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数据计算机自动测试系统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18.25 KB
- 文档页数:3
飞行管理系统与基于性能的导航的历史与发展陈志勇【摘要】飞行管理系统FMS及其相关系统的技术进步成就了基于性能的导航PBN的实现.本文对机载FMS导航相关的历史发展进行了阐述,围绕FMS中PBN/RNP的相关功能与发展历程,从功能和运行实践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对目前正在进行的功能增强研究进行了初步介绍.【期刊名称】《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21)003【总页数】5页(P14-18)【关键词】FMS;PBN;RNP【作者】陈志勇【作者单位】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四川成都,610202【正文语种】中文飞行管理系统FMS(Flight Management Systems)及相关飞机系统是目前民用运输机的主要机载导航工具。
这些导航系统的演化进步导致了基于性能的导航PBN(Performance Based Navigation)的出现。
PBN 是美国 NextGen(Next Generation Air Transportation System)和欧洲SESAR(Single European Sky ATM Research)的重要技术基石,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国民航已于2009年发布PBN线路图,明确了从当前到2025年实施PBN的政策和总体工作计划。
由于 FMS在 PBN的实现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对其历史发展进行全面了解,将有助于我们深入掌握PBN。
1 FMS之前的导航定位早期航空者使用非常基本的仪表以保持飞机姿态并飞往预定的目的地。
早期的转弯侧滑仪和地面目视参考如灯标使航空者进行远距离陆上飞行成为可能。
然而,这种飞行充满不确定性,因此目视飞行方法很快就让位给可靠的地平仪和地基导航设施。
地基NDB和机载ADF设备可引导飞机归航,并可靠地从一个 NDB台飞至另一个NDB台。
目前NDB在全球范围内仍然被大量使用。
20世纪40年代,开始引入地基的VOR/DME以及机载的无线电磁指示器或双针距离-航向指示器。
环境工程专业大气污染控制实验部分一、课程管理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二、课程管理教研室:环境工程教研室三、本课程教学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1课程目的:使高等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全面掌握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基本知识,掌握典型大气污染物的净化及控制对策,使学生具有解决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2课程基本要求:掌握与实验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预习实验原理、实验装置、流程;熟练掌握实验内容、方法和步骤,认真进行实验前的准备工作;按规定和要求进行实验操作;填好实验原始记录及进行数据处理;进行讨论;写好提交实验报告。
四、其他说明(前需后续课程、考核方式等)前需课程:本实验前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普通化学、分析化学、化工原理、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流体力学等。
考核方式:实验考勤、实验报告,加上抽查提问,对成绩进行综合评定。
重点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
五、教材、指导书及参考书目指导书:自编。
参考书:黄学敏,张承中主编.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践教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六、实验项目一览表实验室名称:环境工程实验室;实验总学时:32实验1 粉尘样品分取及安息角的测定一、实验内容与目的本实验的内容包括粉尘样品的分取和用注入法、排出法、斜箱法和回转圆筒法测定分取后的粉尘样品的安息角。
目的在于掌握粉尘样品的分取方法和安息角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仪器设备漏斗、长方形容器,方形厚纸报(或铁板),分格转动圆盘,圆形台板,测角器、直尺、带孔圆形容器,透明圆筒等。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粉尘样品的分取测定粉尘的特性时,为了使所测粉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于从尘源收集来的粉尘,要经过随机分取处理,通常我们采用圆锥四分法、流动切断法和回转分取法对粉尘进行样品分取。
(1)圆锥四分法:如(图1-1)所示,将粉尘经漏斗下落在水平板上堆积成圆锥体,再将圆锥体分成a、b、c、d,四等份,舍去对角a、c 两份,而取另一角上b、d 两份,混合后重新堆积成圆锥体再分成四份进行分取,如此依次重复2-3 次,最后取其任意对角两份作为测试用的粉尘样品。
基于LabVIEW的空气质量无线监测摘要系统以软件LabVIEW可视图形编程开发为平台,使用气体传感器对环境空气中的主要污染成分(SO2,CO,NO2,O3)的实时浓度值进行监测,通过nRF905无线传输模块,设置两个ISM无线传输频段,解决有线传输的地理局限性问题。
由数据采集卡实现数据二次采集,LabVIEW通过数据采集通道完成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
在软件LabVIEW前面板显示污染气体的浓度曲线,实时浓度,最高浓度,并对超标高浓度进行报警,从而实现科学化,自动化监测和管理。
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实现模块化、智能化,实时性优越,无线传输信号干扰和信号传输延迟不明显。
关键词LabVIEW 数据采集卡 nRF905 无线传输1引言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科技得到了不断发展,但是环境中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差,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提倡和谐发展的今天,环境空气质量需实现实时的监控。
目前空气质量污染指数是衡量人们生活水平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全世界各大中小城市都建造了自己的空气质量监测站,空气质量监测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手工采样实验室分析,电化学自动监测,光电化学自动监测,现在已经发展到差分光谱法(DOAS)自动监测,激光雷达自动检测和遥感遥测,技术与方法已经十分先进。
但得到气体浓度数据的方法仍有待发展,显然原始的手工采样得到的数据缓慢,用有线连接传输数据,布线繁杂,占用空间,浪费资金。
利用nRF905无线传输,很容易的解决以上问题。
