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之比较
- 格式:docx
- 大小:9.30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芭蕾舞基训的异同点舞蹈是一门充满着艺术美感的表演艺术,不同的舞蹈类型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技巧。
中国古典舞和芭蕾舞作为两种经典的舞蹈形式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
在中国的学校,学生有机会接触这两种舞蹈,以提升他们的舞蹈技巧以及培养艺术素养。
本文将探讨中华古典舞基训与芭蕾舞基训的异同点。
首先,在身体要求方面,中华古典舞和芭蕾舞都要求艺术家具备优美的姿态和身体掌控能力。
然而,两种舞蹈的身体动作和技巧却存在较大差异。
在中华古典舞中,动作以柔和、流畅的折线为主,舞者要求具备优美的蓬勃、舒展、柔美、静默等动作特点。
此外,还要求舞者掌握中式服饰的文化背景知识,透彻了解各种舞蹈剧目的内在意义和表现形式。
而芭蕾舞注重的则是舞者的线条和肢体协调性,将动作细致、优美而奢华的结合起来。
芭蕾舞的特点在于呈现出了流畅的肢体操控技巧和故事情节。
在身体掌控点细节方面两者的具体要求和差异也更加明显。
其次,在表现形式方面,中华古典舞和芭蕾舞都具有它们独特的艺术特点。
中华古典舞原始的表现方式是以人的手、足、面、身体语言为表现的加上时间、空间、音乐的形式来传达温情脉脉,娴静高雅,优美圆润的形态。
而芭蕾舞的特点则是强调肢体动态,体现了表演者的技巧和表现力。
具体来说,芭蕾舞通过身体语言和技巧表达剧情情节,同时表现出了优美的肢体线条和均衡的力量分配。
因此中华古典舞和芭蕾舞模式之间的差异关键在于两者所强调的是技巧和肢体线条还是表情和肢体动态。
最后,在教学方法方面,中华古典舞和芭蕾舞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华古典舞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的是对学生思维和记忆力的培养,通过“自然和技巧”的结合来增强学生的体验。
而在芭蕾舞教学中则注重在不断深入学生的音乐感和对节奏的把握上,全面强化音乐和身体表现之间的协调性。
因此,在教学方法方面,两种舞蹈并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但具体的教学方法有区别,还要针对不同的舞种进行掌握和规范。
综上所述,中华古典舞和芭蕾舞这两种经典的舞蹈形式有着自己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征,所要求的舞者身体动态和表现形式都存在较大差异。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的审美差异作者:顾嘉伦来源:《黄河之声》2017年第24期摘要:舞蹈是一种有着千年文化底蕴的艺术门类,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产生的舞蹈都有着各自的文化背景及其审美特征。
中国古典舞和西方古典芭蕾舞就是两个及其鲜明的例子,它们是在特殊的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舞蹈门类,是中西方舞蹈文化的象征性代表,因此两者的审美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西方古典芭蕾舞;审美;差异一、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的起源(一)中国古典舞的起源在历史的背景下,中国古典舞是古代舞蹈和戏曲舞蹈的一次复苏。
中国古典舞的历史极为久远,它可以追溯到更为遥远的宫廷舞蹈以及民间舞蹈。
从那时流传下来的舞蹈动作,至今都保留在戏曲舞蹈中。
现今,我们又从戏曲舞蹈中借鉴回来,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国古典舞。
还有一些姿态和造型,被保存到了古代的石窟笔画以及雕塑中。
(二)西方古典芭蕾舞的起源西方古典芭蕾舞的历史悠长,最开始起源于意大利民间,在法国得到了强有力的发展,最后流行于俄罗斯,它的手势最早可追溯至古埃及的祭祀舞蹈。
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的古典芭蕾舞流传至宫廷,由于当时的西方古典芭蕾舞很多时候都是在宴会中表演,因此被大家称为“席间芭蕾”。
二、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的审美差异(一)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中国古典舞有四大审美特征,分别是形、神、劲、律。
1.中国古典舞中的“形”。
一切外在的,直观的体态,动作都可称为“形”。
中国古典舞的舞姿曼妙多姿,其动势也是极为丰富。
但无论怎样变化都离不开中国古典舞“圆”的运动轨迹,简单来说中国古典舞的“圆”可分为“形”的圆与线的“圆”,“形”的圆指的是舞者的外部形态,“线”的圆是指舞者在舞蹈中身体的运动过程的轨迹。
2.中国古典舞中的“神”。
所谓的“神”,指的是艺术领域的内涵、表现、节奏和气质,也是艺术的灵魂。
“以神领形,以形传神”是中国古典舞中的重中之重。
在中国古典舞女子剧目《春闺梦》中,舞者通过肢体动作以及“神”的运用,把剧目中这位少女怀春的心理刻画的惟妙惟肖。
浅谈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芭蕾舞基训的异同点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芭蕾舞基训都是舞蹈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风格。
