度,c为声速,α为吸声系数。
3.多层吸声材料的等效吸声系数计算公式多层吸声材料的等效吸声系数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αeq = 1 - (1 - α1)(1 - α2)/(1 - α1α2)其中,αeq为等效吸声系数,α1和α2分别为两层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
4.噪声源的声压级计算公式噪声源的声压级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Lp = Lw + 10log(Q)其中,Lp为噪声源的声压级,Lw为噪声源的声功率级,Q为噪声源的辐射效率。
5.高分子材料(如聚酯纤维、蓝胶等)吸声材料的等效吸声系数计算公式高分子材料的等效吸声系数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αeq = αi/hi其中,αeq为等效吸声系数,αi为高分子材料的吸声系数,hi为高分子材料的厚度。
6.扩散法降噪效果计算公式扩散法是一种常用的降噪方法,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其降噪效果:D = 10log(A/A0)其中,D为降噪效果,A为扩散以后的声能流密度,A0为扩散之前的声能流密度。
7.双壁屏蔽材料的声传递损失计算公式双壁屏蔽材料的声传递损失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TL = 10log(1 + (M/R))其中,TL为声传递损失,M为主要隔声体积,R为面阻抗。
以上是一些吸声降噪方面常用的计算公式,通过这些公式可以对吸声材料的性能和降噪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
对于噪声控制和降噪工程来说,准确地计算和评估吸声材料的性能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选择合适的吸声材料和设计有效的降噪方案。
噪声分析常用计算公式汇总(二)吸声降噪吸声降噪是一种常见的噪声控制技术,通过利用吸音材料来吸收和消除噪声,从而达到降低噪声水平的目的。
以下是吸声降噪常用的计算公式汇总:1.吸声系数:吸声系数代表了材料对声音的吸收能力,是评价吸音性能的重要指标。
一般用α表示,其取值范围从0到1、常见的吸声材料如纤维板、泡沫塑料等,其吸声系数可以通过实验测定或公式计算得出。
2.混合吸声系数:混合吸声系数是指多层噪声吸收材料组合的总吸声能力。
对于由N层吸声材料构成的吸声系统,混合吸声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α=1-(1-α1)(1-α2)...(1-αN)其中,α1、α2、..、αN分别为各层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
3.吸声量:吸声量是指单位面积的吸声材料吸收声能的能力。
一般用单位面积吸声系数(Sabine吸声度)或单位体积吸声系数(流量吸声度)来表示。
吸声量的计算公式如下:Sabine吸声度= α × S(单位面积吸声系数× 材料表面积)流量吸声度=α×V(单位体积吸声系数×材料体积)4.吸声背板的功效:吸声背板是指在墙面或天花板后面设置的一种材料,用于提高吸声效果。
吸声背板的功效通过增加声场中声能的损失来实现。
吸声背板的功效计算公式如下:L = 10 × log10(1 + (θ × α × D/λ))其中,L为吸声背板的功效(单位为dB),θ为吸声背板所占的背景面积比例(取值范围为0到1),α为吸声系数,D为吸声背板与声源的距离,λ为声波的波长。
5.吸声深度:吸声深度是指吸声材料对入射声波的吸收深度,是评价吸声材料吸音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吸声深度的计算公式如下:d=0.163×(f/α)其中,d为吸声深度,f为入射声波的频率,α为吸声系数。
