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产品缺陷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25.60 KB
- 文档页数:4
塑料件缺陷及改进措施塑料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常见的缺陷,这些缺陷可能会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产生负面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塑料件缺陷,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1.熔接线痕:在注塑过程中,由于熔融塑料的流动不均匀,容易形成熔接线痕。
这些痕迹可能会导致产品强度降低、疲劳性能差等问题。
改进措施:调整注塑工艺参数,如制定适当的注射速度、保持压力等,以促进塑料的均匀流动,减少熔接线痕的产生。
2.气泡:注塑过程中,由于塑料内含有的气体随着高温熔融逸出,易形成气泡。
气泡会导致产品的密封性能下降、外观质量差等问题。
改进措施:提高注塑设备的真空度,减少气体残留。
此外,在塑料原料中加入消泡剂,能够降低气泡的产生。
3.龟裂:塑料零件在冷却过程中,由于不均匀的收缩率和内应力,易出现龟裂缺陷。
这种缺陷会导致产品的强度下降、易开裂等问题。
改进措施:采用合适的冷却方法,如适当提高冷却介质的温度、均匀冷却等,以减少塑料件的收缩和内应力的产生。
4.比色差:一些塑料件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塑料原料的不均匀混合或加工温度控制不当,易形成色差。
这会导致产品的外观质量差,影响产品的整体美观度。
改进措施:严格控制塑料原料的配比,确保原料的均匀混合。
同时,加强对注塑设备的温度控制,保持适当的加工温度,有助于减少温度对产品颜色的影响。
5.纹理不良:在塑料件表面会产生一些不良的纹理,如模具印痕、晶化痕迹等。
这些缺陷会降低产品的表面质量、减少产品的美观度。
改进措施:优化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工艺,减少模具表面的磨损和粗糙度。
同时,在注塑过程中控制好注塑温度和注塑压力,以减小纹理缺陷的产生。
总而言之,塑料件的缺陷主要体现在熔接线痕、气泡、龟裂、比色差和纹理不良等方面。
为了改善塑料件的质量和性能,应从加工工艺、原料控制、模具改进等方面入手,提高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同时,加强质量检测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以确保塑料件的质量满足产品要求。
注塑制品常见缺陷分析及改善措施注塑制品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制品,它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然而,由于注塑过程中存在很多因素的影响,注塑制品常常会出现一些缺陷。
本文将对常见的注塑制品缺陷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首先,短斑是指注塑制品表面上出现小块区域与周围区域颜色不一致的现象。
短斑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注塑过程中,塑料熔融不均匀,导致注塑制品的物理性能不一致;二是模具构造不合理,导致注射流道中存在死角或交叉断面,使得塑料无法均匀地填充模具。
改善措施包括调整注射温度和速度,提高熔融的均匀性;优化模具结构,避免死角和交叉断面的存在。
其次,气泡是指注塑制品中出现的气体囊泡。
气泡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塑料熔融时,吸附在塑料中的气体因温度升高而析出;二是模具内空气被困,形成气泡。
改善措施包括提高注料温度和压力,使气体充分溶解于塑料中;优化模具结构,改善气体的排除。
再次,翘曲是指注塑制品的形状不平整,出现弯曲或变形的现象。
