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数据库考试重点汇总
- 格式:docx
- 大小:17.56 KB
- 文档页数:2
数据库复习资料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概念模型数据模型分成两个不同的层次(1) 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
(2) 数据模型主要包括网状模型、层次模型、关系模型等,它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
概念模型的用途概念模型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是数据库设计的有力工具数据库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对概念模型的基本要求较强的语义表达能力,能够方便、直接地表达应用中的各种语义知识简单、清晰、易于用户理解。
概念模型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
相关概念:实体、实体型、实体集、联系、码、属性等实体(Entity)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或抽象的概念。
实体型(Entity Type)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称为实体型实体集(Entity Set)同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联系(Relationship)现实世界中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在信息世界中反映为实体内部的联系和实体之间的联系实体型间联系两个实体型一对一联系(1:1)三个实体型一对多联系(1:n)一个实体型多对多联系(m:n)码(Key)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
属性(Attribute)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
一个实体可以由若干个属性来刻画。
表示方法:E-R图数据模型:网状模型:网状模型是一个网络层次模型实际是网状模型的一个特例网状模型的条件允许一个以上的结点无父结点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于一个的父结点优点能够更为直接地描述现实世界,如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个双亲具有良好的性能,存取效率较高缺点结构比较复杂,而且随着应用环境的扩大,数据库的结构就变得越来越复杂,不利于最终用户掌握;DDL、DML语言复杂,用户不容易使用关系模型:优点1、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的基础上2、概念单一。
数据结构简单、清晰,用户易懂易用。
实体和各类联系都用关系来表示。
2020年数据库期末考试试题十套及答案汇总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B )A.数据库B.数据库管理系统C.数据模型D.软件工具2.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的特点的是(C)A.数据结构化B.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C.数据冗余度大D .数据独立性高3.概念模型是现实世界的第一层抽象,这一类模型中最著名的模型是(D )A.层次模型B.关系模型C.网状模型D.实体-联系模型4.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C )A.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相互独立B.用户程序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相互独立C.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D.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5.要保证数据库的逻辑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A .模式与外模式之间的映象B .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象C.模式D.三级模式6.关系数据模型的基本数据结构是(D )A.树B.图C.索引D .关系7.有一名为“列车运营”实体,含有:车次、日期、实际发车时间、实际抵达时间、情况摘要等属性,该实体主码是(C )A.车次B.日期C.车次+日期D.车次+情况摘要8.己知关系R和S, RAS等价于(B )A.(R-S)-SB.S-(S-R)C.(S-R)-RD. S-(R-S)9.学校数据库中有学生和宿舍两个关系:学生(学号,姓名)和宿舍(楼名,房间号,床位号,学号)假设有的学生不住宿,床位也可能空闲。
