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膝关节腔积液的速效方
- 格式:docx
- 大小:21.99 KB
- 文档页数:3
一幅只有两味中药的外敷方!缓解膝盖疼痛、滑膜炎积液今天我们来说一说滑膜炎,滑膜炎是一种多发性疾病,基本上都是发生在膝关节,因为膝盖处关节面积较大并且滑膜最多,很容易出现损伤情况。
之前有换着来留言说,吴医生,你能不能发一个外敷的方子啊,基本上很多文章都写得是内调的,那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个外敷的方子,可以说它对膝盖滑膜炎积液的问题可是有一套的。
关于这个方子在从医这么多年来,一直沿用至今,方组非常简单,只有两味中药。
方组:白芷、川穹用法:上述两味碾碎成末用黄酒调和,外敷在关节处。
方解:仅仅只有两味中药效果就能如此之好吗?方中白芷主要是进行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缓急止痛的,而川穹则是起到一个修复关节以及打通淤血的作用,两者混合能够帮助缓解膝盖疼痛,对于积液也有一定的缓和吸收效果,但是不代表积液完全靠这样一个外敷方就能完全祛除,听起来也不可能啊。
此方是用来搭配内调方同时帮助患者进行止痛的,同时对于一些急性损伤以及跌打都可以适用。
给大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之前遇到这样一个患者,说自己膝盖一直有积液,但是不是很多,也没有抽取,平常也没有影响正常生活,但是突然有一天自己不小心磕着了一下自己膝盖,然后上下楼梯就感觉不太得劲,有点不舒服的感觉,痛感随之也就加重了。
于是不得不到医院就诊:辩证发现膝盖处没有明显红肿现象,但是患处发凉,伴随有点冷痛。
当时就给患者试用了这样一个方子,让他回去试试外敷一下看看效果,结果半个月左右,患者说自己坚持两周多了,差不多从第三天开始痛感就消失很多,现在自己感觉膝盖都没有痛感了,上下楼梯也是正常,询问后续还需不需要再敷,仔细查看患处没有什么异样之后告知患者可以正常行动但是后续不要过度劳累,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患者应允。
今天关于这个外敷的方子也是特地给大家分享出来,希望能够帮到大家,作为一名中医人,始终记得治病救人是根本,在此基础上也希望能够将中医文化发扬光大。
中医调理膝关节积液:外敷内调可以活血通经、祛风止痛患者王女士,是一名家庭妇女,基本上没什么其他的活动,大多是忙碌在家庭和农活之间,患者自诉自己约半年前出现无明显诱因的膝盖疼痛,而且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膝盖肿胀疼痛现象,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以为是累着了,休息几天之后情况有所缓解,但是一走路多了就痛的情况还是没有改善,于是患者儿子就带着到医院检查一番,结果显示是滑膜炎。
后来吃了一段时间西药之后效果不是很明显,开始疼痛是消失,但是没过多久痛感又出来了,后来也是听人介绍可以试试中医,于是来到了中医门诊。
当时检查患者舌苔脉象之后就提出可以先用外敷方进行缓急止痛,后续再搭配内调方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提笔写了这样一个方子:方组:白芷、川穹各15。
用法:上述材料碾碎成粉末,然后伴随黄酒调和,可以外敷在膝盖处,然后用塑料薄膜包严实。
为何这两味药外敷可以调理膝关节积液呢?首先白芷可以发表散邪,还能消肿止痛,川穹则是性温,归于肝、胆、心包经还能活血化瘀、祛风止痛。
效果如何呢?患者按照此方外敷三天之后,痛感消失,膝盖表面如常,正常行走没有问题。
后续复诊之后又开了一个内调方:生芪45克,熟地30克,山药、茯苓、泽泻、丹皮、山萸肉各10克,附子、油桂、牛膝、车前子各10克,肾四味120克。
患者按照此方服用两周之后,后续复诊情况消失,行动自如。
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膝关节是人体组织中比较大的关节部位,同时上了年纪的朋友很容易会有半月板损伤以及积液问题的产生,并不是每个有积液的情况都需要抽取,在不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保守调理,同时也要注意后续避免因为过度劳累或者外力损伤再次导致积液产生。
同时中医对于膝关节积液的问题也有很多的调理方式,具体还是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辩证而为,如果你也有类似问题不妨可以在下方留言,看到帮大家解答!。
老中医的秘方:1味普通中药,治疗滑膜炎、关节积水有奇效
人们平时或多或少都会有锻炼的习惯,但是如果锻炼方法不当,可能会伤到筋骨。
但是许多人在扭伤的时候没怎么注意,觉得没有多大问题不影响行动就置之不理,不曾想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眼花成滑膜炎,疼痛难耐甚至连行走都困难。
滑膜炎,要怎么治疗呢?
