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受体为靶点的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73.42 KB
- 文档页数:1
2020年最新电大《文献检索》考试(题目和答案)1.[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专利的涵义?()A.发明创造权B.专利权C.专利说明书D.特有权2.[单选题]利用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检索结果分析工具,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对于此功能下列选项描述不正确的是()。
(2分)A.可以按作者、国家/地区、机构名称、语种、出版年、来源出版物、学科类别等字段排列文献B.可以限定显示的最少记录数C.对分析记录的条数没有限制D.可以选择分析记录的排序方式3.[单选题]通过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检索浙江大学附属医院科研人员发表的文献,最好选择下列哪个检索式进行精确地址检索?()(2分)A.zhejiang Univ NEAR hospB.zhejiang Univ AND hospC.zhejiang Univ SAME hospD.zhejiang Univ WITH hosp4.[单选题]OVID电子图书提供的检索方式不包括下列哪一个?()(2分)A.高级检索B.多字段检索C.字段检索D.基本检索E.高级全文检索5.[单选题]Web of SCience数据库基本检索方式中,选择“出版物名称”字段检索护理学方面的期刊,检索框内输入检索词nur*,可以检索出哪些期.刊的文章?()(2分)A.nursing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B.Clinical nursing researchC.journal of nursing managementD.以上都正确6.[单选题]数据库中检索韩冬季(Han Dongji)的文章,以下哪项检索式输入错误?()(2分)A.Han DJB.Han D JC.HanD.HanE.J7.[单选题]我国电子图书产品最早出现于哪个年代?()。
(2分)A.20世纪90年代B.2004年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60年代E.20世纪80年代8.[单选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检索的检索结果中,相关文献包括哪些?()(2分)A.作者相关、关键词相关、参考文献相关B.题名相关、关键词相关、机构相关C.作者相关、主题词相关、文摘相关D.题名相关、主题词相关、来源出版物相关9.[单选题]早期的OPAC系统是在何时由美国一些大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共同开发的?()(2分)A.20世纪70年代末B.20世纪70年代中C.20世纪90年代末D.20世纪90年代中10.[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文献检索系统质量的评价要素?()(2分)A.索引体系的完善程度B.被用户使用的数量C.信息标引深度D.查全率、查准率11.[单选题]会议文献的特点包括下列哪项?()(2分)A.网络发布B.易检性C.多元性D.高效性12.[单选题]以下哪项是世界上资源最丰富的生物医学文献信息中心?()(2分)A.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B.世界卫生组织C.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D.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13.[单选题]以下哪项是文献传递的另一名称?()(2分)A.馆际借阅B.原文借阅C.原文传递D.馆际互借14.[单选题]自20世纪90年代问世以来,以下哪项成为发展最快、信息最为丰富的一种网络信息资源形式?()(2分)A.Telnet资源B.WWW资源C.电子邮件资源D.FTP资源15.[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专利文献的检索途径?()(2分)A.名称途径B.主题途径C.号码途径D.分类途径16.[单选题]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能检索出含有“肝炎疫苗”、“肝炎病毒基因疫苗”、“肝炎减毒活疫苗”、“肝炎灭活疫苗”等文献的检索式是以下哪项?()(2分)A.肝炎?疫苗B.肝炎%疫苗C.肝炎$疫苗D.肝炎*疫苗17.[单选题]会议记录属于几次文献?()(2分)A.零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一次文献D.三次文献18.[单选题]通过EIsevier电子期刊数据库检索后,点击“Email Articles”按钮可以Email发送检索结果,对于此功能描述不正确的是()。
gpcr筛选方案GPCR(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又称为七次跨膜受体,是一类重要的膜蛋白受体,在细胞信号转导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寻找新型GPCR药物靶点,并筛选出药物候选化合物,对于药物研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GPCR筛选方案。
1. 筛选目标的选择在进行GPCR筛选之前,首先需要确定筛选目标。
目前已经鉴定出了大量的GPCR家族,每个家族又包含多个亚型。
根据研究需求,选择合适的GPCR作为筛选目标非常重要。
一般而言,可以根据疾病类型、GPCR的细胞表达情况、前期研究数据等因素来确定筛选目标。
2. 细胞表达系统的构建在进行GPCR筛选时,需要将目标GPCR表达在适当的细胞系统中。
常用的细胞包括哺乳动物细胞、酵母细胞等。
哺乳动物细胞常用的有HEK293、CHO等细胞系,酵母细胞则常用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构建细胞表达系统的关键在于引入目标GPCR基因并选择适当的转染方法。
