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曲线的焦半径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16.00 KB
- 文档页数:10
在双曲线中,焦点是指距离双曲线中心最近的两个点。
双曲线焦点之间的距离称为焦距,而焦点到双曲线中心的距离称为焦半径。
焦半径在双曲线的方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定义双曲线形状和尺寸的关键参数之一。
焦半径的计算可以根据双曲线的参数方程进行求解。
对于标准的水平双曲线(具有中心在原点的双曲线),焦半径的计算公式如下:
1.水平双曲线焦半径:对于水平双曲线,焦半径等于双曲线焦点到原点的距
离,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来计算:
其中,c 表示焦半径,a 和 b 分别表示双曲线的两条分支在 x 轴和 y 轴上的
长度。
对于垂直双曲线(具有中心在原点的双曲线),焦半径的计算公式为:
1.垂直双曲线焦半径:对于垂直双曲线,焦半径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
在这里,c 仍然表示焦半径,a 和 b 分别表示双曲线的两条分支在 x 轴和 y
轴上的长度。
要注意的是,焦半径的正负取决于双曲线的方程类型以及焦点的位置。
因此,在计算双曲线焦半径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公式并注意方程参数的正负性。
焦半径是描述双曲线形状和属性的重要指标,它有助于理解双曲线的几何特征和结构。
第8讲 椭圆、双曲线的角版焦半径、焦点弦公式知识与方法1.椭圆()222210x y a b a b +=>>的一个焦点为F ,P 为椭圆上任意一点,设PFO α∠=,则椭圆的焦半径2cos b PF a c α=−,若延长PF 交椭圆于另一点Q ,则椭圆的焦点弦22222cos ab PQ a c α=−. 2.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 −=>>的一个焦点为F ,P 为双曲线上任意一点,设PFO α∠=,则双曲线的焦半径2cos b PF c aα=±,若直线PF 交双曲线于另一点Q ,则双曲线的焦点弦22222cos ab PQ a c α=−.(焦半径公式中取“+”还是取“-”由P 和F 是否位于y 轴同侧决定,同正异负)典型例题【例1】已知椭圆22:142x y C +=的左焦点为F ,过F 且倾斜角为45°的直线l 交椭圆C 于A 、B 两点,则AB =______;若AF BF >,则:AF BF =______. 【解析】如图,设AFO α∠=,则45α=︒由焦点弦公式,2222222228cos 42cos 453ab AB a c α︒⨯⨯===−−⨯,由焦半径公式,22cos b AF a c α===−,23BF ==,所以:3:1AF BF =.【答案】83,3:1变式1 已知椭圆22:142x y C +=的左焦点为F ,过F 且斜率为2的直线l 交椭圆C 于A 、B 两点,则AB =______【解析】设直线l 的倾斜角为α,则tan 2α=,所以cos α=,由焦点弦公式,22222222220cos 942ab AB a c α⨯⨯===−−⨯⎝⎭. 【答案】209变式2 已知椭圆22:142x y C +=的左焦点为F ,过F 的直线l 交椭圆C 于A 、B 两点,若3AF =,则AB =______.【解析】设AFO α∠=,则由焦半径公式,23cos b AF a c α===−,解得:cos 3α=,由焦点弦公式,2222218cos 5ab AB a c α==−. 【答案】185变式3 已知椭圆22:142x y C +=的左焦点为F ,过F 的直线l 交椭圆C 于A 、B 两点,若AF BF AF BF λ+=⋅,则λ=________.【解析】设AFO α∠=,则BFO πα∠=−,由焦半径公式,2cos b AF a c α==−,()2cos b BF a c πα==−−,所以112AF BF +==,从而2AF BF AF BF +=⋅,即2λ=.【反思】一般地,设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的一个焦点为F ,过F 的直线l 交椭圆C于A 、B 两点,则2112aAF BF b +=.变式4 已知椭圆222:14x y C b+=()02b <<的右焦点为F ,过F 且倾斜角为60°的直线l 交椭圆C 于A 、B 两点,若167AB =,则椭圆C 的离心率为________. 【解析】由焦点弦公式,()222222222216cos 744cos 60ab b AB a c b α⨯⨯===−−−⨯︒,解得:22b =,所以e =.变式5 已知椭圆()222210x y a b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过1F 且斜率为1的直线l 交椭圆C 于A 、B 两点,若2AF 、AB 、2BF 成等差数列,则椭圆C 的离心率为______. 