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学年高二语文应用体验之旅:第四单元 第18课(粤教版必修5) 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30.00 KB
- 文档页数:7
【三维设计,复习必备】2014届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东方风来满眼春(节选)应用体验之旅配套训练粤教版必修5(时间:40分钟分值:42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踱.步(dú)面颊.(jiá)证券.(juàn)鳞次栉.比(zhì)B.颁.布(bān) 远眺.(tiào) 亲昵.(nì) 侃侃.而谈(kǎn)C.处.理(chǔ) 心坎.(kǎn) 游说.(shuì) 莞.尔一笑(wǎn)D.萦.绕(yíng) 俯瞰.(kàn) 装载.(zài) 神采奕奕.(yì)解析:A项,“踱”应为“duó”,“券”应为“quàn”。
答案:A2.下列各项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荡漾远眺金璧辉煌渊源流长B.俯瞰面颊舟车劳顿千里迢迢C.葱茏敏捷神采奕奕欣欣向荣D.东莞云霄别具一格革故鼎新解析:A项,璧—碧,渊源—源远。
答案:A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电视剧《幸福来敲门》掀起的“幸福”冲击波余波未了,《幸福生活在招手》、《谁比谁幸福》、《80媳妇50妈》等“幸福剧”又依次登台亮相,可谓欣欣向荣。
“幸福”二字俨然成了2011年电视剧关键热词。
民众对“幸福”的呼唤绝非一时的心血来潮和跟风从众,貌似偶然间引发的“幸福热”背后抑或潜藏着诸多的必然性。
A.余波未了 B.欣欣向荣C.俨然D.心血来潮解析:B项,“欣欣向荣”形容草木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
不合语境。
答案:B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无数人通过随时随地的分享,微博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在推动着中国的进步。
微博在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公众的意识。
B.种种迹象表明,购房者的观望非但没有像往日那样,坚持几日就选择放弃,重新加入到购房大军中去,而且政策的从严,让购房者对房价下降充满信心。
18郑伯克段于鄢古今中外,宫廷内部的斗争,构成了一个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也上演了一幕幕令人唏嘘不已的悲剧,当然也有皆大欢喜的完美结局。
于是我们听到了“只因生在帝王家”的无奈感叹,于是我们看到了爱江山更爱美人的经典故事。
然而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手足相残,同室操戈。
你们知道哪些皇室争权夺利的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呢?“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温馨的亲情一旦介入野心、占有欲,就会变成残忍的自相残杀。
官场险恶,不仅要面对暗算、阴谋和陷阱,还要面对自我本性的异化。
权势、利益的冲突是难以用亲情化解的,今天我们就走进一个因权势导致的兄弟相残的故事。
(选自《公平》)[应用角度]“公平”“亲情”“偏爱”等。
(1)郑武公娶姜氏为妻,生了两个儿子。
大儿子叫寤生,小儿子叫段。
段长得一表人才很受姜氏的疼爱,姜氏希望郑武公立段为太子,但终未能如愿,姜氏一直怀恨在心。
直到武公去世后,寤生继承王位,即郑庄公。
姜氏提出很多无理的要求,郑庄公都满足她。
但姜氏还不知足,煽动段篡位。
后被庄公识破后,共叔段被伐出逃,姜氏被庄公赶到颍地,庄公发誓说:不到黄泉不相见。
姜氏的爱不是关爱而是溺爱,她的这种溺爱,不但没有帮助共叔段健康成长,事业有成,反而最终将自己最爱的小儿子送上了绝路。
看来,爱也要有度啊,溺爱只会害了自己的孩子。
(选自《关爱,不要溺爱》)(2)宽容是人类永恒的美德,与你为邻,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绚丽。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是以柔克刚的力量,是不拘小节的洒脱,是仁慈博大的情怀。
战国时蔺相如以大局为重,容忍廉颇的狭隘,最终将相言和,威信敌国;三国时曹操当着部属的面,烧毁通敌密信,最终逐鹿中原,成就霸业;清朝高官张英得知家人的院墙纠纷,修书劝诫,最终隔阂消除,成为美谈。
学会宽容,懂得感恩,才能彰显人格的魅力,与宽容为邻,我们的人生从此变得更加绚丽。