3. 细胞模型的建立建立细胞模型是进行GPCR筛选的重要一步。
常用的细胞模型有转染单个GPCR基因的细胞系和使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稳定细胞系。
通过细胞模型的建立,可以实现对GPCR的表达与药物作用的直接观察和分析。
4. 筛选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选择筛选方案中常使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来检测GPCR的活性和药物的作用。
目前常用的荧光素酶包括草履虫荧光素酶(GFP)、荧光素酶二聚体分析系统(BRET)、共激活荧光素酶(Luciferase)等。
选择合适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能够提高筛选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5. 高通量筛选方法的选择高通量筛选(HTS)是筛选大规模化合物库的核心技术。
其中,常用的包括荧光染料筛选、蛋白结合酶反应筛选、细胞活性测定等方法。
根据实际需求和实验条件,选择适宜的高通量筛选方法。
6. 化合物库的选择与筛选进行GPCR筛选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化合物库。
化合物库可以包括天然产物库、合成小分子库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V o.l 26N o .3M ar .2006Journa l of Shanghai Jiao t ong Unive rsit y (M edical Science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070869)资助项目【作者简介】葛 恒(1978-),男,上海人,博士生【通讯作者】王长谦,E -m ail :w cq ian @hot m ai.l co m ,现已被新华医院引进【文章编号】 0258-5898(2006)03-0221-04专题报道PPAR γ激动剂筛选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葛 恒1, 张俊峰2, 郭炳诗3, 王彬尧1, 何 奔1, 王长谦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1仁济医院心内科,上海 200001;2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3上海市健康科学中心)【摘 要】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实用的细胞模型,用于筛选过氧化物酶增殖剂激活受体γ(PPAR γ)的新配体激动剂。
方法在U 937细胞中,共转染PPAR γ表达和报告质粒,构建PPAR γ激动剂筛选模型,单独转染PPA R γ报告质粒作为阴性对照。
转染细胞中加入候选药物,24h 后裂解细胞,测定细胞内报告质粒所表达虫荧光素酶的活性,该活性大小即代表药物激动PPA R γ的能力。
结果已知的PPA R γ配体激动剂吡格列酮使虫荧光素酶活性增强了4.48倍(P <0.001),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高密度脂蛋白(HD L )不能激动PPA R γ,而氧化后随剂量增加,使虫荧光素酶活性增强1.33倍(25μg /m L )和1.78倍(50μg /mL ),但没有达到统计学差异(P =0.058,P =0.054);白藜芦醇使虫荧光素酶强度增加了1.78倍和2.47倍(P =0.033,P =0.01)。
结论通过细胞共转染PPA R γ表达质粒和编码虫荧光素酶的报告质粒,可以建立简便的PPAR γ激动剂筛选模型。
HDL 氧化后可能会产生激动PPA R γ的成份,而白藜芦醇具有较强的PPAR γ激动能力。
药物作用靶点的筛选和鉴定药物作用靶点是药物发挥药理学效应的关键,正确的靶点对于药物治疗的效果至关重要。
因此,药物作用靶点的筛选和鉴定是药物研发领域中的重要任务。
一、药物作用靶点的筛选药物作用靶点的筛选是药物研发领域的重要任务,常见的筛选方法有以下几种:(一)生物学活性筛选生物学活性筛选是指通过生物学反应来筛选药物的作用靶点。
这种方法不需要知道药物的化学结构,只需要通过药物的作用表现来确定药物作用的靶点。
生物学活性筛选通常使用细胞培养模型或者动物模型来进行,常用的指标包括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细胞代谢、酶活性、离子通道等。
(二)基于蛋白质结构的筛选基于蛋白质结构的筛选是利用药物和蛋白质结构的相互作用来筛选药物靶点的方法。
蛋白质结构可以通过X射线晶体学或者核磁共振等结构生物学方法得到。
基于蛋白质结构的筛选可以准确地确定药物与蛋白质结构的相互作用方式和位置,从而确定药物的靶点。
该方法常用于高通量化筛选。
(三)蛋白质组学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是通过蛋白质组学方法来筛选药物的作用靶点的方法。
蛋白质组学技术主要包括蛋白质质谱、二维电泳等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鉴定和比较药物作用前后细胞或者组织中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和蛋白质修饰状态,从而找到药物的作用靶点。
二、药物作用靶点的鉴定药物作用靶点的鉴定是指确定药物作用靶点的化学结构和功能。
药物作用靶点的鉴定方法也有多种,具体方法如下:(一)人工合成靶点结构分析人工合成靶点结构分析是指通过人工合成药物的靶点结构并加以分析来确定药物的作用靶点。
这种方法需要先通过药物的生物学反应数据确定药物的靶点,然后针对靶点的特定部分进行人工合成和分析。
(二)靶点蛋白鉴定靶点蛋白鉴定是指通过蛋白质组学方法或者生物学层面分析来确定药物的靶点蛋白。
这种方法需要先通过药物的生物学反应数据确定药物的靶点,然后通过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和鉴定靶点蛋白。
(三)结合细胞信号通路分析结合细胞信号通路分析是指通过结合细胞信号通路的相关数据库和文献资料,来确定药物可能作用的信号通路和作用靶点。
