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相关胰岛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 格式:docx
- 大小:39.71 KB
- 文档页数:5
胰岛素受体抗体检测:胰岛素抵抗的标志一直以来,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而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胰岛素抵抗是指身体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导致血糖水平升高。
而胰岛素受体抗体检测,正是诊断胰岛素抵抗的重要手段。
胰岛素受体抗体是一种针对胰岛素受体的自身抗体,它的存在会阻碍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的正常结合,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受体抗体检测可以帮助我们早期发现胰岛素抵抗,从而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延缓或防止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胰岛素受体抗体检测的方法有很多,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放射免疫测定(RIA)等。
这些方法都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准确地检测出胰岛素受体抗体的存在与否。
在进行胰岛素受体抗体检测时,需要采集受检者的血液样本。
样本的采集和处理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检测过程中,还需要对样本进行适当的稀释,以适配检测系统的灵敏度。
胰岛素受体抗体检测的结果解读也需要专业人员进行。
他们会对检测结果进行细致的分析,从而得出胰岛素抵抗的存在与否以及程度大小。
检测结果通常以胰岛素受体抗体的浓度来表示,浓度越高,说明胰岛素抵抗的程度越严重。
胰岛素受体抗体检测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诊断胰岛素抵抗,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检测结果阳性的人群,建议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降低糖尿病的风险。
胰岛素抵抗是指身体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导致血糖水平升高。
而胰岛素受体抗体检测,正是诊断胰岛素抵抗的一个重要标志。
胰岛素受体抗体是一种针对胰岛素受体的自身抗体,它的存在会阻碍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的正常结合,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受体抗体检测的结果解读也需要专业人员进行。
他们会对检测结果进行细致的分析,从而得出胰岛素抵抗的存在与否以及程度大小。
检测结果通常以胰岛素受体抗体的浓度来表示,浓度越高,说明胰岛素抵抗的程度越严重。
胰岛素检测的临床意义1、胰岛素(insulin,INS)是胰岛β细胞所产生的多肽激素,由51个氨基酸组成。
2、胰岛素主要作用是促进肝、骨骼肌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促进葡萄糖转换成糖原或脂肪储存,抑制肝脏的糖异生、刺激蛋白质合成并抑制其分解,总效应是降低血糖。
3、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血糖升高。
4、胰岛素的检测常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CLIA)、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ECLIA)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TrFIA)。
5、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腺垂体功能低下或饥饿时,血清胰岛素水平低。
6、进食和空腹时间过长都会影响血清胰岛素的水平,因此采血时间应标准化,检测前12~14小时开始禁食,停用胰岛素和降血糖药,避免精神紧张、剧烈运动等。
7、检测时避免使用溶血样本,因为溶血会导致胰岛素降解酶从红细胞内释放,干扰检测。
8、进行胰岛素治疗后患者有可能产生抗胰岛素抗体,与检测试剂中的抗体竞争性结合胰岛素,从而影响测定结果。
9、糖皮质激素、左旋多巴、口服避孕药等可能升高胰岛素水平。
10、在进行OGTT的同时,分别于空腹和口服葡萄糖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3小时检测血清胰岛素浓度的变化,称为胰岛素释放试验,用于了解胰岛β细胞基础功能状态和储备功能状态,间接了解血糖控制情况。
11、胰岛素对空腹低血糖患者进行评估:主要用来确定葡萄糖/胰岛素的比值以说明关于胰岛素分泌的问题如甲苯磺丁脉试验、胰高血糖素试验或评价口服糖耐量试验和饥饿激发试验。
12、糖尿病的早期检测和诊断:糖尿病临床症状出现之前,胰岛素对服用葡萄糖的反应较迟钝。
基础条件下或葡萄糖处理后的胰岛素水平可评估胰腺分泌胰岛素的能力,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水平较低,口服葡萄糖后释放曲线低平,而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水平是正常或升高的。
