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进展张京伟
- 格式:ppt
- 大小:1.92 MB
- 文档页数:57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余沈桐;韦伊芳;马勇政;张健【期刊名称】《现代肿瘤医学》【年(卷),期】2014(000)009【摘要】内分泌治疗作为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案被广泛应用。
他莫西芬(tamoxifen,Tam)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最常用的药物,它通过与雌激素竞争性结合ERα来降低雌激素的生物学活性,抑制细胞的增殖,从而治疗乳腺癌。
然而,肿瘤细胞所表现出的原发性或获得性的他莫西芬耐药使得其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寻找克服他莫西芬耐药的治疗策略已经刻不容缓。
目前为止,他莫西芬耐药的相关机制已部分明确,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有证据表明ERα、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及microRNA的表达异常等多种机制均与他莫西芬耐药有关。
本文对他莫西芬耐药的相关机制进行了具体分析,以期为ER阳性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Endocrine therapy is widely accepted to treat ER positive breast cancer patients.Tamoxifen 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endocrine therapy in breast cancer,which can competitively bind to estrogen receptor and inhibit the cell proliferation.However,both primary and acquired resistance to tamoxifen limit its widespread clinical applicat-ions.So,it's extremely urgent to explore strategy to overcome tamoxifen resistance.At present,mechanisms contributing to tamoxifen resistance are still not fully understood.There is evidence showing tha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Rαan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s,and dys-regulated microRNAs play important roles during acquired resist-ance oftamoxifen.In this paper,we summarized relative mechanisms leading to tamoxifen resistance and provide new thoughts for ER positive breast cancer treatment.【总页数】5页(P2240-2244)【作者】余沈桐;韦伊芳;马勇政;张健【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学员旅,陕西西安 710032;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相关文献】1.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J], 刘程;刘伟光;张磊;陈波2.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J], 汤琦;陈德滇;蔡尚立;张钰梓;聂建云;周绍强3.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J], 武星星;王伏生;胡耀峰;任栋梁;冯冬青;王宏宇4.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J], Yan Jia;Zhongsheng Tong5.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J], 阿迪莱·艾萨;赵菁;袁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钱瑶(综述);刘锋(审校)
【期刊名称】《中国癌症杂志》
【年(卷),期】2022(32)7
【摘要】新辅助内分泌治疗(neoadjuvant endocrine therapy,NET)代替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therapy,NCT)对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乳腺癌患者而言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策略,可以使肿瘤降期,从而接受乳腺癌保乳手术并减少术后的辅助化疗。
本文旨在就NET的患者选择、NET效果对比、NET持续时间、NET与NCT效果对比及联合使用、NET联合靶向治疗、机会之窗试验、疗效评估预后指标及NET后辅助治疗决策等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总页数】7页(P643-649)
【作者】钱瑶(综述);刘锋(审校)
【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9
【相关文献】
1.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最新研究进展
2.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研究进展
3.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研究进展
4.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研究进展
5.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与靶向治疗联合应用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进展及策略
黄晓芸;陈海龙
【期刊名称】《浙江医学》
【年(卷),期】2016(038)019
【摘要】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肿瘤之一。
随着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的重视及治疗手段和药物的发展,其病死率也呈下降趋势。
作为一类激素依赖性肿瘤,乳腺癌细胞有其特殊的生物特性,在乳腺癌患者中,约70%的患者表现为性激素受体阳性,这就意味着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总页数】5页(P1620-1624)
【作者】黄晓芸;陈海龙
【作者单位】322000 义乌市妇幼保健院乳腺外科;浙江省人民医院甲乳外科【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最新研究进展 [J], 程敏怡;王坤
2.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研究进展 [J], 金恺睿
3.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研究进展 [J], 甄世慧
4.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进展 [J], 崔海东;刘坚
5.luminal型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研究进展 [J], 毛洁飞; 杨红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与靶向治疗联合应用研究进展
王贝;刘锋
【期刊名称】《现代肿瘤医学》
【年(卷),期】2022(30)21
【摘要】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是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一种潜在的治疗选择,但由于缺乏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对比和治疗持续时间的可靠数据,且病理完全缓解率(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低,目前仅在年老体弱的患者中使用。
然而,靶向药物如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CDK)4/6抑制剂、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抑制剂等结合内分泌治疗,已经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中取得了成功,为患者带来了显著的获益。
在早期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中,内分泌治疗联合靶向治疗仍处于研究阶段,最近的数据展现出了有希望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评估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联合靶向治疗在ER阳性乳腺癌治疗中的现状,希望为后续的临床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总页数】5页(P3996-4000)
【作者】王贝;刘锋
【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9
【相关文献】
1.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治疗后应用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及生存率
2.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传统辅助内分泌治疗及后续强化内分泌治疗的研究进展
3.DC-CIK联合靶向治疗及化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4.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联合新辅助化疗对HER2阳性表达乳腺癌的治疗效果
5.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癌的内分泌药物治疗进展