虽然它们都是属于舞蹈领域,但在基本训练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下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芭蕾舞基训的异同点。
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芭蕾舞基训在动作的技巧上有着很大的不同。
中国古典舞强调“内涵”,注重在技巧动作上的变化和转化,力求通过技巧动作的变化来展现舞者的内心情感。
而芭蕾舞则更加注重技巧动作的纯粹和规范,追求优美、轻盈和规矩,舞者必须具备非常精湛的技巧才能胜任芭蕾舞的表演。
在舞姿和身体线条上,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芭蕾舞基训也有着不同的要求。
中国古典舞注重舞者的舞姿和身体线条,追求“扭身折腰,弯弓拨弦”的效果,追求舞者整体的舞姿和身体线条的美感。
而芭蕾舞强调优美、端庄的舞姿和身体线条,追求舞者肢体的线条和比例的完美,要求舞者保持挺拔的身姿和协调的舞蹈动作。
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芭蕾舞基训在音乐和节奏上也有所区别。
中国古典舞大多是以中国传统音乐为伴奏,舞蹈动作和节奏多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基础,强调有中国特色的舞蹈,要求舞者在跳舞的过程中能够精准的配合音乐的节奏。
而芭蕾舞则以古典音乐为主,节奏优雅、明快,舞者在表演时要求根据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进行舞蹈表演。
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芭蕾舞基训在服饰和舞台表现上也有着差异。
中国古典舞注重服饰的华丽和舞台表现的绚丽,常常需要穿着中国传统的华丽服装进行表演,舞台表现力强,以人物塑造和情感表现为主。
而芭蕾舞则更加注重服饰的简洁和舞台表现的清新,常常需要穿着蓬松的芭蕾舞裙进行表演,舞台上更加注重肢体语言和舞蹈动作的表达。
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芭蕾舞基训在技巧动作、舞姿和身体线条、音乐和节奏、服饰和舞台表现以及动作的难度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要求和特点。
虽然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表现风格和特点,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舞蹈形式,无论是中国古典舞还是芭蕾舞都对舞者的身体素质和技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都需要舞者付出大量的努力和汗水才能够达到高水平的表演。
浅谈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芭蕾舞基训的异同点1. 引言1.1 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芭蕾舞基训的重要性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芭蕾舞基训在舞蹈学习中具有重要性,可以帮助学员掌握舞蹈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
通过系统的基本训练,学员可以建立起稳健的舞蹈基础,为日后更高级、更复杂的舞蹈表演奠定基础。
古典舞基训注重舞蹈姿态、身体控制和柔美的舞姿,培养学员的优雅风度和端庄形象。
而芭蕾舞基训则强调舞姿的线条美和技术要求的严格性,锻炼学员的耐心、毅力和纪律性。
古典舞基训和芭蕾舞基训都可以培养学员的音乐感和节奏感,提高学员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舞蹈表现力。
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芭蕾舞基训的重要性在于让学员从基础开始建立起自己的舞蹈能力和艺术素养,为未来的舞蹈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芭蕾舞基训的发展背景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芭蕾舞基训的发展背景十分丰富多样。
中国古典舞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古代宫廷舞蹈和戏曲舞蹈的影响,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舞蹈艺术体系。
在中国古代,舞蹈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表现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庆祝节日、祭神祭祖以及娱乐活动中。
而芭蕾舞则起源于欧洲,最早出现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经过法国的改良和发展,逐渐演变成为一种高雅的舞蹈艺术形式。
芭蕾舞在西方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舞蹈传统,被视为舞蹈艺术的经典之作。