多读良书,学会宽容,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重要原则,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壮大、长治久安的内在要求,既然如此,我们何不与之为邻,共享阳光?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寤.生(wù)亟.请(qì)虢.叔(ɡuó) 不义不暱.(nì)B.遗.之(wèi) 祭.仲(zhài)泄.泄(xiè) 具卒乘.(chénɡ)C.恶.之(wù) 百雉.(zhì)共.叔段(ɡōnɡ)D.施及(yì) 城颍.(yǐnɡ)荥.阳(xínɡ) 克段于鄢(yān)解析:“泄”应读yì,“乘”应读shènɡ。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8课诗词三首落实应用板块试题粤教版必修3(时间:40分钟分值:57分)一、基础巩固(2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李煜.(yù)雕栏玉砌.(qì)不堪.回首(kān)B.塞.上(sè) 镜中衰鬓.(bìn) 舞榭.歌台(xiè)C.戍.角(shù) 伯.仲间(bó) 黍.离之悲(sù)D.荠.麦(jì) 豆蔻.年华(kòu) 夜雪初霁.(qí)解析:B项,“塞”应读sài;C项,“黍”应读shǔ;D项,“霁”应读jì。
答案:A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春花秋月何时了.了:完结千载谁堪伯仲..间伯仲:兄弟B.夜雪初霁.霁:雨、雪后初晴解鞍少.驻初程少:短时间C.淮左.名都左:西面杜郎俊.赏俊:卓越D.难赋.深情赋:陈述,述说纵豆蔻词工.工:工巧精美解析:C项:左:古时方位名,面朝南时,东为左,西为右。
答案:C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师一.表真名世B.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千载谁堪.伯仲间C.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纵.一苇之所如D.过.春风十里予过.维扬解析:A项,满,副词/一(篇),数词;B项,忍,动词/能够,副词;C项,即使,连词/任凭,介词;D项,都为“经过”,动词。
答案:D4.下列各句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化用杜郎的诗句,反衬今日扬州破败荒凉,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抚今追昔的感情。
B.“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这句是说扬州在金兵大举,南侵之时变得破败,面目全非,就算善于游赏的唐代诗人杜甫来到这里也感到吃惊。
C.“过春风十里”这句是指先前扬州繁华的街道,诗人这里是反衬眼前“尽荠麦青青”的悲凉痛惜之情。
【三维设计】2019届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4课唐诗五首应用体验之旅训练粤教版必修3(时间:40分钟分值:47分)一、基础巩固(1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萧萧惘然蝴蝶寂漠B.渚清苍海锦瑟清泉C.罔然苦恨遥望周遭D.霜鬓啸哀华年无端解析:A项,寂漠—寂寞;B项,苍海—沧海;C项,罔然—惘然。
答案:D2.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边落木..萧萧下(落叶)百年..多病独登台(指一生)B.潦倒..新停浊酒杯(衰老多病)此情可待..成追忆(岂待)C.夜深还过女墙..来(古代指为女子经过筑的墙)山居秋暝.(晚)D.竹喧..归浣女(竹林中声音喧哗)艰难苦恨繁.霜鬓(形容词作动词,增多)解析:女墙:指石头城上的矮城。
答案:C3.下列诗句中,朗读节拍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D.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解析:D项,为“二二二一”的格式(即“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其他的为“二二一二”的格式(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答案:D4.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空缺的部分。
(6分)(1)明月松间照,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山居秋暝》)(2)________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之四)》)(3)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4)__________________,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石头城》)(5)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6)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高》)答案:(1)清泉石上流(2)黄沙百战穿金甲(3)无边落木萧萧下(4)淮水东边旧时月(5)只是当时已惘然(6)渚清沙白鸟飞回二、阅读鉴赏(20分)(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5~6题。