翘曲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注塑过程中,注射压力不均匀,导致塑料流动不稳定;二是模具温度不均匀,导致塑料的冷却速度不一致。
改善措施包括提高注射速度和压力,增加注塑壁厚度的控制;优化模具温度控制系统,使模具温度均匀。
此外,色差是指注塑制品表面颜色不均匀的现象。
色差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注塑材料质量不均匀,导致色料分散不均匀;二是注塑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不稳定,使色料没有充分混合。
改善措施包括选用质量稳定的注塑材料;提高注塑温度和压力的稳定性;增加色料的溶解和混合时间。
最后,露胶是指注塑制品表面出现塑料外露的现象。
露胶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模具设计不合理,导致模具分离缺陷;二是注射流道中存在死角或结构不当,使得塑料无法完全填充模具。
改善措施包括优化模具设计,确保模具分离平整;优化注射流道结构,避免死角的存在。
综上所述,注塑制品的常见缺陷主要包括短斑、气泡、翘曲、色差和露胶等。
注塑缺陷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一、引言注塑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加工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然而,在注塑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缺陷,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本文将对注塑缺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帮助企业改进注塑工艺,提高产品质量。
二、注塑缺陷原因分析1. 模具问题模具是注塑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成型质量。
常见的模具问题包括模具磨损、模具材料选择不当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产品表面粗糙、尺寸不准确等缺陷。
2. 塑料材料问题塑料材料的选择和质量也会对注塑产品的质量产生影响。
塑料材料的熔体流动性、热稳定性等性能与产品的成型质量密切相关。
如果选择的塑料材料不合适或质量不过关,可能会导致产品出现缺陷,如短斑、气泡等。
3. 注塑工艺参数问题注塑工艺参数的设置对产品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注塑工艺参数包括注射速度、保压时间、射胶压力等。
如果这些参数设置不当,可能会导致产品出现缺陷,如翘曲、收缩等。
4. 操作人员问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也会对注塑产品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操作人员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产品出现缺陷,如烧焦、变形等。
三、注塑缺陷解决方案1. 模具问题解决方案针对模具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 定期检查和维护模具,及时修复磨损部位,确保模具的精度和质量。
- 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确保模具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
2. 塑料材料问题解决方案针对塑料材料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 选择合适的塑料材料,根据产品的要求选择具有良好流动性和热稳定性的材料。
- 严格控制塑料材料的质量,确保供应商提供的材料符合产品的要求。
3. 注塑工艺参数问题解决方案针对注塑工艺参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 根据产品的要求和塑料材料的性能,合理设置注塑工艺参数,确保产品的成型质量。