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芭蕾舞基训的发展背景各具特色,但都表现出了对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尊重和传承。
两种舞蹈形式在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各自独具魅力,为舞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舞蹈发展空间。
2. 正文2.1 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芭蕾舞基训的起源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芭蕾舞基训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古代中国和欧洲。
中国古典舞基训起源于礼仪舞蹈和宫廷舞蹈,受到了宫廷文化的影响,强调优雅、大气、端庄的舞蹈姿态和动作。
在古代,舞蹈是宫廷文化的一部分,被视为一种高雅的表现形式。
芭蕾舞基训起源于欧洲,在文艺复兴时期逐渐形成,受到古代希腊和罗马的舞蹈传统的启发,融合了民间舞蹈和宫廷舞蹈的特点。
论中西方舞蹈的差异性艺播111 刘睿雅201111020107文化,作为一种人类生存方式和社会现象,既有其普适性的共性特征,也存在着时、空的异质性特色。
特别是基于不同民族地域、历史、文化上的差异性,更是赋予文化现象以绚丽多彩的生命活力。
舞蹈作为一种人类最古老的文化艺术门类,其历史感和民族文化特质更积淀厚重,源远流长。
论中西方舞蹈的差异性首先要了解舞蹈是什么。
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为语言的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它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之一,史学家认为“舞蹈是艺术之母”。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风格和特色的舞蹈艺术,必将会映射出不同的文化艺术精神使我们从中领略到中西方舞蹈的文化艺术精神。
从中西方舞蹈作品的差异来看,大概细化为三个小方面:基本动作语汇的不同、成品舞蹈中结构形式的不同、舞蹈队形调度的不同。
1、在舞蹈动作的象征意义上,有着明显的东西方差异。
例如,在表现含蓄的情绪时,如我国“秧歌”舞蹈所呈现的人体动作之美主要是“含、收、拧”的特点。
动作的发力点在于躯干,上身所呈现的是从展到含的动律和动态,臂膀运动的线路是从外向内的收敛;而产生于西方的芭蕾舞等,更多表现为身体动作的展与放,臂膀的收敛也不及秧歌舞蹈中的幅度大。
在表现激情的动作时,秧歌更多的会在保持“含、收、拧”的体态中来舞蹈;而芭蕾舞中人体动作的扩展性和动作幅度就会更大一些。
2、中国舞蹈历来特别讲究对队形调度的运用,并赋予了队形调度一种内在生命力和个性特征。
例如,“龙摆尾”、“螺旋”、“绞麻花”、“太极图”、“二马分鬃”、“五连环”等队形。
而西方重视对人的个性的发展和展示,热情外向的性格,在舞蹈中单一的和“块状”队形格局表现的相对比较充分,情感的表达也较为直白3、西方舞蹈中的这种“块状”结构形式,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能够在视觉上给人以冲击力,在精神上给人以震撼感,符合人们对再现真实的视觉和心理体悟。
以中国民族民间舞为代表的舞蹈,在结构形式上和西方舞蹈明显不同,遵循的是“师法自然。
【摘要】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西方芭蕾基训的训练功能和训练价值各有千秋。
本文从中西方古典舞的身姿体态、技术技巧、表演内涵、音乐的运用等四个方面比较分析了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芭蕾基训的异同。
【关键字】古典舞基训;芭蕾基训舞蹈是以肢体语言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不论是民族民间舞、古典舞还是现代舞,都需要舞者具有良好的身体基础活动能力,因此基本功训练课程是学习舞蹈的必修课,适用于任何舞种的教学。
芭蕾基训因遵循了人体解剖学原理与人体运动法则,一直被公认为最科学的训练方法。
中国古典舞训练体系是脱胎于戏曲舞蹈,在汲取西方芭蕾基训的养分中遵循中国传统的发展脉络逐渐确立起来的一套有着极具民族性的训练方法。
其成形相对较晚,在时代的变迁与自身的发展中,它赋予了基训法新的气韵与新的品格。
下面笔者就从身姿体态、技巧原理、表演内涵、音乐的运用等四个方面对上述两种基训体系进行比较。
一、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芭蕾基训在身姿体态上的比较分析在身姿体态的要求上,芭蕾基训要求身姿刚健挺拔,训练中,后背保持直立,两肩与胯对齐,脖子微微上仰,给人一种昂扬高贵的气质。
中国古典舞基训吸收了芭蕾基训中对平衡感的训练,同时提炼了东方神韵的审美特质,比芭蕾基训多了身韵方面的训练,在身姿体态上采用符合东方人人体结构与中国人对“圆与弧”审美欣赏习惯的方式,运用拧、倾、圆、曲使重心保持下沉或较低位置,强调腰的拧、倾、圆、曲四大形态与万变不离其宗的曲线美。
如戏曲体态“子午相”“阴阳面”“拧麻花”中一以贯之的人体“拧、倾、圆、曲”之美。
二、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芭蕾基训在技巧原理上的比较分析芭蕾基训中的技巧原理始终贯穿着在保持体态“直立”的基础上对控制能力与腿部肌肉力度的训练,且以旋转和跳跃为主。
在旋转与跳跃等技巧性动作中,腿、膝盖、脚背一直到脚尖都要一绷到底,绷到一种极致。
其中,旋转不仅强调头、手、脚与身体的协调配合,更强调对主力腿、腰背部、踝髋关节直立能力与对身体各部位控制能力的矫正练习。