2014届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7课应用体验之旅精品训练(含解析)粤教版必修2(时间:40分钟满分:59分)一、基础巩固(2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不能竟书..而欲搁笔竟书:写完B.必不能禁.失吾之悲禁:禁止C.使之肖.我肖:相像,类似D.汝幸而偶.我偶:配偶,嫁解析:B项,禁:经受。
答案:B2.下列加点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汝可以模拟..得之B.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C.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D.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解析:A项,模拟:古义指“想象,揣摩”;今义指“模仿”。
B项,福利:古义指“幸福”;今义指“生活上的利益,特指对职工生活(食、宿、医疗等)的照顾”。
D项,妻子:古义指“妻子儿女”;今义指“男性的配偶”。
C项,依稀:古今意思相同,均为“含糊不清地,不明确地;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答案:C3.下列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卒不忍独善.其身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③汝幸而偶.我④瓜.分之日可以死⑤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解析:①②是形容词作动词;③是名词作动词;④是名词作状语;⑤是动词的意动用法。
答案:B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或.又是男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B.⎩⎪⎨⎪⎧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比去,以.手阖门C.⎩⎪⎨⎪⎧ 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汝可以模拟得之.D.⎩⎪⎨⎪⎧ 当尽吾意为.幸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解析:B 项中两个“以”皆为“介词,用”。
A 项分别为“副词,或许”;“名词,有的人”。
C 项中前一个“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后一个“之”为代词,代“我的万千衷情”。
D 项分别为“动词,作为”;“介词,替”。
答案:B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为革命者,林觉民希望自己的妻子能够“以天下人为念”,能够体察自己“为天下人谋永福”的衷肠,从而能够“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第四单元文言文(3)(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鲰.生(zōu) 参乘.(shènɡ) 瞋.目(chēnɡ) 啖.之(dàn)B.期.功(qī) 祚.薄(zuò) 陨.首(yǔn) 日笃.(dǔ)C.拔擢.(zhuó) 闺(ɡé) 戮.力(lù) 彘.肩(zhì)D.险衅.(xìn) 床蓐.(rù) 优渥.(wù) 盘桓.(huán)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意:料想B.茕茕独立,形影相吊.吊:凭吊C.谢.不能谢:道歉D.不出,火且.尽且:将要3.下列与例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吾得兄.事之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B.外.无期功强近之亲C.火尚足以明.也D.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4.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两项是()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D.姜氏何厌之.有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9题。
刘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也,汉鲁恭王之.后裔,章帝元和中徙封竟陵,支庶家焉。