【解析】直线l 的斜率为1l ⇒的倾斜角45α=︒,由焦点弦公式,22222cos 45ab AB a c =−︒,2AF 、AB 、2BF 成等差数列222223AB AF BF AB AF BF AB ⇒=+⇒=++, 如图,由椭圆定义可得224AF BF AB a ++=, 所以34AB a =,故222264cos 45ab a a c =−︒, 化简得:22232b a c =−,所以2222332a c a c −=−,从而224a c =,故椭圆C 的离心率12c e a ==.【答案】12【例2】过双曲线22:142x y C −=的右焦点且斜率为的直线截该双曲线所得的弦长为【解析】k =⇒直线的倾斜角60α=︒,由焦点弦公式,222222222165cos 46cos 60ab AB a c α⨯⨯===−−︒. 【答案】165变式1 过双曲线22:142x y C −=的右焦点F 的直线l 与双曲线C 交于A 、B 两点,若8AB =,则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__.【解析】由题意,2a =,b =,c =)F,设直线AFO α∠=,则由焦点弦公式,22222248cos 23cos ab AB a c αα===−−,解得:25cos 6α=或12,若25cos 6α=,则21sin 6α=,所以21tan 5α=,从而直线l 的斜率tan 5k α==,故直线l 的方程为y x =−; 若21cos 2α=,则21sin 2α=,所以2tan 1α=,从而直线l 的斜率tan 1k α==±,故直线l 的方程为(y x =±;综上所述,直线l 的方程为5y x =或(y x =±【答案】5y x =±−或(y x =± 变式2 过双曲线22:142x y C −=的右焦点F 的直线l 与双曲线C 交于A 、B 两点,若23AF =,则BF =______.【解析】设AFO α∠=,因为23AF =,所以点A 必在双曲线右支上,由焦半径公式,22cos 3b AF c a α===+,解得:cos α=,所以sin α=,从而tan αC 的渐近线的斜率为2±,2>,所以点B 也在双曲线的右支上,如图, 由图可知,BFO AFO ππα∠=−∠=− 所以()22cos b BF c a πα==−+.【答案】2强化训练1.(★★)已知椭圆22:143x y C +=的左焦点为F ,过F 且倾斜角为60°的直线l 交椭圆C 于A 、B 两点,则AB =_______.【解析】由焦点弦公式,22222222316cos 51412ab AB a c α⨯⨯===−⎛⎫−⨯ ⎪⎝⎭. 【答案】1652.(★★)已知椭圆22:193x y C +=的左焦点为F ,过F 的直线l 交椭圆C 于A 、B 两点,若3AB =,则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___.【解析】设直线l 的倾斜角为α,由焦点弦公式,2222222333cos 96cos ab AB a c αα⨯⨯===−−⨯,从而cos 2α=,所以45α=︒或135°,从而直线l 的斜率为1±,显然()F ,故直线l的方程为y x =+或y x =−.【答案】y x =+或y x =−−3.(★★★)已知椭圆22:142x y C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过1F 且倾斜角为45°的直线l 交椭圆C 于A 、B 两点,则2ABF 的面积为________. 【解析】如图,由焦点弦公式,222228cos 3ab AB a c α==−, 所以21218sin 4523ABF SF F AB =⋅⋅︒=.【答案】834.(★★★)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一个焦点为F ,过F 且斜率为1的直线l 交椭圆C 于A 、B 两点,若34AB a =,则椭圆C 的离心率为________.【解析】由题意,直线l 的倾斜角为45°,由焦点弦公式,22222cos 45ab AB a c =−︒,因为34AB a =,所以222264cos 45ab a a c =−︒,结合222b a c =−化简得:222a c =,故离心率2c e a ==.【答案】25.(★★★)已知F 是椭圆22:142x y C +=的左焦点,过F 且不与x 轴垂直的直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弦AB 的中垂线交x 轴于点M ,则AB FM=________.【解析】解法1:如图,由对称性,不妨设直线的倾斜角为锐角,A 在x 轴下方, 则22222442cos 2cos AB αα⨯⨯==−−,AF ==,所以21222cos FN AN AF AB AF α=−=−==−,从而cos FN FM α==AB FM=解法2(特值法):考虑AB y ⊥的情形,此时4AB =,M与原点重合,所以FM =AB FM=【答案】6.(★★★)如图,椭圆22:12x C y +=的左焦点为F ,过F 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分别与椭圆交于A 、B 和D 、E 四点,则四边形ADBE 的面积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设AFO α=,不妨假设02πα≤≤,则2EFO πα∠=+,由焦点弦公式,AB =22cos 2DE α=−+ ⎪⎝⎭, 所以四边形ADBE 的面积()()2222114222cos 2sin 2cos 2sin S AB DE αααα=⋅=⨯⨯=−−−− 2222241642sin 2cos sin cos 8sin 2ααααα==−−++,显然20sin 21α≤≤,所以1629S ≤≤,即四边形ADBE 的面积的取值范围是16,29⎡⎤⎢⎥⎣⎦. 