13、确认需要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并将他们与靠饮食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区分开来。
并评估各种胰岛素制剂在此类患者中的作用持续时间。
胰岛素检测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摘要】目前,糖尿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就是使用胰岛素,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的检测能够区别其患病的类型。
在应用胰岛素治疗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胰岛素抗体,对其抗体的检测能够确定患者自身的并发症状。
本文通过对胰岛素及其抗体的检测,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关键词】胰岛素抗体类型糖尿病属于一种发病原因及机理都没有完全明确的内分泌代谢病症,在临床中主要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1型糖尿病,其是胰岛素依赖型(IDDM),另一种是2型糖尿病,其是非胰岛素依赖型(NIDDM)。
IDDM 属于自身免疫性病症,其是因为起到免疫介导作用的胰岛β细胞受到破坏所导致的,疾病机理的主要特点为:在胰岛的周围或者是在胰岛内出现慢性炎症细胞浸润情况,也就是免疫系统攻击胰岛β细胞,并使其受到损伤,致使胰岛素合成及分泌水平下降,甚至完全失去此功能。
目前IDDM在多数情况下认为其病症出现的基础性因素是胰岛素抵抗,也就是说胰岛素所作用的靶细胞、器官组织无法迅速的对胰岛素引发的生物学效应产生反应,甚至完全丧失。
1、血清胰岛值决定患者糖尿病类型对血清胰岛素进行相应的检测,并检测空腹状态以及餐后胰岛素分泌能力。
通常需要和糖耐量试验(OGTT)一起完成检测。
对血清胰岛素的分泌水平进行检测,能够有效了解糖尿病患者发病后病症严重状况,而且能够帮助其进行预后判断,并根据此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检查血清胰岛素主要有以下作用。
1.1确定患者是1型或2型糖尿病对血清胰岛素检测,能够确定糖尿病患者属于1型或为2型患者,此种方法主要适用在没有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过的患者,在空腹状态和餐后2小时进行抽血检测,正常空腹状态下,血清胰岛素含量水平应是5~30μu/ml,通常餐后其水平会比空腹状态高出4~5倍。
若患者餐后血清胰岛素水平没有明显升高,也就是绝对缺乏,通常都属于1型糖尿病;若血清胰岛素并没有出现显著降低的情况,但其临床表现有血糖上升现象,可称作相对缺乏,其征象的出现通常都是由于胰岛素无法正常发挥作用,而且有效环节发生故障,此种情况通常存在于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
血清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分析血清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为观察组对象,另取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非糖尿病患者群92例为正常对照组。
测定两组对象的血清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存在情况,进一步检测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空腹C肽、餐后2hC肽水平,计算体质指数(BMI)。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胰岛细胞抗体阳性率及胰岛自身抗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自身抗体阳性组患者的HbA1c水平高于抗体阴性组,TC、BMI、空腹C 肽、餐后2hC肽水平低于抗体阴性组(P<0.05)。
结论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检测对筛查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多项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LADA。
关键词:胰岛细胞抗体;胰岛素自身抗体;血糖水平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of adult,LADA)早期临床表现和2型糖尿病类似,故临床中漏诊及误诊率均较高。
LADA的胰岛功能衰退速度大幅高于2型糖尿病患者,若不能准确诊断而按照常规2型糖尿病治疗方法进行诊治,将无法有效逆转病情进展[1]。
LADA患者体内存在特异性胰岛相关抗体,是其筛查的金标准,本次研究主要分析血清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为观察组对象,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46~72岁,平均(62.17±7.11)岁;病程3~12年,平均(7.81±0.96)年。
另取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非糖尿病患者群92例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50例,女42例;年龄48~70岁,平均(60.27±8.92)岁。