以组胺受体3为靶点的高通量药物筛选1细胞模型的建立尹琪1,3,张以琳2,蒋亚琴3,刘红茹3(1.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海南 儋洲,(571737);2.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北京,(101300);3.上海华大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201203))E-mail:yinyinqiqi@摘要:目的建立稳定表达组胺受体3(hH3R445)和Gα15蛋白的高通量药物筛选细胞模型,通过FlexStation工作平台,可应用该细胞模型筛选治疗失眠、精神分裂和老年痴呆症等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的药物先导化合物。
方法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亚克隆得到组胺受体3基因和Gα15基因。
将体外培养的HEK-293细胞株用Gα15基因重组质粒进行稳定转染,得到稳定表达Gα15蛋白的母细胞系,然后在母细胞系中稳定转染组胺受体3基因重组质粒,筛选得到稳定表达组胺受体3和Gα15蛋白的细胞模型,并对所建立的筛选细胞模型进行功能性检测。
结果建立了稳定、高效的高通量药物筛选细胞模型。
结论建立的细胞模型可以应用于以组胺受体3为靶点的高通量药物筛选。
关键词:组胺受体3,细胞模型,高通量药物筛选1. 引言GPCR受体是一类重要的细胞表面膜蛋白,很多激素、神经递质等都是通过GPCR受体对细胞起作用[1]。
目前,以GPCR受体为靶点的药物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胃肠系统疾病、癌症、免疫系统疾病、过敏反应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
据统计,世界销售额排名前200位的药物中,以GPCR受体为靶点的药物约占25%[2],如Loratadine、Olanzapine 和Lasartan等。
组胺受体3是GPCR受体组胺家族中的一员。
组胺受体3主要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3],对很多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有调节作用[4]。
组胺受体的激动剂可以应用于失眠、心肌缺血性心率失常、炎症、哮喘、偏头痛等疾病的治疗。
已有报导组胺受体3的激动剂N-α-甲基组胺可以有效缓解偏头痛患者的病情[5]。
药物靶点的筛选和鉴定研究在药物研发中,药物靶点的筛选和鉴定起着关键作用。
药物靶点是指药物在人体内作用的目标分子,它可以是蛋白质、酶或其他分子。
正确选择药物靶点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文将探讨药物靶点的筛选和鉴定方法以及其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一、药物靶点的筛选方法1. 基于生物学实验的筛选方法生物学实验是最常用的药物靶点筛选方法之一。
研究人员可以使用细胞模型或动物模型来评估候选靶点是否适合作为药物目标。
例如,可以通过细胞增殖实验、细胞凋亡实验和细胞迁移实验等来评估靶点的生物学活性。
此外,还可以使用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技术来揭示靶点的功能和作用机制。
2. 结构生物学方法结构生物学是一种通过解析靶点的三维结构来筛选药物靶点的方法。
通过X射线晶体学、核磁共振和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可以确定靶点的高分辨率结构,从而设计出具有高亲和力和特异性的药物。
此外,结构生物学还可以揭示药物与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药物设计提供重要的结构信息。
3. 计算生物学方法计算生物学方法是一种借助计算机模拟和算法来筛选和鉴定药物靶点的方法。
通过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和量子化学计算等技术,可以预测药物与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评估药物的亲和力和特异性。
此外,还可以利用系统生物学的方法来构建靶点网络,揭示药物与生物网络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二、药物靶点的鉴定方法1. 亲和力测定法亲和力测定法是一种通过测定药物与靶点之间的结合亲和力来鉴定药物靶点的方法。
可以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荧光标记或质谱等技术来测定药物与靶点的结合强度。
此外,还可以使用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器和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等技术来实时监测药物与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
2. 整合组学分析法整合组学分析法是一种通过整合多种生物信息学数据来鉴定药物靶点的方法。
可以利用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技术来鉴定靶点与药物作用相关的差异性基因或蛋白质表达。
此外,还可以利用基因表达谱和蛋白质互作网络等数据来预测靶点所处的信号通路和功能模块。
靶向药物的筛选及临床应用靶向药物是指通过特定目标分子来识别和选择性地杀死或抑制突变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靶向药物的筛选及临床应用是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为了准确而有效地选择和应用靶向药物,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
靶向药物的筛选包括药物发现、验证和优化等步骤。
首先,科学家们需要对潜在的靶向分子进行大规模的筛选,以找到与疾病相关的具有治疗潜力的分子。
常见的筛选方法包括高通量筛选(HTS)和虚拟筛选等。
高通量筛选通过快速地测试数千种候选药物,筛选出具有潜在活性的药物。
虚拟筛选则利用计算机模拟和数据库查询等技术,预测和评估药物与靶标结合的可能性。