焉睹灵帝政治衰缺,王室多故,乃.建议言:“刺史、太守,货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
可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镇安方夏。
”焉内求交阯牧,欲避世难。
会益州刺史却俭赋敛烦扰,谣言远闻,而并州杀刺史张壹,凉州杀刺史耿鄙,焉谋得施,出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封阳城侯。
是时(凉)〔益〕州逆贼马相、赵祗等于绵竹县自号黄巾,合聚疲役之.民,一二日中得数千人,先杀绵竹令李升,吏民翕集,合万余人,便前破雒县,攻益州杀俭,又到蜀郡、犍为,..旬月之间,破坏三郡。
相自称天子,众以.万数。
州从事贾龙(素)领〔家〕兵数百人在犍为东,州界清静。
18 汉乐府两首本课话题——誓言朗读——课文中的名段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古往今来,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民间的爱往往最质朴。
爱就是热烈的爱,恨就是刻骨的恨,不掺杂什么功利色彩,她们直爽真诚地表达自己的真爱。
“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是对待自己爱情的坚决,是对待自己爱人的忠贞不渝。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23岁的江苏男孩张剑与女孩燕子深深相爱时,一位富姐也向他展开狂热追求。
后来张剑带女友回到老家艰苦创业,不料,燕子突遇车祸成了植物人。
在张剑倾心救助燕子时,富姐再次找上门来,愿支付巨额治疗费用换取张剑的爱情。
张剑最终选择留在燕子身边,固守着一份坚贞不渝的爱情承诺。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非席,不可卷也。
——《诗经》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
——《史记》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白头吟》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卢照邻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上邪.( ) 夙.昔( ) 烹.鲤鱼( )【答案】yésùpēnɡ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上邪!( )(2)展转不可见( )【答案】 (1)“邪”同“耶”,感叹词,相当于“啊” (2)“展转”同“辗转”,文中指丈夫在他乡各地漂泊。
一说是思妇梦醒后翻来覆去,反复思念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绝⎩⎪⎨⎪⎧长命无绝.衰 ( )佛印绝.类弥勒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 (2)乃⎩⎪⎨⎪⎧乃.敢与君绝 ( )家祭无忘告乃.翁 (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 【答案】 (1)动词,断绝 副词,极,非常 形容词,与世隔绝 (2)副词,才 代词,你的 副词,竟然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冬雷.震震,夏雨.雪 ( ) (2)夙昔..梦见之 ( ) 【答案】 (1)名词活用作动词 打雷;降下,落下。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8课 汉乐府两首落实应用板块训练 粤教版必修1(时间:40分钟 满分:57分)一、基础巩固(2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相.知(xiānɡ) 展转.(zhuǎn) 遗.我(y í) 山无陵.(lénɡ) B .上邪.(xié) 绝衰.(shuāi) 饮.马(yǐn) 长城窟.(kū) C .夙.昔(sù) 鲤.鱼(lǐ) 枯.桑(k ū) 各自媚(mèi) D .餐.饭(cān) 烹.调(pēnɡ) 相忆.(yì) 夏雨.雪(yǔ) 解析:A 项,遗.我(wèi),山无陵.(línɡ);B 项,上邪.(yé),饮.马(yìn);D 项,夏雨.雪(yù)。
答案:C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上.邪(天)长命.无绝衰(寿命,年龄) B.⎩⎪⎨⎪⎧夏雨.雪(降下,落下)入门各自媚.(亲爱) C.⎩⎪⎨⎪⎧遗.我双鲤鱼(送给)展转..不可见(此指丈夫在他乡各地漂泊) D.⎩⎪⎨⎪⎧谁肯相为言.(问讯,告诉讯息)绵绵..思远道(绵延不绝) 解析:A 项,命:使,令。
答案:A3.下列各句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 .冬雷震震B .夏雨雪C .夙昔梦见之D .中有尺素书 解析:A 项,雷:名词作动词,打雷;B 项,雨:名词作动词,降下,落下;C 项,夙昔:名词作状语,在早晚。