如果要列出所有学生住宿和宿舍分配的情况,包括没有住宿的学生和空闲的床位,则应执行(A )A.全外联接B.左外联接C.右外联接D.自然联接10.用下面的T-SQL语句建立一个基本表:CREATE TABLE Student(Sno CHAR(4) PRIMARY KEY ,Sname CHAR(8) NOT NULL,Sex CHAR(2),Age INT)可以插入到表中的元组是(D )A.'5021','刘祥’,男,21B.NULL,'刘祥',NULL , 21C.'5021' , NULL,男,21D.'5021','刘祥',NULL , NULL11.把对关系SPJ的属性QTY的修改权授予用户李勇的T-SQL 语句是(C )A.GRANT QTY ON SPJ TO ' 李勇’B.GRANT UPDATE(QTY) ON SPJ TO ' 李勇'C.GRANT UPDATE (QTY) ON SPJ TO 李勇D.GRANT UPDATE ON SPJ (QTY) TO 李勇12.图1中(B )是最小关系系统图113.关系规范化中的插入操作异常是指(D )A.不该删除的数据被删除B.不该插入的数据被插入C.应该删除的数据未被删除D.应该插入的数据未被插入14.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设计关系模式是数据库设计中(A )阶段的任务A.逻辑设计B.物理设计C.需求分析D.概念设计15.在E-R模型中,如果有3个不同的实体型,3个m:n联系, 根据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的规则,转换后关系的数目为(C )。
一.选择题(20分,每小题1分)1.能够提供数据库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和数据库维护功能的软件是____C_____。
A.OS B.DB C.DBMS D. DBS2.数据库系统中,描述用户数据视图用___A____。
A.子模式B.模式C. E-R模式D. 概念模式3.在数据库系统中,空值是指_____D____。
A. 空字符B. 数子0C. 空格D.不确定的值4.关系R和S的结构相同,各有5各元组。
R∪S的元组个数为__D___。
A. 5B. 10C. 小于10D.小于等于105.关系模式R中若不存在非主属性,则R至少属于__B____NF。
A.2NF B.3NF C.4NF D.BCNF6.SQL中的CREATE语句的作用是___A___。
A.定义表结构 B.修改表结构 C.修改元组 D.删除元组7.若关系R和S的连接运算结果中能够保留不满足连接条件的元组,该连接为__C___。
A.自然连接 B.条件连接 C.外连接 D.交叉连接8.用E-R模型描述实体及实体间的联系属于数据库__B____ 阶段的设计内容。
A.需要分析 B.概念设计 C.逻辑设计 D.物理设计9.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是 DA.高级语言 B.宿主语言 C.汇编语言 D.非过程化语言10.在SQL语言中,表示属性X为空值的正确表达式是___A_____A. X IS NULLB. X IS EMPTYC. X = NULLD. X NOT EXISTS 11.SQL语言中,定义视图可以提供 C 。
A. 完整性B.并发性C.安全性D.共享性12.如果要查询与数据库相关的图书名,其查询条件需要用短语__B____A.BETWEENB.LIKEC. IND.CHECK13.下面不能授予属性列的权限是___C___。
A. SELECTB.INDEXC.DETETED.UPDATE14.数据库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沟通信息的桥梁是 B 。
1 .数据库数据具有_永久储存_、_有组织_和_可共享_三个基本特点。
2.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包括_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3.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_数据库_、_数据库管理系统_、_应用系统_和_数据库管理员_构成。
4. 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是与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它经历了三个阶段:_人工管理_阶段,_文件系统_阶段和_数据库系统_阶段。
5. 数据库具有数据结构化、最小的_冗余度_、较高的_数据独立性_等特点。
6. DBMS还必须提供_数据的安全性_保护、_数据的完整性_检查、_并发控制_、_数据库恢复_等数据控制功能。
7. 模式(Schema)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_逻辑结构_和_特征_的描述,它仅仅涉及到_型_的描述,不涉及到具体的值。
8. 三级模式之间的两层映象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_逻辑独立性_和_物理独立性_。
9. 根据模型应用的不同目的,可以将这些模型划分为两类,它们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层次。
第一类是_概念模型_,第二类是_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数据模型)_。
10. 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是指_数据结构_,_数据操作_,_数据完整性_。
实际数据库系统中所支持的主要数据模型是_层次模型_,_关系模型_,_网状模型_。
11. 数据模型中的_数据结构_是对数据系统的静态特征描述,包括数据结构和数据间联系的描述,_数据操作_是对数据库系统的动态特征描述,是一组定义在数据上的操作,包括操作的涵义、操作符、运算规则及其语言等。
