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孔增氧技术操作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2
池塘微孔曝气增氧技术要点
池塘微孔曝气增氧技术是在池塘底部安装微孔曝气器,利用机械泵产生的高压空气将池塘底部的水向上喷射,从而达到池塘水体环境的增氧作用。
这种技术的关键要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是选择合适的机械泵。
池塘微孔曝气增氧技术中,最重要的就是选择合适的机械泵,一般来说,机械泵需要有足够的流量和压力,以便产生足够的空气流量,并将其引入池塘内,从而达到增氧的效果。
二是布置合理的微孔曝气器。
在池塘微孔曝气增氧技术中,微孔曝气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要想让机械泵产生的高压空气有效的将池塘底部的水向上喷射,必须要合理的布置微孔曝气器,以便于让空气流动的更加顺畅,从而达到最大的增氧效果。
三是正确的曝气方式。
池塘微孔曝气增氧技术中,如何正确的曝气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曝气时,应该先将微孔曝气器放置在池塘底部,然后再启动机械泵,以便产生高压空气,将其引入池塘内,从而达到增氧的效果。
四是正确的操作与维护。
池塘微孔曝气增氧技术中,正确的操作与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要想让微
孔曝气增氧技术能够达到最佳的增氧效果,操作者必须要根据池塘的实际情况,正确的调整机械泵的压力,并定期对微孔曝气器进行清洗和维护,以保证微孔曝气器在使用中能够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总之,池塘微孔曝气增氧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池塘水体环境改善技术,但要想让这种技术发挥最大的效果,必须要正确的选择机械泵,合理的布置微孔曝气器,正确的曝气方式,以及正确的操作与维护,才能够有效达到池塘水体环境的增氧作用。
池塘底层微孔管道增氧技术要点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也有更高要求,特别是最近媒体曝光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让我们意识到水生动物的健康养殖才是渔业养殖的必然要求。
但是规模化、集约化的高密度养殖很容易带来各种疾病,而市场又要求减少用药,因此渔业养殖要抓好四个要点“好品种”、“好环境”、“好饲料”、“好管理”。
本文就“好环境”来作介绍。
好的养殖环境是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场址、水源的选择便于管理,做好清塘,重点都是水质的处理。
水质条件重中之重是溶氧。
溶氧高低状况是影响养殖对象摄食量及饲料食入后消化吸收率,以及生长速度、饵料系数高低的重要因素。
同时,水中氨通常是在氧气不足时含氮有机物分解而产生,或是由于氮化合物被硝化细菌还原而成。
在缺氧情况下,氨会积累,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使养殖对象中毒,摄食减少,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当养殖密度大,池水经常缺氧,水体中有机物含量过高,易引起亚硝酸盐含量升高,使鱼类摄食降低,鳃组织病变,呼吸困难,骚动不安或反应迟钝,严重时则发生暴发性死亡。
底层微孔管道增氧技术是直接把空气中的氧输送到水层底部,能大幅度提高水体溶解氧含量,具有增氧区域范围广,溶氧分布均匀,通过底部充分增氧,改善池塘底部水质条件,增加溶氧,减少有害气体的存在,达到减少病害,提高产量的目的。
一、微孔管道增氧的主要特点1.高效溶氧由于超微细孔曝气产生的气泡,在水体中与水的接触面极大,上浮流速低,接触时间长,氧的传质效率极高,因此增氧效率高、效果好。