芭蕾舞与中国古典舞的不同之处在中国文化传统中,芭蕾舞与中国古典舞是两个重要的舞蹈艺术形式。
尽管它们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独特的表现方式,但芭蕾舞和中国古典舞在许多方面存在着显著的不同之处。
本文将探讨芭蕾舞和中国古典舞在音乐节奏、舞姿形态和舞台表现方面的差异。
首先,在音乐节奏方面,芭蕾舞和中国古典舞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
芭蕾舞通常以西方古典音乐为伴奏,如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等。
它注重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感,舞者通过优美的动作和精确的舞蹈技巧来表达情感。
与之相反,中国古典舞则更多地运用传统中国音乐,如京剧音乐或古琴音乐等。
中国古典舞强调音乐的韵律和气氛,舞者通常更注重节奏的变化和音乐的意境感。
其次,在舞姿形态方面,芭蕾舞和中国古典舞也存在明显的区别。
芭蕾舞注重身体的线条和姿势,舞者通常以挺胸、收腹、直立的身姿出现在观众面前。
芭蕾舞舞者的动作通常较为流畅,注重身体的柔美和优雅。
相比之下,中国古典舞更注重身体的虚实变化和手势的表现。
舞者在表演过程中会经常采取高蹲、下蹲等中国传统舞蹈的特色动作。
对于手势表演而言,芭蕾舞注重手指和手臂的柔美,而中国古典舞则更多地强调手指的伸展和手臂的变化。
最后,在舞台表现方面,芭蕾舞和中国古典舞也有着显著的不同之处。
在舞台布景方面,芭蕾舞通常采用精美的舞台布景和道具,以营造独特的舞台效果。
舞者们经常在高脚台上跳跃,以展示优美的身姿和舞蹈技巧。
与之相反,中国古典舞以简约的舞台布景为主,更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动作表现的艺术效果。
此外,在舞蹈编排方面,芭蕾舞常常采用对称、线性的舞蹈结构,舞者们的动作既精确又协调。
而中国古典舞则更加强调舞者之间的默契配合和对话式的表演形式。
总之,芭蕾舞和中国古典舞在音乐节奏、舞姿形态和舞台表现等方面存在显著的不同之处。
芭蕾舞注重优美的线条和动作,以西方古典音乐为伴奏;而中国古典舞则更强调音乐的意境和气氛,以中国传统音乐为伴奏。
舞姿形态上,芭蕾舞偏重于身体的柔美和流畅,而中国古典舞则更加注重动态的虚实变化和手势的表演。
浅谈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芭蕾舞基训的异同点
中国古典舞和芭蕾舞都是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形式之一,它们在身体形态、舞蹈技巧、
舞蹈教学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芭蕾舞基训的异同点。
一、身体形态方面
在身体形态方面,中国古典舞和芭蕾舞有着不同的要求。
中国古典舞强调“内圆外直”,腰部和手臂刚柔并济,展现柔中带刚和柔美的特点。
中国古典舞还要求舞者的身体线条柔和流畅,动作要有“生气”、“飘逸”的感觉。
芭蕾舞则更注重身体线条的纤细和张力,要求舞者的身体紧致、腹部和核心肌肉的控
制力强,腿部、腰部、手臂等部位的弯曲和伸展要清晰明确。
二、舞蹈技巧方面
中国古典舞注重各个部位的连贯性和流畅性,动作不应过分生硬、夸张,着重展现情
感和意境。
芭蕾舞细节非常的多,舞者需要不断地练习和强化基本功,如转、跳、雕塑般
的姿态等。
三、舞蹈教学方面
在舞蹈教学方面,中国古典舞和芭蕾舞都有自己的传统教学方法。
中国古典舞教学注重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师生情感、师徒关系,要求学生保持敬畏之心,课堂上也强调教师的示范、古典舞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等方面。
芭蕾舞教学注重基本功的训练,还有舞蹈规范要求的标准化。
学生要在严格的评估体系下努力训练,不断完善舞蹈技巧。
浅谈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芭蕾舞基训的异同点【摘要】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芭蕾舞基训在培训内容、训练要求、动作特点、表现形式和表演风格等方面存在诸多异同点。
在培训内容上,古典舞注重内功修养,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而芭蕾舞则更加注重身体力量和灵活性的培养。
训练要求方面,古典舞要求舞者优雅、大气,注重身体的柔美和舒展;芭蕾舞则要求舞者技巧高超,动作精准、规范。
动作特点上,古典舞的动作流畅优美,注重舞者的内心表达;而芭蕾舞的动作更加程式化,追求舞姿的完美和外在美。
在表现形式和表演风格方面,古典舞更加注重故事情节和情感的表达,而芭蕾舞更加注重技巧和舞者的表演能力。
中国古典舞基训和芭蕾舞基训各有其独特之处,但也有许多共同点,都是优秀舞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不同的训练方法和表现风格,为舞者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舞蹈世界。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舞蹈基训、芭蕾舞、培训内容、训练要求、动作特点、表现形式、表演风格、异同点、差异、对比、共同点、结论、独特之处。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古典舞和芭蕾舞都是古老而优美的舞蹈形式,它们各自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表现形式。