【答案】16,29⎡⎤⎢⎥⎣⎦7.(★★★)双曲线22:1C x y −=的右焦点为F ,过F 的直线l 与双曲线C 交于A 、B 两点,若4AB =,则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___. 【解析】由题意,1a b ==,c =)F,设直线AFO α∠=,则由焦点弦公式,22222224cos 12cos ab AB a c αα===−−,解得:23cos 4α=或14, 若23cos 4α=,则21sin 4α=,所以21tan 3α=,从而直线l的斜率tan k α==, 故直线l的方程为y x =;若21cos 4α=,则23sin 4α=,所以2tan 3α=,从而直线l的斜率tan k α==故直线l的方程为y x =,综上所述,直线l的方程为y x =或3y x =±【答案】y x =−或3y x = 8.(★★★)双曲线22:163x y C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过1F 的直线l 与双曲线C 交于A 、B 两点,若213AF AF =,则2BF =________.【解析】由题意,21213AF AF AF AF ⎧=⎪⎨−=⎪⎩,所以1AF =1AFO α∠=,则21cos b AF c a α==+,所以=,解得:cos α=,从而sin α==sin tan cos ααα==C的渐近线斜率为,因为<,所以点B 也在左支上,且1BFO πα∠=−, 故()22cos b BF c aπα===−+【答案】39.(★★★)双曲线22:13y C x −=的左焦点为F ,点P 在双曲线C 的右支上,且5PF =,则PFO 的面积为________.【解析】解法1:由题意,1a =,b =2c =,设PFO α∠=,由焦半径公式,23cos 2cos 1b PFc a αα==−−,又5PF =,所以352cos 1α=−,解得:4cos 5α=,所以3sin 5α=,如图,显然113sin 523225PFOSPF OF α=⋅⋅=⨯⨯⨯=. 解法2:由题意,1a =,2c =,离心率2e =,设()00,P x y ,由焦半径公式,0125PF x =+=,又5PF =,所以0125x +=,解得:02x =或3−,因为P 在右支上,所以02x =, 代入双曲线方程可求得03y =±,所以01123322PFOSOF y =⋅=⨯⨯±=. 解法3:如图,设双曲线C 的右焦点为1F ,由双曲线定义,12PF PF −=,又5PF =,所以13PF =, 易求得14FF =,所以22211PF FF PF +=,故11PF FF ⊥, 所以1111143622PFF SFF PF =⋅=⨯⨯=, 显然O 是1FF 的中点,所以1132PFOPFF SS ==.【答案】3。
双曲线焦半径
双曲线的焦半径公式是r=|a-ex|。
连接圆锥曲线包括椭圆,双曲线,抛物线上一点与对应焦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圆锥曲线焦半径。
双曲线上任意一点P与双曲线焦点的连线段,叫做双曲线的焦半径。
圆锥曲线上一点到焦点的距离不是定值。
焦半径:曲线上任意一点与焦点的连线段焦点弦,过一个焦点的弦通径。
过焦点并垂直于轴的弦圆锥曲线中,过焦点并垂直于轴的弦。
扩展资料
双曲线的焦半径及其应用
1:定义:双曲线上任意一点P与双曲线焦点的连线段,叫做双曲线的焦半径。
2.已知双曲线标准方程,x²/a²-y²/b²=1,且F1为左焦点,F2为右焦点,e为双曲线的离心率。
总说:│PF1│=|(ex+a)| ;│PF2│=|(ex-a)|(对任意x而言)
具体点P(x,y)在右支上,│PF1│=ex+a ;│PF2│=ex-a;点P(x,y)在左支上,│PF1│=-(ex+a) ;│PF2│=-(ex-a)。
聚焦双曲线的“焦半径”设双曲线22221x y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00(,)P x y 是其上一点,我们称12||||PF PF 、为双曲线的焦半径,利用第二定义可得10||PF ex a =±+(),20||PF ex a =±-(),当点P 在左支上时取“-”,在右支上时取“+”,若双曲线焦点在y 轴只需将0x 换为0y 即可,凡涉及到动点与焦点距离的问题时都可利用到焦半径公式,能大大降低运算量. 例:设双曲线22122x y -=的两个焦点分别为1F ,2F ,P 为双曲线上任意一点,求证:12||,||,||PF PO PF 成等比数列证明:设00(,)P x y ,则||PO =,当P 在左支上时由焦半径公式得,10||PF ex a =-+(),20||PF ex a =--(),易得双曲线的离心率e =22a =,于是2222222120000||||22||PF PF e x a x x y PO =-=-=+=,对于P 在右支的情况同理可证,故12||,||,||PF PO PF 成等比数列跟踪训练题1、双曲线22221x y a b-=(a >0,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若P 为其上一点,且12||3||PF PF =,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A. (1,2)B.