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疲劳驾驶与交通安全管理培训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3.33 MB
- 文档页数:25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疲劳驾驶的产生原因及防范措施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1 页共8 页疲劳驾驶的产生原因及防范措施一、内容提要从历年省、市交警部门对道路交通事故及原因的统计分析资料中可以看出,因驾驶员疲劳驾驶而引发的交通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最近几年更是大幅度上升,且这类事故绝大多数发生在各类营运车辆上,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可见疲劳驾驶已成为当前交通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当引起交通安全管理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
在此,笔者具体分析了疲劳驾驶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对其的防范措施。
二、关键词疲劳驾驶交通事故原因预防措施三、现状及案例教训我国汽车保有量只占全世界的2-3%,但事故死亡人数却占全世界的20%左右,已成为世界上道路交通事故最为严重的国家,也是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
引发交通事故的原因有多种,在我国,根据国家交通部门的相关统计,疲劳驾驶是绝对的头号杀手,每年造成数十万人的死亡和伤残,为无数家庭带来巨大痛苦!这样的案例层出不穷,如:1、黑龙江哈同公路“3.19”交通事故2009年3月19日下午16点到17点,黑龙江省哈同公路哈尔滨去往佳木斯447公里处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造成19人死亡,多人受重伤。
当时哈同公路上首先是一辆轿车由于路滑撞到公路的护栏,随后一辆车号为“黑B29033”的货车发生轻微的碰撞,停在路边,这辆车停车以后设置了标志,但是一辆从哈尔滨开往方正县方向车号是第 2 页共 8 页“KL49970”的大客车,因司机疲劳驾驶打瞌睡,直接和货车相撞,造成了19人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
2、新疆库车“12.2”特大交通事故2008年12月2日8时30分左右,国道314线库车县境内762km处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造成22人死亡,3人重伤。
据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委宣传部提供的消息说,一辆从阿图什开往乌市的卧铺客车与一辆相向行驶的拉煤货车相撞。
出租车公司工作人员的疲劳驾驶与防范措施疲劳驾驶一直是交通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出租车公司的工作人员来说更加突出。
这篇文章将讨论出租车公司工作人员在驾驶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疲劳驾驶问题,并提出一些有效的防范措施。
一、疲劳驾驶的危害和影响疲劳驾驶是指驾驶员因长时间连续工作、长时间驾驶过程或者缺乏充分休息引起的注意力下降、反应迟钝、视觉、听觉、血压等生理功能异常的一种状态。
疲劳驾驶在出租车行业中存在的危害和影响不可小觑。
其一,疲劳驾驶容易导致驾驶员的驾驶技术水平下降,出现视线模糊、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增加了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
其二,长时间的驾驶工作会导致身体疲劳,提高事故发生的概率。
疲劳驾驶会导致对行人、路况等环境变化反应不敏感,容易出现误判,从而引发交通事故。
其三,疲劳驾驶对驾驶员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长期的疲劳驾驶不仅会引起驾驶员的身体亚健康状态,还会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疾病的风险。
二、防范疲劳驾驶的措施为了有效防范出租车公司工作人员的疲劳驾驶问题,以下是一些可行的防范措施:1.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出租车公司应合理安排驾驶员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避免出现连续长时间驾驶的情况。
驾驶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合理的休息和休息时间。
2. 设置疲劳驾驶提醒系统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出租车公司可以安装疲劳驾驶提醒系统,对驾驶员的驾驶状态进行监测,在出现疲劳驾驶的迹象时及时提醒驾驶员休息或者进行其他应对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3. 加强驾驶员培训和教育出租车公司应定期开展驾驶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驾驶员对于疲劳驾驶的认识和意识。
通过培训,驾驶员可以了解疲劳驾驶的危害和影响,并学习相关的防范措施,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
4.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出租车公司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对于驾驶员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进行规范化管理。
同时,加强对驾驶员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5. 引入双人驾驶制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出租车公司可以考虑引入双人驾驶制度,让驾驶员可以有合理的休息和交替驾驶的机会。
员工安全培训十交通安全与驾驶技巧员工安全培训:十大交通安全与驾驶技巧交通事故是当前社会的一大隐患,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风险。
对于企业来说,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驾驶技巧的提高是保障生产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员工安全培训中的十大交通安全与驾驶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高安全意识和驾驶技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一、遵守交通规则遵守交通规则是车辆驾驶的基本要求,包括遵守交通信号、礼让行人、保持车距等。
只有遵守交通规则,才能确保车辆行驶的安全合理。
二、控制车速合理控制车速是避免交通事故的关键。
驾驶人员应根据道路情况、天气状况和自身车辆的状态,调整车速,掌握合适的行车速度。
三、注意道路标志标线驾驶人员应时刻关注道路标志标线,确保自己的行驶路线是正确的,避免发生行驶偏离或违反交通规则的情况。
四、保持良好的驾驶姿态良好的驾驶姿态包括正确的坐姿、稳定的手握方向盘姿势和放松的身体状态。
保持良好的驾驶姿态可以提高驾驶安全性和稳定性。
五、注意观察周围环境驾驶人员应时刻关注周围环境,观察道路行驶情况、前后左右车辆的动向,及时调整自己的行驶策略,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六、合理使用安全设备合理使用安全设备是驾驶人员保障自身安全的重要手段。
包括使用安全带、佩戴安全头盔等,确保安全设备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七、避免疲劳驾驶疲劳驾驶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驾驶人员应合理安排驾驶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驾驶,确保自己的身体和精神状态良好。