筛选出具有潜在活性的靶向药物后,科学家们通过一系列的验证实验来评估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这些实验包括体外细胞实验、动物模型实验和临床前试验等。
体外细胞实验通过在细胞培养皿中测试药物对细胞的生存和增殖的影响,评估药物的细胞毒性和抗肿瘤活性。
动物模型实验则在动物体内模拟疾病状况,评估药物的药效和毒副作用。
临床前试验则是将靶向药物应用于体外或体内的模型系统,模拟临床应用,并评估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
在经过验证实验后,优化药物的下一步是进行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是评估药物在人类身上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关键步骤。
临床试验通常分为三个阶段:I期试验、II期试验和III期试验。
I期试验主要是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涉及少数健康志愿者或患者。
II期试验则进一步评估药物的疗效和确定最佳剂量。
III期试验为最后一阶段,通常涉及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以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一旦通过临床试验,药物会提交给药监部门进行审批,并最终获得上市许可。
上市后,靶向药物通常会进一步进行后市场的监测和评估,以确保其安全性和疗效。
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如癌症治疗、自身免疫疾病治疗、心血管疾病治疗等。
以癌症治疗为例,靶向治疗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策略。
根据不同的靶向分子,癌症患者可以接受针对HER2、EGFR、PD-1/PD-L1等不同靶向分子的药物治疗。
药物靶点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药物研究也在不断迎来新的突破。
药物靶点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是药物研究的关键环节,它能够探索药物与疾病之间的关联,探索药物作用的机制,进而为新药的开发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1. 药物靶点的筛选药物靶点是指药物在人体内发挥作用的目标分子。
药物研究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确定药物的靶点,以便进一步探索其作用机制。
药物靶点的筛选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方法:(1)单一蛋白筛选法。
该方法是通过高通量筛选技术将大量蛋白质与化合物进行绑定,筛选出与化合物相互作用的蛋白质,进而确定化合物的靶点。
(2)细胞基础筛选法。
该方法是通过对细胞系进行实验,测定药物对细胞的影响,进而确定药物的靶点。
(3)组织基础筛选法。
该方法是通过对组织的切片进行实验,测定药物与组织的相互作用,进而确定药物的靶点。
2. 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指药物与靶点相互作用的过程。
药物研究的目标就是要探索药物与靶点之间的作用机制,进一步了解药物的功效与副作用。
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方法:(1)结构生物学方法。
该方法是通过结晶学技术解析药物与靶点的结构,进一步探索药物与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2)生物信息学方法。
该方法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对药物与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索药物的作用机制。
(3)生物学方法。
该方法是通过细胞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实验手段探索药物的作用机制,了解药物与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3. 药物靶点筛选与作用机制的意义药物靶点筛选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对于新药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在药物研究的前期阶段,正确地确定药物的靶点和作用机制,能够大大提高新药研发的成功率,减少研究成本和时间。
同时,药物靶点筛选和作用机制的研究还能进一步了解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和副作用,从而为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更为可靠的科学依据。
总之,药物靶点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是药物研究的关键环节。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我们相信药物研究将持续不断地取得更大的突破和进展,并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 GLP-1受体为靶点的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及功能鉴定黎思彤;郑雪萍;杨学敏;聂涛;陈健文;刘培庆;李民【摘要】Aim To establish a cell model targeting on GLP-1 R,and evaluate its function by the cAMP assay,for screening the new class of GLP-1 analogues as anti-diabetic candidates. Methods An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pEGFP-GLP-1 R was