曹丹;侯梅
【期刊名称】《华西医学》
【年(卷),期】2005(20)3
【总页数】2页(P597-598)
【关键词】乳癌;内分泌;药物疗法;肿瘤;孕激素类
【作者】曹丹;侯梅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9
【相关文献】
1.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新进展——2006年美国NCCN乳癌内分泌治疗指南解读 [J], 江泽飞;宋三泰;孙燕
2.乳癌的内分泌药物治疗 [J], 江泽飞;宋三泰
3.内分泌疾病药物治疗的进展与评价——内分泌-代谢系统合理用药专家圆桌会议纪要 [J], 程迎秋;曾正陪
4.贾英杰教授运用中药治疗内分泌药物治疗阶段的双乳癌一例 [J], 张瑶;贾英杰
5.醋酸甲地孕酮和进展期乳癌的一线内分泌治疗 [J], 程兆明;郑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进展及策略黄晓芸;陈海龙【期刊名称】《浙江医学》【年(卷),期】2016(038)019【总页数】5页(P1620-1624)【作者】黄晓芸;陈海龙【作者单位】322000 义乌市妇幼保健院乳腺外科;浙江省人民医院甲乳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肿瘤之一。
随着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的重视及治疗手段和药物的发展,其病死率也呈下降趋势。
作为一类激素依赖性肿瘤,乳腺癌细胞有其特殊的生物特性,在乳腺癌患者中,约70%的患者表现为性激素受体阳性[1],这就意味着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历史悠久,从1896年英国Beatson报道对乳腺癌患者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开始,乳腺癌治疗即开启了内分泌治疗的时代。
随后,Huggins在1951年率先报道了双侧肾上腺切除用于治疗晚期绝经后乳腺癌的方法[2]。
1955年Luft等[3]又报道了脑垂体切除治疗晚期乳腺癌,均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
20世纪60年代以后,内分泌药物开始应用于乳腺癌的治疗。
1983年,NATO试验首次证实他莫昔芬用于术后辅助治疗乳腺癌可以降低复发率[4],同时,其类似物托瑞米芬和雷洛昔芬也被用于乳腺癌的辅助治疗。
芳香化酶抑制剂于20世纪70年代被应用于临床,但由于第一代和第二代芳香化酶抑制剂不良反应较大,逐渐被临床摒弃。
20世纪90年代,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问世,随后多个临床试验均证实其对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具有一定疗效[5-7]。
另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氟维司群等也在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将内分泌治疗作为新辅助治疗的手段开始较晚。
20世纪70年代,曾有学者将他莫昔芬用于局部晚期、不适宜化疗及手术的老年乳腺癌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8-9]。
1982年,Preece等[10]首先报道将他莫昔芬用于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其中73.1%(49/67)的患者获得缓解。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研究进展
于治灏;王欣
【期刊名称】《癌症》
【年(卷),期】2022(41)6
【摘要】新辅助治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激素受体阳性
/HER2阴性(HR^(+)/HER2^(-))占乳腺癌总数的70%,却在新辅助化疗及新辅助靶向治疗中获益欠佳。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在该亚型中具有巨大潜力,许多研究证实其有望成为新辅助化疗的替代或补充应用于局部晚期患者。
本文从疗效、预后、联合用药等多角度,回顾探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研究现状及新进展。
【总页数】7页(P259-265)
【作者】于治灏;王欣
【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肿瘤一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最新研究进展
2.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研究进展
3.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研究进展
4.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5.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与靶向治疗联合应用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进展
唐利立;刘少华;费慧娟
【期刊名称】《中国肿瘤临床》
【年(卷),期】2001(028)008
【摘要】@@内分泌治疗作为各期乳腺癌全身治疗的一个切实可行的重要手段,已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在此,我们将其进展作一简述.rn 1 内分泌治疗发展史rn 【总页数】4页(P636-639)
【作者】唐利立;刘少华;费慧娟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肿瘤科长沙市 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肿瘤科长沙市 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肿瘤科长沙市 410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9;R730.231+.4
【相关文献】
1.PALOMA-3研究分析:氟维司群联合Palbociclib显著提高内分泌治疗进展的晚期乳腺癌的无进展生存期 [J], 王树森
2.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进展 [J], 崔海东;刘坚
3.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进展 [J], 康杰峰
4.2018年美国ASCO年会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进展 [J], 石磊;陈占红;王晓稼
5.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进展 [J], 黄汉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研究进展金恺睿【摘要】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作为新辅助化疗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替代和补充,正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激素受体阳性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中.但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在适应患者的筛选、疗效、预后的评判及治疗规范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争议.现从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与新辅助化疗的比较、不同新辅助内分泌药物的比较、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疗程、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联合化疗或靶向药物、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疗效、预后的评判及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后的辅助放疗指征等方面总结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现状和进展.【期刊名称】《中国癌症杂志》【年(卷),期】2018(028)007【总页数】7页(P538-544)【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进展【作者】金恺睿【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对于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联合后续手术治疗为标准治疗方案。
然而,有研究表明,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中,肿瘤对新辅助化疗的缓解率较低[1-2]。
内分泌治疗已被广泛用于ER阳性乳腺癌的术后辅助全身治疗及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有研究尝试将内分泌治疗作为初始治疗应用于不适合接受其他治疗的老年乳腺癌患者,其中一部分乳腺癌患者的肿瘤得到了长期控制[3-5]。
近期一项综述显示,接受初始内分泌治疗与手术的ER阳性老年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并无明显差异[6]。
这些研究初步显示了内分泌治疗作为ER阳性乳腺癌初始治疗的可能性。
1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与新辅助化疗的比较一项Ⅱ期随机临床试验入组了239例ER或孕激素受体(progestrone receptor,PR)阳性的绝经患者,118例接受术前4程多柔比星+紫杉醇方案化疗,其余接受依西美坦或阿那曲唑治疗3个月。
两组的临床缓解率(clinical response rate,CRR)、超声缓解率、MRI缓解率及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率均无明显差异,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组行保乳手术的比例高于新辅助化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 vs 24%,P=0.0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