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电子教案- 第9章 局域网项目工程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2.57 MB
- 文档页数:38
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或组织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在这种情况下,局域网技术和组网工程成为了信息系统运行的基础。
同时,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兴起,对局域网技术和组网工程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因此,本次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局域网技术和组网工程能力,以满足企业和组织对信息系统的需求。
二、课程设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如下:1.了解局域网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2.掌握局域网的组网技术;3.实践局域网的搭建和维护;4.能够使用网络安全技术,保障网络系统的安全。
三、课程设计内容1. 局域网技术基础•局域网概述及分类;•局域网的组成部分、特点及优缺点;•局域网的工作原理及传输介质技术;•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及系统设计。
2. 局域网组网技术•局域网组网协议;•局域网组网方式的选择;•局域网组网的实践和应用。
3. 局域网维护与安全•局域网的故障排除;•局域网性能调整;•局域网的备份与恢复;•局域网的维护安全。
四、课程设计过程1. 步骤一:制定课程设计计划根据课程设计目标和内容,制定实施计划,包括时间安排、任务分配等。
2. 步骤二:实施理论教育通过课堂讲授、PPT演示、教材阅读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局域网技术和组网工程的基础知识。
3. 步骤三:实施实践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搭建和维护一个小型局域网,锻炼其实践能力。
4. 步骤四:实施网络安全实验通过网络安全实验,让学生掌握网络安全技术和方法,保障网络系统的安全。
5. 步骤五:总结课程设计成果对学生的课程设计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并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五、课程设计效果评价通过学生上机操作和实际情况的考察,对本次课程设计的效果进行评价,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的学术表现和实践能力;2.学生对局域网技术和组网工程的理解程度;3.学生在网络安全实验中的表现。
六、课程设计总结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对局域网技术和组网工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实践操作的基本技能,具备了一定的网络安全保障能力。
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可作为高等院校网络工程、计算机、电子信息及相关专业本、专科的局域网课程教材,可供从事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工程技术人员及初学者参考。
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阅读!《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的介绍《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从实践出发,以基本理论的应用为中心,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的主要内容,全书共10章,具体内容包括:局域网概述、局域网的硬件系统、局域网的软件系统、局域网技术、综合布线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服务器组网、局域网安全与管理、局域网规划与设计、局域网解决方案案例、局域网故障排除。
书中图文并茂、内容翔实,各章均配有习题和实践题。
《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的图书目录第1章局域网概述1.1局域网的定义1.2局域网的组成1.3局域网的分类1.3.1按局域网的规模分类1.3.2按传输介质分类1.3.3按拓扑结构分类1.3.4按管理模式分类1.4IEEE 802参考模型及网络协议1.4.1IEEE 802参考模型与OSI参考模型1.4.2IEEE 802标准1.4.3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式1.4.4局域网网络协议1.4.5通信协议选择策略1.5本章小结1.6习题与实践第2章局域网的硬件系统2.1局域网的传输介质2.1.1双绞线2.1.2光纤2.1.3同轴电缆2.1.4无线传输介质2.2集线器2.2.1集线器的分类2.2.2集线器的连接2.3交换机2.3.1交换机的原理2.3.2交换机的分类2.3.3交换机的连接2.3.4主流交换机2.3.5交换机的配置2.4路由器2.4.1路由器的功能2.4.2路由器的分类2.4.3主流路由器2.4.4路由器的配置2.5网卡2.5.1网卡的分类2.5.2网卡的安装2.6服务器2.6.1服务器的特性2.6.2服务器的分类2.6.3服务器的硬件2.6.4服务器的主要技术2.6.5服务器的选择2.7其他设备2.8本章小结2.9习题与实践第3章局域网的软件系统3.1网络操作系统3.1.1UNIX操作系统3.1.2Linux操作系统3.1.3NetWare操作系统3.1.4Windows NT/2000操作系统3.1.5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3.1.6Windows