古典舞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宫廷气息。
而芭蕾舞则起源于欧洲,是一种高雅、优美的舞蹈形式,被誉为舞蹈艺术中的皇后。
两者在表现形式、动作特点、训练要求等方面有着许多异同之处,这也正是我们研究比较它们的价值所在。
在今天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讨论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芭蕾舞基训的异同点,探讨它们在舞蹈艺术领域中的特点和差异。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两种舞蹈形式的魅力和独特之处,为我们欣赏和学习舞蹈艺术提供更多的视角和启发。
.2. 正文2.1 培训内容的差异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芭蕾舞基训在培训内容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在中国古典舞基训中,学生通常要学习传统的舞蹈动作和技巧,比如扇子舞、绣球舞等,同时也需要学习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表现古典舞的内涵和情感。
浅谈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芭蕾舞基训的异同点1. 引言1.1 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芭蕾舞基训的重要性在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芭蕾舞基训中,培养舞者的专业技能和艺术修养是至关重要的。
这两种舞蹈形式都有悠久的历史传统,通过基训的学习,舞者可以深入理解舞蹈的起源和演变,提升自己的舞蹈水平。
古典舞基训和芭蕾舞基训都强调舞蹈技巧和表现力的培养,需要舞者具备出色的灵活性、力量和耐力。
通过系统的训练和反复的练习,舞者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舞蹈水平,展现出更加精湛的舞蹈技艺。
古典舞和芭蕾舞都注重舞者与音乐的配合,舞蹈动作需要与音乐节奏相符合,表现出舞蹈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力。
通过音乐伴奏和舞蹈风格的结合,舞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舞蹈作品的内涵,完成演出的要求。
古典舞和芭蕾舞在服装道具和舞台表演方面也各具特色,舞者需要学会如何利用服装和道具来诠释舞蹈作品的意境,以及如何在舞台上展现出自己的舞蹈魅力。
通过古典舞基训和芭蕾舞基训,舞者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在锻炼自身的气质和修养,提升自信和自我表达能力。
这两种舞蹈形式都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可以帮助舞者在舞台上展现出最好的自己,传达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2. 正文2.1 历史传承与发展背景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芭蕾舞基训在历史传承与发展背景上有着明显的不同。
中国古典舞基训源于中国古代宫廷舞蹈,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传统。
古代宫廷舞蹈在唐宋时期达到了巅峰,而后在元明清等朝代又有不同形式的发展。
到了现代,中国古典舞基训更是结合了现代舞蹈的元素,不断创新和发展。
而芭蕾舞基训起源于欧洲,最早出现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
在17世纪的法国宫廷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逐渐演变为现代芭蕾舞。
芭蕾舞基训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发展轨迹和特色,但都受到了欧洲文化的影响和传统的继承。
中国古典舞基训强调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传承,而芭蕾舞基训更多地受到欧洲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这也是两者在历史传承与发展背景上的重要区别。
中西舞蹈文化比较研究一、中西方舞蹈在形态上不同第一,西方芭蕾注重肢体表演,动作多围绕下肢腿部展开,如大跳、“阿拉贝斯”等动作都是靠下肢来完成的;而中国舞的上身肢体动作多于下身肢体动作,多以面部表情及道具(扇子、手绢花、水袖)等来渲染舞台气氛。
第二,西方芭蕾是一门相对独立的纯粹舞蹈艺术,有着自己完善而规范的动作语汇;而中国舞蹈的戏剧性语言多于舞蹈技术性语言,许多传统舞蹈常常都是戏曲的组成部分,大量的舞蹈动作都是由戏剧动作演变而来的。
第三,西方芭蕾舞主动追求动作的外向性,人在一位站立时要尽最大可能做到外开180度,伸展、大跳、旋转呈现出放射状;而中国舞蹈主静,讲究拧、倾、曲、圆等,造型多于动作,其动作走向多是内向型的,舞者重心偏低,动作的雕塑感强。
第四,西方芭蕾舞蹈和中国舞蹈对于演员的审美条件、审美要求、审美角度不同。
对于西方芭蕾,人们在挑舞蹈演员时会从下往上,从脚尖、脚背到头;对于中国舞蹈,人们在挑演员时则从上往下,从脸蛋到上半身再到腿。
第五,西方芭蕾讲究直线美、不对称美,无论造型还是动作,皆为直线走向。