胰岛素抗体(INS-Ab)血清中的胰岛素抗体95~99%是与胰岛素相结合,少部分游离状态。
胰岛素与抗体结合率视血中胰岛素浓度而异。
胰岛素抗体的生理作用为:中和血中胰岛素;延缓胰岛素降解、延长胰岛素半衰期;释放出与抗体结合的胰岛素;起到胰岛素转运蛋白的作用;抗原-抗体复合可以激活补体,长期作用可引起或加重微血管病变。
胰岛素抗体测定的临床意义:(1)病情稳定主要依赖于病人本身残余的胰岛功能,中度升高的胰岛素抗体对调节血中游离胰岛素水平有利,使其不至于过高或过低而起到缓冲作用,对稳定病情有益。
这对几乎完全丧失β细胞功能者有较大意义。
(2)病人血胰岛素抗体水平与自发缓解期长短程负相关。
、(3)胰岛素抗体可结合血中大量胰岛素,当夜间血酸度增高、血中游离胰岛素下降较快时,胰岛素与抗体解离,释放而引起低血糖综合症。
当使用高纯胰岛素使胰岛素抗体减少或消失,低血糖发作亦可减少或停止。
(4)胰岛素抗体与胰岛素抵抗出现胰岛素抵抗的患者血清胰岛素抗体结合容量大于9U/,而非抵抗者5U/L以下,大多数少于0.1U/L。
胰岛β细胞的自身抗体现已基本明确1型糖尿病是由免疫介导的胰岛β细胞选择性破坏所致。
已证实在1型糖尿病病发前以及其病程中,体内可检测出多种针对胰岛β细胞的自身抗体。
临床常检测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等,它将有助于及早发现1型糖尿病,对于控制疾病的发展非常有益。
在1型糖尿病出现临床表现之前就可以出现GAD抗体,在新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GAD阳性率为75~90%,有助于1型糖尿病的及早诊断,尤其对LADA 早期识别有重要价值。
ICA在新诊断1型糖尿病中阳性率为60~90%,随着病程延长而逐渐降低,ICA可用于LADA的诊断。
IAA是可与胰岛素相结合的自身抗体可出现于未用外源性胰岛素和1型糖尿病以及临床前期患者中,在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IAA阳性率为40~50%,在LADA病人中也可检出IAA。
糖尿病抗体四项检测的临床意义1、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是抑制性神经递质GAD65和GAD67两种异抗体为1型糖尿病中抗GAD抗体主要的靶抗原。
抗GAD抗体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的重要免疫标志。
抗GAD抗体在糖尿病前驱阶段和170-90%12型糖尿病。
联合检测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和LADA。
此外抗GAD抗体还与僵人综合征相关,该抗体在此病症中的阳性率为60-100%。
参考值:<10.0IU/ml2、抗酪氨酸磷酸酶抗体 IA2-Ab抗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是与1型糖尿病相关的抗体,在糖尿病前驱阶段和1型糖尿病中的阳性率为50-75%,是胰岛自身免疫活动的早期标志物,其出现通常预示着病情进展迅速。
在年轻初发病者中的阳性率更高,与初发病进展速度有关。
参考值:<10.0IU/ml3、抗胰岛素抗体 IAA1机体产生抗胰岛素抗体。
检测抗胰岛素抗体可指导胰岛素的用量,为耐药性糖尿病治疗提判断预后,胰岛素释放曲线低下而检测胰岛素抗体滴度偏高,说明患者不是胰岛功能衰竭,提示病情稳定。
相反则表明胰岛素功能衰竭,预后较差。
参考值:阴性4、抗胰岛细胞抗体 ICA抗胰岛细胞抗体属器官特异型抗体,抗原为胰岛细胞浆成分或微粒体组分,主要为lgG类,是胰岛细胞中β细胞损伤的标志物,是诊断胰岛依赖性糖尿病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的指标。
早期1型糖尿病患者ICA阳性率可达60%~80%,治疗数周后阳性率迅速下降至50%以下,2~3年后,约20%的患者仍为阳性,提示ICA的出现可能是暂时现象,似与1型糖尿病的起病时间紧密相关,可作为其早期诊断指标;少数患者ICA滴度可持续维持很高,数年不变;有个别患者起病时为阴性,以后转为阳性;糖尿病近亲阳性率可达19%,预示其家族成员患病的危险性较大。
高效价ICA与胰岛β细胞功能破坏有关,可作为评价疾病严重程度的标志。
参考值:阴性联合检测上述四项,有助于鉴别诊断1型糖尿病,判断疾病预后,并评估1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如何读懂糖尿病化验单——糖尿病相关自身抗体一说到糖尿病相关的检查项目,人们通常会想到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等等。
糖尿病相关自身抗体的测定也是其中一项。
那么糖尿病相关的自身抗体与糖尿病有什么关系?如何了解化验结果?No.1自身抗体与糖尿病的关系根据病因不同,糖尿病可以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其中1型糖尿病的发生与自身免疫有关,与自身抗体关系密切。
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常常存在针对正常胰岛β细胞的自身抗体,导致胰岛β细胞被破坏,胰岛素分泌不足,最终引发糖尿病。
2型糖尿病与自身抗体无关,主要是由于遗传、不良生活方式等原因,导致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作用不足,机体需要代偿性产生更多的胰岛素才能够使得血糖稳定,是胰岛素分泌能力相对不足所致。
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检测自身抗体有助于判断糖尿病类型。
1型糖尿病治疗需要胰岛素,且尽量避免使用对胰岛素有损伤的药物;2型糖尿病通常早期不依赖胰岛素,口服药物就可以控制血糖稳定。