答案:D4.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A.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B.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C.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D.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解析:例句与C项中“鲤鱼”均借代书信。
A项为比喻;B项为拟人;D项为设问。
答案:C5.名句默写。
(8分)(1) ,,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2)青青河边草,。
18郑伯克段于鄢古今中外,宫廷内部的斗争,构成了一个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也上演了一幕幕令人唏嘘不已的悲剧,当然也有皆大欢喜的完美结局。
于是我们听到了“只因生在帝王家”的无奈感叹,于是我们看到了爱江山更爱美人的经典故事。
然而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手足相残,同室操戈。
你们知道哪些皇室争权夺利的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呢?“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温馨的亲情一旦介入野心、占有欲,就会变成残忍的自相残杀。
官场险恶,不仅要面对暗算、阴谋和陷阱,还要面对自我本性的异化。
权势、利益的冲突是难以用亲情化解的,今天我们就走进一个因权势导致的兄弟相残的故事。
美字体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赏美文莫让情云遮慧眼人活在世上,是在无数的感情里度过的。
有人说一个人的生命从大到一国,小至一家,都强调公平。
姜氏因为生大儿子庄公时难产而对其产生厌恶之心,私心偏爱小儿子共叔段,这种不公平为后来的祸患埋下了种子。
等到了后来,姜氏一心想要另立小儿子,不顾国家大局和大儿子的生死利益。
这种不公平激化了兄弟间的矛盾,同样还是这种不公平和对小儿子的纵容,让事情最终不可收场,小儿子逃离国外,姜氏幽居独处。
即使最后母子掘泉相见,貌似其乐融融,但母子间的真情,已经被早先的不公平消磨殆尽,只剩下各取所需的虚伪了。
(选自《公平》) [应用角度]“公平”“亲情”“偏爱”等。
(1)郑武公娶姜氏为妻,生了两个儿子。
大儿子叫寤生,小儿子叫段。
段长得一表人才很受姜氏的疼爱,姜氏希望郑武公立段为太子,但终未能如愿,姜氏一直怀恨在心。
直到武公去世后,寤生继承王位,即郑庄公。
姜氏提出很多无理的要求,郑庄公都满足她。
但姜氏还不知足,煽动段篡位。
后被庄公识破后,共叔段被伐出逃,姜氏被庄公赶到颍地,庄公发誓说:不到黄泉不相见。
姜氏的爱不是关爱而是溺爱,她的这种溺爱,不但没有帮助共叔段健康成长,事业有成,反而最终将自己最爱的小儿子送上了绝路。
看来,爱也要有度啊,溺爱只会害了自己的孩子。
【三维设计】2014届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9课应用体验之旅配套训练粤教版必修2(时间:40分钟满分:59分)一、基础巩固(2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C.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D.悟言一室之内解析:A项,“趣”通“趋”;B项,“景”通“影”;D项,“悟”通“晤”。
答案:C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群贤毕至(全) 人之相与(交好)茂林修竹(修整) 清流激湍(急流的水)B. 感慨系之(附着) 少长咸集(都)崇山峻岭(高) 暂得于己(短暂,一时)C.畅叙幽情(幽雅) 修短随化(变化)列坐其次(排列) 向之所欣(以往)D.喻之于怀(比喻) 终期于尽(至,及)其致一也(情致) 列叙时人(一个个地)解析:A项,修:高; C项,化:造化,自然规律;D项,喻:明白,理解。
答案:B[来源]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语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B.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C.或取诸怀抱D.俯察品类之盛解析:A项,所以:古义,用来……;今义,连词,表结果。
C项,怀抱:古义,抱负,志向;今义:抱在怀里。
D项,品类:古义,万物;今义,种类。
答案:B4.从句式的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来源]A.引以为流觞曲水B.不能喻之于怀C.亦将有感于斯文D.当其欣于所遇解析:A项是省略句;B、C、D三项为介词结构后置。