2.活化水体微孔管曝气增氧,犹如将水体变成亿条缓缓流动的河流,充足的溶氧使水体能够建立起自然的生态系统,让水活起来。
3.恢复水体自我净化功能微孔管曝气增氧是水底增氧,一般增氧机是表层增氧,而养殖水体主要是表层溶氧丰富,底层缺氧。
水体底层沉积的肥泥、有机排泄物、剩余变质的饵料等难分解的有机物,会消耗大量的氧,而充足的微孔曝气增氧,使其被微生物分解,使水体自我净化功能得以恢复。
池塘各种增氧方法及注意事项作者:暂无来源:《江西饲料》 2015年第6期池塘各种增氧方法及注意事项池塘水体增氧方式主要有化学增氧、机械增氧、生物增氧等几种方式,现将其增氧效果及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介绍如下:1几种增氧方式的原理及使用方法1.1化学增氧主要是人为向养殖水体中投放一些化学制剂,其遇水后在水中发生化学作用释放氧气,从而提高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
化学增氧剂一般为过氧碳酸钠、过氧酰胺、过氧化钙、过氧化氢和过氧二硫铵中的任一种,增氧是其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功效。
在生产实践中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通电困难、水源不方便、没有增氧机的塘口,或在梅雨季节,闷热、雷雨、高温,天气多变,浮头缺氧多发的情况下,大多数采用此方法。
高密度养殖方式的塘口,特别是青虾、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等虾类,高温季节容易出现缺氧导致浮头现象,养殖户常备一些化学增氧剂,以防不测。
使用化学增氧剂,主要采取全池抛撒或局部抛撒,具体使用量视药物品种、使用场合,根据生产厂家要求而定。
1.2机械增氧主要是通过渔业机械向养殖水体中提供含量高的水体或通过水体与空气有效接触向水体不断补充氧气的方式来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
机械增氧方式主要为水泵、增氧机和鼓风机微孔管道增氧等形式。
⑴水泵。
水泵是最传统的辅助增氧工具。
用水泵向池塘注水,应将水泵架高冲水,在落水处增设跌水板。
一方面减少水流对池塘坡埂的冲刷破坏,另一方面扩大水与空气的接触面,增加进入池塘的氧气。
具体使用方法为:春秋季每隔15d换一次,夏季高温季节每隔5~10d换一次,换水以少量多次、采取先排后灌的方法,切忌大排大灌,每次换水占池塘的10%~15%,一般进水时间1~4时,阴雨天凌晨,视具体情况而定,加水选择在晴天下午时形成一定的水体微流,保持水质清新。
⑵增氧机。
增氧机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叶轮式和水车式。
叶轮式增氧机是近年来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通常用于水深1.5~2m的池塘,多用于青鱼、草鱼、鳙鱼、鲢鱼等四大家鱼的养殖。
微孔增氧技术
微孔管道增氧克服了传统增氧机表面局部增氧、动态增氧效果差的缺陷,实现了全池静态深层增氧,使增氧效果明显提高。
1、监测比较:
无增氧机组,随着太阳辐射强度的减弱,光合作用减弱,引起水中溶氧水平的下降;
微孔增氧效率明显高于普通增氧;两小时微孔增氧后,水下100cm水层溶氧增加34.8%,溶氧增加速率是普通增氧机溶的5倍,有效提高养殖池塘底部的溶氧。
2、导致水体溶解氧不足的主要因素有:
1)温度:氧气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此外水产动物和其它生物在高温时耗氧多。
2)养殖密度:养殖动物放养密度越大,细菌就越活跃,这种过程通常要消耗大量的氧才能进行,因此容易造成池中缺氧。
3)有机物的分解耗氧:池中有机物越多,细菌就越活跃,这种过程通常要消耗大量的氧才能进行,因此容易造成池中缺氧。
4)无机物的氧化作用:水中存在低氧态无机物时,会发生氧化作用消耗大量溶解氧。
从而使池中溶氧量下降。
5)水体中浮游生物和水草:呼吸作用耗氧大,导致水体溶解氧减少,尤其是浮游动物。