而中国舞多讲究曲线美、对称美,舞姿造型多为“三道弯”。
当然这些也都是相对而言的。
二、中西方文化的艺术精神不同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第一,外射与内收。
西方文化精神主外,一切思想意识与表现均以外在事物为追求对象,这种思想体现在芭蕾技术上并不意外,其动作多是离心的、放射的;而中国文化精神多是主静的,体现在舞蹈上也恰好与芭蕾相反,其动作特质是向心的、集中的,两腿弯曲且多交叉或盘坐,动作感觉是集中于中心一点的。
这种内向的表现也符合中华文化精神,即以仁道为中心,具有内省之功夫。
第二,示形与示意。
西方芭蕾基本是以示形为主,舞蹈动作与姿势基本不含任何意义,主要表现动作的形式与技巧,动作的意义是舞者根据不同的需要而赋予的,其动作的形成是通过向外界模仿和演变而来的,以形式与技术为主,本身无含义;而中国舞以示意为主,舞蹈动作均有其表现意义,动作本身即为示意而形成,是将有意义的动作美化而成的舞蹈动作。
浅谈中国古典舞与芭蕾舞的认识一.概述中国古典舞和西方古典芭蕾舞分别代表了东西方两种文化在舞蹈方面的集大成表现形式,这两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分别体现着个性鲜明的两种文化对舞蹈的不同审美要求。
在世界文化大融合、大交流的今天,进一步了解中国古典舞和西方古典芭蕾舞这两种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比较两者的特点,尤其是在美的表现上的不同特点和共性特点,对于加深东西方文化特别是艺术文化的交流,促进两种艺术形式的相互借鉴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所进行的研究大多是集中在两种艺术形式的某一方面的对比研究。
二.中国古典舞中国古典舞的形成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而我国舞蹈也有着深厚的民族根基。
从远古时期,人们就以手舞足蹈来表达他们的信仰、崇拜与情感。
舞蹈从"纯舞"到"戏舞"的转型,出现了新的舞蹈形式——戏曲舞蹈,也就形成了中国古典舞的前身。
而芭蕾艺术起源于意大利。
我国解放后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指导方针下,北京舞蹈学院开始在戏曲舞蹈的基础上,引用、借鉴、融合西方芭蕾舞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创造起一个全新的中国古典舞。
三.西方芭蕾舞芭蕾是法文Ballet 的音译,起源于意大利,形成于法国。
古典芭蕾舞有一整套严格的程式和规范,尤其是脚尖鞋的运用和脚尖舞的技巧,更是将芭蕾舞与其他舞蹈品种明显地区分开来。
芭蕾舞在西方被称为舞蹈艺术皇冠上的明珠。
它有着复杂的结构形式和特定的技巧要求,一部芭蕾舞的双人舞、独舞、群舞都有固定的形式结构。
双人舞是古典芭蕾的核心舞,大都用以表现男女主角恋情或正反两方对抗,姿态优美、感情内在是其特点。
一般分为“出场”和“慢板”,即由男女演员运用扶持和托举代表着表演的抒情性舞蹈,之后是“变奏”,即男女演员的独舞,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内心,然后是男女演员穿插表演的“结尾”,最后以合舞结束。
女子脚尖舞是芭蕾舞的灵魂,其独舞要求技巧娴熟,有轻盈如飞的跳跃和令人目眩的旋转,还有快感十足装饰性极强的双脚打击,以烘托主要人物,渲染环境气氛等。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的审美差异分析摘要:舞蹈作为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由于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因此,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这两者的审美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为此,本文分别阐述了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的起源、审美特征,并就中西方古典舞蹈产生审美差异的原因及当代价值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芭蕾舞;审美差异引言舞蹈是人们最早的娱乐方式,它能够准确的表达出人们的情感。
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产生的舞蹈都有着各自的文化背景及其审美特征。
在东西方的文化中,最典型的就是中国的古典舞和西方的芭蕾舞,它们是在特殊的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舞蹈门类,分别体现着个性鲜明的两种文化对舞蹈的不同审美要求,因而具有明显的审美差异。
在世界文化大融合的今天,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中国古典舞和西方古典芭蕾舞这两种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比较两者的审美特征,以为东西方艺术的交流,为两种艺术形式的相互借鉴提供一些帮助。
1.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的起源1.1中国古典舞的起源中国古典舞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
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宫廷舞蹈或更为遥远时代的民间舞蹈。