滑膜炎给人带来很大困扰,主要是受伤之后会反复发作,肿胀疼痛很难治疗,是属于一个慢性的过程。
期间受伤的关节处还会形成积水,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它就是“痰”。
由于受伤之后经络拥堵,津液流动不顺畅就会形成湿痰。
还有就是,人体有湿气存在,在阳气的作用下,这些湿气会转化成痰,这种情况下就要将气化成水,用辛辣的材料将痰湿化解,让气血运行更顺畅。
所以,就说到重点了,那就是白芷。
用白芷来处理滑膜炎积液非常有效。
它的根系本身就有辛辣之性,有止痛的功效,同时还能驱寒祛湿,利用它辛辣的特性,将温阳的水化成气体,达到化散湿寒的功效,对治疗滑膜炎积液是效果非常好。
如果你也有滑膜炎之痛,如果你也需要处理滑膜炎积液,不妨用白芷试试,说不定就能达到效果。
膝关节肿痛积液的偏方文章目录*一、膝关节肿痛积液的偏方*二、膝关节肿痛积液的病因*三、膝关节肿痛积液缓解方法膝关节肿痛积液的偏方1、膝关节肿痛积液的偏方方药:生草乌、生南星、赤芍、干姜、肉桂、白芷各等量,诸药打粉成细末,过筛,制成散剂,每袋75克。
用法:根据患者局部肿胀的范围,用白酒适量调成糊状,敷于患处,外覆塑料薄膜,并用绷带固定。
隔日1次,每次2小时,10次为1个疗程。
用药后皮肤有灼热痛感,不能耐受者可缩短敷药时间,皮肤敏感患者改用米醋调制。
膝关节滑膜损伤后,滑膜呈现充血、水肿和中性粒细胞浸润。
滑膜血管扩张,血浆和细胞外渗,产生大量渗出液,同时滑膜细胞活跃,产生大量粘液素。
2、膝关节肿痛积液的中医疗法2.1、中药(滑膜炎安舒贴)疗法由白芷、川穹、伸筋草、川乌、肉桂、杜仲、制何首乌、桃仁、威灵仙、牛膝、冰片等几十余种中药,传统熬制手法成黑膏状.坚持治疗,对滑膜炎膝盖积水有理想效果,2.2、针灸疗法常用穴:坐骨、肾上腺、臀、神门、腰椎、骶椎.方法:用中强刺激,留针10~10分钟. 针灸治疗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针和灸的方法,对人体腧穴进行针刺和艾灸,通过经络的作用,达到治病的目的.针灸具有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扶正祛邪的作用。
3、膝关节肿痛积液的推拿疗法第一步,左腿膝盖弯曲,左手握住脚趾部位,右手握住脚跟部位;第二步,左手把脚趾向左方向牵引,右手把脚跟向右方向牵引,慢慢牵引到不能动为止,力度要柔和,同时配合呼吸为呼气;第三步,双手依然握住脚趾和脚跟,慢慢牵引让脚自然归位,同时配合吸气.以上第二三步重复10次.如果右腿患病反之。
膝关节肿痛积液的病因膝关节滑膜炎,在老年人多继发于膝关节骨关节炎,主要是因软骨退变与骨质增生产生的机械性生物化学性刺激,继发膝关节滑膜水肿、渗出和积液等。
在青壮年人多因急性创生和慢性损伤所致。
急性外伤包括膝关节扭伤、半月板损伤、侧副韧带或交叉韧带损伤,关节内积液或有时积血,表现为急性膝关节外伤性滑膜炎。
治疗膝关节积液
治疗膝关节积液:
中药栀子
白酒
用法
也叫山栀,大概半斤左右,磨成粉用白酒和成泥状敷在膝盖处然后缠一层保鲜膜,每晚睡觉时敷好,白天取下,连敷七天
也可视轻重程度延长很多人用过效过不错,用7 天停药后第2天,水肿完全消了
半斤栀子可以用7 天,每次取适量现调现用,白酒最好用度数高点的
滑膜炎是
一种无菌型炎症
是由于膝关节扭伤和
多种关节内损伤而引起的
滑膜的功能异常会导致
关节液无法正常生成和吸收
膝关节就会产生积液
滑膜的形态改变还会
侵袭膝关节软骨
不及时治疗会导致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存在很大的致残危机。
【公开】李氏膝关节积水{滑膜炎}外敷特效秘方!五天消水祛
肿!献出造福!