以上是吸声降噪中常用的计算公式汇总,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用的公式进行计算,以评估吸声材料的吸音性能以及吸声系统的效果。
声学公式大全当声波碰到室内某一界面后(如天花、墙),一部分声能被反射,一部分被吸收(主要是转化成热能),一部分穿透到另一空间。
透射系数:反射系数:吸声系数:声压和声强有密切的关系,在自由声场中,测得声压和已知测点到声源的距离,就可计算出该测点之声强和声源的声功率。
声压级Lp取参考声压为Po=2*10-5N/m2为基准声压,任一声压P的Lp为:听觉下限: p=2*10-5N/m2 为0dB能量提高100倍的 P=2*10-3N/m2 为20dB听觉上限: P=20N/m2 为120dB1、声压级Lp取参考声压为Po=2*10-5N/m2为基准声压,任一声压P的Lp为:听觉下限: p=2*10-5N/m2 为0dB能量提高100倍的 P=2*10-3N/m2 为20dB听觉上限: P=20N/m2 为120dB2、声功率级Lw取Wo为10-12W,基准声功率级任一声功率W的声功率级Lw为:3、声强级:3、声压级的叠加10dB+10dB=? 0dB+0dB=? 0dB+10dB=? 答案分别是:13dB,3dB,10dB.几个声源同时作用时,某点的声能是各个声源贡献的能量的代数和。
因此其声压是各声源贡献的声压平方和的开根号。
即:声压级为:声压级的叠加•两个数值相等的声压级叠加后,总声压级只比原来增加3dB,而不是增加一倍。
这个结论对于声强级和声功率级同样适用。
•此外,两个声压级分别为不同的值时,其总的声压级为改为(痞子注:公式中Lp1)Lp2两个声强级获声功率级的叠加公式与上式相同在建筑声学中,频带划分的方式通常不是在线性标度的频率轴上等距离的划分频带,而是以各频率的频程数n都相等来划分。
声波在室内的反射与几何声学3.2.1 反射界面的平均吸声系数(1)吸声系数:用以表征材料和结构吸声能力的基本参量通常采用吸声系数,以α表示,定义式:声波垂直入射到材料和结构表面的吸声系数,成为“垂直入射(正入射)吸声系数”。
上海消音降噪设备计算公式
消音降噪设备是一种能够减少噪音干扰的装置。
它通过采取一定的技
术手段,如隔音、吸音、消声等,来降低噪音的传播和影响。
设计消音降
噪设备时,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包括噪音的频率、声压级、传播路径等。
在计算上海消音降噪设备的效果时,可以采用以下公式:
1.噪音级差(NR)=噪音源声压级(SPL1)-被隔音设备后声压级(SPL2)
噪音级差是消音降噪设备对噪音的有效控制程度。
计算噪音级差时,
需要测量噪音源的声压级以及在设备附近的声压级。
噪音级差越大,表示
消音降噪设备的效果越好。
2.声透射损失(TL)=隔音效果能力(SPL2)-原始噪音源声压级(SPL1)
声透射损失表示设备对噪音的阻隔程度。
一般来说,声透射损失越高,表示消音降噪设备隔音效果越好。
3.噪音传递路径长度(d)=噪音传播路径长度
噪音传递路径长度是指噪音从源头到达消音降噪设备所需要经过的距离。
噪音传递路径长度越长,噪音传播到设备处的能量损失越大,消音降
噪设备的效果越好。
4.吸声系数(α)=吸声材料表面吸声系数
吸声系数是衡量吸声材料吸声效果的指标。
吸声系数在0到1之间,
数值越大表示吸声效果越好。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计算公式,可以初步估算消音降噪设备的效果。
在实际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具体的噪声特征、设备布局、吸音材料选择等因素。
为了更准确地计算上海消音降噪设备的效果,建议进行现场测量和声学仿真分析。
目录1课程设计任务书 (2)2设计依据 (3)3设计原则 (3)4设计说明 (4)5计算步骤 (4)5.1房间面积计算 (4)5.2计算临界半径r c (4)5.3吸声设计数据计算 (5)5.4吸声材料的选择及计算 (5)5.5结论 (7)6参考文献 (8)1课程设计任务书1.1设计任务:吸声降噪设计某工厂空压机房设有2台空压机,距噪声源2m,测得的各频带声压级如表1所示。