通过对环境空气质量数据的采集,建立起为环境空气质量监控系统管理运营与决策提供服务的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平台,全面实现环境空气质量管理业务的信息化和自动化。
作为一种以计算机软件为核心的新型仪器系统,虚拟仪器——LabVIEW具有功能强、测试精度高、测试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人机界面优异、灵活性强等优点。
2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其意义2.1 背景目前中国在有关空气质量在线监测系统的技术体系里还有待完善,大部分省级环境监测中心站未配备有关的空气质量在线监测系统的控制设备,难以对所辖城市空气质量在线监测开展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工作。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检测作业指导书1 概述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由监测子站、中心计算机室、质量保证实验室和系统支持实验室等组成,一般分析单元能自动监测环境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参数。
其监测仪器一般分为点式监测仪器和开放光程监测臭氧、一氧化碳和PM10仪器。
本作业指导书用于对氮氧化物、二氧化硫、臭氧、一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等参数监测仪器、采样装置等监测子站进行测试。
2 编制依据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HJ/T 193—2005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 194—2005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 479—2009 环境空气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 483-2009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四氯汞盐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 482—2009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 15437—1995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GB/T 15438-1995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紫外光度法GB 9801—88 空气质量一氧化碳的测定非分散红外法GB 6921-86 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方法GB/T 15432-1995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 15263-94 环境空气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3 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应满足以下表3—1、表3-2和表3-3中各项技术性能指标的要求.3.1 外观要求3。
1。
1 应有制造计量器具CMC标志(进口产品应取得我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和产品铭牌,铭牌上应标有仪器名称、型号、生产单位、出厂编号、制造日期等。
3.1.2 仪器表面无明显碰、划伤,外观整齐、清洁,零部件表面不得锈蚀。
3。
1。
3 仪器各紧固件应连接牢固、可靠;各调节器件应功能正常,操作灵活方便。
某型飞机大气数据系统设计
张朋;陈明;秦波
【期刊名称】《火力与指挥控制》
【年(卷),期】2009(034)008
【摘要】大气数据系统是重要的机载电子设备,其性能、精度直接关系到飞机的飞行安全.在介绍某型号飞机大气数据系统的软硬件体系结构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深入研究了提高大气数据系统精度的途径:大气数据计算模型;基于BP神经网络的压力测量温度误差补偿方法;一种计算型静压源误差补偿方法.其大气数据系统系统性能稳定,结构紧凑,速度快,精度高,软硬件升级简单.试验证明其大气数据系统能很好满足某型号飞机的使用要求.
【总页数】5页(P162-166)
【作者】张朋;陈明;秦波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陕西,西安,710072;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陕西,西安,710072;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陕西,西安,71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274
【相关文献】
1.某型飞机大气数据系统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 [J], 柳爱利;周绍磊
2.基于PXI总线的某型飞机大气数据计算机自动检测系统的实现 [J], 刘远飞;王伟平;刘龙
3.某型飞机大气数据系统设计分析 [J], 赵子岳
4.某型飞机大气数据计算机总线数据中断故障分析及定位 [J], 陈胜
5.外场通用型飞机飞参系统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J], 刘远东;余诚刚;杨纯宇;郭阳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气数据实验系统设计及实现袁 梅,鲍鹏宇,董韶鹏,张军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摘 要:分析了机载大气数据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飞行参数解算原理,提出了大气数据实验系统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基于网络平台的实验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功能、服务器及客户端软件设计方案,并设计出与 航空测试系统 课程配套的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实验系统具有使用方便、可扩展性强、学生自主能力强、使用成本低等特点,完全适合课程实际需要,具有航空航天特色。