12. 用树型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_层次_模型,上一层的父结点和下一层的子结点之间的联系是一对多的联系。
13. 用有向图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_网状_模型,数据之间的联系通常通过_指针_实现。
14. 关系的完整性约束条件包括三大类:_实体完整性_、_参照完整性_和_用户定义完整性_。
计算机四级考试《数据库》重点解析四2020年计算机四级考试《数据库》重点解析四关系数据库逻辑设计 1 关系数据库:按照二维表格组织和存储的相互关联的关系(表)的集合。
关系数据库采用关系模型在计算机中组织、存储、处理和管理数据。
2 主码约束:惟一性;最小性,不能取空值,并且取值要唯一外码约束:如果两个关系R和S,X是R的属性或属性组,且X 不是R的码,但X是S的码,则称X是R的外码。
或者取空值,或者等于S中某个元组的主码的值。
3 逻辑设计的内容:定义和描述数据库的全局逻辑结构、数据之间的关系、数据的完整性等目的:得到实际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处理的数据库模式。
步聚:ER图转化关系模式;优化关系模式;数据完整性设计;外模式设计 4 关系模式描述关系的静态结构,由模式名、属性、完整性约束组成,关系是一个表中记录的集合,关注和强调的是值(模式实例)的集合,也是关系模式在某一时刻状态的反映。
5 关系的完整性(完整性约束):对关系所满足条件的定义。
作用:限定和检查数据库所含实例的合法性和正确性。
静态:主码、外码、域(用户定义);动态:基于业务规则6 伪传递规则:X-Y,YW-Z,则XW-Z成立。
7 规范化设计理论的主要内容是范式,即关系模式满足的条件,它是数据库逻辑设计的指南,也是衡量关系模式设计优劣的标准。
目的:消除数据冗余及避免操作异常,基本过程:对关系进行分解。
一个低级范式的关系模式通过分解(投影)方法可转换成多个高一级范式的关系模式的集合,这个过程叫规范化。
8 1NF:R的每一属性均不可再分;2NF:是1NF且每个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于主码。
在1上消除非主属性对主码的部分函数依赖;3NF:是1NF且每个非主属性只依赖于主码。
在2上消除非主属对主码的传递函数依赖。
9 ER模型转换关系模型:实体集转为同名关系;联系转为一个关系,各实体集的码及联系的属性转为关系的属性(1:1均可、1:n取n、m:n取集);合并具有相同码的关系。
希望各位考生都能锦鲤附体,发挥出各自的洪荒之力,如愿通过!!!第一章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方法本章主要围绕数据库应用系统生命周期模型简要介绍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和运行维本章内容常考题型主要是选择和填空,需要大家对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流程以及每一步骤包含的内容有一个总的认识,没有什么难点,只要记记背背就可以。
其中常考的内容有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活动的区分上面,例如:例1:关于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有下列说法:I,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需要考虑数据组织和存储,数据访问与处理,应用设计几个方面。
II,数据库概念设计阶段,采用自上而下的ER设计时,首先设计局部ER图,然后合并各局部ER图得到全局ER图。
III,在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阶段,将关系模式转换为具体DBMS平台支持的关系。
IV,在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一般需要设计视图和关系模式的完整性约束。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B)A:I、III和IVB:I7,顶层的DFD包含的处理有1个。
本章内容常考题型主要是选择和填空,其中常考的内容有需求分析的建模方法,判断模型建立数据流程图是否正确等。
例如:例1:在IDEF0需求建模方法中,下列关于从属实体集的描述,错误的是(B)A:不同从属实体集可以依赖同一独立实体集。
B:从属实体集只能参与标定型联系。
C:从属实体集用圆角矩形框表示。
D:从属实体集的主码来自于所依赖的独立实体集的属性集。
例2:在IDEF1X建模方法中,学生和图书之间的借阅联系属于(A)A:非确定型联系B:非标定型联系C:标定型联系D:分类联系解析:所有实体集的联系必须用确定联系来描述,不允许出现不确定的联系,故需将多对多联系转化为多个一对多联系。
而此处的学生和图书的借阅联系属于多对多联系,一个学生可以借阅多本图书,一本图书可以借阅给多名学生。
第三章数据库结构设计本章主要内容包括对系统进行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以及物理结构设计。
1,数据库概念设计的过程主要包含明确建模目标,定义实体集,定义联系信息模型,确定实体集属性,对信息模型集成和优化。
数据库笔试知识点一、数据库基础概念数据库嘛,就像是一个超级大的仓库,用来存放各种各样的数据。
它可以把数据有条理地管理起来,就像我们整理自己的小书桌一样。
比如说,数据库有不同的类型,像关系型数据库,就像是把数据按照表格的形式存放起来,有行有列的,很规整。
二、数据模型1. 层次模型这就像是一个家族树一样,有根节点,然后一层一层往下分,每个节点都有它的父节点和子节点。