膝关节积水外敷特效消水散
药方如下;
生草乌5g 制马钱子15g 樟脑5g 制乳香没药各10g 陈皮5g 南星 10g 赤芍 10g 肉桂8g 附子10g 泽泻10 g 白芷5g
全部打粉,搅拌均匀!
用法
用水将药末调成膏糊状贴患部,外用纱布固定,一天一次,贴后患部骚痒,要坚持不能取药,
或
用陈醋调和,外敷,一般五天消水祛肿而愈。
严重继续外敷!
过敏性皮肤禁用!提前和患者沟通好,避免麻烦!
此方为李氏老中医秘方,临床数十年,临床效果奇效!献出造福!
方中祛风湿、散寒止痛;去沉寒痼冷,燥湿止痛;清热凉血、祛瘀止痛,并可防治痹久化热。
通经散寒,消肿利水止痛之效。
中医治疗膝关节疼痛、积水、滑膜炎证候诊断1.肝肾亏虚证:关节疼痛、肿胀、时轻时重、曲伸不利,或伴关节弹响,腰膝酸软,腰腿不利,屈伸运动时疼痛加剧;或伴关节变形,筋肉萎缩,形寒肢冷;或五心烦热、午后潮热。
舌淡,或有瘀点、瘀斑,苔白或白腻,脉沉细或沉细涩。
2.寒湿痹阻证:肢体、关节酸痛,或关节局部肿胀,屈伸不利,局部畏寒,皮色不红,触之不热,得热痛减,遇寒痛增,活动时疼痛加重;或伴腰膝酸软,四肢乏力;或纳食欠佳,大便溏薄,小便清长。
舌苔薄白或白滑,脉弦紧或弦缓。
3.湿热阻络证:关节红肿热痛,活动不利,拒按,局部触之灼热。
发热,口渴,烦闷不安;或伴腰膝酸软,四肢乏力,大便干结,小便黄。
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痰瘀互结证:曾有外伤史,或痹痛日久,关节刺痛、掣痛,或疼痛较剧,入夜尤甚,痛有定处;或伴肢体麻木,不可屈伸,反复发作,骨关节僵硬变形,关节及周围可见瘀色。
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苔白腻或黄腻,脉细涩。
5.气血两虚证:关节酸沉,隐隐作痛,曲伸不利,肢体麻木、四肢乏力;或伴形体虚弱,面色无华,汗出畏寒,时感心悸,纳呆,尿多便溏。
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或沉虚而缓。
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肝肾亏虚证治法:补益肝肾,强筋健骨。
推荐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桑寄生、怀牛膝、杜仲、党参、秦艽、川芎、桂枝、细辛、狗脊、鸡血藤、骨碎补、淫羊藿、生姜、大枣、甘草。
中成药:金乌骨通胶囊、天麻祛风补片、益肾蠲痹丸、壮骨关节丸、尪痹胶囊(片、颗粒)、金天格胶囊、仙灵骨葆片、独活寄生合剂等。
2.寒湿痹阻证治法:散寒除湿,温经活络。
推荐方药:乌头汤合桂枝附子汤加减,附子、黄芪、桂枝、白芍、细辛、川芎、炙麻黄、羌活、秦艽、白术、独活、怀牛膝、生姜、大枣、甘草。
中成药:正清风痛宁缓释片、附桂骨痛胶囊、通痹片、骨龙胶囊、寒湿痹颗粒(胶囊、片)、疏风活络胶囊、草乌甲素片、祖师麻片、独一味片、盘龙七片等。
一味普通中药外敷,改善膝盖滑膜炎积液
成本不过几块钱,效果却很好,不妨花一分钟了解一下
患者提问:“我今年36岁,由于长期跑步,现在左侧膝关节疼痛、肿胀,一到阴天下雨的时候关节就疼,上下楼梯加重,左膝不敢下蹲,去抽了几次积液,还是疼,有没有什么方法。
”
这位患者舌淡苔白滑,体内寒湿重,肢体发凉,经辨证后我让她用了这个方法。
【组方】
白芷30克,黄酒100毫升。
【用法】
1、将白芷研成细末,用黄酒调匀敷在患处;
2、用塑料布包好固定,每天换一次。
【作用】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
【结果】
连用7天,明显看出肿胀减轻,上下楼梯轻松了很多,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诸症悉平。