关键词:大气数据实验系统;压力传感器静态标定;飞行参数中图分类号:V 21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956(2009)02-0062-05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air data experimental systemYuan M ei,Bao Peng yu,Do ng Shao peng,Zhang Junx iang(Schoo l of Automat ion Science and Electrica l Eng ineer ing,Beijing U niv ersit y o f A ero nautics and A str onautics,Beijing 100083,China)Abstract:T 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onstitution and w orking pr inciple of air data system and the resolv ing pr inciple of the flight par ameter.At the same time it put forw ar d the desig n of air data experimental system.Furthermore the ar -ticle introduces the functio n and composition of the hardware and the design of the server and client softw are o f the ex perimental system which is based on the network platform in detail.M eanw hile it desig ned an ex periment w hich is suited for the subject av iation test system.T he ex perimental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is system has character s such as easy to be operated,more extendible,easier for students to operate independently,and cheaper.T his sy stem is suitable for the demand of this subject and has the char acter istic of aerospace.Key words:air data exper imental system;static pr essure senso r calibr atio n;flight parameter收稿日期:2008-03-24作者简介:袁梅(1967 )女,江苏省泰州市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航空综合显示系统、先进传感器技术、先进检测技术等,从事航空测试系统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大气数据系统是重要的机载设备之一,它的作用就是通过实时测量飞行器所处位置的大气静压、总压(或动压)、总温等参数,经大气数据计算机解算出飞行器的飞行高度、真空速、指示空速、M a 数等飞行参数,并送座舱显示系统显示,或者通过机载数据总线提供给飞行控制、导航等系统,参与飞机的飞行控制。
A320系列飞机大气数据系统的维护万晓云【摘要】大气数据系统是飞机重要的机载系统.本文结合系统原理、工程技术资料和自身维护经验,对A320系列飞机大气数据系统日常维护中的一些常见故障和特殊故障进行分析,给出维护建议,并对系统维护中的注意事项进行提示与强调.【期刊名称】《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24)005【总页数】4页(P34-37)【关键词】A320;大气数据系统;维护【作者】万晓云【作者单位】南航深圳分公司广东深圳518052【正文语种】中文1 引言大气数据系统主要用于探测飞机外部大气状况、计算各种大气数据并提供给机组和其它系统使用,它的工作状况好坏与数据准确性对飞行安全影响重大。
南航深圳分公司执管A320系列飞机已有14年历史,在对大气数据系统的维护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与体会,现对该系统这些年来一些常见、重要故障进行分析与总结,供广大维修同行参考和借鉴。
2 系统概况A320系列飞机大气数据系统分为机长位、副驾驶位和备用位 3套,整个系统由 3部 ADIRU(大气数据惯性基准组件)、8个 ADM(大气数据组件)、安装在飞机外部的传感器以及连接这些部件的气管路组成,飞机外部传感器包括 3个皮托管、6个静压孔、3个 AOA(迎角)传感器和两个 TAT(总温)探头,这些传感器安装在飞机头部左右两侧蒙皮上,感受并探测飞机外部大气状况。
皮托管探测的全压与静压孔探测的静压信号经 ADM 转换成数字信号,和 AOA传感器、TAT探头输出的模拟信号一起传送给ADIRU中的ADR,由ADR计算出各种大气数据,供显示和其它系统使用(图1)。
图1 A320系列飞机大气数据系统框图3 常见故障的分析与处理3.1 气压高度不一致或误差大气压高度数据准确性取决于许多因素,如Psm(测量静压)、ADM、ADR、迎角值、马赫数和襟缝翼位置数据。
3个 ADR输出的气压高度不可能完全一致,TSM (排故手册)和 FCOM(机组操作手册)均给出容差允许范围,在允许范围内的不一致不影响飞机放行。
某型飞机大气数据计算机总线数据中断故障分析及定位1. 引言1.1 研究背景飞机大气数据计算机总线数据中断故障是飞行安全中极为关键的问题,一旦发生故障可能会导致飞行信息无法及时传输,影响航班正常运行。
在飞行过程中,大气数据计算机扮演着重要角色,负责采集、处理和传输大气数据,确保飞机能够根据实时气象情况做出相应调整。
随着飞机复杂性不断增加,各种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变得更加频繁和复杂,从而增加了数据中断故障的可能性。
研究如何有效地分析和定位大气数据计算机总线数据中断故障,对于提高飞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大气数据计算机总线数据中断故障的深入研究,探讨故障的概况、分析方法和定位技术,并通过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找出故障的根本原因,给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建议,为提高飞机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本研究,有望为飞机维护人员提供更为有效的故障处理方法,提升飞机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深入分析某型飞机大气数据计算机总线数据中断故障,找出造成故障的根本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研究大气数据计算机总线数据中断故障的概述,分析故障的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探讨故障分析方法和定位技术,为今后飞机设计和维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为验证研究目的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提高飞机大气数据计算机总线数据中断故障的诊断和修复能力,减少故障对飞行安全的影响,提高飞机的可靠性和适航性,为飞机运行及维护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部分的内容如下:随着航空科技的不断发展,飞机系统的复杂性也在不断增加,因此需要更加精细和专业的故障分析及定位技术来应对各种复杂的故障情况。
本研究将探讨不同的故障分析方法和定位技术在大气数据计算机总线数据中断故障中的应用,对于提高飞机维护和修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对于完善飞机系统故障分析和定位技术,提高飞机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