目前常用于临床检测与糖尿病相关的自身抗体包括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抗胰岛细胞抗体(ICA)和胰岛素抗体(IAA)。
No.2糖尿病相关自身抗体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在1型糖尿病发病前期和发病时多为阳性,而在正常人群及2型糖尿病患者中多为阴性。
因为GAD-Ab具有出现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特点,因此成为诊断1型糖尿病的首选免疫学指标。
抗胰岛细胞抗体(ICA)ICA在新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阳性率可达90% 以上,随着病程的延长,抗体水平逐渐下降。
ICA 的诊断敏感性也与发病年龄相关,对青少年患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随着发病年龄的升高而降低。
胰岛素抗体(IAA)与1型糖尿病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可在1型糖尿病发病前数月至数年出现,在新诊断的1型糖尿病病人中阳性率为30%~40%,故可用于早期发现1型糖尿病。
No.3哪些人需要检测糖尿病相关自身抗体?检测方法是什么?如何正确留取标本?检测人群早发糖尿病:2型糖尿病通常40岁以上起病,小于35岁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小于25岁的糖尿病患者均应检查相关抗体除外1型糖尿病;酮症起病的糖尿病;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糖尿病患者;起病时无明显肥胖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反复出现不明原因的低血糖;检测方法GAD-Ab、ICA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IAA采用放射免疫法。
· 医学检验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11月糖尿病新世界 DIABETES NEW WORLD胰岛素自身抗体与C 肽、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在鉴别诊断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中的临床意义余茜琼,王志卫,黄昌伟连江县医院检验科,福建福州 350500[摘要] 目的 探讨胰岛素自身抗体与C 肽、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在鉴别诊断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 , LADA )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2月连江县医院收治的84例LADA 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1组、对照2组,分别以化学发光法测定胰岛素自身抗体、C 肽、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水平(glutamate acid decarboxylase anti⁃body , GAD-Ab )及统计阳性检出率,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 ROC )分析单一指标检测及联合检测诊断及鉴别疾病的价值。
结果 观察组胰岛素自身抗体、GAD-Ab 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C 肽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ROC 曲线显示联合检测诊断价值和鉴别价值均更高。
结论 胰岛素自身抗体与C 肽、GAD-Ab 可用于LADA 筛查,也可与2型糖尿病鉴别诊断,临床可加以借鉴并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胰岛素自身抗体;C 肽;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中图分类号] R44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3)11(a )-0048-04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Insulin Autoantibodies, C-peptide and Glutamate Decarboxylase Antibodies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YU Qianqiong, WANG Zhiwei, HUANG Changwei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Lianjiang County Hospital, Fuzhou, Fujian Province, 350500 China[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insulin autoantibody, C-peptide and glutamate decar⁃boxylase antibody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 with 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 (LADA). Methods 84 patients with LADA admitted to Lianjiang County Hospital from July 2020 to De⁃cember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another 80 healthy physical examination subjects and 80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1 group and control 2 group. The levels of insulin autoantibody, C-peptide, 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antibody (GAD-Ab) and 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were measured by chemiluminescence method.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valueof single indicator detection and combined detection in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tion of disease. Results Insulin auto⁃antibody and GAD-Ab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1 group and control 2 group, and C-peptide was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1 group and control 2 group, and the differencs were statistically sigificant (P <0.05). ROC curve showed that combined detection had higher diagnostic value and differential value.Conclusion Insu⁃lin autoantibodies, C-peptide and GAD-Ab can be used for LADA screening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which can be used for clinical reference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follow-up treatment.DOI :10.16658/ki.1672-4062.2023.21.048[作者简介] 余茜琼(1988-),女,本科,主管技师,研究方向为临床免疫技术。
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自身抗体检测的意义李莉蓉;上官海燕;胡云;黄千;周智广;朱大龙【期刊名称】《临床内科杂志》【年(卷),期】2009(026)011【摘要】目的探讨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和SOXl3抗体(SOXl3.Ab)在≥50岁糖尿病患者中的分布规律及其与胰岛功能的关系.方法检测211例≥50岁糖尿病患者GAD-Ab和SOX13-Ab,分析两种抗体在不同病程、体质指数(BMI)及空腹C 肽(FCP)组的阳性率,比较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①单独GAD-Ab与单独SOX13-Ab阳性率(9.0%与9.9%)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抗体双阳性者(0.9%,P<0.05);②SOX13-Ab单一阳性组病程显著低于抗体阴性组,而GAD-Ab 单一阳性组病程显著高于抗体阴性组(P均<0.05);③不同病程(<5、≥5年)范围内,GAD-Ab单一阳性组FCP、2hPCP显著低于抗体阴件组(P<0.05),而SOX13-Ab单一阳性组FCP、2hPCP与抗体阴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中老年糖尿病患者GAD-Ab与SOX13-Ab分布的重叠性低,联合检测有助于分型诊断;这两种抗体对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程度不同,此可能部分解释了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异质性.【总页数】3页(P744-746)【作者】李莉蓉;上官海燕;胡云;黄千;周智广;朱大龙【作者单位】210008,南京,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10008,南京,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10008,南京,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研究所;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研究所;210008,南京,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相关文献】1.5种胰岛自身抗体在糖尿病患者血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 [J], 何应中;韩昵薇;邹焰;何灿2.