- 进行工艺参数的优化和调整,通过试模和实验,找到最佳的注塑工艺参数。
4. 操作人员问题解决方案针对操作人员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 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水平提升,确保操作人员具备良好的注塑操作技能和操作规范。
注塑缺陷描述及解决方案一、缺陷描述在注塑过程中,可能会浮现各种缺陷,这些缺陷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外观。
以下是常见的注塑缺陷描述:1. 气泡缺陷:在注塑制品表面或者内部浮现气泡,影响产品的美观度和强度。
2. 热胀冷缩缺陷:注塑制品在冷却过程中,由于热胀冷缩不均匀,导致产品尺寸不许确或者变形。
3. 短射缺陷:注塑模具中的塑料未能充满模腔,导致产品浮现不完整或者部份缺失。
4. 毛刺缺陷:注塑制品表面浮现细小的毛刺,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
5. 沉痕缺陷:注塑制品表面浮现凹陷或者凸起的痕迹,影响产品的美观度。
6. 热裂缺陷:注塑制品在冷却过程中,由于塑料内部应力过大,导致浮现裂纹。
7. 毛躁缺陷:注塑制品表面浮现粗糙的纹理或者颗粒,影响产品的触感和外观。
二、解决方案针对以上注塑缺陷,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1. 控制注塑工艺参数:合理调整注塑机的注射速度、压力、温度等参数,确保塑料充满模腔,避免短射温和泡缺陷的发生。
2. 优化模具设计:对于容易浮现热胀冷缩缺陷的产品,可以通过优化模具结构和冷却系统设计,平衡热胀冷缩过程,减少尺寸偏差和变形。
3. 选择合适的塑料材料:根据产品的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适合的塑料材料,以提高产品的强度和耐用性,减少热裂和毛刺缺陷的发生。
4. 加工后处理:对于浮现毛刺、沉痕和毛躁等缺陷的产品,可以采用打磨、抛光、喷涂等后处理方法,改善产品的外观质量。
5. 增加注塑模具的维护保养:定期清洁和保养注塑模具,确保模具表面光滑,减少缺陷的发生。
6. 引入质量控制措施: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通过检测和测试,及时发现和解决注塑缺陷问题,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总结:注塑缺陷的描述及解决方案是为了匡助生产企业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注塑过程中可能浮现的问题。
通过合理调整工艺参数、优化模具设计、选择合适的材料、加工后处理和加强质量控制,可以有效地解决注塑缺陷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注塑缺陷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一、变形/翘曲( Warpage )塑胶件产生翘曲变形,导致制品的效或引起尺寸误差和装配困难;翘曲变形是塑件最严重的质量缺陷之一。
变形产生原因:1、材料:物料收缩率大,如PA+GF的收缩率就很大,流动玻纤取向。
2、模具:(1)产品两侧,型腔与型芯间温度差异较大;(2)模具冷却水路位置分配不均匀,没有对温度很好地进行控制;(3)浇口方式和位置设计不合理,特别加纤料,流动规则很重要;(4)产品粘模引起变形,顶出不平衡导致变形;(5)模具排气不佳,导致模腔内注塑压力大。
3、成型工艺:(1)注塑压力过高或者注射速度过大;(2)料筒温度、熔体温度过高;(3)保压时间过长或冷却时间过短;(4)尚未充分冷却就顶出,由于顶针对表面施压造成翘曲变形。
4、产品结构(1)长条形结构翘曲加剧;(2)产品结构不对称导致不同收缩;(3)产品壁厚不均匀,突变或过薄,导致薄壁部分冷却较快引起翘曲。
解决方案:主要应从产品和模具设计方面着手解决,而依靠成型工艺调整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
1、材料:(1)选择收缩性较小的材料,内部的长条形纤维会顺着流动方向发生取向。
