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畜禽品种
- 格式:ppt
- 大小:2.13 MB
- 文档页数:85
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对种畜禽的管理,保护畜禽资源,维护畜禽生产安全,促进畜禽产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畜禽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种畜禽饲养和养殖的单位和个人。
第二章规划与评估第三条种畜禽规划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根据生态环境条件、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制定种畜禽规划,明确种畜禽的分布区域、饲养规模和结构。
第四条种畜禽生产性能评估种畜禽生产性能评估应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对种畜禽的产量、品质、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为饲养和养殖单位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参考。
第三章畜禽选种与繁殖第五条畜禽选种饲养和养殖单位应根据生产需要,选择优良的种畜禽进行繁殖。
优良种畜禽的选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种畜禽的遗传品质和生产性能。
第六条畜禽繁殖管理饲养和养殖单位应加强对畜禽繁殖的管理,制定繁殖计划,控制繁殖数量和繁殖强度,确保繁殖健康和后代质量。
第四章畜禽饲养与管理第七条饲养环境饲养和养殖单位应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确保畜禽的正常生长发育。
饲养环境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畜禽的卫生和福利。
第八条饲养设施饲养和养殖单位应建立完善的饲养设施,提供充足的饲料和水源,保证畜禽的饲养需求。
饲养设施的建设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畜禽的安全和舒适。
第九条饲养管理饲养和养殖单位应加强对畜禽的饲养管理,定期对畜禽的饲料、水源、疾病情况进行检查和监测,及时调整饲养措施,保证畜禽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第五章畜禽防疫与生物安全第十条畜禽疫情监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建立健全的畜禽疫情监测系统,定期对畜禽疫情进行调查和监测,及时掌握和报告疫情信息。
第十一条畜禽疫情报告与处置饲养和养殖单位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发生的畜禽疫情进行及时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疫情的处置和防控。
第六章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与利用第十二条养殖废弃物处理饲养和养殖单位应制定养殖废弃物处理方案,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养殖废弃物进行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河南省《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法规类别】畜产品
【发文字号】豫政[1995]32号
【发布部门】河南省政府
【发布日期】1995.05.03
【实施日期】1995.05.03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章
【修改依据】本篇法规已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发布日期:2005年3月16日实施日期:2005年3月16日)修改
【失效依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修订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河南省
现将《河南省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种畜禽管理条例《条例》
第二条
第三条《条例》
第四条
第五条
第二章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第六条
第七条
第八条
第九条
第三章种畜禽选育、引进和审定第十条
第十一条
第十二条。
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种畜禽管理条例》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1.12.31•【字号】自治区政府令第10号•【施行日期】2002.03.0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10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种畜禽管理条例〉办法》已经2001年12月14日自治区人民政府第3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2年3月1日起施行。
自治区主席李兆焯二00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种畜禽管理条例》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培育和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种畜禽质量,促进畜牧业发展,根据国务院《种畜禽管理条例》,结合本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畜禽品种(含品系、配套系,下同)培育、种畜禽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农户自繁自用种畜禽的除外。
第三条县级以上畜牧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种畜禽管理工作。