为什么一味简单的白芷能这么有效呢,其实关节积水在中医看来就是属于“痰”的体现,关节损伤,经络瘀阻,津液不畅形成痰湿,
所以要采取化痰的方法,恢复局部气血运行。
而白芷性味辛温,入肺经和胃经,能止痛、通窍、散寒、燥湿,其辛散之性,有助于温阳化气,其辛燥之性,有助于化散寒湿,所以对关节积液有很大的用处。
滑膜炎不可怕,2个中药方,调理经络,积液消失,膝盖不疼了滑膜炎,主要表现为关节肿胀、关节疼痛,关节内部构成的积液众多,但是无法吸收,这样以来,关节会出现变形,行走不自如。
患发此病,需要及早治疗,不管是选择抽积液还是手术治疗,都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
病因1、受寒关节受寒,寒气一直出不去,血管流通不畅,营养运输不通,继发关节不适,关节功能受阻,构成此病。
2、年纪中年人的关节,随着年纪的增长,其结构也会慢慢异常,就像机器,使用年限越多,越不经用,不经磨损。
3、超量活动剧烈的锻炼,不正确的锻炼方式,或者穿鞋不当,都会加重关节磨损。
养护1、饮食可以过量吃点动物血、鱼蛋、豆制品之类的食物,也可以日常煲点骨汤喝,多补充组氨酸的食物。
2、保暖夏季虽热,但是室内开有空调,寒气很是大,人们穿衣单薄,长期呆在室内,关节会受寒,为此,记得将膝盖处盖上毛毯之类的保暖物。
3、少走路上班路上,可以将步行替代为骑自行车,它能很好的活动膝关节,避免关节负荷重。
缓解办法1、偏方外涂准备白芥子10克、葶苈子10克,用100克牛油将其炸黑去渣,兑入陈醋30克熬干,再兑入轻粉3克,涂擦患处,每日二次。
2、中药内服土元20-25克,三七30-40克,丹皮15-20克,元胡10-15克,连翘15-20克,蒲公英20-30克。
先将药材浸泡,然后进行煮沸,一剂分两次喝完,连服1月。
3、膏贴外敷法一个科学高效的方法[膏~药]如:【怀 + 花 + 草 + 贴】其主要有制草乌、制马钱子、川芎、独活、三七、没药、当归、乱发等多种珍贵中草药熬制而成。
除了对滑膜炎有很好的作用外,还对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痛、骨质增生、关节炎等症状也有不错的效果,一般贴上几小时就会有明显感觉,3周期差不多就可康复且不易再犯。
现在,某宝就有,方便极了。
日常小食疗1、蒜香排骨汤准备排骨1斤,蒜头20个,酒少许,当归2片,调理料。
食材备好之后,下锅煮熟,吃肉饮汤。
2、玉米排骨汤准备玉米2个,排骨5块,盐巴少许。
膝关节积液偏方大全
关于《膝关节积液偏方大全》,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膝关节积液一般指滑膜炎,是一种多发性病症,其病发位置关键在膝盖骨。
膝盖骨是身体滑膜数最多,关节面较大和构造最繁杂的骨节,因为膝关节滑膜普遍并坐落于身体表偏浅位置,故遭到损害和感染的机遇较多,膝关节滑膜炎主要是因膝盖骨扭到和多种多样骨节内损害,而导致的一组综合征。
小偏方
中药方剂:生草乌、生南星、白芍、炮姜、肉桂粉、白芍各相等,诸药磨粉成细末,筛粉,做成药粉,每袋75克。
使用方法:依据病人部分发胀的范畴,用纯粮酒适当调成粘稠,敷于伤处,外覆塑料膜,并且用纱布固定不动。
隔天1次,每一次2钟头,10次为1个治疗过程。
服药后皮肤有炙热疼痛感,不可以承受者可减少敷药時间,敏感肌肤病人改成白醋调配。
膝关节滑膜损害后,滑膜展现血肿、水肿和单核细胞侵润。
滑膜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和体细胞渗漏,造成很多漏出液,另外滑膜体细胞活跃性,造成大量黏液素。
膝盖积水中药治疗方法
膝盖积水是指膝关节内积聚过多的液体,常见于膝关节疾病、创伤和炎症等情况。
对于膝盖积水的中药治疗方法,可以考虑以下几种:
1. 异或寄生丸: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膝盖积水引起的疼痛、肿胀等症状。