至周代开始,到汉、两晋乃至唐代五代宫廷设立专门的乐舞机构,集中和培养专业乐舞人员,并对流行于民间自娱性舞蹈和宗教舞蹈乃至外邦舞蹈进行了整理、研究、加工和发展,形成了宫廷舞蹈。
其中如周代的《六代舞》(包括《云门》、《咸池》、《大韶》、《大夏》、《大菠》、《坐部伎》、《乐部伎》、《大曲》等,异彩纷呈,各领风骚。
新中国成立以后,五十年代初期,舞蹈工作者为发展、创新民族舞蹈艺术,从蕴藏丰富的中国戏曲表演中提取舞蹈素材,借鉴中华武术进行了研究、整理、提炼,并参考芭蕾训练方法等,建立起一套中国古典舞教材。
伴随八十年代的开放政策,中国古典舞也不断地发生了变化,开始从外形到内蕴地向新空间拓展 [1]。
1.2西方古典芭蕾舞的起源芭蕾的历史,最早的起始可追溯自欧洲文洲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意大利宫廷,及法国南部的贝根弟地方的宫廷里。
浅谈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芭蕾舞基训的异同点刘茜 广西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摘要:在我国舞蹈发展中,古典舞具有较为深远的艺术内涵。
芭蕾舞作为世界性的舞蹈类型,有着深厚的艺术 性,而且历史也较为悠久,是根据人体的构造对其动作进行训练的一种舞蹈,具有典雅的风格,这已经成为舞 蹈艺术方面的标准,被人们借鉴。
对于我国古典舞的训练基础来说,芭蕾舞具有一定的参考,如果将芭蕾舞和古典舞进行融合,能够很好的推动我国古典舞的发展。
本文主要分析古典舞和芭蕾舞的异同点,说明古典舞和芭蕾舞基训的相互借鉴。
关键词:古典舞 芭蕾舞 基训 异同点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5-0076-02我国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为了古典舞 的发展,就需要迎合时代的需求进行变通,虽然古典 舞具有着独特的艺术特点,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 性。
随着芭蕾舞的不断发展,古典舞也在这过程中得 到发展,那么说明中国古典舞和芭蕾舞基训的异同 点,能够更好的帮助古典舞向前发展。
一、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芭蕾舞基训在体态上的异 同点芭蕾舞基训中,对于学生体态的要求,要求学生 拥有挺拔的气质,在训练过程中,需要保持自身体态 的完美,颈部要稍微向上扬,给人一种坚定、高贵的气 质。
在身体屈伸过程中,大多都是以直立为主要训练 内容,并且需要在训练中一直保持直立,这也就会使 得芭蕾舞舞者背部直立感非常强叫而就中国古典舞 来说,在体态基训上,最大的特点有四大元素,分别是 拧、倾、圆、曲四方面,通过对这四方面的练习,来增加 舞者的体态美。
要保持自身的体态美,给人一种刚容 并进的气质,对于中国古典舞来说,体态训练中的身 韵课,是为中国古典舞基训提供一个较好的训练内 容。
因为对于身韵课的练习,能够让古典舞在完成功 能训练的同时,还能够重视自身形体、气息等方面的 融合。
古典舞的体态特征就是以重心向下为主,在动 作过程中贯穿提、冲、含等多个元素。
078《名家名作》·研究[摘 要] 文化是一个民族在漫长实践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宗教信仰以及价值体系的总和,各民族与各个国家都有其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并始终居于主导地位,任何艺术门类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相应的历史文化环境。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是中西方古典舞蹈的典型代表,在各自文化的影响下,在不同层面(肢体风格、创作理念、审美观念等)上都有很大差异。
以中西方文化特征为切入点,阐述两种代表性古典舞种的异同,并归纳总结其产生的原因。
[关 键 词] 文化特征;中国古典舞;西方芭蕾舞浅析不同文化特征背景下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的异同赵 斌一、引言艺术是一种文化符号,舞蹈从属于艺术范畴,是艺术子系统中的一个分支,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被历代大量诗词歌赋与舞谱所记录,使后代能从中窥探到其所属朝代与地区的地理环境、人文风貌及生活习惯等因素。
不同事物的诞生都与其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及社会实践生活密切相关,艺术一直以来就是人类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舞蹈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能够承担起向全世界宣传各民族不同文化以及向大众传递时代精神的伟大职责。
二、文化特征概述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文化特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几乎囊括了人类的一切物质与意识活动,具有十分广泛与深层次的理念。
文化特征是任何一个民族与国家最核心的价值体系。
在当今世界,有两种不同的价值理念,分别为“东方文化的整体性”和“西方文化的个体性”。
不同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点,同时造就了不同特征的东西方文化。
