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关于太谷光化寺文物保护总体规划工作方案的批复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1
国家文物局关于净因寺文物保护规划的批复
【法规类别】文物与古迹保护
【发文字号】文物保函[2013]2127号
【发布部门】国家文物局
【发布日期】2013.10.21
【实施日期】2013.10.2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4
国家文物局关于净因寺文物保护规划的批复
(文物保函〔2013〕2127号)
山西省文物局:
你局《关于审批太原净因寺文物保护规划的请示》(晋文物[2013]8号)收悉。
经研究,我局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所报规划。
二、对该规划提出以下修改意见:
(一)在保护对象部分,梁架彩绘不宜作为附属文物。
补充文物建筑、建筑遗址及塑像壁画的基本特点描述。
(二)在现状评估部分,应进一步深化文物建筑现状评估,补充灾害评估。
(三)保护区划部分。
国家文物局关于明秀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正文:---------------------------------------------------------------------------------------------------------------------------------------------------- 国家文物局关于明秀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文物保函〔2014〕2570号)山西省文物局:你局《关于审批太原市晋源区明秀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设计方案的请示》(晋文物[2014]264号)收悉。
经研究,我局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明秀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和你局意见。
二、对所报方案提出如下修改完善意见:(一)明秀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主要包括文物院落内外地面铺装、绿化、新建井亭、公厕、停车场等内容,用地涉及明秀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所报项目须符合《文物保护法》和国家文物局、山西省政府文物保护的相关规定要求,并应以文物保护、历史环境保护和文物安全为前提,改善文物环境,合理兼顾周边环境提升。
(二)明秀寺已有保护规划,设计方案应进一步明确保护规划的管理规定和环境整治要求。
(三)天王殿遗址应根据保护规划的相关要求,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再确定地面铺装方案。
(四)寺庙南侧局部区域的环境设计过于园林化,与寺庙历史环境不符,应予以调整,并科学、合理控制种植树种及数量。
(五)公厕的建设位置、建筑体量,紧邻院墙的水渠、排水明沟、消防通道、消防水池的选址及设置,井亭修复措施等均应符合明秀寺保护规划的相关要求。
(六)进一步补充完善图纸。
三、请你局根据上述意见,组织相关单位对所报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并经你局核准后实施。
请加强对工程的监管,确保文物及其环境安全。
此复。
国家文物局2014年9月2日——结束——。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太原文庙等十五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2.01.29
•【字号】晋政函〔2022〕9号
•【施行日期】2022.01.2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正文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太原文庙等十五处全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保护规划的通知
晋政函〔2022〕9号各有关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17号)以及国家文物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的有关规定,经国家文物局同意,现将太原文庙、汾阳太符观、隰县千佛庵、盐湖区郭村泰山庙大殿、新绛稷益庙、新绛龙香关帝庙、河津古垛后土庙、高平清梦观、浮山老君洞、昔阳崇教寺、陵川崇安寺、翼城四圣宫、翼城乔泽庙戏台、翼城南撖东岳庙、阳城砥洎城等十五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予以公布,请认真组织实施。
各有关市、县人民政府要尽快将太原文庙等十五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城乡建设规划,做好文物保护规划与各专项规划的有序衔接,依法加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管理、周边环境整治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上述文物保护规划中提出的各类文物保护和展示措施以及环境整治、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实施前应制订具体方案并依法按程序报批。
太原文庙等十五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通过山西省文物局官方网站()予以公布。
山西省人民政府
2022年1月29日。
国家文物局关于郭峪村古建筑群建设控制地带内实施环境整治项目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文物局•【公布日期】2024.03.21•【文号】文物保函〔2024〕357号•【施行日期】2024.03.21•【效力等级】行政许可批复•【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国家文物局关于郭峪村古建筑群建设控制地带内实施环境整治项目的批复文物保函〔2024〕357号山西省文物局:《山西省文物局关于在郭峪村古建筑群建设控制地带内实施环境整治项目的请示》(晋文物〔2023〕177号)收悉。