2. 当归:具有活血祛瘀、滋补脏腑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膝盖积水引起的气血不畅、疼痛等症状。
3. 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适用于膝关节疾病导致的炎症反应。
4. 薏苡仁:有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对付膝关节炎、创伤引起的肿胀和积水。
5. 金匮肾气丸:这是一种中成药,具有补肾益气、活血化瘀的作用,适用于膝关节疾病导致的气血不足。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些常用的中药治疗方法,并不代表具体的个体治疗方案。
对于膝盖积水的治疗,还需要根据具体病因和病情选择合适的中药方剂,最好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此外,中药治疗一般需要一段时间的坚持服用才
能见效,因此需要患者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说一个膝关节积液的方子:经典名方今天来说一说膝关节积液的问题吧。
先给大家举一个医案记载的真实案例给大家做一个参考。
话说之前有这样一个患者,体型比较矮胖,就诊时自己的双膝好像肿的跟个馒头似的,而且之前已经做过多次的积液抽取,但是一直是反反复复,现在时间长了,岁数大了情况更为严重,之前是不能上下楼梯,上下楼梯关节会有痛感和嘎吱响的声音,现在是走路十几分钟腿部就有痛感产生,而且神情疲惫,食欲不振。
当时就找到一个老中医就诊,刻诊:患者舌苔暗紫色有齿痕。
当时就选用阳和汤加减可以化湿气。
方组:生黄芪、熟地、麻黄、白芥子、鹿角霜、肉桂、姜炭、桂枝、白术、茯苓、猪苓、泽泻、生薏苡仁、苍术、生牛膝、炙甘草。
用法:水煎服。
此方连用一周左右患者复诊说自己感觉膝盖疼痛消失大半,红肿也消下去了,但是不敢走路,走路一会还是有隐约痛感产生,于是原方不变,加大牛膝剂量后续建议再服两周时间,后而随访半年,诸症悉平。
膝关节积液在生活中并不少见,上到花甲老人,下到年幼孩子,并不是年纪大了膝关节出现退化会有此症状出现,同时如果剧烈运动或者受到外伤没有及时调理也会引发膝关节积水的问题,当然有些积水可以选择抽取的方式进行治疗,但是也有隐患产生,所以更多的患者更愿意选择保守治疗,上述此方就是临床上常用的膝关节积液的一个内调方。
此方主要是补肝肾,补气血以及利水除湿气的思路进行调理,既然关节有积液,肯定是湿气过多以及肝肾亏虚和气血不足导致,故而方中白术茯苓用以利水除湿,肉桂、熟地和牛膝则是补肝肾,壮腰膝,强筋骨。
这样一来膝关节疼痛的根本内因就调理好了,再加上桂枝能驱寒气。
同时也提醒一下大家,很多患有积液的患者就是由于过度锻炼以及剧烈运动所致,如果导致半月板的撕裂和膝关节的撕脱性骨折,没有及时治疗的话可能会引发膝关节的增生现象,所以运动虽好,也要量力而行啊!。
2味药,赶走滑膜炎和积液
接诊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人都有膝盖疼痛的情况,症状多表现为膝盖红肿、上下楼梯疼痛、坐起立行膝部酸痛不适等,而且大多数患者一到阴雨天,关节疼痛就加重的感觉。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两味药的外敷方法:
【组方】
白芷、川穹
【用法】
将上述两味药研磨成粉,用黄酒调成糊状,敷到关节疼痛的地方,然后用塑料膜包严。
【方解】
白芷:发散邪,消肿止痛
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川芎既能活血通络,又能止疼,尤其适合治疗跌打损伤、劳损过度所造成的瘀血阻滞,和白芷配伍具有很好的温经散寒,活血止痛,修复关节的作用,不仅能够消炎止痛,还能吸收关节腔里的积液。