中老年新诊断糖尿病患者前白蛋白检测意义及影响因素 [J], 张磊;周健;潘洁敏;于浩泳;陈海冰;包玉倩;贾伟平3.糖尿病患者三种胰岛自身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J], 陈阿琴;焦志军4.糖尿病患者胰岛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J], 李毅;冯强;刘树延5.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胰岛自身抗体检测的意义 [J], 吴艺捷;赵立;姚莉莉;王煜非;董维平;张爱芳;王丽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儿童糖尿病自身抗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叶江枫;沈水仙;罗飞宏【期刊名称】《海峡预防医学杂志》【年(卷),期】2005(11)6【摘要】[目的]了解儿童糖尿病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和胰岛素自身抗体(IAA)阳性率及其与儿童胰岛功能的关系,评价自身抗体测定对1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GA- DA、ICA 和 IAA,放射免疫法测定基础 C 肽(BCP)和胰高血糖索刺激后6分钟 C 肽(PGCP)。
[结果]1型糖尿病患者 GADA、ICA 和 IAA 的阳性率分别为44.9%、53.1%和28.6%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抗体阳性组 BCP(0.21± 0.18 ng/ml)和PGCP(0.36±0.24 ng/ml)低于抗体阴性组(0.69±0.35 ng/ml;1.06±0.61 ng/ml)。
3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1型糖尿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8%、75.0%、84.3%和80.0%。
[结论]自身抗体阳性患者胰岛功能有明显损伤;GADA、ICA,IAA 是1型糖尿病的重要免疫学标志,3种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率,对1型糖尿病有重要诊断价值。
【总页数】3页(P9-11)【关键词】糖尿病;自身抗体;C肽【作者】叶江枫;沈水仙;罗飞宏【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相关文献】1.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中自身抗体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J], 肖燕青;高飞;刘海英;陈励和;郭彩娇;关啓鸿;皮蕾;刘云峰;江志锐2.1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自身抗体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J], 李朝贵;马松涛3.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身抗体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J], 阳艳丽;常林4.3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对高原地区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J], 许延林5.3种自身抗体联合生化指标检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 [J], 董文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编辑版
word
糖尿病相关胰岛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糖尿病主要依据其病因学的不同而进行分型, 其中 1 型糖尿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疾 病,患
者血清中可检测到针对胰岛 卩细胞的自身抗体,是存在免疫损害的有力佐证。虽
然在过去的数十年中, 人们在患者血清中发现了多种自身抗体, 但目前认为主要以胰岛 细胞抗
体( ICA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GADA )、胰岛素自身抗体( IAA )、蛋白酪 氨酸磷酸酶
抗体( IA-2A )以及锌转运蛋白 8抗体( ZnT-8A )等五种自身抗体的临床意 义较大。
糖尿病分型
1979年 WTO 提出了原发性临床糖尿病分为胰岛素依赖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 依赖 型与
非依赖型的区别主要依据胰岛素 於田胞功能受损的程度,临床是否依赖胰岛素而言,
并不反映其发病的本质。
1997年 WTO 建议取消依赖型与非依赖型,改为 1、2 型, 1 型糖尿病与 2 型糖尿病 的
区别要看病因是否由胰岛 卩细胞自身免疫破坏造成,1型与2型是完全不同的两类疾 病,但 2
型非依赖型可发展成 1 型胰岛素依赖型,成人缓慢进展型就经历了这个过程。
糖尿病的分型( ADA/WHO , 1997)
(1)1 型糖尿病( T1DM )
类型:免疫介导1型糖尿病(1A型)
非免疫介导 1 型糖尿病( 1B 型)
机制:胰岛卩细胞的破坏引起胰岛素的绝对不足。
2) 2 型糖尿病( T2DM )
编辑版
word