财政、税务、物价、质量技术监督、工商、环保、公安、交通、铁路、海关等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协同做好种畜禽管理工作。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在资金等方面,对畜禽品种资源普查、鉴定和保护、新品种培育、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良种推广工作给予扶持。
在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培育和种畜禽科研、生产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或者畜牧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第二章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第五条自治区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重要的畜禽品种资源实行保护。
保护品种名录和具体保护办法由自治区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并报国务院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六条自治区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有计划地建立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区(场)、基因库和测定站,对重要的畜禽品种实行保护。
第七条进出口种畜禽须向自治区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1篇一、引言种畜禽作为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畜牧业的整体效益和食品安全。
为了规范种畜禽的生产、经营和使用,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维护消费者权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种畜禽的法律规定。
本文将对这些法律规定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二、种畜禽的定义与分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第二条规定,种畜禽是指用于繁殖的畜禽,包括种公畜、种母畜、种蛋等。
种畜禽按照用途可分为以下几类:1. 繁殖种畜禽:用于繁殖后代,提高品种、品质的种畜禽。
2. 生产种畜禽:用于生产商品畜禽的种畜禽。
3. 休闲种畜禽:主要用于观赏、娱乐等非生产目的的种畜禽。
三、种畜禽的生产管理1. 品种选育与改良:种畜禽的品种选育与改良是提高种畜禽质量的重要手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第十四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种畜禽品种选育与改良,推广优良品种。
2. 种畜禽登记:为了规范种畜禽的生产,保护品种资源,我国实行种畜禽登记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第十七条规定,种畜禽生产经营者应当依法进行种畜禽登记,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3. 种畜禽质量检验:种畜禽质量检验是保障种畜禽质量的重要环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第二十条规定,种畜禽生产经营者应当对种畜禽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
4. 种畜禽防疫:种畜禽防疫是预防畜禽疫病传播、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种畜禽生产经营者应当依法进行种畜禽防疫,确保种畜禽健康。
四、种畜禽的经营1. 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第十七条规定,种畜禽生产经营者应当依法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许可证的取得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具有合法的种畜禽生产经营场所;- 具有相应的种畜禽品种、数量和防疫设施;- 具有符合国家规定的种畜禽生产经营技术和管理人员。
2. 种畜禽销售:种畜禽销售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销售的种畜禽应当具有合法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销售的种畜禽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品种、品质、数量和质量标准;- 销售的种畜禽应当有明确的品种、数量、质量、产地、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
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根据《种畜禽管理条例》,制定种畜禽管理实施细则如下:一、种畜禽的登记和备案1. 农户或养殖户需向地方农业局登记申请养殖种畜禽,并提供相关资料和证明文件。
2. 地方农业局对养殖种畜禽进行核实和备案,并为其颁发养殖许可证。
二、养殖环境和设施1. 养殖场所应具备合法的用地手续,并具备相应的养殖环境和设施。
2. 养殖场所应具备必要的隔离和防疫设施,确保畜禽健康。
3. 养殖场所应进行定期的环境卫生清理和消毒,并妥善处理畜禽粪便和废弃物。
三、饲料管理1. 使用饲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质量要求。
2. 饲料应按照动物种类和生长阶段合理搭配,以满足畜禽的营养需求。
3. 饲料存放和使用应符合卫生要求,防止饲料污染和变质。
四、疫病防控1. 养殖户应及时报告或采取措施防控传染病。
2. 养殖户应根据疫苗免疫规划,及时进行免疫工作,并做好免疫记录。
3. 养殖户应遵守动物防疫规定,定期对养殖种畜禽进行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