上述方法我给很多患者都用过,效果确实不错,但是每个人的情况都有所不同,还是需要辩证适用。
膝关节积液偏方膝关节积液一般指滑膜炎,是一种多发性疾病,其发病部位主要在膝关节。
膝关节是人体滑膜最多,关节面最大和结构最复杂的关节,由于膝关节滑膜广泛并位于肢体表较浅部位,故遭受损伤和感染的机会较多,膝关节滑膜炎主要是因膝关节扭伤和多种关节内损伤,膝关节滑膜损伤后,滑膜呈现充血、水肿和中性粒细胞浸润。
滑膜血管扩张,血浆和细胞外渗,产生大量渗出液,同时滑膜细胞活跃,产生大量粘液素。
而造成的一组综合症。
偏方1、方药:生草乌、生南星、赤芍、干姜、肉桂、白芷各等量,诸药打粉成细末,过筛,制成散剂,每袋75克。
用法:根据患者局部肿胀的范围,用白酒适量调成糊状,敷于患处,外覆塑料薄膜,并用绷带固定。
隔日1次,每次2小时,10次为1个疗程。
用药后皮肤有灼热痛感,不能耐受者可缩短敷药时间,皮肤敏感患者改用米醋调制。
2、外敷药:白芥子60(微炒)、葱白30、生姜30一起捣烂,外敷膝部,2--3天换药一次。
大部分3--4次就可痊愈,3、60克白芥子炒黄研为细末装入消毒纱布袋内。
先以75%酒精消毒患处后用生姜涂擦再用白芥子粉袋覆盖患处绷带固定。
3天换药1次,10次为1疗程一般6~10次即可痊愈。
4、适量白芥子晒干、研为细末沸水调成糊状药温40℃左右时均摊在患处及其周围2~4厘米范围内药膏厚度1厘米。
1小时后剔除药膏温水洗净皮肤。
每3日1次,病程长者1周1次。
药膏外敷超过1小时以上,部分病人局部皮肤会发红,自觉会有灼热感,有些在2天后面部有痒感,停药后自行消失。
5、白芷500g、芒硝200g、冰片50g,磨粉,每次取药物50g,用黄酒(加热)成糊状,涂抹膝关节部位,厚约3mm,用纱布包裹固定,再用塑料薄膜覆盖,每天晚上敷用,可反复使用两个晚上(药效可持续24h)。
方解:选择白芷、芒硝、冰片进行配合,使得各药物共同发挥协同效应。
其中白芷性温,味辛微苦,具有祛风、燥湿、消肿、止痛的作用;芒硝性大寒,味辛苦,具有泻热、软坚、消肿的作用;冰片性微寒,味辛苦,具有通诸窍、散郁火、消除瘀血肿痛的作用。
膝盖积液过多、疼的走不了路?去药店找这味药,一用就好! 下意识地想要去寻找答案,却在途中迷失了方向,只能任时间的流放随波逐流,这条路不会有终点,生命的旅程始终在继续,就算遍体鳞伤,也要勇敢!膝关节炎是比较难治的大家都知道,如果被漫长的治疗过程吓到的患者,恐怕是很难达到理想治疗效果的,很多的患者都是通过保守的治疗,加上自己坚持的康复锻炼,成功的从疼痛的日子中解脱出来。所以要坚持,坚持才是最后的胜利。 膝关节积液也称为膝关节积水。主要由关节损伤引起,滑膜受到刺激,导致关节液不一致形成渗出的一种关节病变。膝关节积水是膝关节最常见的类型。主要症状为关节积液肿胀、肿痛、关节变形、肌肉萎缩。 正常关节也有液体,但属于正常关节液,滑膜的分泌通常维持在一个不太多,它不是太小,正常关节的颜色是淡黄色或无色,清晰透明,粘稠度很高。 关节滑液起着关节润滑和营养软骨的作用,当滑液分泌不足时,会导致关节润滑不足和关节软骨磨损等问题。但当滑膜受到刺激时,如滑膜炎,滑膜炎会引起滑膜液分泌过多,如果不能及时吸收代谢,就会导致关节液聚集在关节内,关节腔压力增大,关节肿胀,活动受限。 哪些病会引起关节积液? 应该说,滑液不是一种特殊的疾病,而是一种症状,膝关节的许多疾病均可引起关节积液。如关节松动、半月板损伤、膝关节交叉韧带或副韧带损伤、髌骨劳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结核感染、化脓性感染、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这些疾病既能刺激关节滑膜,也可引起膝关节炎,并引起关节积液。 白芥子为植物白芥的种子。中医认为,白芥子辛温奇瑞、良好的可分离,痰涎,李琦,宽胸膈,通经络,所以痰阻气滞,咳嗽胁痛,或痰阻经络,肢体疼痛和其他症状,它可以应用。