Server 2008操作系统3.2客户端操作系统3.2.1Windows XP3.2.2Linux桌面版3.2.3Mac OS X3.3数据库软件系统3.3.1数据库系统的发展3.3.2主流关系数据库软件介绍3.4网管软件系统3.4.1网管系统主流技术及其应用3.4.2网络管理软件的分类及相应功能3.4.3常见网管软件简介3.5应用软件系统3.5.1OA系统3.5.2视频会议系统3.5.3行业软件3.6安全软件系统3.6.1常见防病毒软件简介3.6.2常见防火墙软件简介3.6.3其他类型的安全软件系统3.7本章小结3.8习题与实践第4章局域网技术4.1高速以太网4.1.1千兆以太网4.1.2万兆以太网4.2虚拟局域网4.2.1VLAN定义和优点4.2.2VLAN实现方法4.2.3VTP4.2.4生成树协议STP4.2.5VLAN配置实例4.3第三层交换4.4虚拟专用网4.4.1的解决方案4.4.2安全技术4.4.3深信服应用某学院远程接入案例4.5无线局域网4.5.1无线局域网概述4.5.2无线局域网的接入方式4.6接入技术4.6.1常见的接入方式4.6.2接入方式比较4.7本章小结4.8习题与实践[1]第5章综合布线系统第6章 WindowsServer2003服务器组网第7章局域网安全与管理第8章局域网规划与设计第9章局域网解决方案案例第10章网络故障排除参考文献局域网的定义为了完整地给出LAN的定义,必须使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功能性定义,另一种是技术性定义。
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实验1. 引言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是一种用于小范围内计算机设备的互联网络。
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是计算机网络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
本文将介绍局域网技术的基本概念、组网工程的流程以及实验设计和实施过程。
2. 局域网技术概述局域网是在一个较小的地理范围内,连接多台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互联网络。
它可以通过以太网、无线局域网(WLAN)、局域网交换机等技术实现。
局域网能够提供高速、低延迟的数据传输功能,广泛应用于学校、企业、家庭等场景。
2.1 以太网技术以太网是局域网常用的一种技术,它通过电缆来连接计算机和网络设备。
以太网使用CSMA/CD(载波侦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协议来实现数据传输的控制。
常见的以太网速度有10Mbps、100Mbps、1Gbps、10Gbps等。
2.2 无线局域网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使用无线信号来连接计算机和网络设备。
常见的无线局域网技术有Wi-Fi技术,它基于IEEE 802.11标准,支持高速无线数据传输,允许移动设备在局域网内无线接入互联网。
2.3 局域网交换机技术局域网交换机是局域网中用于连接多台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网络设备。
它可以实现数据的快速转发和分发,并提供高性能的网络连接。
局域网交换机可以根据MAC地址进行转发,避免数据冲突和碰撞。
3. 组网工程流程3.1 网络设计在进行组网工程之前,需要进行网络设计。
网络设计包括确定网络拓扑结构、IP地址规划、子网划分等工作。
根据实际需求和预算,选择适当的硬件设备和网络技术。
3.2 资料准备与调研在组网工程实施之前,需要准备所需的资料,并进行相关调研。
资料准备包括购买网络设备、配置相关软件等。
而调研工作则是为了了解当前网络环境,评估局域网技术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3.3 设备安装与配置设备安装与配置是组网工程的核心步骤之一。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安装和配置相关的网络设备,例如交换机、路由器、无线访问点等。
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课程设计河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课程设计报告2022—2022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设计题目组建高校的局域网络摘要Internet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网络建设。
而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的快速发展,则极大地促进了高校校园网的建设。
校园网的建设能从根本上促进教学科研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科研合作,是学校教育和科研工作的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近年来,教学和管理工作不断向着信息处理计算机化、信息交流网络化、信息管理数据库化信息服务电子化方向发展。
为了进一步提高网络教学的教学效果和效率以及保障校园网络的安全。
一套完备的校园网络,将学校的各主要部门,如图书馆、实训楼、信息中心、校办、教务处用计算机网络联结起来,形成信息发布、处理、资源共享、覆盖面广的网络。
本项目包括了对校园网的布线工程与网络结构设计方案的设计;交换机、服务器等设备配置方案;代理与软件防火墙方案的实施;网络安全的分析,通过对这些设计来实现一些网络的互联,有利于校园的管理,学生的学习,教学资源的共享,根据这些组建设计来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校园网。