沿着取向方向收缩小、垂直取向方向收缩大,取向引起的收缩不均会导致产品变形;(2)如PA66或PA+GF料都容易变形,评估时特别注意,提前做模流分析。
2、产品结构和模具:(1)由于塑胶从熔体转变为固体体积必然收缩,厚度大收缩大,厚度小收缩相对也小,收缩不均产生的内应力导致产品变形。
只能通过优化产品设计,尽量使产品壁厚均匀;(2)模具的冷却系统设计合理,使得产品能够冷却均匀平衡,控制模芯与模腔的温差。
(3)合理确定浇口位置及浇口类型,可以较大程度上减少产品的变形,一般情况下,可采用多点式浇口,在评估阶段多做几种模流分析方案来验证最小变形;(4)模具设计合理,确定合理的拔模斜度,顶针位置和数量,检查和校正模芯,提高模具的强度和定位精度;(5)改善模具的排气功能。
注塑产品成型缺陷分析——生产中断水口、周期慢
一.图例:
二. 如上图所示,制件断水口、成型周期慢,长达58秒,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
主要工艺参数:
名称:空调电控盒
材料:阻燃ABS
模具温度:常温机水
成型温度:185℃
浇口式:直接进胶
三.可能原用分析及改善措施:
A. 模具方面:制件在脱模中断水口主要原因是模具浇口灌嘴R 角偏小,水口偏长,灌嘴内壁不够光滑造成;
B. 工艺方面:主要存在水口位模具冷却不够,保压太大太长,模具灌嘴与机台射嘴偏差造成;
C.对模具灌嘴进行抛光处理,使水口脱模阻力减小,将水口位水路单接,使模温降低水口处冷却充分,减短冷却时间;
射嘴抛光前后对比
四:改善后效果
通过对水路进行整改,前模温度得到有效降低,水口位得到充分冷却,并对模具灌嘴抛光处理,水口脱模阻力得到有效减小,原来冷却时间38秒减短为20秒,成型周期缩短18秒,制件尺寸及外观合格,产品稳定生产。
五:关键点
制件断水口的关键点是:模具灌嘴要光滑,减小脱模阻力;水口位要充分冷却散热到位;。
第一节飞边飞边又称溢边,披锋,毛利等,大多发生在模具的分合位置上,如动模和定模分型面如图,滑块的滑配部位,镶件的缝隙,顶杆孔等处如下图:图2-1-1 图2-1-2我们常用的处理工具为毛利刀,对于不同部位的包毛刺将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1、像底板等不影响外观的部位图1-1-3对于此类毛刺的方法为用手紧握刀柄、刀刃贴于产品边框(即毛刺根部)从上到下均匀用力移动刀柄,把毛刺处理干净。
2、对外观有一定影响但不影响装配的部位图2-1-4对于这种毛刺,我们一般的处理方法为:刀刃轻帖于产品边框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均匀用力移动刀柄把毛刺处理干净。
3、既影响装配又影响外观的部位图2-1-5现内框与显像管之间配合有较大的间隙,所以针对这种毛刺我们只能按如图方式,用浇口在有毛刺的内框上面,从前往后的擀。
4、另外对于小毛刺,可以用刀尖处理。
第二节 银丝条纹(包括表面气泡和内部气孔)这是一种常见的毛病,是塑料在充模过程受到气体的干扰而出现在制件表面熔料流动方向的缺陷,气体成分包括水气、分解气以及空气,其中以水气和分解气为多见。
当这些气体在注射作用结束后,仍然滞留在制件表面,沿料流方向形成一连串在光照下闪烁的大大小小泡点,我们称之为“银丝”或“银纹”, 当塑件表面出现“银丝”或“银纹”时,常见的处理工具为砂纸和刀片,标准处理方法为用把标准砂纸对折三次,然后沿折纹撕开如图所示:让砂纸蘸水砂银纹处,标准动作如图;直到银纹消失。
有的 银丝较为严重,需要先用已磨好的刀片在银丝处刮,直到银丝消失,然后将砂纸裁成如图所示40*50毫米方块,蘸水后在待处理表面从左到右反复轻抹,直到待处理表面光滑平整。
第三节 熔接痕图2-2-1熔接痕图2-3-1 图2-3-2熔接痕有些熔接痕极为微小,可不作处理,而有些熔接痕十分明显,严重影响成品外观质量,我们要对其处理,作为操作工对熔接痕的粗略判断方法为:用手指甲轻刮熔接痕处,如果感觉到熔接痕较深,那么要先用刀片刮,然后再用砂纸处理(如下图所示);如果熔接痕较浅只需用砂纸处理即可。