除此之外,它还具有分散和窜气的功效,还有消肿消肿的功效,以治阴疽满肿,不论内服外敷,疗效皆好,而用白芥子泥外敷,寒痰哮喘、肺炎气喘、胸痛甚至匀速。也可用于四肢气滞关节痛。 白芥子治疗膝盖疼痛 粉敷:白芥子60克,炒黄后研为细末,在无菌纱布袋中,先用75%酒精消毒患处,用生姜涂擦时,用白色芥末粉包盖部分,用绷带包扎,3天换1次,10次换1次,一般6~10次可以治愈。 治疗膝关节炎最好的方法就是选择中医治疗,中药不仅仅没有副作用,对人体没有伤害,而且还能解决膝关节炎问题。 有效的锻炼方法现在介绍给大家: 1、揉膝:取坐位,小腿屈伸均可,将两手搓热,分别放在两膝关节处,用手按揉,左、右各30次,以膝部感觉微热为佳。然后用两手的大拇指或食指按揉阳陵泉,左、右各按揉10~15次。 2、抱膝贴胸:直立位或仰卧位,全身放松。抬起右腿,屈膝,然后双手抱膝,用力使膝关节最大限度地贴近胸部,稍停,松开双手,右腿恢复成原来状态。接着再抬左腿,动作与右腿相同,各做10~15次。 3、扭膝旋转:两腿并拢,屈膝半蹲,两手扶膝,轻轻转动膝部,可以先从左至右转动,再从右至左转动,各自转动或交替转动10~15次。注意动作要轻而缓慢,不可过快、过猛。 4、屈膝下蹲:两腿开立,与肩同宽,双手扶膝,缓缓下蹲。下蹲时,臀部要尽量贴紧小腿,稍停片刻,冉缓缓起立,如此做5~10次,可以锻炼腿部肌肉,增加腿部力量。
一味普通中药,能治膝盖滑膜炎、关节积水!中医源于民间本文理论依据:《中华临床中药学》、《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现代中医诊疗学》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我是杏林中的无名小辈,我也是离普通民众最近的中医人。
我的日常工作,离不开民众。
我的医学营养,完全从民间吸取。
故而,把我的经验、心得无偿地奉献给普通民众,是我的心愿。
今天在这里,我就给你说一个,调治膝关节滑膜炎、关节积液的办法。
这就是妙用中药白芷。
准备中药白芷适量,把它研成细末,加一点黄酒调。
外敷在患处,外用塑料布盖好,固定,每天换药一次。
一般来说,7到10天可以让积水消失殆尽。
这个办法,是我早年去农村做医学交流的时候,亲眼看一位民间中医人应用过的。
这个人姓黄,比我大四岁,那时候我就叫他黄哥。
黄哥并非真正的中医科班毕业,但是有家传,可以说临床经验很丰富。
有一回,正值晌午,我和他在办公室里吃饭,忽然来了个50多岁的中年男子,在爱人的搀扶下走进来。
什么毛病呢?原来是左侧膝关节疼痛、肿胀,不敢活动。
这个患者,后来我得知,是当时村里的一个教员。
他有一回,组织学生在操场上打篮球,结果篮球被卡在篮筐和篮板之间,下不来。
此患就找来桌椅,垫高了,把篮球取下来。
可是,此人身体偏胖,行动也不灵活,故而在下来的时候,一个没留神,摔了一下,膝盖着地。
当时,并没有啥感觉。
但是当天晚上,出现局部疼痛、肿胀。
经诊断是滑膜炎,后来到医院处理了积液。
就从那以后,此患的左侧膝关节始终感觉不舒服,在阴天下雨,或者天气转凉的时候,又或者是走路多一点,多干点体力活的时候,膝盖就胀满,隐痛。
这次犯病,也是因为带学生到城里参加一项比赛,回来之后就不行了,而且肿胀不退。
这该怎么办呢?我在一边寻思着,想不到黄哥却放下碗筷,非常轻松地说:“我拿白芷给你敷一下”。
说完,黄哥取来中药白芷,研成细末,用黄酒调了一下,外敷在患者左膝关节,固定好。
黄哥嘱咐,一天来换药一回。
就这样,接下来的一星期,我眼睁睁看着,患者左侧膝盖的肿胀日益减轻。
1 / 3
中药治疗膝关节腔积液的速效方
膝关节腔积液的原因很多,常见的为急性、化脓性关节炎、慢性滑囊炎、
髌上滑囊炎、外伤性滑囊炎、增生性关节炎等
一、方剂:
功劳叶15克女贞子15克希莶草15克元参30克川牛膝9克防己24克薏米
30克土茯苓30克丝瓜络30克泽兰9克
水煎温服,2-3次,日一剂,一般服三天即可积液消退。