八、保持车辆的良好状态车辆的良好状态是保证驾驶安全的前提条件。
驾驶人员应定期检查车辆的机械和电子设备,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九、合理应对紧急情况在驾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紧急情况,如刹车失灵、车辆突发故障等。
驾驶人员应冷静应对,采取正确的救援措施,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十、持续学习和提高交通安全和驾驶技巧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驾驶人员应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充实自己的交通知识和驾驶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安全驾驶能力。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交通事故频发,其中疲劳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占比较高。
为了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预防疲劳驾驶事故的发生,本培训旨在通过对疲劳驾驶的危害、成因、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使驾驶员充分认识到疲劳驾驶的严重性,从而确保行车安全。
二、疲劳驾驶的危害1. 事故发生率高:疲劳驾驶会使驾驶员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2. 事故后果严重:疲劳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往往后果严重,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影响驾驶者身心健康:长期疲劳驾驶会导致驾驶员出现心理压力、情绪低落等症状,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4. 损害企业形象:疲劳驾驶事故的发生,不仅给受害者带来痛苦,还会损害驾驶者所在企业或单位的社会形象。
三、疲劳驾驶的成因1. 长时间驾驶:驾驶员长时间驾驶,身体和心理承受巨大压力,导致疲劳。
2. 睡眠不足:驾驶员因工作、生活等原因,睡眠时间不足,导致身体机能下降。
3. 饮食不规律:驾驶员饮食不规律,营养摄入不足,影响身体机能。
4. 气候、路况等因素:恶劣的气候、复杂的车况等因素,使驾驶员身心疲惫。
四、疲劳驾驶的预防措施1. 合理安排行程:驾驶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行程,避免长时间连续驾驶。
2. 保障充足睡眠:驾驶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确保行车安全。
3. 饮食合理搭配:驾驶员要注重饮食营养,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身体机能。
4. 注意休息: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要适时停车休息,缓解疲劳。
5. 避免驾驶疲劳药物:驾驶员应避免使用可能导致疲劳的药物,如镇静剂、抗过敏药等。
6. 车辆保养:保持车辆良好的运行状态,确保行车安全。
7. 心理调适:驾驶员要学会心理调适,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驾驶压力。
五、疲劳驾驶安全教育培训内容1. 疲劳驾驶的危害:通过案例分析、视频播放等形式,让驾驶员了解疲劳驾驶的危害。
2. 疲劳驾驶的成因:分析疲劳驾驶的成因,使驾驶员认识到自身存在的疲劳驾驶风险。
交通安全培训心得交通安全是每个驾驶者和行人都应该重视和遵守的问题。
为了增强我对交通安全的认识和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我参加了一次交通安全培训课程。
在这次培训中,我学到了许多关于交通事故的原因、预防交通事故的方法以及应急处理的技巧。
接下来,我将分享我在培训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培训中我学到了交通事故的原因。
交通事故的原因有很多,但大多数都可以归结为驾驶人员的不良行为。
比如超速、违法并线、疲劳驾驶等。
通过了解这些原因,我更加明白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只有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才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其次,我学到了预防交通事故的方法。
在培训中,老师向我们介绍了许多常见的交通事故类型,并给出了相应的应对方法。
比如,在雨天时开车要保持车速稳定,不要急刹车,避免打滑;在夜间行车时要保持安全距离,打开车灯提高能见度等。
这些方法都非常实用,能有效地减少交通事故的概率。
除了预防交通事故,应急处理也是培训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常见的交通事故处理要点。
比如,在发生事故后,首先需要确保自己的安全,然后拨打报警电话,通知警方前来处理。
同时,还要及时采取措施保护现场,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这些应急处理的方法对于预防交通事故的进一步扩大起着关键的作用。
在培训中,我还了解了一些与交通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我们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一些相关的交通标志和信号等。
这些法规对于我们遵守交通规则和正常行车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了解这些法规,我更加明白了自己在道路上的权利和责任。
最后,在培训中,我还参观了一个交通安全教育中心。
这个中心通过一系列的虚拟实境技术,让我们体验了各种交通事故的场景。
通过这种实际体验,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交通事故的危害性,并且更加坚定了我遵守交通规则的决心。
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关于交通安全的知识和技巧,还培养了自己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交通安全不仅是每个驾驶者的责任,也是每个行人的责任。
驾驶员安全学习培训记录(一)培训人:汪军、周艳参会人员:公司全体驾驶员记录员:倪欣欣时间:2017年03月09日首先强调一下会议纪律。
听一听当前的交通安全形势,了解了解当前交通管理的动向和重点,温习一下有关的交通法规,提高提高自己的法规知识和安全意识都是有好处的。
希望要遵守会议纪律。
1.不准在课堂接听电话。
2.不准交头接耳,讲话。
3.不准善离课堂。
4.注意听讲。
一、当前的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及事故的主要原因一是一些人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比较淡漠,违章现象比较普遍。
特别是车辆驾驶人员超载、超速、疲劳驾驶、酒后驾车、无证驾驶等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行为大量存在。
二是道路交通工具构成复杂,给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到2016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为1.7亿余辆,其中,汽车9000万辆、摩托车5037万辆、拖拉机1573万辆、农用运输车1388万辆;还有大量自行车和牛车、马车。
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混行极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