注塑缺陷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一、引言注塑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加工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然而,在注塑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缺陷,如短射、气泡、翘曲等,这些缺陷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因此,对注塑缺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注塑缺陷的常见原因1. 温度不合适:注塑过程中,温度的控制非常重要。
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产品出现缺陷。
温度过高会造成烧结、熔融不完全等问题,而温度过低则会导致短射、气泡等缺陷。
2. 压力不稳定:注塑过程中,压力的稳定性对产品质量有很大影响。
如果压力不稳定,容易导致产品出现翘曲、变形等问题。
3. 注塑机设备问题:注塑机的性能和状态对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
如果注塑机设备存在故障或不良状态,会导致产品出现缺陷。
4. 模具设计问题:模具设计的合理性对产品质量也有很大影响。
如果模具设计不合理,容易导致产品出现短射、气泡等缺陷。
5. 塑料材料选择不当:不同的塑料材料具有不同的熔融特性和流动性。
如果选择的塑料材料与产品要求不匹配,容易导致产品出现缺陷。
三、注塑缺陷的解决方案1. 温度控制方案:合理控制注塑过程中的温度是避免缺陷的关键。
可以通过调整加热器的温度、冷却系统的温度以及模具的温度来实现温度的控制。
同时,可以使用温度传感器监测温度变化,及时调整温度参数。
2. 压力控制方案:稳定的注塑压力有助于减少产品缺陷。
可以通过调整油压系统的参数、增加油泵的流量以及优化模具结构来实现压力的稳定控制。
3. 注塑机设备维护方案:定期对注塑机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及时排除故障,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同时,可以使用高精度的注塑机设备,提高产品质量。
4. 模具设计优化方案:优化模具设计,确保模具结构合理,避免出现短射、气泡等缺陷。
可以通过增加冷却系统、优化流道设计、增加排气系统等方式来改善模具设计。
5. 塑料材料选择方案:根据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塑料材料。
可以通过对不同塑料材料的熔融特性和流动性进行测试,选择最适合的材料,避免出现缺陷。
注塑缺陷分析的概述 注塑成型产品原则上都是依据规格、标准和客户的要求来制造的、但在实际注塑生产过程中它的变化仍是相当广泛而复杂的;有时当注塑进行的很顺利时、会突然产生缩水、变形、裂痕、银纹或其它不良缺陷等。在注塑时我们需从胶件所产生的缺陷、来准确分析/判断问题点的所在,找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种专业性的技术及经验的累积。有时只要变更注塑工艺条件、对模具/机器方面稍做调整与改善、更新所使用的原料或色粉,就可以解决问题。FlowforwardFlowforwardFlowforwardFlowforwardFlow forward 如何对注塑缺陷进行调查与了解 A、产生何种缺陷?它发生于何时(开始注塑时还是生产过程中。)何处?程度怎样? B、缺陷发生的频率是多少?(是第一次,还是偶然发生)?不良是多少? C、模腔数是多少?注塑缺陷是否总是发生于相同的模穴? D、该缺陷在成型时是否总是发生于相同的位置? E、该缺陷在模具设计/制作是是否已经被预估到会发生?(一般的会进行模流Moidflow分析 F、该缺陷在浇口处是否已经明显发生?还是远离浇口部位? G、更换新的原料或色粉时。缺陷是否还会发生? H 、换一台注塑机试试看、缺陷是否只在固定的一台注塑机发生,还是也发生与其它注塑机上。正确处理注塑缺陷的方法(DAMIC法)定义分析测量改善控制 Define Analysis Measurement Improve Control 定义:出现何种缺陷、它发生于什么时候、什么位置、频次如何、不良数/不良率是多少?分析:产生该缺陷的相关因素有哪些?主要因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测量:MAS(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分析,外观质量目测、内在质量短射分析,尺寸大小进行测量、颜色目视或色差仪。