五、养殖畜禽运输1. 养殖畜禽运输应选择合法注册的运输车辆和运输公司。
2. 运输车辆应具备合理的运输条件,确保畜禽的舒适和安全。
3. 运输过程中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运输操作规程。
六、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管理1. 养殖者需严格控制使用畜禽药物和添加剂,并符合相关标准。
2. 养殖者应及时报送畜禽养殖情况和产品质量检测结果。
3. 畜禽产品出入境应符合相关检疫和质量安全要求。
七、监督检查和处罚1. 相关部门应定期对养殖场所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养殖活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2. 对于违反种畜禽管理条例的行为,相关部门将给予处罚,并记录养殖户的违法行为。
3. 对于严重违法的养殖户,相关部门可以暂停其养殖活动,并吊销养殖许可证。
八、其他1. 养殖者应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要求,合理用水、用电并降低环境污染。
2. 养殖者应定期接受培训和更新养殖技术知识。
以上为《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主要内容,具体实施要根据地方的具体情况和政策进行解释和完善。
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种畜禽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凡在____境内从事畜禽品种资源保护、新品种培育和种畜禽生产、经营者,必须遵守本实施细则。
农户(包括农场职工)自繁自用种畜禽除外。
第三条种畜禽管理人员在执行公务时,庆持证上岗。
第二章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第四条畜禽品种资源实行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二级保护。
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____由____畜牧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公布;省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____由省级畜牧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公布,报____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五条____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和省级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有计划地建立畜禽品种资源动态监测体系、保种场、保护区、基因库和测定站等。
第六条保种群禁止开展任何形式杂交。
确因育种需要,按管理权限报批,批准后方可进行。
第三章种畜禽进出口管理第七条种畜禽进出口品种____,由____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发布。
种畜禽进出口的规划、计划由____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八条凡申请进出口种畜禽的单位或个人应填写种畜进出口审批表,经省级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____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海关凭审批表办理有关手续。
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____畜牧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对进出口种畜禽进行技术审定或测定。
第四章畜禽品种培育和审定第九条____畜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全国良种繁育体系规划。
省级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规划制定本地区相应的规划,包括本品种选育、新品种培育、经济杂交及配套系统良种繁育体系规划,报____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国家鼓励____和个人培育畜禽新品种。
第十条畜禽新品种审定实行国家和省两级审定制定:(一)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进行跨省推广品种以及需由国家审定的品种的审定,并协调指导省级畜禽品种审定工作;(二)省级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进行省内畜禽品种的审定。
第十一条畜禽新品种报审条件:(一)品种主要特性、特征明显,生产性能优良,遗传性状稳定,与其他品种有明显区别;(二)经中试、区域试验增产效果明显,品质、繁殖率和抗病力等方面有一项或多项突出优良性状;(三)培育品种数量及畜禽结构达到品种要求标准;(四)生产性能指标应由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畜禽品种检测机构签署检定意见。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畜禽繁育孵化行为,保障畜禽品种资源的安全和利用,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畜禽繁育孵化活动。
第三条畜禽繁育孵化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安全、高效的原则,保护畜禽品种资源,维护畜禽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国务院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畜禽繁育孵化工作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畜禽繁育孵化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第五条国家对畜禽品种资源实行保护和合理利用。