答案:A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兰亭集序》是作者为他和名士们在山阴县兰亭举行聚会所写的诗而作的序,是一篇诗序。
B.首段点明聚会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和事由,着重表现宴会的豪华和与会人的快乐。
C.二、三段由快乐转悲伤,抒发了作者由兰亭聚会引发的人生盛事不常而流年易逝的感慨。
D.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写景、叙事、议论和抒情相结合,语言清新自然,简洁雅致。
(时间:40分钟 分值:56分) 一、基础巩固(22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 A.姜氏欲之,焉辟害 B.尔有母遗,繄我独无 C.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 D.谓之京城大叔 解析:A项,“辟”通“避”;C项,“阙”通“掘”;D项,“大”通“太”。 答案:B 2.下列各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都城..过百雉 B.古之学者..必有师 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D.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解析:A项,古义:城邑的城墙。今义:京城,京都。B项,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C项,古义:儿女亲家。今义:结婚的事或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答案:D 3.下列各项中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公入而赋. B.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 C.今京不度. D.庄公寤生,惊.姜氏 解析:D项,“惊”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其余三项中“赋”“隧”“度”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答案:D 4.下列各句中“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 ) A.请以.遗之 B.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C.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D.天子以.生人付公理 解析:B项,为表目的连词,来。A、C、D三项均为介词,把,用。 答案:B 5.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初 郑 武 公 娶 于 申 曰 武 姜 生 庄 公 及 共 叔 段 庄 公 寤 生 惊 姜 氏 故名 曰 寤 生 遂 恶 之 爱 共 叔 段 欲 立 之 亟 请 于 武 公 公 弗 许 解析: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答案: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6.把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蔓延开来的野草还不能铲除干净,何况是您受宠爱的弟弟呢? (2)太叔修治城郭,聚集百姓,修整盔甲武器,准备好兵马战车,将要偷袭郑国国都。 二、阅读鉴赏(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尉迟敬德,名恭,朔州善阳人。隋大业末,刘武周乱,以为偏将。与宋金刚袭破(唐)永安王孝基,执独孤怀恩等。武德二年,秦王战柏壁,金刚败奔突厥,敬德合余众守介休。王遣任城王道宗、宇文士及谕之,乃与寻相举地降,从击王世充。 会寻相叛,诸将疑敬德且.乱,囚之。屈突通等曰:“敬德慓敢,今执之,猜贰已结,不即杀,后悔无及也。”王曰:“不然。敬德必叛,宁肯后寻相者邪?”释之.,引见卧内,曰:“丈夫以气相许,小嫌不足置胸中,我终不以.谗害良士。”因赐之金,曰:“必欲去以为汝资。”是日猎榆窠,会世充自将兵数万来战。单雄信者,贼骁将也,骑直趋王,敬德跃马大呼横刺,雄信坠,乃翼.王出,率兵还战,大败之。王顾曰:“比众人意公必叛,我独保无它,何相报速邪?” 窦建德营板渚,王命李等为伏,亲挟弓,令敬德执槊,略.其垒,大呼致师。建德兵出,乃稍引却,杀数十人,众益进。伏发,大破之。时世充兄子琬使于建德,乘隋帝厩马,铠甲华整,出入军中以夸众。王望见,问:“谁可取者?”敬德备请与高甑生、梁建方三骑驰往,禽琬,引其马以归,贼不敢动。 隐太子尝以书招之,赠金皿一车。辞曰:“秦王实生之,方以身徇恩。今于殿下无功,其敢当赐?若私许,则怀二心,徇利弃忠,殿下亦焉用之哉?”太子怒而止。敬德以闻,王曰:“公之心如山岳然,虽积金至斗,岂能移之?然恐非自安计。”巢王果遣壮士刺之.。敬德开门安卧,贼至,不敢入。因谮于高祖,将杀之。王固争,得免。 (玄武门之变后)王为皇太子。