改善:制定改善注塑缺陷的有效方案/计划(该用什么方法),并组织实施与跟进;控制:巩固改善成果(记录完整的注塑工艺条件),对这一类结构所产生的该缺陷进行总结/规范,将此种改善方法应用到其它类似的产品上,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影响注塑缺陷的诸因素注塑成型中影响注塑缺陷的因素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 A、原料 B、注塑机 C、注塑模具 D 、成型条件原料模具刚性洁净度模腔结构模具材质耐冲击性浇口位置流动性(MI)流道结构韧性浇口大小收缩率耐热变形性冷却系统热稳定性浇口形式耐药品性排气效果成型品物性塑化容量注塑压力料管温度塑化能力锁模力注塑位置熔料温度冷却时间功能模具温度稳定性螺杆转速精密性背压注塑速度注塑机成型条件注塑过程中出现的异常问题很多,主要有“注塑产品质量缺陷”和“注塑生产中特有的异常现象”两大类。注塑产品常见的质量缺陷有;缺胶、缩水、银纹(料花)、披锋(毛边)、烧焦、气泡、(缩孔)水波纹、喷射纹(蛇纹)、流纹(流痕)、夹水纹、裂纹、(龟纹)、顶白、表面无光泽、翘曲变形、黑条、混色、拖花、透明度不足、尺寸偏差、剥离(起皮)、冷料斑、黑点、气纹、色差、盲孔、断柱等…… 注塑生产中特有的异常现象有;喷嘴流綖(流涕)、漏胶、胶件粘模、水口粘模、水口拉丝、镶件不良、多胶、断针、堵嘴、顶针位穿孔、模印、压模、塑化噪音、下料不畅、螺杆打滑、开模困难等等。注塑缺陷原因分析及改善方法充填不足是熔融的塑料未完全注满模具成型空间的各个角落之现象。充填不足的原因是a、成型条件设定不适当;b、模具的设计与制作不合理、c、成型品的肉厚太薄等所致。成型条件的对策是提高熔料温度(熔胶筒温度)、提高模具温度、增大注射压力/注射速度及提高熔料的流动性模具方面可增大主流道或分流道尺寸或者检讨浇口位置.大小.数目等设计使熔融材料容易流动到腔的各个角落.为了使成型空间内的气体顺利疏散可在适当位置开设排气槽/或排气针. 下表即为缺胶产生的原因分析及改善方法原因分析改善方法1.熔料温度太低 1.提高料筒温度2.注射压力太低或油温过高 2.提高注射压力或清理冷凝器3.熔胶量不够注射量不足 3.增加计量行程4.注射时间太短或保压切换过早 4.增加注射时间或延迟切换保压5. 时间太慢 5.加快注射速度6.模具温度不均 6.重开模具运水道7.模具温度偏低 7.提高模具温度8.模具排气不良困气 8.恰当位置加适度排排气槽/针9.射嘴堵塞或漏胶L或发热圈烧坏 9.拆除/清理射嘴或重新对嘴10.浇口数量/位置不适进胶不平均 10.重新设置进浇口/或调整平衡11.流道/浇口太小或流道太长 11.加大流道/浇口尺寸或缩短流道12.原料内润滑剂不够 12.酌加润滑剂改善流动性13.螺杆止逆环过胶圈磨损 13.拆下止逆环并检修或更换14.机器容量不够功或料斗内的树脂不下料 14.更换较大的机器或检查/改善下料情况15.成品胶厚不合理或太薄 15.改善胶件的胶厚或加厚薄位16.熔料流动性太差FMI低 16.改用流动性较好的塑料二.缩水缩痕注塑件表面上的凹陷.内部空洞称为缩水它不但影响胶件的外观质量会降低产品的强度缩水与成型工艺.模具设计及使用塑料种类均有关系. 1.塑胶材料方面不同塑胶原料的缩水率请参见附表一通常容易缩水的原料大都属于结晶型塑料如:尼龙.百折胶等.在注塑过程中结晶型塑料受热变成流动状态时分子呈无规则排列当射入较冷的模腔时塑料分子便慢慢地整齐排列形成结晶导致体积收缩较大其尺寸小于规定的范围就是所谓的“缩水”代号原料名称缩水率 POM 聚甲醛(赛 1.5-2.0 ()钢、特灵)GPPS 普通级聚苯 0.5 CAB 乙酸丁酸纤 0.5-0.7 乙烯(硬维素(酸性HIPS 胶)不碎级聚苯 0.5 胶)乙烯(不碎 PET 聚对苯二甲 2-2.5 硬胶)酸乙二醇酯SAN AS胶 0.4 PBT 聚对苯二甲 1.5-2.0 酸丁二醇酯ABS 聚丙烯鲭-丁 0.6 PC 聚碳酸酯 0.5-0.7 二烯-苯乙烯LDPE 低密度聚乙 1.5-4.5 PMMA 亚克力(有 0.5-0.8 烯(花胶)机玻璃)HDPE 高密度聚乙 2-5 PVC硬硬PVC 0.1-0.5 烯PP 聚丙烯(百 1-4.7 PVC软软pvc 1-5 折胶)PA66 尼龙66 0.8-1.5 PU PU胶、乌拉 0.1-3 坦胶PA6 尼龙6 1.0 EVA EVA胶(橡 1.0 皮胶)PPO 聚苯醚 0.6-0.8 PSF 聚砜 0.6-0.8 2.