不过这种模型现在用得比较少啦。
2. 网状模型它的结构就比较复杂啦,节点之间的联系是网状的,没有像层次模型那样很清晰的上下层关系。
3. 关系模型这个是最常用的啦,就像前面说的表格形式。
它有很多优点,比如数据结构简单、容易理解、数据独立性强等等。
三、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DBMS就像是数据库的大管家。
它负责管理数据库,包括数据的存储、检索、更新等等操作。
常见的DBMS有MySQL、Oracle、SQL Server等。
MySQL是开源的,很多小公司或者个人项目都喜欢用它,因为免费嘛。
Oracle呢,就比较适合大型企业,功能超级强大,不过也比较复杂。
SQL Server是微软的产品,在Windows系统下使用很方便。
四、SQL语言1. 数据定义语言(DDL)这部分主要是用来创建、修改和删除数据库对象的,像创建表(CREATE TABLE)、修改表结构(ALTER TABLE)、删除表(DROP TABLE)等操作。
2. 数据操作语言(DML)用来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操作的。
比如插入数据(INSERT INTO)、查询数据(SELECT)、更新数据(UPDATE)、删除数据(DELETE)等。
查询数据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哦,我们可以用SELECT 语句来查询我们想要的数据,可以按照各种条件来筛选,像WHERE 子句就是用来设置条件的。
3. 数据控制语言(DCL)它主要是用来控制数据库的访问权限的,像授予用户权限(GRANT)、收回用户权限(REVOKE)等操作。
2020年计算机三级数据库技术考试内容梳理
【导语】全国计算机三级数据库技术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数据库应用系统分析及规划、数据库设计及实现、数据库存储技术、数据库编程技术等7项内容。
为了方便考生及时有效的备考,下面为您精心整理了2020年计算机三级数据库技术考试内容梳理,希望对您的备考有帮助。
一、数据库应用系统分析及规划
1.数据库应用系统生命周期。
2.数据库开发方法与实现工具。
3.数据库应用体系结构。
二、数据库设计及实现
1.概念设计。
2.逻辑设计。
3.物理设计。
4.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三、数据库存储技术
1.数据存储与文件结构。
2.索引技术。
四、数据库编程技术
1.一些高级查询功能。
2.存储过程。
3.触发器。
4.函数。
5.游标。
五、事务管理
1.并发控制技术。
2.备份和恢复数据库技术。
六、数据库管理与维护
1.数据完整性。
2.数据库安全性。
3.数据库可靠性。
4.监控分析。
5.参数调整。
6.查询优化。
7.空间管理。
七、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及新技术1.对象数据库。
2.数据仓库及数据挖掘。
3.XML数据库。
4.云计算数据库。
5.空间数据库。
2020年3月计算机等级数据库工程师考点解
析:数据库
4.1数据库概念设计概述
4.1.1数据库概念设计的任务
1、定义和描述应用领域涉及的数据范围;
2、获取应用领域或问题域的信息模型;
3、描述清楚数据的属性特征;
4、描述清楚数据之间的关系;
5、定义和描述数据的约束;
6、说明数据的安全性要求;
7、支持用户的各种数据处理需求;
8、保证信息模型方便地转换成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同时便于用户理解。
4.1.2概念设计过程
1、概念设计的依据:是需求分析阶段的文档,通过对这些文档的分析理解,构造出信息模型,编写数据库概念设计说明书,信息模型和数据库概念设计说明书是数据库逻辑设计的依据;
2、概念设计的基本步骤:
(1)确定实体集;
(2)确定联系和联系类型;
(3)建立由信息模型表示的企业模型;
(4)确定实体集属性;
(5)对信息模型优化。
数据库期末考试复习题库(非常全面)第一部分第一章:一选择题:1 •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阶段。
A •数据库系统B •文件系统C •人工管理D •数据项管理答案:A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具体的机器和DBMS B . E-R图C •信息世界D •现实世界答案:A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据库的基本特点是。
A . (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⑵数据独立性⑶数据冗余大,易移植(4)统一管理和控制B . (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⑵数据独立性⑶数据冗余小,易扩充(4)统一管理和控制C . (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⑵数据互换性⑶数据冗余小,易扩充(4)统一管理和控制D . (1)数据非结构化(2)数据独立性⑶数据冗余小,易扩充(4)统一管理和控制答案:B4. ________________ 是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数据的集合。