第六条畜禽品种资源分为国家重点保护畜禽品种和地方保护畜禽品种。
第七条国家重点保护畜禽品种由国务院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公布,地方保护畜禽品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公布。
第八条禁止采集、收购、出售、利用未列入保护名录的畜禽品种资源。
第九条畜禽品种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十条国家建立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区,对国家重点保护畜禽品种实施特殊保护。
第三章畜禽繁育孵化许可第十一条畜禽繁育孵化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核发的畜禽繁育孵化许可证。
第十二条申请畜禽繁育孵化许可证的单位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设施设备;(二)有符合国家标准的畜禽繁育孵化技术人员;(三)有完善的畜禽繁育孵化管理制度;(四)有符合国家规定的畜禽繁育孵化资金;(五)符合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三条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畜禽繁育孵化许可证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决定。
第十四条畜禽繁育孵化许可证有效期为五年。
期满前九十日内,畜禽繁育孵化单位应当向原发证机关申请换发许可证。
第十五条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对畜禽繁育孵化许可证进行年度审查,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依法予以撤销。
第四章畜禽繁育孵化管理第十六条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畜禽繁育孵化活动的监督管理,对违法行为予以查处。
畜禽养殖指南手册第1章基础知识 (3)1.1 畜禽养殖概述 (3)1.2 畜禽养殖的意义与发展趋势 (3)1.3 畜禽养殖的基本条件与要求 (4)第2章畜禽品种选择 (4)2.1 考虑因素与原则 (4)2.2 常见家畜品种介绍 (5)2.3 常见家禽品种介绍 (5)第3章饲料与营养 (5)3.1 饲料分类与营养成分 (5)3.2 饲料添加剂的使用 (6)3.3 畜禽营养需求与饲料配方 (6)第4章畜禽繁殖技术 (7)4.1 繁殖基础知识 (7)4.1.1 繁殖器官的生理结构 (7)4.1.2 生殖细胞的发育 (7)4.1.3 受精过程 (7)4.2 繁殖方法与繁殖周期 (7)4.2.1 自然交配 (7)4.2.2 人工授精 (8)4.2.3 胚胎移植 (8)4.2.4 繁殖周期 (8)4.3 提高繁殖效率的措施 (8)4.3.1 选择优良品种 (8)4.3.2 改善饲养管理 (8)4.3.3 合理安排繁殖计划 (8)4.3.4 提高繁殖技术水平 (8)4.3.5 加强繁殖期的护理 (8)第5章畜禽饲养管理 (8)5.1 畜禽生长阶段划分 (8)5.1.1 育雏期(幼畜期) (8)5.1.2 育成期(青年期) (8)5.1.3 成年期(繁殖期) (9)5.1.4 老年期(退化期) (9)5.2 饲养管理基本原则 (9)5.2.1 合理搭配饲料 (9)5.2.2 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9)5.2.3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 (9)5.2.4 做好繁殖管理 (9)5.2.5 加强疫病监测和防治 (9)5.3 各类畜禽饲养管理要点 (9)5.3.2 蛋鸡 (9)5.3.3 生猪 (10)5.3.4 奶牛 (10)5.3.5 羊 (10)第6章疫病防治 (10)6.1 畜禽疫病概述 (10)6.2 疫苗接种与免疫程序 (10)6.2.1 疫苗接种基本原则 (10)6.2.2 免疫程序 (11)6.3 常见疫病防治措施 (11)6.3.1 禽流感 (11)6.3.2 猪瘟 (11)6.3.3 口蹄疫 (11)6.3.4 羊痘 (11)6.3.5 鸡新城疫 (11)6.3.6 猪蓝耳病 (11)第7章畜禽场设计与建设 (12)7.1 畜禽场选址与规划 (12)7.1.1 选址原则 (12)7.1.2 选址要求 (12)7.1.3 规划设计 (12)7.2 畜禽舍设计与建设要求 (12)7.2.1 设计原则 (12)7.2.2 建设要求 (12)7.3 畜禽场配套设施与设备 (13)7.3.1 饲喂设备 (13)7.3.2 饮水设备 (13)7.3.3 环境控制设备 (13)7.3.4 防疫设备 (13)7.3.5 粪污处理设备 (13)7.3.6 其他设备 (13)第8章环境保护与废弃物处理 (13)8.1 畜禽养殖对环境的影响 (13)8.1.1 水资源污染 (13)8.1.2 土壤污染 (13)8.1.3 大气污染 (13)8.1.4 噪音污染 (13)8.2 环保养殖技术与应用 (14)8.2.1 粪污处理技术 (14)8.2.2 清洁生产技术 (14)8.2.3 生态养殖技术 (14)8.3 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14)8.3.1 粪便肥料化 (14)8.3.3 生物有机肥生产 (14)8.3.4 饲料化利用 (14)第9章经济效益分析 (14)9.1 成本构成与收益分析 (14)9.2 提高养殖效益的途径 (15)9.3 政策支持与市场分析 (15)第10章养殖实例与经验交流 (16)10.1 各类畜禽养殖实例分析 (16)10.1.1 肉鸡养殖实例 (16)10.1.2 蛋鸡养殖实例 (16)10.1.3 奶牛养殖实例 (16)10.1.4 生猪养殖实例 (16)10.2 养殖过程中常见问题解答 (16)10.2.1 饲料问题 (16)10.2.2 疫病防控问题 (16)10.2.3 饲养管理问题 (16)10.3 养殖经验交流与分享 (17)10.3.1 饲养管理经验 (17)10.3.2 疫病防治经验 (17)10.3.3 节能减排与环保经验 (17)10.3.4 市场分析与销售经验 (17)第1章基础知识1.1 畜禽养殖概述畜禽养殖是指在一定区域内,通过人工饲养和管理,以获取肉、蛋、奶等畜禽产品为目的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