谈谈微孔增氧技术在池塘养殖中的应用[摘要] 微孔增氧技术是近几年涌现出来的比较经济实用的养殖新技术,正在给池塘养殖业传统的增氧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创新。
它采用底部充气增氧方法,造成水流旋转和上下对流,将池塘底部有害气体带出水面,加快对池底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的氧化,改善池塘水质,减少病害的发生。
微孔增氧技术在池塘养殖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促进养殖品种的生长,还具有高效节能、环保低碳、安全易操作等特点,这些都为它的推广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微孔增氧;池塘养殖;应用水体是水生动物生活的环境,优良的水体是健康养殖的根本保证。
氧气作为一项生态因子,是保证水生动物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生长的必需物质,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必要条件之一。
绝大多数水生生物属于广氧性生物,因此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已成为水体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
在池塘养殖中,由于放养比例不当;投饵、施肥不均;阴雨、闷热天气;池塘中浮游动植物的数量控制不当等多种原因往往造成池塘中溶解氧减少,一旦缺氧,池塘中含氮有机物分解或者氮化合物被硝化细菌还原而成的氨就会不断积累,当水中亚硝酸盐浓度积累到0.1mg/升后,就会使养殖对象中毒,摄食减少,生长缓慢,高浓度时会造成死亡。
池塘养殖中要保持水体中必要的氧气,增氧技术就显得异常重要。
池塘微孔增氧技术是近几年涌现出来的比较经济实用的养殖新技术。
所谓“微管增氧”技术就是管道微孔增氧技术,又称纳米管增氧技术。
它是通过罗茨鼓风机与微孔管组成的池底曝气增氧设施,直接把空气中的氧输送到水层底部,能大幅度有效提高水体溶解氧含量的一种新的增氧方式。
其装置由罗茨鼓风机,主、辅管,微孔曝气管及辅助配件组合而成,使用方法简单易行。
一、设备及其安装1.主机。
罗茨鼓风机,具有寿命长、送风压力高、送风稳定和运行可靠的特点。
2.主管道。
采用pvc管。
3.充气管道。
主要有2种。
分别是纳米曝气管和自沉式增氧管。
①纳米曝气管:新鲜空气通过曝气增氧专用风机进行加压,使曝气软管均匀扩张并达到设计值,大量微细处于烟雾飘散状态,上升速度极慢,溶氧效果显著,从而大幅度提高水中的含氧量,增加水的流动性,提高养殖密度。
海参养殖微孔曝气增氧技术试验微孔曝气增氧是利用鼓风机通过微孔管将新鲜空气从池塘底部均匀地以微气泡形式溢出,微气泡与水充分接触,空气中的氧气溶入水中,达到高效增氧目的,有利于池塘的氧化反应,加快池底有机物的分解,有效降低硫化物、亚硝酸盐、氨氮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解决池水分层现象,可有效改善水质、提高养殖产量、预防病害。
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准备选择养殖场1#、2#、4#、5#、8#、10#、11#、12#共8个池塘691亩海参养殖池作为试验区,其中1号池塘为去年新建石礁海参池塘,采用碎石护坡,石块造礁,石礁采用堆状方式,礁体高度0.6米,每堆0.8立方米,间距2米左右,行距3米左右,石块间形成礁洞,利于海参栖息和夏眠。
3#池塘60亩作为对照池。
消毒时进水10厘米,用漂白粉60ppm均匀泼洒,2天后将水排掉。
然后在闸门处安装60目过滤网,进水0.2米,用发酵好的鸡粪水进行肥水,鸡粪用量每亩15kg(干重),充分发酵后,取其上清液均匀泼洒,待池底长出浅黄色底栖硅藻后加水至1米,10天左右石礁上附着有底栖硅藻后放苗。
2、苗种放养5月初开始春补参苗,选择检验检疫合格的健康参苗,放苗水温在10℃以上,放苗温差控制在±2℃,盐度差控制在±5‰,透明度60—80厘米,放苗规格200头左右/公斤,补苗4000头/亩。