目录一、设计任务 (5)二、设计方案 (6)2.1校园网建设的原则 (6)2.2VLAN的划分 (6)2.3物理网络设计 (7)2.3.1传输线缆的选择 (7)2.3.2网线制作 (9)2.3.3信息模块制作 (10)三、论证结果 (11)四、系统的原理框图 (12)4.1整体校园网VLAN划分 (12)4.2物理网络图 (13)五、设计程序 (14)六、实验结果 (17)七、实验中主要问题 (18)八、故障现象的分析 (19)九、设计结论 (20)附 (21)前言当今社会已步入信息社会,信息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潮流。
自从1993年美国政府公布实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之后,在世界引起巨大反响,许多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相继提出了本国或本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计划。
局域网组网技术课程教案第一章:局域网基础知识1.1 局域网的定义与分类1.2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1.3 局域网的传输介质1.4 局域网的通信协议第二章:局域网硬件设备2.1 交换机的基本原理与配置2.2 路由器的基本原理与配置2.3 网卡的作用与选购2.4 网络传输介质的选择与安装第三章:局域网软件系统3.1 局域网操作系统概述3.2 Windows Server 2024的安装与配置3.3 Linux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3.4 网络服务与资源共享第四章:局域网安全与管理4.1 局域网安全概述4.2 防火墙的配置与应用4.3 病毒防护与网络安全策略4.4 网络管理工具的使用第五章:局域网故障排除与维护5.1 局域网常见故障分析5.2 故障排除方法与步骤5.3 网络设备维护与升级5.4 网络性能监控与优化第六章:局域网设计与规划6.1 局域网设计原则与步骤6.2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6.3 网络设备选型与配置6.4 网络布线设计与施工第七章:无线局域网技术7.1 无线局域网标准与协议7.2 无线接入点与无线网卡的选择7.3 无线局域网的安全与管理7.4 无线局域网的部署与优化第八章:局域网与互联网的连接8.1 互联网接入技术概述8.2 宽带路由器的配置与应用8.3 虚拟专用网络(VPN)的配置与使用8.4 网络地址转换(NAT)与端口映射第九章:网络存储技术9.1 网络存储概述9.2 直接连接存储(DAS)9.3 网络连接存储(NAS)9.4 存储区域网络(SAN)第十章:局域网组网案例分析10.1 企业局域网组网案例10.2 校园局域网组网案例10.3 分支机构局域网组网案例10.4 局域网组网案例分析与总结重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局域网组网技术课程的十个章节内容,涵盖了局域网基础知识、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安全与管理、故障排除与维护、局域网设计与规划、无线局域网技术、局域网与互联网的连接、网络存储技术以及局域网组网案例分析。
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第9章局域网技术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已经成为了企业、学校、家庭等各种场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为我们提供了快速、稳定的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平台,极大地提高了工作和生活的效率。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局域网技术的相关知识。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局域网的定义和特点。
局域网是指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地理范围内(如一个办公室、一栋楼或一个校园),将各种计算机、外部设备和数据库等互相连接起来组成的计算机通信网。
与广域网相比,局域网具有传输速度快、延迟低、误码率低、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
在局域网中,常见的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和树型等。
总线型拓扑结构是将所有设备连接在一条总线上,信息沿着总线进行传输。
这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但一旦总线出现故障,整个网络就会瘫痪。
星型拓扑结构则是以一个中心节点为核心,其他设备通过线路与中心节点相连。
它的优点是易于管理和维护,某个节点的故障不会影响到其他节点。
环型拓扑结构中,设备通过环形线路依次连接,信息沿着环进行单向传输。
这种结构可靠性较高,但一旦某个节点出现故障,可能会影响整个网络的运行。
树型拓扑结构则是一种层次化的结构,类似于一棵倒置的树,适用于较大规模的局域网。
接下来,我们说一说局域网中常用的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是信息传输的物理通道,常见的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
双绞线是最常用的传输介质之一,它由两根互相绝缘的铜导线按照一定的规则绞合在一起。
双绞线价格便宜,易于安装,但传输距离和速度有限。
同轴电缆由内导体、绝缘层、外导体和外保护层组成,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和传输性能,但成本相对较高。
光纤则是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纤维中全反射的原理进行信息传输,具有传输速度快、距离远、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是目前局域网中高速传输的首选介质。
在局域网中,网络协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网络协议是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