经研究,我局原则同意在郭峪村古建筑群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环境整治项目。
一、对方案提出以下修改意见:(一)深化前期勘察和文物影响评估。
加强与文物保护等相关规划的衔接,明确建筑改造和环境整治提升的分类管理要求,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实施内容应重点说明原因。
深化建筑利用功能规划评估,防止旅游化、商业化倾向,严禁大规模搬迁居民。
(二)优化设计方案,细化保护措施。
加强文物周边环境保护,应以文物建筑高度为参照严格控制黑沙坡和侍郎寨周边建筑高度,各单体建筑总高不应超过9米。
严格控制、压减立面改造的规模和力度,可适当保留现当代建筑做法,保持基本协调即可。
深化道路铺装和环境景观设计,注意避让、保护侍郎寨寨墙及遗址。
审慎论证黑沙坡西侧现有建筑的整治措施,统筹考虑该区域交通组织,可考虑利用三槐庄东侧空地,尽可能避免新设开敞空间。
进一步细化水电、消防等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和范围。
(三)校核方案文本和图纸。
细化、量化建筑修缮和风貌整治等相关图纸。
补充巷口、空间节点等部位方案效果图,补充大比例尺总平面图。
(四)文物建筑修缮应单独编制方案,按规定另行报批。
二、请你局指导相关单位根据以上意见对所报项目进行修改、完善,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履行相应审批程序后实施。
三、请你局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的全程监管,组织专业机构参与指导,确保文物安全。
国家文物局关于灵石后土庙文物保护规划编制立项的
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文物局
•【公布日期】2012.04.09
•【文号】文物保函[2012]653号
•【施行日期】2012.04.09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正文
国家文物局关于灵石后土庙文物保护规划编制立项的批复
(文物保函〔2012〕653号)
山西省文物局:
你局《关于审批灵石后土庙文物保护规划大纲的请示》(晋文物[2012]43号)收悉。
经研究,我局批复如下:
一、同意灵石后土庙文物保护规划编制立项。
二、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深化文物现状评估和病害评估,形成评估结论,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二)合理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严格控制文物周边的建设项目,保护文物的环境风貌。
(三)重视文物安防、消防、防雷等专项规划,确保文物安全。
(四)将文物保护与利用相结合。
结合当地实际,合理安排展示利用项目,最大限度发挥文物的社会效益。
三、请你局指导当地人民政府组织具有资质的规划编制单位,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的有关规定,做好灵石后土庙文物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
四、规划编制完成并经你局初审同意后,请将规划文本、图纸及相应的电子文档等报我局审批。
此复。
国家文物局
二〇一二年四月九日。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08.05•【字号】晋政办发〔2022〕69号•【施行日期】2022.08.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规划发展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实施方案的通知晋政办发〔2022〕69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山西省“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2年8月5日山西省“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21〕43号),进一步做好我省“十四五”时期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到2025年,文物依法保护水平显著提升,文物科技创新能力不断跃升,文物保护利用传承体系基本形成,文物安全形势明显好转,文物机构队伍更加优化,文物领域社会参与活力不断焕发,文物工作在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发挥,文物保护利用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群众,文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初步实现。
二、主要任务(一)加强文物资源基础管理1.做好文物资源基础管理工作。
启动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核定公布工作,遴选申报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实施第一至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四有”记录档案编制工作,做好续补第一至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有”记录档案编制工作。
试点推进文物资源资产报告制度。
健全藏品征集、登记、定级机制,做好民间收藏文物调查。
推动山西流散海外文物数字化复原回归,建立涉案文物管理移交常态化工作机制。
(省文物局、省自然资源厅、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文旅厅、省市场监管局、太原海关和各市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2.加强文物资源空间保护管控。