时坐隐、巢者百余家,将尽没入之。敬德曰:“为恶者二人,今已诛,若又穷支党,非取安之道。”由是普原。 尝侍宴庆善宫,有班其..上者,敬德曰:“尔何功,坐我上?”任城王道宗解喻之,敬德勃然,击道宗目几眇。太宗不怿,罢,召让曰:“朕观汉史尝怪.高祖时功臣少全者今视卿所为乃.知韩彭夷戮非高祖过国之大事惟赏与罚横恩不可数得勉自脩饬悔可及乎?”敬德顿首谢.。 显庆三年卒,年七十四。谥曰“忠武”。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乃翼.王出,率兵还战 翼:掩护 B.亲挟弓,令敬德执槊,略.其垒 略:侵略 C.尝侍宴庆善宫,有班.其上者 班:排列 D.敬德顿首谢. 谢:谢罪 解析:B项,略:攻打。 答案:B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 会寻相叛,诸将疑敬德且.乱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B. 我终不以.谗害良士敛资财以.送其行 C. 有班其.上者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D. 释之.,引见卧内巢王果遣壮士刺之. 解析:A项,且:副词,将要/连词,表递进,况且;B项,以:介词,因为/连词,表目的;C项,其:代词,代敬德/代词,代南阁子;D项,之:都是代词,他。 答案:D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尉迟敬德“忠诚”或“勇武”的一组是(3分)( ) ①乃与寻相举地降,从击王世充 ②敬德跃马大呼横刺,雄信坠,乃翼王出,率兵还战 ③禽琬,引其马以归,贼不敢动 ④今于殿下无功,其敢当赐 ⑤敬德开门安卧,贼至,不敢入 ⑥敬德勃然,击道宗目几眇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⑤⑥ D.③④⑥ 解析:①只是说明尉迟敬德归顺了秦王;⑥是说尉迟敬德居功自傲、粗鲁。 答案:B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尉迟敬德作战勇猛,曾打败过唐军。归顺秦王后有人怀疑他谋反,将他抓了起来,要杀他。秦王不仅下令放了他,还送给他一些金银。 B.尉迟敬德将隐太子收买自己的事告诉了秦王,秦王断定对方不会就此罢休。果然后来又发生了尉迟敬德被人行刺和遭诬陷等事情。 C.尉迟敬德自恃功高,在一次侍宴时为了座次而大打出手,惹得唐太宗十分不满,事后对其进行了重重的责罚。 D.这篇文章通过救王驾、擒王琬、拒收买、闹御宴等情节,多角度地表现了人物性格,将尉迟敬德这一形象塑造得丰满鲜活。 解析:C项,“事后对其进行了重重的责罚”的说法不妥,唐太宗只是对他进行了批评,并没有处罚他。 答案:C 11.断句与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4分) 朕 观 汉 史 尝 怪 高 祖 时 功 臣 少 全 者 今 视 卿 所 为 乃 知 韩 彭 夷 戮 非 高 祖 过 国 之 大 事 惟 赏 与 罚 横 恩 不 可 数 得 勉 自 脩 饬 悔 可 及 乎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秦王实生之,方以身徇恩。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公之心如山岳然,虽积金至斗,岂能移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朕观汉史/尝怪高祖时功臣少全者/今视卿所为/乃知韩彭夷戮/非高祖过/国之大事/惟赏与罚/横恩不可数得/勉自脩饬/悔可及乎 (2)①秦王对我实在是有再生之恩,(我)将要拿生命来报答他的恩情。 ②您的忠心就像山岳一样,即使多得成斗的金银(送您),又怎么能改变它呢? 参考译文: 尉迟敬德,名恭,是朔州善阳人。隋朝大业末年,刘武周作乱,让他做了偏将。与宋金刚一起击败了永安王李孝基,活捉了独孤怀恩等人。唐高祖武德二年,秦王在柏壁作战,宋金刚兵败逃往突厥,尉迟敬德集合剩余的队伍据守介休。秦王派任城王道宗、宇文士及招降他,于是尉迟敬德和寻相献城投降,跟从秦王一起攻打王世充。 恰逢寻相反叛,诸将怀疑尉迟敬德也将叛乱,把他抓住关了起来。屈突通等人(对秦王)说:“尉迟敬德为人剽悍骁勇,现在抓了他,猜疑和叛乱之心已经结下,不赶快杀了他,后悔就来不及了。”秦王说:“不能这样。尉迟敬德果真要反叛的话,难道会在寻相(造反)之后吗?”(于是)放了他,领他到自己的卧室内相见,对他说:“大丈夫依靠义气相许,小的嫌怨不值得放在心上,我终不会因谗言而害了忠良。”于是赐给他金银,说:“你若是一定要离开,把这些作为你的盘缠吧。”这一天秦王等在榆窠狩猎,恰逢王世充亲自率兵数万来打仗。单雄信,是王世充的猛将,骑马直接奔向秦王,尉迟敬德策马飞奔,大喊着从旁边刺过来,单雄信从马上掉下来,尉迟敬德于是掩护着秦王撤退,又率领士兵回来作战,大败王世充军,秦王看着尉迟敬德说:“近来大家都认为你会背叛我,唯独我担保你并没有其他意思,可为什么报答我这样快呢?” 窦建德的军队驻扎在板渚,秦王命令李等作为伏兵,亲自手持长弓,令尉迟敬德拿着槊,攻打窦建德的营垒,大声地叫阵挑战。窦建德的兵出来(迎战),秦王于是领兵稍微后退,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