(一) 文化特征文化特征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特征笼统概括为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衣、食、住、行、文、物等;而狭义的文化特征是特指人类文化生活中的诸多构成要素,如人文历史、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生产工具、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社会制度、价值理念、审美观念、思维模式等。
本文具体展开并做详细阐述的是文化的民族性与地域性。
浅谈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之比较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舞蹈形式,它们独具的特
点、独具的魅力源于中西方历史文化和思想道德观念的差异。既然二者在字面上
都被冠以“古典”二字。那么什么是“古典”“古典”在它们分别的历史演变中有
何寓意就成了我今天探讨这个问题的起点,亦是思维展开的基点。
一、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动作原理之间的比较
(一)就“运动人体”的重心而言,西方古典芭蕾舞是高的而中国古典舞是
低的。古典芭蕾舞者的身体重心保持最高位置,稳定面小,有天平的平衡感觉,
使动作感觉自由灵巧、轻盈飘逸,突出了立体效果,并有表现动作的特质。中国
古典舞动作重心则多降低,体重多落于脚跟,有表现平衡的特质,两脚一虚一实,
一轻一重。
(二)就“运动人体”的轨迹而言,西方古典芭蕾舞是从内到外的,而中国
古典舞是从外到内的。古典芭蕾技术中动作感觉是离心的、星射的,力量发自躯
体的中心,由中心外展开至肩部、上臂、下臂、手部、指尖,然后继续延伸至远
方;下肢从躯体中心至胯部、大腿、小腿、足部、脚尖,然后钻入地心或穿透空
气。
(三)就“运动人体”的态势而言,西方古典芭蕾是开、绷、直、立,而中
国古典舞是拧、倾、圆、曲。其实,不论是西方古典芭蕾还是中国古典舞都是对
“运动人体”的审美开发,只不过是在不同的审美需求下从不同角度来理解、观
察的。
二、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表现和之间的比较
(一)就“运动人体”的表现而言,西方古典芭蕾示形而中国古典舞示意。
西方所有的舞蹈动作与姿势基本上不含任何意义,主要表现动作的形式与技巧、
动作的意义是由舞蹈的不同需要和舞者所赋予的,尤其是西方古典芭蕾中的双人
舞托举,惊人的技巧多于传情。中国古典舞动作虽然也示形,但以示意为主。“意”
是动作所传达出的意味。动作均是“以意领形”“动以示意”,并且每一个舞蹈动
作均有其表现的意义。
(二)就“运动人体”的追求而言,西方古典芭蕾舞主外,中国古典舞主内。
西方古典芭蕾演员的面部总是冷冰冰的,如同面具,但却刻意去追求超强的肌肉
力量,通过完成高难度技巧来取悦观众,使观众叹为观之,以此也使西方古典芭
蕾舞的审美价值得到认同。而中国古典舞的追求则是“神、律、诗意”,“神”即
神韵,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是舞蹈者心态和内涵的表达。
(三)就“运动人体”的表现体系而言,西方古典芭蕾舞属一元动作而中国
古典舞属多元动作。芭蕾的动作是一元的是说动作性质的相同,即不分男女,不
论剧情,都是一组基本动作。而中国古典舞则不同,男女有不同的动作系列,这
是源于在中国古典舞学科建设中,男舞主要以大武生为基调,女舞主要以青衣为
基调;男舞雄浑刚劲,女舞则内敛秀美;男舞舞起来荡气回肠,女舞跳起来娇小
迷人;男舞多以运用大云手、烽火轮、腾空跃跳对舞台产生强烈的占据感。
(四)就“运动人体”的动作技术层次而言,西方古典芭蕾舞是多层次的表
现,而中国古典舞则是单层次的动作技术表现。西方人认为宇宙是有整齐的秩序,
有低至高之层叠,所以西方古典芭蕾舞的动作技术是由低层向高层发展,同一动
作有不同层次的技术发展。而中国人在观念上个体与整体不分,一变为多,多亦
可合一,所以中国古典舞的技术是单层次的,每一动作只有一种做法,亦即每一
动作只有一个动作层次,还有一点是西方古典芭蕾舞的动作是联合表现的,大多
数动作必须联合表现才可完成,这种动作的联合表现性也是必然的。
三、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道具应用的比较
剑与水袖是中国古典舞表演中最常见的两种道具。剑舞身法性强,充满阳刚
之气,袖舞柔媚飘逸,韵律感强。除剑、袖运用之外,还有鼓、扇子、手巾、帽
子、桌子、椅子、长绸等的运用。例如中国古典舞中的绸舞体现了我国传统造型
艺术以线造型,以线传神,以线抒情的审美意趣,它以飞腾跌岩的动势,舒卷盘
旋的流线,起伏流畅的韵律,组成充满音乐感的时空造型,如再有与色彩相结合,
就会使人联想到行云、流水、泛烟、火焰、彩虹、流电……充分发挥了道具在舞
蹈中的象征手法,也正因中国古典舞中道具的巧妙运用,才更加烘托了舞蹈主题,
丰富了舞蹈表意,渲染了舞蹈氛围。而谈到西方古典芭蕾舞的典型道具就非“足
尖鞋”莫属了,女舞者穿上它翩翩起舞于舞台之上,通过做一些旋转、跳跃的技
巧展示着“足尖鞋”的神奇,给人以蜻蜓点水般的轻盈之感。也体现着西方人所
追求的典雅高贵之美。
四、结论
总之,西方古典芭蕾舞与中国古典舞的比较是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文化、两
种社会观念作用下的两种舞蹈形式的比较。我们只有比较出两者的差异,才能在
学习时掌握两种舞蹈不同的表现风格和技巧特点,使我们中国古典舞在保持自我
风格的前提下,大胆借鉴西方古典芭蕾舞中好的、科学的东西,以取长补短,完
善推进中国古典舞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