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关于金庄文庙保护规划意见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文物局•【公布日期】2018.06.01•【文号】办保函〔2018〕538号•【施行日期】2018.06.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关于金庄文庙保护规划意见的函办保函〔2018〕538号山西省文物局:你局《关于审批平遥县金庄文庙文物保护规划的请示》(晋文物〔2017〕198号)收悉。
经研究,我局意见如下:一、所报规划文物构成不清,现状评估不足,规划深度不够,我局暂不同意该规划。
二、所报规划应做以下必要修改和完善:(一)进一步核实文物构成,2007年复建的状元桥、棂星门等建(构)筑物不应纳入文物本体。
(二)深化价值研究,准确开展各专项评估,细化已实施修缮项目效果、建筑环境、文物利用情况等评估内容,系统梳理归纳现存主要问题。
(三)应根据文物保护管理需要和地形地物等,合理划定保护区划,补充说明保护区划调整的理由和依据。
合理制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管理规定和建设控制指标,建筑限高建议以总高为标准,增强可操作性。
现有农林用地不得改变其用地性质。
(四)根据现状评估结论进一步深化保护措施,提出明确的技术要求,加强针对性,本体保护措施不应包含文庙院内非文物建筑。
(五)完善环境整治规划,明确整治范围、对象和措施;深化展示利用规划,进一步明确展示目标,丰富展示内容和展示方式,停车场不宜设置在西侧农林用地。
(六)进一步加强与相关规划的衔接。
规范、完善文字表达,注意所引法律依据的时效性。
准确绘制图纸,补充文物构成图、保护区划调整后的土地性质图等。
三、请你局指导相关单位,按照上述意见对规划进行修改、完善,按相关程序另行报批。
专此函复。
国家文物局办公室2018年6月1日。
国家文物局关于洪洞广胜寺壁画彩塑保护修复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正文:---------------------------------------------------------------------------------------------------------------------------------------------------- 国家文物局关于洪洞广胜寺壁画彩塑保护修复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文物保函〔2013〕2024号)山西省文物局:你局《关于审批洪洞广胜寺壁画彩塑保护修复工程设计方案的请示》(晋文物[2013]156号)收悉。
经研究,我局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所报方案。
二、对该方案提出以下完善意见:(一)进一步加强监测工作,方案中温湿度监测时间较短,且监测时间为干燥季节,监测结论不能说明春夏季结露情况。
建议对小环境进行至少一年以上的不间断监测,根据监测结论制定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案。
(二)应通过监测发现活动性病害,将壁画彩塑的干预范围严格限制在针对活动性病害的修复工作上,对病害稳定的可暂不处理。
(三)根据粘结和加固材料筛选实验结果分析,应适当增加明胶的权重。
鉴于现代材质丙烯酸乳液成膜后极难溶解,基本不具备可逆性,再混入硅丙乳液,其老化产物性状不明,建议谨慎使用。
(四)裂隙修复材料,包括纤维材料,应按地仗分析结果配制。
通过喷涂粘结材料检验起甲面修复结果的措施不妥,应调整修改。
(五)应结合建筑保护维修工程,解决墙体裂缝及毛细水的病害。
在建筑工程施工前采取充分的保护措施,避免壁画、彩塑受到影响。
(六)进一步规范完善文本、图纸。
如补充壁画、彩塑在寺中的分布图等。
请你局根据上述意见,组织相关单位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经你局核准后实施。
施工中请加强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和文物安全。
此复。
国家文物局2013年9月25日——结束——。
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关于净土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文物局•【公布日期】2018.07.30•【文号】办保函〔2018〕789号•【施行日期】2018.07.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关于净土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的意见办保函〔2018〕789号山西省文物局:你局《关于审批应县净土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初步方案设计的请示》(晋文物〔2018〕63号)收悉。
经研究,我局意见如下:一、拟建项目设计依据不足,对文物和周边环境影响较大,暂不同意所报方案。
二、具体修改意见如下:(一)加强考古和历史研究,明确寺院原西侧边界、历史空间格局以及拟建区域的地下遗存情况,按照寺院历史格局建设围墙,院内建筑遗址可进行标识展示。
(二)拆除民居建设寺院前广场的做法不妥。
应根据历史资料保护、恢复净土寺周边街巷肌理和历史环境氛围,调整广场和绿化建设思路,缩小硬化面积,避免大规模园林化。
停车场等旅游设施应与佛宫寺释迦塔统筹考虑,避免重复建设。
(三)净土寺东侧展示用建筑应满足举办现代展览的相关条件,并与佛宫寺释迦塔及周边历史街区的展示需求统筹考虑。
(四)根据使用需求进一步优化寺院功能用房选址,可结合城市肌理在寺庙院墙外建设,按照《应县净土寺保护规划》、《佛宫寺释迦塔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的相关要求严格控制高度、规模和体量,并参照当地传统建筑合理设计外观形制。
(五)寺院围墙外侧应预留消防通道,确保文物建筑安全。
(六)修改完善文物影响评估报告,准确、客观评估拟建项目对文物安全及景观风貌的影响。
三、请你局指导有关单位,切实按照上述意见和我局《关于净土寺保护范围内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的意见》(办保函〔2017〕1350号)等要求,对所报方案进行认真修改、完善后,另行报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