机制:胰岛素抵抗或(和)胰岛素分泌障碍
(3) 特殊类型糖尿病
(4) 妊娠期糖尿病
1型糖尿病自然发病过程
徨传赢惑性 臨岛素正常
(1) 遗传易感阶段(与HLA某些位点有关):据对孪生儿的研究表明,在单卵双 胞胎发生
的一致率为 30%— 50%,卩细胞自身免疫反应一致性为 2/3 ;
(2) 环境触发阶段:可能存在的因素为病毒、化学品、食物等,还有一种医学假
说 卫生环境洁净假说,洁净的环境更易诱发儿童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
1型糖尿病;
(3) 自身免疫激活阶段:该阶段产生自身抗体,但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胰岛
素分泌功能尚维持正常,最早产生的自身抗体是胰岛素自身抗体( IAA ),
随后是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 ),接着是锌转运蛋白8自身抗体(ZnT-8A);
(4) 代谢异常阶段(糖尿病前期):胰岛卩细胞数目进行性减少,功能渐降低,血糖 升
高,以致出现糖尿病;
1
型糖尿病的病程
编辑版
word
(5) 糖尿病阶段:胰岛 卩细胞残留量<10%,显著高血糖伴临床症状;
(6) 胰岛素依赖阶段:胰岛 卩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受限,胰岛素绝对依赖,速
发型:胰岛 卩细胞受损速度快、严重,残留胰岛 卩细胞少;迟发型:胰岛 卩
细胞受损速度慢、不严重,残留部分胰岛 卩细胞。
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LADA )又称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属于
1型糖尿病的一个亚型,与 1型糖尿病的自身免疫发病机制相同,以胰岛 卩细胞呈缓慢
性破坏为主。本病虽然处于 1 型糖尿病的范畴,但它的起病又具有隐匿、迟发的特点, 发病初
期口服降糖药治疗有效。 因其临床表现介于 1 型与 2型糖尿病之间, 又称为“ 1.5 型糖尿
病”,即其临床表现不同于人们所熟知的青少年 1 型糖尿病,而看起来跟 2 型糖 尿病又没有什
么两样,非常容易被误诊为 2 型糖尿病。其患病率占 2 型糖尿病的 10%, 初诊 2型糖尿病的
19%。
LADA 诊断标准(糖尿病诊断成立后,排除妊娠糖尿病或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并 具备下述
3项):(1)胰岛自身抗体阳性 (GADA 为首先推荐检测的抗体, 联合 IA-2A 、 IAA、ZnT-8A可
提高检出率);(2)年龄》1岁【如年龄V 18岁并具备(1)和(3) 者则诊断为 LADY 】;( 3)诊断
糖尿病后至少半年不依赖胰岛素治疗。
LADA 存在非胰岛素依赖阶段以及胰岛素依赖阶段, 对 LADA 的诊断与治疗重点在 非胰岛
素依赖阶段。对初发成年糖尿病患者普查胰岛素自身抗体对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自身抗体的检测意义
编辑版
word
胰岛素自身抗体 (IAA ),指出现在未使用过外源性胰岛素或使用时间不超过 7—10
天的个体中产生针对内源性胰岛素的自身抗体,与年龄呈负相关,随着增龄, IAA 阳性 率呈现
下降趋势,被认为是持续时间最短的抗体,v 5岁的患者,阳性率90%—100%,
> 12岁的患者,阳性率 40%,成年患者阳性率更低。
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CA),其靶抗原是胰岛细胞的细胞质和微粒体成分,属于一 种混合抗
体,正常人群中, ICA 的阳性率仅为 0.5%,而在 T1DM 新发患者中阳性率高 达 60%—90%,可作
为疾病早期预测指标,能早于 T1DM 发病 8年前被检测出。且高滴 度的 ICA 预示疾病进展的高
危险性,随着病程延长,阳性率逐渐降低,诊断后 2—5年
阳性率下降至 20%。
谷氨酸脱羧酶自身抗体(GADA ),具有与卩细胞缓慢损伤相关性好,出现早,持 续时间
长, 年龄跨度大, 阳性率高等特点, 是目前公认的诊断 LADA 以及预测胰岛功能 的免疫学指标,
可于发病前 10年测出,且在此期间呈高滴度持续存在, 在大多数 I1DM
患者中阳性,且阳性率不随病程延长而下降,如在初发 T1DM 患者中查出 GADA 抗体 有助于排除
T2DM ,以助于 DM 诊断分型并指导治疗, 是目前发现的胰岛相关抗体的检 测中,认为是灵敏度
和特异性最高的项目。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 IA-2A ),在 1 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级亲属中抗体阳性预报 率为
81%,可作为 1 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指标, 在 LADA 的诊断中, 需与其他指标联 合检测。
特异性较强,在不伴有 1 项糖尿病的自身免疫病患者中较少发现。
锌转运蛋白 8 抗体( ZnT-8A ),是新近发现的一种 1型糖尿病自身抗体,具有高度
的卩细胞特异性,锌转运蛋白8 (ZnT-8)抗原是通过影响锌离子浓度而在胰岛素合成和 分泌中
编辑版
word
发挥重要作用,对糖尿病自身抗体免疫介导的 1 型糖尿病(尤其是对其他自身抗
体阴性者)有着重要的诊断和预测价值。联合检测 GADA 、IA-2A、IAA 以及 ZnT-8A ,
可将 TIDM 诊断阳性率提高到 98%,而自身抗体阴性的 T1DM 患者从 5%降至 1.8%,至 少合
并两种抗体阳性的患者从 72%增加至 82%,提示 ZnT-8A 对于 I1DM ,特别是其他 自身抗体阴
性的患者有着重要的诊断价值。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