现欲采用吸声处理使机房噪声降到90dB(A),因此选用NR80评价曲线,请选择吸声材料的品种和规格,以及材料的使用面积。
表1 各频带声压级1.2工程名称:空压机房降噪设计在此处键入公式。
1.2.1房间尺寸:10m(长)×6m(宽)×4m(高),容积V=240m3,表面积S=248m2,表面积为混凝土面。
1.2.2噪声源位置:地面中央,Q=21.2.3要求:按NR80设计。
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2设计依据吸声降噪只能对混响声起到显著效果,其降噪量一般为3~10dB,室的声源情况对吸声降噪效果影响较大,故应了解房间的几何特性及吸声处理前的声学特性。
吸声技术包括:利用多孔吸声材料进行吸声和利用共振吸声结构两大类。
由于吸声材料的孔隙尺寸与高频声波的波长相近,所以多孔吸声材料一般对高频声吸声效果好,对低频声吸声效果差。
共振吸声结构是由多孔吸声材料与穿孔板组成的吸声结构,利用共振吸声原理研制的各种吸声结构可改善低频吸声性能,常用的有薄板共振吸声结构、薄膜共振吸声结构、穿孔板工振吸声结构等。
通过空压机房距离噪声源2m所测得的声压级可知中低频噪声所占比重较大。
因此,此次空压机房降噪设计选用共振吸声结构。
3设计原则(1)先对声源进行隔声、消声等处理,如改进设备、加隔声罩、消声器或建隔声墙、隔声间等。
(2)当房间平均吸声系数很小时,采取吸声处理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单独的风机房、泵房、控制室等房间面积较小,所需降噪量较高,宜对天花板、墙面同时作吸声处理:车间面积较大,宜采用空间吸声体、平顶吸声处理:声源集中在局部区域时,宜采用局部吸声处理,同时设置隔声屏障;噪声源较多且较分散的生产车间宜做吸声处理。
吸声降噪量计算公式1. 吸声实验及吸声降噪房间的总吸声量:房间的平均吸声系数:降噪系数:吸声量:驻波管:对于圆形管道,上限频率:其中:D为管道截面直径,单位:m对于矩形管道,上限频率:其中:l1为管道最大尺寸边长,单位:m下限频率:其中:l为管道长度,单位:m房间总的吸声量:当吸收系数:时,可用赛宾公式:而当时,用艾润公式:此公式适用于频率小于1000Hz,如果频率大于1000 Hz,需考虑空气的吸收,赛宾—努特生:艾润公式—努特生:空气吸声系数4m。
房间系数:式中(扁平房间6db/距离加倍,降噪量 3.3+2.7x分贝)。
假设房间处理前后的吸声系数为α1和α2,可得吸声处理前后室内声压差:α远小于1的时候,可以作简单计算时可用下式计算:临界范围内,声压级表示:临界半径:扁平房间:α平顶吸声系数;距离r小于半高度h/2时,声场仍由直达声决定,距离加倍,声压级降低6DB;距离大于h/2,小于8h时,近似值为3.3+2.7α。
2. 共振吸收结构(1). 薄膜与薄板共振频率:Ρ0为空气密度,kg/m3; M0为膜的面密度,kg/m2。
(2). 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a. 单腔共振器的共振频率其中:S为孔颈开口面积,m2;V为空腔容积,m3;t孔颈深度,m; δ修正值,对于圆形b. 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则其中:D为板后空气厚度,m;P为穿孔率(穿孔率小于20%),圆孔正方形排列圆孔等边三角形排列:狭缝平行排列P=d/B,d为孔径或缝宽,B为孔(缝)中心距。
当穿孔板用于吊顶时,背后空气层很大,其共振频率可用下式进行计算:由于空气层厚度大,在低频将出现共振吸取,若在板后设多孔材料会使中、高频也有良好的吸收。
《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手册》微穿孔版,孔径<1mm,穿孔率<5%,空腔5-20cm;频带宽。
c. 帘幕设帘幕距刚性壁的距离为L,吸收峰频率式中:L空气层厚度,m;n正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