A. 数据库系统B.数据库C•数据库管理系统 D •数据结构答案:B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A. 数据 B •数据模型C•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D •信息答案:C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B. 用户程序与DBMS勺相互独立C. 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D. 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答案:C7..数据库的特点之一是数据的共享,严格地讲,这里的数据共享是扌旨。
1.试述关系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
关系模型组成:数据结构、数据操纵、完整性约束。
2.试述(SQL)的特点。
特点:综合统一、高度非过程化、用同一种语法结构提供两种使用方式、语言简洁易学易用、面向集合的操作方式。
3.主码、候选码、外码。
当一个关系有多个候选码时,应选定其中的一个候选码为主码;而如果关系中只有一个候选码,这个唯一的候选码就是主码。
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或单个属性的值能唯一确定一个元组,则称该属性组为候选码;
设F是基本关系R的一个或一组属性,但不是关系R的码。
4.笛卡尔积、关系、元组、属性、域。
给定一组域D1,D2,…,Dn,则D1,D2,…,Dn的笛卡地积为:D1×D2×…×Dn﹦{(dl,d2,…,dn)∣di∈Di,i=1,2,…,n}所有域的所有取值的一个集合,不能重复。
D1×D2×…×Dn的子集称作在域D1,D2,…,Dn上的关系,表示为:R(D1,D2,…,Dn)。
其中,R表示关系的名字,n是关系的目。
关系模型的一行称为一个元祖。
关系中的每一列称为一个属性。
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得集合。
概念模型实体:客观存在并相互区别的事物及
事物之间的联系。
5.试述存储过程的定义和优点。
存储过程是在数据库服务器中执行的一系列
T-SQL语句的集合,经编译器编译后存储在数据库
服务器端,在数据库中普遍应用的一种数据库对象。
优点:执行速度快、效率高;允许模块化程序
设计;减少网络流量;可作为安全机制使用。
6.触发器
触发器是一种特殊的存储过程,他是在执行某
些特定的T-SQL语句时自动执行的一种存储过程。
7.什么是范式
第一范式(1NF):关系模型R的所有属性都
是不可分的基本数据项。
第二范式(2NF):关系模型属于第一范式,
并且每一个非主属性都完全函数依赖于R的码。
第三范式(3NF):关系模型R中非主属性不
存在函数依赖关系。
8.试述数据库的用户、角色、权限。
用户:用户是数据库系统的合法使用者;
角色:角色是由一个或多个用户组成的单元,
角色也称职能组。
数据库权限:指对数据库各种数据内容的可操
作性。
事务:是一系列的数据库操作,是数据库应用的基
本逻辑单位。
9.特性:原子性,一致性或可串性,隔离性,持久性
创建数据库:create database [数据库名]
修改数据库:alter database[数据库名]
建表:create table [表名]
修改表:update 表名set 列名=表达式
删除表:delete 表名
添加列:alter table [表名]
Add 列名列的描述
删除列:drop column 列名
修改列:alter column 列名,列的描述
插入元组:insert into 表名values(插入的数
据)
删除表:drop table 表名
去除重复行:distinct
或者:between
检查空值:is null
创建视图:create view 视图名as 子查询语
句
主键约束:primary key(属性名)
唯一性约束:unique
默认值约束:default
范围约束:Check(约束条件)
级联:primary key(学号,课程号)
Foreign key(学号)references 学生(学
号)
级联删除on delete cascade
级联更新on update cascade
拒绝删除on delete no action
存储过程:create procedure 名[定义] as
修改存储过程:alter procedure 名主体
删除存储过程:drop procedure 名
存储过程例子:
创建存储过程,查询总成绩为第1名的。
执行存储过程,把总成绩为第一名的课程号及总成绩打印出来。
create procedure zcj1
@kch char(3) output,@szcj int output
as
select top 1 @kch=课程号,@szcj=sum(成绩) from 成绩
group by 课程号
order by sum(成绩) DESC
执行:
declare @kch char(3) ,@szcj int
exec zcj1 @kch output,@szcj output
print '课程号'+@kch
print '总成绩'+str(@szcj)
游标例子:
创建游标,查询统计选课人数为第3名的课程号,打开游标,把选课人数为第3名的课程号及选课人数打印出来。
use xssjk DECLARE pjcj SCROLL CURSOR
FOR SELECT 课程号,sum(课程号) as ‘选课人数’FROM dbo.成绩
GROUP BY 课程号
ORDER BY sum(课程号) DESC
open pjcj
DECLARE @kch nvarchar(7),@num int
FETCH ABSOLUTE 3
FROM pjcj
into @ kch,@ num
print '课程号:'+@kch
print '选课人数:'+str(@num)
Close pjc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