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故都的秋导学案教师版

  • 格式:doc
  • 大小:73.01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都的秋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的个性和创作风格,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2、过程与方法:抓住“清、静、悲凉”来赏析故都之秋,感受本文形散神聚的结构特点,并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本文细腻优美的语言,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并体会作者在秋景

中寄托的感情。

预习案

第一课时

教材助读

一、走近作者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

1913年赴日本留学,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同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很大影响。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1923~1926年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30年参与成立“左联”,1932年12月发表《迟桂花》,1933年移居杭州后写了不少山水游记和诗词,1935年发表《出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南洋,坚持抗战。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二、了解背景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旧中国,战乱连年,民生凋敝,连读书人也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并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当时的国家是山河破碎,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作者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尝了人生的愁苦和哀痛。作者在此处境下,他思想苦闷,想用创作救国,可创作又枯竭,于是,只有过着一种游山玩水的闲散寂寥的苦闷生活。1934年郁达夫经青岛辗转千里,又回到了故都北平。多年来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及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使得郁达夫对眼前的“故都的秋”感受很特别。

三、题目注解

北平、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突出北平历史悠久。30年代的都城是南京,“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譬如:漂泊在外者称自己魂牵梦萦的家乡为“故乡”,对与自己友情深厚的朋友称“故人”。从“秋”字可以看出,文章描写的是秋景。因此从标题看,这是一篇饱含着眷恋深情的情景交融的文章。四、夯实基础

朗读课文,要求准确、清楚,还要注意读出感情。

请同学们在课本上勾画重要的基础知识(字音、字形),认真巩固落实。1、读课文,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混混沌

..沌()潭柘.寺()槐.树()扫帚

..()落蕊.()

一椽.破屋()廿.四桥()蟋蟀

..()嘶.叫()房檩.()

平平仄.仄()普陀寺.()譬.如()颓.废()鲈.鱼()

2、根据拼音写汉字。

lǎ叭花()咳sou ( ) 洗shù( ) 屋chuán ( ) 姻yuán ( ) yuàn属()鸟tí( ) dì结()真dì()混dùn ( ) 馄tun ()迟dùn()

五、整体感知

1、作者是从哪个角度写秋的(提示:注意划出关键性的句子、段落),在哪一段找到的?故都的“秋”的特点是什么?南国的秋的特点及不足之处是什么?

明确:从第一段最后一句最后一个词“秋味”可知是从“味”的角度来写秋的。

故都的秋的特点是: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也是文眼;

南国的秋的特点是:“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不足是“看不饱,尝不透”。

2、文章是写“故都的秋”,可第2和13两段却是写南国之秋的主要特点,这有何用意?

明确:

写南国之秋主要是为了形成对照,衬托北国秋景之美,秋味之浓,同时显示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赞美和眷恋。

作者在开头部分点出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后,接着写到了江南之秋。但那里“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又时常多雨而少风”,因此,“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在文章结尾部分,作者又写到了“南国之秋”,指出“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开篇提到“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结尾提到“南国之秋,当然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并作了适当的展开,以此与北国之秋作对比。对比的目的非常明确,即抑彼扬此,北国之秋胜于南国,是作者的主观感受,表达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这种感受既来自空间的对比(南北两地),也来自时间的积累(“已将近十余年了”)。

这对照、烘托手法的运用是文章深化主题的写作技巧之一。

3、第2和13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从文中还能找出这样的段落吗?

明确:第2和13两个自然段在结构上形成了前后呼应,第1和14自然段也首尾照应。这样就使这篇文章的结构就更加严谨了。这就从结构上把散文“形”上的散而聚合在一起了。这是“形散而神聚”这种体裁的写法之一。

4、大家快速阅读,从文章中找出直接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情感的句子,看看郁达夫

对北平的秋天怀着怎样的情感?

明确: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他为赏秋不辞辛劳,可见爱秋之切!)

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他为这秋色宁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可见爱秋之深啊!)

情感:向往、迷恋、眷恋

关于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人认为是颂秋,有人认为是悲秋,你如何认为?

明确:本文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

5.理清文章脉络,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 第 1 ~2 段) :总写对北国之秋、江南之秋的____________,表达对北国之秋的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第3~12 段):分写部分,描写古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第三部分(第13~14段):总括全文,强调南国之秋不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北国之秋的________。

不同感受向往之情眷恋

教师:同学们,当你心情极度烦闷和悲苦的时候,有人想劝你,可你却说“让我静一静”,此时,也许你会在最孤寂的地方静静,反而会觉得独处的妙处。请你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写法来写一段话,让我们大家来共同欣赏一下,

好吗?

【探究案】第二课时

探究点一:文本理解

1.根据“清、静、悲凉”的特点,课文逐一描绘了故都的自然风物。问:课文是通过哪几种景象的描写来表现“故都的秋”的这一特点的?

景物有:秋晨里碧绿的天色、驯鸽、日光、牵牛花、秋草,槐树的落蕊,残鸣的秋蝉,秋雨,都市闲人,秋枣等。

作者选取了故都之秋的富有特征且平凡的景物,如第三段第四行开始的秋晨民居小院所见的“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的“驯鸽”,槐树叶底“漏下来的日光”,破壁腰中的“牵牛花”,“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第四段早晨铺得满地的槐树“落蕊”,第五段被称作“北国的特产”的衰弱的“秋蝉”,第六至十段段又奇又有味的“北方的秋雨”以及雨后话秋凉的“都市闲人”,第11段北方的“枣子树”和其他鲜果,等等。写出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教师明确:我们可以知道主要是描写了五种景况: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话秋雨、佳日秋果。(即: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清”与“静”相近,都以描述景物的客观特点为主,而“悲凉”则以描述作者对故都之秋的主观感受为主。

板书:(即: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

2、作者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作者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可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的写这些景物,而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是什么原因呢?如果你来写,你会这样安排吗?请大家相互讨论交流。

明确:(1)最让作者思念的是北国的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原因:①本文重点谈的是秋味,牵牛花、槐蕊、秋雨、秋雨、秋枣更具有代表性;

②上述名胜是众所周知的,想让在平凡的的大家都了解的事物写出不平凡的味道;③作者从身边事物写对秋的感觉,更引起共鸣;④作者以细小的东西入手,细小的东西都能体现秋的魅力,更不用说那些大家众所周知的地方了。⑤游人如织的地方给人的感觉是热闹的,如果写那些地方,就与作者写本文的“清、静、悲凉”的特点不吻合,教师:所以作者对于这些不吻合的地方,只是点到为止,虽然这些地方让作者神往,也只是一点而过。

教师明确:作者不写这些风景区,单写院落街巷的秋景,是与作者的心绪、思想以及对北国之秋的认识紧密相关的。首先,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有人云集的风景区是难以表现的;其次,要真正表现故都之秋,离开了普遍存在的景象,专门描写风景区,会失去“故都之秋”的代表性;最后,把人们司空见惯的景象中的味、色、意境与姿态挖掘出来,往往更能深切感人,使人能更深刻地体味到故都的秋“味”。【投影】

这就是围绕中心选材。

3、在对这些自然风物中的描写中,哪些地方突出了“清” 、哪些地方突出了“静”、哪些地方突出了“悲凉”?

明确:第3段写秋院"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牵牛花的蓝朵”(清)“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静)“一椽破屋”“破壁腰”“牵牛花的蓝朵”“秋草”(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