(]1,2C. (2,)+∞D.[)2,+∞ 2、设双曲线221x y -=的右焦点为F ,作F 一直线l 与右支交于A,B 两点,若||FA ,||FB 均是整数,则这样的直线( )A. 不存在B. 有无数条C. 只有一条D. 有限条但多于一条3、设F 为双曲线2213x y -=的左焦点,A,B,C 为左支上不同的三个点,若ABC ∆的重心恰为F ,则||||||FA FB FC ++等于4、在双曲线22145x y -=的右支上有两个动点A 、B ,满足||||8FA FB +=,其中F 为右焦点,则线段AB 的中点的横坐标为5、设双曲线2213y x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P 为双曲线右支上一点,设P 到右准线的距离为d ,则12||,||,PF PF d 这三者能否以某种顺序构成等差数列?若存在这样的点P 请求出,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答案:B解析:设00(,)P x y ,易知P 在右支上,所以有0x a ≥,由焦半径公式得10||PF ex a =+,20||PF ex a =-,由12||3||PF PF =,得003()ex a ex a +=-,所以022a e x =≤,故e 的范围是(]1,2,选B2、答案:C 解析:易得右焦点F的坐标是,设11(,)A x y ,22(,)B x y ,则11||1FA ex a =-=-,同理2||1FB =-,当直线l 与x轴垂直时,12x x ==,此时||FA ,||FB 均是整数;若直线l 不与x 轴垂直时,从图形可以判断在12,x x,因此||FA ,||FB 不可能同时为整数,故符合要求的直线只有一条,选C3解:设11(,)A x y ,22(,)B x y ,33(,)C x y ,易得F 的坐标是(2,0)-,由重心坐标公式得1236x x x ++=-,而123||||||()()()FA FB FC ex a ex a ex a ++=--+--+--,233e =a=||||||FA FB FC ++=4、答案:4解:设11(,)A x y ,22(,)B x y ,由焦半径公式得,1||FA ex a =-,2||FB ex a =-,而32e =,2a =,由||||8FA FB +=,得12x x +=8,故线段AB 的中点的横坐标为45、解:设00(,)P x y ,由双曲线的性质易知,12||||PF PF d >>,假设存在这样的点P 使三者能构成等差数列,则顺序只能是12||,||,PF PF d 或21,||,||d PF PF ,总之有212||||PF d PF =+,由焦半径公式得10||PF ex a =+,20||PF ex a =-,2a d x c=-,2e =,1a =,于是00012(21)212x x x -=++-,解得0512x =>,故在右支上存在这样的点P ,使12||,||,PF PF d 或21,||,||d PF PF 成等差数列备用题1、双曲线221169x y -=的左焦点为F ,P 为其右支上一点,若||14PF <,则点P 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 )A. (0,8)B.(4,)+∞C. [4,8)D.72[4,)5 答案:C解析:设00(,)P x y ,则005||4144PF ex a x =+=+<,解得08x <,因为P 在右支上,故048x ≤<,选C2、设221412x y -=的左焦点为F ,A 、B 、C 是左支上不同的三个点,若||,||,||FA FB FC 恰能构成直角三角形,请写出一组符合条件的三个点的横坐标 .(写出满足条件的一组值即可不必考虑所有情况)答案:4,5,6---解:由焦半径公式知左支上的点00(,)x y 到左焦点的距离00||22)PF ex a x =-+=-+()(,设A 、B 、C 的横坐标分别为123,,x x x ,不妨令222||||||FA FB FC =+,可得222123(1)(1)(1)x x x +=+++,符合此条件的有无数组,如6,5,4---,11,9,7---等3、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左焦点为F ,直线00(0)y y y =≠与双曲线的左右支分别交于A,B 两点,求证:||||||AF BF AB +是定值 证明:由双曲线对称性可知,A,B 两点关于y 轴对称,不妨设00(,)A x y ,则B 的坐标是00(,)x y -,由焦半径公式得0||AF ex a =--,0||BF ex a =-+,则0||||2AF BF ex +=,而0||2AB x =-,故002||||||2ex AF BF e AB x -+===-为定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