同时,报废车、非法拼装车、“大吨小标”车辆上路行驶给道路交通带来严重威胁。
三是公路安全设施相对滞后,一些险路、危桥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容易诱发道路交通事故。
四是道路运输企业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效益的关系,不重视安全生产,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五是一些地方和单位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不重视,道路交通管理措施不落实,一些执法队伍素质不高,存在着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等问题,从管理理念到管理手段、方法、机制等,都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道路交通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二、交通事故给驾驶员本人、家庭、社会带来的损失。
经济学家米塞尔(michael)早在1988年就曾提出,全世界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为3500亿美元。
也就是说,地球上平均每人每年承担道路交通事故的经济损失为68.5美元。
发展中国家,约占GDP的1%。
据报道,2003年全国各类事故拉下全国GDP近3个百分点。
而在我国各类事故中,交通事故已经成为各种事故中的“第一杀手”在2002年的各类事故中,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所占比例为78.5%;2003年这一比例为76.3%。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数量逐年增加,交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为提高单位员工的交通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本单位特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培训。
本次培训旨在让员工了解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掌握交通安全常识,养成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
二、培训目标1. 提高员工交通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观念。
2. 使员工掌握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了解交通违法行为及危害。
3. 培养员工养成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4. 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降低事故损失。
三、培训内容1. 交通安全法律法规(1)交通信号灯及标志、标线(2)交通违法行为及处罚(3)交通事故处理程序2. 交通安全常识(1)安全行车距离与速度(2)安全带的使用(3)恶劣天气下的行车技巧(4)车辆保养与维护3. 交通行为习惯(1)文明驾驶,礼让行人(2)不酒后驾驶、疲劳驾驶(3)不超速、超载、逆行(4)不随意变道、穿插4. 应急处置能力(1)交通事故现场处置(2)火灾、爆炸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3)紧急救援措施四、培训方法1. 讲座法:邀请专业人士进行交通安全知识讲座,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2. 视频教学:播放交通安全教育宣传片,直观展示交通事故的危害。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交通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原因,总结教训。
4. 实地演练:组织员工进行交通安全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5. 互动交流:鼓励员工提问、分享交通安全心得,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五、培训安排1. 培训时间:为期一天,分上、下午两场。
2. 培训对象:本单位全体员工。
3. 培训地点:单位会议室。
4. 培训形式:讲座、视频教学、案例分析、实地演练、互动交流。
六、培训考核1. 考核方式:笔试、现场考核。
2. 考核内容: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交通安全常识、交通行为习惯、应急处置能力。
3. 考核成绩:满分100分,90分以上为合格。
七、培训总结1. 总结本次培训成果,对员工在培训中的表现给予肯定。
第1篇一、培训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攀升,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超速和疲劳驾驶是导致交通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培训计划。
二、培训目标1. 提高驾驶员对超速和疲劳驾驶危害性的认识。
2. 增强驾驶员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
3. 培养驾驶员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确保行车安全。
三、培训对象本培训计划适用于所有持有驾驶证的驾驶员,特别是从事长途运输、出租车、网约车等行业的驾驶员。
四、培训内容1. 超速驾驶的危害- 超速行驶的物理原理及对车辆和驾驶员的影响。
- 超速行驶导致的事故案例分析。
- 交通法规中关于超速行驶的相关规定。
2. 疲劳驾驶的危害- 疲劳驾驶的定义及成因。
- 疲劳驾驶对驾驶员反应能力的影响。
- 疲劳驾驶导致的事故案例分析。
-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处于疲劳状态。
3. 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 交通法规的制定背景及意义。
- 交通法规的主要内容,包括超速、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
- 违反交通法规的后果及法律责任。
4. 安全驾驶习惯的培养- 驾驶前准备:检查车辆状况、调整座椅和后视镜等。
- 驾驶过程中注意事项:保持安全车距、合理使用灯光、不随意变道等。
- 应急处理:如何应对突发情况,如紧急制动、车辆失控等。
5. 心理素质的培养- 驾驶员心理素质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 如何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驾驶情绪。
- 应对压力和挫折的方法。
五、培训方式1. 理论授课- 邀请交通管理部门、专业讲师进行授课。
- 结合多媒体教学,如PPT、视频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2. 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超速、疲劳驾驶导致的事故案例,让驾驶员深刻认识到危害性。
3. 互动交流- 鼓励驾驶员分享自己的驾驶经验和心得,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 实地操作- 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进行模拟驾驶训练,提高驾驶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培训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培训时间可分为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两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