5月20日,对试验区海参存池量进行了抽样调查,每个池塘随机选择3个采样点共12m2(每个点2m×2m)进行采捕,测定采样点海参鲜重、头数,并随机测定30头个体重量,记录最大体重、最小体重、平均体重,其中存塘量测算结果如下:1号池106.72公斤/亩,2号池113.39公斤/亩,4号池99.30公斤/亩,11号池87.39公斤/亩,12号池103.54公斤/亩。
3、安装微孔曝气增氧设备(1)、风机设置:设备包括罗茨鼓风机、动力设施(柴油机),主管道、充气管道(支管和微孔曝气管)、阀门调节开关等,曝气流程是风机—主管—支管—连接软管—微孔曝气管。
制氧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模版一、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了确保制氧作业的安全,保护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制氧作业的人员。
二、基本要求1.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相关法律法规,遵守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全面了解制氧作业的相关知识和技术要求,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3.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做好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4.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并正确佩戴使用。
5.定期检查和维护作业装备和设施,确保其完好有效。
6.遵循作业程序和操作规程,不得擅自修改或违反规定作业。
三、作业前准备1.指定专人负责作业前的安全检查和准备工作。
2.检查作业设备和设施的运行状况,确保无故障或者问题。
3.检查氧气质量,确保氧气纯度符合要求。
4.准备好必要的作业工具和符合要求的消防器材。
5.检查并保证氧气存储和使用环境的通风状态良好,无明火。
6.作业人员佩戴齐全个人防护设备,提供现场应急救护设备。
四、作业流程及操作规范1.制氧设备的开启与关闭(1)在操作者同时操作仪器设备时,必须确保手和脚干燥,双手应穿绝缘手套。
(2)启动和关闭制氧设备时,操作者必须佩戴防护手套和护目镜,防止发生异物飞溅事故。
(3)操作者必须确保制氧设备无异常情况,并开启氧气压缩机后,观察设备运行情况,确认无异常情况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2.安全操作规范(1)制氧操作过程中,应保持设备和工作区域的清洁、整齐,特别是制氧设备周围禁止存放易燃物品。
(2)操作人员需定期查看设备通过灯、指示器、仪表显示的信号和数据,确保设备工作正常。
(3)操作人员在接触制氧设备时,要特别注意防止触电和触发静电现象的发生,不得随意接触设备内部。
(4)操作人员不得擅自修改设备参数和调整设备各个部件的工作状态,如需调整应由设备管理人员进行。
(5)氧气使用过程中,禁止在设备周围进行明火作业,如有需要,应停机后方可进行。
五、应急预案及故障处理1.制定制氧作业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和逃生路线,确保作业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人身安全。
田间课堂®池塘微孔高效增氧技术要点池塘微孔高效增氧技术具有 高效溶氧、活化水体、恢复水体自 净功能、超低能耗、安全环保的特 点,与传统增氧相比,省电30%、 发病率降低20%、鱼产量每亩提高 20%、虾蟹产量每亩提高15%、综 合效益提高20% ~ 60%。
1.主要设备主机为鼓风机, 国产有7.5千瓦、5.5千瓦、3.0千 瓦、2.2千瓦等规格,功率配置为0.25 ~ 0.3千瓦/亩。