注意:
xx不可以用xx代替,否则效差
二、加减:
1、血沉快,白细胞增高,加金银花15克寻骨风9克
2、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有阴虚见证者加养阴补血之品如生地、当归、鸡血
藤等
3、急性化脓性关节炎本病多有发热、局部热痛、白细胞增高、舌红苔黄,
脉数,酌加土元、煅自然铜、连翘、紫草、山甲、蚕沙、金银花等
4、外伤性滑囊炎本病为刺痛,穿刺为血性,脉多为细涩,酌加当归、丹参、
川芎、赤勺、黄芪等
5、伴有气短、乏力、便溏、舌淡苔白,脉沉细等脾虚见症等加黄芪、云
苓、白术、厚朴等
十二手法一次性治愈膝关节积液2 9例
膝关节积液见于多种关节炎中,是由于风湿、类风湿、外伤和骨质增生等
疾病引起的滑膜炎症产生的一种病理性产物。积液的及早治疗对于缩短原发病
的疗程和愈后至关重要。笔者从事针灸按摩多年,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一次性
治疗积液的新方法,经29例临床观察。疗效颇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2 / 3
1一般资料
1.1临床资料29例中,男13例,女16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59
岁,以4O岁~59岁为多;病程最短5 d,最长21 d;单侧膝关节积液22例,
双侧7例;风湿性关节炎10例.类风湿关节炎l2例,单纯滑膜炎6侧.外伤合
并骨刺1例。
1.2诊断标准
膝关节疼痛、肿胀、伸屈困难、皮色光亮、双膝跟消失或隆出;浮髌试验
(+ );同时膝关节X线片无骨质破坏。
2治疗方法
先用右手拇指点按双膝眼、粱丘、血海、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每穴
点按10秒钟,以达通经活络、活血止痛之效。
然后患者仰卧位,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双手掌根叠加按揉膝关节周围4
遍~6遍,放松其膝周围的软组织,之后左手托扶患者膝关节,右手握住积液侧
小腿下端,先小幅度伸屈膝
关节3次~4次,乘患者不备,握扶小腿的右手猛用力屈曲膝关节,使患足
跟紧靠臀部,随即松手,此时即可听到患膝“哗啦”的响声,患者即感膝周围疼
痛,积液当即消失,片刻患者顿觉膝部轻松舒适,伸屈幅度明显增大,疼痛大
大减轻.行走较自如。再针刺双膝眼、阳陵、阴陵泉、血海、梁丘等膝周穴位
调理善其后。
3疗效分析
经手法一次性治疗,膝关节肿胀消失,积液消除,浮髌试验
(一),随访两个月未复发为治愈。本组病例经手法一次治疗,所治病例积液
全部消失。。本法共治疗膝关节积液29例36个膝关节,均一次性治愈,无一
例再次出现积液,疗效可靠,除当时觉膝痛外,无任何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4典型病例
3 / 3
张××,男,48岁,初诊于
1998年3月28日.主诉:
双膝关节肿痛,行走困难半月,患者素有类风湿关节炎史。
本次患病前因栽种烤烟劳累,再加受潮湿,即感周身关节疼痛不适.尤以
膝关节为甚,自觉膝部肿胀,行走极为不便。
经乡卫生院输注青霉素、氢化可的松3 ci后,周身关节疼痛减轻。膝关节
肿痛反而加剧。查:
双膝弥漫性肿胀,皮色光亮.伸屈不利,不能下蹲及行走.浮髌试验
(一).血沉40mm h.x线片膝关节骨质未见异常。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
双膝关节积液。用上法先治疗右膝关节一次,膝周肿胀消失,
浮髌试验
(一).患者即感右膝轻松.伸屈自如。张痛大减。
甚为高兴。同法治疗左膝一次,取得同样效果,随
访3个月未见复发.用针刺上述穴位.调理而愈。