注塑工艺技术方面在注塑技术上控制方面出现缩水的情况有:A.保压压力不足:B.注射速度太慢:C.模温/料温太低:D.保压时间不够等.因此在设定注塑工艺条件时必须检讨成型条件是否正确及保压是否足够以防出现缩水问题不同的模流过程有不同的收缩率延长保压时间可确保制品有充足的时间冷却和补胶. 3.模具及产品设计方面缩水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产品的壁厚不均所引起的产品的柱位筋位的表面易出现缩水.模具的流道设计. 浇口大小及冷却效果对成品的影响也很大由于塑料传热能力较低若距离模壁越远或越厚则其凝固及冷却较慢应有足够的塑料填满模腔注塑机的螺杆在注射或保压时熔料不会因倒流而降低压力:另一方面流道过细/过长.浇口太小若冷凝太快半固塑料就会阻塞流道或浇口造成压力下降引致成品缩水. 下表即为缩水产生的原因分析及改善方法原因分析 1、增强熔胶注射量1.模具进胶量不足 A、增加熔胶计量行程A.熔胶量不足 B、提高注射压力B.注射压力不足 C、提高保压压力或延长保压时间C.保压不够或保压切换过早 D、延长注射时间采用预定出动作)D.注射时间太短 E、加快注射速度或减慢注塑速度E.注射速度太慢或太快困气 F、加大浇口尺寸或使模具进胶平衡F.浇口尺寸太小或不平衡多模腔 G.拆除清理射嘴内异物或更换发热圈G.射嘴阻塞或发热圈烧坏. H.重新对嘴/紧固射嘴或降低背压H.射嘴漏胶 2.调整料温适当2.料温不当过高或过低 3.提高模温或适当降低模温3.模温偏低或太高 4.酌延冷却时间4.冷却时间不够筋/骨位脱模拉陷 5.在缩水处开设排气槽5.缩水处模具排气不良困气 6.使胶厚尽量均匀改为气辅注塑6.塑件骨位/柱位胶壁过厚 7.拆卸与更换逆环过胶圈7.螺杆止逆环磨损逆流量大 8.浇口开设于壁厚处或增加浇口数量8. 9.加粗主/分流道减短流道长度
塑胶件缩水的原因及改善的方法有那些缩水产生原因及对策成因常见部位产生的原因对策熔胶转为固体时肉厚处体积收缩慢形成拉应力若制品表面硬度不够而又无胶补充制品表面便缩水产品肉厚区如加强筋或柱位与制品表面的交界处 1.制品壁厚过大减低壁厚 2.胶件流程过长加浇口 3.计料量不足加大计料量 4.背压小加背压 5.料温太高降低炮筒温度 6.模温高降低模温 7.注射及保压时间太短加长射胶和保压时间 8.注射压力不够加大保压 9.注射速度太快减慢射速 10.保压切换位置不当调好位置 11.运水不足增加运水组数 12.浇口位置不当改浇口位置至肉厚部分 13.过胶圈磨损更换过胶圈 14.射嘴堵塞清理射嘴 15.液压油温高清理液压油热交换器缩水除了注塑工艺外一是设计壁厚及骨位厚薄不合理骨位厚度一般不过超过壁厚的2/3二是从模具上来说入水设计不合理如果长方形产品从一边入水就有机会在对面有骨位处产生缩水及排模不合理如果厚壁产品在主流道的尾部导致机注塑压力不够。出模斜度最小要0.5度以上不同表面要求斜度也要求不同如果是晒粗纹则要求大些。如果无特别要求当然是越大越好. 主要之不良成形及其原因,与成形机有關者充填不良 (a)射出壓力過低 (b)壓出缸中溫度過低 (c)壓出缸及噴嘴堵阻 (d)噴嘴過小 (e)材料供給過少 (f)儲料斗堵阻 (g)射出速度形成過遲 (a)澆口位置不适當 (b)結合方法不良 (c)流道過狹 (d)型模溫度過低 (e)冷卻殘渣對流道及澆口堵阻 (f)成形品有肉厚特薄之處 (a)流動性惡 (b)潤滑劑不足气泡條紋斑點 (a)射出壓力不足 (b)射出速度形成過早 (c)射出斷續 (d)加壓(保壓,開模)時間不足 (a)澆口位置不适當 (b)結合方法不良 (c)成形品厚度不均一 (d)流道過狹 (e)成形品在型模內受必要以上之冷卻 (a)流動性惡 (b)有吸濕性 (c)含有揮發性物質表面光澤不良 (a)壓力缸中加熱不均一 (b)噴嘴一部分堵阻 (c)噴嘴徑過大 (d)成形品超過成形機之能量 (e)壓力缸中壓力過低 (f)材料供應量不足 (a)電鍍不良 (b)澆口及流道過狹 (c)冷卻殘渣儲穴欠缺 (d)型模表面為水及油污染 (e)型模溫度過低 (f)結合方法不良 (a)有吸濕性 (b)含有揮發物質 (c)异質物混入污染熔合線 (a)噴嘴溫度過低 (b)射出壓力不足 (c)射出壓力形成過遲 (a)澆口流道過小 (b)澆口位置不适當 (c)型模溫度過低 (d)結合方法不良 a)材料固化過速 (b)有吸濕性 (c)潤滑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