constructed and transfected into HEK293A cells.After selecting with G41 8,a cell line stably expressing GLP-1 R-GFP was estab-lished.The expression and the cellular distribution of GLP-1 R-GFP fusion protein were investigated by Western blot and fluo-rescence microscopy.Then,the activity of GLP-1 analogue Lira-glutide was evaluated by monitoring the content of cAMP via HTRF using this cell model.Results GLP-1 R-GFP-293A cell line was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GLP-1 R-GFP fusion proteins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cell membrane.The dose-respon-sive relationship experiments revealed that cAMP could be effec-tively stimulated by Liraglutide using this cell model.Conclu-sion This cell model could be used to detect the bioactivity of GLP-1 analogues in vitro,which lays a foundation for the screen-ing of GLP-1 analogues and small GLP-1 R agonists.%目的:以 GLP-1受体为靶点,建立 GLP-1类似物活性检测的细胞模型,为 GLP-1类似物以及 GLP-1受体激动剂的药物筛选提供一种简单可靠的评价方法。
以GLP-1受体为靶点的药物筛选细胞模型的建立和应用环奕, 申竹芳*(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 北京 100050)摘要: 建立以GLP-1信号通路为靶点的药物筛选细胞模型,用于筛选GLP-1受体激动剂类的新型抗糖尿病药物。
首先构建GLP-1受体信号通路调控的特异应答元件(RIP-CRE)多拷贝序列及报告基因E-GFP的重组载体。
将该载体转染胰岛NIT-1细胞株,以检测转染细胞对GLP类似物的反应性和特异性,并通过稳定转染和单克隆培养,获得对GLP-1类似物特异应答的单克隆细胞株。
该细胞模型在GLP-1类似物Exendin 4刺激下激活表达报告基因,激活作用可以被GLP-1受体阻断剂Exendin 9-39完全阻断,且激活途径非cAMP-PKA依赖,具有GLP-1受体特异性。
构建该细胞模型,可以对肽类或非肽类GLP-1类似物进行高通量筛选。
关键词: GLP-1受体激动剂; 高通量药物筛选; 细胞模型; 糖尿病中图分类号: R9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513-4870 (2009) 03-0309-05A novel cell model targeted on GLP-1 receptor for application toanti-diabetic candidates screeningHUAN Yi, SHEN Zhu-fang*(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100050, China)Abstract: The aim of this project is to establish a GLP-1 signaling pathway targeted cell model, for screening the new class of GLP-1 receptor agonists as anti-diabetic candidates. Firstly construct a recombined plasmid with multi-copied specific response element (RIP-CRE) regulated by GLP-1 signaling pathway and E-GFP reporter gene. Transient transfect this recombined plasmid into islet cell NIT-1, then detect the responsibility of transfected cell to GLP-1 analogue, Exendin 4. For secondly, use stable transfection and monocloning cell culture to obtain a GLP-1 signaling-specific cell line. It indicates that this cell model can response to Exendin 4, which response can be completely inhibited by GLP-1 receptor antagonist, Exendin 9-39, further showing GLP-1 receptor specific activity with a cAMP-PKA-independently mechanism. Establishment of this novel cell model can be used in high-throughput drug screening of peptides or small molecular GLP-1 analogues.Key words: GLP-1 receptor agonist; high-throughput drug screening; cell model; diabetes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ucagon-like peptide-1, GLP-1) 是一种由哺乳动物肠L细胞分泌的肽, 属于肠促胰岛素 (incretins), 可以促进高血糖状态下的胰岛素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