主管道通常采 用PVC 管。
充气管道主要有纳米曝 气管和自沉式增氧管两种。
2.设备管道安装。
(1)鼓风机出气口处安装储气包或排气阀,充 气可采用集中供气或分池充气的方 法,单池或多池并联的形式。
(2) 主管道采用PVC 管道,埋于泥土中, 主管道与充气管有阀门控制。
(3) 充气管道以单侧排列为主或呈“非” 字形排列。
充气管采用纳米曝气管或者自沉管。
自沉管铺设在池底,曝 气管离池底10厘米,可自制螺旋盘状进行固定。
(4)充气管在池塘中 安装高度尽可能保持一致,底部有 沟的池塘,滩面和沟的管道铺设宜 分路安装,并有阀门单独控制。
3. 微孔管规格选择。
依据水体状 况和深浅选择管径适宜的微孔管。
水深1.5〜3米,用外径14毫米、内径 10毫米的微孔管;水深3至4米,用 外径14 ~ 14.5毫米、内径10毫米的 微孔管;水深1.5米以下,用外径17 毫米、内径12毫米的微孔管。
4.使用方法。
通常晴天22时左右开机,至翌日太阳升起后停机,可在 增氧机上配置定时器,定时自动增氧; 连续阴雨天要提前并延长开机时间, 白天也应增氧;雨季和高温季节(7 ~ 9 月),还需在13时至16时开机2至 3小时。
来源: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网站可用小型开沟机在树体两侧靠主干40厘米左右的区域开挖深40厘米、宽30 厘米的施肥沟进行施肥,不用覆土,肥料种类及数量参照基肥。
无灌溉条件 的地区,可用农用车拉水浇灌,直接将水肥浇灌于施肥沟内。
有灌溉条件地区, 可安装自压式滴灌设施(采用补偿式滴灌带),冬春季每月灌水1次。
微孔增氧技术操作规程
“微孔增氧”技术就是池塘管道微孔增氧技术,也称纳米管增氧技术。
它采用底部充气增氧办法,造成水流的旋转和上下对流,将底部有害气体带出水面,加快对池底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的氧化,抑制低部有害微生物的生长,改善了池塘的水质条件,减少了病害的发生。
同时增氧区域范围广,溶氧分布均匀,增加了底部溶氧,保证了池塘水质的相对稳定,提高了饲料利用率,促进了鱼虾类的生长,具有节能、低噪、安全等优点。
在主机相同功率的情况下,微孔增氧机的增氧能力是叶轮式增氧机的3倍,为当前主要推广的增氧设施。
一、增氧原理
采用罗茨鼓风机将空气压入输气管道,送入微孔管,以微气泡形式分散到水中,微气泡由池底向上升浮,促使氧气充分溶入水中,还可造成水流的旋转和上下流动,使池塘上层富含氧气的水带入底层,实现池水的均匀增氧。
二、结构与安装
微孔纳米增氧设施主要有主机(电动机)、罗茨鼓风机(转速1400转/分)、储气缓冲装置、主管(PVC塑料管)、支管(PVC塑料或橡胶软管)、曝气管(微孔纳米曝气管)等组成。
主机(功率与罗茨鼓风机匹配)皮带带动罗茨鼓风机,罗茨鼓风机连接储气缓冲装置、储气缓冲装置连接主管、主管接支管、支管接曝气管。
具体安装方式现介绍二种:
1.盘式安装法。
用4-6毫米直径钢筋弯成盘框,曝气管固定在盘框上,盘框总长度15-20米,每亩装3-4只曝气盘,盘框需固定在池底,离池底10-15厘米。
每亩配备鼓风机功率0.1-0.15千瓦。
2.条式安装法。
曝气管总长度在60米左右,管间距10米左右,高低相差要不超过10厘米,并固定在池底,离池底10-15厘米。
每亩配备鼓风机功率0.1千瓦。
三、使用方法:
根据水体溶氧变化的规律,确定开机增氧的时间和时段。
一般4月~5月,阴雨天半夜开机;6月~10月下午开机2-3小时,日出前后开机2-3小时,连续阴雨或低压天气,夜间21:00-22:00时开机,持续到第2天中午;养殖后期,勤开机,促进水产养殖对象生长。
有条件的进行溶氧检测,适时开机,以保证水体溶氧在6-8毫克/升为佳。
四、维护与保养
1、发现微孔管破裂及时更换。
2、藻类附着过多而堵塞微孔,晒一天后轻拍,抖落附着物,或采用20%的洗衣粉浸泡一个小时后清洗干净,晒干再用。
3、保证好电源箱不漏电。
4、罗茨鼓风机定期润滑保养,梅雨季节要防锈。
5、高温季节要防曝,可搭凉棚。
6、发现接口松动,及时固定。
7、生产周期结束,拆御后,仓库保管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